㈠ 如何辦理印度人在中國的工作簽證
印度人來華簽證辦理辦理流程:
提前3天以上把護照首頁及所有中國簽證頁發掃描過來給出證方看,出證方看過後確認可以辦理的,收到全款然後飛馬來西亞吉隆坡入住指定的酒店,到達後下一工作日的9-11點馬來西亞那邊的收證人會在酒店大堂收客人護照相片,收資料的第二或第三天即安排到領事館面簽,面簽後1-2個工作天簽好了再送回到酒店大堂給個人。 至此,工作完畢。(一般周日到達周一收證周四或周五送回)。
印度人來華簽證辦理所需要資料:
1、要來過中國的才能辦理;
2、所需資料:護照原件(護照上需有馬來西亞的入境章)、1張2寸白底彩照。
3、辦理時間:4-5個工作日。
4、關於護照有效期要求:半年2次60天/次的需8個月以上,一年多次60天/次的需14個月以上,1年多次90天/次的需15個月以上,一年多次180天/次的需18個月以上。
㈡ 印度廚師廚藝有多恐怖,怎樣的神操作,真是個神奇的國度
說實話我沒有去過印度這個國家,也沒有去到印度餐館吃飯,並不太清楚印度菜到底該如何做,也不清楚印度菜到底好不好吃,但是最近看到的一條短視頻真的是刷新了我對廚師以及食物的認知。
但其實印度也有很優秀的廚師,普沃爾2008年去到澳大利亞,2009年成為一名廚師,他的老闆說至少在當地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與普沃爾媲美,2013年7月以「無人能比的廚藝技能」獲得了澳大利亞永久居住權,也是非常不可思議的。
㈢ 如何開印度餐館
找兩個印度人做你的廚師,租個店面,掛個牌子,ok啦
㈣ 我是中國人在馬來西亞開飲食店需要什麼手續
需要申請工作簽證,然後注冊一家小店,但不屬於貿易公司。
中國人不可以在馬來西亞的西部,包括雪蘭兒、吉隆坡等地區自己注冊公司,要和本地人一起聯名開可以開貿易公司,小店應該沒問題的。
東部馬來西 亞可以,比如 古晉、詩巫、美里,這些地區都是華人的。
東馬比較開明,不會看不起華人,西馬會。
手續建議你去會計樓請一個會計幫你,看你注冊什麼公司,不然自己一個人,人生地不熟悉,語言不通,很難交流,這里所有單位工作人員都不是華人,本地華人都沒有資格進國家單位,因為是二等公民,對華人不是很友好。
地段的話,看你選擇的地段,吉隆坡貴一些,新的地區比較八打靈再也,1U也就是萬達廣場,宜家,這些地區是華人地區,我覺得還不錯,還有吉隆坡的蕉賴也屬於華人區。
馬來西亞人的口味偏甜的,所以和國內不同,你必須做出符合當地人口味的才受歡迎。
這樣就可以不單單是做中國人生意,本地華人也會 來吃。
大馬這里的早餐:
1. 椰漿飯(本地馬來食物)
2. 各式印度煎餅(本地印度食物)
3. 燒/蒸麵包
4. 雲吞面/咖喱面/叻沙面/河粉/粿條.....各種麵食
5. 豆漿油條
6. 香港點心類 如包點 粥 燒賣
7. 美式早餐
饅頭在馬來西亞 額 真的不大流行
㈤ 印度客人喜歡吃什麼食品
印度人吃飯不用刀或筷子,用右手直接抓取食物進食。食具多用銅制,有一個小銅罐盛水用於洗手指、用膳時飲用,以及飯後洗手指、漱口。在印度人眼中,刀叉、碗筷是「體外之物」,而手是身體的一部分,比「體外之物」更潔凈。取食物一定需用右手,絕不許用左手,因為印度人上洗手間是使用左手進行便後沖洗的,因此左手是不幹凈的。
印度教徒吃飯前要先請神吃,然後人才可以吃,做法是取一點要吃的飯菜往地上扔一點,表示先請神吃,然後才開始吃飯。吃飯過程中,如果給對方加飯加菜,不可用還在吃飯的那隻手直接加飯加菜,這時就需借用筷子之類的用具,否則對方會認為你叫人家吃剩下的東西。
印度各種教派在飲食上有許多不同的禁忌,如伊斯蘭教徒不吃豬肉;許多的印度教徒不吃牛肉,甚至完全素食;正統的回教徒不能喝任何含酒精的飲料,逢齋月,在日出到日落這段時間禁止一切飲食。因此,如果宴請印度人,一定要弄清楚客人的宗教信仰,以免發生不愉快的事。
印度有好多很好吃的東西,不到印度根本無法吃到。印度人飲食南方以大米為主,北方以麵食為主,餐館有米飯、烙餅和面條供應。就米飯來說,印度人不只是用大米加水煮,而是要放進許多配料,一種名叫「拜思尼」的拌飯,裡面有肉、蔬菜,還有葯草,吃過一次的人永遠不會忘記它的,那個感覺是飄飄然,無比的舒暢,像做了神仙一樣。印度麵食也極有特色,愛吃烤餅的遊客應該品嘗一下「賈巴迪」,這種烤餅松軟而香,北方來的遊客一買就是一大疊,舌頭一打卷,一個餅就不見了。印度的甜食最有名,那才是真正的甜品,夠甜,甜得你回國後吃甘蔗覺得還需再蘸糖才夠味!最值得推薦的是舊德里的「敦都里雞」,它是最有代表性的印度名菜,15世紀時莫卧兒人帶進印度的食品。它挑選肥壯的嫩雞,取下兩條雞腿,塗上特製的佐料,然後放在硬木火上烘烤,香料漸漸滲入肉內,雞肉非常鮮美,這個菜式據說在印度之外的任何印度餐館做的都是走了樣。在舊德里想吃到正宗的「敦都里雞」,建議您多走幾步路,到小巷裡去,別相信大街上那些掛著「敦都里雞」最要緊的是要吃地道的。
但中國遊客還是不大習慣印度的飲食。一是氣候的原因,印度天氣奇熱,為了增強食慾,他們的飯菜的口味都比較重,遊客不太容易接受。二是宗教的原因,印度教徒中,地位越高的吃素者越多。如果你有機會在印度菜市場購買肉類,會感到旁人在用一種鄙視的眼光看你,讓你有一種正在做見不得人勾當的感覺。在許多印度教徒眼中,有地位、有修養的人是不吃肉的,只有低賤者才吃肉。印度人甚至羞於談論食肉,如果你冒昧和一個印度人談起哪種肉食品好吃,對方的臉很可能立即會漲得通紅,就像一個男人向一個未婚女子問起那種事情一樣。所以,印度肉食烹飪技術不發達,肉類食品製作簡單,這恐怕要委屈一下愛吃肉的同胞了,尤其是喜歡大魚大肉的廣東食客,不過,肉還是會有的,羊肉、雞肉多一點,豬肉偶然可以見到。
漫步印度城市街頭,經過食品店,一股濃郁的咖喱味撲面而來,在印度旅行,這種味道幾乎伴隨著你,堪稱是印度的「國味」。印度人做飯菜喜歡加各種調料,如咖喱、大蒜、丁香、辣椒、肉桂、黑胡椒等,特別是咖喱,不僅因為它是印度發明的,而且還由於其味鮮美,刺激食慾。打開餐館的食譜,皆以咖喱掛帥:咖喱雞、咖喱羊、咖喱魚、咖喱土豆,還有咖喱飯……幾乎找不到不用咖喱配製的食品。咖喱食品有一種特別的辣味,對怕辣的人是一個考驗,即使是湖南、四川的旅客,也需要經過一段適應的時間,因為咖喱味畢竟不同於辣椒味。
中國的遊客在印度的飲食要格外小心,這是先行者的忠告。經驗之一是選擇較有規模的餐館就餐,實在不行乾脆就啃速食麵,安全而又省錢;經驗之二是路邊的小食吃不得。如果吃印度抓飯,一定要把手洗干凈,因為印度是霍亂疫區。印度人吃飯,絕對用右手,至於用哪只手,對中國人來說好像不太重要,只要印度人不在場,別讓他們看到就沒多大問題了。
㈥ 去印度尼西亞旅遊要注意什麼
前往印度尼西亞旅遊注意事項如下:
1、印尼地處環太平洋地震帶,地震、海嘯等地質災害頻發。外交部領事司和中國駐印尼使領館提醒在印尼的中國公民和企業提高風險意識,注意防範地震海嘯災害,密切關注印尼官方發布的海嘯預警,勿在海嘯預警期間出海活動,遠離近海海岸,保持通訊暢通,做好應急准備。
2、前往印尼應特別注意飲食衛生,盡量避免前往可能會接觸禽類的處所。
3、2004年蘇希洛總統執政後,印尼政府加大了反恐力度,一部分恐怖分子相繼落網,恐怖活動受到一定程度遏制。但少數地區恐怖襲擊事件和種族宗教沖突事件仍時有發生。
(6)在印度開餐館需要什麼手續擴展閱讀
入境印度尼西亞的海關規定:
外國遊客隨身攜帶的日常生活必須品:
總價值不超過250美元/人的貨物(乘務員所帶貨物總價值不超過50美元/人)(包括200支香煙或50支雪茄或200克煙葉;1升含酒精飲料;適量的香水)享受免稅待遇,外國遊客自用的照相機、攝像機、卡帶式錄音機、望遠鏡、運動器械、筆記本電腦、手機或其它類似設備需申報,離境時須帶回。
外國遊客入境時須填寫海關申報表申報自己的物品,包括數量、種類、價值等。沒有需要報關物品的走綠色通道,有需要報關物品的走紅色通道。
㈦ 內地去澳門開餐飲店需要什麼條件
1、有澳門的永久居住權。
2、如果沒有,找澳門常駐居民與你合作,代為申請。
3、可以找澳門現有的餐飲店聯系,談合作,共享分成,你可以只出技術。
注意:沒有澳門的工作許可,從事與工作有關的任何私人或商業活動,有償無償都屬於違法,如被舉報後被抓就會被遣送。情節嚴重者還會受到刑事指控。
(7)在印度開餐館需要什麼手續擴展閱讀
澳門文化的多元性,使得澳門的飲食文化獨具特色。澳門匯聚了中西南北的美食,在這里不僅可以吃到澳門菜、中國菜,還可以吃到日本菜、韓國菜、泰國菜以及正宗的葡國菜。
獨一無二的菜式,澳門的葡國菜分為葡國菜和澳門式葡國菜。其中澳門式葡國菜可以說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菜式,澳門式葡國菜是在傳統葡國菜烹飪方法的基礎上融入了印度、中國粵菜和馬來西亞的烹飪技術,它兼收並蓄形成了澳門獨一無二的菜式。
1、選店面。兩種地方是最好的選擇:一是公司寫字樓比較多的地方,二是居民居住密集的地方。
2、產品定位。選一種比較保險的做法是跟牢一個城市的美食流行大趨勢。
3、服務方面。同時高效的服務水平在現代也越來越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㈧ 中國人在印度開餐廳
能開,很難!
總的來說印度社會不如中國社會那麼開放,對於外資進入他們的餐飲、商業領域卡的非常嚴,要求非常高。所以很多人走迂迴路線,既然獨資受限制,就找個印度人合作,以印度人的名義申請開業會容易很多,也就是你當幕後老闆,但名義上印度人是老闆,所以找的這個印度人要可靠。
現在中印關系非常糟糕,你如果關注一下簽證申請的困難情況就知道了,另我司也接到通知,印度要求中國所有持商務簽證的工程類人員九月底之前必須全部離開印度(我司在印度有項目),你就可以知道現在兩國的關系了。
找大使館協助?首先,大使館不管這種小事,當然啦,如果你有關系你是可以試試,但在當前兩國關系下,印度方面根本不在乎你有沒有大使館協助。
另,我不知道你打算在哪裡開,我對德里比較熟,有一個嚴重的問題你還要考慮,那就是黑社會以及索賄的印度官僚、警察。
㈨ 去印度旅遊出差要注意什麼
1、在印度街頭通常是打不到計程車的,街上基本都是三輪車,遊客乘坐計程車一般要提前預約。
2、女性遊客在印度旅遊需要加倍小心,乘坐地鐵一定要選擇女士專用車廂,還要避免單獨外出,夜間避免去偏僻的地點。
3、在印度,乞討和扒竊問題較為突出,旅行時需要格外當心。
4、在飲食方面,盡量不吃不正規門面和攤位售賣的東西,不要接受陌生人提供的食品、飲料、香煙等。由於涉及印度的宗教禁忌,因此不要在餐館內點牛肉和豬肉,餐館也不供應牛肉和豬肉菜式。
5、在印度旅行遇到問題,撥通警方電話通常比較困難,一般都處於無人接聽狀態。最管用的是直接撥通中國領保電話。
(9)在印度開餐館需要什麼手續擴展閱讀:
印度出入境須知:
1、根據航空公司規定,每位客人可攜帶1件重量不超過15公斤的托運行李,另可攜帶登機行李1件 。超重行李費用由旅客自行承擔,行李由本人搬運,在印度機場如果使用搬運員,請支付小費50-100盧比/每次。
2、請配合邊防填寫申報單,如可拆卸數碼相機、攝相機、筆記本電腦等,或價值超過人民幣5000元以上的物品,需要申報的請填寫申報單,不需要申報的不用填寫申報單。
3、在印度,必須在飛機起飛前3小時到達國際機場辦理手續,1.5-2小時到達國內機場辦理手續,政府嚴禁在國際、國內機場內外拍照。
4、每位客人都需在出入境時提交出入境卡,並接受安檢的檢查,包括行李,每次檢查時男女要分開。所有電器的電池、充電寶等必須隨身攜帶,不能托運。
5、請記住一定不要幫助陌生人帶行李,下飛機後取到行李時,請務必不要拆掉行李條,待全體團員全部取到行李後走出機場再動作。乘坐航班的旅客,超過100ml的液態物品一律禁止隨身攜帶,但可辦理托運,其包裝應符合航空運輸有關規定。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去印度旅遊要注意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