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印度人是如何看待中國的呢
雖然說現在全球化的步伐越來越看,但是我們對於別的國家若不親身體會,是無法了解的全面的,他國對於我國也是一樣。那麼身為鄰居的印度人看中國的話,他們又是什麼感覺呢?似乎印度人看中國總是很喜歡把中國當做競爭對於,從而進行各個方面的對於。
印度人看中國的印象
其實對於印度人看中國的印象如何,這也是需要分差別的。那就是來過中國的印度人,和沒有來過中國的印度人。對於沒有來過的印度人看中國的話,大部分可能都是從網上所知道的訊息,所以對於中國經常是一種鄙夷的態度,認為中國某些地方完全比不上印度。
曾有個人去印度孟買出差,感慨了一句孟買真漂亮,而那個人的印度客戶則回答了這樣的一句話:「不用擔心,十年後上海也能發展成這樣。」emmmmm??估計無數上海人都想說一句mmp吧,這就是偏見時印度人看中國的印象。
但是若是來過中國的印度人,大部分都是十分客觀的,能夠充分知道兩國之間的差距。順便偶爾感慨一些中國的物價比他們國家要貴上一些,這也是印度人看中國的印象之一。當然了,其實更大多少的印度人,對於中國一無所知。
大多數的印度人僅僅能通過報刊雜志和媒體了解中國,所知道的東西,甚至不多於諸如成龍、長城和中餐等。不過一些印度人看中國時,仍舊持有積極態度,或對中國傾向於中立的觀點。我們不妨來看看一個十分可觀中立的印度人,對於中國方方面面的印象。
印度人中國可觀的評價與對比
1、對中國人的印象:我們認為中國人是非常勤勞智慧且對工作一絲不苟的一群人。中國人非常樂於獻身於國家,且常常把國家置於優先位置。而在印度,你可能常會在一些節日遭遇諸如因為工資原因而引起的罷工或者是長時間的假期,這些因素都對出口造成了極大的影響。
2、經濟和文化:很多印度人對中國多年以來所取得的巨大成績表示贊賞。對印度的民主制度來說,想要重復同樣的經歷可能要用很多年。我們體會到中國文化是相當美麗的,當人們表演中國獨特的民俗文化時,他們展現了適時地同步性。我們發覺諸如武術、舞龍這樣的運動真的很美且令人著迷。
3、中國的產品:尤其是涉及到電的,都在印度很普及。我們在印多爾有Jail Road,同樣地,大多數的印度城市都有專門銷售中國商品的地方。像金立、小米、OPPO、VIVO這樣的手機牌子在工程師當中也很受歡迎。但不幸的是,有時中國製造常常被認為是劣質、便宜、山寨的同義詞。
4、教育與娛樂:像成龍一樣的明星在印度非常受歡迎,中國的動作電影我們都喜歡~我們覺得中國對於各種體育運動「從娃娃抓起」的態度是一個明智的決定,因為印度的教育從來不把目光聚集在學術能力之外的其他事上。
B. 印度疫情刷新世界紀錄,這對我國會有影響嗎
印度的疫情基本上影響不了我國,首先第一點來說印度和我國隔了一個高原,一般的民眾徒步過來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而且印度人的出行上,只有搭乘飛機才有機會來我們國家,但是在印度能坐飛機的那是什麼樣身份的人了,肯定都是在疫情裡面受傷害比例較低的一個階級了,因此從這方面上講,印度人來不了我國也對我國影響不大,那麼有可能有影響的就是在貿易上面了,和印度做人生意會不會有可能被感染呢,答案肯定是有,不過可能性也很小,現在的印度在疫情的影響下可以說是百廢待興,別說做生意了,目前印度的失業率可以說比美國還要高,所以說印度做生意的比例都已經在大大降低了,因此中國商人全面接觸印度的機會也不是很多,也不會影響很大。
根據印度國營的印度醫學研究理事會發布的一份新調查報告顯示,在83個樣本地區中,有0.73%的人口顯示出感染過病毒的跡象。如果在全國范圍內進行推算,可能意味著多達印度已經有多達900萬感染病例。
因此在疫情控制上印度只能自求多福了。
C. 疫情嚴峻,在印度的中國人還好嗎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幾乎對全世界各國人民,各個國家的生活,生產方式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因為這樣的一個疫情是公共性的衛生疾病,所以它具有極大的傳播力。所以為了遏制住疫情的大范圍蔓延,各個國家都有採取自己的措施。而中國也在第一時間採取了有力的措施,及時防止了更大傷害的產生。是同樣也有一些國家並沒有能夠有力的控制住疫情,印度就是沒有控制好疫情的發展,那麼身處於印度的華人處境有多麼痛苦
一、整體環境混亂是疫情暴發以來,各個國家都採取了很多措施。同時,無論是聯合國還是各個國家的科研機構,都在抓緊努力的研發出疫苗,希望可以通過疫苗來讓新冠肺炎疫情從人類生活中消失。但是因為疫苗它的研發需要一定時間,同時新冠病毒又非常的狡猾,所以如果從疫苗研發到真正注射到人體身上需要一段長的時間。
關於印度新冠肺炎疫情的新聞一直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而相關話題也是霸佔著微博熱搜。幾乎現在印度每一天都在發生著各種各樣令人非常傷心的故事,身處於印度的華人也表示非常痛苦他們表示春現在雖然印度疫情形勢林俊,但是整體上還缺乏比較好的防控措施。
D. 張文宏談印度疫情對中國防控影響,他有什麼看法
我國採取了嚴格的防控措施,仍然需要提高警惕。
最近印度爆發了嚴重的疫情風波,加上之前的氧氣製造工廠的爆炸,給印度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救治新冠病人的時候,需要大量的氧氣,氧氣的缺乏也是給印度人帶來了重大的災難。
印度也是應該及時控制自己的疫情,採取嚴格的措施,保障公民的安全,對民眾加強教育,提高民眾的保護意識,這才是最重要的。同時減少民眾的聚集,積極的與衛生組織保持合作,嚴格防控疫情,這才是目前他們需要處理的。
E. 直到現在為止,印度人是如何看待中國人的
印度是個非常神奇的國家,在印度國內有眾有多的神,牛神、豬神等只要是我們能想到的動物,在印度幾乎都有人把它們奉作神靈,這是人家的信仰,我選擇尊重。如果你是外國遊客,走在印度的大街上 ,你需要買東西,印度的小商販看見你是外國人會漫天要價。在印度人眼中不管是窮人還是富人 他們把錢看在第一位,沒有一點人情味。印度人根本沒有資格評價中國人,在印度生活過的外國人看來印度人才是天生喜歡賺錢的機器,對金錢的崇拜程度超乎了我們的想像。
和中國人待久的印度人他們會認為有相當一部分中國人比較膚淺,因為很多中國人總是喜歡買昂貴的衣服,買最新的數碼產品,但是他們從來沒有考慮到自己的真實收入並不足以支撐這樣的消費,多數都是從生活費里扣除,或者找父母要甚至是借錢來滿足自己的消費。
F. 印度疫情迎來「至暗時刻」,在那裡的中國人還好嗎
一:印度的新冠疫情印度疫情迎來“至暗時刻”,在那裡的中國人也過得不好,很多中國人周邊的人都被確診感染新冠病毒。
自4月份起,印度的新冠病毒疫情就出現嚴重反彈的現象,連續幾天的單日新增確診病例數超過30萬例,不斷創下全球單日新增確診病例數的新紀錄。印度全國累計確診感染新冠病例數已突破1800萬例,累計死亡病例數也超過20萬例,印度的累計確診病例數僅次於美國,位列全球第二。但相關數據研究的專家表示,印度的實際確診病例數和死亡人數要遠高於官方的數據,推測印度的確診感染病例數或達到5億。新冠病毒疫情出現嚴重蔓延,也給印度帶來了嚴重的影響,印度多家醫院人滿為患,已經沒有多餘的病床來接收確診患者,很多確診患者只能在醫院外等候或在家中自行救治,同時用於治療新冠肺炎的氧氣也出現斷供的情況,進一步造成死亡病例的增加。
G. 印度疫情迎來至暗時刻,在那裡的中國人還好嗎
印度目前的疫情處於一個比較嚴重的狀態。那麼在印度的中國人現在生活的怎麼樣呢?讓我們來一起看一下。
一位印度的中國工商銀行孟買分行的副總經理說,在去年的時候很少聽到相關合作夥伴有感染病毒的事情。但是在近兩周和客戶溝通的時候,經常能夠聽到他們的某某親友已經感染了新冠病毒。
這是因為在此次疫情之前,印度人普遍樂觀地認為,印度總人口這么多,每天新增一兩萬病例不算什麼。所以,戴口罩對他們來說只是形式上的應付。
而且該經理所在的城市已經封城,但就算是封城,其實也只不過是宵禁。
現在她每天仍然得去辦公室上班。因為在去年印度疫情剛剛爆發的時候,大部分的中企員工已經回國。現在留在印度的人員只能堅守崗位,不能扔下業務。並且一定採取了分組上班的措施,並叮囑好員工戴好口罩,業余時間不要參與人群聚集的各種活動。
雖然印度的疫苗實驗尚未結束,可是為了保命也已經顧不了那麼多了,她已經接種了印度國產的疫苗。
總體來說,在印度疫情下的中國人,日子過得還是比較緊張的,希望他們能夠保護好自己,堅持到疫情好轉。
H. 面對中國疫情,印度為何如此「慌張」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肺炎在全國甚至世界上不斷傳播,世界各國都對新型冠狀病毒引起了高度的重視。當然,身為世界第二人口大國的印度也開始“慌張”起來。因為印度和中國相比是不一樣的,印度的人口密度更加密集,而且印度的發展水平遠遠不及中國,如果疫情在印度爆發非常嚴重的話,一定會引起社會的恐慌和動亂。也正是因為如此,這次疫情才得到了印度的高度重視。
其實在這之前,印度在1994年的時候爆發過一場鼠疫,那場鼠疫讓印度人仍然心有餘悸。他們之所以會如此重視這次疫情,也是害怕重蹈覆轍。那年的鼠疫讓很多印度人都因此失去了生命。有了鼠疫的前車之鑒,印度這次不得不高度重視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
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非比尋常,是世界人民前所未見的新型病毒,而且隨時都有變異的可能。因此我們每個人都不能掉以輕心,要齊心協力,相信一定能打贏這場防疫戰。
I. 在華印度人稱我們被國人罵為叛徒,但更願意留在中國,是怎麼回事
《印度時報》在這篇題為《在困境中,印度人在中國與罪惡作斗爭》的文章中說,中印邊界沖突事件發生後,在中國大連等多個城市從事軟體程序、服裝出口和其他業務的大量印度人害怕地發現,他們也被印度網路上的民族主義情緒捲入這一事件,並被認作是“不愛國”,甚至是“叛徒”。
這篇報道首先採訪了一個住在深圳的印度男人,他娶了一個中國女人。這個人非常坦率地說:“這里沒有任何顧慮,我們非常自由,地方官員也沒有什麼問題。鄰居們都很友好,他們非常關心我們的身體健康,所以為什麼我們要回印度呢?”
《印度時報》在文章中引用的數據還顯示,目前有一萬五千名印度軟體人才在大連軟體園工作。根據中國十年前的數據顯示,在那個時候,在中國的60萬外國人中,印度人佔了3%,而現在這個數字大約翻了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