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開印度飾品好不好賣進貨去哪進最好
不能說加盟不好,因為加盟可以省去很多麻煩,而且可選擇性比較大,不過現在印巴文化風行世界,國內視頻網站上印度歌舞和電影也很多,仔細看看就知道很多加盟商的東西並非真正的印巴貨,西藏和尼泊爾的居多。
印巴飾品的特點是色彩豐富,線條裝飾具有印度和伊斯蘭的明顯特點,這一點在國內生產的東西根本沒復制出來,因為文化是根深蒂固的,對另一種文化的應用會比較困難。
其次,印巴飾品大多為手工製作,如果離得很近仔細看,會發現比較粗糙,不會有機器生產的日韓和歐美的商品那麼細膩,但是稍微離開點距離,就會有特別的動人之處。當然價值很高的商品做工就會非常細膩,不過國內用戶是否能接受高昂的價格就是個問題。
現在開印巴飾品店應該是不錯的,印巴飾品能在北京和上海的大街上看到有人帶,大約就是04年前後的事,當然再早些就是從印度和巴基斯坦回來的人自購的了,那不能算在內。所以,現在起步還是不晚,再過幾年競爭就大了。
從哪裡進貨好,這個不好說了,我自己是從巴基斯坦和印度買的,不過印度的少,因為印度人喊價格喊的太高了。巴基斯坦人還是比較好說話的。但這都是個人經驗,你只做一下參考就可以了。其實我從巴基斯坦進口多些還是因為原產地為巴基斯坦的關稅上優惠大,因為國家之間有優厚的貿易協定。
你如果做進口的話,先做少量的,試試水,其實主要問題是運費代價有點大。大量進口的話就沒問題了,海運很便宜的。
最後一點就是,小量貨物的運輸會有一定比例的殘損,你要計劃好,這個索賠基本上沒什麼意義,寧可加一點小錢讓對方的貨運包裝和防震做的好些,減少殘損率吧。你也知道國內貨物都是怎麼裝卸的,大都是兩個點之間飛來飛去。。。
Ⅱ 開銀飾店賺錢嗎
您好,是可以的。開銀飾店大多是裝飾類的產品更賺錢一些,如果是賣板塊的話,那麼購買的人還是比較少的。因為更多的人是買手鐲,耳墜,項鏈這些。
Ⅲ 開銀飾品店賺錢嗎 做銀飾品生意怎麼樣
現在行情不是太好,市場低迷,現在入手,前景不是很好說,現在21世紀互聯網是個大的趨勢,你可以多考慮考慮這方面
Ⅳ 開銀飾店賺錢嗎
銀飾是暴力行業,如果能有自己品牌更加賺錢,可以考慮淘寶開店,門檻低。
Ⅳ 印度銀
所謂的印度銀就是合金。
Ⅵ 印度首飾圖片與介紹
http://tieba..com/f?kz=249533801
特產簡介
印度的女性都喜歡戴首飾點綴自己,只要碰上大型的節日,你就可以看到你就可以看到婀娜多姿、華麗動人的印度女性。戴上印度的首飾等於為自己蒙上一種清清的紗,那種神秘的美會偷偷的向外釋放。印度的首飾並不貴,可以放心的選購,而且品種很多,有寶石、銀飾、項鏈、戒指、手鐲、腳煉等。
印度的首飾,堪稱世界之最。如果一個女子戴上所有這些門類的首飾,則真正是從頭到腳,全身披掛。頭發上的頭飾各種各樣,有的懸掛在額際,有的分布在兩邊,有的編結在發辮里,有的與耳環相連,有的發飾、耳環與項鏈成為一個集台體…它們在印度姑娘濃密黑發的映襯下,更覺金碧輝煌,富麗華美…這些頭飾僅佩戴方法就十分復雜,如果涉及造型,則絕不是短短數千字能夠勝任的,而是應該厚厚地寫一本書。
http://www.google.cn/search?complete=1&hl=zh-CN&newwindow=1&q=%E5%8D%B0%E5%BA%A6%E6%89%8B%E5%B7%A5%E8%89%BA%E4%BB%8B%E7%BB%8D&btnG=Google+%E6%90%9C%E7%B4%A2&meta=&aq=f
http://www.google.cn/search?complete=1&hl=zh-CN&newwindow=1&q=%E5%8D%B0%E5%BA%A6%E9%A6%96%E9%A5%B0%E4%BB%8B%E7%BB%8D&revid=-1&sa=X&oi=revisions_inline&resnum=0&ct=broad-revision&cd=1
印度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India),位於南亞次大陸的南部,面積297,47萬平方公里,人口8、211億,是個多民族國家。印地語為國語,英語為官方語言和商業用語。首都新德里(New Delhi)。83%的居民信奉印度教。
1947年8月印度獨立。1950年1月26日宣布為印度共和國,為英聯邦成員國.印度各地大小寺廟和殿塔比比皆是,每天香客絡繹不絕。進入寺廟大殿都要脫鞋,但允許穿襪子。有時能夠在大殿旁租用套鞋,穿上即可入殿。進入錫克廟時,頭上必須罩一塊潔凈的布,如手絹等。
虔誠的印度教徒有早睡早起的習慣。每天清晨沖完涼後做禱告,然後才開始工作。教徒們常在河水(特別是「聖河」恆河)中沐浴。他們相信,入河沐浴,可以洗刷過錯。
牛被印度教教徒視為「聖獸」,印度教徒認為,牛既是繁殖後代的象徵,又是人類維持生存的基本保證。就是在科學技術十分發達的今天,印度人對牛仍然是敬之如神。印度教不準吃牛肉,印度雖有養牛業,但只能提供牛奶、黃油及牛糞作燃料,喝牛奶允許的。特別是水牛奶,印度人格外喜歡。牛雖然不能宰殺吃肉,少數地方有用作役牛(民間運輸、耕地)。因此,在印度的一些城市、鄉村裡,老牛、病牛、殘牛比比皆是,牛可以到處自由游盪,神聖不可侵犯。這么多的牛,成為國家的一個負擔。印度擁有的牛達到3億多頭,人均擁有量居世界第1位,但經濟上的作用並不大。印度僧侶每年還要舉行一次儀式,叫「波高」,表示對牛的尊敬。他們還和商人舉辦了許多「聖牛養老院」,將那些年邁體弱,不能自己覓食的老牛收養起來,一直到老死。
信奉伊期蘭教的印度人不吃豬肉,虔誠的教徒不喝酒。
正統的錫克教徒不剪發,頭上纏著頭巾。他們不吸煙,也不吃牛肉。正統的穆斯林婦女一般不見男客,但邀請印度人參加社交活動時,也應邀請他們的妻子。
1947年6月實行印巴分治,同年8月印度獨立。1949年12月30日與我國建交。
如果進行某種商業談判,他們會自自然然地說:「你們的資本比我們的多,所以,這一筆費用該由你們支付」。外國商人和印度人談生意的時候,就常常因遇到這種場面而鬧得啼笑皆非,錢較多的人,或是較受歡迎的人應該付錢--他們認為這是「順理成章」的事。
印度是一個講禮節的民族,又是一個東西方文化共存的國度。有的印度人見到外國人時,能用標準的英語問候「你好」有的則用傳統的佛教手勢--雙手合十。印度教徒見面和告別多施雙手合十禮,並互相問好祝安。行禮時要彎腰觸摸長者的腳。印度人在雙手合十時,總是把雙手舉到臉部前才算合十。這種招呼,顯得比握手高尚、文雅,令人有一種「仙風道骨」之感。你必須注意的是,切莫在雙手合十的時候,也同時點頭(外國人在印度常有這種動作,容易引起當地人的嗤笑),那就破壞了親切和氣的氣氛,顯得有點不倫不類了。
在印度,迎送貴賓時,主人獻上花環,套在客人的頸上,妻子送丈夫出遠門,最高的禮節是摸腳跟和吻腳。現在,城市中男女見面已多實行握手,表示親熱時還要擁抱。在大多數地方,男人相見或分別時,握手較普遍。男人不要和印度婦女握手,應雙手合十,輕輕鞠躬。男人不要碰女人,即使在公共場合也不要和女人單獨說話,婦女很少在共場所露面。
印度人認為吹口哨是冒犯人的舉動,是沒有教養的表現。他們認為把孩子放在浴盆里洗澡是不人道的。因為不流動的水為死水,孩子浴後會遭災、夭折的。印度人喜歡談論文化方面的成就、印度的傳統以及外國的事和外國人的生活。
印度婦女喜歡在前額中間點有吉祥痣,其顏色不同,形狀各異,在不同情況下表示不同意思,它是喜慶、吉祥的象徵。印度男女多有配帶各種裝飾品的習慣。
印度人身份懸殊,有等級制度,很重視身份。甲某高乙某的等級,甲乙就不能平起平坐,要求相當嚴格。
在印度的孟買(Bombay),60%的人是素食主義者因此,宴請印度商人時,事先必須確認對方的習俗,是否是素食主義者。
在印度,你若要進入印度教的寺廟,身上絕不可穿以牛皮製造的東西,穿上牛皮製造的東西,會被視為犯了禁戒,皮鞋、皮表帶、皮帶、手提包等牛皮製品,都不得入其寺門。印度人走進寺廟或廚房之前,先要脫鞋。他們認為,若穿鞋進去,既不禮貌,也不聖潔。不論男女老幼,統統把鞋放在門口,赤腳進去。
印度人愛喝茶,大多是紅茶。各種集會,中間休息時也備有茶水,招待客人自不必說。在印度人家裡吃飯時,客人可以給主人帶些水果、糖作為禮品,也可以給主人的孩子帶些禮物。很多婦女不同客人聊天,也不同客人一起吃飯。
印度人喜愛3、7、9數字。他們認為紅色責示生命、活力、朝氣和熱烈,藍色表示真誠。陽光似的黃色表示光輝壯麗。綠色責示和平、希望。紫色表示心境寧靜。印度人在生活和服裝色彩方面喜歡紅、黃、藍、綠、橙色及其他鮮艷的顏色。黑、白色和灰色,被視為消極的不受歡迎的顏色。不喜歡玫瑰花,在辦公室和商業機關,寫字台喜歡放在東北角或西南角。
在印度初次訪問公司商號或政府機關,宜穿西服,並事先訂約。約會,盡量按時赴約。印度商人善於鑽營,急功近利,圖方便,喜歡憑樣交易,洽談中應多出示樣品,廣為介紹經濟實惠的品種。印度商人中,許多人在英美受過教育,因為這是表示關心友好的方式。商務談判他們往往細細研究,費時較久。在談判時,切忌在印度人面前談論印度的赤貧、龐大的軍費及外援。在孟買入海關者,宜在海關申請飲酒許可,因為孟買市面無酒可購。印度人往往帶你到私人俱樂部內飲酒。
印度人吃飯大多使用盤子,千萬注意,吃飯時,只准用右手遞接食物,另別用左手。與印度人接觸時,切忌用左手遞東西給他。因為他們認為左手骯臟,右手干凈。吃飯用右手抓取,不但吃米飯用手抓,就連稀粥也能用手抓人口中。在印度,除上洗手間外均不使用左手。伸左手就是對別人的侮辱,弄不好他們會把你用左手遞的東西砸爛,盛怒之下,還可能臭駕你一通。
切莫撫摸小孩的頭,在印度如摸小孩的頭,對方一定翻臉。最容易引人誤會的是,印度人平常表示同意或肯定的動作是搖搖頭,或先把頭稍微歪到左邊,然後立刻恢復原狀,表示「Yes」、「知道了」、「好的」,與我們點頭表示差別很大,最易使人誤會。
商務活動訪新德里最好選擇每年10月至6月,訪問孟買最好選擇9月至10月,以免酷熱或梅雨。印度全國性大節日有1月1日元旦、12月26日國慶節、3~4月份有一個「酒紅節」(也叫潑水節)、8~9月間有一個兄妹節、9~10月有個燒紙人節、8月15日獨立日、10月2日國父甘地涎辰紀念日、10~11月有個燈節(慶祝3夭)、12月26日為聖誕節。而印度教人。錫克族人、回教徒、巴希族人、蹬米爾人……各有不同假日,各港口也有單獨假日,屆時絕不進行交易,因此,訪問印度,務必先了解好對方的假期。
首飾是印度人日常生活中一種不可缺少的裝飾品。即使是家境清貧的婦女,也要佩戴一些不值錢的金屬或塑料首飾。自古以來,印度人就認為,向女子贈送首飾是男子應盡的義務,女子也應充分和用首飾來打扮自己。印度有「月亮」、「芒果的故鄉」、「黃金之國」、「鑽石貿易王國」、「黃金寶地」、「皇冠上的明珠」之稱。
印度海關規定,入關可攜帶香煙200支,或雪茄50支,或煙草250克。酒1誇特。外幣不限,先報數額,出關可攜回。
計程車免小費。旅館、餐廳在帳單中己加小費10% 。其他服務每次付2或3個ROUPEE即可。
古代印度匠人研磨拋光鑽石的技藝已經爐火純青。大多數在印度發現的上好鑽石,都是在當地進行簡單加工。古印度琢形的鑽石價值十分昂貴,加工好的鑽石一般都在當地行政長官的掌握之中,很少有帶出境外者。而歐洲國家當時流行的大多都是沒有經加工的鑽石原石。為了掌握將鑽石原石加工成成品的方法,歐洲人進行了長期不懈的努力和探索。據說是威尼斯工匠聞琴佐?別魯契首先加工鑽石取得成功,但是,據1169年羅伯特?德?貝爾肯姆出版的名為《印度的奇跡》的書中援引的資料,發現鑽石琢磨方法的人乃是他的曾祖父——拂拉藝人柳德維棵?羅伯特?德?貝爾肯姆,時間是在15世紀。他把兩顆鑽石分別粘牢,互相磨擦出鑽石粉,然後把鑽石粉搽在他專門設計的磨鑽機的金屬磨盤上面,以切磨鑽石。
http://www.google.cn/search?complete=1&hl=zh-CN&newwindow=1&q=%E5%8D%B0%E5%BA%A6%E9%A6%96%E9%A5%B0%E4%BD%9C%E7%94%A8%E4%BB%8B%E7%BB%8D&btnG=Google+%E6%90%9C%E7%B4%A2&meta=&aq=f
Ⅶ 印度人喜歡戴黃金首飾,而且價格近乎白菜價,為何有些國人不購買
黃金的含金量是有多和少的區別,在國內的黃金上架的標注黃金字樣的都需要達到一定的含金量也就是兩個9以上的(99%的含金量以上)。
黃金是歷史上被作為貨幣世界通用的貴金屬,也是全世界通用的黃金首飾。但是每個地區對於作為首飾的黃金含金量是不一樣的,如果在印度黃金首飾是白菜的價格,我想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鍍金。就像同樣是銀飾,在中國也分為99銀和925銀、苗銀、藏銀、鍍銀等等的區別,都可以被稱為銀首飾。但是含銀量完全不一樣。
並且這個國家的安全保障程度也不高,如果你在這里旅遊的話,一定要時刻注意安全,特別是女生,最好是和自己的朋友一同去,有男生的話就更好了。除了這些,你在這邊買了飾品之後,很有可能會被搶劫,所以還是不買最好。
黃金是世界流通的首飾,無論在哪個國家都是具有一定價格的,不可能被當作白菜價格出售,如果被當做白菜價格出售完想只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含金量有很大問題。黃金首飾是一個統稱,鍍金的首飾也可以叫做金首飾,所以這個是不是鍍金的首飾值得懷疑。
Ⅷ 開家店賣銀飾品怎麼樣
沒有不好的生意,只有不好的地段和老闆。
僅僅幾個字的問題很難回答,因為開一家成功的銀飾店取決於太多因素。
比如,你是開在哪裡?
你的主要客流群體是哪些人?
你的潛在客源可有保障?
你有沒有有優勢的進貨渠道?
你除了簡單的買賣會不會加工?
是否能參與到金銀回收抵押等賺取更多的額外利潤?
最好的辦法就是在你們當地附近看看可有現成同行,去觀摩下,去買點東西或者坐在附近觀察都可以更直觀的了解到這門生意是否值得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