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岡仁波齊怎麼成為印度人的神山

岡仁波齊怎麼成為印度人的神山

發布時間:2022-06-07 00:08:09

① 岡仁波齊是一個怎樣神秘的地方

說起西藏這片土地,總會縈繞著一些揮之不去的符號,比如藏傳佛教、比如凈土。

其實,去掉的這些關鍵詞的西藏同樣迷人。


對於我來說“ 有生之年系列 ”基本意味著,如果我去過,這輩就不可能再去了。

因為這些地方去一次就足夠在你的記憶里開出鮮花。

當人們和我聊起西藏,聊起阿里地區。

我大概會和你們說,沒有宗教加持的岡仁波齊同樣神秘,沒有故事修飾的瑪旁雍錯同樣迷人。

這就是為什麼這片土地能吸引如此眾多朝聖者的主要原因吧。

拉薩的街頭手持佛珠和轉經輪的僧侶已經模糊了樣貌,彌漫著藏香的大昭寺留給我的最後記憶是一片和煦的陽光。

② 西藏不缺神山,藏傳佛教、苯教、印度教卻都把岡仁波齊視為神山之首,它有什麼神奇之處

岡仁波齊與梅里雪山、阿尼瑪卿山脈、青海玉樹的尕朵覺沃並稱藏傳佛教四大神山。在藏區,對山峰的崇拜登峰造極,放眼整個藏族文化地區,凡山皆有神,凡水皆有聖,在這門類復雜的神山中,岡仁波齊是地位最高、影響最廣的神山。

佛經中釋迦牟尼說:世界的中心有一座須彌山,山有四棱,四棱發源四條大河,流向四個方向。佛教中最著名的須彌山也就是指岡仁波齊。

誰能據有岡仁波齊,誰就可以獲得更多話語權,為爭奪岡仁波齊,宗教之間的沖突多次發生,之後的流傳中則演化為一場鬥法,公元1093年,藏傳佛教上師與苯教大師在此為爭岡仁波齊是何教神山而鬥法,最後苯教大師疏忽大意,一時失敗,佛教重新在青藏高原上取得優勢,聖湖瑪旁雍措也正是在此時得名。在邊緣地帶重燃佛陀之光,這就是岡仁波齊所經歷的佛教生死存亡,西藏再沒有一座神山能與岡仁波齊的歷史地位相提並論,「第一神山」的稱號當之無愧。

③ 關於岡仁波齊神山的傳說

岡仁波齊在藏語中意為「神靈之山」,在梵文中意為「濕婆的天堂」(濕婆為印度教主神),苯教更是發源於此。從印度創世史詩《羅摩衍那》以及藏族史籍《岡底斯山海志》、《往世書》等著述中的記載推測,人們對於岡仁波齊神山的崇拜可上溯至公元前1000年左右。據苯教經典描述:一條從岡仁波齊而下的河,注入不可征服的湖泊――瑪旁雍湖。有四條大河由此發源,流向東、南、西、北四方。流向東方的是當卻藏布馬泉河(下游為布拉馬普特拉河),綠寶石豐富,飲此水的人們如朗駒一般強壯;流向南方的是馬甲藏布孔雀河(下游為恆河),銀沙豐富,飲此水的人們如孔雀一岡仁波齊般可愛;流向西方的是朗欽藏布象泉河(下游為蘇特累季河),金礦豐富,飲此水的人們壯如大象;流向北方的是森格藏布獅泉河(下游為印度河),鑽石礦藏豐富,飲此水的人們勇似雄獅。每年有絡繹不絕的來自印度、不丹、尼泊爾以及我國各大藏族聚居區的朝聖隊伍,使得這里的神聖意味綿延了幾千年。 據說佛教中最著名的須彌山也就是指它。據《佛學小辭典》:須彌,山名,一小世界之中心也。前佛教時代的象雄苯教時期,岡仁波齊被稱為「九重(萬)字山」,相傳有苯教的360位神靈居住在此。苯教祖師敦巴辛繞從天而降,此山為降落之處。在公元前5-6世紀興起的耆那教中,崗仁波齊被稱作「阿什塔婆達」,即最高之山,是耆那教創始人瑞斯哈巴那剎獲得解脫的地方。
印度人稱這座山為Kailash,也認為這里是世界的中心。印度教里三位主神中法力最大、地位最高的濕婆,就住在這里。而印度的印度河、恆河的上游都在此發源,所以,現在在岡仁波齊見到大批的印度朝聖者就不奇怪了。 幾個世紀以來,岡仁波齊一直是朝聖者和探險家心目中的神往之地,但是至今還沒有人能夠登上這座神山,或者說至今還沒有人膽敢觸犯這座世界的中心。旅行者把目光投向這塊聖潔之地不過是最近幾年才有的事,不過人數依然不多,這或許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情。
岡仁波齊周圍共有5座寺廟。年日寺為轉山第一站,以後依次為止拉浦寺、松楚寺(也稱幻變寺)、江扎寺和賽龍寺,其中後兩座寺位於內線。這五座寺廟都有不少膾炙人口的傳說故事,並留存有豐富的雕刻、塑像、壁畫等文物,但如今都程度不同地毀壞了。

④ 岡仁波齊山的名稱來歷

岡仁波齊在藏語中意為「神靈之山」,在梵文中意為「濕婆的天堂」(濕婆為印度教主神),苯教更是發源於此。從印度創世史詩《羅摩衍那》以及藏族史籍《岡底斯山海志》、《往世書》等著述中的記載推測,人們對於岡仁波齊神山的崇拜可上溯至公元前1000年左右。據苯教經典描述:一條從岡仁波齊而下的河,注入不可征服的湖泊——瑪旁雍湖。有四條大河由此發源,流向東、南、西、北四方。
流向東方的是當卻藏布馬泉河(下游為布拉馬普特拉河),綠寶石豐富,飲此水的人們如朗駒一般強壯;流向南方的是馬甲藏布孔雀河(下游為恆河),銀沙豐富,飲此水的人們如孔雀一般可愛;流向西方的是朗欽藏布象泉河(下游為蘇特累季河),金礦豐富,飲此水的人們壯如大象;流向北方的是森格藏布獅泉河(下游為印度河),鑽石礦藏豐富,飲此水的人們勇似雄獅。每年有絡繹不絕的來自印度、不丹、尼泊爾以及中國各大藏族聚居區的朝聖隊伍,使得這里的神聖意味綿延了幾千年。
據說佛教中最著名的須彌山也就是指它。據《佛學小辭典》:須彌,山名,一小世界之中心也。前佛教時代的象雄苯教時期,岡仁波齊被稱為「九重(萬)字山」,相傳有苯教的360位神靈居住在此。苯教祖師敦巴辛繞從天而降,此山為降落之處。在公元前5-6世紀興起的耆那教中,崗仁波齊被稱作「阿什塔婆達」,即最高之山,是耆那教創始人瑞斯哈巴那剎獲得解脫的地方。

⑤ 岡仁波齊為何是西藏佛教、印度教和原始苯教等教的朝聖中心

崗仁波齊是西藏佛教、印度教和原始苯教等教的朝聖中心,素有「神山之王」的美稱。如在馬年來神山轉山,被當為人生之大幸事。岡底斯山的主峰海拔6656米。為著名的佛教聖地之一。在瑪旁雍錯之北,峰頂四季冰雪覆蓋,山峰四壁對稱,呈圓冠金字塔狀,峰上空常是白雲繚繞,愈發顯得神秘莫測。轉山一圈距離為51公里,周圍有八座寺廟。

⑥ 印度人為什麼認為岡仁波齊峰是神山

LZ您好
印度人知曉岡仁波奇峰是在唐朝。並且沒有徵服過該處。
7世紀初,發生了唐玄奘取經,還有王玄策出使印度等事件,之後,唐朝與印度關系沒有更為拉近,反而是吐蕃與印度北部政權越走越近。
在此之前,印度宗教興起時,無論是佛教,還是印度教,其「天下」的范圍就是印度半島三角形的一畝三分地,喜馬拉雅山對他們而言並不是神山,而是人與神居住的分界線。
之後,他們推測了神明分別居住在喜馬拉雅山之後哪裡,其中財神閻婆羅的財富,被推測在岡底斯山脈所在位置附近。這一些,可以在古印度《往世書》中找到記載。
【當然,岡仁波齊峰附近不可能滿地財富。】
然後就回到開頭,吐蕃與印度交往密切之後,終於,有印度僧侶被邀請,前往吐蕃弘法,然後就發現了岡仁波齊峰獨特的外形,符合佛教教義中「須彌山」的形象,於是就將其稱為神山,並將這一說法帶回了印度。
這本來只是佛教內的事,但也很快引起了濕婆崇拜的印度教徒的注意,於是岡仁波齊峰也就「順便」變成了印度教的神山。

在這里必須明確重申:藏區在吐蕃崛起之前,與周邊是幾乎0交流的【要有,也是東北青海方向羌人有交流】,非要有宗教,也是偏向中西亞的拜火教等。與南方印度是隔絕的。岡仁波齊峰成為神山,完全就是個偶然事件,是其特殊外形造成的。

閱讀全文

與岡仁波齊怎麼成為印度人的神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尼盾工資多少 瀏覽:792
印尼盾2條是多少人民幣 瀏覽:139
印尼四紋虎在哪裡 瀏覽:582
large相當於中國哪個國家 瀏覽:476
中國工程院院士怎麼獲得 瀏覽:447
談談你的中國夢是什麼 瀏覽:710
印尼椰子什麼時候開花 瀏覽:986
塔是從哪裡傳入中國的 瀏覽:47
伊朗死的是什麼級別 瀏覽:150
印尼巴士什麼時候更新 瀏覽:580
英國外國人什麼工作多 瀏覽:633
中國最早村莊是哪個 瀏覽:361
印度多少個少數民族服裝 瀏覽:266
脫歐如何投資英國 瀏覽:862
義大利阿利卡灶具怎麼樣 瀏覽:242
葡萄牙跟伊朗怎麼買 瀏覽:377
在印度為什麼不能玩手機 瀏覽:102
為什麼海灣國家和伊朗不和 瀏覽:982
如何理解中國道路1000字 瀏覽:704
越南生蚝一般多少錢 瀏覽: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