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有哪些農業資源

印度有哪些農業資源

發布時間:2022-06-07 10:42:44

⑴ 印度的自然條件與農業生產的關系

印度的自然條件對農業生產影響很大:
自然條件對農業生產的有利影響:熱帶季風氣候高溫多雨,光熱水資源豐富,有利於農作物生長;恆河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有恆河水提供灌溉水源。
自然條件對農業生產的不利影響:熱帶季風氣候降水不穩定,容易發生水旱災害。
印度的自然條件影響農業生產的分布:
水稻對水分的要求高,水稻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為1,200 毫米以上的東北部和半島東西兩岸的沿海地區;黃
麻集中分布在恆河下游,這里的濕熱氣候利於黃麻生長,而充足的河水又便
於浸泡麻稈,加以稠密的河網為黃麻纖維的運輸提供了方便條件,歷史上這
里就是黃麻集中產區;茶園大多分布在布拉馬普特拉河兩岸氣候濕潤、排水
良好的低山坡上;花生、油菜、芝麻等油料作物則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南部。小麥比較耐旱,小麥主要種植在國土的北部地區,那裡冬季氣溫較低,且有少量冬雨,適於小麥生長; 高粱、穀子、玉米等雜糧作物則種植在德干高原的大部分乾旱地區;棉花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西北部,那裡有肥沃的黑土,是印度最大的棉花產區。

⑵ 印度農業特點是什麼

印度農業特點是:

1、印度農業生產結構的特點

印度的農業生產結構特點:一是農業以種植業為主,種植業又以糧食作物為主;二是農業結構的變化具有一定的「惰性」,長久以來印度的農業生產部門結構的格局沒有發生大的變化。

2、印度農業的發展特點

(1)小農經濟占絕對優勢

印度農業的社會經濟結構特點:封建的、個體的和資本主義的經濟成分並存,小農經濟占絕對優勢,每個農戶的經營規模較小。

(2)傳統農業占優勢地位

印度傳統農業的特點:一是農業對氣候和雨水等自然條件的依賴性很大,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較差,常遭受季風的危害而造成水旱災害;二是以傳統的生產工具和手工勞動為主,現代投入較少。

(3)農業和農村發展的不平衡日益擴大

印度由於各地自然條件、經濟社會環境條件以及採用現代技術的程度不同,造成了農業生產和農村發展在地區之間的不平衡。其中印度北部和西部地區生產水平高,糧食產量和農民收入較高;南部和東部地區的生產水平和糧食產量相對較低。

⑶ 印度作為發展中國家,有哪些資源值得利用

印度最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國,從獨立到現在,印度在經濟方面所呈現出最大的優勢就是一直以來都是穩步增長,從來沒有經濟危機或者是大的動盪,印度是很多條河流的發源地,印度也有豐富的礦產資源。


印度雖然人均經濟水平落後,但是印度作為一個人口大國,在科技方面也有重大的突破,印度從建國到現在,採用了一切可發展的手段,大力發展和推廣應用農業科技是印度取得革命勝利的重要原因。

⑷ 新加坡,埃及,德國,餓國,美國,巴西,澳大利亞,印度的主要農作物,資源 及分布

新加坡以進口加工業,金融業,海上操作平台製造為主,農業幾乎沒有靠進口的多,旅遊資源豐富,稱做「花園城市」;埃及以長絨棉為主要作物,分布在尼羅河沿岸;德國以工業為主,魯爾區的煤炭生產,使魯爾區成為世界著名的工業區;俄國以高寒作物為主,像:青稞。也種植小麥,甜菜,玉米。主要分布在東歐平原和中西伯利亞平原一帶,山區有經濟樹木;美國有棉花、大豆以及一些穀物、玉米、小麥等,分布在中部平原一帶;巴西以牧場放牧業為主,生產牛肉,羊肉等;澳大利亞種植小麥,燕麥和羊毛等以混合農業為主;印尼以熱帶作物為主,有天然橡膠,椰子,蕉麻等主要分布在加里曼丹島和一些小島嶼上。

⑸ 印度的主要經濟作物有哪些

棉花、黃麻、茶葉等
但沒有水稻、小麥,那是糧食作物好不好。

⑹ 印度的水稻主要分布在這與地形、氣候有何關系

印度水稻種植業主要分布恆河平原和印度半島沿海地區。

印度半島屬於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風(風向:西南風)來自低緯印度洋帶來豐沛水汽,遇印度半島西南部西高止山阻擋,沿海地區形成地形雨,降水豐富有利於發展水稻種植業。

印度半島東部沿海及恆河平原地區受偏南風帶來印度洋水汽影響,降水豐富也有利於發展水稻種植業。

印度半島東北部主要種植水稻的原因是:

印度半島東北部為平原,氣候是熱帶季風氣候.,地形平坦,水分和熱量充足,有利於水稻生長。

印度發展水稻種植業的自然條件是:熱量資源豐富,大部分國土處於熱帶亞熱帶地區,光照充足,氣候溫暖;土地肥沃,耕地遼闊;水資源豐富,有足夠的水源供稻田灌溉。

印度北部主要是恆河平原,主要由恆河和布拉馬普特拉河沖積形成,地勢比較開闊低平,土層比較厚,而且開墾歷史悠久,也是印度農業最發達人口最稠密的地方。

東北部是黃麻和水稻的最大的生產區,東側的加爾各答是麻紡中心。印度南部主要是得干高原,由於是古老高原,所以海拔不高,起伏和緩,並且土壤為黑棉土,利於棉花種植,西側的孟買是棉紡中心。

(6)印度有哪些農業資源擴展閱讀:

水稻生長發育與氣候條件的關系:

水稻的產量是由穗數、每穗粒數、結實率和千粒重四項要素構成的,因此只有根據水稻生長發育的規律,通過栽培措施滿足其生育需要,才能獲得高產。

正農業生產是受氣候條件所制約的,農作物在生長發育過程中需要一定的溫度、光照、濕度等氣候條件。因此,氣候條件的變化能影響農業生產的收成。

掌握了氣候變化的規律,就能夠使二者協調起來,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採取一切措施,避免或減輕不利氣候對農作物的影響,充分利用氣候資源,奪取農業生產的高產穩產,持續豐收,為農業大幹快上,普及大寨縣作貢獻。

⑺ 印度農業發展有利條件有哪些

A大部分地區位於北緯10°-30°之間,多屬於熱帶和C年降水量變化大。

印度水資源豐富,年降雨量39300億立方米。全國36%的地區年平均降雨量超過1500毫米,其中33.5%的地區年平均降雨量為750-1150毫米,33.5%的地區年平均降雨量為750毫米。印度有許多河流。恆河是最重要的河流,全長2700公里,有10多條支流,流域面積106萬平方公里。

雅魯藏布江、戈達瓦里河、納馬達河和克里希納河是印度第二大河流。雨水充沛,河流眾多,為農業生產和灌溉提供了有利條件。灌溉面積佔全國耕地面積的32.8%。

印度是熱帶季風氣候。全年四季分明。冷季1~2月,夏季3~5月,西南季風雨季6~9月,東北季風10~12月。北方最低氣溫為150攝氏度,南方最高氣溫為27攝氏度,幾乎全年無霜凍。農作物可以全年生長,有豐富的熱資源。


(7)印度有哪些農業資源擴展閱讀:

印度農業發展成果:

印度的農業也取得了巨大成就。1951年至1991年,農業年均增長3.7%。糧食產量由1950/51年的510萬噸增加到1990/91年的1762萬噸,增長3.46倍。根據糧農組織的數據,印度1994年的糧食總產量為2248萬噸,人均佔有231千克。

在個人消費支出中,食品支出佔比從1960/61年的72.4%下降到1992/93年的55%。

⑻ 印度發展農業的有利條件

印度的自然條件對農業生產影響很大:自然條件對農業生產的有利影響:熱帶季風氣候高溫多雨,光熱水資源豐富,有利於農作物生長;恆河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有恆河水提供灌溉水源。

自然條件對農業生產的不利影響:熱帶季風氣候降水不穩定,容易發生水旱災害。

印度的自然條件影響農業生產的分布:水稻對水分的要求高,水稻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為1200毫米以上的東北部和半島東西兩岸的沿海地區;黃麻集中分布在恆河下游,這里的濕熱氣候利於黃麻生長,而充足的河水又便於浸泡麻稈,加以稠密的河網為黃麻纖維的運輸提供了方便條件,歷史上這里就是黃麻集中產區。

閱讀全文

與印度有哪些農業資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給哪些國家捐獻了物資 瀏覽:704
宋朝是中國哪個朝代 瀏覽:135
印度綠真菌怎麼預防 瀏覽:10
印尼到新加坡飛機上有做些什麼 瀏覽:383
義大利有什麼好包 瀏覽:682
去伊朗女士服裝需要注意什麼 瀏覽:458
英國留學費用有多少 瀏覽:363
英國阿散蒂有限公司都做什麼 瀏覽:630
越南女兵為什麼那麼漂亮 瀏覽:622
中國科技館門票多少錢 瀏覽:988
中國最貴的別墅多少錢 瀏覽:97
中國最大的極樂菩薩界是哪裡 瀏覽:436
在越南街吃一碗粉花多少錢 瀏覽:50
阮氏越南語怎麼寫 瀏覽:300
印度老人王琦現在過的怎麼樣 瀏覽:308
agonia義大利語是什麼意思 瀏覽:613
義大利西西里島有哪些足球隊 瀏覽:405
科興疫苗印尼文怎麼寫 瀏覽:602
印度產的是什麼煙 瀏覽:817
英國人為什麼去美洲建國 瀏覽: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