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印度皇家警察,有這個叫法么
在19世紀時有這個叫法。
早年的君主統治時期,19世紀英國入侵緬甸後,將其劃為英屬印度的一個省。1885年,英國在緬甸建立了現代警察制度,當時,這支警察隊伍被稱作印度皇家警察。
(1937年,緬甸脫離英國殖民統治後,便著手對警察制度進行改革。1964年,緬甸警察更名為人民警察。1988年以後,緬甸經歷了巨大的社會變遷,為了適應社會發展,警察機構也必須做出相應的改革。1994年1月,緬甸成立了國家和平與發展委員會,並在委員內設立了警察管理系統重組委員會。1995年10月重組之後,緬甸人民警察體制一直沿用至今。)
Ⅱ 請問,印度有沒有交警一說
跟你有關糸嗎?你去!有路就有車.有車就得管.管的人中國話就是警.印度話叫什麼你知道。
Ⅲ 「印度語」用印度話怎麼說
हिंदी。。。。。我用的谷歌翻譯,希望可以幫助你
Ⅳ 求一些常用語的印度語翻譯
1、Namaste ! 你好!這是印度人最常見的問候語,也有人說成salam namaste,通常在說的同時,雙手合十置於胸前,行合十禮,對方也同樣回答Namaste。
2、Namaskar ! 晚上好!一般回答為Namaste。
3、tum 你 :用在同齡人和非常親近的熟人間。
4、aap 您 敬語。和漢語的您相似,對於出學者最好多用這個詞。
5、Main 我
6、Aap kaise hain/ho? 你好嗎?
7、Main thik hun. Aap kaise hain/ho? 我很好!你呢?
8、Main bhi thik hun. 我也很好.
9、Dost/ yaar 朋友
10、Main piyar karta hun tumse 我愛你. (女對男說) ---就知道有人想學這句;)
11、Main piyar karti hun tumse 我愛你 (男對你說)
12、Main chini hun 我是中國人
Ⅳ 關於印度阿三的叫法是怎麼回事
印度阿三也叫 紅頭阿三:
「紅頭阿三」對如今年輕人來說可能是個陌生的名詞,但對現今六、七十歲的老上海來說卻是非常熟悉的。之所以稱為「紅頭阿三」,原因大致有這幾種說法:凡印籍巡捕皆頭纏紅巾(實際上,印捕充任交通警、巡邏警的用紅巾纏頭,任看守警為黃巾纏頭)所以叫「紅頭」。關於「阿三」則有兩種說法:一說印度人是亡國奴,在上海人眼中的地位低於西捕和華捕列第三位;還有一種說法是印度人說話有口頭禪「I say」、「I say」,其諧音為「阿三」,紅頭加上阿三故稱「紅頭阿三」。
印捕是上海處於殖民地時的產物,在我國是獨一無二。1843年(清道光二十三年)8月上海被西方殖民者強迫開辟為通商口岸,外國冒險家紛至沓來,要求在上海購地建房。當時清政府上海道台宮慕久在英國領事巴富爾的威脅和欺騙下,於1845年11月29日以道台名義,用告示形式公布了洋人的《上海租地章程》。從此,英租界成了英國侵略者在上海的「國中之國」。
1849年(清道光二十八年),法國領事敏體尼援引英國殖民者的先例,上海道台麟桂屈服於殖民主義者的壓力,於1849年4月6日劃定法租界界址。
上海租界既然是「國中之國」,自然要有武裝力量及其他鎮壓工具,這便是萬國商團、艦隊水兵與巡捕。萬國商團是租界武裝力量的主體,其主要職責是保衛租界,一般不負社會治安之責。艦隊水兵是萬國商團的後盾。巡捕,即警察。起先,巡捕一律由西方人擔任,故稱為西捕。當時法租界公董局就有明文規定:「巡捕房人員應全部由法國人或宣布服從法國領事館,並從此歸法國裁判權管轄的外國人組成。」英租界最多時有西捕160名。西捕薪水高,否則就找不到西捕,這樣開支就大了。另外,西捕有種種局限,比如微服偵察,其相貌特徵根本無法掩飾;又比如去公共場所打聽,其語言障礙造成的困難也難以克服;再加上租界里有幫會組織,西捕由於種種原因很難深入進去,也物色不到合適的人選做耳目,破案效率不高,租界治安堪憂。總之,從1854年開設巡捕房起,起先西捕還能應付。後來刑案隨人口激增而水漲船高,由清一色的西捕辦案,弊端更為突出,於是從1870年後改為允許華人充任巡捕,稱為華捕。由於這一改變收效明顯,以致漸而主次倒置,即西捕大減、華捕大增。例如1883年英美公共租界有巡捕200名,華捕竟佔170名之多。以後,華捕越雇越多,殖民者怕不易控制,自1884年開始從英殖民地「進口」印度籍巡捕,即「紅頭阿三」。殖民者從印度「出口」巡捕時,對人員精心挑選,必須是印度的錫克族人,個個身高馬大,滿臉虯須,令人望而生畏。但他們也有與西捕相似的短處,所以大多充當巡警、獄警與交通警。「紅頭阿三」來自英國殖民地,嚴格說來其身份比處在租界里的上海人還低,但他們是英國人的忠實「看家狗」。狗仗人勢,整天警棍亂舞,讓上海人吃足苦頭,特別是那些攤販與車夫,挨「紅頭阿三」的警棍與皮靴更是家常便飯。殖民者為了利用 「紅頭阿三」為其忠實賣命,發他們的薪金比華捕高一倍,還配給住房等,並在當時的戈登路巡捕房內(解放後為江寧路公安分局)建造了一座三層樓印度教堂。印捕的存在隨著租界結束而取消。
法租界在這方面做法與英租界大致相同,他們「進口」的是安南巡捕,即越南人,在上海人看來,其體態、皮膚與廣東人相近,所以沒送他們什麼綽號或代稱。
Ⅵ 警察用英語怎麼讀
「警察」用英語police讀法:英 [pə'liːs] 美 [pə'lis]
釋義:
1、n. 警察,警方;治安
2、vt. 監督;管轄;維持治安;為…配備警察
3、adj. 警察的;有關警察的
police officer警察
The Police警察樂隊
Police Academy警察學校
police station警察局
例句:
1、Their scuffle was stopped by the riot police.
他們的毆斗被防暴警察制止了。
2、The police tracked the criminal to his hideout.
警方追蹤這名罪犯到他的躲藏處。
(6)用印度的語言怎麼說警察擴展閱讀
police的近義詞:oversee
讀法:英 [əʊvə'siː] 美 ['ovɚ'si]
釋義:vt. 監督;審查;俯瞰;偷看到,無意中看到
短語:
1、outlook oversee瞭望
2、oversee work監督工作
3、Quality Oversee質量督察
4、Oversee Fund外基金
5、Members Oversee成員管理
Ⅶ 漢語的「警察」用藏語怎麼說
「警察」在藏語讀:尼(二聲)剁(四聲)吧(輕聲)
Ⅷ 為什麼港劇里都管警察叫sir(先生),女警官就叫madam(女士)。而警察的英文應該是policeman呀
這就是英語的一種習慣用法,或者說固定用法,sir在這里代表長官,表示對男性上級的尊重稱呼,而madam也是同樣的道理,是對女性長官的尊稱。
一、sir
1、讀音:英 [sɜː(r)] 美 [sɜːr]
2、釋義:先生,閣下。
3、語法:sir的基本意思是「先生」,是對男士的一種尊稱,多用於長者、上級或服務業中對男顧客的稱呼。是可數名詞,常用於單數形式。
二、madam
1、讀音:英 [ˈmædəm] 美 [ˈmædəm]
2、釋義:夫人,女士。
3、語法:madam指「女士」「夫人」等,是對婦女的一種尊稱,多用於服務業中對女顧客的稱呼。
同根片語:choose a madam
1、讀音:英 [ tʃuːz ˈmædəm ] 美 [ tʃuːz ˈmædəm ]
2、釋義:挑選一名女士。
3、語法:choose的基本意思是「選擇,選取」,通常指一個人以主觀判斷或意願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或事物中加以選擇,強調憑自己的好惡選擇自己認為合適的東西,有時也指根據被選擇對象的優點或實際需要所進行的選擇。
4、用法例句:.
5、白話譯文:選擇一個你覺得發型很好看的人向你推薦的發型師。
Ⅸ 印度語怎麼說
人美不算美,心美才算美。
我不懂藏語說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