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印度人口已經超負荷了,為什麼還不控制人口數量
造成印度人口高速增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印度人傳統上有「多子多福」的思想,讓其自覺實行計劃生育,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辦到的事情。佔印度人口83%以上的印度教徒認為,一個沒有兒子的父親是一生中最大的不幸,人死後必須有兒子舉火焚屍,主持火葬,才能超脫地獄;若沒有兒子舉哀,死者不能升天。因此,不生兒子誓不罷休者大有人在。
第二,當今印度婦女的地位仍比較低下。雖然早在1961年印度政府就頒布了《禁止嫁妝法》,但嫁女送巨額嫁妝依然普遍。實際上,嫁妝的多少不僅決定新娘在夫家的地位,甚至決定了她個人的生命安危。新娘因嫁妝不夠豐厚而遭夫家打罵的事可謂「見怪不怪」,嚴重的甚至會被活活燒死,男方則可另娶。印度教經典明文規定,女子結婚5年內若不能生育兒子,丈夫有權再娶一妻。所以,在印度只生女兒的妻子會受到怎樣的歧視,是可想而知的。
第三,早婚早育嚴重,嬰兒死亡率高。印度人口基數大,育齡人口多,歷來「多產成習」,加之全國1/3人口仍生活在貧困線以下,造成嬰兒死亡率偏高,因此人們認為只有多生,嬰兒成活率才高。另外,印度的早婚也加劇了問題的嚴重性:50%以上的姑娘不到18歲就成婚,結果形成一個典型的過早、過頻、過多的生育模式;大約33%的已婚婦女生育間隔不到2年,這也是嬰兒死亡率高的一個原因。
第四,避孕措施不力,計劃生育工具供不應求也是造成人口增長的部分原因。現在,印度1.68億對夫妻中只有44%採取了有效的避孕措施。印度大約74%的農村人口由於交通和通訊不便,而得不到生育保健和基本保健設施的幫助。失控的人口猶如一匹奔跑的野馬,極大地沖擊著印度經濟的發展。
第五,文盲比重大,教育普及不夠。盡管印度為使國民受教育作了許多努力,如目前已有高等院校6 000多所,但是印度54%的人口沒有文化。沒能提供充足的受教育機會,破壞了旨在使人口增長放慢速度的努力。使女性受教育是降低人口出生率的關鍵。印度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曾經為世界的文明和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然而今天的印度卻不得不承受著人口過快增長帶來的巨大壓力,給本國和整個世界帶來了極為不利的影響。由於人口過快增長,帶來了嚴重的社會、經濟、環境問題。印度面積僅297萬平方千米,佔全球的2.4%,這與龐大的人口數形成鮮明的反差,人多地少,人均佔有資源量少,造成了經濟發展緩慢,人口失業率高,成為世界上不很發達的國家之一。同時龐大的人口群體,耗費了大量的自然資源,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的威脅,也成為世界不穩定的根源之一。控制人口是促進經濟持續增長、加強社會更公正分配的一個必不可少的條件。的確,印度控制人口增長刻不容緩,其成敗與否,不僅關繫到印度,而且關繫到整個人類的生存與發展。
『貳』 印度人口眾多的壓力
1、人口多所需要的生產資料就多,對於消費品的需求也多,這都容易造成供需緊張而導致社會不穩
2、人口是容易集中到更為發達的地區,這勢必使大城市的人口變得非常龐大,比如墨西哥的墨西哥城和阿根廷的布宜諾斯艾利斯,由於人口大量集中造成了嚴重的社會問題,包括就業、住房、交通、環境、治安等等
3、人口眾多極易造成財富分配的不均衡,從而使少部分人佔有大量財富,而兩極分化極其嚴重,而政府有無法有效地利用福利制度來控制這種分化的彌合(人太多,分不過來)造成了嚴重的社會隱患。
4、人口眾多使得政府要投入大量的管理成本才能維持正常運轉,這使得政府的壓力變大,最後限制了政府在公共事業上的投資。(比如印度)
5、人口眾多容易形成區域性以血統或姻親等關系形成的部族聯盟,由於政府無力管轄,使得地方做大,從而造成國家法律無法在這種地方實施,很容易造成人權悲劇。(例如印度)
成印度人口高速度增長的直接原因是人口出生率持續偏高,而死亡率則有所下降,印度歷來早婚多產成習,所以印度人口眾多有壓力
『叄』 印度究竟能夠負擔多少人口,當人口達到承載極限,會發生什麼
首先對於印度到底能夠負擔多少人口,這個具體的數字可能是15億,也有可能是16億。因為直到去年為止印度的人數已經達到了13.5億,而中國的人口是14億,而且印度現在還在以每年2千多萬人的速度增長。如果印度這個國家的人口數量達到了極限,那麼印度的糧食、用地和各種資源等將變得更加稀少。
雖然印度的人口是非常多的,但相對的印度人在其他國家工作的也有很多。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印度人到海外工作的人口數量是位列世界第一的。以目前印度的情況來看,其人口增長速度可能還會持續一段時間。
『肆』 印度眾多人口對資源和經濟發展的壓力
印度自獨立以來在社會經濟領域取得了不小的進步,但同其他多數國家相比,發展速度不算快。再加上人口增長過快,所帶來的人口壓力是十分沉重的。:
(1)人均收入增長緩慢 按人口平均計算的國民收入或國民生產總值是衡量一個國家經濟發展水平最重要的指標之一。如1965~1989年,印度國民生產總值增長l.6倍,但人口也增多了69%,因此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只增加了53%。印度迄今仍是世界上最窮的國家之一,人口增長過快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經驗表明,在印度這樣每年人口增長2.l%的發展中國家裡,新投入資本的2/3要用來供養新出生的人口,以便維持原來的人均收人水平,只有剩下的1/3才能用於提高收入;而在每年人口增長不到1%的國家裡,後一部分可多達3/4。
由於人均收入增長緩慢,多年來印度廣大人民的實際生活水平改善不大,按其本國的統計,60年代初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的人口占總數39%,70年代初佔45%,80年代初又增至50%。按照目前的人口增長率和經濟發展速度,下個世紀初上述比重將升至80%。
(2)消費多,積累少,致使生產力發展不快印度人均消費水平雖然很低,但由於人多,消費總量在國民收入中所佔的比重是很高的,這就必然減少積累,影響了擴大再生產的規模。如80年代印度平均每年新增1530萬人,僅僅為滿足其最低需求,每年就要增加300萬噸糧食和2億米紡織品的消費量,還要增加大量的學校和教師,在住房、醫療、交通、娛樂等方面也需要大量投資。結果政府每年預算的大部分都只能用於非生產性開支,用於發展生產的只佔一小部分。印度學者指出,過去的30年內人口增長速度若降低一半,國家僅在住房和教育這兩個方面節省的開支就可以建設近30座年產百萬噸的大型鋼鐵廠。
人口增長過快在食品供應上壓力尤其顯著。1960~1990年間印度食品產量增長1.39倍,但人均佔有量只增加了不到四分之一,加上生產的波動和分配上的不均,糧食問題的嚴重性始終沒有得到明顯的減緩。雖然累計進口了1億多噸糧食,消費水平仍然很低。近20年來每人每天平均攝入的熱量始終比生理需求量低4~6%,始終有40%左右的人口處於半飢餓狀態。隨著今後人口的繼續膨脹,解決糧食問題的前景確是不容樂觀的。
(3)人口的經濟結構一直沒有明顯變化,失業問題十分嚴重 自本世紀初期以來,印度的經濟活動人口中從事農業的始終佔70%左右,迄今沒有出現明顯的下降趨勢,這在世界上還是少見的。究其原因很重要的就是人口增長過快,超過了工業發展對勞動力的需求,致使農業部門的剩餘勞動力無法向其他經濟部門轉移。由於勞動力的大量過剩,結果造成嚴重的失業問題,1951~1980年間官方統計的失業人數就猛增了46倍,此外還有更多的人經常處於半失業狀態。目前,過去二三十年生育高峰期出生的兒童已經或即將大批進入勞動市場,問題看來還要進一步趨於嚴重化。
印度政府在人口問題上採取的對策 印度作為世界上第二個人口最多的國家,經濟上又十分貧窮落後,人口壓力早已有目共睹了。對此,印度政府也是有所認識的,例如在1956年擬定的第2個五年計劃就曾明確指出:"在印度這樣的條件下,人口的高增長率必然對經濟發展和人均生活水平的提高產生不利的影響"。但在實踐上,控制人口增長的計劃並未得到足夠的重視,以致這項工作在一段很長時期內沒有取得任何顯著的成效。 其次,是政府低估了人口的增長潛力以及控制人口增長的困難,按照官方的計劃推算,1951~1981年間的人口增長幅度僅為45%,實際上卻高達90%,整整超出了1倍,以致歷次控制人口增長的計劃在很大程度上都落空了
『伍』 2025,印度人口將超中國成世界第一,地球到底能承載多少人
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束,中國人口數量14.1178億!放眼全球,人口超過十億的國家就只有中印兩國,盡管中國人口增長有所放緩,但印度卻沒有,當前人口已經接近14億,並且還在高速增長,預計10年內鐵定超過中國!
這延伸出了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有說法人類靈魂會轉世出生,那麼這些多餘的靈魂又是從哪來的呢?
『陸』 印度有多少人口2022多少億
2022年印度人口達到14.1565億人。
印度人口:
印度政府由於能力和效率問題,基本上沒有算清楚過印度的總人口有多少,根據我國外交部網站數據,目前印度人口總數為13.9億人,比我國人口少2260萬人,繼續位居世界第二位。
從數據來看,中國和印度的人口差距已經非常小了,根據兩國人口自然增長率的差異,印度人口超越中國估計就是這兩三年的事情了。不過,印度一個名為Medindia醫療網站已經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現在就宣布了印度人口超越中國,成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
Medindia網站「印度人口時鍾」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印度人口達到14.1565億人,比中國多了305萬人,那麼事實真是這樣嗎?我們打開Medindia網站,找到了那個「人口時鍾」頁面,從2022年3月19日數據來看,印度總人口為140354萬人。
比我國人口少大約900萬,並沒有超越我國,顯然網上流傳的信息並不真實,至少目前印度各方面數據都沒有顯示人口超越我國。印度有不少網站都有「人口時鍾」頁面,來展示印度的人口增長情況,這些網頁數據也存在很大差異,下面三張截圖,分別來自三個不同的印度網站。
其展示的人口時鍾數據也各不相同。不過這些網站顯示的印度總人口都沒有超過我國,其中網站1顯示印度總人口為135270萬人,網站2顯示印度總人口為141178萬人,網站3顯示印度總人口為140287萬人。
『柒』 298萬平方公里的印度,人口近14億,印度為何不控制人口
根據2018年印度人口普查結果顯示,印度總人口數已經達到了13.53億,它不僅是全球第2個人口超過10億的國家,根據印度每年超過2000萬的人口增長速度推算,印度很快就將超越中國,成為世界人口第一大國。當然,鑒於印度混亂的管理和低下的行政效率,再加上印度官員們的一貫不靠譜,我們甚至有理由懷疑,印度人口早已超過了中國,成為事實上的人口第一大國。
近些年來,印度綜合國力、經濟與往日相比有了較大發展,但是,印度高速增長的人口,給這個發展中國家帶來巨大的糧食、水資源、環境、住房、就業等壓力,更幾乎將印度經濟增長的紅利消耗殆盡,尤其是印度每年的糧食產量,甚至都趕不上新增人口的幅度。既然印度人口快速增長已經給印度的經濟、社會進步帶來了如此多難題,那麼,印度政府為什麼不控制人口增長呢?
印度婦女
最後,印度避孕知識、措施普及不利,計劃生育工具也面臨著供不應求的局面。據印度學者調查統計發現,印度1.68億對合法夫妻中,竟然只有44%的夫妻會採取行之有效的避孕措施。至於不採取避孕措施的人,主要集中在文化程度低下,交通和通訊不便,沒有足夠的計劃生育工具的農村。
最神奇的是,近些年來,印度社會還普遍形成這樣一種認知:迅速增長的人口並非負擔,而是優勢,因為,目前印度是全世界人口最為年輕的國家之一,比之老齡化的西方社會,印度社會顯然更年輕,也更有活力,印度將其視為人口紅利,並因此沾沾自喜。所以,印度對於自身人口的迅速增長,不但沒有那麼擔憂,反而視之為印度的優勢。這些問題讓印度高速增長的人口,猶如一批失去控制的野馬,加劇沖擊著印度經濟、社會進步的發展。
『捌』 印度眾多人口對資源和經濟發展的壓力。
印度的人口是多,但是過半以上是純文盲,是一個字都不認識的那種。和中國的文盲標準是不一樣的
中國的文盲標準是認識一定的字的情況下,才算
他們是只要認識,會寫一個字,那就不是文盲
文盲嘛……是沒辦法轉為數字工業時代的勞動人口的,這也就是他們享受不了所謂的人口紅利。
而印度到現在為止,最大的城市孟買,城市區旁邊就是巨大的貧民窟,你敢想像?
別看他們GDP數字還不錯,可惜前提是,他們的GDP演算法跟我們不一樣,中國很多東西是不算在GDP里的,比如各種小企業,農業個體戶等等。印度是什麼都算,甚至連牲畜的糞便都算GDP。
所以他們的GDP里,水分很大。
而那麼大的領土和地理位置,真是白瞎了。他們的經濟壓力,那已經不叫經濟壓力了……幾乎叫斷崖式的經濟窟窿,比很多非洲那些最窮的國家都慘……
『玖』 印度人口存在的主要問題
1,教育。印度目前面臨的問題是有3億成年人不會寫自己的名字,基礎教育的極度落後和龐大的教育需求以及教育資源不足的問題,使得它的勞動力素質需要幾十年甚至幾代人的時間才有可能得到根本的改變。
2,就業,由於勞動力素質不可能短期內得到提高,因此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成了唯一的選擇。其他道路根本不可能走得通,不可能讓幾億人就業,不可能讓幾億青壯年勞動力養活自己,更別說養活社會。而低級產業的每一次升級都不可避免的擠出數以億計的剩餘勞動力。例如它的農業,三四億農民耕種著美國幾百萬人就可以耕種的土地,一旦農業技術水平的提升,就意味著絕大多數農民必須離開土地。而中國面臨的加工業和製造業的升級則意味著超過1億的勞動力必須離開現在的崗位。像中印這樣的人口超級大國不可避免的在接下來的一個世紀之內面臨巨大的就業壓力。
3,資源。不要忘記了,中國是在石油價格20美元一桶的時候開始工業化的。中國人均資源佔有量不到世界平均值的三分之一,對於資源更加缺乏的印度又會怎麼樣?印度甚至在還沒有進入大規模工業化的時候,恆河就遭到了嚴重的污染。印度的勞動力資源意味著它必須走中國走過的道路,而且必須付出更大的代價。
4,基礎設施。為了讓3億人走進城市和工廠,必須要有相應的基礎設施。中國的基礎設施耗資幾萬億美元,印度在各種資源價格翻倍的情況下需要花多少錢?
5,社會保障。要知道,社會撫養不是依靠勞動力,而是依靠生產力。在一個青壯年勞動力養活自己都存在困難的情況下,如何養活老年人?對於印度這樣的國家來說,只有兩個解決辦法:一,在老齡化到來之前把社會生產力提高到一個足夠的高度;二,讓老齡化慢一點到來,也就是降低印度人的生活水平,讓他們不要活那麼老。而前面說過,教育規模和水平的提高需要至少一代人,產業和就業結構的提高需要幾代人。因此除非印度人甘於貧困,否則遲早要面對比中國更加嚴重的社會保障問題。
6,社會管理。
『拾』 人口數量激增,印度能夠承載多少人口壓力
最近幾年來印度的人口數量急劇增多,一路追趕甚至馬上要超過中國的人口數量。這引發了很多國際上的熱議,印度到底能承載多少人口?事實上印度能夠承載人口的數量一定比我們想像中的要多的多。
首先,印度的國土面積不大,但耕地面積卻高居世界第二,亞洲耕地面積第一位,約占總國土面積的51.61%,達到153.5萬平方公里,摺合23億多畝,比中國耕地面積大的多,可承載人口極限肯定要超過我們。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在印度幾乎每年都會有幾百萬的人死於飢餓。由於印度的人口增長速度實在太快,這個數字通常很容易被大家忽略。但是每年的死亡人口在一定程度上其實也為印度的人口問題減輕了一點壓力。
印度如果人口持續出現翻番,印度政府要維持國內民眾的生計,勢必會減少糧食的出口,轉為滿足國內民眾的基本生活需求。只要減少糧食出品的數量,印度這個國家又可以養活更多的人口。至於民眾生活質量過得如何,政府也不會太過於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