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坦克多少米

印度坦克多少米

發布時間:2022-06-08 21:28:40

① 坦克長為多少 寬為多少 高位多少

一般來說,長在9.4~1O.5米之間(加上炮身長),高2~2.6米(加上頂置機槍),寬4米左右

② 我們打得過印度和俄國的t-90坦克不啊

打不過。
中國最新的99 坦克 是俄羅斯T 72 的改進型。但是印度的出口型,可能是簡化版。

冷戰時期,前蘇聯陸軍曾有主戰坦克5萬輛之多,其中T-90是在役的最新型主戰坦克。在它之前,前蘇聯還有幾種主戰坦克也相當出名,而且它們之間多多少少都有一些血緣關系,外形也基本差不多。

前蘇聯的第一種第三代主戰坦克是T-64。這是一種先進的高級坦克,主要為對付當時北約的威脅而研製,幾乎全部都部署在與北約靠近的戰區,而且從未出口過。但由於T-64的價格昂貴、結構復雜、保密程度又高,不可能大量生產裝備,也不能提供給盟國,所以70年代初,前蘇聯在它的基礎上研製了一種比較簡單廉價的主戰坦克,這就是大名鼎鼎的T-72。因此也可以說T-72就是T-64的簡化版本。T-72主要部署在遠東地區,不但大量出口,而且還有許多國家進行了仿製,其產量相當大,改進型號也非常多。直到現在,俄羅斯和不少國家還在不斷推出新改進的T-72主戰坦克,當然,其性能與早期的型號已不可同日而語。不過在中東戰爭和海灣戰爭中,T-72的幾種出口型號表現不佳,敗在了以色列的「梅卡瓦」和美國的M1A1手下。所以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前蘇聯為對付西方新型坦克和反坦克武器的威脅,以T-64以基礎,研製出了一種比較先進的T-80主戰坦克。T-80是前蘇聯第一種採用燃氣輪機為動力的坦克,目前世界上除它之外只有M1系列使用同類發動機。前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又以T-80和T-72為基礎,發展出了T-90主戰坦克。

事實上,T-90主戰坦克在研製初期也是T-72的一種改進型,但由於使用了T-80的先進技術,並且性能提高相當大,因而重新命名為T-90。它主要採用了T-72BM坦克的裝甲防護系統和T-80坦克先進的火控系統,戰斗全重50噸,乘員3人,發動機功率840千瓦,最大公路行駛速度60千米/小時,最大行程650千米。

與T-72和T-80相比,T-90的火力和防護系統都有不少改進。火力系統的改進表現在火控系統上。T-90的火控系統為1A45T型,是T-80y坦克上的1A45型的改進型,改進項目包括:彈道計算機、炮長測距/瞄準鏡、火炮穩定器等。T-90坦克的火炮和T-80y的型號相同,為1門125毫米滑膛炮,但彈葯做了改進,採用新型破甲彈和殺傷爆破彈,提高了對付反應裝甲的破甲能力。另外,T-90配有4枚9M119型激光制導反坦克導彈,由125毫米滑膛炮發射,可用車內的自動裝填機裝填,最大有效射程5000米,最大穿甲厚度約750毫米,可使該坦克在敵坦克、車載反坦克制導武器和攻擊直升機攻擊T-90之前將其消滅。

防護系統的改進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是炮塔的改進,二是加裝了「施托拉」-1型光電干擾系統。T-90坦克的炮塔是T-72BM坦克炮塔的改進型,是俄羅斯坦克炮塔中防護性能最好的一種,其基體是類似於英國「喬巴姆」裝甲的復合裝甲,加上附加裝甲而成。它的裝甲由一個交替地鑲有多層鋁板和塑料板的主裝甲殼體和一個可控制變形的部分組成。在主裝甲外面,還加裝了「接觸」-5爆炸反應裝甲。「施托拉」-1型光電干擾系統由四大部分組成:光電致盲器、激光報警探測器、抗激光煙幕彈發射器和系統控制裝置。在炮管的兩側裝有2個光電干擾發射器。該光電干擾系統通過產生一對酷似導彈後部的跟蹤應答信標的兩個假圖像,使制式有線制導的反坦克導彈的跟蹤器「受騙上當」。激光報警探測器受到激光的照射時能向乘員發出報警,該光電干擾系統可以自動方式工作,發射煙幕彈,使激光測距儀或激光指示器失效;也可以半自動方式工作,由車長決定是否發射煙幕彈。T-90坦克上採用的是3D17型煙幕彈,該彈形成煙幕的時間約3秒,煙幕持續時間為20秒。這套光電干擾系統能連續工作6小時,能有效地對付諸如美國「陶」式、「龍」式、「海爾法」、「小牛」等導彈和激光制導炮彈,使西方國家大多數反坦克導彈的命中概率降低75%~80%。

T-90坦克從1994年開始小批量生產裝備俄陸軍起,即在不斷改進和提高。目前,它至少已有兩種變型車,即T-90E和T-90C,估計未來幾年還會有新的改進型出現。T-90及其改進型坦克很可能成為俄陸軍2000--2020年間的主要作戰裝備。這期間,俄陸軍將是T-64、T-72、T-80和T-90坦克並存的時代,但為簡化後勤保障,T-90的比重會越來越大。

性能數據:
乘員:3人
武器配備:125mm火炮/導彈發射器×1門;7.62mm機槍(並列)×1挺;12.7mm機槍(高射)×1挺;煙幕彈發射器2×6具
彈葯基數:125mm炮彈×43發;7.62mm機槍彈×2000發;12.7mm機槍彈×300發
車長(炮向前):9.53m
車體長:6.86m
車寬:3.78m
車高(至炮塔頂):2.226m
車底距地高:0.47m
戰斗全重:46,500kg
凈重:44,500kg
單位功率:0.91kg/cm2
發動機:V-84MS型12缸柴油機 840hp
公路最大速度:60km/h
公路最大行程:550km
燃料容量:1,200L
涉水深:1.8m
有準備涉水深:5m
攀垂直牆高:0.85m
越壕寬:2.8m
爬坡度:60%
側傾坡度:40%
裝甲厚度:保密
裝甲類型:鋼/復合/反應
三防系統:有
夜視裝置:有(車長、炮長及駕駛員使用)

主要識別特徵:
車體前上裝甲傾斜明顯,裝有附加裝甲。炮塔位於車體中部,動力艙後置。通常在車尾裝有自救木和附加油箱。發動機排氣口位於車體左側最後一個負重輪上方。
球型炮塔,頂部右側裝有一挺12.7mm高射機槍。炮塔後部兩側安裝有煙霧彈發射器。125mm火炮兩側各有一個shtora-1輔助防禦系統的箱式感測器。
車體兩側各有六個負重輪,主動輪後置,誘導輪前置。行動裝置上部遮有側裙板,裙板靠車前端部分裝有附加的大塊方型裝甲板。

變型車種:
有供出口的T-90E/T-90S車型。

99式坦克
是我軍最新型主戰坦克,具備優異的防彈外型,其炮塔和車體均採用復合裝甲,抗彈能力成倍提高,是我軍裝甲師和機步師的主要突擊力量,被稱為中國的陸戰王牌。

該坦克戰斗全重51噸,炮口向前時全長10米,車長7.6米,寬3.5米,高2.37米,最大公路速度80千米/小時,0--32公里加速時間為12秒鍾。99式改型換裝新發動機後,最大公路時速80千米/小時,越野最大時速60千米/小時。我軍ztz99式主戰坦克,裝有一門125毫米高膛壓滑膛坦克炮,它裝備三種彈種,分別是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破甲彈、榴彈。發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時初速為1760米/秒,直射距離 2300米,對均質裝甲的穿甲厚度600毫米以上,發射破甲彈時初速1000米/秒。該炮裝有性能可靠的自動裝彈機,火炮射速可達10發/分。使用鎢合金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時,可在2000米距離上擊穿850毫米的均質裝甲,而使用特種合金穿甲彈時,同距離穿甲能力達960毫米以上,該炮還能發射我國仿製的俄125毫米口徑炮射導彈,該導彈最大射程5.2公里,最大破甲深度700毫米,輔助武器:12.7毫米高射機槍一挺,[備彈500發];7.62毫米並列機槍,一挺[備彈2500發]; 炮彈基數40發;炮塔兩側各有5個82MM煙幕彈發射器。火控系統,採用了國際上先進而流行的獵-殲式火控系統(也稱雙指揮儀式),其最顯著的特點是,車長可以對火控系統進行超越(炮長的)控制,包括射擊、跟蹤目標和指示目標等;在坦克炮塔後部裝有激光目眩壓制干擾裝置。最大作用距離4000米,「激光壓制觀瞄系統」,就目前來看,相對於西方主要國家的主戰坦克,我們的這套系統的確可以稱得上是獨具特色,夜戰能力,裝有熱成像儀,夜間或復雜氣象條件下,對坦克目標觀察距離達2000米,具備了在晝/夜間於運動狀態下對運動目標射擊能力;坦克防護能力:炮塔由復合裝甲板構成,可掛裝復合反應裝甲板或屏蔽裝甲。車內裝有高效自動滅火/抑爆裝置,可在10毫秒內熄滅火災;99式坦克目前採用了883千瓦(1200馬力)的渦輪增壓中冷式大功率柴油機,最大公路時速達80公里/小時,0~32公里加速時間為12秒。 最大行程為600公里。

●坦克火炮威力:美國m1a2主戰坦克在2000米距離上的穿甲能力為810毫米,德國的豹2a6主戰坦克約為900毫米,日本的90式主戰坦克為650毫米,這一項技術指標無疑是我們居於領先地位;另外該坦克炮還可發射125毫米的炮射導彈。

●坦克防護水平:
99式坦克的車體及炮塔均為全焊接鋼裝甲結構,並在正面防護弧度范圍內安裝了復合裝甲。炮塔構形扁平,擁有極佳的抗彈性。炮塔前的復合裝甲厚度 600毫米左右,炮塔的其它部位則被鐵柵欄及各種附加物所包圍(這些東西對破甲彈又一定的防護力)。由於復合裝甲為組合件,故可隨著裝甲技術的進步而更新。另外值得注意的是,98式坦克炮塔右後部有一部車載式的光電對抗裝置,它主要對付敵方坦克的激光測距機和反坦克導彈的紅外製導系統,它針對敵方發出的激光束和紅外製導信號向坦克乘員及時發出警告,並自動控制對抗系統加以迷茫。它的出現,使得98 式坦克有了近程反導的主動防禦能力,此類設備屬世界領先水平的設備。另外,99式坦克還可以加裝我國已經研製成功的三代附加反應裝甲,使得其防護力更加強大。
99式主戰坦克,炮塔正面的防護達700毫米,車體防護能力相當於500~600毫米厚的均質鋼裝甲,如果再炮塔和車體上加裝新型雙防反應裝甲後,抗裝甲和破甲彈的能力可達1000~1200毫米。 防護能力:美國的m1a2車體和炮塔的裝甲厚度相當於600毫米和700毫米的均質裝甲,德國的豹2a6車體和炮塔的裝甲厚度相當於580毫米和700毫米的均質裝甲,日本的90式車體和炮塔的裝甲厚度相當於500毫米和560毫米的均質裝甲,由此看來,我們的ztz99主戰坦克與西方坦克的防護水平基本上在同一層次上

● 坦克的火控系統:
98式採用先進的計算機穩像式火控系統,包括熱成像儀、穩定式測距瞄準具、彈道計算機、車長控制面板、橫風感測器、傾斜感測器、角速度感測器等。其炮塔左後方的組合式光電系統,包括有熱成像儀和激光測距機,它的出現表明我國坦克的夜視夜瞄能力有了突破性的進展。火控系統的反應時間小於 6秒。由於採用了先進的計算機穩像式火控系統,使得98式坦克具備了在行進中對活動目標的射擊能力,首發命中率在90%以上。
採用了國際上先進而流行的獵-殲式火控系統(也稱雙指揮儀式),其最顯著的特點是,車長可以對火控系統進行超越(炮長的)控制,包括射擊、跟蹤目標和指示目標等;在坦克炮塔後部裝有激光目眩壓制干擾裝置。最大作用距離4000米。夜戰能力方面裝有我國第二代凝視焦平面熱成像儀,夜間或復雜氣象條件下,對坦克目標觀察距離達7--9公里,平均無故障時間為4000小時,在能見度只有100米左右的惡劣環境中對目標的發現距離為4,000米,識別距離為3,100米,具備了在晝/夜間於運動狀態下對運動目標射擊能力.

●坦克的動力系統:

採用了883千瓦(1200馬力)的渦輪增壓中冷式大功率柴油機,最大公路時速達70公里/小時,0~32公里加速時間為12秒。機動能力:西方國家工業基礎雄厚,發動機水平高、動力傳動系統的可靠性好,我們的坦克無論與m1a2、豹2a6或者90式相比,還有一定差距。不過隨著我國新一代大功率1103千瓦(1500馬力)發動機的研製成功,這種差距將進一步縮小。

③ 現代坦克的射程有多遠請問在射程之內打地面目標是拋物線曲射還是直射

現代坦克炮彈的彈種主要分為動能穿甲彈、殺傷爆破榴彈、破甲彈、碎甲彈(迂腐的英國專利, 較少見).

其中穿甲彈主要依靠高的炮口初速賦予的動能來毀傷敵方坦克. 其殺傷力隨距離增加而減弱.
所以就象版主說的那樣, 一般3000米左右.
如果敵人坦克防護強, 需要的動能就大, 有效射程就近.
反之如果是現代坦克打T34, 那麼有效射程就擴大很多, 有時會出現連穿兩輛車的情況.(海灣戰爭中, M1A2的炮彈射穿沙牆, 然後擊穿了T72的炮塔, 最後從另一面沙牆穿出就是這種情況)

後面幾個彈種的工作原理上不需要通過炮口動能來殺傷敵人.
只要提供最大射程就可以了(當然有效射程和最大射程還是有區別的, 有效射程是指可以通過火控裝置控制精度范圍內的最大射程).
所以可以達到10km以上.目前的平均技術水平還達不到2.5公里呢!火控的有效距離是火控的有效距離,火力的有效距離是火力的有效距離 坦克也可以間瞄射擊的呀,那個射擊距離就更不是夜瞄系統能提供服務的距離,很多是藉助步兵或者派出的坦克車組乘員的提供的火力引導。白天坦克觀瞄系統的有效距離要遠遠大於2.5公里這個值,而且5千米外擊毀T55或者59坦克這樣的普通坦克彈葯殺傷記錄也不是沒有,關鍵是觀通條件是在視野開闊的沙漠不是么? 檢舉補充回答: 89式120毫米反坦克炮是最大射程9000米,初速960米/秒 \(^o^)/坦克火炮最大射程使用相同的彈種的情況下,受制於坦克炮仰角的限制,我所了解的,一般坦克火炮的最大仰角都是在+20度或19度以下(不包括自行火炮),以前蘇聯老式T34坦克為例,採用85毫米線膛炮,火炮最大仰角可達+25度,全裝葯榴彈最大射程為13800米;另國產老式59坦克採用100毫米線膛炮,火炮最大仰角為+19度,全裝葯榴彈最大射程可能是14600米.
2a46m發射榴彈的最大射程可以達到12km+,當然受制於坦克炮仰角的限制。如果仰角能達到50度左右時,估計比52倍口徑的155mm炮的射程都大。戰場上最大的擊毀射程好像是第一次海灣戰爭時由英國人的挑戰者完成,它完全發揮了線膛炮的精度,擊毀了5100m距離上伊軍坦克。 檢舉繼續追問: 它的最大有效射程和最大無效射程是多少? 檢舉補充回答: 法國研究了利用坦克炮直接發射的反坦克導彈,這就是有名的「阿克拉」導彈、它採用激光駕束制導方式,飛行速度500米/秒,最大射程3800米,應該就是了 通常是車長發現最有威脅的目標,用火控系統鎖定,交給炮長,自己再尋找下一個,但是萬一車長同時發現一個更有威脅的目標,他也能准確操縱火炮射擊。這就要求車長不但看得遠/廣,也要和炮長一樣看得准,能精確瞄準射擊,評估效果。 這種能力是今後坦克的火控系統發展方向,但它同時也復雜,昂貴。(中國的99也為此沒有大批量生產,僅僅是每月10輛的低速維持) 能夠獨立研製生產裝備這種火控系統的國家/地區是不多見的,中國周邊,美國俄羅斯日本有能力,也裝備了這樣的坦克,韓國,台灣,印度,巴基斯坦有裝備這種能力的坦克,但自己沒有能力製造生產。 99主戰坦克射程果然驚人 ZTZ-99型坦克達5.2公里的最大射程 從獵殲火控系統上我們驚訝地發現,99主戰坦克射程果然驚人,畫面上顯示目標距離為4791米,據外界估計ZTZ-99型坦克達5.2公里的最大射程,看來傳說並非虛言,遠遠超越了M1A2最高4000米的射程,並在射速上也具有領先優勢。 「豹2」型主戰坦克配備有1500匹馬力的強大動力系統,最高時速超過70公里,120毫米口徑主炮的有效射程在4000米以上。抗穿透和破甲彈的能力達到1000~1200毫米的坦克裝甲為ZTZ-99式更添霸氣,足以抵擋一般程度的炮彈和非絕對命中的穿甲彈攻擊。在速度上也遠遠超越了美軍M1A2型坦克13公里/小時。更適合林地、丘陵、沙漠等廣闊、惡劣的戰場環境。全新的夜視裝置也令坦克射程更精確,在動對動對抗演習中,ZTZ-99的命中率達到90%!

④ 印度阿瓊主戰坦克車體長(不含炮管)是多少急求軍事迷解答

長度8米
寬度3.85米
高度2.32米
重量58.5噸

⑤ 坦克世界印度坦克方案怎麼樣隱藏怎麼樣

這車我用了幾天感覺如下
1 精度極高 傳深極高 傷害一般水平
2 炮塔轉動速度不錯
3 機動性一般水平 比50M要快
4 裝甲。。。很薄 真的能感覺出來不是一般的薄
5 隱蔽度不錯
6 上彈速度中等偏上
7 充分發揮神槍優勢和穿深優勢,,盡可能二線徘徊
8 個人感覺與平級中坦纏斗完全不佔優勢
9 把自己當個狙擊手吧
10 個人感覺車上的90炮打出BUFF的概率很高

關於隱蔽度 我是100的偽裝 最近點亮距離是40米左右

總的來說這款車完全不適合單打獨斗,應該是隨著大部隊一起行動,以斷腿打油箱為主的坦克

希望能幫助到你 住好運

⑥ 坦克一般多高

目前的坦克高度一般都在三米左右,德國的豹2有2.79米,英國的挑戰者2有3.50米,不過大家都在想辦法降低高度,以減少被發現、攻擊的危險

⑦ 對比一下世界先進坦克。

以色列"梅卡瓦4"主戰坦克
以色列國防軍於2002年6月24日向世界展示了花9年時間研製而成的下一代主戰坦克:""梅卡瓦4"主戰坦克.它是在"梅卡瓦3"的基礎上對裝甲防護和站場管理系統進行了重大的改進和調整,實現現代戰場數字化.
"梅卡瓦4"主戰坦克上裝配有一門以色列自製的120MM滑膛炮,這種炮具備有發射多種炮彈和火箭的能力.形體上也比前三種型號都要大一些,而且在"梅卡瓦4"的炮塔上只有一個指揮官使用的艙口,而其它的乘員則用後艙門."梅卡瓦4"同"梅卡瓦3"一樣具備有擊落直升機的能力."梅卡瓦4"主戰坦克的動力裝置為狄塞爾內燃發動機,功率由"梅卡瓦3"的1300馬力增高到1500馬力;它的電子設備和傳輸裝置也都進行了改進,在新型坦克的後面裝有攝象機,協助駕駛員向後駕駛;它的激光測距儀也進行了改進,具備有紅外夜視能力,能夠探測並鎖定目標,使坦克無論是白天還是黑夜都能夠消滅移動目標.

T-90是俄羅斯陸軍最先進的陸戰裝甲裝備,是在T-72BM基礎上研製而成的,於1993年進入初期生產,先後生產了大約300輛,其中大多數部署在遠東地區。該型坦克重46.5噸,乘員3名,公路最大行駛速度為65千米/小時,配備了電腦化的火控系統和激光測距儀等先進設備,具有行進間和夜間作戰功夫。較引人注目的是,其125毫米火炮十分厲害,不僅可以發射炮彈,還可發射激光制導的AT- 11導彈,能擊穿4千米遠大約400毫米厚的裝甲目標,也可攻擊低空飛行的直升機。同時,該型坦克採用了大量新型防護裝甲技術,是世界上防護最好的主戰坦克之一。

眾所周知,美國陸軍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主戰坦克。據報道,美國陸軍購買 T-90實際上是想得到該型主戰坦克在作戰性能等方面的5大秘密:炮塔是主戰坦克防護較好的地方,常常配備最好的防護材料,那麼,T-90炮塔前部裝甲防護的組成部分是什麼?該型坦克的125毫米火炮是怎麼發射激光制導導彈的?坦克是否配備了新型炮彈?坦克是否配備了新型主動式反應裝甲?其瞄準系統是否安裝了第一代或第二代前視紅外或夜間熱成像系統?

美國資深軍事分析人士認為,美國陸軍如果買到T-90,不僅可以用來與自己的主戰坦克作比較,還可用來進行研究分析,尋找對付該型坦克的辦法,包括進行實戰訓練,使自己的士兵真實地感受對方新型主戰坦克的作戰環境。華盛頓一位分析家說,美國三軍情報系統優先考慮的項目之一就是設法搞到外國先進的武器裝備,且每年都有專用的巨額資金。而一輛T-90主戰坦克就將耗費數百萬美元。
參考資料:(國防報 2001年09月25日 第4版)

「挑戰者」2E譜新篇

「挑戰者」2系列主戰坦克的最新改進型是「挑戰者」2E主戰坦克。2E型是專為出口而設計的,主要面向中東市場,一度稱為「沙漠挑戰者」。不過,它的成名還是在2000年的希臘「未來主戰坦克」采購大戰中。當時,「挑戰者」2E坦克和德國的「豹」2A5、美國的M1A2、法國的「勒克萊爾」、俄羅斯的T-80U、烏克蘭的T-84坦克同台獻技,表現不俗,使得希
臘軍方對購買「挑戰者」2E坦克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不過,希臘人最終還是選中了「豹」2A5/A6坦克,令英國人多少有些失落。

「挑戰者」2E坦克的最大變化是有了一顆「德國心」——發動機和變速箱都是德國造的名牌產品。為了彌補「挑戰者」坦克機動性上的差距,2E型坦克上選用了德國著名的MTU883型渦輪增壓柴油機(橫置)和倫克公司的HSWL295型全自動變速箱(5前/3倒),再加上液壓調整的雙銷履帶。這樣一來,使 「挑戰者」2E坦克的單位功率從原來的19.2馬力/噸提高到24馬力/噸,最大速度也從原來的56千米/小時提高到72千米/小時。由於這套動力-傳動裝置很緊湊,使坦克可以裝更多的燃油,這樣,最大行程也相應增大到550千米。此外,2E型上還採用了第二代液氣懸掛裝置,進一步提高了行駛的平順性。可以說,機動性上的提高,是「挑戰者」2E坦克的最大「亮點」。

「挑戰者」2E的另一項重大的改進是,安裝了維克斯公司研製的綜合式戰場管理系統(BMS),其中包括美國TRW公司為美軍21世紀作戰旅研製的軟體。這套系統可從武器系統或GPS全球定位系統獲取信息,為車長提供本車位置、友軍及敵方坦克位置的信息,車長一看顯示屏便可以對戰場態勢了如指掌,大大減輕了車長的工作負擔。

防護性的提高,表現在加裝了乘員艙的滅火抑爆裝置,彈葯均存放在炮塔座圈以下的有裝甲防護的彈艙內。

不難看出,盡管「挑戰者」2E坦克未能「征服雅典」,但它是一款性能相當不錯的主戰坦克。不過在國際軍火市場不太景氣的大背景下,今後 「挑戰者」2E坦克能否打開局面,現在還不好說。

德制「豹2」A6主戰坦克專輯

1970年聯邦德國和美國聯合研製MBT-70坦克的計劃告吹,聯邦德國便作出研製豹2坦克的決定。1972~1974年間,克勞斯•瑪菲公司制出16個車體和17個炮塔,所有樣車均裝有MBT-70坦克的倫克傳動裝置和MTU柴油機。

1977年,聯邦德國選定克勞斯•瑪菲公司為主承包商並簽定了批量生產豹2坦克的合同,在1800輛訂貨中,克勞斯•瑪菲公司生產990輛,其餘810輛由克虜伯•馬克公司製造,共分5批投入生產。

第一輛預生產型豹2坦克於1978年年底交給聯邦德國國防軍用於部隊訓練。1979年初又交付了3輛。第一輛生產型豹2坦克由克勞斯•瑪菲公司於1979年10月在慕尼黑交付。

1987年10月30日,聯邦德國政府又訂購了第6批150輛豹2坦克。 1988年又簽訂了第7批100輛豹2坦克的生產合同。1990年簽訂了第8批75輛車的生產合同。給德國陸軍的豹2坦克於1992年全部交付完畢。

除德國以外,還有其它一些國家裝備使用了豹2主戰坦克,其中包括荷蘭購買了445輛;奧地利從荷蘭那裡接收了114輛豹2A4型;西班牙陸軍向德國租借了108輛。丹麥和瑞士各購買了51輛和380輛。土耳其也購買了一批豹2坦克。以上只是豹2A5型之前的外銷情況。

豹2坦克的變型車包括坦克架橋車、裝甲搶救車、訓練駕駛坦克等。

坦克技術性能

豹2主戰坦克(A4型)全重55噸,乘員4人。該坦克的設計把乘員生存力量於20項要求之首位。車體和炮塔均採用間隙復合裝甲,車體前端呈尖角狀,增加了厚的側裙板。炮塔外輪廓低矮,防彈性好,設計時考慮了中彈後的防二次效應問題,將待發彈存於炮塔尾艙,並用氣密隔板將彈葯與戰斗艙隔離。該坦克採用集體防護式三防通風裝置。第五批生產型豹2坦克開始安裝英國格萊維諾乘員艙滅火抑爆裝置。
豹2坦克安裝萊茵金屬公司研製的120mm滑膛炮,裝有熱護套和抽氣裝置,炮管系用自緊工藝製造,內膛表面經鍍鉻硬化處理。坦克彈葯基數為42發,其中27發儲存在駕駛員左邊的車前部分,15發儲存在炮塔尾艙里。配用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和多用途破甲彈兩種彈葯。萊茵金屬公司已研製了5代120毫米曳光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其中DM13長徑比為12:1,DM21長徑比為14:1,更新型的DM33、DM43、DM53則具有更大的長徑比。最新的型號可配用於豹2A6的L/55滑膛炮,穿甲性能大幅提高。
輔助武器包括萊茵MG3A1式7.62mm並列機槍和MG3A1式7.62mm高射機槍°。炮塔兩則後部各裝1組煙幕彈發射器,每組有8具發射器。

火控系統是採用指揮儀式穩像火控系統,具有易於穩定和很高的行進間對運動目標的射擊命中率。車長配有PERI-R17型穩定的周視主瞄準鏡。炮長有雙放大倍率的穩定式EMES 15型潛望式瞄準鏡,其中包括激光測距儀和熱成像裝置。裝在EMES 15型瞄準鏡中的熱像儀能使火炮在夜間或不良天氣下或者對偽裝的目標進行瞄準和射擊。炮長還有1個輔助的FERO-Z18型望遠式單目夜間瞄準鏡。
坦克樣車原採用蔡斯EMES12型激光測距儀,生產型車採用美國休斯公司專利的釔鋁石榴石激光測距儀,並與EMES15型炮長主瞄準鏡組合為一體。激光測距儀最大測量距離為9990m,精度±10m。火控計算機由通用電氣德律風根的FLER-H型混合式計算機發展為在第五批豹2坦克上安裝的數字式電子計算機。

豹2坦克裝有MTU的MB873Ka-501型發動機,功率為1103kW(1500馬力)。傳動裝置採用倫克HSWL345型液力機械傳動裝置。行動裝置採用扭桿懸掛,車體每側有7個負重輪、4個托帶輪、1個後置主動輪、1個前置誘導輪和1個履帶調節器。 坦克機動性能數據(豹2A4型)
公路最大速度 72km/h

越野最大速度 55km/h

0-32km/h加速時間 7s

燃料載量 1200L

公路最大行程 550km

涉水深 無准備 1.00m
有準備 2.35m

潛渡深 4.00m

爬坡度 60%

側傾坡度 30%

攀垂直牆高 1.10m

越壕寬 3.00m

面向21世紀的豹2A5和豹2A6型

為了保證豹2坦克在21世紀的有效作戰性能,德國在90年代開始實施豹2坦克的改進計劃,改進型號命名為「豹2改」,後定名為豹2A5主戰坦克。最近,安裝120毫米L/55滑膛炮的改進型豹2已被命名為豹2A6主戰坦克,並進行了火炮射擊實驗。

豹2A5型主要改進包括:炮塔前弧區裝有新的增強型裝甲組件;用全電系統取代原有的液壓火控與穩定系統;改進120毫米火炮反後坐裝置,以便將來安裝萊茵金屬公司的120毫米L/55滑膛炮;車長的頂置PERI R17 A2瞄具有一個熱成像通道;車體後部的TV攝像機與監控器屏幕相連,使駕駛員可以快速安全地轉向;能與指揮與控制系統相連的以光纖技術和全球定位系統為基礎的復合導航系統;改進型激光測距機數據處理器。

德國陸軍准備改裝350輛豹2A5,目前已收到第一批225輛。荷蘭皇家陸軍將改進裝備中的180輛豹2。丹麥購買的51輛豹2也將改進成A5型。豹2A5也被瑞典陸軍新近招標選中,預計裝備280輛,在瑞典陸軍內部稱為Strv122。西班牙陸軍也同意購買219輛豹2A5主戰坦克及16輛搶救車。

勒克萊爾坦克
鐵甲雄獅-勒克萊爾坦克

--------------------------------------------------------------------------------

提起第三代主戰坦克,大多數讀者首先會想到原蘇聯T一72和T一80坦克、美國M1
和MIAI坦克以及德國「豹勺坦克。這是很自然的事情,因為它們是當今世界上第三代主戰
坦克的典型代表。但讀者也不應忘記,屬於第三代主戰坦克范疇的還有英國的「挑戰者」、
日本90式、以色列的「梅卡瓦」2、印度的「阿爾瓊」和本文中所要提到的法國的AMX。
「勒克萊爾」。

出世雖晚後超之秀名不虛傳

法國研製「勒克萊爾」坦克可以追溯到1978年的新坦克研究計劃。在該項計劃概念研
究階段曾提出過多種方案,直到1982年才從中挑選出了能夠滿足未來坦克性能要求的方
案。
經過1982~1986年間對未來坦克將要採用的各主要部件所進行的充分研製和試驗,證
實這些部件完全能夠滿足預期要求,所以當時的法國國防部長基萊斯於1986年:月30日鄭
重宣布:法國90年代的主戰坦克已被命名為AMX。「勒克萊爾」。這是為紀念第二次世界
大戰時曾率領法軍第2裝甲師與巴頓將軍率領的美軍第4步兵師於〕944年8月25日一同
收復巴黎而獲法國「裝甲元帥」之稱的勒克萊爾·德·奧特克洛克將軍而命名的。
1992年,法國陸軍開始裝備「勒克萊爾」坦克,采購量800輛,每輛售價約500萬美
元,到2005年前後將裝備6個坦克師。
與T一72、M1、「豹」2坦克相比,「勒克萊爾」坦克晚出世十幾年,所以只能算是第
三代主戰坦克中的小弟弟。然而,它的本事並不比它的哥哥們小,所以贏得了,『後起之
秀,,的美稱。

貌似「豹0外形低矮結構緊湊

如果讓你馬上辨認擺在面前的兩輛坦克,哪輛是「豹勺,哪輛是「勒克萊爾」,也許你
會感到撲朔迷離,因為冷眼一看,它們的外形很象,不過只要仔細觀察,還是能從它們的外
形特徵中辨認巋來的。
「勒克萊爾」坦克外形低矮,炮塔扁平且兩側近似垂直。從正面看,「勒克萊爾」炮塔
頂部左側的車長周視瞄準鏡異常顯眼;地面至炮塔頂部的高度只有2.3米,比:『豹飛坦
克矮0.18米,車寬3.3米,比「豹」2窄0.2米以上;炮塔兩側各有3具煙幕發射器。
從側面看,其特徵更為明顯,「勒克萊爾」有6個負重輪,而:『豹勺有7個;車長比
「豹」2短1米多;側裙板下沿呈水平直線;炮塔上的3具煙幕彈發射器位置偏前;炮管長
度比「豹、的長:米左右,且裝有熱護套。「勒克萊爾,,之所以能夠設計得既矮又短,主
要是採用了自動裝彈機取代裝填手和使用了緊湊型動力傳動裝置的結果。

3名乘員開創西方坦克先例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西方設計的坦克均為4名乘員。「勒克萊爾」卻打破了這個慣
例,取消了裝填手,實現了只設車長、炮長和駕駛員3名乘員的夢想(日本的90式坦克也
是3名乘員,但在地理位置上它算東方國家),這意味著法國坦克在自動化技術方面領先其
他西方國家一步。
「勒克萊爾」坦克能夠做到不設裝填手/是因為裝填手的裝填炮彈職能完全由自動裝彈
機完成了。
圖2「勒克萊爾」坦克自動裝彈機的微處理機可根據炮彈上的條形碼自動識別、選取彈
種。由圖中可看到塗在彈殼上的條形碼。
自動裝彈機位於炮塔尾艙,由彈倉、輸彈機構;推彈機構、選彈機構等部件組成、彈倉
呈長方形,可以儲存22發整裝式待發射炮彈(彈葯基數40發)。存放炮彈時不必挑選位
置,每個儲彈位置上的彈種信息由自動裝彈機的微處理機記憶。需要裝填哪種炮彈,微處理
機便自動選取離炮尾最近的該種彈。自動裝彈機的裝填速度極快,理論裝填速度可達到15
發/分,大約是人工裝填的兩倍。

人力人控技術先進名列前茅

「勒克萊爾」坦克裝有何刁52倍口徑的CNI20式120毫米滑膛炮,其炮管比「豹」2
的長1米左右。它發射的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初速高(達:800米/秒)、動量大、威力
強,射程也比「豹」2遠:1000米。
「勒克萊爾」坦克的火控系統設計更是巧妙。火控炮控裝置以及各種感測器與數據匯流排
直接相連接,組成一整體,由多個計算機實施數字式控制,控制動作準確無誤。數據傳輸裝
置更增加了系統的功能,它既可以為其他車輛或指揮部門提供該車位置坐標、車上各系統的
運行狀態、彈葯油料狀況、偵獲的敵軍規模及位置等信息,又可以從有關部門獲取威脅的變
化情況、地形障礙特點、友軍位置、後勤供應地點等情報,從而使坦克能夠實時或接近實時
地戰斗。
「勒克萊爾」坦克的電視監視系統和穩定式晝/夜瞄準鏡能在:分鍾內捕捉到5個目
標,比一般現代坦克多2個,而且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據稱該坦克在2000米距離上的
首發命中率高達95%,這簡直可以說是百發百中了。

推進系統形式獨特性能極住

機動性是法國坦克設計師一貫追求的目標,所以,盡管「勒克萊爾」坦克的戰斗全重比
前代坦克增加了10多噸,但並沒有失去其機動靈活的傳統特點。相反,因為「勒克萊
爾、』採用了1103千瓦(1500馬力)的發動機,單位功率達到了20.59千瓦/噸以上,
超過了Ml(20.18千瓦/噸)和「豹」2(20千瓦/噸)坦克。
值得一提的是該坦克所採用的高增壓技術。其發動機上有一個帶可變流量旁通閥的燃燒
室和一個「杜博梅卡」渦輪壓氣機,可使發動機進氣增壓比達到7。
8,因此,「勒克萊爾」坦克發動機體積雖然與AMX一30坦克差不多,但發出的功率卻
是AMX一30的兩倍。
「勒克萊爾」坦克的傳動裝置也有其獨到之處,它是由4自由度變速機構、液壓無級轉
向機構、液力減速器式制動裝置和高效液力變矩器組成,尤其是2個行星排組成的4自由度
行星變速機構使得整個傳動裝置相當緊湊,其單位體積功率比同類裝置高。
發動機和傳動裝置可以連成一整體件,便於拆下來換件修理和安裝,也能節省和充分利
用車內空間,「勒克菜爾」的車體長度之所以能比「豹」2坦克短1米,這也是原因之一。
液氣懸掛裝置的優越性能也提高了坦克的行駛越野能力,「勒克萊爾」可在公路上以
71千米/小時的最大速度行駛,也能以50千米/小時的平均速度在越野地面上行駛,公路
最大行程達550千米,加裝輔助油箱時最大行程可增至710千米。

槽塊技術裝甲防護措施革新

法國的坦克設計師們歷來強調機動性和火力,裝甲防護被置於不受重視的次要地位,因
而,以往法國的坦克重量輕、機動性高。然而,這種坦克在實戰當中卻暴露出其生存力差的
致命弱點。中東戰爭的實戰經驗表明,法國AMX一30坦克雖有較高的機動性,最大行駛速
度可達65千米/小時,但是因為它的裝甲薄、防護性差,裝備AMX一30坦克的部隊的戰場
推進速度還不如裝備機動性差而裝甲防護性好的英國「遜丘倫」坦克的部隊快。因此,法國
按照上述設計思想製造的AMX-32和AMX一40等出口型坦克至今還沒有買主。
法國地面武器工業集團(GIAT)接受了以往設計思想上的經驗教訓,在設計「『勒克萊
爾,,坦克時就明確地將提高坦克生存力放在首要位置上,並採用了最先進的模塊化設計技
術和復合裝甲技術進行車體和炮塔的設計,甚至不惜一下子將坦克戰斗全重從AMX。
32的40噸增加到「勒克萊爾」的54噸。採用模塊化設計技術和復合裝甲技術設計的
組合式裝甲塊,以螺栓連接方式固定在基本裝甲框架上,組成裝甲防護體系。
這種裝甲防護體系既便於對受傷坦克進行戰場搶救,更換被毀裝甲塊,也便於根據威脅
變化方便地調整裝甲,而毋需修改坦克的基本結構,為今後更換、使用更先進的裝甲塊打下
基礎。。
「勒克萊爾」坦克的復合裝甲塊採用多層鋼裝甲板和陶瓷材料,為可更換的盒式結構。
這種裝甲塊既能防動能穿甲彈又能對付化學能彈,防動能穿甲彈的能力比傳統均質裝甲提高
1倍,從而徹底改變了裝甲防護差的落後狀況,一躍成為世界上裝甲防護最好的坦克之一。
綜上所述,「勒克萊爾」坦克雖然問世較晚,但因為它採用了一些打破傳統觀念的設計
思想和最新的技術,使坦克的整體性能大大提高,尤其是對戰場生存力的重視使「勒克萊
爾」坦克躍人世界最先進坦克的行列,成為名副其實的後起之秀。

「勒克萊爾」坦克的主要性能諸元

乘員 3人
戰斗全重 , 54.5噸
革命長(炮向前) 9.35米
車身長 6.6米
車全寬 3.3米
車全高(至炮塔頂) 2、米
主要武器 120毫米滑膛炮)門
輔助武器 12.7毫米機槍,挺
7. 62毫米機槍1:挺
最大公路速度 71 千米/小時
最大公路行程 , 550千米
裝甲防護 :復合裝甲
三防裝置 集體式。

⑧ 世界各國主戰坦克

①美國 M1A2SEP

M1A2SEP是美軍現役最先進的數字化坦克。而包括了車際信息系統和21世紀旅及旅以下部隊戰斗指揮系統的數字化指揮系統是其靈魂所在。車際信息系統能在整個裝甲部隊內實時傳送己方、敵方坦克的位置和行動數據,在車長的顯示器上,能看到敵友各方的配置和行動。更高一級戰斗情報的獲取則得力於21世紀旅及旅以下部隊戰斗指揮系統。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M1A2SEP的先進主要先進在SEP上。SEP是系統組件的英文縮寫,涉及觀瞄、火控、武器、動力、通信、防護和車輛管理等多個方面。有些組件的先進性不容小覷。

如車長獨立瞄準鏡組件具有「獵-殲」能力。通過這種瞄準鏡,即使炮長正在對敵坦克目標進行瞄準,車長也能搜索和瞄準新的目標,直接用手柄便能超越炮長進行火炮射擊。

再如熱管理系統組件能確保乘員艙的溫度在35℃以下,電子設備的溫度在52 ℃以下,這對維持乘員健康身體狀態和保護精密電子設備起著重要作用。

第二代前視紅外夜視儀組件也是M1A2SEP坦克上一個很突出的技術亮點。它的夜視能力比海灣戰爭中的M1A1有很大的提高。M1A1的最大探測距離為4 公里,而M 1A2SEP達到了6.8公里。第二代前視紅外夜視儀實行寬視場和窄視場轉換,放大倍率可選擇3倍、6倍、13倍、25倍乃至50倍,比M1A1第一代前視紅外夜視儀放大率只能在3倍和10倍之間轉換要強多了。在執行監視任務時,M1A2SEP的前視紅外夜視儀可用低倍率來確保寬的視場和清楚的目標圖像。在對目標進行敵友識別時用窄視場,M1A2SEP可採用50倍放大倍率去辨別目標特徵。

②俄羅斯 T-95

T-95的武器與現役坦克存在著顯著區別。在火力方面,T系列坦克一直裝備著世界最大口徑的125毫米滑膛坦克炮,火力一直居世界第一,而T-95坦克的火炮口徑更大,達到了135毫米,是世界各國主戰坦克中口徑最大的主炮,這預示著其射程更遠,破壞力更大。它配備有新型自動裝彈機和先進的火控系統,具備對晝夜移動目標完全自動跟蹤、識別、選定目標等全面功能,大大縮短了從發現目標到射擊的時間,提高了射擊精度,而且操作簡單,反應迅速。據稱,T-95在運動中射擊的命中率接近於靜止間射擊的命中率。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在機動力方面,T-95的動力系統經過大幅度改進後,已超過了西方最新型主戰坦克的發動機功率。據悉,T-95的發動機為GTD-1250型燃氣輪機的改進型,具有更大的單位功率與加速性能,其速度比現被俄軍士兵稱為「飛行坦克」的T-90還快,公路最大速度超過75公里/小時,最大行程達700公里。它採用一種新型懸掛裝置,不僅能確保其在高低起伏地上高速平穩地行駛,還可任意調節車底距地高度,具有優異的越野能力。

在防護力方面,由於不設傳統炮塔,只在坦克後部裝置了小口徑自動炮塔,因而它有效減少了車體正面面積,增加了坦克隱形能力。

它將安裝新型爆炸式反應裝甲,現役120毫米坦克炮都無法在兩公里射程內正面貫穿它。加強了裝甲防護的T-95還能抵禦裝有串聯彈頭的反坦克武器的攻擊。T-95坦克還將安裝主動防禦系統。該系統由多用途小型雷達、反應迅速的防禦彈葯和專用計算機組成,主要任務是攔截、摧毀來自任何方向的以 70~700米/秒速度飛行的各型來襲反坦克武器。

與以往的俄式坦克不同,T-95的自動化程度有了明顯的提高。坦克乘員將減少至兩名,分別為車長和駕駛員(兼機械師)。它注意人體工程設計,駕駛艙用裝甲板與戰斗艙完全隔離開來,座椅舒適,艙內活動空間比其他型坦克寬敞,空間狹窄造成的疲勞因素消減。此外,T-95還裝備有最現代化的無線電設備。憑借低矮的外形、強大的火炮、先進的防護和抗沙塵侵襲措施,T-95在與任何一種現代化坦克的對決中都能占據優勢。

③德國 豹IIA6EX

作為「豹」2最新改進型的「豹」2A6EX成功採用了55倍口徑的120毫米滑膛炮及配用的DM53型長桿穿甲彈,是西方國家列裝的坦克中第一個裝備這么大口徑火炮的坦克。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豹」2A6EX的機動能力令人驚嘆。它安裝有1.1兆瓦的柴油發動機,公路最大速度72公里/小時,最大行程500公里,有極好的越野性能。它無須作大准備便能快速涉渡水域,不用支援也能闖過4米深的水障礙。「豹」2改進型坦克雖然戰斗全重達62噸,但其機動性仍未達到極限。

與其他世界先進坦克相比,「豹」2A6EX對各種威脅具有均衡的防護。它的模塊式防護裝甲能抵禦穿甲彈的直接攻擊,模塊式炮塔頂部防護也能對付集束炸彈的頂部威脅,對反坦克地雷和核生化武器也有獨到的防護措施。

在國際上進行的無數次坦克火力對比試驗中,「豹」2A6EX的火力和穿透力方面是領先的。它的車長和炮長的觀瞄、炮控裝置都有冗餘裝置,能保證在各種氣候條件下作戰時作出迅速反應。火控系統與指揮系統緊密連接,即使在決戰時遇到數量占優勢的敵人,坦克也明顯處於最佳狀態。

「豹」2A6EX坦克體現了最佳的火力、防護、機動性、可指揮性和系統可靠性。在所有的國際性對比試驗中,它都獲得優勝。

④以色列 梅卡瓦IV

以色列的「梅卡瓦」坦克在1982年問世以後,就一舉成為中東地區最優秀的坦克。1999年,「梅卡瓦」3闖上世界主戰坦克排行榜,居第10名。2000年,「梅卡瓦」3「獵鷹」升到第6名。2001/2002年,「梅卡瓦」4登上第4名。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梅卡瓦」坦克是聞著戰火硝煙味兒設計和改進的。「防護第一」的原則在 「梅卡瓦」的發展過程中得到最突出最有力的體現。從「梅卡瓦」1披掛爆炸式附加裝甲到「梅卡瓦」3採用模塊式復合裝甲,「梅卡瓦」的裝甲防護技術一直令國際防務專家稱道。「梅卡瓦」4模塊式復合裝甲組件採用了新的材料和新的結構形式,裝甲防護力又有了新的提高。動力-傳動系統前置是「梅卡瓦」坦克結構的一大特點。這使其運動速度非常快,跑起來可越過寬達3.56米的壕溝,還能爬37 度的陡坡。

⑤英國 挑戰者 2E

在現今世界著名的主戰坦克中,英國的「挑戰者」坦克有著更多的與眾不同。

它首創「喬巴姆」復合裝甲,至今「喬巴姆」的結構仍然保密;它車重超群,將近63噸;它採用120毫米線膛炮,堅持自己的火力特色。「挑戰者」2E是「挑戰者」2坦克的發展型,在機動性、目標搜索和生存能力等主要方面都有加強。它換裝了德國MTU公司的歐洲動力組件,提高了機動性,坦克最大行程由450公里增加到550公里。它裝置了第二代熱成像系統,車長和炮長可在全天候條件下遠距離更精確地觀察及捕捉目標,增強了目標跟蹤能力,能夠更快速地攻擊目標。它安裝了戰場管理系統,構建戰場信息網路,提高部隊整體作戰能力。

多年來,不少北約專家建議英國用滑膛炮取代線膛炮,以便使用北約彈葯,但得到的回答卻往往是英國的坦克線膛炮多麼美妙。英國人迷上了線膛炮,偏要與眾不同。

⑥法國 勒克萊爾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法國研製「勒克萊爾」坦克可以追溯到1978年的新坦克研究計劃。在該項計劃概念研究階段曾提出過多種方案,直到1982年才從中挑選出了能夠滿足未來坦克性能要求的方案。

經過1982~1986年間對未來坦克將要採用的各主要部件所進行的充分研製和試驗,證實這些部件完全能夠滿足預期要求,所以當時的法國國防部長基萊斯於 1986年:月30日鄭重宣布:法國90年代的主戰坦克已被命名為AMX。「勒克萊爾」。這是為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曾率領法軍第2裝甲師與巴頓將軍率領的美軍第4步兵師於〕944年8月25日一同收復巴黎而獲法國「裝甲元帥」之稱的勒克萊爾·德·奧特克洛克將軍而命名的。1992年,法國陸軍開始裝備 「勒克萊爾」坦克,采購量800輛,每輛售價約500萬美元,到2005年前後將裝備6個坦克師。

⑦日本 90坦克

武器裝備:一門德國萊茵金屬公司授權生產120毫米44倍口徑滑膛炮,配自動裝彈器,彈葯基數40發,最大射速11發/分。主要使用兩種彈葯:分別是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和多用途破甲彈。使用穿甲彈時,主炮初速為1650/秒。

整個90式坦克的研製計劃歷時約15年,耗費350億日元。最初單價為12億日元,約合850萬美元,後有所下降。

車體和炮塔採用復合裝甲由軋制鋼板焊接而成,兩側各裝有六對負重輪。駕駛艙在車體的左前方;中間是戰斗艙,有一座雙人炮塔;車後部是動力艙。火控系統為指揮儀式,包括數字式彈道計算機、激光測距儀、熱像儀等。 90式主戰坦克採用液力機械傳動裝置、液氣與扭桿混合式懸掛裝置,其車底距地高度在0.2-0.6米的范圍內可調節,能使坦克車體向前或向後傾斜。裝有自動滅火抑爆裝置、三防裝置,炮塔上配備一具激光偵測裝置。涉水深無准備時1.0米,有準備時2.0米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⑧中國 T99

具備優異的防彈外型,其炮塔和車體均採用復合裝甲,抗彈能力成倍提高;火控系統採用了國際上先進而流行的獵-殲式火控系統,並裝有熱成像儀,夜間或復雜氣象條件下,對坦克目標觀察距離達2000米,具備了在晝/夜間於運動狀態下對運動目標射擊能力;裝有一門125毫米高膛壓滑膛坦克炮,使用鎢合金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時,可在2000米距離上擊穿850毫米的均質裝甲,而使用特種合金穿甲彈時,同距離穿甲能力達960毫米以上,該炮還能發射我國仿製的俄 125毫米口徑炮射導彈,該導彈最大射程5.2公里,最大破甲深度700毫米;99式坦克目前採用了883千瓦(1200馬力)的渦輪增壓中冷式大功率柴油機,最大公路時速達70公里/小時,0~32公里加速時間為12秒,最大行程為600公里,被稱為中國的陸戰王牌。

⑨ 中國99式坦克和印度T-90坦克比較數據

中國ZTZ-99式主戰坦克是我國的第三代主戰坦克,也是目前我軍裝備的最新型主戰坦克,其總體性能處於世界先進水平。具體說來,火力性能(威力和精度)和防護性能居於世界領先水平,機動性能居於世界先進水平,信息化能力方面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參見劉青山,楊宇《鐵馬冰河入夢來――專訪中國北方車輛研究所所長毛明博士》,載《坦克裝甲車輛》2004年第5期
99式主戰坦克上裝備的是我國自行研製的125毫米滑膛炮。單從口徑上看,便會使人聯想到俄羅斯的2A46型125毫米滑膛炮,因此,大多數國外評論家便認為中國125毫米坦克炮的身上肯定存在俄羅斯血統。

2A46型坦克炮出現於70年代初期,裝備於T-64、T-72、T-80及其改進型坦克。在德國120毫米滑膛炮問世之前,2A46一直是世界頭號大威力坦克炮。國產125滑膛炮最早裝備於國產8511M主戰坦克,並在此後裝備了88C、90式、96式以及巴基斯坦的「哈立德」主戰坦克,巴基斯坦改自59型坦克的「阿爾扎拉里」也選用了該型火炮。98式坦克配用的125毫米炮有自動裝彈機,射速和日本90式持平。

在比較120毫米滑膛炮和國產125滑膛炮之前,首先需要搞清它們配用的彈葯,因為再好的火炮也需要優秀彈種的支持。海灣戰爭中T-72吃虧就吃虧在倒霉的D-81穿甲彈上。該彈彈芯是鋼制的,2000米距離上連400毫米的裝甲都打不透,造成了125毫米炮打不過120毫米炮的怪現象。從目前公開的資料看,國產125炮的彈葯包括半可燃葯筒的鎢合金翼穩脫殼穿甲彈、破甲彈和殺傷爆破榴彈;而120炮的彈葯則有美式和德式兩個系列,彈種只有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和多用途破甲彈兩種。德式彈葯包括DMl3、DM23、DM33、DM43穿甲彈和DMl2破甲彈,其中前兩種穿甲彈是現役型號,後兩種屬於在研型號。美式彈葯包括M827、M829穿甲彈和M830破甲彈,兩種穿甲彈分別是在DMl3和DM23的基礎上改用貧鈾合金彈芯而成。M829有A1、A2、A3三種改進型號,美軍現役最先進的型號為M829A2。從現有資料分析,日韓兩國120炮的彈葯大體相當於德國的DM23。此外,美國有出口型M829A2,兩國也可以輕易獲得。

從外觀和結構上看,120炮和125炮都裝有熱護套、抽氣裝置、炮口校正裝置和反後坐裝置;製造工藝上也都採用了電渣重熔、身管自緊、內膛鍍鉻等先進技術。不同的是,120炮的身管長為44倍口徑,125炮為50倍口徑,125炮的身管長了1米多。一般來說,身管長度越大,對提高炮彈的初速越有利;同時,火炮口徑越大,威力也越大,否則各國爭相研製140毫米炮干嗎?

要想在小口徑、短身管的條件下獲得足夠的威力,就必須增大火炮葯室,通過增加發射葯的裝葯量提高火炮膛壓,從而達到增大威力的目的。從這一點說,德國火炮的工藝技術的確十分先進,因為增大膛壓勢必會對身管強度和內壁抗燒蝕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德國120炮採用短身管設計的好處有兩點,一是短身管火炮的初撓度小,有利於提高火炮精度,RH?120炮比法國52倍身管的120滑膛炮射擊精度高了足是5倍便可以證明這一點,不過,在達到實用要求的情況下過分強調精度,似乎也有點太過理想主義,德國人常常就是這樣;二是短身管設計具備較大的升級潛力,德國最新的「豹」IIA6採用55倍口徑的改進型120滑膛炮便是明證。從另一個角度說,125炮在工藝水平落後的情況下,採用長身管設計,使火炮達到了理想的威力,不能不說是設計師的高明之處。

讓我們看一看兩種火炮的幾個具體性能指標:RH?120炮發射DM23穿甲彈時,火炮膛壓510兆帕,炮口動能接近10兆焦,這一能量的作用程度就像一個巨人輕易地可以將50噸的鋼鐵舉高到20米,炮彈初速1650米/秒,直射距離2000米,在2000米距離上可以穿透450毫米勻質鋼裝甲。

根據北方工業公司10年前在防務展覽上散發的資料表明,當時裝備國產90式坦克的125毫米火炮使用國產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時,火炮瞠壓470兆帕,炮口動能超過11兆焦,炮彈初速1730米/秒,直射距離大於2100米,在2000米距離上可以穿透500毫米勻質裝甲。可見,在10年前,我國的125毫米炮威力已經超過了配用DM23穿甲彈的120毫米炮。同一資料中還顯示,我國自行研製的120毫米自行反坦克炮配用國產120毫米穿甲彈時,火炮膛壓550兆帕,2000米穿甲厚度550毫米,最大射彈散布為0.28X0.28米,超過德制120毫米炮。上述指標表明,當時的國產120毫米炮威力超過了125毫米炮。

作為國產最新型坦克,99式沒有選用120毫米炮,說明125毫米炮在後續改進中性能又有大幅提升。關於這一點,我們可以從巴基斯坦的125毫米炮加以佐證。巴基斯坦軍方公布的數據表明,配備「阿爾扎拉里」坦克的125炮在2000距離上穿甲厚度為550毫米,「哈立德」坦克的125炮2000米距離上的穿甲厚度更高達600毫米。後者的威力與美國最新出口埃及的M829A2穿甲彈完全相當。可以肯定地說,配備國產彈葯的125毫米坦克炮在穿甲威力上至少不會低於使用最新出口型美製炮彈的120毫米炮。

從國外坦克炮目前最新發展水平看,法國52倍身管的CN-120型120毫米滑膛炮配用新型穿甲彈,2000米距離上穿甲厚度為640-700毫米,而德國最新的55倍身管120毫米炮的炮口動能已經達到13兆焦,2000米距離穿甲能力超過800毫米。根據我國坦克火炮和彈葯的發展水平,國產新型125毫米炮的穿甲能力,與同際先進水平不會有太大差距,因此,99式坦克的火力大幅超過日本90式和韓國K1A1式坦克應該是一個比較可信的結論T-90主戰坦克 T-90坦克冷戰時期,前蘇聯陸軍曾有主戰坦克5萬輛之多,其中T-90是在役的最新型主戰坦克。在它之前,前蘇聯還有幾種主戰坦克也相當出名,而且它們之間多多少少都有一些血緣關系,外形也基本差不多。
前蘇聯的第一種第三代主戰坦克是T-64。這是一種先進的高級坦克,是世界上第一款裝備自動裝彈機的坦克,也是世界上第一款僅需3人操作的主戰坦克。最明顯的標志是右側碩大的紅外探照燈,之後 的所有俄式坦克全部繼承了這一結構。它主要為對付當時北約的威脅而研製,幾乎全部都部署在與北約靠近的戰區,一直作為蘇聯本土的防禦性武器使用,近幾年才出口到印度。由於T-64的價格昂貴、結構復雜、保密程度又高,不可能大量生產裝備,也不能提供給盟國,所以70年代初,前蘇聯在它的基礎上研製了一種比較簡單廉價的主戰坦克,這就是大名鼎鼎的T-72。因此也可以說T-72就是T-64的簡化版本。T-72主要部署在遠東地區,不但大量出口,而且還有許多國家進行了仿製,其產量相當大,改進型號也非常多。直到現在,俄羅斯和不少國家還在不斷推出新改進的T-72主戰坦克,當然,其性能與早期的型號已不可同日而語。不過在中東戰爭和海灣戰爭中,T-72的幾種出口型號表現不佳,敗在了以色列的「梅卡瓦」和美國的M1A1手下。所以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前蘇聯為對付西方新型坦克和反坦克武器的威脅,以T-64以基礎,研製出了一種比較先進的T-80主戰坦克。T-80是前蘇聯第一種,也是世界上第一種採用燃氣輪機為動力的坦克,目前世界上除它之外只有M1系列使用同類發動機。前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又以T-80和T-72為基礎,發展出了T-90主戰坦克。
事實上,T-90主戰坦克在研製初期也是T-72的一種改進型,但由於使用了T-80的先進技術,並且性能提高相當大,因而重新命名為T-90。它主要採用了T-72BM坦克的裝甲防護系統和T-80坦克先進的火控系統,戰斗全重50噸,乘員3人,發動機功率840千瓦,最大公路行駛速度60千米/小時,最大行程650千米。
與T-72和T-80相比,T-90的火力和防護系統都有不少改進。火力系統的改進表現在火控系統上。T-90的火控系統為1A45T型,是T-80y坦克上的1A45型的改進型,改進項目包括:彈道計算機、炮長測距/瞄準鏡、火炮穩定器等。T-90坦克的火炮和T-80y、T-72的型號相同,均為1門125毫米滑膛炮,但彈葯做了改進,採用新型破甲彈和殺傷爆破彈,提高了對付反應裝甲的破甲能力。另外,T-90配有4枚9M119型激光制導反坦克導彈,由125毫米滑膛炮發射,可用車內的自動裝填機裝填,最大有效射程5000米,最大穿甲厚度約750毫米,可使該坦克在敵坦克、車載反坦克制導武器和攻擊直升機攻擊T-90之前將其消滅。
防護系統的改進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是炮塔的改進,二是加裝了「施托拉」-1型光電干擾系統。T-90坦克的炮塔是T-72BM坦克炮塔的改進型,是俄羅斯坦克炮塔中防護性能最好的一種,其基體是類似於英國「喬巴姆」裝甲的復合裝甲,加上附加裝甲而成。它的裝甲由一個交替地鑲有多層鋁板和塑料板的主裝甲殼體和一個可控制變形的部分組成。在主裝甲外面,還加裝了「接觸」-5爆炸反應裝甲。「施托拉」-1型光電干擾系統由四大部分組成:光電致盲器、激光報警探測器、抗激光煙幕彈發射器和系統控制裝置。在炮管的兩側裝有2個光電干擾發射器。該光電干擾系統通過產生一對酷似導彈後部的跟蹤應答信標的兩個假圖像,使制式有線制導的反坦克導彈的跟蹤器「受騙上當」。激光報警探測器受到激光的照射時能向乘員發出報警,該光電干擾系統可以自動方式工作,發射煙幕彈,使激光測距儀或激光指示器失效;也可以半自動方式工作,由車長決定是否發射煙幕彈。T-90坦克上採用的是3D17型煙幕彈,該彈形成煙幕的時間約3秒,煙幕持續時間為20秒。這套光電干擾系統能連續工作6小時,能有效地對付諸如美國「陶」式、「龍」式、「海爾法」、「小牛」等導彈和激光制導炮彈,使西方國家大多數反坦克導彈的命中概率降低75%~80%。
T-90坦克從1994年開始小批量生產裝備俄陸軍起,即在不斷改進和提高。目前,它至少已有兩種變型車,即T-90E和T-90C,估計未來幾年還會有新的改進型出現。T-90及其改進型坦克很可能成為俄陸軍2000--2020年間的主要作戰裝備。這期間,俄陸軍將是T-64、T-72、T-80和T-90坦克並存的時代,但為簡化後勤保障,T-90的比重會越來越大。
性能數據:
乘員:3人
武器配備:125mm火炮/導彈發射器×1門;7.62mm機槍(並列)×1挺;12.7mm機槍(高射)×1挺;煙幕彈發射器2×6具
彈葯基數:125mm炮彈×43發;7.62mm機槍彈×2000發;12.7mm機槍彈×300發
車長(炮向前):9.53m
車體長:6.86m
車寬:3.78m
車高(至炮塔頂):2.226m
車底距地高:0.47m
戰斗全重:46,500kg
凈重:44,500kg
單位功率:0.91kg/cm2
發動機:V-84MS型12缸柴油機 840hp
公路最大速度:60km/h
公路最大行程:550km
燃料容量:1,200L
涉水深:1.2m
有準備涉水深:5m
攀垂直牆高:0.85m
越壕寬:2.8m
爬坡度:30%
側傾坡度:40%
裝甲厚度:保密
裝甲類型:鋼/復合/反應
三防系統:有
夜視裝置:有(車長、炮長及駕駛員使用)
主要識別特徵:
車體前上裝甲傾斜明顯,裝有附加裝甲。炮塔位於車體中部,動力艙後置。通常在車尾裝有自救木和附加油箱。發動機排氣口位於車體左側最後一個負重輪上方。
球型炮塔,頂部右側裝有一挺12.7mm高射機槍。炮塔後部兩側安裝有煙霧彈發射器。125mm火炮兩側各有一個shtora-1輔助防禦系統的箱式感測器。
車體兩側各有六個負重輪,主動輪後置,誘導輪前置。行動裝置上部遮有側裙板,裙板靠車前端部分裝有附加的大塊方型裝甲板。
變型車種:
有供出口的T-90E/T-90S車型。

閱讀全文

與印度坦克多少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伊朗目前有多少將軍 瀏覽:529
伊朗為什麼和美國斷交 瀏覽:196
中國的公交車是哪個品牌 瀏覽:195
為什麼現在找職業越來越南 瀏覽:349
印度怎麼能成為強國 瀏覽:471
義大利比亞喬旗下有哪些品牌 瀏覽:780
中國公民在英國死亡多少人 瀏覽:605
越南低保戶怎麼樣 瀏覽:624
中國三針的疫苗是哪個公司的 瀏覽:346
現在印度人民黨有多少黨員 瀏覽:439
如何看中國足球世界盃 瀏覽:267
英國的秩序怎麼樣 瀏覽:899
義大利麥片需要哪些資料 瀏覽:297
陀螺形義大利面怎麼做 瀏覽:26
銅陵義大利風情街健身健身在哪裡 瀏覽:860
在越南做電商怎麼做 瀏覽:262
英國女王穿的什麼牌子 瀏覽:878
印尼政府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 瀏覽:795
越南到中國過海關要交多少稅 瀏覽:971
英國公民移民多少錢 瀏覽: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