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度資訊 > 印度土地質量怎麼樣

印度土地質量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2-06-09 00:02:38

A. 印度的自然環境遭人為破壞比較少,比中國的好的多嗎

生態環境遭到污染或破壞是印度當前所面臨的嚴重問題.據印度官方調查,全國70%以上的地表水遭到污染,80%的居民得不到干凈的飲用水,與飲水污染有關的疾病使印度每年損失7300多萬個工作日.大氣污染同樣嚴重.印度商業能源中,有60%來自灰分很大的低質煤和褐煤,排放大量的有害氣體.化學、機械等工業很少有排污設備,導致這些地區癌症、肺病、皮膚病和肢體畸形發病率很高.除了生態環境污染以外,還有水土流失問題.由於長期的過量採伐林木、毀林開荒和採集葯材,森林面積不斷縮小.從獨立初期到90年代,印度的森林覆蓋率從35~40%縮小到19.5%,森林的蓄水作用日益減弱.因水土流失而造成9000萬公頃土地受損,相當於國土面積的1/3.僅在印度的喜馬拉雅山地區水土流失每年使4900萬公頃土地受損,地表土損失達60億噸.森林面積縮小引起的氣候條件惡化和雨量減少,造成沙漠和乾旱地區面積的擴大.目前印度乾旱地區面積已佔耕地總面積的70%以上.60年代中期開始的綠色革命,由於大量使用化肥和農葯,過量開采地下水,農田土壤受到污染,土地質量下降,地下水位在不斷下降,從而使農村生態環境日益惡化
如果有人硬要說印度的環境比中國好,首先就沒有可比性。因為什麼?監測條件天壤之別,同樣的數據在中國有兩三百個站點公布,甚至連一些對很多中國人來說都未聞其名的城市也都有空氣監測數據。偌大的印度空氣監測站甚至比法國都少,印度空氣之殤由此就可見一斑了。很可悲,對於印度政府來說建立一個全國范圍內持續性的空氣污染監測機構和數據網都成問題。沒有數據的監測老百姓當然也就很難去監督政府,印度的環境惡化也就是情理之中了。

B. 印度可能崛起成為超級大國嗎

自1947年獨立以來,印度總理賈瓦哈拉爾·尼赫魯(Jawaharlal Nehru)奉行不結盟戰略,力圖避免參加冷戰,將多邊機構和不結盟運動列為優先事項。印度的政策也始終反對在國際關系中使用軍事力量。但是印度發現冷戰後的國際環境有利於同時擴大與所有主要大國的雙邊關系,因此印度奉行「多結盟」戰略,力求成為有時相互競爭的「過渡力量」。隨著印度開始宣稱自己是地區大國,它今天正在將其「棕水」海軍轉變為「藍水」海軍,並擴大其空軍的力量,積極參與世界事務。

現在已經普遍認為印度的崛起是不可避免的大國。在過去的二十五年中,印度經濟表現出驚人的增長。盡管全球經濟放緩,印度仍是為數不多的繼續以高個位數增長率增長的大型經濟體之一。美國近幾十年來一直在戰略上押注印度,支持其崛起,因為它期望這將促進美國在亞洲和全球的利益。

C. 中國的地理位置好,還是印度的地理位置好

中國的地理位置並不差,從戰略上講西邊背後有天險鞏固,雖然說現在東邊有第一島鏈第二島鏈的封鎖,但是如果從老美那邊弄過來為己所用,也是天然屏障不沉航母,北上是遠東地區人煙稀少。鄰居多一點出門有點不方便而已,還有就是鄰居多容易鬧矛盾,也容易被人挑撥,特別是一些看不慣別人好的鄰居。這句話擱在家庭與家庭之間也很適合。

說地理,說氣候都是中國好。唯一不爭氣的是人,中國沒把灣灣控制住還把琉球安南緬甸丟了,不然就面向太平洋印度洋了,而印度,這么不濟,距離印度本土1000多公里,臨近緬甸的安達曼-尼科巴群島照樣控制在手裡。

D. 印度無論是人口還是基礎條件都和我國差不多,為何卻遠遠落後我國

主要是因為印度沒有完成過徹底的土地改革。而且印度還存在著非常嚴重的種姓制度問題。所以這些都制約了印度的發展。而且印度各地語言文化差異都非常的巨大。使得各地的交流非常的不順暢。雖然印度官方語言被定為英語,但是這也僅是少數一部分人才能學習得到。當然還是有印度巨大的人口壓力也使得遠遠落後於中國。

當然還有印度越來越大的人口壓力。越來越多的人口就意味著越來越嚴重的水資源短缺以及環境污染。所以很多的國際投資者對於印度這個地方望而卻步,因為印度政府並沒有創造出一個良好的投資環境。因為印度人的受教育水平還是非常的低,再加上基礎設施不完善,也使得印度發展非常難。

E. 耕地面積比中國都大的印度為什麼總是挨餓

印度是只有數量沒有質量。他們的地不行,農業技術也不行,就算是農民素質,他們也不如中國。所以產量能高才怪

F. 亞洲耕地面積最大的國家是中國還是印度還是其他國家

印度的耕地面積1.7億公頃,是中國的1.3倍。印度是世界耕地面積排名第一的國家

印度的國土面積只有中國的1/3,即使印度的耕地面積超過了中國,而且耕地的質量也超過了中國

G. 印度面臨的生態環境及人為原因

生態環境遭到污染或破壞是印度當前所面臨的嚴重問題。據印度官方調查,全國70%以上的地表水遭到污染,80%的居民得不到干凈的飲用水,與飲水污染有關的疾病使印度每年損失7300多萬個工作日。(註:孫培鈞:《印度的環境保護與持續農業》,《南亞研究》, 1990年第1期。)大氣污染同樣嚴重。印度商業能源中,有60%來自灰分很大的低質煤和褐煤,排放大量的有害氣體。化學、機械等工業很少有排污設備,導致這些地區癌症、肺病、皮膚病和肢體畸形發病率很高。除了生態環境污染以外,還有水土流失問題。由於長期的過量採伐林木、毀林開荒和採集葯材,森林面積不斷縮小。從獨立初期到90年代,印度的森林覆蓋率從35~40%縮小到19.5%,森林的蓄水作用日益減弱。因水土流失而造成9000萬公頃土地受損,相當於國土面積的1/3。僅在印度的喜馬拉雅山地區水土流失每年使4900萬公頃土地受損,地表土損失達60億噸。森林面積縮小引起的氣候條件惡化和雨量減少,造成沙漠和乾旱地區面積的擴大。目前印度乾旱地區面積已佔耕地總面積的70%以上。60年代中期開始的綠色革命,由於大量使用化肥和農葯,過量開采地下水,農田土壤受到污染,土地質量下降,地下水位在不斷下降,從而使農村生態環境日益惡化。

H. 印度平原比中國還多,難怪能養活那麼多人口

1地貌。整個印度除了北部邊境的喜馬拉雅山,西部一列山地,東部幾處局部山地,國土的全境幾乎都是平坦的平原和低高原。相比之下,中國只有華北和東北有連片的大塊平坦平原,即使是天府之國的四川盆地內部,也只有成都平原一小塊是平坦的,90%以上為丘陵和山地。
2降水量。一說到降水量,就有人老說,印度蒸發量也大什麼的。但實際上蒸發量只是理論上地表水的蒸發量,如果地表不是水而是樹木或者石頭,蒸發量就遠沒有那麼多。熱帶沙漠里蒸發量最大,但實際上呢?蒸發量為零,因為根本就沒有地表水可以供蒸發。僅舉一個例子,華北天津一帶年蒸發量是降水量的三倍,難道華北就寸草不生?新疆乾旱地區的灌溉之地難道就不產糧食?植被的生長本來就是根部吸收降水的水源得來的,蒸發量大可以通過落葉、葉片結構等方式控制,環境乾燥,那蒸騰作用就自己控制一下少一點好了。世界上降水最少的地區是智利北部沙漠,受秘魯寒流影響全年溫和多霧,可以說是十分溫潤的感覺,但仍然寸草不生,需要從山區引水。再比如美國、澳洲年降水200-400毫米的沙地可以長滿巨大的一人多高的仙人掌和各種沙地植被,中國內陸年降水50毫米以下的新疆沙漠則只能是寸草不生的流動沙丘。但實際上,美國西南部和澳洲內陸的沙漠蒸發量要遠大於新疆。也就是說,在氣溫和日照水平不至於低到極限的情況下,降水量在植被生長量上起到主導作用!中國已經治理成功的沙地(注意不是沙漠)的年平均降水都在300毫米以上,沒有因為比澳洲蒸發量小得多,就可以在年降水200毫米以下長滿植物的。世界上植物密度最高的地方就在高降水高蒸發的熱帶雨林。南亞和東南亞熱帶季風地區一年一半時間乾旱,但總降水量達到了,照樣是生長茂盛的季雨林。溫帶海洋氣候迎風坡的美國西北和加拿大太平洋沿岸是溫帶雨林最茂盛的地區,即使全年多雨多霧,也生長著世界上最高最粗的樹木。然而,並不是降水越多越適合生長森林。東非和南美的稀樹草原,雖然樹少,但長著一人多高的草,並且樹木也是枝繁葉茂只不過沒有連片形成森林罷了,其年降水1500毫米左右的地區(比如巴西利亞、內羅畢、亞的斯亞貝巴等)實際的植被密度和我國同樣年降水的浙江北部山地的竹林沒有本質區別(都是以茂盛的草本為主)。總之,可以輸送到植物根部的淡水總量是決定植被生長密度的最重要原因。不論是全年不間斷的輸送,還是只有冬天或者夏天輸送。至於降水的時間分布,最令我國人民稱道的雨熱同期在印度整個國土體現的淋漓盡致(再強調一遍,降水季節分布不是最重要的。美國中部的大陸性氣候區和西歐法國溫海氣候區都是全年降水超級均勻的地區,地中海的義大利、以色列則是明顯的冬雨型。但是美國中部是世界糧倉,法國的糧食供給率300%,以色列被稱為奶與蜜的土地、歐洲果園菜籃、義大利也是重要糧食產區。冬小麥、各種高蛋白豆類、堅果、多糖瓜果、高質量蔬菜最適合生長的地區就在地中海和美國西南的地中海氣候區,夏天吸足陽光產生高量蛋白質,冬天吸收雨水發芽和長葉子。最好的搭配!如果灌溉充分解決,即便是水稻也是地中海氣候產量最高(參見義大利、西班牙南部、黑海附近、埃及北部等水稻高產區))
3氣溫。這個十分明顯,印度全年平均氣溫普遍高於我國除華南以外的南方地區,植被生長迅速。
4土壤。這個因素倒是和糧食產量密切相關,但仍然不是根本決定性因素。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季寒冷可以後住營養所以有黑土區當然很好,但土壤貧瘠地區比如福建山地、比如西非,由於熱帶降水多產生的淋溶作用或者地貌流失表土營養等原因,難以種植和收獲足夠糧食,但這些地區的薯類等吃營養根的作物可以在土壤更貧瘠的情形下生長產出高澱粉含量的可以日常食用的糧食。包括愛爾蘭和我國北疆、東北大興安嶺的土豆,在夏季低溫、全年低日照、凍土或者冰嘖土的貧瘠條件下生長,根本上還是有充足的水源。中國南方的低地和梯田種植的水稻,原本就是鹽鹼地和山坡地,就是幾千年來不斷地改造,種植水稻,才形成肥沃的水稻土。

I. 印度土地面積比中國少一多半,到底怎麼養活13億

3、有不少的地區都是貧民窟,所以這些人的生活質量也不高,有的時候連溫飽也解決不了,只能勉強的維持著活下來而且一般在這種條件下,他們對自己計劃生育這方面也不是抓的很嚴,所以盡管非常窮有許多家庭還是會生很多小孩。從這些各個方面考慮,就不難推出為什麼印度如此小的一個國家能有夠養活這么多的人。

J. 印度次大陸的自然資源情況是否豐富

印度次大陸的自然資源很豐富。這里有茂密的原始森林,盛產各種木料。銅礦和鐵礦的儲量很大。銅礦主要在拉賈斯坦和比哈爾南部。早在公元前2000年,這里的銅礦就已被開采。鐵礦分布在卡納塔卡、比哈爾南部等地區。約公元前8世紀,鐵器已廣泛用於生產。在南部的安德拉地區,有很多錫礦。金礦和銀礦則主要分布在喜馬旺特和卡納塔卡一帶。印度還盛產各種寶石和珍珠。金鋼石的產量和質量均位於世界各國前列。古印度文明就是在這樣一片廣闊、富饒的土地上興起和不斷發展的。

閱讀全文

與印度土地質量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的公交車是哪個品牌 瀏覽:195
為什麼現在找職業越來越南 瀏覽:349
印度怎麼能成為強國 瀏覽:471
義大利比亞喬旗下有哪些品牌 瀏覽:780
中國公民在英國死亡多少人 瀏覽:605
越南低保戶怎麼樣 瀏覽:624
中國三針的疫苗是哪個公司的 瀏覽:346
現在印度人民黨有多少黨員 瀏覽:439
如何看中國足球世界盃 瀏覽:267
英國的秩序怎麼樣 瀏覽:899
義大利麥片需要哪些資料 瀏覽:297
陀螺形義大利面怎麼做 瀏覽:26
銅陵義大利風情街健身健身在哪裡 瀏覽:860
在越南做電商怎麼做 瀏覽:262
英國女王穿的什麼牌子 瀏覽:878
印尼政府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 瀏覽:795
越南到中國過海關要交多少稅 瀏覽:971
英國公民移民多少錢 瀏覽:646
伊朗導彈傷美軍多少人 瀏覽:175
為什麼伊朗客戶不及時回信 瀏覽: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