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麼叫萊溫斯基事件
萊溫斯基事件指的是,柯林頓與萊溫斯基之間的丑聞,1998年曝光後,曾一度引發強烈政治「地震」。
萊文斯基後來到國防部工作期間,她和柯林頓發生性行為,他們兩人都承認只發生口 交,無進一步性關系。
萊文斯基的原白宮同事,後來都在國防部工作並成為親密朋友的特里普,秘密將和萊文斯基通話的電話錄了音,其中有萊文斯基和柯林頓的關系以及萊文斯基要求特里普幫她隱瞞等內容。萊文斯基在聽證會上否認和柯林頓有任何關系。而特里普被國防部開除後,將錄音帶交給了正在調查柯林頓在阿肯色州時性丑聞的獨立檢察官斯塔爾,同時還指證前總統老布希也曾經和白宮女雇員有不正當的關系,不過後來她又公開否認了。
2010年3月19日,美國國家檔案館首度公開希拉里當第一夫人期間的11046頁日程檔案,盡管有4800頁出於「保護第三方隱私」的考慮而被抹消部分內容,另有30天的行程「不宜公之於眾」,但外界得以首窺希拉里的「絕對真實」白宮歲月。檔案顯示,時任總統的柯林頓和白宮實習生莫妮卡・萊溫斯基在白宮發生10次性行為,希拉里有7次在白宮。
萊文斯基承認了她和柯林頓在白宮橢圓辦公室中有過口 交行為,導致了柯林頓因涉嫌提供偽證而遭受彈劾指控。柯林頓先前曾宣誓否認他和萊文斯基有過性關系。1998年8月19日,柯林頓承認他和萊文斯基有過「不正當」的關系,但他又說口 交不能算是性關系。在他們關系中他不是主動。
關於彈劾柯林頓的議案僅在眾議院獲得通過,柯林頓得以保留總統職位,但他在公眾中的支持率明顯下降,普遍認為,由於他的道德問題影響了他的副總統戈爾後來的競選。
2. 白宮靈異事件
白宮半夜會「鬧鬼」
前總統小布希之女又爆「靈異」事件,美國人多一笑了之
據美國媒體、英國媒體6日報道,美國前總統小布希的已婚女兒、現年27歲的詹娜·布希·黑格日前參加一個訪談節目時,驚爆她在白宮生活期間曾遇到過令她毛骨悚然的「靈異」事件。
白宮壁爐半夜傳來樂聲
據報道,美國前總統小布希的雙胞胎女兒之一、現年27歲的詹娜·布希已在2008年5月嫁給了心上人亨利·黑格,成了黑格夫人。日前,詹娜作為嘉賓接受了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著名脫口秀節目主持人傑爾·萊諾的專訪,首次披露她在白宮生活期間,曾經遇到過令她汗毛直豎的超自然「靈異」事件。
詹娜接受采訪時稱,她在白宮生活的卧室中有一個壁爐,這個壁爐附近經常發生怪異的事件,讓她晚上不敢睡覺。一次她晚上正在熟睡時,突然被一陣上世紀20年代流行的音樂聲吵醒。詹娜接受采訪時說:「我當時正在睡覺,突然間,我聽到壁爐傳出了上世紀20年代流行的歌劇樂曲聲。我嚇壞了,趕緊逃向了我妹妹芭芭拉的卧室中。」
詹娜心有餘悸地向芭芭拉敘述了她卧室中發生的「鬼魂樂曲」事件,然而芭芭拉壓根不相信她的話。可是,詹娜再也不敢一個人在自己的卧室中睡覺,而是硬拉著芭芭拉陪她一起睡。然而,一天她們竟一起聽到了壁爐中傳出的神秘樂曲聲。
第二天,詹娜試圖從白宮職員那兒得到壁爐樂曲聲的「合理化解釋」,但白宮職員們卻讓她不要大驚小怪,並稱白宮「鬧鬼」已是司空見慣的事,他們過去也一直都能聽到這種神秘的音樂聲。
丘吉爾夜宿見到「林肯」
據悉,美國總統官邸白宮是世界上最愛「鬧鬼」的地方之一,它曾被好事的網民們評為「全球十大鬧鬼名宅」之一。有傳聞稱,一些白宮居民自始至終不願放棄手中的權力,所以死後「鬼魂」也常到這里逛一逛。
最著名的白宮鬧鬼故事和二戰時期的英國首相丘吉爾有關。據稱丘吉爾一次訪問美國夜宿白宮時,曾在白宮卧室中遇到了美國前總統亞伯拉罕·林肯的鬼魂。當時丘吉爾剛剛在淋浴間洗好澡,他一手夾著雪茄、一手端著一杯蘇格蘭酒,全身一絲不掛地走進林肯套房中。這時他看到了美國前總統林肯的鬼魂正站在卧室的壁爐邊,他們互相對視了幾秒鍾,接著「林肯」就從他眼前消失了。但丘吉爾堅稱自己看到了林肯的「鬼魂」,並拒絕再在林肯套房中過夜。
據白宮傳言稱,林肯是訪問白宮次數最多的前總統「鬼魂」之一。不過詹娜接受訪談時坦承,她在白宮生活的8年中,從來都沒有看到過林肯的「鬼魂」,雖然她希望自己能夠看一看這位偉大的美國前總統。
希拉里杜魯門也說「鬧鬼」
事實上,連美國前第一夫人、現任國務卿希拉里·柯林頓也承認,一到晚上,白宮的氣氛就非常陰森詭異。希拉里說:「每到晚上,那兒的氣氛就非常怪異,就好像你喚醒了所有曾在那兒生活過或工作過的人的幽靈,就好像他們的幽靈在穿過空曠的大廳……真的有點讓人毛骨悚然。」
美國第33任總統哈里·杜魯門也遭遇過白宮「鬧鬼」事件,一次他在寫給妻子的信中抱怨說:「我坐在這座老房子中,整天聽著鬼魂上下樓梯的聲音。在凌晨4點鍾,我被清楚的敲門聲驚醒,可當我爬出被窩打開卧室房門時,卻發現那兒沒有任何人,這個該死的地方顯然在鬧鬼!」
「小布希遇鬼」編成笑話
據悉,關於美國白宮「鬧鬼」的傳聞早已成了美國人茶餘飯後的笑料,甚至還有人編了一個「小布希遇鬼」的笑話。這個笑話稱,一天晚上,小布希在白宮被喬治·華盛頓(其實華盛頓生前從未住過白宮)的鬼魂驚醒,小布希於是問華盛頓:「要治理好這個國家,我最需要做什麼?」華盛頓建議說:「樹立一個誠實和受人尊敬的榜樣,就像我一樣!」第二天晚上,托馬斯·傑斐遜的鬼魂從黑暗的卧室里走出來,來到小布希跟前,小布希又問:「要治理好這個國家,我最需要做什麼?」傑斐遜建議道:「減稅!精簡政府!」布希一整夜沒睡好,一會兒他又看見了林肯的鬼魂,布希問了同樣的問題,林肯回答道:「到劇院看戲去!」
根據傳說,白宮除了前總統的「鬼魂」外,白宮地下室還游盪著一隻惡貓的幽靈。傳只要有人看到它,美國就會遭遇國家性災難。據說美國上世紀20年代遭遇股市崩盤前,一名白宮衛兵就看到過這只貓;而在美國前總統約翰·肯尼迪遇刺的前幾天,據稱也有白宮職員看到過這只幽靈貓。不過,對於這種「白宮鬼事」,大多數美國人都只是一笑置之。
3. 白宮再爆發聚集性疫情,小唐納德在怎麼中招的
新冠病毒無非就是目前困擾各個國家最大的一個難題,冬天馬上就要到來了,以美國為首的一些歐美國家也迎來了第3次疫情。而在此期間,美國總統以及他的妻子也因為新冠病毒的檢測雙雙呈陽性感染了病毒,一國總統也能夠感染病毒,真的是有點丟人。在特朗普確診之後,他的家人也陸續查出了核酸呈陽性的狀態。如果你要認為這個事情到現在就結束了,那就大錯特錯,根據媒體報道,特朗普的大兒子也被檢查出確診。這個大兒子在接受媒體采訪的時候,他說在本周早些時候就已經呈現出陽性了。
除此之外,他覺得這次的新冠就是一個謊言,戴口罩根本就沒有什麼用,口罩在對抗病毒方面完全起不到什麼作用。實際上,一個人員如此密集的地方,不做好防護措施,出現這樣的疫情爆發也不奇怪,這也證明這里的防護措施的確很差。在一些重要的場合當中,除了定期檢查之外大部分都應該處於封閉狀態,但是白宮好像跟之前沒有爆發病情一樣,總是人頭攢動。來往的人特別多,而且個個都不戴口罩,似乎根本就沒有什麼新的防疫政策,想要控制任重道遠。
4. 白宮國宴的軼事
約翰遜:一次國宴舞會50多位女賓共舞
白宮國宴上僅次於吃飯的活動,就是宴會過後的舞會,白宮方面通常還會安排藝術表演。
國宴誰掌廚?女主人的打扮得不得體?哪位男賓客邀請女主人跳了第一支舞?這些都將成為美國國內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的熱門話題。白宮的國宴是美國最重要的外交活動。
1874年首次現代意義的國宴宴請了「夏威夷國王」,19世紀初,「國宴」一詞是指美國總統設宴招待內閣部長、國會議員和其他政要的活動。然而,直到尤里西斯·格蘭特總統執政時期,「國宴」才開始專指由美國總統主持的款待到訪外國元首的正式宴會。1874年12月12日,時任總統尤里西斯·格蘭特和夫人設宴款待桑威奇群島國王戴維·卡拉卡瓦。桑威奇群島的疆域包括了夏威夷,夏威夷後成為美國的第50個州。
傳統上,新總統第一場國宴應招待加拿大或墨西哥領導人
尼克松與夫人帕特舉行國宴的次數最多:76次
在所有總統中,尼克松與夫人帕特舉行國宴的次數最多。尼克松時期的社交秘書露西·溫切斯特·布里絲特說,「有76次,可以入《吉尼斯世界大全》了。」尼克松夫婦把正式的大禮服重新帶回國宴,但取消了舞會。在76次國宴之外,他們還舉行了無數的官方宴會。
柯林頓「拉鏈門」一個月後,夫婦國宴上共舞探戈修好
在美國國宴百年的歷史中,它還扮演過和事老的角色。柯林頓入主白宮之後,好客的總統和他意志堅定的夫人繼續每年舉行4到5次國宴。在柯林頓被曝性丑聞之後,1999年1月,眾議院彈劾柯林頓一個月時,借款待阿根廷總統梅內姆之機柯林頓總統夫婦在國宴後的舞會上共舞了一曲探戈,重新修好。
鮮花的花銷通常比菜餚還貴,國宴人均消費50至100美元
2009年11月24日,剛剛上任的奧巴馬和夫人米歇爾宴請了第一位來客:印度總理辛格。這次國宴充分體現了白宮女主人米歇爾所提倡的健康飲食的生活方式。菜餚中以蔬菜和應季水果為主,其中許多原料和調料都產自白宮菜園。曾擔任白宮廚師長11年、准備過35次國宴的沃特·施博說,國宴花卉的支出通常比菜餚的費用還高。據他的經驗,國宴菜餚並不奢華,通常支出在每人50至100美元。
國宴也曾「趨炎附勢」,法式菜法文菜單法式禮服清一色法國味
在此前很長一段時間內,美國白宮的大廚都由法國人擔任,因此白宮國宴一直以法式菜為主,甚至菜單上印的都是法語。之後的肯尼迪夫婦讓宴會也變得越來越雅緻,傑奎琳僱用法國大廚,讓巴黎服裝設計師設計禮服,誓要創造出「美國的凡爾賽宮」。直到2005年8月擅長做美國菜的菲律賓裔女廚師科默福德升任白宮大廚以來,才使白宮宴會日益「美國化」。
精挑細選的地點和嘉賓
到訪元首及配偶通常從北門廊進入白宮,宴會地點在國宴廳
按照美國國宴的外交禮儀,到訪的外國元首及其配偶從北門廊進入白宮,美國總統和夫人將守候在此歡迎他們的到來。而吃飯的地方則在白宮的國宴廳(state dining room),國宴廳是白宮兩間宴會廳中較大的一個,可容納140位賓客,宴會廳大小為48 x36英尺。而在奧巴馬為印度總理辛格舉辦的國宴則移師南草坪,因為印度人「經常在帳篷內慶祝」。
柯林頓國宴曾有700人參與,國宴的附屬活動和午餐也趨之若鶩
國宴作為美國社交界和外交界最重要的活動,來賓邀請名單是另一個引人關注的焦點。國宴策劃者既要保證每一個出席者都是高貴而有身份的人,又要注意不要傷害那些雖然沒有被邀請到但仍然「有頭有臉」的人們。柯林頓為答謝其競選贊助者,不斷擴充邀請名單,最大型的一次國宴甚至邀請了700名客人。在一次國宴上,為了能多邀請幾個重要的客人,布希的顧問卡倫·休斯和羅夫都自願退出國宴。為安撫許多資格已夠但沒被邀請的人們,白宮還邀請他們參加國宴之後舉辦的一系列娛樂活動,沒被邀請參加娛樂活動的人們則被邀請參加白宮當天的午餐。
講究的座次
長長的方形宴會桌1902年普魯士王子來訪的國宴上採用,座次極其講究
在國宴上,最受尊崇的座位當然是美國總統及其夫人的。長長的方形宴會桌是1902年美國總統設宴款待普魯士王子亨利時布置的,多年來,這種布置已成為標准。美國國宴座次安排非常講究,坐在不同的位置意味著不同的地位。誰該和總統坐在一桌,誰又該和第一夫人坐在一起,都在美國政壇和社交界具有風向標的作用。
傑奎琳·肯尼迪首次放棄方桌,採用圓形桌,座次的嚴格限制被打破
但相比歐洲人,美國人顯然不是一個極其注重禮儀和座次的民族,所以簡單、方便交流的宴會桌和座次就逐漸被使用。在整個宴會廳布置圓形餐桌的做法始於傑奎琳·肯尼迪,這種安排使得宴會廳可容納更多的客人,同時能讓主人打破正式座位安排的嚴格限制。隨著圓形餐桌的使用,在尊卑有別的座次上嚴格限制就被放鬆了很多。而在尼克松時期,第一夫人布麗絲經常會在國宴中安排E形桌:「如果總統不想看見某人,但級別又很高,就可以安排他坐在E字三橫之一的拐角,背朝著總統。」
但女主人安排座次仍然是一件頭痛的事,基辛格:我要坐在美女旁邊
但碰到挑剔的賓客時,即使使用圓形宴會桌,安排座位也不是那麼容易。在一次國宴上,當時還是單身漢的國家安全顧問基辛格就鬧了一回別扭: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松夫人布麗絲路過東廳二樓時,基辛格一把抓住布麗絲,抱怨道:「是誰安排的座位?上次坐在我身旁的居然是位98歲老得牙都掉光了的老婦人(前外交部長的妻子)。」這之後,最漂亮的女客人總是被安排坐在基辛格的身旁。「如果我們不知道哪位最漂亮,就告訴侍從,如果臨時發現人選,馬上通知我們,我們現改一下座次。」布麗絲說。
宴會的風格其實是女主人的風格
基於尊重和傳統:作為女主人的總統夫人須親自操辦貴賓名單、菜餚、餐桌布置等
前白宮御廚沃爾特·沙伊布曾說:國宴與其說是宴會,倒不如說是一台百老匯歌劇。公眾最關心的,永遠是宴會的第一主角:女主人。雖然每次國宴禮儀和菜餚都有具體的國務院官員負責,但基於對來客的尊重以及西方的傳統:很多重要細節,如貴賓名單、菜餚、餐桌布置等,均由美國第一夫人及助手親自操辦。盡管美國國宴的安排會受傳統影響,但每一位白宮女主人都會在舉辦的國宴上留下自己獨特的印記。
國宴上的音樂以及節目表演通常體現女主人和第一家庭的品味
藝術家在美國國宴上表演節目已經有200多年的歷史了。如在美國第二任總統約翰·亞當斯當政時期,美國海軍陸戰隊樂團的表演便成了不可或缺的內容。而奧巴馬上任以來的首次與印度總理辛格的國宴則邀請了印度著名作曲家A·R·拉赫曼到場助興。
女主人的著裝是社交界最熱話題,米歇爾的淡黃色無肩帶禮服贏得贊賞
在國宴上,來賓們都會精心著裝,女賓們更是精心打扮。而第一夫人的衣著打扮更是所有人關注的焦點。在2009年奧巴馬與辛格的國宴上,米歇爾·奧巴馬身穿由印度裔設計師納伊姆汗設計的晚禮服華麗登場。當晚,她身著米色晚禮服、點綴閃亮銀片,舉手投足盡顯女主人風范。媒體大贊米歇爾此次搭配完美,《InStyle》雜志時尚總編哈爾·魯本斯坦說,米歇爾巧妙地選擇了一款精緻高雅的禮服,既合時宜,又顯風采。至於選擇印度裔服裝設計師,米歇爾意在拉近與辛格夫婦的距離。
國宴的靈魂:廚師和菜餚
地緣政治烹飪學:宴會通常由4~5道菜組成,以美式菜配以貴賓國菜餚
美國國宴菜譜通常會由4~5道菜組成,也會加一些有貴賓國風情的菜餚。作為白宮的面點廚師,羅納德·梅尼耶深諳白宮的「地緣政治」烹飪學,菜餚還關系著錯綜復雜的外交政治因素。在老布希款待墨西哥總統的國宴上,廚師沒有考慮墨西哥總統此次來訪的議題:促進經貿往來,而自己做了一個著重於墨西哥文化樣式的甜點:一個頭戴墨西哥寬檐帽的小男孩斜倚在一個小土屋前打盹。情急之下,趁著貴賓還沒有注意到這道菜,一位白宮助理一口吞下了甜點上戴著墨西哥寬檐帽的小男孩,而第一夫人芭芭拉·布希則趁客人不注意用餐勺夷平了那個頗具墨西哥特色的「小土屋」。
此前大廚都由法國人擔任,大廚為菲律賓裔女廚師科默福德,年薪10萬
前白宮行政總廚退休的2005年,科默福德(Cristeta Comerford)由於在為印度總理莫漢-辛格所辦的晚會中表現出色,被當時的第一夫人勞拉-布希任命為白宮的行政總廚師長。當時的宴會共擺出了4道菜:第一道:冰鎮蘆筍湯、檸檬乳酪;第二道:歐式煎比目魚、生薑-胡蘿卜黃油;第三道:摻有開心果、提子的印度香米和時令蔬菜;第四道:萵苣。科默福德1995年進入白宮廚房,2005年得到當時第一夫人勞拉·布希的賞識升任總廚,服務了15年,每年的年薪也不過10萬美元,大約與工作四五年的研究生薪資水平相當。
大廚通常靠聽覺來判斷客人是否滿意:若宴會廳里一片安靜或有刀叉聲,就證明好吃
通常,在白宮工作多年的廚師都養成了習慣,靠聽覺來判斷客人們滿意與否。有一次,墨西哥總統福克斯的國宴上,由於福克斯格外高興即興發表了「長達」5分鍾的演講,這可急壞了廚房裡的廚師沙伊布:再說下去,第一道菜非涼了不可。而面點廚師梅尼耶總希望上完甜點後,國宴廳里一片安靜,因為那證明客人們都被自己的創作吸引了並細心地品嘗。
壓軸節目:舞會
約翰遜:一次國宴舞會50多位女賓共舞
白宮國宴上僅次與吃飯的活動,就是宴會過後的誤會,白宮方面通常還會安排藝術表演。林登·約翰遜總統夫婦宴請的第一位客人是前西德總理路德維希·艾哈德。開始時那些對約翰遜無甚好感的人們都等著看他的笑話,直到得克薩斯州出生的鋼琴大師克里伯恩出現在舞會上時人們才開始對宴會另眼相看。約翰遜總統熱愛跳舞,在歡迎英國首相道格拉斯·霍姆而舉辦的國宴上,約翰遜在舞會上與50多位女士跳過舞。
葉利欽邀第一夫人跳舞遭拒,芭芭拉·布希:紳士應邀請右手邊的女士跳第一支舞
老布希當總統時很注重外交,視娛樂為外交的一部分。按照他的說法,在與外國首腦進行艱難談判前,如果頭一夜能共享晚宴,一起跳支舞,就不會在第二天早上發生可怕的事情,比如「拿拳頭砸桌子」。但他最重視的活動上,嘉賓還是出了一次丑:1991年,葉利欽到訪美國,當舞曲響起時,他頗具紳士風度地邀請第一夫人芭芭拉·布希跳舞。而芭芭拉卻婉拒了葉利欽的邀請,並禮貌地解釋說,美國的規矩是紳士應邀請坐在他右手邊的女士跳第一支舞。
白宮的國宴是一個重要的外交活動,也是美國上層的名利場。保守的智囊團「美國企業協會」的諾姆·奧恩斯坦說:「只有兩件事讓你比參加國宴更有價值,那就是到克勞福德(時任總統布希的大農場)參觀或者周末到戴維營做客。」
5. 印度為什麼採取嚴格安保措施
8月28日,印度中央調查局特別法庭將對宗教組織頭目古爾米特·拉姆·拉希姆·辛格進行量刑宣判。為防止再次發生騷亂,大批軍警部隊已在騷亂重災區班傑庫拉、錫爾薩以及臨時監獄所在地羅塔克等關鍵地區部署到位,並加強了安全警戒。
辛格現在哈里亞納邦羅塔克的一個臨時監獄中等待量刑宣判。宣判擬於當地時間28日下午2時30分進行。為安全起見,中央調查局在臨時監獄設立了特別法庭,法官將乘直升機前往宣判。
印度中央調查局設在哈里亞納邦班傑庫拉地區的一個特別法院25日對一宗強奸案作出有罪判決,辛格因被指控強奸兩名女信徒而面臨7年的監禁。辛格的大批信徒因不滿判決縱火焚燒車輛、火車站和公共建築,破壞公共財物,並與維持秩序的軍警發生暴力沖突。騷亂從哈里亞納邦、旁遮普邦蔓延到首都新德里地區,已造成至少36人死亡,數百人受傷。
印度如此不安全,還是中國好!
6. 「9.11事件」是怎麼回事
9.11事件 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劫持的飛機撞擊美國 紐約世貿中心和華盛頓五角大樓(美國911事件),2001年9月11日,四架民航客機在美國的上空飛翔,然而這四架飛機卻被劫機犯無聲無息地劫持。當美國人剛剛准備開始一天的工作之時,紐約世貿中心,連續發生撞機事件,世貿中心的摩天大樓,轟然倒塌,化為一片廢墟,造成了3000多人喪生。 8:45,Boeing 767-B-223ER在飛離波士頓洛根國際機場不久後就被劫持,撞毀在世貿中心北樓,大樓隨後坍塌。機上人員:92,遇難: 92。 9:03,Boeing B-767-222同樣地在飛離波士頓洛根國際機場不久後就被劫持,撞毀在世貿中心南樓,大樓隨後坍塌。機上人員:65,遇難: 65。 9:45,Boeing 757-223飛離杜勒斯國際機場後不久被劫持,隨後撞向五角大樓一角。機上人員:64,遇難: 64。 10:20,Boeing B-757-222飛離紐華克國際機場後不久被劫持,直向華盛頓飛去。隨後高速墜毀在賓夕法尼亞鄉間,據猜測是乘客與劫機者搏鬥阻止了這架飛機撞向目標。機上人員:45,遇難: 45。 整個美國都為之震驚,人們陷入了極度恐慌之中引起了全世界的震驚,這是美國歷史上遭遇的最為嚴重的災難之一。 為什麼會選在9月11號呢? 本來在美國911是作為報警電話號碼的。恐怖分子選擇9月11號是對美國的挑釁。 美國911報警電話誕生於上世紀60年代。1967年,美國總統法律實施與司法管理委員會建議在全國范圍內設立一個統一的電話號碼,以便於人們及時報告緊急事件。美國電話電報公司很快宣布選擇911作為報警電話號碼。1968年2月,全國第一個911報警台在亞拉巴馬州的哈利維爾設立。上世紀70年代後,911報警電話開始大量增加。1976年,17%的美國人可撥打該號碼,1979年上升到26%,1987年為50%,而今已達到85%。美國大約50%的國土面積已接通911號碼,其中95%是加強版系統,可提供每個呼叫者的姓名與位置信息。 正是這樣恐怖分子才會選擇9.11這一天對它進行襲擊 「美國911事件」發生後,美國經濟一度處於癱瘓狀態,對一些產業造成了直接經濟損失和影響。地處紐約曼哈頓島的世界貿易中心是20世紀70年代初建起來的摩天大樓,造價高達11億美元,是世界商業力量的會聚之地,來自世界各地的企業共計1200家之多,平時有5萬人上班,每天來往辦事的業務人員和遊客約有15萬人。兩座直沖雲霄的大樓一下子化為烏有,五角大樓的修復工作至少在幾億美元之上,人才損失難以用數字估量。 無論對美國總統布希,對美國民眾或者對美國政壇人士來說,9月11日所遭遇的恐怖分子攻擊事件都是一次歷史性的震撼。在兩小時之內,造成美國本土遭遇數以千計的傷亡,連白宮、總統的空軍一號座機、國防部大樓、金融財務中心的世界貿易大樓,都成了恐怖分子攻擊的目標。 這次事件使美國遭受的直接經濟損失較重。地處紐約曼哈頓島的世界貿易中心是20世紀70年代初建起來的摩天大樓,造價高達11億美元,是世界商業力量的會聚之地。五角大樓的修復工作至少在幾億美元之上,人才損失難以用數字估量。而且交通運輸和旅遊業造成嚴重損失。美國國內航班一天被劫持了四架,並造成巨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確實是歷史罕見。 事件發生後,布希立即採取適當行動,恢復政府、社會正常活動,為了顯示他不受恐怖威脅,9月11日晚上,雖然白宮仍有受到攻擊的威脅,他仍決定返回白宮,並在白宮向全國民眾發表談話,藉此顯示:恐怖分子並不能阻斷美國行政中心的運作。 「美國911事件」的經濟影響不僅局限於事件本身的直接損失。更重要的是影響了人們的投資和消費信心,使美元相對主流貨幣貶值、股市下跌、石油等戰略物資價格一度上漲,並實時從地域上波及歐洲及亞洲等主流金融市場,引起市場的過激反應,從而導致美國和世界其他國家經濟增長減慢。 可以看到的是,「911事件」前的世界政治和國際關系和「911事件」後的情況已經明顯不同,美國反對恐怖活動的戰爭將引起國際關系和地緣政治的新變化,引發大國關系的互動。國際政治、軍事、外交形勢的變化肯定會影響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政策選擇,進而影響我國經濟的發展。我應根據事態的發展及時進行跟蹤研究,相機調整我國的經濟政策。
7. 為什麼10內白宮再次緊急關閉
男子白宮外開槍自殺身亡 ,10內白宮再次緊急關閉。
大批警方及特勤人員出動,街區被封鎖。
8. 白宮裡面從天而降的一直老鼠,究竟是不是泄密者
白宮裡面從天而降的一隻老鼠,不可能是泄密者,不可能是叛徒或者他國的間隙!
處理誣告者
如果兩院經過調查證實他老婆沒有任何的貪污受賄或者任何的不服從美國法律的行為,那麼很有可能我將繼續連任,特朗普繼續連任的結果就是找出誣告者嚴肅處理,因為如果真的存在這樣一個誣告者,他們不是不可能善罷甘休的,畢竟特朗普現在是美國總統有絕對的制裁權!前一陣子因為媒體瘋狂炒作的白宮內部有老鼠,而這些老鼠被印度這些木藝者很顯然他們不可能說話,但是這些老鼠卻被比喻成為了泄密者以及誣告特朗普的人員!
9. 白宮的歷史事件
白宮是原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和最高蘇維埃所在地。1991年8月19日,蘇聯副總書記亞納耶夫發布命令宣布,戈爾巴喬夫由於健康原因已不能履行總統職務,自即日起由他本人代行總統職務。同時宣布成立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但俄羅斯聯邦總統葉利欽拒不服從緊急狀態委員會的命令,號召舉行政治罷工,抗議亞納耶夫等人發起的行動。
短短幾晝夜,白宮周圍聚集了大量葉利欽的支持者,8月20日上午,約5萬名遊行者聚集在白宮旁,表示要保衛大廈。下午,葉利欽簽署成立業務管理小組的命令。由20多人組成的「影子內閣」被派到位於離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市70公里處的森林中的備用轉播站領導俄羅斯。准備萬一白宮失守,可組織另一個根據地,進行長期斗爭。
8月21日凌晨,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採取行動。一隊空降兵駛向俄羅斯議會大廈旁的路障。第一批軍車向新阿爾巴特街方向開去。20輛裝甲車沖破新阿爾巴特街第一批路障,駛向白宮。
此後,軍隊開始撤離莫斯科。中午時分,葉利欽在俄羅斯最高蘇維埃非常會議上宣布:他已經控制了在俄羅斯的武裝力量。 實際上,這座俄羅斯議會大樓唯一出彩的時候可能就是蘇聯末年的「十月事件」了。1993年10月3日,俄羅斯總統葉利欽宣布在莫斯科實行緊急狀態令。4日凌晨,俄政府軍進入莫斯科,與忠於議會的戰斗隊進行了長達10個小時的激戰。這場流血沖突造成數百人傷亡。這一事件被稱為「十月事件」,即「炮打白宮」事件。
「十月事件」中,白宮被炮火襲擊引發大火。葉利欽宣布廢除蘇維埃制度,建立新的聯邦議會。1994年,俄羅斯白宮進行了大規模改造與維修。十月事件發生後,白宮周圍修建了高牆。1999年,白宮再次進行改造和維修。據官方宣布,這場流血沖突造成142人死亡,744人受傷。事後,新聞媒介稱之為「十月事件」(也稱「憲法危機」),即炮打「白宮」(俄羅斯議會大樓)
10. 白宮的故事
1792年6月,一位名叫詹姆斯·霍本的年輕人到費城拜見美國第一任總統喬治·華盛頓,希望能參與總統官邸的設計工作。20天後,霍本拿出了設計草圖。10月,總統官邸動工修建,1800年交付使用。但在當時,這座建築並不叫「白宮」。
1799年12月14日,華盛頓溘然辭世,成為唯一一位沒在白宮辦公的總統。
1800年5月15日,第二任總統約翰·亞當斯下令各部從臨時首都費城遷往新首都華盛頓。
落成伊始的白宮,生活條件顯然不能與今天同日而語,以至於還流傳著一個笑話:由於當年辦公建築,「連最起碼的柵欄、院落或者其他可以使用的東西都沒有」,亞當斯夫人只好在東大廳里拉起晾衣繩,將洗好的衣服晾在那裡陰干。對於搬進這座「光禿禿的、巨大而醜陋的建築」,亞當斯夫人心有不快,在寫給女兒的信中,他牢騷滿腹地說:「這座房子經過修整,看上去是可以住人了……但在這座巨大的建築中,居然連一個召喚僕人的鈴鐺都找不到。」由於沒有足夠的人手去砍伐和搬運木材,在這座剛剛落成、尚有潮氣的宮殿里,取暖成了大問題。直到1853年安裝了水暖器材後,白宮才告別寒冷的冬天。
20世紀之前,白宮是完全向公眾開放的,這是第三任總統托馬斯·傑斐遜民主思想的具體體現。當時,前來參觀的人絡繹不絕,傑斐遜本人也會在某一時刻走出辦公室,與素不相識的客人握手,甚至與其共飲下午茶。
第四任總統詹姆斯·麥迪遜和夫人多莉沿用了傑斐遜的做法。入住白宮期間,他們每周都要為外交使團中的高級代表舉辦一次國宴,使白宮成為上流社會的娛樂場所。麥迪遜執政時期,英美兩國爆發戰爭。1814年8月,總統夫婦在英軍進入華盛頓的最後一刻才撤離。臨走時,機智的多莉還不忘從牆上摘下了華盛頓的肖像,帶走了《獨立宣言》的原件和一批歷史檔案。在發出最後通牒後,英軍縱火焚燒了白宮。大火將官邸的牆壁熏得黝黑,只是由於暴雨突至,白宮才沒有化為灰燼。
戰爭之後,麥迪遜請來當年的設計者霍本,重修白宮。為掩蓋被大火燒過的痕跡,赫本用白色油漆將官邸粉飾一新。後來再次重修總統府時,人們乾脆用白色的大理石來裝飾它,使它成了真正的「白宮」。1901年,總統西奧多·羅斯福決定用「WHITE HOUSE」(白宮)一詞正式命名這座建築。
曾有人說:「白宮是一幅不完整的畫。」白宮的二樓和三樓各有幾間房屋是供第一家庭使用的。每位總統和他的家庭都按自己的喜好和審美品位布置白宮,使這座古老的房子隨著光陰的流逝和主人的更換而呈現出千姿百態。
麥迪遜夫人喜歡用鮮黃色的帷幕和裝飾品來布置總統住處,表現了活潑可愛的個性;海斯夫人將卧室的牆壁粉刷成淺藍色,體現出其穩重大方的特點。
目睹一個又一個家庭搬進搬出,白宮使訪客們一踏入便能親身感受到不同主人的鮮明特色:律師出身的塔夫脫帶來了大批法律書籍;礦山工程師出身的胡佛帶來了他翻譯的礦業著作;喜好音樂的杜魯門帶來了三架鋼琴和女兒收藏的大量唱片;行伍出身的艾森豪威爾在書房裡擺滿了軍功章……肯尼迪時代,第一夫人傑奎琳·肯尼迪制訂了一項計劃:使白宮成為美國的博物館。為此,她任命了一個委員會,在全美各地搜羅各式傢具和工藝品。
1834年,泉水引入白宮,結束了白宮外出拉水的歷史;1848年,煤油燈進入白宮;1877年海斯總統入住白宮後,建立了圖書館;1882年,第一架電梯在白宮內使用,不久,人們在白宮里架設了電線,白宮的夜晚從此燈火通明。
傑斐遜總統之後的一段時期,所有希望見總統的人,哪怕只想握一下總統的手,都可以大搖大擺地踱進白宮。據記載,林肯曾在一次晚會上與6000人握手。1901年9月,麥金利總統在紐約出席一個盛大的音樂會,在與客人握手時遇刺身亡。從此,白宮停止了總統與常人的見面。1902年,西奧多·羅斯福總統下令修建白宮西翼,將辦公區與生活區分開。據說,胡佛夫婦曾在1923年大發懷舊情結,在新年第一天打開白宮大門,邀請所有願意進入白宮的民眾參加新年聯歡會,但第二年他們再也不敢標新立異,雙雙躲到城外享清福去了。
伍德羅·威爾遜這位常人看來冷若冰霜的學者總統,為白宮留下了一段佳話。他在第一任妻子愛倫去世後,難以擺脫喪妻之痛,一度沉淪,終日待在白宮內深居簡出。沒想到,在電梯里,他結識了第二位妻子伊迪斯,二人隨即陷入熱戀中,並於1915年完婚。一戰期間,威爾遜夫婦帶頭節衣縮食,用實際行動支持前方。威爾遜夫人在白宮內架起了縫紉機,為前線將士趕制救護用品。她還在白宮的草坪上養起了一群成天「咩咩」叫的小羊,這一來可以節省修剪草坪的開支,二來可以剪羊毛增加收入。羊群在白宮周圍草坪上悠閑地走來走去,使白宮看上去更像一座鄉間別墅。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為保護富蘭克林·羅斯福總統的安全,白宮東翼修建了空襲庇護所。白宮在羅斯福執政時期添建的設施還有游泳池、健身房、地下車庫、影劇院和專供第一家庭使用的南陽台。
1948年夏,杜魯門的女兒瑪格麗特發現鋼琴下的地板開始下沉。於是,美國國會成立了修繕委員會。為便於施工,杜魯門一家搬到了白宮對面的布萊爾大廈,其他機構也遷移至此。修繕工程前後共進行了兩年多,直到1952年3月,杜魯門一家才喜氣洋洋地搬回到白宮。
白宮的主人們雖然彼此出身不同,有著各式各樣的愛好,但同普通家庭一樣,在這座房子里體會著為人子女、愛人和父母的各種感受。唯一不同的是,由於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們的名字與美利堅合眾國的歷史連到了一起,成為這個國家受人景仰的人物。
生活在這里的家庭,在享有極度榮耀的同時,也失去了一般家庭所擁有的輕松和自由,以至於被稱作「白宮的囚徒」。尼克松因在女兒訂婚當晚抽不出時間參加儀式,心中充滿了愧疚之情。加菲爾德的兒子哈里回憶說:他17歲時愛上了一位姑娘,很想和父親說說心裡話,但父親公務纏身,他足足等了一個月。富蘭克林·羅斯福夫人在回憶錄中寫道:孩子們想見父親竟然要預約。有一次,羅斯福正在埋頭批閱一份文件,兒子進來向父親訴說一件私事。說了許久,才發現父親根本沒有注意自己,轉身悻悻地走了。這個渴望父愛的兒子不禁感嘆道:「我們親密無間的家庭生活受到了多麼大的影響!」
盡管如此,白宮的一些主人仍忙裡偷閑,與家人分享天倫之樂。林肯入住白宮時帶來了三個孩子。他在百忙之中經常同孩子們進行體育比賽,還鼓勵他們飼養小動物。他經常疼愛有加地說:「讓孩子們快快樂樂地玩吧。」於是,孩子們經常在白宮無拘無束地奔跑。兒子塔德還攔住前來拜見總統的客人,要他們在自己的義賣攤上買零食,為戰火中的慈善事業捐款。還有一次,內閣正在開會,塔德用玩具火炮轟開了會議室的大門,但總統對此一笑了之。
林登·約翰遜一家搬來後,第一夫人為自己劃出了一塊舒適的工作區。孩子們的小天地設在大廳的另一端,那裡曾是肯尼迪家孩子們居住的地方。後來尼克松和卡特的孩子也住在這間屋子裡。埃米是卡特最小的孩子,她在白宮南草坪那棵彎彎曲曲的老松樹上搭起了鳥窩,還秉承林肯家和老羅斯福家孩子的特點,在白宮養起了小動物。
1893年,克利夫蘭攜妻帶子,開始了第二個任期。出於對總統家3個學齡前小女兒的喜愛,人們從全國各地寄來許多禮物,還紛紛寫信告訴總統夫婦如何教育孩子。有一次,兩歲的露茜和保姆在院子里活動,被一群好奇者圍住。一位婦女抱起露茜,在眾人手中傳來傳去。每一個路人都趕過來拍拍她、抱抱她,親親這個「小公主」。這讓克利夫蘭夫人十分不安。從此以後,通向南草坪的大門就不再向公眾開放。
卡特總統酷愛跑步。如果天氣不好,他就在白宮里上上下下地跑樓梯。每到這時,他都要求把白宮內所有的大門打開,以便可以從頂樓毫無障礙地跑到一樓,甚至直接跑入草坪和花園。
演員出身的里根總統看重情調和娛樂。在里根時代,人們經常可以在白宮舞會上見到這對老夫老妻翩翩起舞的情景。里根夫人還經常舉辦社交宴會和其他社會活動,來推行自己的計劃,如解決青少年吸毒問題。
一般說來,第一夫人的裝扮常常領導潮流。肯尼迪夫人為自己設計的裙裝和發型成了全世界婦女爭相效仿的對象;尼克松夫人喜好的長裙也風靡一時。富蘭克林·羅斯福夫人埃麗諾就曾抱怨自己不是在穿衣服,「而是在裝飾某件公共文物」。
200多年來,白宮一直是美國最高行政長官的官邸,也是美國所有家庭和住宅的代表。正因為如此,入住白宮的男主人都充滿了責任感和使命感。正如富蘭克林·羅斯福在一次講話中提到的:「我從未忘記,我住在一幢屬於全體美國人的房子里,我受到他們的信任。」
全球十大鬧鬼地之一
美國總統官邸白宮也是最愛鬧鬼的地方之一。白宮鬧鬼實際上也不難理解,一些白宮居民自始至終也不願意放棄手中的權力,死後的鬼魂經常還要到這里逛一逛。有傳聞說,約翰亞當斯(John Adams)的妻子阿比蓋爾亞當斯(Abigail Adams)的鬼魂曾在東屋洗衣服;多利麥迪遜(Dolley Madison)的鬼魂喜歡在玫瑰園出沒;林肯的卧室則可能是「誠實的亞伯」經常造訪的地方。
趣聞
美國白宮辦公樓群西側艾森豪威爾行政辦公樓19日突發火災。火災起於副總統迪克·切尼的一套辦公室。由於中央情報局因銷毀審訊恐怖嫌疑人錄像資料引起爭議,美國媒體戲謔地評論說,這起火災可讓不少對政府不利的證據「方便地」消失。
白宮此前並非沒有發生過火災,這里曾發生過兩次重大火災,小規模火災則平均每10年發生兩次。
笑談火災
由於19日的火災並未造成重大損失,因此一些美國媒體除報道事件本身外,還採取了戲謔的姿態,將火災與中情局銷毀錄像資料的事件聯系起來。
在美國各大報紙中,《紐約時報》在網路版中全程跟蹤火災及其善後處理工作。在其網路版上名為「線索」(LEDE)的新聞博客中,報紙編輯帕特里克·萊昂斯寫道:「由於(火災)發生在媒體大肆報道政府部門銷毀不利證據的同一個星期,幾乎可以肯定,圍繞這一事件將會有很多陰謀論。」
果如萊昂斯所預測,許多讀者在留言中笑談說,火災是為銷毀不利證據打掩護。《華盛頓郵報》在報道中專門提到,華盛頓消防部門負責人丹尼斯·魯賓被問到,是否有重要文件或存檔資料在火災中被毀。魯賓回答說:「清點尚未結束,我們目前還不清楚。」
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正就秘密銷毀審訊恐怖嫌疑人錄像資料一事調查中情局官員。中情局局長邁克爾·海登承認,中情局2002年拍攝了審訊兩名恐怖嫌疑人過程的錄像資料,但在3年後將其銷毀。一些人權組織和國會議員譴責此舉旨在毀滅涉及侵犯人權的證據。
陳年往事
在聖誕節即將來臨的新聞淡季,白宮火災引起了媒體的興趣,《時代》周刊更是挖出白宮以前發生火災的陳年往事,在其網站上刊出一則《白宮火災史》。
報道說,白宮經歷的最嚴重火災是在1814年。當時,美國與英國處於戰爭狀態,雙方於1812年開始的戰爭進入第三年,英國軍隊當年攻陷美國首都華盛頓,將白宮付之一炬。
在此之前,當時美國總統詹姆斯·麥迪遜的夫人多莉從白宮中搶運出不少珍貴文件,著名肖像畫家吉爾伯特·斯圖爾特所作美國首任總統喬治·華盛頓的肖像也倖免於難。斯圖爾特所作華盛頓肖像極為有名,一美元鈔票上印刷的就是他描繪的華盛頓形象。
1929年的聖誕節前夜,白宮西翼著火,時任總統赫伯特·胡佛不得不暫離聖誕晚會,指揮工作人員從橢圓形辦公室搶救文件。
此後,白宮從未發生過大型火災,但平均下來,每10年總會有兩起小型火災。l離2014年最接近的一次火災發生在2000年,著火的是當時裝修中的東翼。
白宮救火
近幾十年來,白宮發生的火災都很快被撲滅,沒有造成過重大損失。白宮在1965年安裝了煙火報警系統,這一系統極為敏感,一旦發現火情,白宮的美國特工處控制中心會立即得到報警信號。
華盛頓消防部門也在白宮附近布置了足夠人力、物力。一旦白宮著火,附近至少可以迅速調來5輛救火車和兩部裝有伸縮長梯的消防車。就算是平時,白宮每次有直升機起落,也會有一輛救火車在白宮待命。
不過由於白宮保安的嚴密性,一旦這里著火,消防隊員並不能暢通無阻,特工會檢查他們的身份證明,然後再放救火車進火場。這一過程大約需要一至兩分鍾。
華盛頓消防部門博物館負責人沃爾特·戈爾德說,白宮19日發生的火災很小,幾乎不算火災。他說,最好的防火手段是嚴密的安全措施與永遠都在工作的白宮雇員,他們會在第一時間發現火情,讓火勢不至於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