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曾一度瀕臨滅絕的亞洲獅,緣何能絕處逢生
亞洲獅顧名思義是一種生活在亞洲的獅子,由於某些原因,導致現在很多人對亞洲獅的生存現狀存在一定的誤解。常關注這類消息的人們可能在一些關於亞洲獅的討論話題下,會經常看見關於亞洲獅已經消失了的言論,就我自己而言,已經看過不少,而且有很多網友會在後台問我,亞洲獅到底消失了沒有?在這里我可以很負責任地告訴大家:亞洲獅沒有滅絕,就生活在印度古吉拉特邦的吉爾森林國家公園內,數量預估已達600多隻,高於2015年的普查結果。
亞洲獅群
人們的這些做法是非常正確的,畢竟亞洲獅種群太過於集中,並不是什麼好事,如果能夠在多地建立相應的庇護所,將亞洲獅分散開來的話,好處是顯而易見的,但是這並不是口頭上說一下就能夠解決的,實際上執行起來相當困難,從伊朗的例子就可見一斑。
人們在致力於保護亞洲獅的嘗試上還遠遠不止於上面的這幾點,畢竟保護這種動物,不在一朝一夕,而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需要人們不斷努力。
② 為什麼人口比中國稠密的印度有很多大型野生動物,而中國內地幾乎沒有大型野生動物
在這樣的國家裡,只有依靠宗教和民俗的力量才能約束人們的行為,使他們不去殺戮野生動物。印度的信教者很多,這是很重要的原因。
國人缺乏信仰,做事情缺乏自覺約束,當然容易恣意妄為,野生動物更容易遭殃。
③ 為什麼印度野生虎的數量能在4年間增長33%
老虎保護問題已是全球人民都非常關注的事情了,我國只有27隻野生東北虎,雖然數量比較少,但已經是增長的趨勢了。
老虎是一個比較大的概念,是貓科豹屬虎種裡面的物種,但是如果細分一下的話,可以分成9種,分別是東北虎、華南虎、孟加拉虎、印支虎、蘇門答臘虎、馬來虎、裏海虎、爪哇虎以及巴厘虎,其中後面三種已經滅絕了。
孟加拉虎
曾經在關於保護老虎、獅子的問題下面,經常會看到有人說為什麼要保護這種動物,其實在不同的人眼中,有不同的原因,簡單的來說,如今我們這一代人能夠見到活的的老虎,但是如果不加以保護的話,難道要讓後代子孫只能在書本上了解它們嗎?所以保護老虎等野生動物是迫在眉睫也是意義重大的,在這方面上,印度的做法的確值得贊揚和學習。
④ 野生亞洲獅數量一度瀕臨滅絕,人們做了什麼才讓它觸底反彈
很多人都知道非洲大陸上有獅子,但是不知道的是亞洲獅至今沒有滅絕,現存獅子有6個亞種,大多數都分布在非洲大草原上,它們有一個總稱,叫非洲獅群。亞洲獅是生活在亞洲地區的唯一獅子亞種,它們曾一度分布在地中海至印度一帶,大部分的西南亞地區都能發現它們的蹤跡。
我國古時候所說的“波斯獅”指的就是亞洲獅,但是發展至今,亞洲獅的數量已經非常少了,2017年的權威預估在600頭左右,高於2015年的普查數據523頭。
對於亞洲獅來說,最大的窘境就是近親繁殖,如今這600多頭的獅子,都是當初13頭的後代,近親繁殖直接導致亞洲獅體型大不如前,遺傳多樣性銳減,另外,隨著亞洲獅數量增多,種群越來越集中,那麼它們抵抗外界變化的能力就越差,一旦環境發生變化,那麼之前所有的努力很有可能就白費了。
如今盡管亞洲獅的數量在增加,但是它們的基因歧異度上是相同的,那麼限制種群發展的因素就一直存在,所以說亞洲獅的生存現狀也並不樂觀。
⑤ 老虎及亞洲獅在印度的生存現狀如何
談到獅子,人們總能想起它在草原上追逐獵物時的場景,但是很多人不知道,除了在非洲有獅子分布之外,在亞洲也有一種獅子,是獅子的亞洲亞種,被稱為亞洲獅,歷史上它們曾遍布西南亞大部分地區,但是發展到如今,就只生活在印度古吉拉特邦的吉爾森林國家公園裡面,受到了人們的照料,到2017年8月份進行測算時,數量已經從1907年的13頭發展到了650頭了。
老虎在印度的生存狀態還算樂觀,不過雖然沒有大危機,但小的威脅卻持續不斷,其中棲息地被破壞、偷獵是最大的危機。進入21世紀以來,雖然印度每年被偷獵的老虎數量在下降,但一直沒有杜絕,並且在相當長的一段年份裡面,保持著每年三、四十隻老虎被殺的趨勢。當人們開墾荒地,建造基礎設施的時候,“人虎沖突”則會加劇,目前印度已經是人虎沖突最為激烈的國家,沒有之一。
從目前印度獅虎的生存狀態來看,是有好消息的,畢竟從數量上在保持著增長,民眾的宣傳教育也在推進,但是從長遠的發展趨勢來看,似乎是不容樂觀,特別是亞洲獅,目前繁榮的背後潛藏著較大的危機,如果能夠從古吉拉特邦往中央邦轉移部分獅子的話,無疑是一個利好的做法。
⑥ 印度的野生動物可能是最全面的,是嗎
是的,印度有著豐富的野生生物資源,素有小非洲之稱,各種動植物群落遍布各地。在這里,您可以看到莊重的大象,歡舞的孔雀,昂首闊步的駱駝,怒吼的老虎和獵豹,健壯的獨角犀,兇猛的印度獅,儼然來到了非洲大草原.
印度有許多地方可以進行生態旅遊,為了保護動植物資源,印度設立了70個國家公園和包括鳥類保護區在內的400個野生動植物保護區。
印度的森林是自然愛好者的天堂,對獵豹、獅子、亞洲象、孟加拉虎、以及丹頂鶴等瀕臨滅絕的物種來說,這里的森林也至關重要。印度的保護區和林地縱橫全境,西起拉賈斯坦邦的倫滕波爾國家公園,東至比哈爾邦的哈扎里巴野生動植物保護區;北起喜馬拉雅山麓下的吉姆·考伯特國家公園,南至位於安達爾的六個國家公園,這些保護區和林地構築了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巨大生物圈,沒有任何個地方可以與之相比。
您在喜馬拉雅地區可以見到大象、鹿、豹、野水牛、野驢、獨角犀牛、豪豬、雪豹等各種動物。
全世界百分之八十的獨角犀牛生存於印度。卡齊蘭狩獵保護區是犀牛的理想棲息地,也是最受博物學家、環境學家以及生態旅遊者歡迎的地方。
卡若拉(Karera)保護區的印度大鴇和印度羚也會吸引許多的旅遊者。另一個擁有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的地方是地處歷史名城瓜里爾(Gwalior)附近,舊稱沙普瑞(Shivpuri)的馬得海伍(Madhav)國家公園,遊客們在前往瓜里爾游覽文化遺跡的同時,也順便來此一游。考伯特國家公園是印度北部最受生態旅遊者和度假者歡迎的國家公園之一,在這里正在成為野生動物旅遊的新熱點。這些國家公園和野生動植物保護區的建設為印度發展野生動植物旅遊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印度對虎類保護十分重視,虎被尊為印度國獸,是力量和速度的象徵。印度的虎類保護區多達二十四個。孟加拉虎是體形最大的虎類之一,也是地球上跑得最快的哺乳動物,印度人民以擁有這種動物而感到驕傲。世界上百分之六十的野生虎類生活在印度。印度最著名的野生老虎保護區位於中央邦的班德哈沃咖爾,這里被譽為印度野生動植物保護區之首。來到這里,遊客可以觀賞到孟加拉虎、印度豹、獵豹、印度野牛、黑鹿,以及很多地處同一區域動物。印度對虎類的成功保護又一次地證明了這樣的事實,為了使種族得以延續,我們應該減少對自然環境的消耗和破壞。
印度的野生鳥類既包括本國境內的留鳥,也包括遷移來的候鳥。印度各地的鳥類共有七百多種。喜馬拉雅地區是雉、禿鷹、烏鴉的自然棲息地。,位於拉賈斯坦邦,臨近新德里的考拉得·迦納國家公園是最著名的鳥類保護地。這個國家公園內棲息著大量水禽、涉禽以及陸生鳥類,是觀鳥的理想場所,吸引著眾多的遊客前來觀賞。在多胡瓦(Dudhwa)野生動植物保護區可以看到白鷺、蒼鷺、鸛、鸕鶿等候鳥與鴨、鵝、水鴨等共同生活的情景。在安達曼地區也有許多珍稀鳥類,如印度斑犀鳥、尼科巴野鴿、冢雉等。
⑦ 印度首都為何到處都是牛、猴子等動物,是因為印度人愛心泛濫嗎
如同印度絕大部分地區一樣,印度的首都新德里也動物們的樂園。據聯合國調查統計得知,這座城市裡面的動物種類多達460種,是全球排名第二位的“動物首都”。如若有人曾經前往印度遊玩,會發現有許多動物在城市裡面隨意“安家”。
馬路上隨處可見大量的牛群,沒有人管的流浪狗,猴神廟周圍會搶奪路人食物、金錢的猴子,還有隨處可見的豬和老鼠。究竟是何原因,讓印度的城市裡處可見各種動物的身影?這些動物明明已經破壞了城市的交通、環境,印度人卻不殺他們,是否因為當地人比較有愛心呢?
另一種在印度極為泛濫的動物就是“豬”,但是這種動物並不受到印度人的待見。由於印度有11%的人口為穆斯林,他們將豬視為污穢之物,所以對豬採取敬而遠之的態度。80%的印度教徒,也不殺豬、吃豬肉。
可是,豬的繁殖能力非常強,再加上它們的生存條件較差,導致豬給人們帶來了疾病傳播的隱患。印度政府曾經出台過允許捕殺豬的政策,只可惜印度是一個信奉不殺生的民族,這就造成了豬在印度泛濫成災。傳統的宗教信仰觀念,讓動物們在印度的城市中快樂生活,或許這其中也包含了印度人心中的愛心。
⑧ 印度同時擁有獅子與老虎,那麼野生獅虎還存在同域分布嗎
可能是受貴州“神秘聲音”事件的影響,最近人們對野生動物的熱情提高了許多,問我問題的人數也多了起來,其中有幾個問題令我印象深刻,比如有一網友問:印度是全世界同時擁有野生獅子與老虎的國家,我們都知道,獅子與老虎作為食物鏈頂端的兩種生物,體型相當,實力相當,食性趨同,那麼在同一片棲息地中,它們不會打起來嗎?問題很有意思,但我想說的是:無需太過擔心!
亞洲獅群
當然還有另外一個點,那就是獅群食量巨大,勢必對大型獵物的豐富度有一定的要求,而森林生態系統下無法承載那麼大體量的獸群,所以獅子也不會貿然進入密林去生活,即便是在森林中,獅群也選擇在林中的開闊地帶,且靠近水源的地方生存及活動。
總的來說,在全新世初期獅虎存在同域分布的情況下,二者相遇的幾率都不大,更何況如今獅虎已不在同一片區域中生活了,所以,在野外環境下,獅子與老虎是見不了面的。
⑨ 孟加拉虎遍布整個印度,亞洲獅偏安一隅,中間發生了什麼
獅子與老虎這兩種貓科動物簡直有說不完的話題,一種是森林生態系統下的旗艦物種,一種是草原生態系統下的“王者”,在當今世界上,獅虎在自然狀態下已無見面的可能,也正是因為如此,才給了人們巨大的討論空間。
關於獅虎的話題,最經典也是爭論人數最多的便是“獅虎鬥”,就獅子與老虎誰比較厲害的問題上,爭論雙方各持己見誰也無法說服誰,甚至拿出了如今獅、虎在印度的分布情況說事。
創下行走記錄的孟加拉虎C1
印度的孟加拉虎廣泛存在於全國20幾個野生動物保護或者國家公園裡面,在人們的大力保護下,如今過得很好。
而亞洲獅僅生活在吉爾森林中,雖然有人曾提議為了更好地保護亞洲獅,應該分散保護,即吉爾森林國家公園達到飽和之後,將一部分亞洲獅運至中央邦,劃出一片保護區供其生活,為此中央邦也積極做了一些准備,後來出於某些經濟利益上面的考量,這一提議一直被擱置,因為對於古吉拉特邦來說,亞洲獅是當地最大的旅遊特色。
所以說為何孟加拉虎能遍及印度,而獅子卻只能偏安一隅,背後的原因非常復雜,除了歷史沿革及民眾喜好等因素之外,還有經濟利益等多方面的綜合作用。
⑩ 更新世末,獅虎先後抵達印度次大陸,為何沒引發「獅虎大戰」
至今仍有很多人認為野生獅子與老虎是能夠“見面”的,原因就是它們在印度這個國家都有分布。實際上印度雖然同時擁有獅子和老虎,但它們所在的保護區不一樣,且沒有任何一個保護區能同時擁有這兩種動物,所以如今的野生獅子與老虎,已經不存在同域分布現象了。
亞洲獅僅生活在古吉拉特邦的吉爾森林保護區裡面,而印度的孟加拉虎,雖然分布范圍很廣,大約有40個保護區裡面都生活著老虎,但唯獨古吉拉特邦沒有任何一個保護區存在老虎。
潛伏中的老虎
老虎是獨居的貓科動物,多採取伏擊的方式捕獲獵物,所以它們更青睞於地表層有茂密植被覆蓋的森林環境,這類環境能夠很好地發揮它伏擊捕獵的優勢,在開闊地帶上,老虎是無法生存的。
正是由於老虎與獅子在地形環境上的喜好不同,所以獅子無法沿著老虎擴散的路徑進入亞洲內陸地區,而老虎也無法沿著獅子擴散的反方向,進入南歐及非洲地區。即便是它們在印度次大陸地區的棲息地存在重疊,但二者就像是鄰居一樣,生活在各自相鄰的微生境上,誰也不會貿然進入對方的活動范圍,自然也就不會引發“獅虎大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