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安達曼群島以前是不是屬於緬甸的的領土
很早的時候,人們就知道安達曼群島的存在。公元9世紀阿拉伯旅行者和13世紀馬可·波羅都曾談到安達曼群島。當時馬可·波羅稱「安達曼」為「安加曼尼」。15世紀又有人叫它「金島」。1789年9月,布萊爾大尉受孟加拉政府的指令在安達曼群島東南灣的南安達曼島上建立犯人流放地。這個流放地當時叫作康沃利斯港。兩年後,孟加拉政府反流放地連同它的名字「康沃利斯」港的名字轉到安達曼群島的東北部。1844年,「布里頓」號和「魯民蒙德」號兩艘軍艦在群島附近失事,土著居民以為是向他們進攻,就將船上人員全部殺死,這樣的事情經常發生。為了制止這樣的事情發生。英國決定佔領群島。在1855年,他們制定了一項殖民地和囚犯流放地計劃。但由於1857年的印度兵變,這項計劃被打亂了。為了懲罰兵變中的俘虜,英國1858年初又在布萊爾港附近建立了一個新的流放地。1942年3月,日軍侵佔了安達曼。1945年10月,印度將其收回。隨著孟加拉、緬甸和英屬蓋亞那的移民湧入,群島上的人口越來越多,漸漸地繁榮和發達起來。
所以說明,歷史上不屬於緬甸,是獨立的地區
㈡ 安達曼群島的人種血統
居民主要是克倫人、孟加拉人和矮黑人。人口314,084人。
歷史學家認為,2000多年前這些黑人曾在東南亞諸海島上輾轉生活,但是現如今絕大多數島嶼上還有一萬多黑人,可目前大約只有500人左右了。他們是現在居住在地球上的唯一的舊石器時代的殘存者。由於地處偏遠,幾乎與世隔絕,因此無論他們的身體形態還是他們的文化都沒有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生明顯的改變。他們嚼草根,吃野果,不會耕作,和他們長相酷似的狗是他們惟一的飼養動物。原始型的方箭是他們使用的武器,捕魚時用四個齒的魚叉,射獵野豬時用臨時捆綁的箭桿。有時候,他們還從失事的船隻上弄些鐵下來,做成箭頭,小刀和錛子。
很早的時候,人們就知道安達曼群島的存在。公元9世紀阿拉伯旅行者和13世紀馬可·波羅都曾談到安達曼群島。當時馬可·波羅稱「安達曼」為「安加曼尼」。15世紀又有人叫它「金島」。1789年9月,布萊爾大尉受孟加拉政府的指令在安達曼群島東南灣的南安達曼島上建立犯人流放地。這個流放地當時叫作康沃利斯港。兩年後,孟加拉政府反流放地連同它的名字「康沃利斯」港的名字轉到安達曼群島的東北部。1844年,「布里頓」號和「魯民蒙德」號兩艘軍艦在群島附近失事,土著居民以為是向他們進攻,就將船上人員全部殺死,這樣的事情經常發生。為了制止這樣的事情發生。英國決定佔領群島。在1855年,他們制定了一項殖民地和囚犯流放地計劃。但由於1857年的印度兵變,這項計劃被打亂了。為了懲罰兵變中的俘虜,英國1858年初又在布萊爾港附近建立了一個新的流放地。1942年3月,日軍侵佔了安達曼。1945年10月,印度將其收回。隨著孟加拉、緬甸和英屬蓋亞那的移民湧入,群島上的人口越來越多,漸漸地繁榮和發達起來。
㈢ 安達曼群島為什麼屬於印度
安達曼群島:是孟加拉灣與緬甸海之間、十度海峽之北的一組島嶼,長期以來,人們把北安達曼群島、中安達曼群島和南安達曼群島統稱為大安達曼群島。其它還有蘭德法耳島、韋斯特島、小安達曼島等主要島嶼。
安達曼群島、十度海峽和尼科巴群島統稱為安達曼—尼科巴群島,這是印度的海外領地。
原為英屬印度統治(1789年被英國佔領),印度獨立後繼承了這份領域。
安達曼-尼科巴群島是印度聯邦的海外聯合屬地,處於緬甸以南,孟加拉灣與緬甸海(即安達曼海)之間,距離印度大陸800公里。印度安達曼與尼科巴中央直轄區的一島群,位於孟加拉灣的東南方。
㈣ 安達曼群島是怎麼變成印度的海外領土的
安達曼群島:是孟加拉灣與緬甸海之間、十度海峽之北的一組島嶼,長期以來,人們把北安達曼群島、中安達曼群島和南安達曼群島統稱為大安達曼群島。其它還有蘭德法耳島、韋斯特島、小安達曼島等主要島嶼。
其實,英國人當時至少有三個選項:
如果英國人把安達曼群島給緬甸,印度和緬甸絕對你死我活,最受益的是北方某人口大國;
如果英國自己占為己有,印度跟英國人就會“形同陌路”,即便是人海戰術,印度也要拿下印度洋的東大門,英國得不償失;
相反如果印度送給印度,以印度的尿性,他要乾的事情,正是英國人希望看到的,直到今天對印度人不僅鸚鵡學舌,而且知恩圖報,效果也是相當的不錯
㈤ 說出印度遭受殖民侵略的事例
葡萄牙
參見:葡屬印度
葡萄牙最早於1498年抵達印度。其時西亞的傳統貿易路線被奧圖曼帝國封鎖,而葡萄牙本身也面對著義大利城邦的競爭,使他們希望找出通往印度的航海路線。1498年瓦斯科·達·伽馬首次成功航行至印度,他於喀拉拉邦的科澤科德上岸,並往果阿進發。其後葡萄牙曾一度操控了印度東西兩邊的幾乎所有沿岸地區,又於16世紀取得了錫蘭(今斯里蘭卡)。葡萄牙於果阿、達曼、第烏、達德拉-納加爾哈維利成立了貿易據點,並以果阿作為葡萄牙於東半球的首府。
英國
印度歷史
印度歷史
印度歷史系列條目
顯示▼史前時期
顯示▼古印度時期
顯示▼近代印度
顯示▼現代印度
查 · 論 · 編
參見:英屬印度
英女王伊利沙白一世在1600年頒布特許狀成立不列顛東印度公司,與印度及東亞進行貿易。英國於1624年在蘇拉特登陸,其後得到當時的統治者賈汗吉爾允許於加爾各答和馬德拉斯成立貿易根據地。英國逐漸透過軍事援助而進入當地的政治核心。1700年代英法兩國各代表其印度統治者爆發了英法戰爭。於戰爭末期,以Robert Clive為首的英軍擊敗了法國,使英國的勢力范圍大為擴張。於19世紀初,法國已幾乎被徹底打敗,多數的印度土王都已淪為不列顛東印度公司的傀儡統治者。於1857年,an insurrection in the army sepoys ensued in the popular Revolt of 1857 (Sepoy Mutiny). This mobilised resistance, though short-lasting, was caused e to the widespread resentment e to British discriminatory and religious policies. 這場革命後英國正式將印度設為皇家殖民地。在19世紀末英國勢力發展至高峰時,英帝國由緬甸一直延伸至阿富汗,覆蓋整個南亞次大陸,當時的英屬印度包括了今日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錫蘭亦是英國屬地,不丹也曾一度被佔領。英國於印度的統治在1947年8月15日終結。
法國
參見:法屬印度
法國緊隨英國之後於印度成立貿易基地。於18世紀中的高峰時期,法國曾佔領南印度之大半,並今日的安得拉邦北部及奧里薩邦。然而後來法國卻在英國的進迫下節節失利,至18世紀末已幾乎將原佔領土喪失盡了。1816年英國將本地治里、卡來卡、雅南、馬希及金德訥格爾等一系列飛地歸還予法國,並組成了新的法屬印度。於印度獨立後此些地區分別拼入了相鄰的邦或組成了本地治里聯邦屬地加入印度。
荷蘭
荷蘭的荷蘭東印度公司曾於印度沿岸成立了不少貿易根據地,並曾一度控制Malabar東岸(Cranganore/Cranganor/Kongallor, Cochin de Cima/Pallipuram, Cochin, Cochin de Baixo/Santa Cruz, Quilon(Coylan), Cannanore, Kundapura, Kayankulam, Ponnani) and the Coromandel south coast (Golkonda, Bimilipatnam, Jaggernaikpoeram/Kakinada, Palikol, Pulicat, Porto Novo/Parangippettai, Negapatnam)和蘇拉特(1616-1795)。他們又曾從葡萄牙手中佔領了錫蘭(今日的斯里蘭卡)(1658 - 1796)。荷蘭亦曾於Travancore 及泰米爾納德邦海岸,以至於今日孟加拉的Rajshahi Pipely、Hougli/Chinsura Baleshwar/Bellasoor、Murshidabad及於今日緬甸的Ava、Arakan、Syriam成立貿易站。於拿破崙戰爭後,荷蘭因作為法國的從國而於維也納會議上喪失了錫蘭。後期荷蘭逐漸從印度淡出,專注經營荷屬東印度,即今日的印尼。
丹麥
丹麥是眾多殖民者中最後插手印度的一個。他們只於泰米爾納德的特蘭奎巴建立了一個貿易根據地,然而此貿易站一直無足輕重,並於1845年賣了給英國。
其他國家
其他殖民國家諸如比利時、義大利和德國並未有在印度進行殖民。西班牙因1493年教宗歷山六世頒布的教皇詔書「Inter caetera」確立的分界線而將殖民東半球的權利割讓了給葡萄牙。日本曾於二戰期間短暫地佔領過安達曼—尼科巴群島。
㈥ 印度是如何佔領安達曼尼科巴群島的
在二戰前整個群島以及南亞次大陸都是英國的殖民地,在二戰中該島被日本佔領。日本投降後,英國人揭盡全力想維持對印度大陸以及安達曼尼科巴群島的殖民統治,但因戰後國力衰退以及全世界范圍內民族解放運動高漲,英國被迫同意印度獨立,並在印度建國後把該島移交印度。
㈦ 想知道: 安達曼島在哪
安達曼群島,是孟加拉灣內一組引人注目的島嶼,長期以來,人們把北安達曼群島、中安達曼群島和南安達曼群島統稱為大安達曼群島。其它還有蘭德法耳島、韋斯特島、北安達曼島等主要島嶼。
安達曼群島,孟加拉灣與安達曼海之間的島群,屬印度。北隔普雷帕里斯海峽與大陸相距約220公里。
隔十度海峽遙接尼科巴群島,行政區劃上與尼科巴群島共同組成印度中央直轄區。共有204個島嶼,以北、中、南小安達曼島為主,有些島嶼無常住人口。面積6,461平方公里,最大的島嶼為中安達曼島。人口約15.8萬(1981)。多火山與丘陵,北安達曼島上薩德爾峰海拔750米。群島呈長串形,自北而南排列,長467公里。港灣曲折,水道紛歧,主要城市和海港是布萊爾港(也是直轄區首府)。全年濕熱,年降水2,000毫米以上。且常年有水的河流,供水困難。森林占總面積86%,特產紅木。
原住居民為矮黑人。安達曼群島位於印度和緬甸之間的古代貿易路線上,1789年東印度公司海軍的孟買海軍陸戰隊中尉布萊爾(Archibald Blair)來此訪問,1789年被英國佔領,長期為流放英屬印度各族政治犯的場所,以後有不少大陸人遷入。群島上的第一個歐洲人聚落在位於南安達曼島東海岸的布萊爾港,現為中央直轄區首府。
安達曼-尼科巴群島是印度聯邦的海外聯合屬地,處於孟加拉灣中,緬甸以
安達曼-尼科巴群島是印度聯邦的海外聯合屬地,處於孟加拉灣中,緬甸以
安達曼群島
南,距離印度大陸800公里。
印度安達曼與尼科巴中央直轄區的一島群,位於孟加拉灣東南部。安達曼群島是中央直轄區兩個主要島群之一,共有300多個島嶼(其中有居民的26個),陸地面積為6408平方公里(2474平方哩)。三個大島,即北安達曼、中安達曼和南安達曼,位置緊密相鄰,總稱大安達曼。它們南面的小安達曼島也重要。原始居民中只有現存於南安達曼島、拉特蘭(Rutland)島及小安達曼島上的賈拉瓦(Jarawa)和昂格(Onge)人還保留著傳統的狩獵與採集的生活方式。尼科巴群島的傳統語言尼科巴語是南亞語系裡非常獨特的語言。安達曼群島的語言獨成一體,和亞洲大陸的語言沒有同源關系。
㈧ 安達曼-尼科巴群島的歷史沿革
1789年,葡萄牙在安達曼北部安頓下來,但後來由於氣候惡劣而未能再次建立殖民地。在1857年的暴動後,英國人就因地制宜地將這里變成了對囚犯嚴酷勞役刑罰的地方。這里的監獄因從未有過釋放而成為聲名狼藉的地獄。直到1935年憲法被修改後,安達曼的囚犯才又一次被提審。整個過程直到1938年才完成。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軍佔領了這塊土地。
在印度獨立後,印度政府開始接管此地,且立法通過禁止外來者進入以確保當地部落免受外來干涉。
島嶼的大部分地區都覆蓋著森林,其中只有6%可用於農業生產。
政府已採取措施開始在此發展漁業和棉花工業。1992年政府決定將此島嶼向外國遊客開放。島嶼通過與大陸定期的飛航與大陸的德里、加爾各答、晨奈相通;並通過海運與加爾各答和晨奈相通。
㈨ 安達曼群島屬於哪個國家
安達曼群島 , 孟加拉灣 與安達曼海之間的島群,屬印度。北隔普雷帕里斯海峽與大陸相距約220公里。南隔 十度 海峽遙接尼科巴群島,行政上與尼科巴群島共同組成印度中央直轄區。共有204個島嶼,以北、中、南 小安 達曼 島為主,有些島嶼無常住人口。面積6,461平方公里。人口約15.8萬(1981)。多火山與丘陵,北安達曼島上 薩德 爾峰海拔750米。群島呈長串形,自北而南排列,長467公里。港灣曲折,水道紛歧,主要城市和海港是 布萊爾 港(也是直轄區首府)。全年濕熱,年降水2,000毫米以上。缺常年有水的河流,供水困難。森林占總面積86%,特產紅木。原住居民為矮黑人。1789年被英國佔領,長期為流放英屬印度各族 政治犯 的場所,以後有不少大陸人遷入。
㈩ 安達曼-尼科巴群島的現有狀況
安達曼-尼科巴群島位於南亞次大陸的東南面,孟加拉灣的南部。群島由572 個大小島嶼組成,呈南北縱向排列,散布在北緯6至14度、東經92至94度之間,總面積達8249平方公里。群島大多為無人島礁,有人居住的島嶼僅有36個,人口約 28萬。島上火山、丘陵縱橫,因地處熱帶,氣候終年濕熱,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森林佔全島面積的86%,紅木是其特產。安達曼-尼科巴群島是印度的中央直屬區之一。這里由於遠離大陸,開發不易,自印度獨立以來一直未能得到中央政府的重視,當地一些土著民族至今仍保留著裸身舊習。
安達曼-尼科巴群島位置重要,具有印度洋其他島嶼無可替代的戰略地位。世界著名的黃金水道———馬六甲海峽就坐落在安達曼-尼科巴以東不遠處。群島恰如卡住海峽的兩道天然閘門,扼控亞太、非洲、歐洲以及大西洋地區之間國際航空及海運的戰略要沖。由於這種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安達曼-尼科巴群島歷來是殖民主義者和霸權主義者所垂涎的海上基地。自1789年起,群島長期為英國佔領。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曾被日本人佔領,戰後,歸印度管轄。長期以來,出於防務需要,印度海軍在群島首府布萊爾港設有軍港和基地,印陸軍和空軍在當地也有少量駐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