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在國處印尼買的黑咖啡能喝嗎
可以喝,而且很好喝的,很多是要煮的,煮好了就行。
B. 印尼咖啡怎麼樣呢
印度尼西亞是數百種咖啡的產地。其中大部分是阿拉比卡咖啡,因為在印度尼西亞,咖啡種植在高原上,從蘇門答臘島的西端一直到巴布亞島的東端,遍布整個印度尼西亞。
許多人說印尼咖啡對其原產地西方的酸性更強,而對東方的味道更濃。據我所知,咖啡的酸度取決於很多因素,比如土壤,直到過程。
不同的加工工藝導致不同的口味和酸度,即使是來自同一種植基地的同一種咖啡豆。洗過或沒洗過的豆子會散發出不同的味道。洗過的堅果味更濃,而沒洗過的堅果味更甜。烘焙的程度會產生不同的味道。烤的顏色越深,味道就越濃。
巴厘島。生長在神島的高地上,味道是超凡脫俗的美味。不知何故,比任何豆子(甚至是巽他)都甜,更濃郁的柑橘香氣和果仁味道,果香濃郁。
弗洛雷斯黃色Caturra。這種咖啡生長在弗洛雷斯島的高地上。黃色卡圖拉的獨特之處在於,它與其他咖啡櫻桃不同,成熟後的果實是黃色的,而不是紅色的。酒體粗壯,香草味,帶有柑橘和熱帶花香。
離開瓦梅納巴布亞辦法。這種咖啡生長在僻靜的巴布亞高地,由於化學農葯很貴,所以都是有機咖啡。酒體粗壯,口感豐富,帶有焦糖、香料和花香的味道。雖然它的酒體非常大膽,但餘味很輕,很順滑。
近3年來,咖啡文化在印尼興起,咖啡鑒賞家不斷發現印尼咖啡的品種越來越多。鄰近地區不同的種植園有時會有不同的口味。這使得印尼咖啡如此豐富多樣。
C. 巴厘島70咖啡工廠的咖啡甜度怎麼樣
70咖啡的咖啡真的不甜,有些苦呀,你要是需要甜的,可以放糖調一下味道。
D. 印度尼西亞的咖啡有哪些特點
印尼最好的咖啡種植區在爪哇島、蘇門答臘、蘇拉威西島三個島,創立了三大咖啡品牌,其中印尼蘇門答臘曼特寧咖啡酸味適度,帶有極重的濃香味;爪哇咖啡屬於阿拉比卡種咖啡;蘇拉威西島咖啡顆粒飽滿、香味濃郁。占總產量90%的是羅布斯塔種咖啡,質量號稱世界第一。個人感覺咖啡好不好喝除了需要注重咖啡豆的質量,更是需要重視咖啡豆的存儲。把咖啡豆放在帶有沃進排氣單向咖啡閥的袋子中,可以避免咖啡袋漲爆。同時,可以防止咖啡豆與袋子外的空氣接觸造成氧化變質。咖啡風味可以得到保證。
E. 印度尼西亞的咖啡是怎樣的
首先必須要說下:印度尼西亞的咖啡,最富有名氣的代表自然是蘇門答臘島(麝香貓)貓屎咖啡、曼特寧!還有爪哇島、蘇拉威西島的咖啡。
印尼的咖啡種植面積為世界最大,但由於咖啡生產效率低,導致印尼咖啡產量在巴西和越南之後,僅居世界第三位。
印尼的咖啡種植歷史要追溯到荷蘭殖民時期,1696年,當時荷蘭駐印度Malabar的總督將一批咖啡苗送給荷蘭駐巴達維亞batavia(今雅加達Jarkata)的總督,這是印尼首次種植咖啡。不過,這第一批咖啡苗被洪水沖毀。1699年,巴達維亞再次接受饋贈,這一次,咖啡苗順利成活下來,並在1701年迎來第一次收獲,開啟了印尼的咖啡之旅。
最初,咖啡種植於雅加達及附近區域,後來,種植區域逐漸擴大到爪哇中部及東部,蘇拉威西島、蘇門答臘島、巴厘島也開始種植。
1711年印尼咖啡就開始供應歐洲市場,彼時,印尼是非洲及阿拉伯之外,第一個大規模種植咖啡的國家。18世紀80年代成為當時世界最大咖啡出口地。Java咖啡的聲名始於此。
印尼最好的咖啡種植區在爪哇島、蘇門答臘、蘇拉威西島三個島,創立了三大咖啡品牌,其中印尼蘇門答臘曼特寧咖啡酸味適度,帶有極重的濃香味;爪哇咖啡屬於阿拉比卡種咖啡;蘇拉威西島咖啡顆粒飽滿、香味濃郁。占總產量90%的是羅布斯塔咖啡,質量號稱世界第一。
但是對於愛咖啡的人來說,印尼有一種咖啡絕對是愛咖啡之人夢寐以求的上品,那就是Kopi Luwak(麝香貓咖啡),這種咖啡有個別名叫做「有屎以來最香的大便」,咖啡的名字雖然不太雅,但是味道好卻是事實。它是印尼蘇門答臘島上一種叫做「麝香貓」的樹棲野生動物拉出來的便便,當地的農民通常把發現「麝香貓」便便當作是上天的恩賜,因為並不是所有「麝香貓」的糞便都能被幸運地找到。一旦找到幾顆這樣的「咖啡豆」,當地人就會彎腰躬身地把它們撿起來,小心地收集,再經過挑選、晾曬、除臭、加工烘焙等數道工序,製造出全世界最稀有、最獨特、也最昂貴的咖啡。
F. 印尼進口食品 kopiko/可比可速溶咖啡怎麼樣
說實話,印尼的咖啡質量還是很有水平的,本身是因為印尼的咖啡種植歷史比較久,而且土壤和氣候都比較符合咖啡的生長:)
所以原料好的話,很多東西就比較好操作,可以出來不同的口味,但是味道都很不錯:)
你可以試試!
G. 拿鐵咖啡的牛奶溫度高於70度口感怎麼樣
口感沒太大變化,做拿鐵打奶泡溫度保持在六十多度,是因為溫度超過六十多度,奶香會減弱,會影響味道,不影響口感。
H. 印尼帶回來的,這種咖啡多少錢公豆、母豆分別是哪袋怎麼喝
黑色袋子是公豆,比較好一點的種類,在印尼的價格大概是300人民幣一斤,白色袋子是母豆,價格大概是150人民幣一斤,磨粉以後需要用法壓壺過濾,不能直接沖泡,不然會有渣。一般按照1:5比例沖,過濾以後加入椰粉,白砂糖即可。
I. 70度水沖的咖啡什麼味道
微苦。
最好不要把咖啡煮沸,沸騰的水會使咖啡變苦,要注意水的溫度應低於攝氏96度,咖啡最好不要再加熱,沖煮時應注意僅煮每次所需的份量,且最好在剛煮好時飲用。
咖啡的最佳飲用溫度為攝氏85度,咖啡含有大約100種不同的物質,包括咖啡因,單寧酸,油和氮化合物等,咖啡是一種興奮劑,對人體會產生很多影響,它可利尿,刺激中樞神經和呼吸系統,擴大血管,使心跳加速,增強橫紋肌的力量以及緩解大腦和肌肉疲勞。
J. 印度尼西亞的咖啡發展是怎樣的及如何劃分等級
◎ 以咖啡豆的大小分級
這種分級法是以各種有孔的篩網進行分級,篩網有各種規格,以編號識別,編號與網孔是相關聯的。網孔的大小一1/64英寸為計算單位,若網孔的直徑是18/64英寸,則表示這個篩網的編號是18;若網孔的直徑是17/64英寸,則篩網的編號是17。以此類推,有19、16、15、14等各種編號的篩網。
篩選的過程是將咖啡豆置於網上,以機器或人工來回搖動後,比網孔小的豆子便會落下,遭到剔除;遭受剔除的豆子會再經由更小號的篩網加以篩選。經過層層篩選之後,咖啡豆的級數就被編出來了。
經過分級以後,區分為AA、A、B、C與PB等級數。AA為最高級,A、B、C依次遞減,C級以下的通常拿去當飼料或肥料。另外,圓豆的風味特殊,而且豆子本來就比較小,所以自成一級,即「PB」,通常價格較高。一般使用這種分級法的地區有肯亞、新幾內亞、波多黎各、辛巴威、坦尚尼亞與烏干達等地。
◎ 以瑕疵豆的點數分級
這是最早的分級方法,巴西的許多地區還正在使用中。鑒定的方法是隨機抽取300克的樣本,放在黑色的紙上,因為黑紙最能避免反光。然後,由專業鑒定師謹慎檢視,找出樣本內的瑕疵豆,並按照瑕疵的種類,累計不同的分數。例如,黑豆1粒算1分、小石子1粒算1分、大石子1粒算5分、破碎豆5粒算1分、蟲害豆5粒算1分、酸豆2粒算1分、大乾果皮1個算1分、中乾果皮2個算1分、小乾果皮3個算1分、未脫殼豆5個算1分、貝殼豆3個算1分等。鑒定完之後便依照累積的缺點分數評定級數為NY2~NY8,沒有NY1。如果想買第一級(NY1)的巴西豆,是會鬧出笑話的。印尼的咖啡豆也是採用這種分級法,主要分為6級,即Gr1~Gr6。衣索比亞也一樣,最高等級為Gr2。
◎ 以產地的高度分級
一般而言,高山地區由於氣候寒冷、咖啡生長速度緩慢,生豆的密度較高,質地較堅硬,咖啡越是濃醇芳香,並有柔順的酸味;反之,生豆的密度較小,質地較不堅硬,則咖啡的品質較差,所以,也有人以「硬度」來分級。這種分級方法可分為下列幾種:極硬豆,高度約4500~5000英尺,簡稱SHB;高硬豆,高度約3000~4500英尺,簡稱GHB;硬豆,高度約2000~3000英尺,簡稱HB;太平洋海岸區,高度約984~3280英尺,簡稱Pacific。瓜地馬拉、哥斯大黎加、薩爾瓦多、墨西哥、宏都拉斯與海地等美洲國家都是這種分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