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尼資訊 > 印尼首富林紹良與林定強什麼關系

印尼首富林紹良與林定強什麼關系

發布時間:2022-06-14 12:01:42

A. 林紹良的成長記錄

華裔商人
大家都知道紅頂商人胡雪岩,在華人中,他幾乎是家喻戶曉的人物,之所以叫紅頂商人,是因為胡雪岩充分利用了當時中國的政治和經濟環境,創造了屬於自己的商業帝國。在今天同樣,華裔商人也能夠在海外擔當紅頂商人的角色,甚至取得了遠遠超過胡雪岩的成就,這個就是印度尼西亞華裔商人林紹良創造的輝煌(1916年7月16日至2012年6月10日)。
賣雜貨的小販
1916年7月16日,林紹良出生在中國福建省福清市海口鎮牛宅村裡一個殷實的農民家庭。祖祖輩輩都是以種田為生,家裡雖然不是大富大貴,但也過得安逸自在。
從小,林紹良就聰明好學,記憶力很強,在村子裡很多人都不喜歡念書的情況下,他在私塾一直念到了15歲。然後開始學著做點小生意,家人給他在村口租了一間房子,開了一個小麵店。
可是,好景不長,「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侵佔了東三省,人心惶惶,林紹良的麵店也只好關門了。
林紹良的家鄉是個田少山多的貧困地區,正如當時許多出外闖世界的人一樣,很多當地的年輕農民都去了南洋謀職。林紹良的叔父去了印尼,後來大哥林紹喜也離鄉背井到了那裡,可以說家裡的頂樑柱就是林紹良和父親了。
然而禍不單行,1935年,年邁的父親因病去世了,操勞家務的重擔全落在他母親的肩上。而這時國民黨抓壯丁的風聲也越來越緊,母親擔心兒子被抓走,便主張他出走南洋,一來可以避免被抓壯丁,二來也可以去南洋闖一闖。
就這樣,林紹良來到異國他鄉,開始了自己的漂泊生涯。1938年春天,他來到印度尼西亞中爪哇的古突士鎮,投靠叔父。當時叔父林財金在鎮上開了個花生油店,林紹良就在店裡當學徒。他每天起早貪黑地幹活,空餘時間還要學習印度尼西亞語及爪哇方言。
作為東南亞一部分的印尼,也並非安樂之邦,日本侵略者的鐵蹄也已經邁向了這里。爪哇島上並不比家鄉好多少,烽火連天,經濟凋零,生意人想要賺錢,談何容易。林紹良發現,在店中坐等顧客上門不行,他便向叔父提出要到外面去推銷,叔父答應讓他去試試。
於是,林紹良走街串巷,上門推銷花生油。戰時對日用品的需要其實是很大的,但因為戰亂,顧客很少出門,林紹良的送貨上門受到了熱烈歡迎,銷售額開始成倍地增長。叔父高興地給他加了薪,鼓勵他繼續幹下去。
兩年後,林紹良有了些積蓄,他開始有了新的想法,光一輩子寄居在叔父家,不會有什麼出息,他想獨立,尋求更大的發展。沒有太多的本錢,林紹良做起了販賣咖啡粉的小本生意。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事實上,這段生活是非常艱苦的,為了生計和理想,林紹良每天半夜三更起床,先將買來的咖啡豆磨成粉,再用舊報紙包成小包,天還未亮,就騎上自行車,不管刮風下雨,趕到六七十里外的三寶壠市去販賣。只有當夜深人靜入睡時,才會忘記疲勞。這種生活雖然盈利不多,但卻培養他的膽識,積累了社會經驗,接觸了很多人。時至今日,林紹良每當回憶起這段「騎自行車販賣」的艱苦生活時,還不無感慨地說,人需要經得起磨練,才會有所進步。

B. 林紹良是如何成為印尼的「水泥大王」的

1975年林紹良又開始涉足水泥生產,沒用幾年,林紹良的「印度尼西亞洋灰公司」就成為印尼最大的水泥企業集團。印尼目前是東盟國家中最大的水泥生產國和出口國,而林紹良所屬水泥公司的產量,佔全印尼總產量的60%,林紹良又成為了印尼的「水泥大王」。

C. 福清的富豪前十名是哪些呢

1、韓國龍,1955年3月出生於福建福清市三山鎮韓瑤村,新加坡僑眷。現任冠城(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冠城鍾表珠寶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2、周宗文,1957年3月出生,福建福清人,中國地質大學學士、清華大學EMBA,工程師。現任周大生珠寶有限公司董事長及總經理。

3、俞熔,1971年出生,福建福清人,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電子工程系,上海財經大學金融學碩士、中國中醫科學院博士、中歐國際工商管理學院EMBA,他1998年成立天億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4、魏成輝,1948年出生於福建福清,1954年隨母移居新加坡,被稱為世界薄餅大王、新加坡股神,現任新加坡第一家食品集團董事局主席。

5、曹德旺,1946年出生在福建福清,系享譽世界的著名企業家,首位獲得安永全球企業家大獎的華人,被譽為中國首善與汽車玻璃大王。現任福耀玻璃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創始人。

6、林定強,1966年出生,原籍福建福清,中國香港籍居民。現任金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任中國僑聯常委、中國僑商投資企業協會副會長、北京僑商投資企業協會副會長。

7、林宏修,1951年出生於印度尼西亞,祖籍福建福清,澳大利亞新英格蘭大學經濟學士學位。現任融僑集團董事長兼總裁。

8、林逢生,1949年10月25日出生在印尼,祖籍福建福清,小學和中學在印尼和新加坡求學。其父為已故前世界華人首富並世界第六巨富、被譽為亞洲洛克菲勒的林紹良先生。現任印尼三林集團董事局主席、香港第一太平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9、蔡道平,1956年出生於印尼,祖籍福建福清,位列2018年福布斯印尼富豪榜第三,被譽為印尼煙草大王,已故其父蔡雲輝先生和其兄蔡道行先生被並稱為世界丁香煙大王。現任印尼最大香煙企業鹽倉集團董事局主席。

10、林文鏡,1928年出生,為福建融僑集團的締造者,也是印尼林氏集團兩大股東之一。集團擁有世界最大的水泥廠和麵粉廠,在福州和重慶的項目更讓他在房地產開發界聲名鵲起。

(3)印尼首富林紹良與林定強什麼關系擴展閱讀:

福清華人在資歷、財富、貢獻,社會地位以及捐助公益事業等方面,所取得成就有目共睹,在海外成大業者更不在少數。頗具代表性的印尼融僑中,不乏一大批財力雄厚,享譽全球的商業巨頭和華僑領袖。

早在1990年代,印尼50家最大的企業中,福清人的就佔了8家。如富可敵國的華商巨子林紹良,創辦了世界上最大的印尼麵粉廠和印尼水泥廠的企業大佬林文鏡,東爪哇諫義里世界丁香煙王國的締造者蔡雲輝,以及印尼哈拉班集團創辦人陳子興等已故頂尖級的老闆,也都曾赫赫有名。

直至今天,在印尼的那批華人精英社團領袖中,其代表性的頭面人物總少不了鄭年錦、俞雨齡、紀輝琦、林文光,蔡道平,林逢生,林宏修這些福清人。

福清人老是被人叫做福清哥,現在更多福清人也樂意自稱福清哥,福清人自早就喜歡創大業、做大事,喜歡當大老闆,喜歡當大哥大。所以不管事在家裡,還是在外面,都要當哥,所以就叫福清哥。

D. 林紹良的介紹

林紹良(1916.07.16-2012.06.10),印尼林氏集團董事長,印尼政府經濟顧問,印尼前首富,美國《投資家》雜志將其列為世界12大銀行家之一,曾被稱為「世界十大富豪之一」。1995年集團的總資產高達184億美元,營業總額約200億美元,所屬公司640家。

E. 林紹良的人物生平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後,印度尼西亞宣告獨立。但日軍剛退出印尼,荷蘭殖民軍又卷土重來。一場抗擊荷蘭殖民者的獨立戰爭即將爆發。
當地華商在中華總會的領導下,大力支援印尼的抗荷獨立戰爭,雖然林紹良不是最有錢的那一個,但卻是表現最為突出的一個。亂世出英雄,少時熟讀史書的林紹良預感到自己大顯身手、獨闖天下的時機到了。他確信,這場戰爭的最終勝利必將屬於印尼人民,而自己的事業或許能在這場戰爭中找到一個契機、一個新的生長點。
就在這時,有一位高級領導人為擺脫荷情報人員的追捕,潛入古突土鎮隱蔽,中華總會對林紹良很是信任,就把這項重要的掩護任務交給了他。而這位名叫哈山·丁的領導人在林家藏匿了1年多,與林紹良結成了莫逆之交。事後他才知道,哈山·丁是印尼共和國第一任總統蘇加諾的岳父。正是通過哈山·丁的關系,林紹良結識了很多部隊上的人,當然也包括印尼的首任總統蘇加諾,而當時蘇加諾只是一個師的上校團長。
在當時,由於殖民軍的封鎖,共和國軍隊的軍火、葯品奇缺,林紹良看到這種情況,很是憂慮,如果持續下去,肯定無法抵擋住荷蘭殖民者的侵略,於是他決定做起這方面的生意,為軍隊提供必要的軍用物資。而在當時,這樣做是需要極大勇氣的,要不怕風險,膽大心細。
林紹良先和共和國軍方談了自己的想法,受到了熱烈支持,雙方一拍即合,認真而又慎重地研究了運輸路線。不久,林紹良冒著生命的危險,用帆船載著從新加坡購買的武器及軍需物品,憑著對地形和海路的熟悉,左右迴旋,巧妙地越過荷軍封鎖線,把一批軍火安全地運到了中爪哇印尼軍中。就這樣,林紹良押運軍火,一次又一次地穿越荷軍的封鎖線,如入無人之境。每次運抵前線,印尼官兵都向他歡呼致意。不僅他從軍火生意中獲取了相當可觀的利潤,同時又與蘇加諾等印尼軍官結下了深厚的私人友誼。這為他日後事業上的成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F. 林紹良的成功秘訣

經過幾十年的苦心經營,到1988年,年逾七旬的林紹良已經構建起了自己的「林氏王國」,其控制的旗艦企業在東南亞經濟發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林紹良也因其雄厚的財力、龐大的勢力,稱雄印尼,富甲東南亞,被譽為「亞洲的洛克菲勒」。
「林氏王國」是一個多元化的集團,經營范圍相當廣泛,主要涉及紡織、水泥、化工、電子、林業、漁業、航運、保險、金融、房地產、黃金寶石、酒樓飯店、醫療器材、電信設備、鋼鐵等行業。它的基業中心在印尼首都雅加達,下屬的公司企業,分布在印尼、新加坡、香港、賴比瑞亞、荷蘭、美國等國家和地區,成為一個跨亞、非、歐、美四大洲的國際財團。
分析林紹良巨大成功的原因,毋庸置疑的是,他與印尼前總統蘇哈托的深交,對他事業的成功起了很大作用。但蘇哈托的幫助僅僅是林紹良成功的一個因素。立足於國計民生,適應國民經濟需要,這是林紹良恪守的一個經營思想,也是獲得印尼政府支持的前提。一家菲律賓報紙說:「林紹良的企業起到了『應民族經濟之所需,補民族經濟之所缺』的作用」,這樣既會得到政府的扶植,也贏得普通印尼人的認同。
林紹良本身的個人奮斗也是重要因素。林紹良曾對人說:一個人的創業,一半靠機遇,一半則靠個人奮斗——這是他事業成功的寫照。林紹良善於摸清市場和顧客的變化,改變經營方針:「生意成功的秘訣,是要為顧客服務,贏得顧客的信任。」
此外,他善於抓住機遇,注重人才的選用和培訓,注重人際關系的處理。林紹良自己曾十分感慨地說:「自己所學不多,本無力量經營如此龐大的企業,現今之所以能有所成就,主要是善於選擇共事的夥伴。」
林紹良個人曾總結說:「勤儉奮發是華人的美德,方向、意志和策略是第一要素,不怕失敗、奮斗不懈、運籌帷幄、出奇制勝和深思熟慮是成功的必備條件。」

G. 公司為什麼要有財務

理財是公司的一個重要而且具有技巧的方面,不僅包括對賺錢的含義的清楚認識,也包括對成本控制、資金投向、效率、風險等關鍵問題的判斷和把握,公司幾乎所有重大決策往往與財務相關。

做生意的目的是為了賺錢;如果不會理財,就不可能會賺錢,即使賺了錢,也會白白流失。

創作不易,您的留言和轉發是最大的持支

H. 亞洲前首富是誰

中國李嘉誠

年齡:78歲;凈資產:230億美元李嘉誠1928年出生於廣東潮州,父親是小學校長。1940年為躲避日本侵略者的壓迫,全家逃難到香港。在李嘉誠14歲的時候,其父因病逝世,為了養活母親和三個弟妹,他被迫從高中輟學。

20世紀50年代末期,李嘉誠開始投資地產市常如今,他已經是一名成功的地產商,同時還經營著世界上最大的港口,擁有最大的移動手機運營商的頭銜,當之無愧地成為亞洲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最近,李嘉誠也響應世界首富比爾·蓋茨發起的捐款風,正式宣布將把自己1/3的財產捐贈給慈善事業。

印度安巴尼兄弟

年齡:49歲和47歲;凈資產:201億美元和182億美元在印度,提起這個號稱是「印度的洛克菲勒」的安巴尼家族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2002年,一手創建信實集團的迪魯巴伊·安巴尼辭世,他的兩個兒子繼承了他的財產。一向不甚和睦的兩兄弟於2005年正式拆夥,哥哥穆克什繼續主管集團石化產品、聚酯和精煉油業務,弟弟阿尼爾則退出集團核心權力圈,轉而專攻集團下屬電力、電信和金融服務業。如今,兩兄弟憑借著各自的商業手腕和精明才智在各自的領域里打拚,他們的努力成果也從財富榜的排名上充分顯現了出來。

韓國李健熙

年齡:65歲;凈資產:29億美元管理著韓國著名的三星集團,李健熙憑借著近30億美元的個人資產坐擁韓國首富的寶座。在李健熙20多年的精心經營下,三星集團成為了韓國最大的企業集團。

馬來西亞郭鶴年

年齡:83歲;凈資產:70億美元郭鶴年1923年出生於馬來西亞新山市,是華人的後代。20世紀50年代初,郭鶴年從「糖王」發家,最終成為橫跨酒店、地產、船務、礦產、保險、傳媒和糧油等產業的馬來西亞首富。他旗下的香格里拉酒店已在全球擁有50間酒店。

菲律賓陳永栽
陳永栽1934年出生於福建省晉江市一個普通家庭 陳永栽是一個傳奇。從平凡到輝煌,從貧窮到富有,這樣的經歷聽起來更像神話。對懷抱夢想的年輕人來說,陳永栽又是一個活生生的夢想成真的例子。陳永栽的經歷向他們證明,通過個人奮斗獲得成功不僅是故事,而且是可以實現的現實。
70歲的陳永栽,名列亞洲富豪第12位,菲律賓首富地位無人能夠動搖。

新加坡郭令明
《福布斯》雜志2004年第一次公布了東南亞富豪名單,地產業和酒店業大亨、豐隆集團主席郭令明以28億美元的個人資產成為新加坡首富,並在排行榜上名列第三。

今年62歲的郭令明,祖籍福建同安,是新加坡豐隆集團創始人郭芳楓的長子,10年前接管集團。郭芳楓1911年出生於一個普通的庄戶人家,14歲那年抱著一卷草席到新加坡謀生,白天在五金店當學徒,晚上去夜校補習功課。後來與三個弟兄一起開辦了名為"豐隆"的小店,半個世紀後,豐隆成為亞洲最大的華商財團之一。

越南
在福布斯2007年亞洲富豪排行榜中,包括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和印尼在內的東南亞國家都有富商上榜,獨缺該地區GDP增速最迅猛的國家——越南。
根據美林公司的2004年度《全球財富報告》,上榜富豪有宏安加萊集團(Hoang Anh Gia Lai JS)總裁段阮德(Doan Nguyen Duc)。宏安加萊集團旗下資產包括木製傢具公司、酒店、房產,以及越南足球聯賽排名第一的宏安加萊足球隊。作為宏安加萊足球俱樂部的主席,段阮德擁有該集團60%的股份,市值約為7430萬美元。
越南信息技術公司FPT的首席執行官兼總裁張家平(Truong Gia Binh),河內進出口總公司董事長武文天(Vu Van Tien),以及越南證券業龍頭西貢證券公司(SSI)董事長阮維興(Nguyen Duy Hung)
也有人說越南首富是Khai Silk ,有待考證

印尼林紹良

1916年7月16日,林紹良出生在中國福建省福清縣海口鎮牛宅村裡一個殷實的農民家庭。林紹良是印尼林氏集團董事長,印尼政府經濟顧問,印尼首富,美國《投資家》雜志將其列為世界12大銀行家之一,曾被稱為「世界十大富豪之一」。1995年集團的總資產 高達184億美元,營業總額約200億美元,所屬公司640家 企業類型 銀行業。

新加坡女首富林愛蓮
據馬來西亞媒體9日報道,現年45歲的新加坡「水王國」凱發集團總裁林愛蓮,日前被美國權威財經雜志《福布斯》評選為「東南亞第一女富豪」。作為有史以來第一位殺入《福布斯》東南亞富豪榜前40名的女性,她以2.4億美元的身家成為該排行榜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富豪。
林愛蓮出生在馬來西亞霹靂州金寶甘榜,是一名華裔的孤兒

日本山內溥
任天堂前任董事長山內溥(Hiroshi Yamauchi)以78億美元的身價成為了日本最富有的人,而這得益於任天堂暢銷的游戲機Wii。現年80歲的Yamauchi在過去的一年間,其身價猛增了30億美元,這使其從去年第三的位置躍升到了首富。
在過去的兩年間,任天堂的股價翻了三倍多,公司的市值達到了790億美元,而Yamauchi擁有該公司10%的股份。

去年日本的首富是房地產老闆Akira Mori,目前其身價為77億美元,下滑到了日本第二富人的位置。83歲的Kunio Busujima以54億美元的身價位居第三,他是彈球賭博游戲機製造商Sankyo的創始人。

朝鮮林尚沃
林尚沃,林尚沃從一個小小的雜貨鋪店員成長為朝鮮首富,其友人金正喜總結林尚沃的商業之道:「非逐利而求義也」,悟透商道的林尚沃真正做到了自己所說的「財上平如水,人中直似衡」。

汶萊劉錦國

88歲高齡的劉錦國號山河,祖籍彭城(今江蘇省徐州市)。清代嘉慶年間,高祖父舉家徙居同安縣城內,後又移居同安縣翔風里二十都烈嶼保高厝社(今為金門縣烈嶼鄉)。18歲時,他自大金門搭乘輪船抵達汶萊,踏上人生艱辛的旅途。

到汶萊後,經過幾十年打拚,劉錦國旗下產業總資產達40多億文幣,摺合人民幣200多億元,成為汶萊國傑出的農商企業家、汶萊國華人首富和華人領袖。

泰國蘇旭明
泰籍華人蘇旭明創辦的泰乍侖機構,是以他本人泰文之名作為企業的名稱,所轄工商企業300多家,涉及領域十分廣泛。

在釀酒業方面,擁有盛頌酒業集團、萬字康大酒廠等10多家大酒廠,年產一億多瓶,占其本國市場80%以上;啤酒業方面,擁有泰啤公司、啤貼酒廠及與丹麥嘉仕伯啤酒總公司合營的「亞洲嘉仕伯啤酒公司」,年產啤酒100多萬噸,純凈水、蘇打水數10萬噸,注冊商標100多個,其中「象標」、「嘉仕伯」啤酒行銷國內外,占其國內市場73%,年納稅達四五百億泰銖(約百億人民幣),占泰全國財政收入百分之五。

酒店業方面,擁有國內外10多家星級酒店,在曼谷就有兩家五星級大酒店,其中皇後花園酒店有1400間客房。

保險業方面,擁有六家獨資或持股的人壽、物業等保險公司。

物業方面,擁有帝國大廈、攀蒂大廈、詩麗吉國際會議中心、挽甲必他婉納商場、差庵度假村等休閑、購物、會議和寫字樓。

金融業方面,持有軍人銀行等多家銀行、證券市場的股份。

製造業方面,擁有相當規模的現代化酒精廠、糖廠、玻璃廠、造紙業等。

房地產業方面,轄有TCC房地產公司,購置多片地產,並投巨資與新加坡嘉德房地產公司合作,開發房地產工業村。

農業方面,包括農場、田產。

擁有曼谷、華欣和坤敬等三個高爾夫球場。

泰乍侖企業年經營銷售額1000多億泰銖(200多億人民幣),納稅600多億泰銖(160多億人民幣)。蘇旭明先生今年被列入世界600名億萬富翁行列,以30億美元(1200億泰銖)資產排名第194位,是酒業大王,泰國首富。

柬埔寨陳豐明
金邊——柬埔寨富豪陳豐明,堪稱該國資本主義新浪潮的標志性人物。他有著華人和高棉人的血統,被普遍認為是柬埔寨最富有的企業家。他掌管的的商業帝國以柬埔寨「皇家集團」(Royal Group of Companies)為龍頭企業,在國家的經濟發展中舉足輕重,同時也推動了柬埔寨近年的發展。

陳豐明是首相洪森的私人顧問。憑藉手中的政治關系,現年才38歲的他,拿到政府發放的特許權、許可證和租售土地。有時,他旗下的皇家集團會通過頗具爭議的方式,從這些交易中牟取暴利。

他擁有CTN電視台、國內最大移動通信運營商Mobitel公司、還有Camlot彩票公司的控股權。他也在一間與澳紐銀行(ANZ Bank)合辦的「奧紐皇家銀行」中持股45%,他是這間合資企業的董事會主席,據說負責戰略決策。

去年,他收購了時髦豪華的「金寶殿大酒店」,又創立了「Infinity保險公司」,手中掌握了首都金邊大量土地的開發權。批評人士說,這些都是不透明交易,牽扯到政府各部門

沙烏地阿拉伯阿瓦利德親王
阿瓦利德親王是沙特國王法赫德的侄子,個人資產的10%-15%(大約200億美元)投資於飯店業.他在全球范圍內擁有或經營著274家飯店,其中包括瑞士默溫皮克飯店、倫敦四季酒店、美國費爾蒙特飯店、巴黎迪斯尼飯店等多家國際知名飯店.

阿聯酋扎耶德·蘇爾坦·阿勒納哈揚總統

年齡:86歲凈資產:200億美元

財富來源:家族遺產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總統扎耶德·蘇爾坦·阿勒納哈揚是元首富豪榜上最年長的人。

扎耶德是阿布扎比酋長謝赫蘇爾坦的第四子,生於1918年,年輕時酷愛捕鷹、騎馬和背誦詩歌。1946年,他任阿布扎比酋長國東方省省長,1966年8月6日接任阿布扎比酋長。1971年12月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成立後,扎耶德作為國家締造者當選為阿第一任總統,一直連任至今,是阿聯酋的國父,曾獲1988年「世界偉人」稱號。
和許多阿拉伯人一樣,扎耶德也是多妻多子,膝下有19位王子殿下。這些喜好獵鷹的兄弟個個高官顯爵。像許多阿拉伯國家一樣,阿聯酋名義上是聯邦制共和國,但實際實行的是家族統治。扎耶德家族幾乎控制著阿聯酋全部政治、軍事和經濟大權。長子哈里發,是聯邦軍隊惟一的副總司令;次子蘇爾坦,是阿聯酋惟一的政府副總理;三子扎耶德,是聯邦軍隊參謀長;四子哈姆丹為阿聯酋外交事務國務部長;五子哈扎為阿布扎比情報局長、阿布扎比造船公司董事長;九子塞義夫是阿聯酋內政部長。其餘幾個王子也都在政府主要領導部門或大財團擔任重要職務。

I. 誰被媒體譽為「世界華人第一富豪」

林紹良1916年出生在福建省福清市海口鎮牛宅村。

1938年,林紹良漂洋過海來到印尼爪哇;1945年,在印尼獨立戰爭中進行軍火買賣,認識後來統治印尼32年的鐵腕總統蘇哈托,先後成為「麵粉大王」、「丁香大王」和「金融大王」。

擁有近100億美元資產的林紹良,被美國《投資家》雜志列為當今世界12大銀行家之一,號稱是「世界第六巨富」,被一些媒體譽為「世界華人第一富豪」。

印尼獨立戰爭中的軍火買賣讓他結識了後來的鐵腕總統蘇哈托

林紹良家祖輩以種田為生,有祖傳的水田30畝,一頭水牛和一些農田。林的父親為人朴實敦厚,他在父母的教誨和熏陶下,性情溫和。幼年林紹良在村中林氏祠堂念私塾,先後念完了「四書」、《詩經》、《左傳》等書,養成推崇忠烈俠士以及儒家道德觀念的思想。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第二年,日軍侵佔福清,為了避免被抓壯丁,林紹良漂洋過海來到印尼爪哇,投奔叔父林財金。叔父開了一個花生油店,林紹良就在店裡當學徒。當時的印尼也是兵荒馬亂,市面蕭條,賺錢並不容易。林紹良獨辟蹊徑,向叔父提出到外面去「搞推銷」,這一招十分有效,油店銷售額於是成倍增長。

1945年日本投降後,印尼抗擊荷蘭殖民者的獨立戰爭又打響了。當地華商大力支援印尼的抗荷獨立戰爭,林紹良感到自己大顯身手的時機到了,經過周密策劃過後,決定從事一項充滿機會但危險的業務——給印尼軍隊運送軍火和葯品。

當時恰逢一位名叫哈山·丁的印尼軍隊領導人在林家藏匿了一年多,與林紹良結成了莫逆之交。這位哈山·丁不是別人,正是印尼第一任總統蘇加諾的岳父。通過哈山·丁的關系,林紹良結識了中爪哇第四軍區蒂波尼哥羅師的軍官們,其中有一位便是後來統治印尼32年的鐵腕總統蘇哈托。

就這樣,林紹良通過哈山·丁結交蘇哈托,通過蘇哈托開始了軍火、葯品生意,並獲得了相當可觀的利潤。在這期間,他善於經營的作風和才幹,給蘇哈托等印尼軍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林紹良也因此在患難交往中與他們建立了親密的私人友誼,為日後事業發展奠定了政治基礎。

印尼的「麵粉大王」、「丁香大王」和「水泥大王」

曾有評論說,林紹良是胡雪岩式的紅頂商人:通過結交政要,抓住20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本國經濟發展、人口快速增長之機,圍繞衣食住行等傳統產業,因緣際會,積聚巨額財富。

印尼獨立後,國家百廢待興。

1967年之後,蘇哈托出任印尼總統,次年政府頒布了國內投資法。林紹良緊緊抓住了這個機遇,利用他與蘇哈托以及其他軍政官員的良好關系,迅速拓展自己的事業。

印尼是個條件優越的農業國,但由於長期受殖民主義單一經濟的影響,糧食不能自給,每年政府都要拿出大量外匯進口糧食,成為國家經濟的一大負擔。林紹良瞅准時機,向印尼政府建議,在印尼國內自行加工麵粉。政府採納了他的建議,並把全國生產麵粉的2/3專利權交給林紹良。為此,林紹良成立了波戈沙里公司,經過10年的努力,公司生產的麵粉已達國內需求量的80%,成了亞太地區最大的麵粉公司。林紹良由此也成了全國首屈一指的「麵粉大王」。

在這期間,林紹良仍繼續經營他所熟悉的丁香生意。在當年販運軍火、葯品的同時,林紹良發現了另一宗大買賣——丁香生意。中爪哇生產的丁香煙遠近聞名,作為生產香煙原料的丁香每年進口量高達2萬多噸。憑借與蘇哈托的特殊關系,林紹良的美卡有限公司和默朱布阿有限公司相繼獲得政府授予的丁香進口專利權。這兩家公司進口的丁香,約占非洲盛產丁香的馬達加斯加和桑巴爾的總產量的90%,林紹良也因此成為名副其實的「丁香大王」。

1975年林紹良又開始涉足水泥生產,沒用幾年,林紹良的「印度尼西亞洋灰公司」就成為印尼最大的水泥企業集團。印尼目前是東盟國家中最大的水泥生產國和出口國,而林紹良所屬水泥公司的產量,佔全印尼總產量的60%,林紹良又成為了印尼的「水泥大王」。

在政府的幫助下,一個兼有工業、商業、金融的林氏集團已初顯雛形,並控制著印尼90%的方便麵市場、85%的麵粉市場、35%的牛奶市場及超過30%的食用油市場。

善用銀行家李文正,林氏成了不折不扣的「金融大王」

林紹良在金融界迅速崛起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不惜重金聘用了一名能幹而忠實的合作夥伴——李文正。正如一個與他打過交道的商人所言:「林紹良事業的迅速發展,主要是他懂得量才用人,敢出大價錢。」

李文正原是香港汪印銀行總裁。1972年,林紹良因事前往香港,在飛機上遇到剛辭去汪印銀行總裁職務的李文正。交談中,林紹良對李文正十分賞識,當即邀請他到自己的中央亞細亞銀行里來,並允諾給李17.5%的股份。當時,林紹良的銀行實際規模比李文正的「汪印」銀行小得多,資產也只有「汪印」的1/33,但是林紹良的誠摯邀請打動了李文正,遂決定領命上任。

兩人的坦誠合作使中亞銀行飛速發展起來。到1983年,中亞銀行的資產總額比原來增加332倍,存款額增長1253倍,在全印度尼西亞設有32處分行,形成了印尼最大的私人銀行網。中亞銀行不僅在印尼,在東南亞也被公認為是規模最大的銀行之一。1983年,美國《公共機構投資者》雜志公布的世界最富有的12位銀行家名單中,林紹良被列為第六名,成了不折不扣的「金融大王」。

經過幾十年的苦心經營,到1988年,年逾七旬的林紹良已經構建起了自己的「林氏王國」,其控制的旗艦企業在東南亞經濟發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林紹良也因其雄厚的財力、龐大的勢力,稱雄印尼,富甲東南亞,被譽為「亞洲的洛克菲勒」。

J. 印尼首富林紹良為什麼會被蘇哈托迫害

林紹良當初並沒有被蘇哈托迫害,他一直都是蘇哈托的夥伴,以他的努力和智慧,加上蘇哈托的支持,才坐上了首富的寶座!因為,林紹良曾經救過印尼第一任總統蘇加諾的岳父哈山.丁,隨後成為莫逆之交,也是他介紹蘇哈托給林紹良

閱讀全文

與印尼首富林紹良與林定強什麼關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濕紙有什麼好處 瀏覽:439
伊朗的高原是什麼地方 瀏覽:528
義大利的北方都是哪裡 瀏覽:400
在越南如何招工人 瀏覽:486
伊朗最近發生什麼事 瀏覽:858
英國saber什麼意思 瀏覽:338
伊朗一共有多少個朝代 瀏覽:511
義大利人口和中國哪個省人口一樣多 瀏覽:465
印度紅棗和辣椒怎麼搭配 瀏覽:595
在印度票房怎麼樣 瀏覽:647
2018伊朗前鋒哪個厲害 瀏覽:545
黑死病殺了英國多少 瀏覽:648
英語中國人名怎麼說 瀏覽:996
印尼雅加達機場有什麼好吃的 瀏覽:940
新中國成立時有多少人口 瀏覽:573
印度最美女孩婆羅門叫什麼名字 瀏覽:92
義大利愛馬仕牙膏在哪裡買 瀏覽:522
印度廓爾喀雇傭兵最怕的哪個國家 瀏覽:733
在廣州的越南人怎麼樣 瀏覽:65
英國簽證多少天出簽 瀏覽: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