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麼是印尼將軍斗魚
印尼斗魚也是泰國斗魚,完完全全一樣!
為什麼叫印尼呢?因為是印尼人繁育出來的表現。
普通泰國種的泰國斗魚,背鰭,尾鰭和臀鰭或多或少有遺憾。可能不夠前傾,不夠大,不夠尾展或者臀鰭不好。
而印尼,以joki線為主的斗魚表現卓為驚艷。背鰭前沖傾角大,尾鰭超200,臀鰭比例合適。弓背,短身。都是印尼種的特點。
顏色來說,印尼種大多為多彩大理石類。其它系的表現不出色。個人認為,應該是沒有專門做某一系。對於這點,我們可以嘗試去做一下這樣的改良。
不是說泰國斗魚不好,而是繁育者走了兩個風格。對於印尼魚和泰國魚來說,兩者都會不定期交換血種,這樣才不至於近親的太厲害。
泰國魚也有印尼魚的表現,是不可否認的,但是很少。已有大多表現好的,基本都可以看出印尼種的基因。
2. 印尼的人文美食是怎樣的
印尼地處熱帶、不產小麥,所以居民的主食是大米、玉米或薯類,尤其是大米更為普遍。大米除煮熟外,印尼人喜歡用香蕉葉或棕櫚葉把大米或糯米,包成菱形蒸熟而吃,稱為「克杜巴」。印尼人也喜歡吃麵食、如吃各種面條、麵包等。
印尼風味小吃種類很多,主要有煎香蕉、糯米團、魚肉丸、炒米飯及各種烤制糕點。印尼人還喜歡吃涼拌什錦菜和什錦黃飯。印尼人視黃色為吉祥的象徵,故黃米飯成為禮飯,在婚禮和祭祀上必不可少。
印尼人吃飯不用筷子,而是用勺和叉子,有時也喜歡用手抓飯。抓飯時,先把米飯盛在盤上,然後用右手指將飯捏成小團,送到嘴裡一口一口地吃。飯桌邊上要放一碗清水,邊抓飯,邊不時用手沾沾清水,以免使米飯沾粘在手指上。
3. 在印尼生活是怎樣的
首先印尼是東南亞最大的島國,「千島之國」——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島、島、島。
一個剛剛經歷憤青、叛逆、充滿刺兒的中國式大學畢業生,一個剛剛接觸到冷漠的北漂職場、捉襟見肘的中關村蝸居的京式小白領,每天接待的都是錙銖必較的客戶爸爸,刷到的都是負能量滿滿的新浪微博,顛簸於浮躁的中國大社會中的我,生活軌跡突然轉向。
這註定是一次重大的人生轉折,因為一切都與我畢業前夕的人生規劃背道而馳。生活給我帶來的到底是驚喜還是驚嚇,是逆旅還是順境,一切都未知。
腦海中還是清晰的大國社會百態,眼前已是島國小社會情調挑逗著我的視神經。是的,如果說中國這個泱泱大國是個「大」社會,每個人都是獨立的,甚至有些孤獨;那麼印尼就是一個「小」社會,這個社會中充滿著形形色色旗幟鮮明的小圈子、小團體,每個人生活在互相交疊的圈層中,並與這些圈層有效地互動著。
比如印尼的家庭永遠是大家庭,隨處可見5至8人的家庭在公園草坪上嬉戲玩鬧;印尼的車大多數都是5至7座的家庭用車,出門永遠是大包小包加一堆跟屁蟲。
車上的個性貼畫大多是手拉手、從高到矮的一大家人和野生動植物園的「已閱」證明,彷彿潛台詞是「我們的家庭很大,大大小小的事情很多,小孩時刻在『搗亂』,老人也需要照顧,但我們還是要到處溜達,如果給您造成了麻煩,請一定要諒解我們」,每次看到,總是泛著溫馨。
4. 印尼虎魚怎麼定水 定水是什麼意思
定水一般是針對外來的印尼虎魚苗,是說野生虎魚通過長途跋涉來到國內,要適應一下國內的水質等,這期間會死掉些身體孱弱或生病的魚苗,剩下就是定水的,身體健康、非常適合飼養的。
定水前一定要做好前期的准備工作,養好水,准備好虎魚苗餵食食物。水溫建議在30度,恆溫。印尼虎魚苗在進缸前一定要經過過水,一般過水1小時,讓虎魚苗慢慢適應缸里的水溫水質,慢慢過水,留一部分包里的原水下缸。印尼虎魚苗下缸,放3/5粒土黴素,下千分一的海鹽。由於印尼虎天性膽小,虎魚苗更是,所以放幾塊天然的沉木入缸比較好。
定水中一定要注意的是由於魚苗比較小,所以切記不可用功率大的水泵,以防弱小的虎魚苗被吸死,建議使用水妖精。食物的話可以選擇凍紅蟲和豐年蝦,對於剛回來的小虎魚豐年蝦是不錯的選擇,自己孵化的更加安全新鮮有營養。
5. 越南印尼為何會頻頻曝發沖突
根據美國媒體23日報道,因納土納群島海域的漁業執法問題,印尼與越南近日發生海上糾紛。美聯社稱,在過去兩年,印尼政府摧毀了在其專屬經濟水域非法捕魚的數百艘漁船,而其中的大多數來自越南。
據悉非法捕魚」是東南亞各國普遍面臨的問題,為此各國還就此達成過通過對話解決問題的協議;而沒有達成解決方案之前,相關各方均依照「扣船捕人,釋放遣返」的程序處理解決,其他國家對待印尼漁民在本國領水非法捕魚時也不例外,但是印尼近年來傾向於用炸沉漁船等方式來應對漁業爭端。
6. 扛著上百個空桶逆流而上,印尼最特殊的職業是什麼
印尼最特殊的職業是「取水女」,為了喝到干凈的水就逆流而上去取水。
7. 古式炮艇資料
中國與周邊國家的漁業糾紛已非一日之寒,一方面是專屬經濟區劃界還存在多處爭議,但中國漁民在已劃界的他國海域非法捕魚現象也非常普遍。
專屬經濟區內的海洋資源屬於本國,他國不能隨意捕撈
最初,在現代海權概念還沒有成熟之前,到大海上捕魚,是每個人的權利。只要你有船有技術,就可以去全世界任何一個地方捕魚,這種權利叫「公海捕魚自由」。但隨著海洋對沿岸各國越來越重要,各國開始尋求保護本國海洋資源。1958年聯合國第一次海洋法會議上通過了《公海公約》和《捕魚與養護公海生物資源公約》,其中出現了限制「公海捕魚自由」的規定:在毗鄰領海外的一定寬度的海域內,實施專屬捕撈管轄,未經同意,其他國家漁船不準進入該區內從事捕魚活動。專屬捕撈管轄權從徹底上打破了捕撈自由的傳統,隨後提出的專屬經濟區概念鞏固了專屬捕撈的合理性。在該區域內他國不能捕魚,但航行、飛越、鋪設海底電纜等活動仍享有公海自由。
他國捕魚須簽協議繳費,並限制捕魚地點、時間、種類、數量
介於各國對魚產品的需求不同,以及捕撈能力的差異,沿岸國會互相簽署漁業協定,在一定程度上許可他國在規定時間、規定區域、規定魚種和作業量,並且還需繳納一定的費用。在這種前提下才能進入本國專屬經濟區捕魚。例如,每年中韓雙方舉行一次漁業共同委員會會議,確定下一年中國漁船進入韓國專屬經濟區和韓國漁船進入中國專屬經濟區捕魚的額度。
韓國每年允許1900艘中國漁船進入韓海域捕魚
《中韓漁業協定》規定,每年允許中國1900艘漁船進入韓國海域捕魚,允許捕撈魚種有小黃魚、帶魚、馬鮫、鯧、鮐 鯵類、蝦蟹類等。並且中國漁船在作業時需要辦理由韓方頒發的涉韓入漁許可證。而中日、中越之間也存在類似的漁業協定,在這些漁業協議的規定下,中國漁船進入他國海域捕魚才是合法的。
中國漁民非法捕撈現象嚴重:
5年間共有2196艘漁船赴韓國海域非法作業
由於國內捕魚業嚴重膨脹,而優質漁場多在他國海域內,中國漁民非法捕魚的情況非常常見。據韓國海洋警察廳12日公布的資料顯示,從2004年到2008年5年間,共有2196艘中國漁船未經許可進入韓國專屬經濟區內進行非法捕魚。在此期間被捕的中國船員達20896人,僅保釋金就交了213.55億韓元(1元人民幣約合180韓元)。在一名韓國海警前不久盤查中國漁船時與中國漁民發生爭端落海身亡後,韓國更加強了對中國漁船非法作業的打擊力度。中國漁民的非法捕撈主要以無證捕魚、瞞報捕魚量為主,並摻雜技術違規。
非法作業船隻或對捕魚規定知之甚少,或抱僥幸心理
中國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周遒麟表示,據他所知中國漁民對赴他國專屬經濟區內捕魚的規定知之甚少,韓國木浦海洋警察署一名工作人員13日接受中文媒體采訪時說:「一些船看到有捕撈許可證的船在這個海域收獲很大便眼紅,因此抱著僥幸心理來此非法捕撈。」他透露,非法作業被捕的話,根據船的大小要交一定罰金。一般50噸以下罰3000萬韓元,50噸以上罰款5000萬韓元。如果交不起罰金,就會被拘留。
非法捕魚伴隨「武裝抵抗」,4韓國海警曾被中國漁民扣押
據台灣《中央日報》報道,非法捕魚被捕後須繳納3000萬-5000萬韓元(1人民幣元約合172韓元)的罰款。這對中國漁民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數目,一旦被抓到,幾乎傾家盪產,所以在面對韓國海警追查時,漁民們「會誓抵抗」。據中文媒體報道,韓國海警接近中國漁船後被扔石頭是常事,甚者還有用斧子、鋼管、鐮刀等進行有組織的「武裝抵抗」。 據韓聯社報道,木浦海洋警察署3003號艦2008年9月23日在盤查非法捕撈的中國船隻時,該艦艇4名海警曾遭中國漁民監禁,並被毆打致傷,最後以「交換人質」方式獲釋。兩天之後韓國海警強行盤查另外一艘中國漁船時,因與漁民發生沖突,一名海警落海遇難,兩事件曝光後在韓國引起極大震動。
非法捕魚觸角遠伸澳大利亞、秘魯、智利等國
中國漁船的非法作業主要集中在東海黃海南海等海域,但遠至太平洋「對岸」的澳大利亞、秘魯、智利等國海域也出現了中國漁民非法捕魚的身影。據澳洲《星島日報》報道,澳洲當局2006年在其專屬經濟區內進行的打擊非法捕魚行動中,截獲的最大噸位船隻即為中國漁船,分別是「德遠宇001」和「德遠宇002」號。而在執法過程中,中國漁船逃逸後澳方海巡船曾向中國漁船開火示警。無獨有偶,2005年印尼炮艇曾炮擊中國福建漁船,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漁船的捕魚許可證已經過期且沒有續簽。而遠在大洋彼岸的秘魯曾在2004年發起歷史上最大的打擊非法捕魚行動,針對的即是中國漁船。秘魯方面稱中國漁船在公海和秘魯專屬經濟區分界線附近捕魚,在沒有秘魯海警巡邏的時候進入專屬經濟區捕魚,海警到來之後又逃到公海以躲避追捕。
爭議海域捕魚更需謹慎:
中國專屬經濟區多與鄰國重疊,領土糾紛和漁業沖突交織
由於中國在各海域和鄰國之間均存在多處領土糾紛,如中日釣魚島爭端、中國與東南亞諸國存在南海爭端。在爭議地區的捕魚所發生的糾紛更加復雜,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便是中菲美濟礁和黃岩島爭端所導致的捕魚爭端。在《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生效以後,菲律賓在1997年對黃岩島提出了主權要求,並稱黃岩島位於菲律賓專屬經濟區內,開始加大在黃岩島附近海域的巡邏力度。1999年,在黃岩島海域就發生了菲律賓軍艦撞沉中國漁船的事件。
爭議海域捕魚應擱置,日本劃定釣魚島禁漁區日方漁船也不得進入
面對爭議海域多如牛毛的局面,特別是爭議大並且極其敏感的海域,各方最好的選擇是擱置捕魚,以免局勢惡化。據台灣海洋巡防總局官員劉斌全指出,台、日雙方均將釣魚島12海裏海域設定為禁漁區,各國漁船皆不得在禁漁區作業,雖然釣魚島海域在台灣當局的暫定執法線內,但「海巡署」仍表示釣魚島周圍12海里不能捕魚。與此同時,日本方面也禁止本方漁船赴釣魚島捕魚,以此保護日方漁民的安全。(據CCTV、世界新聞報、新華網、北京青年報、國際先驅導報、環球時報)
由於漁業資源分布的特點,優質漁場大多分布在大陸架內,而這一區域恰恰是主權爭端最集中的區域,這導致了本身並不難解決的非法捕魚問題復雜化。況且,中國近海優質漁業資源多分布在鄰國專屬經濟區內,而兩國間達成的漁業協定只能提供海產品需求量一小部分,中國漁民的非法捕魚相對嚴重。但排除客觀因素,對兩國間的漁業協定,以及他國法律的遵守也是應有之義。
8. 印尼佬也么那麼叼,動不動就炸沉人家的打魚船
第一次反華就便宜它了,以後的歲月也沒給它結帳。甚至黨政軍壓根就不提印對我所犯的罪。所以,它才不怕你,我軍要是把普京聛為總司令,印尼佬不尿褲了才怪!
9. 印尼漁夫捕到懷孕鯊魚,剖開肚子後的一幕為何讓人震驚
因為他剖開鯊魚肚子,發現了三隻幼崽,其中一隻有著明顯的“人性化”外觀。這只變異的鯊魚幼崽有著圓圓的眼睛,嘴巴微張,像極了人臉,而另外兩只幼崽和它們的母親長相一樣。
10. 達雅克人是以捕魚為生嗎
達雅克人
東南亞加里曼丹島的古老居民,分屬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和汶萊3國。原分布地區較廣,後受馬來人移民的排擠,逐漸退縮到內陸山地,只有一部分居留沿海地區。屬蒙古人種馬來類型,為原始馬來人的後裔。使用達雅克語,屬南島語系印度尼西亞語族,分多種方言。無文字。大多保持萬物有靈和多神信仰,有巫師;部分信仰伊斯蘭教或基督教。經濟和文化受馬來人和其他外來移民影響,部分與之發生混合。原以採集、漁獵為生,後多改營農業和畜牧業,種植旱稻和橡膠。手工業亦有發展。社會生活保留母系氏族制殘余,盛行入贅婚,財產按雙系繼承。農村多住長屋,長者可達 200米。一村通常只有一、兩座長屋。後來,達雅克人中開始出現小家庭單獨建屋居住的傾向,並日益受到商品貨幣關系的影響。
英文名:Dayaks
達雅克人是恐怖"獵頭族"
印尼中加里曼丹省連日的種族屠殺,導致超過二百一十人死亡,更觸發大規模逃亡潮。走的大多數是馬都拉人(Marese),不單逃避原住民迪雅克族(Dayaks)手上的尖矛利刀,更令他們聞風喪膽的是,遇害者至少已有二十人身首異處,迪雅克族已收斂七十年的獵頭風俗顯然已重現。
新加坡《海峽時報》曾引述迪雅克族一個非政府組織的幹事保盧斯稱,獵頭是迪雅克族過去的一種風俗,族人會獵殺陌生人或敵人,然後將他們的頭顱斬下,在傳統的葬禮上展示,但這種做法在一九三○年代已消失。
達雅克人的奇怪性風俗
達雅克部族為了愉悅他們的伴侶,用一根針穿過龜頭,直到形成一個空,然後找到可以插進孔的東西,穿過這個孔,以刺激伴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