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尼資訊 > 印尼炒美元是什麼公司被抓

印尼炒美元是什麼公司被抓

發布時間:2022-06-17 08:53:30

『壹』 金融危機中的印尼

印度尼西亞總統蘇西洛6日晚發表講話,號召本國和境外企業著力拓展國內市場以應對美國金融危機帶來的消極影響。他說,印尼將鼓勵購買國產原材料和商品、擴大出口並減少對進口的依賴以保證收支平衡。為此,他將頒布特別命令要求政府各部門集中支出,發展有利於經濟增長的產業和購買國內產品。此外,他還准備發布一項刺激國內產品消費的計劃。

據當地媒體7日報道,蘇西洛是在開齋節長假後第一個工作日召開的有內閣部,金融界、企業界人士和經濟問題專家等100人參加的特別擴大內閣會議上作上述表示的。他同時要求企業不要有恐慌情緒,因為通過10年的政治與經濟改革,印尼經濟發展已經步入正軌。他強調,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不會在這個國家重演,政府將努力確保經濟增長率維持在6%的水平。

在美國金融「海嘯」的影響下,印尼股票與外匯市場6日在節後首個交易日雙雙告跌,其中雅加達股票綜合指數下挫10.03%;印尼盾兌美元匯率中間價下跌3.23%,降至去年8月以來的最低點。

輿論認為,蘇西洛的講話不僅勾畫出了印尼政府應對此次金融危機的基本思路和行動方向,對穩定人心和市場具有積極意義,而且也表明印尼政府嚴肅看待此次金融危機可能蔓延的情勢。

印尼是1997年爆發的亞洲金融危機中最嚴重的受害者。當時,連續10多年一直保持經濟增長率在7%以上的印尼,陶醉在泡沫經濟的虛假繁榮之中,金融管制鬆懈,盲目引進外資和忽視工農業基礎建設。當金融風暴襲來時,政府驚慌失措,應對無方,造成數十家銀行倒閉,工商業陷於停頓,企業資本大幅縮水,人均收入從1000餘美元銳減至400多美元,失業和貧困人口大幅增加。

因此,在此次美國金融危機發生之後,印尼政府和經濟金融有關部門高度重視,研議對策,防患於未然。印尼中央銀行為防止資金外流,在連續5次提高利率的情況下,7日再次提息0.25個百分點,達到了9.5%,而私營銀行利息已調高到12.5%。央行還考慮抑制貸款增長以保證周轉資金充足。與此同時,為防範金融動盪,政府准備動用20億美元備用貸款,供預算赤字所需以外的融資資本。政府有關部門還達成了出口市場多樣化和削減消費品進口的共識。貿易部長馮慧蘭說,印尼政府准備以中國、印度和中東市場代替美歐市場,調整出口商品種類和提高商品質量。另外,印尼政府還決定採取修正政府開支、擴大社會安全網和革新創業資金三大預防措施。國營企業管理部門還要求國有企業將海外美元存款轉移到國內,以保護國家外匯儲備。

印尼經濟專家和各界人士也紛紛就此獻計獻策,提出了許多意見和建議。輿論普遍認為,美國金融危機至少將延續幾個季度,並將危害亞洲經濟增長。為此,政府必須採取具體和實質性的安全步驟加以應對,其中穩定民眾和市場信心、完善金融危機防範機制、大力挖掘擁有2.4億人口的國內市場並激活購買力以及實現出口目標國多樣化等應成為政策重點。

『貳』 印尼金光集團

摘要 金光集團投資范圍遠及亞洲、北美、歐洲、澳洲等地。目前,集團已發展形成四大核心產業:制漿造紙業、金融業、農業及食品加工業、房地產業。1992年起,金光集團開始在中國投資。

『叄』 印尼遣返了153名中國詐騙犯

是的。

這些電信詐騙嫌犯會假冒為中國公安或執法人員,並承諾只要受害者支付一定數額的款項,就不必擔心會被控上法庭。印尼是在中國當局向他們通報後,逮捕了這100多人。印尼全國警方發言人里克萬托說:「我們正在展開深入調查,目前正在與中國公安協調,將嫌犯遣返。」

嚴厲打擊這樣的騙子,害了多少人多少的家庭,罪責難逃!

『肆』 羅爾斯-羅伊斯公司的公司事件

海外行賄事件
2013年年初英國媒體曾報道說,羅羅被指控在2005年與2010年分別向曾任中國國際航空公司和東方航空高管的陳新行賄以獲得兩項價值20億美元(合人民幣超過120億元)的訂單。陳新已於2011年4月被中國警方逮捕。此外,羅羅還被指控曾以2000萬美元外加一輛勞斯萊斯轎車賄賂印尼前總統蘇哈托的兒子,促成印尼的航空公司購買用於空客330的航空發動機。
羅羅公司此前就曾表示,向嚴重欺詐調查局提供了涉嫌不當行為相關人員的資料文件,並將全力配合調查。去年12月開始與調查局會談時,羅羅還表示,該公司從2008年起已經開始加強了內部審查程序,設定了新的行為守則,並會聘請獨立顧問審核現行的程序。
如果相關指控被證實,羅羅將面臨巨額罰款。不過,有分析指出,世界第二大軍火公司英國航太系統公司2010年曾被控在「用賄賂贏得合同」問題上故意誤導,被罰2.86億英鎊(合人民幣約28億元)。如果對羅羅的指控屬實,罰款數額與英國航太相近的話,對羅羅公司不會造成太大影響。
羅爾斯羅伊斯公司表示,已經接到「嚴重欺詐調查局」的通知,調查局對該公司在海外的行賄和腐敗指控開始正式調查。

『伍』 三千萬美元存款懸案映襯誰的貪婪

印尼華僑"王賢能"又名"葉木蓮"生前於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先後兩次回國探親,並兩次來到中國銀行福建省分行原華僑營業部存款,當時該分行位於津泰路。1983年8月18日葉和全陪同王賢能來到該華僑營業部開立的海外通信代保管業務並存入美元兩千萬,帳號為028號並提供他本人一張背面斜對角簽有印尼文和中文王賢能名字的照片一張和存款單一起委託銀行保管。1984年9月3日"王"又來到該華僑營業部存款,當日再存入美元一千萬元整,與028號存單合存,合計美元三千萬存單帳號仍然為028號。

『陸』 被印尼遣返的中國詐騙犯專騙什麼樣的人

印尼警方表示,將遣返153名中國籍電信詐騙嫌犯,詐騙金額高達4.5億美元。

據報道,印尼警方1日披露:該詐騙集團自2016年底開始來印尼實施犯罪,涉嫌專門向官司纏身的中國富商等下手。

雅加達警署發言人Argo介紹說,該詐騙集團成員及受害者都是中國人,受害者中沒有印尼公民。印尼警方正對其中幾名無有效護照的中國籍嫌犯為何能進入印尼展開深入調查。

報道指,最近幾年,犯罪分子藏身東南亞國家、利用網路技術針對中國公民的詐騙犯罪案件呈上升趨勢。

印尼警方做的好,就是要嚴厲打擊這樣的犯罪分子,給大家一個安全的生活環境。

『柒』 印尼前10大保險公司

第一是國壽
第二是平安
第三是太平洋

第四的是泰康

亞洲前10名的人壽保險公司主要包括中國和韓國的公司:其中包括4家中國內地公司,3家韓國公司,2家中國台灣公司,1家印度尼西亞公司。但是在盈利能力指標測試里,新加坡和泰國壽險公司具有較高排名。一般來說,和新加坡保險公司相比,中國大陸、韓國、中國台灣的保險公司擁有更龐大的市場規模(基於保費收入和資產)。
以下是本次亞洲保險公司綜合競爭力排名前10名壽險公司(不包括日本和馬來西亞)的詳細信息。
第一名: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人壽在142家亞洲壽險公司中位列第一。該公司擁有亞洲(除日本和馬來西亞,下同)第一大的保費規模(400億美元)以及第二大的資產規模(1490億美元)。根據中國保監會的數據,2009年其壽險保費收入佔中國壽險市場的36.23%。該公司是第一家同時在紐約、香港、上海上市的保險公司,為全球市值最大的人壽保險上市公司。截至2009年12月31日,擁有1.15億份保單,包括個人和團體人壽保單、年金和長期健康險保單。中國人壽強大的競爭力也得益於其較好的盈利能力(22位)、資產流動性(22位)和賠款准備金充足性(42位)。
第二名:三星人壽保險公司
三星人壽是韓國最大的保險公司,佔有韓國650億美元壽險市場中的27%。截至2009年12月31日,三星人壽向1260萬人提供了保險產品,大致相當於韓國總人口的26%。作為三星集團的一部分,三星人壽的3萬多名銷售人員通過龐大的銷售網路提供個人和團體人壽保險服務。公司在中國、印度、日本、泰國和英國均有開展業務。三星人壽市場規模在亞洲排名從第四位升至第三位,流動性測試排名28位,賠款准備金充足性排名34位。
第三名:中國平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平安是中國第二大壽險公司(排名在中國人壽之後),是中國平安集團的主要分公司,2009年平安人壽的保費收入佔中國16.24%的市場份額。目前平安人壽擁有35家分公司,超過2600家營業網點和遍布全國的服務網路,和超過18萬的保險代理人。公司的龐大的市場規模(排名第5位),穩定性(排名第8位),盈利能力(排名20位),和雄厚的資本充足性(排名28位),使其在總排名里列第三。
第四名:國泰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國泰人壽是中國台灣最大的保險公司,擁有台灣28%的市場份額。作為台灣市場價值最大的金融服務機構國泰金控的主要分支,國泰人壽共有700家分支機構,服務於大約1100萬客戶。市場規模方面,2008年國泰人壽擁有860億美元的資產(排名第5位)和140億美元的毛保費收入(排名第3位)。
第五名中國太平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太平洋人壽成立於2001年11月,是滬、港兩地上市公司中國太保的子公司。根據中國保監會的數據,2009年該公司保費收入90.8億美元,佔有中國壽險市場的8.3%,為中國第三大壽險公司。太平洋人壽通過其3.4萬員工及25.4萬名銷售代理提供保險服務。在本研究的142家壽險公司里,太平洋人壽在市場規模上排名第6位,並擁有良好的盈利能力(排名23位)和流動性(排名25位)。
第六名:韓國教保生命保險株式會社
教保人壽在韓國和三星人壽、韓國人壽一起被稱作「三巨頭」。穆迪公司對其評級為A2,為韓國金融機構評級之首。過去5年其在「三巨頭」中擁有最高的凈資產收益率。教保人壽通過其分支機構向1000萬顧客提供壽險及資產管理服務。該公司市場規模在亞洲排名第11位,流動性排名第3位。
第七名:泰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泰康人壽通過32家分支機構向超過1800萬客戶銷售年金、人壽和健康保險。從保費收入的角度來看,泰康人壽已連續3年占據中國保險市場第四,是中國第一家於2009年進行養老社區投資試點的公司。泰康人壽市場規模排名第9位,盈利能力排第19位。
第八名:印尼保誠人壽
印尼保誠人壽成立於1995年,2009年從保費收入看,是印尼最大的壽險公司。1999年,印尼保誠率先將投資性產品引入印尼市場,此後一直保持領先地位。截至2009年12月,其擁有超過9.1萬代理人和94萬多客戶。印尼保誠盈利能力排名第2位,資本充足性排名第15位。
第九名:韓國人壽保險公司
韓國人壽保險公司是韓國保險業的先行者,成立於1946年。總部設於首爾,為韓華集團下屬分公司。韓國人壽為韓國第二大保險公司,擁有500億美元資產(排名第7位)和56億美元保費收入(排名第12位)。公司的整體流動性也很強,排名11位。
第十名:南山人壽股份有限公司
按保費收入計算,成立於1963年的南山人壽是台灣第三大壽險公司。2009年,其擁有台灣壽險市場15.32%份額,旗下3.7萬員工服務於400萬客戶。南山人壽的市場規模為第8位,資產流動性排名第22。但其在准備金測試中排名很低,處於第97位,其資本溢價幾乎為台灣所有壽險公司中最低的(排名倒數第三),資產負債率堪憂。

想了解更多的保險知識,可以進入 >> 「多保魚講保險」進行免費咨詢!

『捌』 法國阿爾斯通公司是如何被美國肢解的

《反海外腐敗法》於1977年通過,規定禁止美國企業針對一切國外企業、政府、政黨的賄賂行為。自生效以來,該法長期受美國主要行業巨擘的質疑,被認為會使本國企業在出口市場處於不利地位,因此在初期並未大力實施。

1998年,美國國會修改了該法,使其擁有域外效力,同樣適用於外國企業。只要一家企業用美元計價簽訂合作,支付發生在美國領土,或僅僅通過設在美國的伺服器發送、存儲郵件,這些都被視為「國際貿易工具」,美國就認為自己有權提起訴訟。

在本案中,阿爾斯通正是使用設在美國的銀行賬戶,以「咨詢費用」的名義將賄款打入印尼官員的賬戶而引起美國順藤摸瓜的調查。

該法律貌似「公正」,但在操作上往往存在「美國例外」。據皮耶魯奇調查,在試用該法的近40年裡,美國司法部從未在本國的石油巨頭或國防業巨頭的海外交易中挑出什麼毛病。

據調查,1977年至2014年,外國企業遭受的「罰單」占總額的67%,其中尤以歐洲企業「貢獻」最高。2008年以來,最終支付罰金超過一億美金的公司共有26家,歐洲企業佔14家,法國企業佔5家,道達爾、阿爾卡特、法興銀行、阿爾斯通等大型法企均「上榜」。而這些罰金最後統統進了美國國庫。

(8)印尼炒美元是什麼公司被抓擴展閱讀

2019年年初,由法國阿爾斯通公司前高管弗雷德里克·皮耶魯齊和一名法國記者合著的《美國陷阱》一書在法國出版,引起巨大反響。這本書以皮耶魯齊的親身經歷,揭露了美國政府打擊美國企業競爭對手的內幕。近日,央視記者在巴黎采訪了皮耶魯齊,他以當事人的身份,為我們講述了美國陷阱的始末。

2013年4月14日,美國紐約肯尼迪機場。時任法國核心能源企業「阿爾斯通集團」鍋爐部全球負責人皮耶魯齊剛下飛機,就被美國聯邦調查局的探員逮捕了。

當被逮捕那一刻,皮耶魯齊知道,自己的東家與美國通用電氣在全球市場競爭得很激烈,所以他們也被美國司法機構盯上了。

皮耶魯齊說,盡管自己不是賄賂案的主謀,也不是13名涉案人中職位最高的,但他還是被美國檢方以違反美國《反海外腐敗法》、密謀洗錢罪等10項罪名提起訴訟。如果訴訟成立,將面臨共計125年的監禁。

直到2014年4月,一則新聞讓皮耶魯齊恍然大悟。原來,皮耶魯齊只是個「經濟人質」,美國最終「圍獵」的目標是美國通用電氣的最大競爭對手——阿爾斯通。

『玖』 亞洲金融危機怎麼回事

由於90年代,亞洲經濟增長迅速,大量國際資本湧入亞洲各國金融市場,導致經濟出現異常繁榮,就跟中國現在的股市似的。也就是資本催生出來的,經濟泡沫。97年,以索羅斯為代表的國際資本開始炒賣泰銖,泰銖貶值。緊接著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等國相繼被攻擊。各國的金融市場大多崩潰,導致各國經濟陷入危機。中國所受影響較小是因為中國對金融市場管制較多,對外資進入金融市場限制較多。
1997年6月,一場金融危機在亞洲爆發,這場危機的發展過程十分復雜。到1998年年底,大體上可以分為三個階段:1997年6月至12月;1998年1月至1998年7月;1998年7月到年底。

第一階段:1997年7月2日,泰國宣布放棄固定匯率制,實行浮動匯率制,引發了一場遍及東南亞的金融風暴。當天,泰銖兌換美元的匯率下降了17%,外匯及其他金融市場一片混亂。在泰銖波動的影響下,菲律賓比索、印度尼西亞盾、馬來西亞林吉特相繼成為國際炒家的攻擊對象。8月,馬來西亞放棄保衛林吉特的努力。一向堅挺的新加坡元也受到沖擊。印尼雖是受「傳染」最晚的國家,但受到的沖擊最為嚴重。10月下旬,國際炒家移師國際金融中心香港,矛頭直指香港聯系匯率制。台灣當局突然棄守新台幣匯率,一天貶值3.46%,加大了對港幣和香港股市的壓力。10月23日,香港恆生指數大跌1 211.47點;28日,下跌1 621.80點,跌破9 000點大關。面對國際金融炒家的猛烈進攻,香港特區政府重申不會改變現行匯率制度,恆生指數上揚,再上萬點大關。接著,11月中旬,東亞的韓國也爆發金融風暴,17日,韓元對美元的匯率跌至創紀錄的1 008∶1。21日,韓國政府不得不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求援,暫時控制了危機。但到了12月13日,韓元對美元的匯率又降至1 737.60∶1。韓元危機也沖擊了在韓國有大量投資的日本金融業。1997年下半年日本的一系列銀行和證券公司相繼破產。於是,東南亞金融風暴演變為亞洲金融危機。

第二階段:1998年初,印尼金融風暴再起,面對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為印尼開出的葯方未能取得預期效果。2月11日,印尼政府宣布將實行印尼盾與美元保持固定匯率的聯系匯率制,以穩定印尼盾。此舉遭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及美國、西歐的一致反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揚言將撤回對印尼的援助。印尼陷入政治經濟大危機。2月16日,印尼盾同美元比價跌破10 000∶1。受其影響,東南亞匯市再起波瀾,新元、馬幣、泰銖、菲律賓比索等紛紛下跌。直到4月8日印尼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就一份新的經濟改革方案達成協議,東南亞匯市才暫告平靜。1997年爆發的東南亞金融危機使得與之關系密切的日本經濟陷入困境。日元匯率從1997年6月底的115日元兌1美元跌至1998年4月初的133日元兌1美元;5、6月間,日元匯率一路下跌,一度接近150日元兌1美元的關口。隨著日元的大幅貶值,國際金融形勢更加不明朗,亞洲金融危機繼續深化。

第三階段:1998年8月初,乘美國股市動盪、日元匯率持續下跌之際,國際炒家對香港發動新一輪進攻。恆生指數一直跌至6 600多點。香港特區政府予以回擊,金融管理局動用外匯基金進入股市和期貨市場,吸納國際炒家拋售的港幣,將匯市穩定在7.75港元兌換1美元的水平上。經過近一個月的苦鬥,使國際炒家損失慘重,無法再次實現把香港作為「超級提款機」的企圖。國際炒家在香港失利的同時,在俄羅斯更遭慘敗。俄羅斯中央銀行8月17日宣布年內將盧布兌換美元匯率的浮動幅度擴大到6.0~9.5∶1,並推遲償還外債及暫停國債券交易。9月2日,盧布貶值70%。這都使俄羅斯股市、匯市急劇下跌,引發金融危機乃至經濟、政治危機。俄羅斯政策的突變,使得在俄羅斯股市投下巨額資金的國際炒家大傷元氣,並帶動了美歐國家股市的匯市的全面劇烈波動。如果說在此之前亞洲金融危機還是區域性的,那麼,俄羅斯金融危機的爆發,則說明亞洲金融危機已經超出了區域性范圍,具有了全球性的意義。到1998年底,俄羅斯經濟仍沒有擺脫困境。1999年,金融危機結束。

1997年金融危機的爆發,有多方面的原因,我國學者一般認為可以分為直接觸發因素、內在基礎因素和世界經濟因素等幾個方面。

直接觸發因素包括:(1)國際金融市場上游資的沖擊。目前在全球范圍內大約有7萬億美元的流動國際資本。國際炒家一旦發現在哪個國家或地區有利可圖,馬上會通過炒作沖擊該國或地區的貨幣,以在短期內獲取暴利。(2)亞洲一些國家的外匯政策不當。它們為了吸引外資,一方面保持固定匯率,一方面又擴大金融自由化,給國際炒家提供了可乘之機。如泰國就在本國金融體系沒有理順之前,於1992年取消了對資本市場的管制,使短期資金的流動暢通無阻,為外國炒家炒作泰銖提供了條件。(3)為了維持固定匯率制,這些國家長期動用外匯儲備來彌補逆差,導致外債的增加。(4)這些國家的外債結構不合理。在中期、短期債務較多的情況下,一旦外資流出超過外資流入,而本國的外匯儲備又不足以彌補其不足,這個國家的貨幣貶值便是不可避免的了。

內在基礎性因素包括:(1)透支性經濟高增長和不良資產的膨脹。保持較高的經濟增長速度,是發展中國家的共同願望。當高速增長的條件變得不夠充足時,為了繼續保持速度,這些國家轉向靠借外債來維護經濟增長。但由於經濟發展的不順利,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亞洲有些國家已不具備還債能力。在東南亞國家,房地產吹起的泡沫換來的只是銀行貸款的壞賬和呆賬;至於韓國,由於大企業從銀行獲得資金過於容易,造成一旦企業狀況不佳,不良資產立即膨脹的狀況。不良資產的大量存在,又反過來影響了投資者的信心。(2)市場體制發育不成熟。一是政府在資源配置上干預過度,特別是干預金融系統的貸款投向和項目;另一個是金融體制特別是監管體制不完善。(3)「出口替代」型模式的缺陷。「出口替代」型模式是亞洲不少國家經濟成功的重要原因。但這種模式也存在著三方面的不足:一是當經濟發展到一定的階段,生產成本會提高,出口會受到抑制,引起這些國家國際收支的不平衡;二是當這一出口導向戰略成為眾多國家的發展戰略時,會形成它們之間的相互擠壓;三是產品的階梯性進步是繼續實行出口替代的必備條件,僅靠資源的廉價優勢是無法保持競爭力的。亞洲這些國家在實現了高速增長之後,沒有解決上述問題。

世界經濟因素主要包括:(1)經濟全球化帶來的負面影響。經濟全球化是世界各地的經濟聯系越來越密切,但由此而來的負面影響也不可忽視,如民族國家間利益沖撞加劇,資本流動能力增強,防範危機的難度加大等。(2)不合理的國際分工、貿易和貨幣體制,對第三世界國家不利。在生產領域,仍然是發達國家生產高技術產品和高新技術本身,產品的技術含量逐級向欠發達、不發達國家下降,最不發達國家只能做裝配工作和生產初級產品。在交換領域,發達國家能用低價購買初級產品和壟斷高價推銷自己的產品。在國際金融和貨幣領域,整個全球金融體系和制度也有利於金融大國。

這次金融危機影響極其深遠,它暴露了一些亞洲國家經濟高速發展的背後的一些深層次問題。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不僅是壞事,也是好事,這為推動亞洲發展中國家深化改革,調整產業結構,健全宏觀管理提供了一個契機。由於改革與調整的任務十分艱巨,這些國家的經濟全面復甦還需要一定的時間。但亞洲發展中國家經濟成長的基本因素仍然存在,經過克服內外困難,亞洲經濟形勢的好轉和進一步發展是大有希望的。

發生在1997 1998年的亞洲金融危機,是繼三十年代世界經濟大危機之後,對世界經濟有深遠影響的又一重大事件。這次金融危機反映了世界和各國的金融體系存在著嚴重缺陷,包括許多被人們認為是經過歷史發展選擇的比較成熟的金融體制和經濟運行方式,在這次金融危機中都暴露出許許多多的問題,需要進行反思。這次金融危機給我們提出了許多新的課題,提出了要建立新的金融法則和組織形式的問題。本書試圖進行這方面的研究。本書研究的中心問題是如何解脫本世紀初貨幣制度改革以後在不兌現的紙幣本位制條件下各國形成的貨幣供應體制和企業之間在新形勢下形成的債務衍生機制帶來的幾個世紀性的經濟難題,包括 :(1)企業債務重負,銀行壞賬叢生,金融和債務危機頻繁;(2)社會貨幣供應過多,銀行業務過重,宏觀調控難度加大;(3)政府稅收困難,財政危機與金融危機相拌;(4)通貨膨脹纏繞著社會經濟,泡沫經濟時有發生,經濟波動頻繁,經濟增長經常受阻;(5)企業資金不足帶來經營困難,提高了破產和倒閉率,企業兼並活動頻繁,降低了企業的穩定性,增加了失業,不利於經濟增長和社會的穩定。(6)不平等的國際貨幣關系給世界大多數國家帶來重負並造成許許多多國際經濟問題。以上問題最深層的原因,是貨幣制度的不完善和在社會化大生產條件下企業之間交易活動產生的新機制未被人們充分認識。本書的思路是,建立一種權威性的企業交易結算的中介系統——國家企業交易中介結算系統,解脫企業之間的債務鏈,消除企業和銀行壞賬產生的基礎,以避免債務和金融危機的發生,並減少通貨膨脹和泡沫經濟的危害,促進經濟的穩定增長。在這個創新過程中,還會產生國家稅收和財政支出方式的創新,減少財政赤字的發生。同時,還會產生企業制度的創新,減少企業的破產倒閉和兼並現象,增強企業的穩定性。並且,還將對國際結算方式進行創新,對國際貨幣的使用進行改革。這個過程不是一個簡單的經濟問題的治理,而是對紙幣制度所存在的嚴重缺陷的修正,是對貨幣供應和流通體制的創新,是金融體制的重大變革,並且,這種變革帶來經濟運行機制的諸多方面的調整。

亞洲金融危機的爆發,盡管在各國有其具體的內在因素:經
濟持續過熱,經濟泡沫膨脹,引進外資的盲目性--短期外債過量,銀行體系的不健
全,銀企勾結和企業的大量負債等,危機也有其外在原因:國際炒家的「惡劣」行徑,
但是人們還應進一步追根求源,找到危機生成的本質因素--現代金融經濟和經濟全
球化趨勢。
劉詩白認為,金融危機是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固有的內容,1929年-1933年的世界
經濟大恐慌,更是以嚴重的金融危機為先導。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機和1997年的東
亞金融危機首先發生於資本主義世界。可見,金融危機有其制度根源,是資本主義危
機。金融危機的可能性存在於市場經濟固有的自發性的貨幣信用機制,一旦金融活動
失控,貨幣及資本借貸中的矛盾激化,金融危機就表現出來。以金融活動高度發達為
特徵的現代市場經濟本身是高風險經濟,包孕著金融危機的可能性。
經濟全球化和一體化是當代世界經濟的又一重大特徵。經濟全球化是市場經濟超
國界發展的最高形式。二戰後各國之間商品關系的進一步發展,各國在經濟上更加互
相依存,商品、服務、資本、技術、知識國際間的頻繁流動,經濟的全球化趨勢表現
得更加鮮明。金融活動的全球化是當代資源在世界新配置和經濟落後國家與地區躍進
式發展的重要原因,但國際信貸、投資大爆炸式地發展,其固有矛盾深化,金融危機
必然會在那些制度不健全的、最薄弱的環節爆發。
綜上所述,現代市場經濟不僅存在著導源於商品生產過剩、需求不足的危機,而
且存在著金融信貸行為失控、新金融工具使用過度與資本市場投機過度而引發的金融
危機。在資本主義世界,這種市場運行機制的危機又受到基本制度的催化和使之激化。
金融危機不只是資本主義國家難以避免,也有可能出現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
金融體制的不健全、金融活動的失控是金融危機的內生要素。正由於此,在當前我國
的體制轉型中,人們應該高度重視和切實搞好政府調控的市場經濟體制的構建,特別
要花大力氣健全金融體制,大力增強對內生的和外生的金融危機的防範能力。
總結:東南亞金融危機爆發後,人們對危機爆發的原因進行了廣泛和深入的探討,
指出了危機爆發的內在原因和外在原因,劉詩白則進一步指出深層次的原因,即現代
貨幣信用機制導致危機的爆發。只要現代市場經濟存在,市場經濟所固有的貨幣信用
機制就可能導致金融危機。只不過,它只是發生在那些制度不健全的、最薄弱的國家。
這一點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國家也不例外。雖然如此,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健全金融體
制來防範金融危機,劉詩白又給我們指出了一條防範金融危機之路。
回答者:問題戶 - 總監 九級 1-8 21:35
提問者對於答案的評價:thinks alot評價已經被關閉 目前有 2 個人評價

100% (2) 不好
0% (0)

對最佳答案的評論 共 9 條
太感謝了!!!!!!!!!!我也需要啊!!!!!!!!!!!!!1
評論者: 盧瑞悉 - 魔法學徒 一級
太好了,謝謝!
評論者: 胖子的寶寶 - 試用期 一級
好啊
評論者: abina2001 - 試用期 一級

我來評論 查看所有評論>>
其他回答 共 1 條
1997年6月,一場金融危機在亞洲爆發,這場危機的發展過程十分復雜。到1998年年底,大體上可以分為三個階段:1997年6月至12月;1998年1月至1998年7月;1998年7月到年底。

第一階段:1997年7月2日,泰國宣布放棄固定匯率制,實行浮動匯率制,引發了一場遍及東南亞的金融風暴。當天,泰銖兌換美元的匯率下降了17%,外匯及其他金融市場一片混亂。在泰銖波動的影響下,菲律賓比索、印度尼西亞盾、馬來西亞林吉特相繼成為國際炒家的攻擊對象。8月,馬來西亞放棄保衛林吉特的努力。一向堅挺的新加坡元也受到沖擊。印尼雖是受「傳染」最晚的國家,但受到的沖擊最為嚴重。10月下旬,國際炒家移師國際金融中心香港,矛頭直指香港聯系匯率制。台灣當局突然棄守新台幣匯率,一天貶值3.46%,加大了對港幣和香港股市的壓力。10月23日,香港恆生指數大跌1 211.47點;28日,下跌1 621.80點,跌破9 000點大關。面對國際金融炒家的猛烈進攻,香港特區政府重申不會改變現行匯率制度,恆生指數上揚,再上萬點大關。接著,11月中旬,東亞的韓國也爆發金融風暴,17日,韓元對美元的匯率跌至創紀錄的1 008∶1。21日,韓國政府不得不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求援,暫時控制了危機。但到了12月13日,韓元對美元的匯率又降至1 737.60∶1。韓元危機也沖擊了在韓國有大量投資的日本金融業。1997年下半年日本的一系列銀行和證券公司相繼破產。於是,東南亞金融風暴演變為亞洲金融危機。

第二階段:1998年初,印尼金融風暴再起,面對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為印尼開出的葯方未能取得預期效果。2月11日,印尼政府宣布將實行印尼盾與美元保持固定匯率的聯系匯率制,以穩定印尼盾。此舉遭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及美國、西歐的一致反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揚言將撤回對印尼的援助。印尼陷入政治經濟大危機。2月16日,印尼盾同美元比價跌破10 000∶1。受其影響,東南亞匯市再起波瀾,新元、馬幣、泰銖、菲律賓比索等紛紛下跌。直到4月8日印尼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就一份新的經濟改革方案達成協議,東南亞匯市才暫告平靜。1997年爆發的東南亞金融危機使得與之關系密切的日本經濟陷入困境。日元匯率從1997年6月底的115日元兌1美元跌至1998年4月初的133日元兌1美元;5、6月間,日元匯率一路下跌,一度接近150日元兌1美元的關口。隨著日元的大幅貶值,國際金融形勢更加不明朗,亞洲金融危機繼續深化。

第三階段:1998年8月初,乘美國股市動盪、日元匯率持續下跌之際,國際炒家對香港發動新一輪進攻。恆生指數一直跌至6 600多點。香港特區政府予以回擊,金融管理局動用外匯基金進入股市和期貨市場,吸納國際炒家拋售的港幣,將匯市穩定在7.75港元兌換1美元的水平上。經過近一個月的苦鬥,使國際炒家損失慘重,無法再次實現把香港作為「超級提款機」的企圖。國際炒家在香港失利的同時,在俄羅斯更遭慘敗。俄羅斯中央銀行8月17日宣布年內將盧布兌換美元匯率的浮動幅度擴大到6.0~9.5∶1,並推遲償還外債及暫停國債券交易。9月2日,盧布貶值70%。這都使俄羅斯股市、匯市急劇下跌,引發金融危機乃至經濟、政治危機。俄羅斯政策的突變,使得在俄羅斯股市投下巨額資金的國際炒家大傷元氣,並帶動了美歐國家股市的匯市的全面劇烈波動。如果說在此之前亞洲金融危機還是區域性的,那麼,俄羅斯金融危機的爆發,則說明亞洲金融危機已經超出了區域性范圍,具有了全球性的意義。到1998年底,俄羅斯經濟仍沒有擺脫困境。1999年,金融危機結束。

1997年金融危機的爆發,有多方面的原因,我國學者一般認為可以分為直接觸發因素、內在基礎因素和世界經濟因素等幾個方面。

直接觸發因素包括:(1)國際金融市場上游資的沖擊。目前在全球范圍內大約有7萬億美元的流動國際資本。國際炒家一旦發現在哪個國家或地區有利可圖,馬上會通過炒作沖擊該國或地區的貨幣,以在短期內獲取暴利。(2)亞洲一些國家的外匯政策不當。它們為了吸引外資,一方面保持固定匯率,一方面又擴大金融自由化,給國際炒家提供了可乘之機。如泰國就在本國金融體系沒有理順之前,於1992年取消了對資本市場的管制,使短期資金的流動暢通無阻,為外國炒家炒作泰銖提供了條件。(3)為了維持固定匯率制,這些國家長期動用外匯儲備來彌補逆差,導致外債的增加。(4)這些國家的外債結構不合理。在中期、短期債務較多的情況下,一旦外資流出超過外資流入,而本國的外匯儲備又不足以彌補其不足,這個國家的貨幣貶值便是不可避免的了。

內在基礎性因素包括:(1)透支性經濟高增長和不良資產的膨脹。保持較高的經濟增長速度,是發展中國家的共同願望。當高速增長的條件變得不夠充足時,為了繼續保持速度,這些國家轉向靠借外債來維護經濟增長。但由於經濟發展的不順利,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亞洲有些國家已不具備還債能力。在東南亞國家,房地產吹起的泡沫換來的只是銀行貸款的壞賬和呆賬;至於韓國,由於大企業從銀行獲得資金過於容易,造成一旦企業狀況不佳,不良資產立即膨脹的狀況。不良資產的大量存在,又反過來影響了投資者的信心。(2)市場體制發育不成熟。一是政府在資源配置上干預過度,特別是干預金融系統的貸款投向和項目;另一個是金融體制特別是監管體制不完善。(3)「出口替代」型模式的缺陷。「出口替代」型模式是亞洲不少國家經濟成功的重要原因。但這種模式也存在著三方面的不足:一是當經濟發展到一定的階段,生產成本會提高,出口會受到抑制,引起這些國家國際收支的不平衡;二是當這一出口導向戰略成為眾多國家的發展戰略時,會形成它們之間的相互擠壓;三是產品的階梯性進步是繼續實行出口替代的必備條件,僅靠資源的廉價優勢是無法保持競爭力的。亞洲這些國家在實現了高速增長之後,沒有解決上述問題。

世界經濟因素主要包括:(1)經濟全球化帶來的負面影響。經濟全球化是世界各地的經濟聯系越來越密切,但由此而來的負面影響也不可忽視,如民族國家間利益沖撞加劇,資本流動能力增強,防範危機的難度加大等。(2)不合理的國際分工、貿易和貨幣體制,對第三世界國家不利。在生產領域,仍然是發達國家生產高技術產品和高新技術本身,產品的技術含量逐級向欠發達、不發達國家下降,最不發達國家只能做裝配工作和生產初級產品。在交換領域,發達國家能用低價購買初級產品和壟斷高價推銷自己的產品。在國際金融和貨幣領域,整個全球金融體系和制度也有利於金融大國。

這次金融危機影響極其深遠,它暴露了一些亞洲國家經濟高速發展的背後的一些深層次問題。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不僅是壞事,也是好事,這為推動亞洲發展中國家深化改革,調整產業結構,健全宏觀管理提供了一個契機。由於改革與調整的任務十分艱巨,這些國家的經濟全面復甦還需要一定的時間。但亞洲發展中國家經濟成長的基本因素仍然存在,經過克服內外困難,亞洲經濟形勢的好轉和進一步發展是大有希望的。

發生在1997 1998年的亞洲金融危機,是繼三十年代世界經濟大危機之後,對世界經濟有深遠影響的又一重大事件。這次金融危機反映了世界和各國的金融體系存在著嚴重缺陷,包括許多被人們認為是經過歷史發展選擇的比較成熟的金融體制和經濟運行方式,在這次金融危機中都暴露出許許多多的問題,需要進行反思。這次金融危機給我們提出了許多新的課題,提出了要建立新的金融法則和組織形式的問題。本書試圖進行這方面的研究。本書研究的中心問題是如何解脫本世紀初貨幣制度改革以後在不兌現的紙幣本位制條件下各國形成的貨幣供應體制和企業之間在新形勢下形成的債務衍生機制帶來的幾個世紀性的經濟難題,包括 :(1)企業債務重負,銀行壞賬叢生,金融和債務危機頻繁;(2)社會貨幣供應過多,銀行業務過重,宏觀調控難度加大;(3)政府稅收困難,財政危機與金融危機相拌;(4)通貨膨脹纏繞著社會經濟,泡沫經濟時有發生,經濟波動頻繁,經濟增長經常受阻;(5)企業資金不足帶來經營困難,提高了破產和倒閉率,企業兼並活動頻繁,降低了企業的穩定性,增加了失業,不利於經濟增長和社會的穩定。(6)不平等的國際貨幣關系給世界大多數國家帶來重負並造成許許多多國際經濟問題。以上問題最深層的原因,是貨幣制度的不完善和在社會化大生產條件下企業之間交易活動產生的新機制未被人們充分認識。本書的思路是,建立一種權威性的企業交易結算的中介系統——國家企業交易中介結算系統,解脫企業之間的債務鏈,消除企業和銀行壞賬產生的基礎,以避免債務和金融危機的發生,並減少通貨膨脹和泡沫經濟的危害,促進經濟的穩定增長。在這個創新過程中,還會產生國家稅收和財政支出方式的創新,減少財政赤字的發生。同時,還會產生企業制度的創新,減少企業的破產倒閉和兼並現象,增強企業的穩定性。並且,還將對國際結算方式進行創新,對國際貨幣的使用進行改革。這個過程不是一個簡單的經濟問題的治理,而是對紙幣制度所存在的嚴重缺陷的修正,是對貨幣供應和流通體制的創新,是金融體制的重大變革,並且,這種變革帶來經濟運行機制的諸多方面的調整。

亞洲金融危機的爆發,盡管在各國有其具體的內在因素:經
濟持續過熱,經濟泡沫膨脹,引進外資的盲目性--短期外債過量,銀行體系的不健
全,銀企勾結和企業的大量負債等,危機也有其外在原因:國際炒家的「惡劣」行徑,
但是人們還應進一步追根求源,找到危機生成的本質因素--現代金融經濟和經濟全
球化趨勢。
劉詩白認為,金融危機是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固有的內容,1929年-1933年的世界
經濟大恐慌,更是以嚴重的金融危機為先導。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機和1997年的東
亞金融危機首先發生於資本主義世界。可見,金融危機有其制度根源,是資本主義危
機。金融危機的可能性存在於市場經濟固有的自發性的貨幣信用機制,一旦金融活動
失控,貨幣及資本借貸中的矛盾激化,金融危機就表現出來。以金融活動高度發達為
特徵的現代市場經濟本身是高風險經濟,包孕著金融危機的可能性。
經濟全球化和一體化是當代世界經濟的又一重大特徵。經濟全球化是市場經濟超
國界發展的最高形式。二戰後各國之間商品關系的進一步發展,各國在經濟上更加互
相依存,商品、服務、資本、技術、知識國際間的頻繁流動,經濟的全球化趨勢表現
得更加鮮明。金融活動的全球化是當代資源在世界新配置和經濟落後國家與地區躍進
式發展的重要原因,但國際信貸、投資大爆炸式地發展,其固有矛盾深化,金融危機
必然會在那些制度不健全的、最薄弱的環節爆發。
綜上所述,現代市場經濟不僅存在著導源於商品生產過剩、需求不足的危機,而
且存在著金融信貸行為失控、新金融工具使用過度與資本市場投機過度而引發的金融
危機。在資本主義世界,這種市場運行機制的危機又受到基本制度的催化和使之激化。
金融危機不只是資本主義國家難以避免,也有可能出現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
金融體制的不健全、金融活動的失控是金融危機的內生要素。正由於此,在當前我國
的體制轉型中,人們應該高度重視和切實搞好政府調控的市場經濟體制的構建,特別
要花大力氣健全金融體制,大力增強對內生的和外生的金融危機的防範能力。
總結:東南亞金融危機爆發後,人們對危機爆發的原因進行了廣泛和深入的探討,
指出了危機爆發的內在原因和外在原因,劉詩白則進一步指出深層次的原因,即現代
貨幣信用機制導致危機的爆發。只要現代市場經濟存在,市場經濟所固有的貨幣信用
機制就可能導致金融危機。只不過,它只是發生在那些制度不健全的、最薄弱的國家。
這一點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國家也不例外。雖然如此,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健全金融體
制來防範金融危機,劉詩白又給我們指出了一條防範金融危機之路。

『拾』 2015.8 印尼還讓使用美金嗎

你好,一般情況下,印尼普遍流通的貨幣就是印尼盾,美金沒有說被禁止使用,但是老百姓也不會去用美金來買東西。除非是一些外貿公司之類的,可以跟他們用美金。不過最近印尼政府是規定說一些原來使用美金結算工資的工作單位開始使用印尼盾來結算,如果你是在這樣單位工作的話,多少會有些影響。希望能幫到你

閱讀全文

與印尼炒美元是什麼公司被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越南芽庄的房價多少錢一平 瀏覽:836
義大利面的調料怎麼炒 瀏覽:947
印尼巴士布加迪在哪裡 瀏覽:989
越南大學校園怎麼樣 瀏覽:575
印尼poop怎麼關 瀏覽:712
中國太空人待了多久了 瀏覽:609
印度怎麼停盤了 瀏覽:726
英國二戰軍徽是什麼樣子 瀏覽:390
伊朗怎麼評價中國勝韓國 瀏覽:905
義大利著名的箱包品牌有哪些 瀏覽:630
中國氣象如何改革 瀏覽:595
印度玫瑰電影怎麼樣 瀏覽:472
為什麼義大利人看到水果 瀏覽:392
中國牌子的洗面奶有哪些 瀏覽:883
印尼鎳礦在哪裡 瀏覽:606
伊朗餐廳什麼時候開放 瀏覽:543
印度人為什麼喜歡吃蘆薈 瀏覽:335
伊朗去委內瑞拉海路怎麼走 瀏覽:971
中國期刊網的檢索欄位有哪些 瀏覽:386
印度為什麼會有酸味 瀏覽: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