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尼泊爾、不丹、老過、柬埔寨、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巴布幾新幾內亞、馬達加斯加以前是哪個國家的殖民地
尼泊爾
尼泊爾歷史悠久,公元前6世紀就建立王朝。歷史上尼泊爾、朝鮮、琉球、安南(越南)、蘇祿(菲律賓)、緬甸、南掌(寮國)、暹羅(泰國)是中國皇帝冊封的八個屬國。公元1769年,興起於尼中西部地區的沙阿王朝的廓爾喀王普里特維·納拉揚·沙阿征服加德滿都谷地,從此尼逐步趨於統一,並開始有年代准確、資料翔實的歷史。1814年英國入侵,迫使尼將南部大片領土割讓給英屬印度,並在尼享有多種特權,尼外交受其監督。1846至1950年,拉納家族依靠英國人的支持奪取軍政大權,並獲世襲首相的地位,使國王成為傀儡。1923年英承認尼獨立。1950年,尼人民掀起聲勢浩大的反對拉納家族專政的群眾運動和武裝斗爭。國王特裡布文和王儲馬亨德拉在印度的支持下,通過談判恢復王權。拉納家庭統治結束,尼實行二元制君主立憲制。1960年,馬亨德拉國王取締政黨,實行無黨派議會制。1972年比蘭德拉國王即位。
不丹
不丹自8世紀即為吐蕃(西藏)領土,元朝統一西藏後,成為中國的領土,到清朝時才分裂出去,深受藏族文化的影響。 當我們看到不丹國旗時就會看到旗上的中國龍。那麼旗上為什麼有中國龍呢,這要從信奉白教的帕木竹巴政權說起,元朝統一了西藏。帕木竹家族從元朝取得了13萬戶中的帕竹萬戶侯稱號。在元末大亂中統一13萬戶,建立了西藏歷史上的帕木竺巴政權,一統西藏達265年之久,也是與明王朝相始終的領土,被明王朝賜王號,龍旗。「竺巴」是音譯,「竺」這個音在藏語里是龍的意思。到了明朝末年。一方面帕竹王室的政權被其家臣所篡奪,另一方面黃教興起,黃教屯兵買馬,躍躍欲試。「竺巴」的信徒被兩面夾擊,處於岌岌可危之中。當時的竺巴派領袖是阿旺•納姆伽爾,他在危機時刻審時度勢,毅然帶領竺巴信徒遠走不丹。由於阿旺•納姆伽爾修得一身好佛,又有神符四腳神龍做護駕,因而所到不丹之處,無不歸順於其旗下。 1616年阿旺•納姆伽爾在統一了不丹後,又利用不丹的地利人和,先後五次打敗了黃教的進犯,終於在不丹立足。由於不丹的雷電多,四腳神龍又被看做雷神。阿旺•納姆伽爾奠定了現代不丹的領土、民族和宗教的基礎。 1772年遭英國入侵。1865年強迫不丹簽訂《辛楚拉條約》,不丹被迫割讓2000平方千米土地。 1907年,烏顏·旺楚克(1907---1926)廢除德布王,自任國王,簡歷不丹王國,集政教大權於一身,並規定國王世襲。 1910年1月英國同不丹簽訂《普那卡條約》。規定不丹對外關系受英國「指導」。1926---1952吉格梅•旺楚克在位。 印度獨立後於1949年8月同不丹簽訂《永久和平與友好條約》。規定不丹對外關系受印度「指導」。 1952年第三代國王吉格梅·多爾吉·旺楚克即位,他發展經濟,對內政外交進行改革。1961年以來,不丹國四代國王旺楚克與他的四個同胞王後王多次公開表示要保持自己國家的主權和獨立。 1971年不丹加入聯合國,1972年第四代國王吉格梅·辛格·旺楚克,自英國留學回來,17歲繼承王位,繼續先王的內外政策。1973年成為不結盟運動成員,1985年成為南亞區域合作聯盟成員。 2008年3月24日,位於中印之間的不丹迎來其歷史上的首次民主選舉,直接選舉國民議會議員,並在此基礎上產生首個民選政府。對於這個面積僅4.6萬平方公里、人口75萬的小國來說,此次選舉意味著國家政治體制將由原來的世襲君主制變為議會民主制。這個轉變的推動者正是不丹的老國王吉格梅•辛格•旺楚克本人。此次選舉是不丹國王多年來致力於推行政治民主化的結果。100年來,不丹一直實行世襲君主制,沒有憲法,也沒有政黨。1998年6月,辛格老國王對政治體制進行了重大改革,解散了內閣,將政府行政權移交給大臣委員會(2008年改稱為部長會議,政府首腦為部長會議主席)。2001年9月,國王發布命令,要求政府籌備起草憲法。2005年3月,辛格國王建議在不丹建立兩黨制度,由在大選中得票最多的政黨組閣,另外一個政黨則成為反對黨。根據憲法草案,不丹將組建兩院制議會,由75人組成的國民議會和由25人組成的全國委員會。根據不丹新憲法,國王是不丹的國家元首,而議會在三分之二多數的支持下可以彈劾國王,部長會議為行政機關,部長會議主席是政府首腦。2006年年底吉格梅國王宣布退位,於2007年4月將王位正式讓給27歲的兒子吉格梅·基沙爾·旺楚克王儲,2008年,其正式即位。辛格曾表示,還政於民是為了讓不丹在政體上與西方接軌,以便贏得國際社會的認同。他說:「為了不丹人長遠的幸福,我們必須推行民主,一個有效的制度比王位更重要。」
寮國
寮國是一個位於中南半島北部的內陸國家,北鄰中國,南接柬埔寨,東界越南,西北達緬甸,西南毗連泰國。湄公河流經西部1900公里。屬熱帶、亞熱帶季風氣候。5月~10月為雨季,11月至次年4月為旱季。年平均氣溫約26℃,年降水量1250毫米~3750毫米。 公元1353年建立瀾滄王國,為寮國歷史鼎盛時期。1893年淪為法國保護國。1940年9月被日本佔領。1945年10月12日宣布獨立。1946年法國再次入侵,1954年7月簽署關於恢復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內瓦協議,法國從寮國撤軍,不久美國取而代之。1962年簽訂關於寮國問題的日內瓦協議。寮國成立以富馬親王為首相、蘇發努馮親王為副首相的聯合政府。1964年,美國支持親美勢力破壞聯合政府,進攻解放區。1973年2月,寮國各方簽署了關於在寮國恢復和平與民族和睦的協定。1974年4月成立了以富馬為首相的新聯合政府和以蘇發努馮為主席的政治聯合委員會。1975年12月宣布廢除君主制,成立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他們是最後信仰小乘佛教的東南亞國家,在75年前,佛教是國教。
柬埔寨
公元1世紀下半葉建國,歷經扶南、真臘、吳哥等時期。9~14世紀吳哥王朝為鼎盛時期,國力強盛,文化發達,創造了舉世聞名的吳哥文明。1863年淪為法國保護國。1940年被日本佔領。1945年日本投降後被法國重新佔領。1953年11月9日獨立。1970年3月18日,朗諾集團發動政變,推翻西哈努克政權,改國名為「高棉共和國」。3月23日,西哈努克在北京宣布成立柬埔寨民族統一陣線,開展抗美救國斗爭。5月5日,成立以賓努親王為首相的柬埔寨王國民族團結政府。1975年4月17日柬抗美救國斗爭取得勝利。1976年1月,柬頒布新憲法,改國名為「民主柬埔寨」。1978金邊市獨立紀念碑年12月,越南出兵侵略柬埔寨,成立「柬埔寨人民共和國」。1982年7月,西哈努克、宋雙、喬森潘三方組成民主柬埔寨聯合政府。1990年9月成立柬全國最高委員會,西哈努克出任主席。10月23日,柬埔寨問題國際會議在巴黎召開,簽署了《柬埔寨沖突全面政治解決協定》,歷時13年之久的柬埔寨問題最終實現政治解決。
馬來西亞
公元初馬來半島建立了羯荼、狼牙修等古國。15世紀初以馬六甲為中心的滿刺加王國統一了馬來半島的大部分,並發展成當時東南亞主要國際貿易中心。16世紀起先後遭到葡萄牙、荷蘭和英國侵略。1911年淪為英國殖民地。沙撈越、沙巴歷史上屬汶萊,1888年兩地淪為英國保護國。二次大戰期間,馬來亞、沙撈越、沙巴被日本佔領。1957年8月31日,聯盟主席東姑阿都拉曼宣布馬來亞獨立。1963年,馬來亞聯同新加坡、沙巴及砂勞越組成了馬來西亞聯邦,1965年,新加坡宣布退出。
印度尼西亞
早在前2世紀後半期,在印尼出現了最早的國家葉調。公元三至七世紀,印尼境內分布著很多小王國和部落。七至十一世紀,大國室利佛逝與中國使者商旅不絕於途。7世紀到14世紀之間,佛教在印尼傳播,13世紀末14世紀初,在爪哇建立了印尼歷史上最強大的滿者伯夷。鄭和下西洋經過了印尼,並在馬六甲有外交活動。到了16世紀,歐洲人抵達現印尼,發現了這些小國。一些歐洲強國開始建立殖 第三大都市萬隆風景秀麗有仙之都美稱民地,荷蘭變成了這些歐洲國家裡面佔領最多領土的國家。荷蘭最初通過荷蘭東印度公司對這些地區實行殖民統治。1799年東印度公司解散後殖民地被荷蘭政府接管,史稱荷屬東印度。第一次世界大戰完結之後,當地人開始爭取自治。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投降的消息傳到印尼之後,蘇加諾立即在之後一日發表印尼獨立宣言。之後在短短五日間,印尼全國都宣告脫離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管治,最終東印度公司在1949年宣布放棄對印尼的管治權,使印尼得以正式獨立,蘇加諾被任為印尼第一任總統。
巴布幾新幾內亞
巴布亞紐幾內亞全稱「巴布亞紐幾內亞獨立國」,巴布亞島一名,其由來有兩種說法:①1526年葡萄牙人梅內塞斯從馬六甲駛往馬魯古群島,但海風把船吹到一無名之地,人便稱這 塊陸地為巴布亞。源出馬來語tanahpepua一詞,意即卷發人的土地。②早期葡萄牙人到此,問當地居民此為何地。回答是巴布亞,他 們便把巴布亞種族名稱當地地名。種族名稱來源於馬來語papuvah(卷發)或pua-pua( 暗棕色)。指島上主要居民巴布亞人的頭發和膚色。新幾內亞島,亦稱伊里安島。1526年為葡萄牙探險險家若熱·德梅內澤所發現。1545年葡萄牙人奧爾蒂斯·德雷特斯到 達該島北部, 見當地居民膚色和氣候亦大致相仿,故取名新幾內亞。從此就稱這里為巴布亞紐幾內亞。1884年,英國、德國瓜分伊里安島東半部和附近島嶼。1906年,英將英屬部分交澳大利亞管轄,改稱澳屬巴布亞領地。1946年聯合國大會決議委託澳託管。1973年,巴布亞紐幾內亞成立自治政府。1975年9月16日宣告獨立,成立巴布亞紐幾內亞獨立國。
馬達加斯加
1896年淪為法國殖民地。
『貳』 急!!!!馬達加斯加是否拒絕有刑事犯罪的進入其國家.
日本的櫻花,富士山並非你想的那樣。我想你去了多數不會高興而歸的,上海的一個朋友曾經根我介紹過那裡的境況,日本人都太過於誇張了,況且日本富士山腳下,北海道的消費水平是日本最高的地方之一。
簽證的費用不多,一般200到300吧,但是在那裡的花銷可不是這個數目,不僅僅是錢的問題,還有語言問題。不值得,中國的旅遊聖地多的是,並不比日本的差。
簽證程序(網上摘錄):辦理外國簽證,無論採取哪一種方式,是委託代辦,還是自己直接辦理,一般需要經過下列幾個程序:
(l)遞交有效的護照。
(2)遞交與申請事由相關的各種證件,例如有關自己出生、婚姻狀況、學歷、工作經歷等的證明。
(3)填寫並遞交簽證申請表格。簽證不同,表格也不同,多數要用外文填寫、同時繳付本人照片。
(4)同前往國駐華大使館或領事館官員會見。有的國家規定,凡移民申請者必須面談後,才能決定;也有的國家規定,申請非移民簽證也必須面談。
(5)大使館或者領事館,將填妥的各種簽證申請表格和必要的證明材料,呈報國內主管部屬門審查批准。有少數國家的使領館有權直接發給簽證,但仍須轉報國內備案。
(6)前往國家的主管部門進行必要的審核後,將審批意見通知駐華使領館。如果同意,即發給簽證。如果拒絕,也會通知申請者。
(7)繳納簽證費用。一般來說,遞交簽證申請的時候就要先繳納費用,也個別國家是簽證申請成功的時候才收取費用。一般而言,移民簽證費用略高,非移民簽證費用略低。也有些國家和地區的簽證是免費的
免費簽證的國家大概有以下幾個:加勒比海地區]
● 多米尼加DOMINICA
21天
● Saint Vincent and Grenadines
一個月
● Turks and Caicos Islands
30天
[非洲]
● 貝南 BENIN (REPUBLIC)
3 months
● 塞席爾群島 SEYCHELLES
1 month
落地簽證國家/地區:
[亞洲]
● 泰國
期間:15天
費用:1000泰銖
可獲得口岸:機場
● 柬埔寨
期間:30天
費用:20美金
可獲得口岸:機場, 陸路
● 寮國
期間:15天
費用:30美金
可獲得口岸:機場, 陸路
● 尼泊爾
期間:60天 或者 150天(多次入境)
費用:免費
可獲得口岸:機場, 陸路
● 印尼
期間:7天(10美金)或者 30天(25美金)
費用:以上
可獲得口岸:機場
● 馬來西亞
期間:14天
費用:51馬幣
可獲得口岸:Kuala Lumpur International Airport or Sultan Abu Bakar Complex, Johor
限制:據說至少要兩個人同行(有單身遊客獲得過落地簽嗎?)
● 馬爾地夫
期間:30天
費用:免費
可獲得口岸:機場
● 斯里蘭卡
期間:30天
費用:免費
可獲得口岸:機場
[非洲]
● 埃及
期間:14天
費用:免費
可獲得口岸:機場
● 馬達加斯加 MADAGASCAR
期間:90天
費用:MGA 28,000
可獲得口岸:機場
(據說強烈推薦事先獲得visa,有人嘗試過落地簽嗎?)
● 莫三比克 MOZAMBIQUE
期間:30天
費用:25美金
可獲得口岸:機場
● 肯亞 KENYA
期間:3個月
費用:50美金
可獲得口岸:機場
● 坦尚尼亞 TANZANIA
期間:3個月
費用:50美金
可獲得口岸:機場,肯亞/坦尚尼亞邊境
● 獅子山 SIERRA LEONE
期間:30天
費用:40美金
可獲得口岸:機場
● 多哥 TOGO
期間:7天
費用:沒費
可獲得口岸:機場
(據說不是當場發簽證,而是拿走你的護照第二天自己去警署取)
● 烏干達 UGANDA
期間:待到你滿意為止
費用:30美金(學生20美金)
可獲得口岸:機場
● 衣索比亞 ETHIOPIA
期間:3個月
費用:40美金
可獲得口岸:機場
很遺憾沒有日本。
『叄』 中國去哪些國家免簽證
1、對中國免簽證的國家/地區:互免簽證(12個)
阿聯酋、波黑、塞爾維亞、厄瓜多、湯加、模里西斯、斐濟、巴哈馬、塞席爾、1巴貝多、格瑞那達、聖馬利諾。
互免簽證:雙方持用有效的護照可自由出入對方境,這是免簽證的最高規格。目前,除了這12個國家,還有多個對中國實施單方面免簽證、落地簽、有條件免簽證入境的國家和地區。只要你拿著正規的中國護照就可以免簽入境這些國家和地區
2、對中國單方面免簽的國家和地區包括了印尼,牙買加,摩洛哥,塞班島,突尼西亞,海地,多米尼克,薩摩亞,安地卡及巴布達,南喬治亞和南桑威奇群島,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韓國濟州島,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法屬留尼旺,塔希提,俄羅斯,黑山。
所謂單方面免簽,意思就是入境國單方面允許中國公民免簽入境。但是我國是沒有向對方開放免簽的。
免簽制度
外籍人士過境免簽政策是世界各國實施的免簽制度中的一項內容,是指外籍人士依據過境國的法律或有關規定,從一國經轉某國前往第三國時,不必申請過境國簽證即可過境,並可在過境國進行短暫停留的政策。中國實施的是24小時過境免簽制度,不限制口岸的類型。上海則對部分國家旅客空港口岸間轉機提供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
『肆』 馬達加斯加與印度尼西亞歷史往來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2-01
『伍』 印尼人可以移民馬來西亞嗎
可以,可是馬來西亞國籍不好拿,而且需要耗上很長的時間,相對來說新加坡的國籍容易拿多了!
『陸』 印尼人是什麼人種的呀
印尼人的祖先是蒙古種族。
蒙古種族又稱黃色人種、黃種人、亞美人種、蒙古利亞人種,是世界四大人種之一。其人口數量在四大人種中排名第二。約佔世界總人口的37%。
而蒙古人種並不僅僅是在亞洲,主要分布於烏拉爾地區、東亞、北亞、東北亞、西伯利亞地區、南亞、東南亞、馬達加斯加、美洲、大洋洲。
『柒』 哪些國家有護照可以自己直接去的
塞席爾、模里西斯、巴哈馬等這些國家有護照可以自己直接去
『捌』 東南亞的土著人
馬來人(Malays)
居住在東南亞的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新加坡、汶萊和其他國家仍以馬來人為族稱的居民。多為新馬來人的後裔,社會、經濟和文化比較發達。隨著歷史的發展,這些馬來人之間也開始出現差異,各具民族特點。馬來西亞的馬來人,自稱馬來由人。主要分布在馬來半島中南部和沙撈越地區。多混有華人、印度人、泰人和阿拉伯人的血統。使用馬來語,屬南島語系印度尼西亞語族,有多種方言。原用阿拉伯字母文字,後改用拉丁字母。原信印度教、佛教和萬物有靈,15世紀末大多改信伊斯蘭教,屬遜尼派。有部分人信仰基督教和天主教 。家庭組織除南部森美蘭州母系制占優勢外,一般都為雙系制。馬來人以農業為主,種水稻、橡膠、椰子、咖啡、金雞納樹和油棕等,有卓越的蔬菜栽培技術。漁業和航海業發達。
廣義上的馬來人指分布在太平洋和印度洋各島國的民族。屬蒙古人種馬來類型。通用南島語系印度尼西亞語族諸語言。其民族來源,尚無定論。多數研究者認為,馬來人的祖先約在5000年前從亞洲內陸逐漸南下,遷至中南半島,並經馬來半島(一說經安達曼群島)進入蘇門答臘島,然後往東擴散到爪哇、加里曼丹、蘇拉威西和菲律賓群島,往西擴散到馬達加斯加島。這種遷徙浪潮持續數千年之久。一般按遷徙時間先後大體分為兩種:原始馬來人(包括古馬來人)和新馬來人。原始馬來人遷徙的時間,約在公元前3000~前1000年,社會發展水平較低;新馬來人遷徙的時間約在公元前2~公元16世紀,已受到印度、中國和阿拉伯文化的影響,社會發展水平較高。各地馬來人在其分布地區均留下人數眾多的後裔,不同程度地與當地居民發生混合以及相互混合,已發展為許多個具有不同族稱的民族,如爪哇人、巽他人、馬都拉人、他加祿人、伊富高人、馬達加斯加人等。
------------------------------------------------------------------------------------
馬來族
馬來族(馬來語:Melayu)又稱巫族,習慣上也稱為馬來人,是東南亞的一個民族。 馬來人是東南亞的土著之一。於全世界的民族相比,馬來族是一個非常年輕的民族。
馬來人信奉回教,主要分布於東南亞的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新加坡、汶萊、泰國南部等。另外非洲的南非也有馬來人。
馬來人名稱由來
Melayu這名稱,據一些歷史學家的說法,可能來自蘇門答臘島上一個約1500年前由印度人所建立的古國--末羅瑜(馬來文亦是Melayu[1])。末羅瑜遺址位於現蘇門答臘島上一條河[2]上游的支流Sungai Melayu[3]附近。後來末羅瑜被蘇門答臘島上的另一個著名古國三佛齊所並吞。
另一種說法是Melayu這名詞來自印度的梵文中一讀音為Malaya[4]的詞。這梵文詞的意思為山或高處。
馬來人的起源
馬來人自何處來,歷史學界尚無定論。但主要有二種說法,來自中國雲南或就起源於馬來群島。
雲南起源說
雲南起源說主要的支持者有R.H Geldern, J.H.C Kern, J.R Foster, J.R Logen, Slametmuljana 和Asmah Haji Omar等。
雲南起源說的依據如下:
①在馬來群島發現的古老斧頭,與中亞的某些地區類似,說明有中亞居民移民馬來群島。
②馬來族的風俗與Assam地區類似(Assam是印度與緬甸之間的地區)。
③馬來語與柬埔寨語相似,而柬埔寨人又被認為來自於雲南,當年他們沿著湄公河南下到柬埔寨。
雲南起源說被廣大人群所接受,馬來西亞的中學歷史課本中都介紹馬來人起源於雲南。依此學說,馬來人的祖先分二批在不同年代從雲南遷移到馬來群島。這二批馬來人的祖先分別稱為原始馬來人(馬來文:Melayu Proto〕及混血馬來人(馬來文:Melayu Deutro)。
原始馬來人及混血馬來人又合稱南島人(馬來文:Indonesian[5]),二者的文化為新石器時代的文化。南島人其實是最後移入馬來群島的人群。之前遷入的有澳洲種人(英文:Australoid),尼利多人(英文:Negrito)和美拉尼西亞人(英文:Melanesoid)。
以下對二批移民做出介紹:
原始馬來人
根據出土文物,公元前2500年原始馬來人就居住在馬來群島。他們有農耕技術。
混血馬來人
公元前1500年就存在於馬來群島,他們多生活在海邊,漁業發達。
馬來群島起源說
馬來群島起源說的支持有J.Crawfurd, K.Himly, Sutan Takdir Alisjahbana和Gorys Keraf等。
以下是馬來群島起源說的論據
馬來人和爪哇人在19世紀都有很高的文化。能達到這種成就只有不斷發展的本土古老文化才能達到。以此說名馬來人並非來自任何地方。而是土生土長。
K.Himly 不同意馬來語與柬埔寨語相似。認為二語相似只是表面印象,沒有足夠理據。
爪哇島發現的梭羅猿人[6](馬來文:Homo Soloinensis)和維傑人[7](馬來文:Homo Wajakensis)化石表明馬來人是馬來群島起源,可能馬來人就是來自爪哇島。
馬來群島各族的語言與中亞屬於印歐語系的語言有異。
馬來群島起源論在馬來西亞只得到極少數人的支持。
馬來西亞人與馬來人二名詞的分別
馬來人並非馬來西亞人的簡稱,而是馬來西亞的一個主要民族。
馬來西亞人簡稱為大馬人,(Malaysian,馬來西亞簡稱為大馬)指的是擁有馬來西亞國籍的人士,主要有三大族群,分別為馬來人、華人,印度人,以及其它一些少數族群。各族群都保留了自己的文化以及風俗習慣。同時也尊重其他種族的文化以及風俗習慣。
注釋
^ 末羅瑜是馬來西亞華人的官方中文譯名,為了區分二個不同意思的Melayu而如此譯。
^ 河流名稱馬來文Sungai Batang Hari,找不到華文譯名。
^ Sungai Melayu 無中文譯名,Sungai馬來文即河,Sungai Melayu或可譯為「末羅瑜河」。
^ 例如喜馬拉雅山脈,梵文是Himalaya。Hima是雪、寒冷的意思;Malaya是山、山脈,Himalaya在梵文中乃雪山之意。
^ 馬來文Indonesian亦是現代印尼人的稱呼,而南島人是馬來西亞華人的官方中文譯名。以區別二不同之Indonesian而如此譯。
^ 梭羅猿人的化石於爪哇島上梭羅河(馬來文:Sungai Solo〕附近發現,因而得名。梭羅猿人直立,但沒脫離猿人階段。
^ 維傑人的化石於爪哇島南岸維傑(馬來文:Wajak〕地方發現。是東南亞發現的最早真人化石。約生存於一萬二千年前。
參考資料:http://ke..com/view/167139.htm
『玖』 馬達加斯加島的歷史溯源
有記載的馬達加斯加島歷史始於7世紀,住民的祖先是來自印尼的婆羅洲,他們先從印尼前往印度,再由印度前往東非。那時阿拉伯人在其西北方海岸建立了貿易點,而與歐洲人的接觸則始於16世紀,葡萄牙船長迭戈·迪亞斯(DiegoDias)在他的船脫離了前往印度的船隊之後看到了這座島。17世紀末,法國人在東海岸建立了貿易站。 1-10世紀,印度尼西亞人陸續移居該島,並同當地人結合,形成馬爾加什人。14世紀在中部和東南沿海出現了國家組織。16世紀,麥利那人在中部建立伊麥利那王國。1794年發展成中央集權和封建國家,19世紀初統一全島,建立了馬達加斯加王國。19世紀30年代遭法國入侵,1896年淪為法國殖民地。1960年6月26日宣布獨立,成立馬達加斯加共和國。1975年改國名為馬達加斯加民主共和國。
16世紀末,梅里納人(Merina)在馬達加斯加中部建立了梅里納王國,他們是印尼人的後裔。到1790年代早期,梅里納的統治者在包括海岸在內的島嶼的大部分地區建立了政權。至19世紀初,統一全島,建立了馬達加斯加王國。1817年,伊麥利那統治者與模里西斯的英國統治者達成協議廢除奴隸交易,這成為馬達加斯加經濟上的一件大事。作為回報,島國接納了英國軍隊和經濟援助。英國人的影響在幾個地區非常大,梅里納皇室也因此改變信仰,開始信奉長老教會、會眾制(Congregationalism)和英國國教會。
1885年,英國人被迫接受法國人對馬達加斯加的殖民統治。作為回報,英國人最終控制了桑給巴爾。1895年至1896年,法國人用武力建立了對馬達加斯加的完全控制並廢除了梅里納君主制。
馬達加斯加島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馬達加斯加人組成的軍隊在法國、摩洛哥和敘利亞參加了戰斗。在法國陷入德軍佔領後,維希政府接管馬達加斯加。1942年,英國軍隊佔領了這座具有戰略意義的島嶼。1943年,自由法國再一次從英國手中接管了馬達加斯加。 1991年政局劇烈動盪。1992年8月,全國公民投票通過第三共和國新憲法,恢復原國名。1997年2月,迪迪埃·拉齊拉卡當選總統。
1992年8月經公民投票通過的憲法,規定總統為國家元首、武裝力量的最高統帥,由全民
直接普選產生,任期5年。實行兩院制。議會由國民議會和參議院組成,為國家最高立法機構。政府為國家最高行政管理機構,制定和執行國家政策。1993年8月組成的政府,總理為F.拉武尼。
1947年,隨著法國人影響力的與日俱減,民族主義迅速抬頭,卻在經過數月堅苦卓絕的斗爭後被鎮壓下。隨後,法國人於1956年建立了一個革新制度,馬達加斯加開始逐步走向和平獨立。1958年10月14日,馬拉加西共和國成立,是法蘭西共同體(Communautéfrançaise)內的自治共和國。1959年,臨時政府完成使命,憲法誕生。1960年6月26日,馬拉加西完全獨立。1975年12月21日,改國名為馬達加斯加民主共和國。1992年8月19日,改國名為馬達加斯加共和國。
2006年12月3日,馬達加斯加舉行總統選舉。馬克·拉瓦盧馬納納獲勝。
『拾』 馬達加斯加島旱災脆弱性高圓主要原因
非洲唯一的黃種人為主的國度,馬達加斯加!
提起非洲,我們總會想起廣袤的非洲大草原,成群的角馬、大象,草叢中潛伏的獅子和河裡兇猛的鱷魚。當然還有世代在那裡居住的皮膚黝黑、唇紅齒白、頭發蜷曲的黑人原住民。
那麼在非洲有沒有黃種人為主的國家?答案當然是肯定的,它就是馬達加斯加。
馬達加斯加是位於印度洋西部的非洲島國,隔莫三比克海峽與非洲大陸相望。馬達加斯加島全島由火山岩構成,是非洲第一、世界第四大的島嶼。
馬達加斯加首都塔那那利佛 (Tananarive)坐落在馬達加斯加中部高原一個馬蹄形的山脊上,海拔1000至2000米之間,是一座接近南回歸線的高原城市。
在馬達加斯加居民中98%是馬達加斯加人,而馬達加斯加人是由若干遷徙到馬達加斯加島上的外來民族融合而成的,主要來源是來自亞洲的移民和來自非洲大陸的移民。
為什麼馬達加斯加會有來自亞洲的移民?
原來,在馬達加斯加歷史上是否有原住民目前沒有定論。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大規模開發馬達加斯加的居民來自亞洲印尼一帶。據考證,馬達加斯加人的祖先,便是3000至2500年前從印度尼西亞加里曼丹島遠渡而來的馬來人。接下來的一千年後,又有爪哇人、蘇門答臘人、南亞人等相繼來到馬達加斯加。因此,馬達加斯加人的祖先為黃種人。
到了9世紀以後,馬達加斯加逐漸又來到了少數阿拉伯人、班圖黑人、庫希特人等,法國亦在十九世紀末入侵,其中有相當部分的黑人是阿拉伯人、歐洲人帶到馬達加斯加作為勞工的。這些人與定居的黃種人不斷混血,形成了各色差異並不大的民族,即現在的馬達加斯加人。但黃種馬來人的基因積淀仍占據絕對優勢,所以現在馬達加斯加仍是非洲唯一一個由黃種人為傳統人種的國家。
馬達加斯加有豐富的自然資源石墨儲量占非洲首位,除此之外還有雲母、鈾、鉛、寶石、金、銀、銅、鎳、鋁礬土、鉻、煤等。森林面積1470萬公頃。糧食作物有大米、木薯、玉米等,大米已接近滿足自用。主要經濟作物有咖啡、丁香、劍麻、甘蔗、花生、棉花等,而其香草的產量和出口量均佔世界首位。
馬達加斯加因為與非洲大陸分離的關系,形成了特有的生態圈,70%為特有種,包括有20多種狐猴, 20多種變色龍, 10幾種不同的龜和一些不分泌毒液的蛇, 另外還有鱷魚及上千種的鳥類蝴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