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貨幣匯率和煤炭股有什麼關系
匯率變化好比一柄「雙刃劍」,對經濟有利有弊。煤炭行業作為我國重要的能源產業,人民幣匯率的變化對其影響有多大?首先,在出口方面,人民幣升值意味著煤炭出口價格將下跌,廠商的出口積極性下降.在煤炭出口市場不景氣的情況下,將對國內煤炭市場造成更大的壓力。但我們認為在目前中國國內需求旺盛的情況下,煤炭出口的減少對行業影響並不時很大,加之目前國內煤炭出口量占整個煤炭產量的比重很小,只有約4.5%,所以匯率變動對整個行業的利潤水平影響不大。第二,在進口上由於近幾年國內煤炭價格基本呈走高的趨勢(如下圖),尤其是對於一些南方的省市來說,在國內煤炭相對國幾煤炭沒有價格優勢的情況下,更願意進口國際煤炭,近幾年進口煤炭增長較快,在人民幣升值的情況下,可能進一步增加對煤炭的進口需求,擠壓國內的煤炭市場空間。第三,對於一些向中國出口煤炭的國家來說,出口煤炭以美元計算,目前人民幣匯率走高,這樣每噸煤他們有3美元競爭優勢。這樣各國爭相向中國出口煤炭,為了達到「老大」的目的,印尼已經從2006年開始增加煤炭產量,年產4400萬噸,計劃到2020年年產達到3億噸。2006年,印尼向中國出口煤炭517萬噸,同比增長11%。今年澳大利亞取消了煤炭出口配額制度,根據澳大利亞農業和經濟資源局最近預測,到2012年該國動力煤年產將達到2.19億噸,其中1.48億噸用於出口。他們預測動力煤需求主要對象是中國、印度、韓國等。
B. 白糖期貨調整何時結束,2015年2月
前幾日巴西雷亞爾對美元持續貶值,周三下跌1.2%至2.8679創2004年10月以來的收盤新低。昨日巴西雷亞爾有所走強,這對於原糖價格有所提振,ICE原糖3月合約收高0.33美分,或2.2%,收報每磅15.04美分,尾盤升至15.05美分的兩周高位。ICE5月原糖昨日上漲1.98%,最終收於14.91美分/磅, 漲幅低於3月合約,這在我們前幾日的早報中已經不斷提示,由於短期供應需求,即將交割的3月合約對5月合約的升水會持續擴大,截至昨日收盤,原糖3月對原糖5月已經升水0.13美分,此種格局還會繼續維持。
印尼開始再次討論其第二季度的進口許可證。一些當地的精煉糖廠已經由於缺糖而停止運作,但政府似乎並不急於分配這些許可證。 目前的討論是許可證在第二季度的額度將達到800,000噸左右,而不是100萬噸。其他消息來源稱,預計下周公布決定,許可證將被分配給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之前的齋月需求(由於在6月下半月開始),並且數量為兩個季度合共130萬噸,因此,每個季度的數量將在大致和2015年第一季度在相同的水平,即有約679,000噸被分配。
對於國內鄭糖來說,目前有傳聞稱2015年的白糖商業進口配額昨天已經發放,國有配額目前只發了古巴糖,而且所發配額主要是原糖,也不包括白糖。我國每年的配額內進口量為194.5萬噸,其中70%為國營貿易配額。此則傳聞還需要我們近一步核實,目前對於國內鄭糖來說進口糖依舊是左右市場的重要點。根據筆者計算,按昨日鄭糖SR1509夜盤收盤價格對ICE原糖5月計算,配額內進口盈利已經達到1620元,配額外的進口盈利也在611元,在此利潤情況下,各方進口糖的意願都很強烈,雖然配額外自動進口許可證一直被延遲發放,導致在進口這么大利潤的情況下,國內進口量卻沒有大增,但筆者認為這種情況最終會出現改變,在此種高利潤情況下,即便正常途徑的進口無法完成,但走私糖對於國內食糖市場的影響可能會增大,因此對於國內食糖市場的健康發展來看,更為有利的應該是和國際食糖價格保持一個合理的價差,不然最終短期的高盈利會換來國內食糖市場更長時間的價格打壓。
目前從目前國內鄭糖的情況來看,鄭糖走勢與外盤原糖的聯動性還是較差,筆者依舊認為鄭糖回調需求正在逐步醞釀,距離春節假期還有最後3個交易日, 筆者依舊在這里提醒投資者,在年前投資者逐步離場。
C. 今日期貨收盤怎樣分析
5月25日消息,今日期市收盤多數下跌,黑色系沖高回落,全天維持寬幅震盪,鐵礦石領跌,跌近4%,螺紋鋼跌超1%;化工品震盪偏強,瀝青、甲醇漲超2%,但橡膠、玻璃跌近1%;有色金屬漲跌不一,滬鎳跌超1%,滬鉛漲超1%;貴金屬持穩;農產品多數小幅飄綠。
國產礦方面,市場依舊以穩為主,成交情況也較平穩。近期國產礦價格整體以平穩走勢為主,部分礦山價格有上調現象,但受進口礦基本層面震盪偏弱影響,貿易商對國產礦市場後期走勢並不樂觀。進口礦方面,港口現貨價格弱勢下調。雖然前期鋼材市場價格有上調行情出現,對未對進口礦市場起到較大的提振作用,鋼廠方面采購意願不強,市場詢盤情況較差。加上期貨、現貨市場均以下跌走勢為主,鐵礦石市場心態進一步受挫,貿易商只能選擇降價出售。現階段鋼廠方面采購心態仍較謹慎,且壓價意願較強,買賣雙方進行博弈狀態明顯。綜合考慮,預計短期國內鐵礦石市場波動運行。
方正中期金屬建材組研報認為,目前,決定礦價走勢的關鍵仍在需求端,而鋼廠對鐵礦石的需求取決於其盈利情況,考慮到目前螺紋鋼庫存去化速度較快,且在環保影響下旬度產量環比回落,因此短期螺紋高利潤有望延續,從而對鐵礦石需求產生一定支撐,同時在成本端支撐下礦價雖反彈相對乏力但下行空間有限,或將繼續維持低位震盪走勢。
D. 食用油出口
路透社吉隆坡12月18日電 印尼交易商18日稱,受印度和中國大批消費者健康飲食傾向的影響,12月份印尼食用油出口將達到60萬噸。
印尼是世界第二大棕櫚油生產國,僅次於馬來西亞。11月份印尼出口的食用油總量為60萬噸,較十月份的717721噸有所下降,但仍高於前幾個於月40-50萬噸的進口水平。
印尼出口的食用油當中,棕櫚油佔90%。同時印尼是世界第二大可可油生產國,僅次於菲律賓。
雅加達一位貿易商說到,印度還不存在遠期購買傾向,現在不得不忙於棕櫚油的進口,否則食用油價格會更高。
他認為,印度並不會像很多人說的那樣減少進口量,目前棕櫚油價格較馬來西亞低了2.5-5美元/噸。交易商們認為,即使印度的大豆和花生等冬季作物已經進入市場,仍無法滿足市場的需求。印度食用油進口量占總需求量的幾乎五分之二,其中棕櫚油主要來自印尼和馬來西亞,豆油進口來自阿根廷和巴西。
由於國內需求減弱促使交易商加大了出口步伐,近幾個月印尼出口量有所上升,因此當地庫存量保持在了60萬噸的合理水平。
17日,雅加達拍賣市場上毛棕櫚油價格為4078盧比/千克,較一年前3868的價格有所上漲,但與馬來西亞毛棕櫚油期貨價格持平。近期馬來西亞毛棕櫚油期貨表現異常堅挺,達到了43個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印尼市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印度正計劃從印尼購買毛棕櫚油,而中國也對RBD甘油脂很感興趣,東爪哇的一位交易商這樣說到。該交易商稱,勿拉灣港貨輪聚集,等待食用油的裝運。
北蘇門答臘島的勿拉灣港市印尼主要的棕櫚油出口港,每年出口的棕櫚油大約在200萬噸左右。2003年印尼毛棕櫚油產量預計為960萬噸,今年的產量為900萬噸。國內需求量基本不變,保持350萬噸的年均水平。
去年印尼出口的棕櫚油超過一半運到了印度。
交易商們稱,12月份印尼毛棕櫚油產量將下降到64萬噸,而上個月為80萬噸。產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由於農民慶祝完節日之後仍未開始工作。
E. 從印尼巨港准備發一船褐煤至韓國仁川港,5萬噸,誰知道現在的海運費是多少
印尼巨港,裝貨速率如何?
印尼最大的問題就是裝船。
要問到確切的運費,就得有裝卸速率,時間,然後船東才能根據你的信息給你價格。這個價格不敢隨便估,差不少呢。
F. 煤炭能源戰略地位的出口配額
2004年,國家分三批累計發放煤炭出口配額8000萬噸,由於存在2003年煤炭出口配額的結轉因素,當年全國實際可使用煤炭出口配額在8820萬噸左右。在國內煤炭出口減少的同時,由於內需強勁,2004年我國的煤炭進口呈現快速增長態勢。據海關統計,2004年我國進口煤炭1861萬噸,比2003年全年增加786萬噸,增長幅度達73%。2004年煤炭進口的增長主要來自於煉焦煤和無煙煤進口的增加。中國是僅次於澳大利亞的世界第二大煤炭出口國。煤炭行業2002年出口8384萬噸,收入25.3億美元; 2003年煤炭出口量達到9400萬噸,同比增長9%,占煤炭總產量5.57% 。但是,2004年煤炭出口配額比去年實際出口量減少了15%,只有8000萬噸。
G. 石油發電
是的,是1356900!
不過,我計算的是2037kwh或587.78kwh.另外,給你補充些知識!
1月13日,山東省渤海灣南部水深僅25英尺(1英尺=0.3048米)淺海區的埕島西油田冒出了滾滾原油。諾布爾能源公司(NYSENBL)旗下子公司——EDC和中石化一同開啟了輸油管線閘門,一條5英里(1英里=1.609344公里)長的輸油管將原油送到岸上並銷售給中石化。當天,3個油井實現採油,日產6000桶,本周內,剩下的十幾口井將陸續開啟,生產能力將達到日產1萬桶(年產40萬噸)。
《財經時報》從勝利油田得到消息,埕島西區塊合同區面積為149平方公里, 已勘測探明的石油地質儲量達5000萬噸。EDC總計對該項目投資9億元,持57% 的石油開采權,而合作方中石化持有43%的開采權,雙方按照該權益進行產品分成。EDC總經理帕特·麥克森預計,EDC將在這個項目上每年獲得贏利至少1個億。
這對於總儲量超過30億噸的渤海灣大油田(預計今後至少還可以在這里找到15億噸儲量,使總儲量達到45億噸)來說,只是個「小故事」——引用中石化一 位員工的話來說就是——埕島西「僅是冰山的一角」。
渤海灣:「海上大慶」
記者了解到,2001年渤海油田年產量已經接近600萬噸,預計到2005年產量將達到2100萬噸,渤海石油的產量將達到全國產量的近15%,而相當於中國整個海洋石油產量的一半。目前,這里再加上周邊陸上的遼河、勝利、華北和大港油田 的石油產量,已經超過全國的40%。
包括大陸菲利普斯□Conoco Phillips□、雪佛龍、科麥奇、德士古、阿帕奇、王朝能源(加拿大)等公司在內的,至少有6家以上赫赫有名的國際石油巨頭已經獲得渤海灣區域的石油開采權,EDC只是其中名不見經傳的一家而已。
2002年的最後一天,新華社發出了一條不太引人注意的消息:中國最大的海上油田蓬萊19-3油田一期工程日前正式投產,設計產能最高可達4萬桶油當量/天(約年產200萬噸)。
蓬萊19-3油田是繼陸上大慶油田以後,中國發現的第二大整裝大油田,年產原油有望突破1000萬噸,幾乎占渤海石油產量的一半。其儲量預計約26億桶(約
3.5億多噸),並具進一步評價的潛力,堪稱「皇冠上的明珠」。大陸菲利普斯公司的前身——菲利普斯石油公司於1999發現了它,目前開發由菲利普斯中國有限公司□大陸菲利普斯的下屬公司,簡稱「菲利普斯中國」與中海油合作進行。菲利普斯中國擔任項目的作業者,據說擁有49%的權益,而中海油擁有51%的權益。
也就是說,這塊油田差不多一半原油歸美方所有。事實上,整個渤海石油的前景都是如此,中國還有許多的海上油田都是與外國合作開采。
國際石油巨頭瓜分渤海灣
這讓中國關心能源發展的人士罵起娘來——本來貧瘠的石油資源卻被海外這些「風險投資」收割走——中外合資項目的大部分勘探合同都是在上世紀90年代
中期以前簽訂的,那時候中國原油基本可以自給,石油價格也沒有和國際接軌,海油的勘探極具風險,而且開采成本比陸地石油高出3-5倍。1990年年初中國勘
探、開發和開采海油的技術、經驗和資金都遠遠不夠,於是向外國石油公司出售特許權成為中國開采海油的重要手段。
埕島西、蓬萊19-3油田就是「歷史問題」,在渤海灣石油進入收獲期的時候,坐享其成的中海油無疑是最大的受益者,而外國石油公司也紛紛享受成功的喜悅。
事實上,渤海油田的勘探成功率,已連續6年保持在五成以上,遠高於35%的世界水平。勘探的結果也表明油田質地非常高,以前的理論認為,油層可能在2000米以下的深層,結果卻在1000米處的淺層收獲多多:一年多時間內發現的石油儲量竟相當於該地區的所有歷史發現,7個1億噸以上儲量的油田被發現。受最近勘探成果的鼓舞,17家海外公司正在渤海灣狹小的地帶內正抓緊進行著新一輪的勘探。
據悉,中外合作方式包括以下幾種:開發合同(對於已經勘探出原油儲量的區域進行開發)、提高產收率合同、單井合同(外方勘探,一旦發現油區就按照合同行使權益),以及原油勘探開發生產一體化合同。中方一般要求獲得勘探權的海外公司投入一定比率的資金進行區域內的勘探。一般的做法是,中海油獲得51%的權益,而外方獲得49%的收益。
但是也有例外,比如埕島西項目的合作中,EDC的收益大於中石化。ED C向《財經時報》解釋,1997年以前中方勘探出的石油地質儲量只有3000多萬噸,1997年EDC投產埕島西,勘探出該區域石油儲量總計達到5000多萬噸,因而至今在該地區擁有佔主導地位的開采權。
中國石油缺口驚人
相比美國油田全部封閉,在「9·11」以後進一步增加了儲備,並只開采外國 的石油,中國的這一歷史遺留政策不甚高明。目前盛傳的國家能源委即將成立的
消息也反映了普遍的呼聲,建立戰略石油儲備應該會很快被提上議事日程。
目前,石油在中國能源結構中約佔20%,而全球平均數字是40%。由於陸上老油田產量開始走下坡路,中國今後20年石油、天然氣、銅等礦產資源累計需求總量至少是目前儲量的25倍,其中石油需求缺口超過60億噸。而迫於環保和國際輿論壓力,中國煤炭產量已由過去的13億噸減少到現在的9億噸。2001年以來,中國原油進口已經達到7000萬噸,並成快會突破億噸,接近石油消費的1/3。到2010年和2015年,中國石油年需求量可能達到3.6億至4.3億噸,屆時,年進口量可能達到1.8億噸至2.5億噸。進口的80%可能來自中東,幾乎全部是經過馬六甲海峽的油輪運輸。
因此,美伊戰爭將對中國經濟造成巨大傷害。有人認為如果戰爭拖一年的話,中國經濟的年增長率會減少一到兩個百分點——因為中國幾乎沒有任何戰略儲備(美國的戰略儲備相當於其叄個月的進口量)。美國打擊伊拉克之後,可能會對另一個產油大國伊朗施加壓力,而伊朗目前是中國最大的石油進口源。
國家石油政策變化
中國試圖分散進口源和進口途徑,中俄輸油管計劃即是一例。計劃中,它在2005年投入使用,前五年內每年經該線路向中國進口2000萬噸石油,2010年後提 高到3000萬噸。
但是,最近傳出可能泡湯的消息,輸油管終點不再是大慶,而是太平洋沿岸的納霍德卡港,因為日本和韓國都不希望「從中國人手中買油」,近日日本首相小泉訪俄時,更向俄提出願提供優惠貸款50億美元,支持興建繞過中國的輸油管。這令普京態度游移——此前中國石油公司在壓力下,已被迫中途退出了俄羅斯著名的斯拉夫石油公司投標拍賣。俄羅斯不允許中國染指他們的石油公司。
於是中國重拾從哈薩克修建長達3000公里的輸油管達到新疆的計劃。但是輸油量卻只有每日50萬桶,本身並不經濟。同時,由於美國軍事打擊阿富汗,中亞五國紛紛靠近美國,原先修建輸油管計劃的大環境也發生了微妙變化。中國石油的中亞戰略也陷入尷尬之中。
與此同時,中國叄大石油公司拚命擴大海外領地,也意味著國家石油政策的變化。
中石油的主要投資集中在蘇丹和哈薩克,在委內瑞拉、秘魯和加拿大也有業 務。2002年中國石油宣布以2.16億美元收購戴文能源公司在印度尼西亞的油氣資產,希望到2005年,實現海外銷售收入40億至50億美元。2002年中海油斥資12億美元收購了澳大利亞和印尼的叄塊石油天然氣田,計劃在「十五」期間斥資100億元用於海外業務拓展,到2005年獲得每年200萬至300萬噸份額油。近日中石化和中信也表示正在收購海外油田資產。
亡羊補牢
同時,國內的勘探權許可顯然已經收緊。知情人士透露,最近兩叄年來,像渤海油田這樣的地域是已經很難再出售勘探權給國外石油公司了。在那些勘探權到期之後的區域,中海油自己承擔起了獨立勘探任務,並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其中2002年10月22日,中海油宣布位於渤海灣遼東區塊的預探井錦州25-1S-1獲得成功,擔任此區塊的作業者並擁有100%的權益。
至於蓬萊19-3項目的進展,知情人稱,目前合作雙方——中海油和菲利普斯中國仍舊在某些敏感問題上存在分歧,例如該項目是進行整體開發還是分區開發
。中海油希望採取整體開發方案,這樣有利於提高石油資源的有效利用,同時能保證中方利益,但雙方並沒有就此達成一致意見。
1)世界石油化工工業發展四大趨勢
一、石油工業的可持續發展更加強調企業的社會責任
本屆石油大會的主題是"石油工業,追求傑出業績與承擔服務社會的責任"。石油工業對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但同時也對人類居住環境造成了污染,對全球氣候變化和世界經濟的發展產生了負面影響。為了保持石油和石化工業的可持續發展,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在致力於開發清潔生產技術和替代能源。這次大會號召石油公司要在追求傑出業績的同時,承擔起服務社會的責任,與政府密切合作,加強對話,共同創造能源的未來,這是關繫到人類生存權的重大問題。
二、技術進步是發現新的油氣田、增加油氣儲量的基本動力
在本屆大會上,各國專家們在總結近年來深水和超深水油氣勘探開發、老油田下面發現新油田的經驗時指出,勘探開發的技術進步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三、石油替代能源問題受到廣泛重視
專家們認為,天然氣變為液體的技術(GTL)和LNG技術可以在未來市場中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盡管由於經濟性問題,GTL和LNG永遠不能取代整個傳統燃料,但是GTL作為車用優質環境友好燃料,在未來 15年內將佔全球柴油燃料的10%,GTL和LNG將在解決世界能源問題上發揮重要的作用。
四、煉油與石化一體化,充分利用石油資源,提高產品競爭力
煉油廠與石化廠互供原料、總體優化,特別是以煉油過程生產低碳烯烴尤其是生產丙烯作為石化原料,使煉油廠與石化廠的結合更為緊密,這已成為世界石油工業發展的一個普遍趨勢。
2)在日益高漲的求「綠」大趨勢下,化工企業講理無門,只有及早迎合今年化企咬牙要過「綠」關
2002年,對化工企業而言,最敏感的詞莫過於綠色了,不管是化肥、農葯,還是塗料、染料,都在某種程度上受到了綠色的影響———一些企業讓綠色逼得步履艱難,甚至無路可走;一些企業卻也借著綠色的口號引來了不少人的眼球。在即將到來的 2003 年裡,綠色對化工企業又意味著什麼呢?2002 年是我國加入 WTO後的第一年。在這一年裡,更加開放的國門讓更多的國內產品走出去,更多的國外產品走進來。隨著出口大幅度上升,國際上針對產品的各種壁壘也隨之出現,綠色壁壘就是今年我們的出口產品遭遇最多的一個。茶葉出口受阻,蔬菜出口受阻,水果出口受阻,服裝出口受阻……一連串產品出口受阻幾乎都與化工有染,不少化學物質殘留過高成了產品受阻的口實。接下來就是不明真相的人把化工產品看成是萬惡之源,甚至於對多年來一直充當農業生產保護神的化肥農葯也不能倖免。綠色壁壘發難在先,綠色農業欲棄傳統化肥農葯在後,國內諸多企業不得不坐下來討論對策。
國外壓力尚且如此,國內在這一年中也一波一波地涌動著以綠色為口號的活動。今年二三月間,北京首先出現了一些聲音,對即將出台的內牆塗料標准提出質疑,在圈內引來了一場動靜不小的'護國標'與'抗國標'的爭論。和以往大不相同的是,此次爭論並非由於國標過於嚴格,而是企業認為國標太過寬泛,不如企業標准或地方標准嚴格。爭論雖然以一家企業退出協會為最後收場,但它卻表現出人們對綠色異乎尋常的熱愛。本屬化工領域的業內技術之爭也空前地引來了眾多眼球。爭論到此並未結束,就在國家內牆塗料標准正式施行前後,上海一家塗料企業也通過媒體質疑國標,同樣認為標准中對有害物質的要求過於寬泛不利於行業發展。為此還導致了兩家企業的直接交戰。一時間,標準是否夠'綠'硝煙再起。拋開南北二企業叫板塗料國家標準的最初動機,起碼這兩家企業因沾了綠色而名氣流傳開來。
2002年就這么過去了。沒有人不相信,新的一年對綠色的追求將會更執著。在這種日益高漲的求'綠'大趨勢下,化工企業無理可講,既不能訴委屈也不能講條件,只有迎合。 就農葯而論,目前高毒農葯在我國占據比例過高的狀況必然要在近兩年內得到改變,高毒高殘留農葯要退出舞台,低毒低殘留農葯唱主角是必然趨勢。但是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少、開發能力不足、企業分散形不成大的集團等等困難都明擺在面前,產品結構的大調整所需要的就是產業的調整和企業的整合。這既為農葯企業帶來了挑戰,也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產品結構調整是農葯生產企業的生存之路,積極開發和尋找高效低毒低殘留替代產品,運用各種技術手段改進和改善低毒低效的用葯效果,認真防範產品轉型時期可能帶來的各種經營風險,盡早搶占產品競爭的制高點。這是農葯企業惟一的選擇。
化肥企業在新的一年中也將受到更加嚴厲的綠色制約。據報道,國家計委、財政部、國家環保總局、國家經貿委制定的《關於發布排污收費標准試行及有關問題的通知徵求意見稿》已下發。通知的下達表明國家將大幅度提高排污收費標准。經有關方面測算,若按新標准收取排污費,將為目前收費標準的 5倍左右。以小氮肥行業為例,如果按新標准收費,排污費一項據初步估算僅尿素廠就達 1.36 億元,碳銨廠為 1.87 億元,小氮肥行業為 3.23 億元,加上廢氣、廢渣、噪音等的收費,新標准收費比老標准增加了 80%。據悉,新的一年我國化肥的進口配額將超過 1000萬噸。這樣,化肥生產企業在環境保護、綠色生產和進口壓力下,供大於求的現象將會日益嚴重。中小企業的關停並轉、大企業重新劃分勢力范圍……這些都將圍繞著綠色更廣泛、更具體地展開。
據悉,明年國家有關部門將重點在塗料行業展開打假(實際上也就是打假綠)行動,一些假冒名牌產品的作坊式小廠將退出市場,充滿綠色且適銷對路的名牌產品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節能低污染的水性塗料、高固體分塗料、粉末塗料、無溶劑塗料和輻射固化塗料形勢將看好。我國塗料年產量 200萬噸,有報道說生產企業多達 8000 家,市場總的發展態勢是總量供大於求。在這種形勢下,綠色幾乎成為塗料企業優勝劣汰的惟一尺度。過得了綠色關就過得了生存關,反之將會被淘汰。
綠色潮流,浩浩盪盪,順之者昌,逆之者亡。對化工企業來說,在新的一年裡,如果你還有一點資金的話,如果你還有一點技術的話,如果你還有一點競爭的雄心的話,那就毫不動搖地投到綠色上吧,那是惟一的一條能夠繼續走下去的路。
H. 印尼輪胎進口配額怎麼申請
1、提出印尼輪胎進口配額申請。
2、管理部門把配額分配給申請人。
3、憑借印尼輪胎進口配額證明申領進口許可證。
4、向海關辦理報關驗放手續。
5、將未使用完的印尼輪胎進口配額交還配額管理部門。
I. 20尺櫃出印尼限重多少噸
按照標準是30480KGS,意思就是說貨重和箱皮重允許理論值不能超過這個。一個20尺小櫃的箱子重量是2200KGS,30480-220...
J. 有關焦炭出口配額
從2007年出口配額的發放來看,截至7月1日,商務部共發放了兩批焦炭出口配額,其中第一批980萬噸,第二批235萬噸,外資企業獲得114.2萬噸,共計1329.2萬噸,接近2005、2006年1400萬噸的總配額量。
從獲得配額的企業來看,今年兩批焦炭出口配額集中於獲得提名的60家出口企業中的41家公司手中,焦炭出口集中度進一步提高。分析人士認為,隨著2008年焦炭出口門檻進一步提高,更多的企業將退出焦炭出口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