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尼資訊 > 印尼海嘯過後美國有多少艘航母

印尼海嘯過後美國有多少艘航母

發布時間:2022-06-21 18:34:10

⑴ 請問2004年印尼海嘯造成的損失具體有哪些啊

印度尼西亞衛生部官員阿古斯·蘇丹多23日接受新華社記者電話采訪時證實,印尼在去年底發生的印度洋海嘯中死亡的人數到目前已達到173981人,比前一次統計的166760人增加了7000多人。
這位官員說,在這些遇難者中,印尼最西部的亞齊省死亡173741人,鄰近的北蘇門答臘省死亡240人。此外,目前尚有7249人被列為失蹤者。因此,遇難人數還可能繼續上升。

截至目前,救援人員已經掩埋了89832具遇難者屍體。此外,目前有2020名在海嘯中受傷者仍在住院治療,估計受傷總人數超過5.3萬人。

但是,印尼衛生部發布的數字同其他相關部門所統計的數字不盡相同。社會服務部在同一天發布的數字是110229人死亡,而人民福利統籌部22日公布的數字為9.3萬多人死亡,另有13.2萬多人被列入失蹤者名單中。(完)

⑵ 印尼海嘯時間,原因,具體災害情況,人類從中應吸取的經驗教訓

印度尼西亞爪哇島南部的印度洋海域當地時間17日下午3點20分左右發生強烈地震,並引發沿岸部分地區海嘯
印度尼西亞海域發生的里氏9級地震並引發了大海嘯,一時間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房屋倒塌,家破人亡,慘不忍睹,旅遊天堂勝地頓成地域鬼門關,日月為之晦暗,全球為之動容
印度尼西亞當地時間19日下午5點55分再次發生里氏6.2級強烈地震。據印尼氣象和地質部門說,此次地震的震源位於印尼爪哇島和蘇門答臘島之間的巽他海峽。

印尼氣象和地質部門說,這次里氏6.8級地震的震中位於南緯9.41度,東經107.19度。印尼的中爪哇省、東爪哇省及首都雅加達都有明顯震感。地震發生時,雅加達高層建築物中的居民紛紛驚慌地跑出戶外。

地震引發的海嘯在3點30分左右到達西爪哇省尖米士縣的龐岸達蘭海岸和打橫縣的芝帕圖賈海岸,中爪哇省凱布門縣的阿亞和博達納汗海岸也出現了較小的海嘯。

據印尼安塔拉通訊社和當地電視台報道,在龐岸達蘭海岸,3至4米高的海浪沖向陸地最遠達兩公里。沿岸一批飯店和房屋被毀壞,400多艘船隻被沖走。

據一個名為「德帝克」的印尼文網站報道,受災地區已經發現了80具遇難者的屍體,隨著搜尋工作的展開,死亡人數可能還會進一步增加。

印尼人民福利統籌部的官員說,蘇西洛總統已下令地方政府採取措施,疏散居民,安葬遇難者,並准備應對出現更大的人員傷亡情況。

印尼地處太平洋地震帶,每年發生大小地震數千次。2004年12月26日印尼發生里氏7.9級強烈地震,並引發了波及印度洋沿岸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巨大海嘯,造成印尼12萬人死亡,20萬人流離失所。今年5月27日,日惹和中爪哇省部分地區發生的5.9級地震造成了6000餘人死亡

⑶ 有關印尼海嘯

序號 國家 確認死亡 估計死亡 受傷數 失蹤數 難民
1 印度尼西亞 234271[6] - - 1240 617000[7]
2 斯里蘭卡注1 41008 >50000 >8200 3792[8] 78萬[9]
3 印度[10] 10749 - - 5669 63.8萬
4 泰國[11] 5395 - 8457 2845 58550
5 索馬里 132 >100 - - 54000[12]
6 緬甸 59 - 45 14 3萬[13]
7 馬爾地夫 82 - - 31 13000[14]
8 馬來西亞 68 - 183 6 8000[15]
9 坦尚尼亞 10 - - - -
10 塞席爾 3 - - 7 -
11 孟加拉國 2 - - - -
12 肯亞 2 - - - -
13 南非 2 - - - -
14 馬達加斯加 0 - - - ">1200"
總 計 ≈292000 >30萬[16] ≈510000 >22000 300萬-500萬
編輯

⑷ 關於印尼海嘯

印度第一次失誤:預測到地震沒重視據《印度今日新聞》報道,印度馬德大斯大學應用地質系的一個研究小組曾在一個星期前對印尼強震作出了預報。正在攻讀地震預測和耐震建築設計研究博士學位的研究員維卡塔那塔說,他於12月22日向德里的科學和技術部成員發去了印尼地震的預測報告。維卡塔那塔說:「我們預測地震將於2004年12月26日零點 30分發生,地震的方位位於北緯3.54度、東經97.17度的地方,也就是印尼蘇門答臘巴亞克島海岸附近。地震的震級為6至7級。事實上,地震發生的時間為12月26日零點58分,方位位於北緯3.298度、東經95.779度,也就是蘇門答臘以北的西海岸的外海地帶。」維卡塔那塔和他的導師拉奧承認: 「我們並沒有預計到泰米爾那都邦的海岸地帶也將受災。我們從來沒有預計到地震引發的海嘯將對泰米爾那都邦的海岸地區造成這么嚴重的破壞。」
據印度媒體29日披露,在此次印尼蘇門答臘地震發生後不久,印度收到了海嘯警報,但是,由於印度政府的官僚作風嚴重,結果使海嘯發生前這段寶貴的時間最終白白流逝,很多原本可以挽救的生命消失在巨大的海浪之中。

《印度快報》29日報道說,在印尼地震發生後,印度空軍得到警報,稱空軍在印度洋尼科巴群島上的一個遠方基地首先被海嘯襲擊。此時距離強烈海嘯襲擊印度本土還有一段寶貴的時間。印度空軍一位上校對該報透露:「大約在當地時間7點30分,我們得到了在安達曼群島和尼科巴群島間發生大地震的通報。當時我們和島上基地的通訊突然中斷,島上最後發回來的消息是島在下沉,到處都是海水。」45分鍾之後,印度空軍指揮官才叫來自己的助手,要他向國防部長反映海嘯的情況。

在非軍方的印度政府方面,氣象部門在當地時間8點54分發出了一份海嘯警報的傳真,但收件人竟然是前任,而不是現任科學部部長。在沒有意識到自己錯誤的情況下,氣象部門在9點41分又向國內災害控制中心發出了另一份海嘯預警傳真。結果該中心直到上午10點30分才將海嘯預警的消息提交給了內閣秘書。那時,海嘯已經襲擊了印度本土,數千人已經死亡。

直到下午1點,印度主要緊急反應部門「危機控制小組」的各位成員才聚集到一起開會討論。更具諷刺意味的是,印度的主要科學和技術部門官員都是通過電視才得知發生海嘯的。

印度泰米爾納德邦政府則在30日發布海嘯警報,警告當地民眾盡快離開沿海地區。警方解釋說,在安達曼群島和尼科巴群島兩地發生的餘震,很可能會造成海嘯。目擊者表示,在泰米爾納德邦,警方已經拉響了警報,而當地居民正在逃離家園。

⑸ 2004印尼海嘯,美國為什麼開著航母來了,日本帶著自衛隊也來了,他們為什麼如此大動干戈

應付大片災區,特別是災區港口設備不足或損壞,地面都受損的情況下,最好的運輸方法是空運。軍隊通常是設備,組織,人力,物力動員起來派用最迅速的團體。其它陰謀論就隨個人去想了。

⑹ 關於海嘯

當時印尼海嘯的時候我寫過一篇關於海嘯的讀書報告,不然刪節後摘一些帖給樓主看下吧:

關於海嘯

海嘯是一種具有強大破壞力的海浪。海嘯是一種災難性的海浪,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內、里氏震級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這種波浪運動引發的狂濤駭浪,洶涌澎湃。它捲起的海濤,波高可達數十米。這種「水牆」內含極大的能量,沖上陸地後所向披靡,往往嚴重摧殘生命,造成財產損失。智利大海嘯形成的波濤,移動了上萬公里仍不減雄風,足見它的巨大威力。

它們同風產生的浪或潮是有很大差異的。微風吹過海洋,泛起相對較短的波浪.相應產生的水流僅限於淺層水體。猛烈的大風能夠存遼闊的海洋捲起高度3()米以上的海浪,但也不能撼動深處的水。而潮汐每天席捲全球兩次.它產生的海流跟海嘯一樣能深入海洋底部,但是海嘯並非由月亮或太陽的引力引起,它由海下地震推動所產生,或由火山爆發、隕星撞擊、或水下滑坡所產生。海嘯波浪在深海的速度能夠超過每小時700千米,可輕松地與波音747飛機保持同步。雖然速度快.但在深水中海嘯並不危險,低於幾米的一次單個波浪在開闊的海洋中其長度可超過750千米這種作用產生的海表傾斜如此之細微,以致這種波浪通常在深水中不經意間就過去了。海嘯是靜悄悄地不知不覺地通過海洋,然而如果出乎意料地在淺水中它會達到災難性的高度.

不管源自何處,海嘯都要經歷三個部分交叉卻又有顯著差異的物理過程:首先,由某種攪動水體的力產生海嘯。地震發生時,海底地層發生斷裂,部分地層出現猛然上升或者下沉,由此造成從海底到海面的整個水層發生劇烈「抖動」。這種「抖動」與平常所見到的海浪大不一樣。海浪一般只在海面附近起伏,涉及的深度不大,波動的振幅隨水深衰減很快。地震引起的海水「抖動」則是從海底到海面整個水體的波動,其中所含的能量驚人。然後,海嘯從爆發源附近的深海處傳到淺海岸地區。在開闊的海洋中海嘯波的速度可以超過每小時700千米,令長度一般的海滔相形見絀,從一個浪頭到另一個浪頭的距離有時竟超過100千米。但是因為在開闊的海面上浪頭的高度小於1米,所以對過路船隻並不能造成什麼損害。最後,淹沒陸地。沿著海濱,災害性的海浪可能沖上海岸,橫掃一切,引起的生命、財產損失比地震本身還大。在這些過程中,人們對傳播階段了解最多,然而產生過程和淹沒過程卻難於進行計算機模擬。在預測未來遠源海嘯將會襲擊何處以及指導災難調查和營救過程中.精確的模擬都是非常重要的,其重點必須放在可能會遭到最嚴重襲擊的地區.

總的來說,海嘯可分為4種類型。即由氣象變化引起的風暴潮、火山爆發引起的火山海嘯、海底滑坡引起的滑坡海嘯和海底地震引起的地震海嘯。中國地震局的材料表明,地震海嘯是海底發生地震時,海底地形急劇升降變動引起海水強烈擾動。其機制有兩種形式:「下降型」海嘯和「隆起型」海嘯。「下降型」海嘯:某些構造地震引起海底地殼大范圍的急劇下降,海水首先向突然錯動下陷的空間涌去,並在其上方出現海水大規模積聚,當涌進的海水在海底遇到阻力後,即翻回海面產生壓縮波,形成長波大浪,並向四周傳播與擴散,這種下降型的海底地殼運動形成的海嘯在海岸首先表現為異常的退潮現象。1960年智利地震海嘯就屬於此種類型。「隆起型」海嘯:某些構造地震引起海底地殼大范圍的急劇上升,海水也隨著隆起區一起抬升,並在隆起區域上方出現大規模的海水積聚,在重力作用下,海水必須保持一個等勢面以達到相對平衡,於是海水從波源區向四周擴散,形成洶涌巨浪。這種隆起型的海底地殼運動形成的海嘯波在海岸首先表現為異常的漲潮現象。1983年5月26日,中日本海7.7級地震引起的海嘯屬於此種類型。而本次印尼的海嘯,正是海底地震引起的「下降型」地震海嘯。
歷史跡象表明,海嘯引起的災難面廣而且是毀滅性的。1960年智利大海嘯形成的波濤,沖擊了整個太平洋。猛烈的海嘯能到達非常遠的地方:能將毀滅性的能量從其源頭傳到數千千米之外海岸。夏威夷因其處於海中央.極易遭到這種席捲整個太平洋的海嘯的襲擊.自1895年以來.12次災害性海嘯襲擊了夏威夷。在最慘重的海嘯事件中,源於幾乎達3700千米外的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島的殺人波浪於1946年在夏威夷奪去了159人的生命(見後面框內文字)。來自如此遙遠的海嘯都能夠出乎意料地造成災難。

歷史上部分重大海嘯
時間 地點 浪高 成因
1586年7月9日 秘魯 24米 地震
1746年10月28日 秘魯利馬 24米 地震
1854年12月23日 日本東海道 28米 地震
1871年3月2日 印尼蘇拉威西 25米 地震,火山和泥石流
1877年5月10日 智利 21米 地震
1896年6月15日 日本三陸 38米 地震
1899年9月10日 阿拉斯加灣 60米 地震和泥石流
1917年6月26日 薩摩亞群島 26米 地震
1933年3月2日 日本三陸 29米 地震
1946年4月1日 阿留申群島 35米 地震
1960年5月22日 智利 25米 地震
1964年3月28日 阿拉斯加灣 70米 地震
1994年6月3日 印尼東爪哇 60米 地震
1998年7月17日 巴布亞紐幾內亞 49米 地震

減少海嘯危害依賴預報

目前一些國家在這方面已經做得不錯。當地震發生後,有關部門將地震的位置、震級和類型輸入電腦,即可分析出它是否會造成海嘯、海水波動程度及其傳播方向,然後就可盡快向可能受影響的地區發出預警,通知居民撤離。1946年,Alentian群島位域的一次地震激發起一場海嘯,海嘯掀起的巨大波浪導致了夏威夷群島上159人喪生。作為反響,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監測委員會(NOAA)事後在夏威夷建立了一個海嘯報警中心站。 1964年,美國阿拉斯加地區爆發了一次強烈地震,地震釀成了一場海嘯大災難,這使得阿拉斯加、加利檑尼亞、俄勒岡州的111人喪生。此次慘案發生後,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監測委員會在阿拉斯加_州闢建了第二個海嘯報警中心站。1960年智利大地震引發的海嘯,曾在日本造成嚴重破壞。目前日本地區每當發生較大地震時,日本政府都對其後的海嘯進行嚴密監視,確定是否發出海嘯警報。而在環太平洋,也已經設立了一些海嘯的監測系統。例如美國,設立的海底記錄儀,在海嘯浪峰通過的時候.海底記錄儀就根據壓在其上之水的額外數量探測出壓力的增加。就是在6000米深處.這種靈敏的儀器也能探測出不高於僅僅l厘米的海嘯。船舶和風暴引起的波浪不會被它探測出來.因它們的波長短,並且就像潮流一樣.其壓力的變化不能傳播到洋底。東京大學地震研究所和日立造船技術研究所在離日本高知縣室戶岬1 3千米的太平洋海面上,設置一座「GPS海嘯儀」的實驗裝置,實時捕捉巨大地震引起的海嘯。該實驗裝置是一個全長約16米、直徑3.4米的圓筒形特大浮標,上部7.5米露出海面,頂端的GPS天線可接發衛星的信號,並每秒測定出海面的變化,精確到2厘米~3厘米,傳送到室戶岬測侯所的基地局,由研究小組判定是否發生海嘯並報告給有關部門。據說在海嘯到達陸地前約1 0分鍾就能觀測海嘯。將來把該浮標裝置設置到更遠的海域,以便更早地預測海嘯的發生毒制定防災對策,減少災害損失。

參考文獻
1. 災害地質學 北京大學出版社
2. GPS海嘯儀誕生 海洋世界2004.5
3. 海嘯 Gonz.,FI 冉隆華 科學(中文版) 1999
4. 「死亡之波」—海嘯成因探索 王建華 Monas.,R 世界科學 1999
5. 追根尋源話海嘯 高華根 地球 1989
6. 印度尼西亞東爪哇地震引起海嘯造成重大的生命和財產損失 漲洪由 李懷英 國際地震動態 1994

⑺ 印度洋海嘯的受災情況

遇難者國籍 遇難者人數 遇難者國籍 遇難者人數 印度尼西亞 238,945 緬甸 61 斯里蘭卡 30,957 孟加拉 2 印度 16,389 索馬里 298 泰國 5,393 坦尚尼亞 10 馬爾地夫 82 肯亞 1 馬來西亞 68 總計 292,206在2004年12月26日的大海嘯中,印尼受襲最為嚴重,據印尼衛生部稱,該國共有238945人死亡或失蹤。已經確認死亡的人數達到111171人,失蹤人數則為127774人。
泰國確認遇難者總人數約為5393人,其中超過1000人為外國人。
斯里蘭卡是受襲嚴重程度僅次於印尼的國家,其遇難者總人數約為30957人,失蹤者人數約為5637人。
在印度,官方確認的死亡人數約10749人,失蹤人數約為5640人。
緬甸共有61人在海嘯中遇難,而聯合國估計該國死亡人數約為90人。馬爾地夫至少有82人遇難。
馬來西亞警方稱,該國共有68人遇難,大部分為檳榔嶼居民。孟加拉國則有2人死亡。
非洲東海岸也有人員在海嘯中遇難,其中索馬里死亡298人,坦尚尼亞死亡10人,肯亞死亡1人。
國際救援人員認為,索馬里的遇難者人數可能被誇大了。
(註:該統計數字包括印尼127774名失蹤人員及印度5640名失蹤人員;為避免重復計算,該數字沒有包括泰國的3071名失蹤人員,斯里蘭卡的5637名失蹤人員也沒有計算在內。)
事發地點位於旅遊熱點附近,加上正值聖誕節的旅遊旺季,受災地區聚集了大量的本地居民和遊客;很多旅客成了這次災難的受害者。地震引發巨大的海嘯席捲了印度洋沿岸地區,但在太平洋沿岸,只看到海面的輕微起伏。
最新數字顯示,此次地震和海嘯已導致超過29.2萬人罹難(已證實),當中三分一是兒童,因為他們對可能發生的疫症的抵抗力較低。另外,海嘯把很多在海邊工作的當地人和在沙灘享受假期的旅客卷到海底,因此這次地震導致不少人失蹤。
海嘯通常發生在環太平洋地震帶附近的海岸,因此瀕臨太平洋的國家(地區)的政府都建立了有效的海嘯預警系統,且為當地人民所熟知。而印度尼西亞群島的中部和東部都曾遭遇海嘯,如在弗洛勒斯島(Flores,1992年12月12日)、爪哇(1993年6月3日)和蘇拉威西島(Sulawesi,2000年5月3日)等地的地震後所引起的海嘯。蘇門答臘島海岸乃至整個印度洋海岸上次遭遇海嘯是在1883年喀拉喀托火山(Krakatoa)爆發所導致的海嘯。因此,此次地震和海嘯所導致重大傷亡,是由於當地人過百年沒遇過海嘯,因此對海嘯缺乏認識,更不用說從各種先兆預知海嘯將近。亦由於此,印度洋沿岸各國(地區)並不重視海嘯的威脅,沒有建立有效的海嘯預警系統。
印尼
印度尼西亞國家減災協調局發布的數據顯示,死亡人數達234,271人,失蹤者為1,240人,4.4萬人接受救治,另有61.7萬人淪為難民。亞齊省西南岸17個村莊已消失。而據印度尼西亞駐馬來西亞大使說,印尼亞齊省的死亡人數可能超過40萬人。
總統尤多約諾宣布國難,將於棉蘭市設立救災站。很多建築在地震開始時即倒塌,無論如何,死亡大部分是由海嘯造成的,特別是在亞齊和北蘇門答臘省西岸地區。傷亡數字的統計因為叛軍自由亞齊運動的存在而變得不可行,那兒幾乎沒有記者、政府官員或是救援工作者。印度尼西亞官方政府與位於蘇門答臘西南海岸的地區失去通訊。
難民超過60萬人,其中北亞齊有5萬多難民,東亞齊1.2萬多,班達亞齊9,000多,亞齊查亞縣1.5萬多。
印尼政府從財政預算中撥出了首批五百億盾(約合五百六十萬美元)的資金,用於受災嚴重的亞齊地區的食品、醫葯和受難 者安葬等緊急事務。
斯里蘭卡
已證實有超過41,000人死亡,多數是兒童和老人;有780,000人淪為難民。首都機場和港口關閉。海水入侵進內陸近2千米。當地媒體報道說由於海水入侵,長期內戰留下的許多地雷已經露出地面。總統庫馬拉通加夫人已經宣布全國進入災難狀態。政府對北方受泰米爾之虎叛軍控制的地區的情況沒有掌控。20,000名軍人在政府控制的區域展開救援行動和維持秩序防止搶劫。
海嘯導致了一列火車出軌,死亡人數至少1,400人,比以往任何一次火車出軌事故死亡的人數都多。
政府說在南方至少有3,000人死亡,當中至少包括一所有百多名孤兒的孤兒院。泰米爾猛虎游擊隊的官方網站報道說叛亂地區有1500人死亡。
印度
泰米爾納德邦、安得拉邦及安達曼和尼科巴群島共超過5000人死亡,當中安達曼和尼科巴群島1000多人、本地治里280人、喀拉拉邦121人及安得拉邦61人。數百人失蹤(在安得拉邦就有800人)。他們當中大多數是漁業工作人員。很多漁夫無論在家或出海都失蹤了。有消息稱,安達曼—尼科巴群島中央直轄區有3000人死亡,估計另有3萬人連同5個村莊在海嘯過後消失無蹤。初始的報道暗示在安達曼和尼科巴島只有很少的人員傷亡,但稍後在尼科巴附近發生的地震使數千人死亡。與尼科巴群島的通訊也中斷了。最嚴重的損傷是在泰米爾納德邦。官方說傷亡1724人,大部分是婦女和兒童。單在納加帕蒂南行政區就超過690人,在古達羅爾有超過300人,在坎尼亞古馬里超過280人,在金奈超過200人。報道說在金奈那兒甚至沒有能給直升機降落的地方。在坎尼亞古馬里死亡的人包括正在海里進行宗教凈化活動的朝聖者。
被困在Vivekananda Memorial的一個近坎尼亞古馬里的小島的700人之中的650人在搜救隊搜索其他人的同時被救出。在馬里納海灘旁的金奈,正在參加各種各樣的水上活動的大人和小孩及在沙灘上作晨早散步的人都被水沖走。印度當局徵召當地海陸軍及海岸防衛隊參與救援行動,及空投食物往受海嘯影響的災區。泰米爾納德邦及安得拉邦的首長對受海嘯影響的災民表示深切哀痛。2004年12月30日,印度東部地區發生中度地震。印度政府已經向所有遭受海嘯襲擊地區發布新的警報。
泰國
泰國內政部說,已經造成5395人死亡,其中約有一半是外國人。9457人受傷和2845人失蹤。從12月28日起,泰國全國連續降半旗三天以示哀悼。
旅遊勝地普吉島受損嚴重,特別是面向震中的巴東海灘。機場亦曾因海嘯而一度暫時關閉,但於當晚已經重開。2004年12月29日,法國外交部長米歇爾·巴尼耶抵達普吉島,為這一地區的法國公民提供協助。
PP島有超過200家度假屋被巨浪捲入海中。官方報告已經確認99人死亡1100人受傷。當中大部份都是於浮潛之時被突如其來的巨浪拋高而摔死,不少人更身首異處。而其他的死者主要是到石灰洞探險時,因為海水突然湧入而溺斃或窒息而死。在泰國當地的死傷者之中也包含了皇家人士,泰皇拉瑪九世(Rama IX)21歲的外孫蒲美·詹森(Bhumi Jensen)在攀牙府海邊的度假村劃水時,被突如其來的巨浪吞噬,他的屍首在隔日才被尋獲並獲得確認。蔻立(Khao Lak)的災情比其他地方更為嚴重。警方相信約有3,000人死於該島度假村內。
馬來西亞
68人死亡,當中檳城(Penang)有38人死亡,吉打州(Kedah)有12人,霹靂州(Perak)2人和雪蘭莪(Selangor)1人。另有6人失蹤。
緬甸
緬甸政府宣布,目前為止有36人死亡,大多數都集中在平查魯島(Pyinzalu)、拉普達鎮和伊洛瓦底(Irrawaddy)三角洲,政府還在等待進一步消息,但是根據聯合國官員以及新加坡聯合早報的報道指出,數字已經提升到了90人。
馬爾地夫
82人死亡31人失蹤並且還有可能增加。數千人無家可歸,馬爾地夫首都馬累三分之二的地方被海水淹沒。偏遠的底地環礁可能受損嚴重。一些島嶼完全淹沒。政府宣布該國進入災難狀態。這個由珊瑚礁組成的島國絕大部分領土海拔不到一米。馬爾地夫的很多島已經失去通訊聯系。馬爾地夫國際機場關閉後已經重新開放。該國政府呼籲國際援助。通訊嚴重受到影響,救援工作還沒有辦法開始進行。
塞席爾
3人死亡,7人失蹤。
澳屬科科斯群島
有半米高的海浪沖刷過澳大利亞海岸,人們都很驚慌,但實際並沒有人員傷亡。
法屬留尼汪
位於印度洋以西、非洲東岸的法領島嶼留尼汪,很多艘船沉沒。
孟加拉
12名兒童死亡。
索馬里
東非國家索馬里中部海岸也受到海嘯波及。132人死亡。
非受災國遊客死亡人數達2230人(泰國方面的統計)。共有約7000名外國遊客失蹤。由於在很多災區,死亡者實在太多,又擔心爆發瘟疫,大批未辨明身份的死屍被倉促集體埋葬,死亡數僅是粗略估計。
斯里蘭卡、印度尼西亞和馬爾地夫全國或部分地區都被當地政府宣布進入緊急狀態。
歷史學家開始爭論這次海嘯是否會是現代史中最慘重的一次海嘯。
瑞典宣布2005年1月1日為全國哀悼日,瑞典全國將降半旗為在東南亞海嘯中的遇難者致哀。香港宣布取消原定於2004年12月31日、2005年1月1日及1月2日的煙火表演以悼念這次災難。1月5日中午,歐盟25個成員國的4.5億公民全體暫停手頭工作,為印度洋海嘯災難的15萬遇難者默哀3分鍾。 保險業專家表示,這次南亞地區海嘯造成的損失可能會超過100億歐元(130億美元)。國際著名的慕尼黑再保公司保險專家柏茲稱:「目前,我還無法估算出一個准確的數目。然而,根據我的看法,這次海嘯造成的財物損失將超過100億歐元。」柏茲是在接受德國DW電視台訪問時發表上述談話的。
受到海嘯蹂躪的亞洲各國的政府正在評估這次災難對經濟造成的打擊和影響。經濟師指出﹐受災國家的經濟增長可能放慢。目前,海嘯已經造成了8萬多人死亡﹐上百萬人喪失家園﹐許多基礎設施被沖毀﹐其中斯里蘭卡、泰國、印度和印度尼西亞等亞洲國家受到的打擊最嚴重。經濟師相信﹐受到海嘯襲擊的10個國家的經濟增長將會放慢。

⑻ 印尼海嘯是什麼時候發生

印尼海嘯發生於2004年12月26日,這次地震發生的范圍主要位於印度洋板塊與亞洲板塊的交界處,地處安達曼海。

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給印尼、斯里蘭卡、泰國、印度,馬爾地夫等國造成巨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到2005年1月10日為止的統計數據顯示,印度洋大地震和海嘯已經造成15.6萬人死亡,這可能是世界近200多年來死傷最慘重的海嘯災難。

(8)印尼海嘯過後美國有多少艘航母擴展閱讀

海嘯是一種災難性的海浪,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內、里氏震級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水下或沿岸山崩或火山爆發也可能引起海嘯。而不巧的是,印尼地處環太平洋地震帶上,所以頻繁遭受地震、火山噴發和海嘯襲擊,是一個多災多難的國家。

2004年印度洋海嘯共造成20多萬人死亡,印尼就是受創最重的國家之一。

印尼海嘯多發海域是平原,人口密集,而且印尼海嘯預警機制落後,民眾防災自救意識缺乏。自從2004年印度洋大海嘯發生以來,印尼曾在多個海域安放了22個海嘯探測器。但是,由於設備腐蝕生銹、缺乏財力維護以及遭到人為破壞等原因,這些設施目前均不能發揮任何作用。

反觀日本預警機制反應快,加上日本海嘯區域有山,可以避難,所以傷亡人數較少,2011年日本地震引發海嘯,遇難人數11232人,失蹤人數16361人,共計27593人。而2004年印度洋大海嘯造成22.6萬人死亡,這可能是世界近200多年來死傷最慘重的海嘯災難。

⑼ 一九九八年美國航空母艦去過印尼嗎

去過,1998年印尼海嘯,我國援助印尼的救災物資就是美國航母轉運的

閱讀全文

與印尼海嘯過後美國有多少艘航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貿易信用怎麼樣 瀏覽:236
越南哪些地方講客家話 瀏覽:434
印尼盾怎麼換紙 瀏覽:701
中國專家怎麼解讀拜登 瀏覽:613
聖誕節義大利吃什麼 瀏覽:923
黑手黨在義大利哪個省市 瀏覽:493
印度廁所為什麼不用手指 瀏覽:952
h1z1為什麼怕中國人 瀏覽:18
越南簽證丟失了會怎麼樣 瀏覽:68
烏克蘭球衣為什麼有英國國旗 瀏覽:521
伊朗多少人接種中國疫苗 瀏覽:541
中國銀手鐲哪個品牌比較好 瀏覽:338
美國ueq發中國快遞多久 瀏覽:341
伊朗地形有什麼特點 瀏覽:829
在印尼買房子需要什麼條件 瀏覽:262
為什麼中國孕產婦怕冷 瀏覽:163
印度人種姓制是怎麼來的 瀏覽:330
印尼lampung在哪裡 瀏覽:185
法國跟義大利的首都分別是哪裡 瀏覽:859
100元多少印尼盾 瀏覽: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