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印尼的農業等經濟發展狀況是怎樣的
印尼是一個農業大國,全國耕地面積約8000萬公頃,從事農業人口約4200萬人。印尼氣候濕潤多雨,日照充足,農作物生長周期短,主要經濟作物有棕櫚油、橡膠、咖啡、可可。2012年,印尼棕櫚油產量達到2850萬噸,成為全球最大的棕櫚油生產國。
印尼采礦業為印尼國民經濟發展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它是出口創匯、增加中央和地方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也為保持經濟活力、創造就業和發展地區經濟做出了積極貢獻,同時還具有輻射社會經濟其他領域的間接作用以及對邊遠地區發展的推動作用。印尼主要的礦產品有錫、鋁、鎳、鐵、銅、錫、金、銀、煤等。印尼最大的國有礦業公司為安塔公司,另外還有印尼國有錫業集團公司。
印尼的工業化水平相對不高,製造業有30多個不同種類的部門,主要有紡織、電子、木材加工、鋼鐵、機械、汽車、紙漿、紙張、化工、橡膠加工、皮革、製鞋、食品、飲料等。其中紡織、電子、木材加工、鋼鐵、機械、汽車是出口創匯的重要門類。印尼最大的鋼鐵企業為國有克拉卡陶鋼鐵公司,年產量約300萬噸。
旅遊業是印尼非油氣行業中僅次於電子產品出口的第二大創匯行業,政府長期重視開發旅遊景點,興建飯店,培訓人員和簡化入境手續。1997年以來受金融危機、政局動盪、自然災害、禽流感等不利影響,旅遊業發展緩慢。2007年起增速加快,2012年到印尼的外國遊客人數達到804萬人。
⑵ 印尼有多少個人多少民族呢
印尼總人口2.58億,世界第四人口大國。有數百個民族,其中爪哇族人口佔45%,巽他族14%,馬都拉族7.5%,馬來族7.5%,其他26%。民族語言共有200多種,官方語言為印尼語。
約87%的人口信奉伊斯蘭教,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國家。6.1%的人口信奉基督教,3.6%信奉天主教,其餘信奉印度教、佛教和原始拜物教等。
(2)印尼有多少私人種植園擴展閱讀:
1968年以來,特別是80年代調整經濟結構和產品結構後,印尼經濟發展取得一定成就。第一個25年長期建設計劃中,國民生產總值年均增長6%,通貨膨脹控制在10%以內。1994年4月進入第二個25年長期建設計劃,即經濟起飛階段。
政府進一步放寬投資限制,吸引外資,並採取措施大力扶持中小企業、發展旅遊、增加出口。1997年受東南亞金融危機重創,經濟大幅衰退,貨幣貶值、通膨高踞。
為擺脫經濟困境,政府被迫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求援。1999年經濟開始緩慢復甦,但整改阻力較大,私企外債、銀行呆賬等問題難以解決。
根據印尼國內統計數據,印尼2011年國內生產總值在8000兆盾(約1萬億美元)左右。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印度尼西亞
⑶ 印度尼西亞 medan 是什麼地方
medan,棉蘭,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第一大城市,北蘇門答臘省首府,位於海拔25米的低地,氣候宜人。19世紀末為棉蘭小村,附近種植園興起後,發展為城市,是當時煙草 、橡膠、椰子、茶、油棕等農產品集散地和加工中心。為新興城市,市區街道與建築物布局整齊,重要的商業城,是蘇門答臘島北部地區經濟中心。工業有煉油、化工、紡織、機械製造、椰油、橡膠製品、卷煙、肥皂、飲料等。設有種植園、油田和鐵路管理局、貨棧及與之緊密聯系的國內外銀行機構,是僅次於雅加達的金融和商業中心。外港勿老灣是現代化港口,是石油裝運港,也是國內橡膠、煙草、劍麻和棕油的最大出口港。進出口船舶噸位居印尼第四,僅次於雅加達、巨港和泗水。附近是全國最大的種植園區 。是北蘇門答臘鐵路 、公路樞紐。有國際機場通馬來西亞、泰國等。市內主要歷史建築是日里蘇丹宮。此外還有清真寺、博物館、煙草研究所、北蘇門答臘大學和北蘇門答臘伊斯蘭大學等。棉蘭的名字Medan實際上是來自伊斯蘭教聖城-沙烏地阿拉伯的麥地那(Medina)。
⑷ 介紹一下印度尼西亞的經濟發展狀況及潛力
1.自然資源
印度尼西亞礦物資源豐富, 石油和錫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 天然氣、鈾、鎳、錳、銅、鉻、鋁土礦、金剛石儲量也較豐富。石油探明儲量總計13億多噸, 是目前東南亞石油儲量最多的國家。另外, 據估計, 印尼沿海海底石油蘊藏量要比陸上石油多3-5 倍,以三馬林達近海的阿塔卡油田為最大。印尼天然氣儲量也很可觀, 約73萬億立方米。印尼的錫礦儲量也很大, 是繼馬亞西亞之後的世界最大錫生產國, 鎳礦儲量562萬噸, 居世界前列。 伊里安查亞還有豐富的鈾礦。廖內群島的賓坦島有鋁土礦。日惹附近產錳。金剛石推測儲量約150萬克拉, 居亞洲之首,主要分布在加里曼丹。
在農林產品方面,印尼的胡椒、金雞納霜、木棉和藤的產量均居世界首位。天然橡膠、椰子產量居世界第二。印尼的熱帶雨林面積僅次於巴西亞馬孫地區。加里曼丹和蘇門答臘的鐵木、努沙登加拉 的檀木、蘇拉威西的烏木、爪哇的柚木都是馳名於世的珍貴木材。印尼海域水產資源豐富, 種類繁多。蘇門答臘東海岸的巴眼亞比等地附近為著名漁場。勿里洞沿海產海 參, 馬魯古群島沿海產珍珠,馬都拉島沿海產海鹽。
2.經濟簡史
自1945年獨立以來, 印尼致力於推行初級產品出口發展戰略和由石油產業支持的進口替代發展戰略, 同時對外國資本進入印尼加以限制,以保護印尼民族經濟的發展。自 1967年蘇哈托政府執政以後的前十五年裡,印尼通過開發豐富的石油和其它資源, 實現 了糧食自給和生產自立。國家收入主要來自石油出口,1982年石油出口收入占國家收入的80%。在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初期, 石油出口景氣, 印尼經濟一度出現了較快的增長, 1973年到1981年, 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率達7-8%。從1982年起,國際市場石油價格和其它初級產品價格開始趨向疲軟, 印尼經濟受到很大沖擊, 經濟增長速度明顯放慢, 進入八十年代中期, 世界石油價格暴跌, 印尼經濟出現了衰退。
1982-83年度, 出口和政府收入下降, 財政赤字和經濟項目逆差擴大。自八十年代初以來, 印尼經常項目赤字連年不斷, 外債償付額高達27.6億美元(1988年外債總額為530 億美元), 支付石油和天然氣服務費用為26億美元。另外印尼在對外貿易的運輸費用上也支付了大量的外匯(印尼用於對外貿易的船隊不足), 同時直接投資收入又用於再投資, 不能為支付平衡起作用。 印尼雖有巨額外債, 但印尼嚴格履行金融契約, 因而能得到國際組織的友好資助。印尼的旅遊業發展比較快, 1990年相當興旺, 遊客達211萬人次,外匯收入為18億美元。
3.經濟概況
自1968年以來特別是80年代調整經濟結構和產品結構後,印尼經濟發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第一個25年長期建設計劃內國民生產總值年平均增長6%,通貨膨脹控制在10% 以內。1994年4月印尼進入第二個25年長期建設計劃即經濟起飛階段。政府採取了進一步簡化進出口手續、降低關稅、放寬投資政策等措施,把大力扶持中小企業、發展旅遊、增加出口作為經濟建設中的主要任務,使印尼經濟繼續保持了強勁的增長勢頭。 1995年5月起,印尼政府頒布了放寬經濟限制的一攬子計劃,開放投資領域,減少對產 業部門經營和發展的限制,鼓勵私營企業在新興工業和第三產業的發展,促進農業生產。1995年、1996年分別吸引外資399億和299億美元。1996年批准外資項目959個,比 1995年上升23%。但由於外資投入猛增、人口和東西部發展不平衡等因素將制約經濟的發展。
4.行業概況
(1).農業概況
全國擁有可耕地1980萬公頃。1995年,農業總產值616370億盾,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 17.2%。農業人口約占勞動力人數的50.6%。農業以種植業為主, 主要種植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 糧食作物在農業中占重要地位, 主要由小農分散經營。 糧食作物主要是稻穀, 其次是玉米、木薯、甘薯、大豆等, 大米是印尼人民的主要食糧。
印尼是世界上最大的熱帶經濟作物生產國之一, 經濟作物大都在種植園種植, 是外匯 收入的重要來源, 主要有橡膠, 咖啡, 棕櫚油, 椰子, 甘蔗, 胡椒, 奎寧, 木棉, 茶 葉等。橡膠是主要的經濟作物之一, 大部分在民間小膠園內種植, 產量僅次於馬來西亞, 居世界第二位, 主要供出口。咖啡也是主要的經濟作物, 約90%的產量供出口, 椰 子是傳統的出口作物。
農產品產量統計
(2).工業概況
印尼工業發展的方向是加強外向型的製造業。1995年製造業、采礦業產值各為919290 和351450億盾,分別占國民生產總值的24.3%和8.4%。主要部門有製造、采礦、紡織、輕工、裝配業等。1994年、1995年製造業增長率分別為12.5%、11.1%。工業品出口額已超過293億美元,占出口總額的64.5%。1995年工業產值比上年增長10%。煤炭生產約 3830萬噸,其中出口3160萬噸,成為僅次於澳大利亞和南非的世界第三大煤炭出口國。
工業行業產值統計
5.主要經濟指標
國內生產總值(1995年):1903億美元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1995年):1023美元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8.07%
匯率(1998年5月1日):1美元=8025.00盾
通貨膨脹率(1996年):6.47%
經濟增長率(1996年):7.8%
⑸ 印尼的農業地域類型是什麼
印尼的農業地域類型主要是季風水田農業(水稻種植業)。其發展的區位優勢包括:
一、自然條件:①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②沖積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③灌溉水源充足。
二、社會經濟條件:①水稻種植業生產過程復雜、勞動強度大,需要大量勞動力,這里勞動力豐富;②水稻單位面積產量高,這里人口密集,人均耕地少,可緩解人口對土地的壓力和對糧食的需求;③水稻在這里種植歷史悠久,有精耕細作的傳統經驗;④稻米是人們喜愛的主要食糧。
另外印尼的農業地域類型還包括熱帶企業化種植園農業和熱帶雨林遷移農業。
⑹ 印尼人口有多少呢
印尼人口有2.64億。印尼近53.4%的人口集中在爪哇島,該島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島嶼。按行業統計,就業人口主要分布在農業、商貿、工業、建築業及服務業。華人約占人口總數的3.79%,在印尼商貿和服務業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印尼冷藏出口的漁產品主要是對蝦和金槍魚。印尼每年可以持續捕撈的漁業資源是470萬噸。
印尼國土面積
印度尼西亞擁有大小島嶼17508個,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這個國家的陸地面積190萬平方公里。印度尼西亞的人口僅次於中國、印度、美國,排名世界第四位。印度尼西亞海洋面積317萬平方公里。中國管轄的海洋面積300萬平方公里。印度尼西亞的海洋面積大於中國。印尼的專屬經濟區總面積616萬平方公里。
⑺ 印度尼西亞天然橡膠一年有兩個高產原因
印度尼西亞天然橡膠一年有兩個高產原因是:
印尼天然橡膠種植面積是世界上第一,但是產量居世界第二,主要是因為印尼天然橡膠的生產率低下,由於天然橡膠價格下降時,小膠園主被迫離開膠園,另找生計,致使小的膠園疏於管理,甚至面臨廢棄,但是近幾年來,由於天然橡膠的價格逐年上漲,膠農的產膠積極性大大提高,重新回到膠園致力於橡膠的生產,因此產量增長很快,盡管印尼單產的產量還是比較低,但是天膠的產量年平均增長率從1991-2000年2.8%增加到2000-2006年的8.7%,甚至2006年的增產率達到了11.6%。印尼橡膠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比例從2001年的22.1%增加到2006年的27.8%
印尼天然橡膠產量最大的膠園所有者是小農場主,占總產量的80.2%;國有膠園產量佔9.5%;私人膠園產量占:10.3%印尼的產膠區域地跨南北半球,因此,南北半球不同的氣候特點決定了印尼的橡膠生產規律也具有南北不同的特點,赤道南北的產膠區的雨季和落葉期和高產期分布特點如下:赤道北部12-2月份為高產期,8---11月雨季,3―5月份為落葉期;赤道南部:4―7月份高產期,8―10落葉期,12―2月份雨季。根據南北氣候不同而形成的印尼產膠變化規律來看,高峰期出現在6-8月份和1月份。。
⑻ 印尼地形對農業的影響
印尼由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18110個大小島嶼組成,島嶼分布較為分散,主要有加里曼丹島、蘇門答臘島、伊里安島、蘇拉威西島和爪哇島。各島內部多崎嶇山地和丘陵,僅沿海有狹窄平原,並有淺海和珊瑚環繞。加里曼丹島,山地從中部向西面伸展,沿海平原廣闊,南部多沼澤。蘇門答臘島,山脈自西北向東南斜貫,山脈東北側為丘陵和較寬的沿海沖積平原,平原東部多沼澤。蘇蘇拉威島,大多為山地,僅沿海有狹窄平原。爪哇島,北部是平原,南部是熔岩高原和山地,山間多寬廣的盆地。伊里安島,西部高山橫亘,有全國最高峰查亞峰,海拔5030米;南部平原較寬廣。印尼處於亞歐大陸和太平洋板塊的接觸帶,火山活躍,地震頻繁。境內有火山400多座,其中活火山120多座,約佔世界活火山的1/6。爪哇島火山最多,地震最為頻繁。
糧食作物是印尼種植業的基礎部門。稻米是主糧。雜糧有玉米、木薯、豆類等。印尼是東南亞最大的豆類生產國,但單產較低。印尼是世界上種植面積僅次於巴西的第二大熱帶作物生產國。經濟 作物大多在種植園種植,不但品種多 , 而且有的作物產量在世界上名 列前茅。印尼的胡椒、金雞納霜、木棉和藤的產量居世界首位。天然 橡膠、椰子產量居世界第二。產量居世界前列的還有棕櫚油、咖啡、香料等。印尼是水果王國 , 盛產香蕉、芒果、菠蘿、木瓜、榴槤、山竹等各種熱帶水果。爪哇是火山島,爪哇島火山達1000多座,活火山達100多座,是全球火山最多的島,火山灰極其肥沃,所以是印尼糧食主產區,養活大量的人口
⑼ 2013印尼棕櫚油展的主辦方是
印尼棕櫚油展10月份的主辦是Fireworks。
中國區咨詢報名:上海優詩展覽有限公司
--------------------------------------------2013年印尼棕櫚油展-------------------------
印尼(棉蘭)國際棕櫚油工業設備展是全球最大最專業的棕櫚油專業展會,每年10月在印尼第三大城市棉蘭盛大舉行,吸引了眾多國際棕櫚油相關的上下游產業鏈企業,將給我們帶來棕櫚油行業最新的產品,技術及設備。沙撈越,還有許多配套設施,如棕櫚油加工廠等都使棉蘭成為此展會最好的展出地點。讓我們了解到棕櫚油產業在印尼的地位以及在該地區的未來發展趨勢的重要性。預計來自15多個國家和地區的8000多名業內專業人士將參與此次盛會。2013年印尼國際棕櫚工業展將為參展商及國內外參觀者提供了無與倫比的的市場營銷,教育和交流機會
--------------------------------------------2013年馬來西亞棕櫚油展-------------------------
馬來西亞棕櫚油工業設備展是亞洲地區專業的棕櫚油專業展會,也是馬來西亞唯一的棕櫚油設備展,每年在馬來西亞第二大城市沙巴(馬來西亞最大的油棕櫚種植園)舉行,吸引了眾多國際棕櫚油相關的上下游產業鏈企業,將給我們帶來棕櫚油行業最新的產品,技術及設備。沙巴,還有許多配套設施,如棕櫚油加工廠等都使沙巴成為此展會最好的展出地點。讓我們了解到棕櫚油產業在馬來西亞的地位以及在該地區的未來發展趨勢的重要性。預計來自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6000多名業內專業人士將參與此次盛會。2013年馬來西亞國際棕櫚工業展將為參展商及國內外參觀者提供了無與倫比的的市場營銷,教育和交流機會
市場介紹:
近年來,馬來西亞政府不斷加大投入,加強了對棕櫚油上下游產品的研究與開發。棕櫚油業對於推動馬來西亞國家工業化進程起了重要的作用。到2008年底,馬來西亞油棕樹的種植面積已達450萬公頃,其中,超過一半的種植園為私人所有。目前,馬全國從事棕櫚油加工的各類企業超過500家,直接從事油棕樹種植開發及棕櫚油和相關製品生產、貿易及研究的各類人員超過42萬人,而間接帶動的相關產業從業人員達到200萬。
馬來西亞:沙巴棕櫚油大有可為。為了充分發揮沙巴棕櫚產業潛能,沙巴州政府於2005年開始打造沙巴綜合棕櫚工業區概念。將棕櫚油上下游產業鏈企業整合,打造集原材料種植、生產加工、物流運輸於一體的綜合園區。馬來西亞沙巴棕櫚油產業園區項目是馬來西亞工業發展局官員推介的一大重點。為增加棕油產量、改善棕油質量、提高產品附加值和提升國際競爭力,馬來西亞棕油署自設立之日起即著力實施三大戰略:一是通過採用高科技技術、基因技術、先進園林管理技術,增加油棕總體收入戰略。二是通過充分開發油棕樹副產品,採取零廢物戰略。三是大力發展油脂和非油脂產品,實行產品增值戰略。馬來西亞鼓勵進口先進中國機械設備,對此制定了很多優惠政策,是中國企業不容錯過的好機會。
--------------------------------------------2013年泰國棕櫚油展-------------------------
泰國(甲米)國際棕櫚油工業展是亞洲地區專業的棕櫚油專業展會,也是泰國唯一的棕櫚油設備展,每年在泰國的海港城市甲米舉行。甲米因其天氣常年溫暖潮濕成為泰國最大的棕櫚樹種植區。展會吸引了眾多國際棕櫚油相關的上下游產業鏈企業,將給我們帶來棕櫚油行業最新的產品,技術及設備。泰國棕櫚展這一有效平台更是得到了泰國棕櫚油協會的大力支持。
預計來自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000多名業內專業人士將參與此次盛會。2013年泰國國際棕櫚工業展將為參展商及國內外參觀者提供了無與倫比的的市場營銷,教育和交流機會
市場介紹:
油棕樹一年到頭均可開花結果,一棵油棕樹的商業生產可保持25年。作為世界上生產效率最高的產油植物,油棕平均每公頃大約產3-5噸的油脂。20世紀初,油棕的經濟價值逐漸被世人重視,因而在東南亞的馬來西亞和印尼得到廣泛種植。之後,泰國也將眼光投入到油棕的種植及棕櫚油的加工產業。由於近年來國際原油價格不斷走高,泰國政府日益重視生物替代燃料,特別是用棕櫚油生產生物柴油。因此,泰國政府十分鼓勵擴種棕櫚林,泰國的油棕種植面積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泰國的棕櫚種植業主要分布在南部及中部地區,共有21個府種植棕櫚,但最主要的種植區集中在泰國南部的甲米、素叻他尼、春蓬等府。
作為全球第三大棕櫚油生產國,泰國每年產量大約在200萬噸,隨著政府高官宣布在近期農作物替換項目中,計劃在南部地區種植棕櫚樹以替代橡膠種植,因該地區的氣候條件更適於棕櫚樹種植。在政府政策和氣候等多重作用下,泰國的棕櫚油會成倍增長,而對於從棕櫚樹種植農機,到棕櫚果加工設備,以及包裝等配套設備都有很大的需求。是中國企業不容忽視的市場。
-----------------------------------棕櫚油展 展品范圍----------------------------------------------------
棕櫚油產品:棕櫚毛油(食用油)、棕櫚液油(食用調和油)、棕櫚硬脂(用於加工人造奶油、肥皂、飼料)、棕櫚仁油(用於食品加工)、棕櫚仁液油。U棕油上游產品主要包括U:干內纖維加工成的澱粉,空果柄及果殼加工成的衛生用紙、包裝用紙和纖維墊等。U棕油下游產品主要包括:U人造奶油、起酥油、油脂、咖啡伴侶、甘油、脂肪胺、肥皂、類可可脂、乳化劑、飼料、油墨、洗滌去污劑、化妝品和護膚用品等。
2.棕櫚油加工技術及設備:壓榨設備、加熱設備,過濾設備、油脂分離(分提)設備,攪拌設備,冷卻設備,烘乾設備,輸送設備(油管,食品管)、榨油機,剝殼機,壓濾機,殺菌消毒設備灌裝機等成套設備。
3.棕櫚油包裝材料及配件包括:真空包裝機,打包機,糊盒機,制袋機,填充,灌裝,封口,封箱,貼標機械,測試儀器,包裝材料,塑料機器,保鮮防腐劑,質檢設備,塑料機械及塑料油瓶,玻璃油瓶,瓶蓋,壓蓋機,密封機,集裝箱液袋,稱量設備,圖案&文字&條碼印刷設備,打包機器,殺菌消毒設備
4.相關機構:品牌推廣,媒體雜志,銷售代理商,咨詢公司,商業協會等
⑽ 印尼金光集團
摘要 金光集團投資范圍遠及亞洲、北美、歐洲、澳洲等地。目前,集團已發展形成四大核心產業:制漿造紙業、金融業、農業及食品加工業、房地產業。1992年起,金光集團開始在中國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