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印尼一所監獄發生火災已致41死81傷,誰該為這起事故負責
應該是這個監獄的監獄長為這件事情負責,因為監獄長並沒有做好監獄的防火措施。
B. 說出印尼森林大火會引發的環境問題,並提出解決措施
冰淇淋大火會引發的環境問題。
C. 發生火災的應急處理辦法
火災的應急處理方法
1、要了解和熟悉環境。當你走進商場、賓館、酒樓、歌舞廳等公共場所時,要留心太平門、安全出口、滅火器的位置,以便在發生意外時及時疏散和滅火。
2、要迅速撤離。一旦聽到火災警報或意識到自己被火圍困時,要立即想法撤離逃生。
3、要從通道疏散。如疏散樓梯、消防電梯、室外疏散樓梯等。也可考慮利用窗戶、陽台、屋頂、避雷線、落水管等脫險。
4、是利用標志引導脫險。在公共場所的牆上、頂棚上、門上、轉彎處都設置「太平門」、「緊急出口」、「安全通道」、「火警電話」和逃生方向箭頭等標志,被困人員按標志指示方向順序逃生,可解「燃眉之急」。
5、要利用繩索滑行。用結實的繩子或將窗簾、床單被褥等撕成條,擰成繩,用水沾濕後將其拴在牢固的暖氣管道、窗框、床架上,被困人員逐個順繩索滑到下一樓層或地面。
6、要保護呼吸系統。逃生時可用毛巾或餐巾布、口罩、衣服等將口鼻捂嚴,否則會有中毒和被熱空氣灼傷呼吸系統軟組織窒息致死的危險。
7、要藉助器材。通常使用的有緩降器、救生袋、網、氣墊、軟梯、滑竿、滑台、導向繩、救生舷梯等。
8、為低層跳離,適用於二層樓。跳前先向地面扔一些棉被、枕頭、床墊、大衣等柔軟的物品,以便「軟著陸」,然後用手扒住窗戶,身體下垂,自然下滑,以縮短跳落高度,快速從火災逃生。
9、為暫時避難。火災很大,在無路逃生的情況下,可利用衛生間等暫時避難。避難時要用水噴淋迎火門窗,把房間內一切可燃物淋濕,延長時間。在暫時避難期間,要主動與外界聯系,以便盡早獲救。
10、要提倡利人利己。遇到不顧他人死活的行為和前擁後擠現象,要堅決制止。只有有序地迅速疏散逃生,才能最大限度地減少傷亡。
火災發生後避免的陷入五個錯誤行為
一是原路脫險。這是人們最常見的火災逃生行為模式。因為大多數建築物內部的平面布置、道路出口一般不為人們所熟悉,一旦發生火災時,人閃總是習慣沿著進來的出入口和樓道進行逃生,當發現此路被封死時,才被迫去找其他出入口。
殊不知,此時已失去最佳逃生時間。因此,當我們進入一個新的大樓或賓館時,一定要對周圍的環境和出入口進行必要的了解與熟悉。多想萬一,以備不測;
二是向光朝亮。這是在緊急危險情況下,由於人的本能、生理、心理所決定,人們總是向著有光、明亮的方向逃生。
光和亮就意味著生存的希望,它能為逃生者指明方向道路、避免瞎摸亂撞而更易逃生。而這時的火場中,90%的可能是電源已被切斷或已造成短路、跳閘等,光和亮之地正是火魔肆無忌憚地逞威之處;
三是盲目追隨。當人的生命突然面臨危險狀態時,極易因驚惶而失去正常的判斷思維能力,當聽到或看到有什麼人在前面跑動時,第一反應就是盲目緊緊地追隨其後。常見的盲目追隨行為模式有跳窗、跳樓,逃(躲)進廁所、浴室、門角等。
只要前面有人帶頭,追隨者也會毫不猶豫地跟隨其後。克服盲目追隨的方法是平時要多了解與掌握一定的消防自救與逃生知識,避免事到臨頭沒有主見而隨波逐流;
四是自高向下。俗話說:人往高處走,火焰向上飄。當高樓大廈發生火災,特別是高層建築一旦失火,人們總是習慣性地認為:火是從下面往上著的,越高越危險,越下越安全,只有盡快逃到一層,跑出室外,才有生的希望。
殊不知,這時的下層可能是一片火海,盲目地朝樓下逃生,豈不是自投火海嗎?隨著消防裝備現代化的不斷提高,在發生火災時,有條件的可登上房頂或在房間內採取有效的防煙、防火措施後等待救援也不失為明智之舉;
五是冒險跳樓。人們在開始發現火災時,會立即作出第一反應。這時的反應大多還是比較理智的分析與判斷。但是當選擇的路線逃生失敗發現判斷失誤而逃生之路又被大火封死,火勢愈來愈大,煙霧愈來愈濃時,人們就很容易失去理智。
此時的人們也不要跳樓、跳窗等,而應另謀生路,萬萬不可盲目採取冒險行為,以避免未入火海而先下地獄。
D. 印尼海域原油大火後果怎麼樣
3月31日,印尼有關部門在婆羅洲島清理原油泄漏時發生大火,造成至少2人死亡。
印尼有關部門已設法撲滅了大火,但水面上仍有漏油。目前尚不得知多少石油泄漏,也不知道來源。
在印尼船隻事故很常見,但油污清理事故很少發生。
E. 印尼海域原油泄露發生大火傷亡情況如何
新加坡媒體援引印尼官方的話稱,3月31日,印尼有關部門在婆羅洲島清理原油泄漏時發生大火,造成至少2人死亡。
印尼有關部門已設法撲滅了大火,但水面上仍有漏油。目前尚不得知多少石油泄漏,也不知道來源。
報道稱,在印尼船隻事故很常見,但油污清理事故很少發生。
F. 印尼一監獄發生火災,已致41死80傷,當地採取了哪些措施
印度尼西亞法律和人權部長發表了一份聲明,他表示“我們正在與有關單位一起調查起火原因,並擬出防範策略,以免慘劇重演”,同時他表示火災時時牢房都是上鎖的,火勢無法控制地蔓延開來,因而來不及打開牢房。
G. 火災中,火被撲滅後應該注意些什麼
火災要具備三要素一、可燃物二、溫度三、氧缺一都不會發生火災。
避免火災只要缺一要素即可避免火災的發生。
1、嚴禁超負荷用電,亂拉、亂接電源,隨便使用電熱用具(電褥、電加熱器等);
2、嚴禁在存有易燃易爆物品的地方使用明火、吸煙、亂扔煙蒂;
3、不要在寢室內躺在床上吸煙,偶遇停電時應慎用臘燭,不應將臘燭放在床上;
4、不要在教室,寢室內使用酒精爐、燃氣爐、燃氣缶等極易引發火災的用具、用品;
5、教職工在家烹飪時加熱的油鍋不要離開人,防止油溫過高引發火災,使用燃氣做飯時防止飯菜湯外溢澆滅燃火,使燃氣泄漏,經常檢查燃氣軟接管是否老化,發現有問題應及時更換。
只要我們大家都能做到這些,就會大大降低火災發生的可能性。一旦發生火災請您也不要驚慌,保持清醒的頭腦,採取相應的撲救辦法予以阻滯火情的漫延。火災的發生發展一般有三個階段、初期(適合人員撲救)、中期(只有專業隊伍能撲救)和後期。
1、在火災的初期只要我們能較准確的確定火源,切斷火源,應用滅火器、潑水和牆壁滅火栓完全可以熄滅火源,切記不要在發生火災後為了消散煙霧而打開本已關閉的門窗,此舉會勢得其反,開窗後產生大量空湧入加大火勢,同時你還可以撥打119火警電話報警,報警時必須講清發生火災的准確位置和聯系電話。
2、當你確認火災已無法控制時,此時大火已進入中期階段你就應該採取正確的自救辦法和逃生手段。逃生時你應確認正確的逃生路線,並用濕毛巾捂住口鼻或用濕棉被披在身上採用低姿行走,如遇逃生道路受阻,你千萬不要冒昧地去擁擠、嚴防被擠、踩造成不應發生的傷害,尤其居住在高層住宅和公寓內的所有人員,此時應該採取新的自救措施;A、尋找距離火源較遠的地方或房間躲避。B、關閉你所在樓層的所有防火門;C、關好你所在房間的門,必要時可用濕被將門封住,防止煙霧彌散進入室內和燒毀房門,致使二氧化碳和有害氣體濃度過高而發生窒息。D、適時向消防救災人員發出求救信號。
3、在平時的生活中你要加倍愛護各類消防設施、設備,它是保護你生命財產的得力助手。
H. 發生火災以後該如何處理
一旦發生火災,頭腦要冷靜,任何一起火災,都有一個從小到大的發展過程,通常分為三個階段:即初起階段、發展階段和猛烈階段。
1、火災的初起階段,火焰面積小,燃燒溫度弱,易於撲救,只要及時發現立即用滅火器材滅火,均能將火撲滅。
其方法:
1)發現初起火災不要驚慌失措,要勇敢的以最快速、最有效的辦法進行滅火,同時呼喊其它人幫忙。撲救時要在確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進行,如煙霧大要用濕毛巾等捂住口鼻,將滅火器對准火焰根部噴射,並盡量使自己處在上風位置。
2)如果是電器導致火災發生,首先要切斷電源,防止救火中觸電。
2、火災的發展階段,如果火勢較猛不能立即撲滅,要一邊滅火,一邊向學校保衛部門和公安機關報告火情(火警電話119)。
1)報告時要沉著鎮定,講清起火地點、部位(如:某大學某校區某宿舍樓某房間)、火勢情況、著火的對象,類型和范圍。把自己所用電話號碼告訴對方,以便聯系,當對方講「消防來了」,即可將電話掛斷,派人到校門口和必經的路口等候,引導消防車迅速到達火災現場。
3、火災的猛烈階段,火災發生後如被大火圍困,頭腦要冷靜,不要慌亂,應選擇最佳的疏散方法進行逃生自救。
I. 印尼一監獄發生火災,是否有人員傷亡
印尼一監獄發生火災,是否有人員傷亡?
印度尼西亞當地的媒體報道,有一所監獄突然發生了火災,火災發生之後,火勢蔓延的非常的迅速,雖說消防人員很快就趕到了現場進行救火,但是最後卻仍然有41個人,因為這次火災死亡,還有81個人受了傷,死亡的這41個人全部都是監獄里的犯人,當地的相關部門聲稱,這次的火災很可能是由於電氣故障導致短路所造成的。
J. 火災應急處理流程
報警程序和接警處置程序
按火災事故的可控性、嚴重程度和影響范圍,報警和接警應急響應按三級程序處置。
(一)I級火災事故響應程序。發生有人員傷亡、火勢燃燒猛烈,公司已無法控制或有可能引發次生、衍生重大火災事故時,在迅速向「119」報警求援的同時,應該立即向公司領導匯報。
(二)II級火災事故響應程序。發生一般性火災,公司的應急力量在短時間(10分鍾之內)很難將火撲滅,公司消防的負責人應立即向公司領導報告。公司立即組織義務消防隊員到現場的應急力量進行撲救。在撲救中應密切關注、及時掌握事態發展和撲救的情況,如在短時間內(15分鍾內)不能撲滅,可能威脅周邊生產、工作環境設施時,應立即向「119」報警求援。報警時要講清起火單位、詳細地點、著火物質、有無人員被困火場以及報警人姓名、聯系電話,並派專人到交叉路口或指定位置引領消防隊迅速趕到火災現場。
(三)III級響應程序。公司日常工作時發生局部、小范圍著火的情況時,發現者應立即向周圍的人員發出著火的警報。本范圍負責人立即組織在崗人員將火撲滅。處置結束後,立即將發生火情的原因、損失情況報公司領導。
接警處置程序
(一)發生I級火災事故響應接警處置程序。公司「領導小組」接到I級火災事故的報告後,領導小組組長立即趕到火災事故現場,擔負起應急滅火救援總指揮的責任。領導小組組長不能到位時,由副組長到位,若副組長也不能到位時,由公司辦公室按公司職能排順通知該負責人趕赴現場組織滅火救援。根據火災現場事態的發展,按滅火救援需要,總指揮可指定若干名分項負責人,並授其一不定期現場許可權,行使滅火救援職能。
(二)二、根據火災事故現場情況,統一部署滅火救援的實施工作,並對滅火救援工作中發生的爭議採取緊急處理措施。
(三)如火勢燃燒猛烈,有可能引發或衍生次災害事故,火場總指揮可在公司范圍內緊急調用各類專業人員,為滅火救援提供技術支持。組織、協調供水、供電、醫療救護、交通運輸、物資材料等相關資源參加滅火救援工作。
(四)如發生重大以上火災(死亡3人以上;重傷10人以上;死亡、重傷20人以上)需要救助時,可直接向省、市人民政府報告,提出救援、增援請求。
(五)根據滅火救援工作的需要,火災現場總指揮有權決定在本公司轄區內的下列事項:
1、使用各種水源。
2、截斷電力、可燃氣體壓縮氣體的輸送,限制用火、用電的區域。
3、劃定警戒區,實行局部交通管制。
4、利用鄰近建築物和有關設施。
5、為防止火勢蔓延,拆除或者破損比鄰火場的建(構)築物,打隔離帶。
三、應急疏散的組織程序和措施
發生重大以上火災事故的單位是應急救援的第一響應者,應急疏散的工作原則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安全第一,組織程序和措施應按下列要求進行。
(一)發生火災時,結合火場實際,正確決策,針對不同的現場條件,可採取先救人後滅火或滅火救人同步進行。
(二)發生火災時火勢有可能危及現場人員的安全,事發單位的消防安全責任人或崗位消防安全責任人應立即指定疏散引導的人員(不得少於2人一組)迅速組織可能受火勢威脅部位的人員沿消防安全通道疏散到安全地帶。對不能行走的老、弱、病、殘等特殊人員要組織人力採取背、抱、拉、扛等辦法將他們疏散出去,並對疏散部位認真清理、檢查,防止有人遺留在現場發生意外。
(三)人員被困在濃煙和火焰的建築物內一時無法向外疏散時,應立即用喇叭向被困人員喊話,穩定人員情緒,告知防止煙、火竄入和防護措施,並告誡被困人員在萬不得以的情況下不要貿然逃生以防止發生意外損傷。如有牆壁消防火栓和其他滅火器材時,消防器材的使用應無條件的服從於疏散需要。義務消防隊員盡快利用水槍(霧狀水最宜)和其他滅火器材,開辟出一條疏散通道,將被困人員疏散出去。一時不能疏散時,應將被困人員轉移至避難間或無煙、火的較為安全地帶,迅速發出求救信號等待救援。
(四)需要穿越燃燒區時,義務消防隊員應將浸濕的衣服、被褥將被救者和自己的頭、臉部遮住,利用水槍掩護迅速撤離火場。遇到濃煙、火焰和熱輻射且又無水的環境時,義務消防隊員和被救者應採取低姿或匍匐穿越。
(五)火場條件允許,疏散引導人員應對疏散區域仔細搜尋,防止有人員遺留。
撲救初起火災的程序和措施
四、通訊聯絡、安全防護救護的程序和措施
(一)發生一級響應火災事故時,廠長辦公室負責應急職守,及時按轉火場總指揮下達的各項指令,根據火場總指揮的要求,及時向省、市政府通報情況和事故的對外求援,並協調相關事宜。
(二)總調度室根據火場總指揮的指令,迅速、准確下達消防供水增壓、截斷電力的調度指令。
(三)事故單位調度室的調度人員(辦公室組成人員)堅守工作崗位,負責對內、外通訊聯絡,准確及時上傳下達火場總指揮的指令,協調事發單位滅火救援。
(四)若火災事故現場持續燃燒,在短時間內無法撲滅且有引發次生、衍生災害事故時,根據火場總指揮的指令下列單位應做好如下工作:
1、廠部負責各類火災、爆炸事故事故現場的撲救和應急處置工作,及時組織有關人員迅速疏散、撤離,准確提供消防水源和其他消防設施的分布位置,根據火場總指揮的指示劃定警戒、交通管理制區域。
2、保安部根據火場總指揮的指令,派出護衛人員負責警戒封鎖區域和交通管理區域的警戒,配合公安機關做好直接責任人(或犯罪嫌疑人)的監控和逃逸人員的追捕。
3、工程部負責鍋爐、壓力容器和特種設備重大火災事故現場處置相關的技術支持,負責建(構)築物倒塌事故現場救援工作相關的技術支持,負責提供所有動力設施(水、電、氣)的管理體制網情況。
4、發現有人員傷亡,現場滅火救援人員應立即將受傷人員轉移至安全地帶,嚴防受到二次傷害,同時迅速撥打「122」請求救護。醫院接到求助後須立即趕赴事故現場擔負起應急處置工作中的醫療保障,並根據人員傷害情況,負責與其他醫療部門、血站等需要請求醫療支援單位的聯系,組織專用葯品和器材,為後續救冶創造條件。
五、應急收疏散組織程序和措施
疏散引導組在發生火災時,先疏散被火勢圍困的人員,其次再進行火勢周圍的物資疏散,同時要注意疏散人員自己的安全,疏散後的物資放在不影響消防通道和遠離火場的安全地點,並安排人員看護,以確保安全。
一、在疏散時,要先疏散易燃物質和貴重物資
二、消防隊到達火場後,應聽從公安消防人員的指揮進行疏散工作。滅火行動路線和應急疏散逃生路線同我校防震防災疏散逃生路線。
三、滅火行動組撲救初期火災的程序和措施
1、滅火行動組在接到火警後,應迅速趕往失火地點,聽從總指揮的統一指揮實施滅火。在總指揮未到達的情況下,就近利用消防水源和滅火器材迅速撲救火災,防止火勢蔓延。
2、滅火行動組人員到達火災現場時,如發現有人員被火勢圍困,應先救人,後救火;如發現有易燃易爆物品受到火勢威脅時,應迅速組織人員將易燃易爆危險物品轉移到安全的地點。
3、如起火物為化學物品或易燃易爆危險物品時,應在確定無爆炸危險的情況下,用乾粉滅火器、沙子等物品進行撲救,用水將周圍的可燃物品淋濕,但嚴禁用水撲救化學物品或易燃易爆危險物品火災;如不能確定有無爆炸危險的,應在安全地點作好准備,等待消防部門的指揮人員調令和火災現場總指揮、副總指揮的命令。
4、在公安消防隊到達火場後,應聽從公安消防部門指揮人員的指揮,配合滅火工作。
六、撲救初期火災的程序和措施
撲滅初起火災會減少火災損失,杜絕火災傷亡。火災初起階段,燃燒面積小,火勢弱,如能採取正確撲救方法,就會在災難形成之前迅速將火撲滅。據統計,以往發生的火災中有70%以上是由在場人員在火災的初起階段撲滅的。我們應該把火災消滅在萌芽狀態。
一、初起火災處置程序
*總體思路
1、准確、及時報警
2、快速、有效滅火
3、靈活、安全逃生
*火災處置的具體方法
(1)明確分工、忙而不亂
(2)准確判斷火情,及時報告火警
(3)迅速展開滅火救援行動
(4)及時組織人員疏散、逃生和營救
(5)立即組織現場警戒
(6)統一指揮,協調一致
*報火警對象
1、向周圍的人員發出火災警報,召集他們前來撲救或疏散物資
2、向本單位(地區)專職、義務消防隊報警
3、向公安消防隊報警
4、向受火災威脅的人員發出警報
*報警的方法
1、撥119火警電話
2、利用外線報警
3、來人報警
4、電話專線報警
5、電台報警
6、自動報警儀報警
*報火警的內容
1、單位或個人的詳細地址
2、講明起火物
3、火勢情況
4、報警人姓名及所用電話號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