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尼資訊 > toba是印尼的哪裡

toba是印尼的哪裡

發布時間:2022-06-24 19:05:52

1. 多巴火山,

多巴火山是一座超級火山,其位於多巴湖(印尼語:Danau Toba,英語:Lake Toba),該湖是一座位於印尼蘇門達臘島北部的火山湖,此湖呈菱形,坐標西北角北緯2.88度,東經98.52度,東南角北緯2.35度,東經99.1度,長90公里,寬30公里,面積1,130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火山湖,最深處505米,海拔905米。
多巴火山曾於73500年前發生過一次超級噴發,此後一直未有明顯火山活動跡象,但該火山尚具有超級噴發的潛能,其狀態一直處於檢測中。

2. 你經營的茶園是什麼樣的

它們的外觀會有一些變化,但我訪問過一個,我可以展示其中的照片,也可以打開其他一些照片這是它;茶樹作為灌木,保持適度的高度,以便收獲葉子是可能的。遮蔭樹的部分會有所不同;他們不會一直存在。我並不是一個茶葉生產專家,我不能告訴你他們為什麼會在那裡,或者不會在那裡,但直覺上,這與適度曝曬和最大化曝曬有關。這是印尼中爪哇/東爪哇的沃諾薩里茶園。這是茶工住在種植園里的照片;非常愉快的。

我在很遠的路上看到了一張斯里蘭卡種植園的照片;看起來有點不一樣。另一個相對較新的印尼茶園是Toba Wangi。隨著植物的成熟,它們只會長得更大一些。

.

3. 印尼最西面的一個大島,也是全球第六大島嶼叫什麼名字

印尼最西面的一個大島,也是全球第六大島嶼叫蘇門答臘島。

蘇門答臘島古名為suvara dvīpa(梵文:"金島"),在中國文獻中也稱之為"金洲",馬來語稱為Pulaw Emas ,也指金洲,顯然是因為自古以來蘇門答臘山區出產黃金。16世紀時"金洲"之名名聲,曾吸引不少葡萄牙探險家遠赴蘇門答臘尋金。蘇門答臘島是世界第六大島,印度尼西亞第一大島嶼,僅次於加里曼丹島(婆羅洲),為大巽他群島島嶼之一,經濟地位僅次於爪哇島。東北隔馬六甲海峽與馬來半島相望,西瀕印度洋,東臨南海和爪哇島東南與爪哇島遙接。面積43.4萬平方千米,包括屬島約47.5萬平方千米,佔全國土地面積的1/4。

地形

蘇門答臘島呈西北-東南走向,在中間與赤道相交叉,由兩個地區組成:西部巴里散山脈(Barisan Mountains)和東部的沼澤地。

西半部山地縱貫,高峻的巴里散(Barisan)山脈呈西北-東南走向,綿亘1600千米,有90餘座火山,其中最高峰葛林芝(Kerinci)山海拔達3800米。山脈以東為沖積平原,南寬北窄,最寬處100千米以上。河流眾多,主要有穆西河、巴當哈里河、因德拉吉里河、甘巴河等,多能通航。當中以哈里(Hari)河最長,可通航480千米。托巴湖面積1140平方蘇門答臘島地形圖千米,是諸多山湖中最大者。

巴里桑散山脈為青藏高原新生代山脈的連續,縱貫蘇門答臘島。該地區發現了煤、黃金礦床。火山所噴發的礦物質使得土壤肥沃。山脈景象優美而迷人,如托巴湖(Lake Toba)周圍區域。

在東部,強大河流把淤泥帶到下游,形成了遼闊的平地,遍布沼澤和湖泊。雖然該地區宜耕土地少,對農業不利,但是其對印尼經濟發展的重要性不可低估,因為"地上出產油,地下也出產油":棕櫚油和石油。

蘇門答臘島位於亞歐板塊的東南邊緣,該島以南地區位於印度洋板塊邊緣,是歐亞地震帶的一部分。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大地震引發的10米高海嘯席捲蘇門答臘西部的沿海地區,造成嚴重破壞,在印尼就有超過八萬人死亡,災情主要集中在亞齊省和北蘇門答臘省。

4. 蘇門答臘島的自然地理

蘇門答臘島呈西北—東南走向,在中間與赤道相交叉,由兩個地區組成:西部巴里散山脈(Barisan Mountains)和東部的沼澤地。
西半部山地縱貫,高峻的巴里散(Barisan)山脈呈西北-東南走向,綿亘1600千米,有90餘座火山,其中最高峰葛林芝(Kerinci)山海拔達3800米。山脈以東為沖積平原,南寬北窄,最寬處100千米以上。河流眾多,主要有穆西河、巴當哈里河、因德拉吉里河、甘巴河等,多能通航。當中以哈里(Hari)河最長,可通航480千米。托巴湖面積1140㎞²,是諸多山湖中最大者。
巴里桑散山脈為青藏高原新生代山脈的連續,縱貫蘇門答臘島。該地區發現了煤、黃金礦床。火山所噴發的礦物質使得土壤肥沃。山脈景象優美而迷人,如托巴湖(Lake Toba)周圍區域。
在東部,強大河流把淤泥帶到下游,形成了遼闊的平地,遍布沼澤和湖泊。雖然該地區宜耕土地少,對農業不利,但是其對印尼經濟發展的重要性不可低估,因為「地上出產油,地下也出產油」:棕櫚油和石油。
蘇門答臘島位於亞歐板塊的東南邊緣,該島以南地區位於印度洋板塊邊緣,是歐亞地震帶的一部分。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大地震引發的10米高海嘯席捲蘇門答臘西部的沿海地區,造成嚴重破壞,在印尼就有超過八萬人死亡,災情主要集中在亞齊省和北蘇門答臘省。 蘇門答臘島有約3700萬人,人口密度不高(85人/㎞²),人口稠密的地區包括北蘇門答臘、以及西蘇門答臘的中央高地,最大的市區集中在巨港和棉蘭。
當地居民使用52種不同語言,均屬於南島語系,文化方面也很接近。在東部,最普遍的語言是馬來語,但在其他地區不同的民族使用其他語言:南部和中部有楠榜語(Lampung)和米南加保語(Minangkabau),北部的山區有巴達克語(Batak),最北部沿海地區有亞齊語。在市區也有華僑使用漢語的閩南語。
蘇門答臘大部分人信奉伊斯蘭教,但Batak族信基督教(荷蘭人傳播的宗教),除此之外,也有印度教徒、佛教徒、天主教徒等。 蘇門答臘島占據著印度尼西亞國家領土的1/4。這里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生物寶庫。島上僅僅哺乳類動物就有176種之多。除此之外還有眾多的爬行類,兩棲類動物。島上的動物包括猩猩、各種猿類、象、貘、虎、兩角聳立的蘇門答臘犀牛、長臂猿、樹鼩、飛狐猴、野豬和靈貓類。島上3座國家公園(勒塞山〔Leuser〕、葛林芝-塞布拉〔Kerinci Seblat〕和南巴里桑山〔Bukit Barisan Selatan〕)於2004年一起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為世界遺產保護區。隨著人類在當地雨林中活動的增多,生物資源面臨著越來越嚴重的威脅,猩猩不到5000隻,而根據印尼野生動物保護基金會的統計,在2001年,蘇門答臘犀牛隻有132頭了。蘇門答臘的生態環境問題已經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希望蘇門答臘島這座天然的生物寶庫能夠保持它的原貌。
蘇門答臘島的大部分地區被被熱帶森林覆蓋,屬熱帶雨林帶。除高地外,蘇門答臘氣候炎熱且極為潮濕,植被有蘇門答臘松、南洋松(Pinus merkusii)、大王花(Rafflesia arnoldii)、香桃木、竹、杜鵑花、蘭花、棕櫚樹、櫟樹、栗樹、烏木、鐵木、樟樹、檀香木及多種可用來製作橡膠的樹種。這些森林曾經是寶貴動植物(紅毛猩猩、老虎、貘、Rafflesia等)的棲息地。各類熱帶植物覆蓋全境,到處生機盎然。交疊錯落的山脈被原始森林淹沒,波平如明鏡的河流被高大挺拔的椰樹簇擁,無論是城市、鄉村、田野、道路都浸潤在綠色的海洋中。而綠色的海洋和蔚藍的天空構成一幅和諧美麗的風情畫卷,成為蘇門答臘亘古不變的亮麗景觀,給旅遊者留下深刻印象。不幸的是,印尼當局的貪污風氣和非法森林開發使得這些原始森林面臨毀滅的危險。連所謂的「保護區」也遭到砍伐。 除了2004年底的由蘇門答臘島引發的印度洋大海嘯以外,2010年10月25日,印尼蘇門答臘島發生7.2級強烈地震,接著又引發了巨大的海嘯。
10月25日,印度尼西亞遭受一連串地震沖擊:當地時間當天19:05,印度尼西亞北蘇拉威西省發生里氏5.8級地震;當地時間21:42,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發生里氏7.2級強烈地震,該地區其後相繼發生了里氏5.5級和5級兩次餘震。
據悉,到目前為止,當地已發生150多次餘震。路透社報道指出,印度尼西亞當地漁業部官員稱,明打威群島(Mentawai)南巴蓋(SouthPagai)地區沿海的貝圖-蒙加(Betu Monga)村生活著200名左右村民,當7.2級強震發生後,該村大部分建築被摧毀,160名村民失蹤,失蹤人員中大部分是婦女和兒童。僅知有40名村民生還。該官員稱,貝圖-蒙加村以及臨近村莊遭受強風暴雨沖擊,80%的建築都被摧毀,食物儲備不足,到處都是人們的哭泣聲。至少1人死亡,2人失蹤。當地警方表示,已設立了緊急哨崗,並搜救失蹤者。而在明打威群島的錫波拉(Sipura)島,2人的屍體被發現。據悉,在南巴蓋島,海嘯掀起的巨浪直撲沿岸村莊600米之內的腹地;而北巴蓋島的海浪直接打向民居的屋頂。
此外,澳大利亞外交貿易事務部發表聲明說,地震發生後,一艘載有8到10名澳大利亞人的船隻失去了無線電通訊聯系。
據英國媒體報道,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25日發生7級以上強烈地震,據當地媒體報道,印度尼西亞衛生部官員2010年10月26日稱,蘇門答臘島10月25日引發的海嘯已造成23人死亡、169人失蹤。
據美國地質勘探局網站消息,北京時間2012年4月11日16:38,北蘇門答臘西海岸發生里氏8.9級地震。震源深度33千米。
北京時間2012年7月25日早晨8:27,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西部發生里氏6.4級地震,震中距離蘇門答臘西部「亞齊省」外海小島「希默魯」西北方28千米,震源深度為45.9千米。
新華網雅加達6月23日電(記者王慧慧)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北部亞齊省23日發生6.6級地震,尚無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報告。
據印尼氣象、氣候和地球物理局網站消息,地震發生於當地時間11時34分,震中位於亞齊省蘇布魯薩蘭市西北方向24千米處,震源深度103千米。地震監測部門未就此次地震發布海嘯預警。
美國地質勘探局測定此次地震級別為5.9級。
印尼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時有地震發生。

新華網雅加達10月25日電(記者趙金川)印度尼西亞氣象和地球物理機構說,25日晚印尼蘇門答臘島發生里氏7.2級強烈地震,但尚無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報道。
此次地震發生在當地時間21:42(北京時間22:42),震中位於西蘇門答臘省明打威縣巴蓋瑟拉丹鄉西南78千米處,南緯3.61度,東經99.93度,震源深度為10千米。
地震發生後,有關部門立即發出海嘯預警,但30分鍾後解除了警報。此次地震持續約10分鍾,引起許多居民的恐慌。他們紛紛逃出戶外,因擔心發生海嘯,還有不少人逃到山頂躲避。
在強震發生10分鍾後,該地區又相繼發生了里氏5.5級和5級兩次餘震。
當地時間25日19點5分,印尼北蘇拉威西省發生里氏5.8級地震,但無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報道。
印尼地處太平洋地震帶,每年發生數千次大小地震。2004年12月,印尼亞齊地區發生里氏7.9級強烈地震並導致印度洋海嘯,造成20多萬人死亡,50多萬人無家可歸。

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默拉皮火山26日噴發,大量火山灰被噴射至火山口以西1.5千米處。相關部門已發出限制進入火山口周圍區域的警告。
印尼火山和地質災害治理部門主管蘇羅諾接受新華社記者電話采訪時說,默拉皮火山當地時間下午4時39分噴發,當地居民已被禁止進入火山口周圍半徑3千米以內區域。
印尼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國家,目前有129座活火山。默拉皮火山是蘇門答臘島最活躍的火山之一。

5. 電視上面標著TOBA,是什麼牌子阿哪裡產的

是TOBO吧,這是東寶牌的電視,是一個很老的牌子,在上世紀90年代就已經消失了.

6. 蘇門答臘島

蘇門答臘島呈西北—東南走向,在中間與赤道相交叉,由兩個地區組成:西部巴里散山脈(Barisan Mountains)和東部的沼澤地。 高峻的巴里桑(Barisan)山脈呈西北-東南走向,綿亘1,600公里(1,000哩),其中葛林芝(Kerinci)山海拔達3,800公尺(12,467呎)。山脈以東為沖積平原,有許多河流蜿蜒經過,當中以哈里(Hari)河最長,可通航480公里(300哩)。托巴湖面積1,140平方 蘇門答臘島地形圖
公里(440平方哩)是諸多山湖中最大者。西半部山地縱貫,有90餘座火山,最高峰葛林芝火山,海拔3805米。東半部為平原,南寬北窄,最寬處約100千米以上。河流眾多,主要有穆西河、巴當哈里河、因德拉吉里河、甘巴河等,多能通航。富熱帶森林,覆蓋率60%。 巴里散山脈為青藏高原新生代山脈的連續,縱貫蘇門答臘島。該地區發現了煤、黃金礦床。火山所噴發的礦物質使得土壤肥沃。山脈景象優美而迷人,如多巴湖(Lake Toba)周圍區域。 在東部,強大河流把淤泥帶到下游,形成了遼闊的平地,遍布沼澤和湖泊。雖然該地區宜耕土地少,對農業不利,但是其對印尼經濟發展的重要性不可低估,因為「地上出產油,地下也出產油」:棕櫚油和石油。 蘇門答臘島位於亞歐板塊的東南邊緣,該島以南地區位於印度洋板塊邊緣,是歐亞地震帶的一部分。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大地震引發的10米高海嘯席捲蘇門答臘西部的沿海地區,造成嚴重破壞,在印尼就有超過八萬人死亡,災情主要集中在亞齊省和北蘇門答臘省。

7. 北蘇門答臘省的人文環境

北蘇門答臘擁有不少基督教徒,有別於回教為主的印尼其他地方。基督徒人數之多,到處可見到基督教堂,其中多巴巴塔克教堂(TobaBatakChurch)是印尼最大的基督教堂。北蘇門答臘首府棉蘭,是印尼第3大城。人口超過200萬,其中華人約占居民的20%,大部分經商,市內80%的商店為華人所擁有。棉蘭曾經是德里(Deli)回教王國的一部分。

8. 多巴火山的介紹

地球上已知的倒數第二次超級火山爆發,發生在大約75000年以前,地點是北蘇門答臘省的多巴湖。人們今天還能夠看到的是一個長90公里、寬30公里的破火山口,裡面充滿了湖水。它就是如今印度尼西亞最大的內湖——多巴湖。多巴湖(印尼語:Danau Toba,英語:Lake Toba),是一座位於印尼蘇門達臘島北部的火山湖,此湖呈菱形,坐標西北角北緯2.88度,東經98.52度,東南角 北緯2.35度,東經99.1度,長90公里,寬30公里,面積1,130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火山湖之一,最深處505米,海拔905米。

9. 蘇門答臘是什麼地方啊

蘇門答臘是印尼最西面的一個大島,也是全球第六大島嶼。全島面積達47萬平方公里。

地理

蘇門答臘島地圖蘇門答臘島呈西北—東南走向,在中間與赤道相交叉,由兩個地區組成:西北Barisan山脈和東部的沼澤地。

蘇門答臘島西南與爪哇島隔著巽他海峽相望,北方隔著麻六甲海峽與馬來半島遙遙相對,東方隔著卡里馬達海峽(Karimata)毗鄰婆羅洲,西方瀕臨印度洋。

Barisan山脈橫貫蘇門答臘島。該地區發現了煤、黃金礦床。火山所噴發的礦物質使得土壤肥沃。山脈景象優美而迷人,如多巴湖(Lake Toba)周圍區域。

在東部,強大河流把淤泥帶到下游,形成了遼闊的平地,遍布沼澤和湖泊。雖然該地區宜耕土地少,對農業不利,但是其對印尼經濟發展的重要性不可低估,因為「地上出產油,地下也出產油」:棕櫚油和石油。

在古代,蘇門答臘島的大部分地區被被熱帶森林覆蓋,這些森林曾經是寶貴動植物(紅毛猩猩、老虎、貘、Rafflesia等)的棲息地。不幸,當局的貪污風氣和非法森林開發使得這些原始森林目前面臨毀滅的危險。連所謂的「保護區」也遭到砍伐。

2004年12月26日,2004年印度洋大地震引發的10米高海嘯席捲蘇門答臘西部的沿海地區,造成嚴重破壞,在印尼就有超過八萬人死亡,災情主要集中在亞齊省。

歷史

蘇門答臘的古名為suvarṇa dvīpa(梵文:「金島」),顯然是因為自古以來蘇門答臘山區開采黃金。

蘇門答臘處於海上絲綢之路要道,所以經濟繁榮,貿易城市大量出現,特別是在東部,印度教也隨著滲透到這個地區。

古時蘇門答臘島上有室利佛逝、蘇門答臘、八昔、 亞齊、那孤兒 黎代 等古國。

室利佛逝國

5世紀-6世紀南北朝(420年—589年)時有干陀利國。

7世紀中葉唐永徽元年(650年)室利佛逝國取代干陀利國而興起,位於現今巨港一帶。這個佛教王國王國在7世紀—9世紀獨霸一方,通過貿易交往和物理征服,在蘇門答臘島、馬來半島、婆羅洲西部傳播馬來文化。但是,歷史學家認為,這個王國的勢力范圍限於沿海地區,內陸地區不受其影響。

7世紀末葉唐 咸亨二年(671年)唐代高僧義凈,訪問室利佛逝國,停留六個月。

10世紀初唐天佑元年(904年)改稱為三佛齊,以勃林邦(今巨港)為首都。

10世紀末葉北宋建隆元年(960年)、二年(961年)、三年(962年)三月、三年十二月,三佛齊國王悉利大霞里壇遣使貢方物。

11世紀,宋元豐二年(1079年)七月三日三佛齊占卑使來貢方物;元佑三年(1089年)十二月遣使貢方物;元佑五年9(1091)年月又貢。這時三佛齊舊都勃林邦已被東爪哇國侵佔,三佛齊國都遷往占卑。

13世紀初葉,宋代泉州市舶司提舉趙汝適於南宋寶慶元年(1225年)著《諸蕃志》有專條詳細敘述三佛齊國。

13世紀中葉,三佛齊遠征細蘭失敗,國力漸弱。

14世紀末葉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三佛齊被爪哇滿者伯夷國王滅。

蘇門答臘國

蘇門答臘國在元代稱為「須文達那國」,位於今日蘇門答臘島八昔(Parsei)河口,現在那裡還有一個名叫須文達那(Sumandra)的小村。

十三世紀末元至元九年(1282年),須文達那國遣使貢方物。在明代才改稱為蘇門答臘國,但仍然不是蘇門答臘全島。

十四世紀末明洪武元年(1367年),蘇門答臘國王奉獻金葉表,貢馬匹和方物。

十五世紀初明永樂三年(1406年)蘇門答臘王蘇丹罕難阿必鎮遣使阿里入貢,明成祖昭封鎖丹罕難必鎮為蘇門答臘國王,賜印、金幣。永樂五年再次遣使入貢。隨後蘇門答臘國遭到那孤兒國侵略,蘇門答臘國王中毒箭死,王子蘇干拉年幼,王妃下令,如有勇士能夠替國王報仇,保衛蘇門答臘國,願意嫁為妻子。有一老漁翁挺身而出,打敗那孤兒國,王妃果然嫁給老漁翁,並尊老漁翁為老國王。永樂七年(1410年)老漁翁國王來京師朝貢,永樂十年(1413年)明成祖遣使往蘇門答臘國。這時候,前王子蘇干拉已經成人,糾眾殺老漁翁國王,然後糾眾逃往山中建立山寨。永樂十三年(1416年)三保太監鄭和擒獲前王子蘇干拉送京伏法。少漁翁王感恩不盡。宣德十年(1436年)明宣宗昭封少漁翁王的兒子繼承王位。後來,蘇門答臘國被亞齊酋長國所滅,亞齊酋長國一直延續到20世紀,而蘇門答臘成為全島的名字。

在19世紀,蘇門答臘的各王國一個接著一個被荷蘭殖民者打敗,唯有亞齊酋長國維持獨立。為了佔領這個酋長國,荷蘭人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打了昂貴的亞齊戰爭(1870年—1905年)。

1298年馬可·波羅曾敘述Samara, 就是須文達那國。阿拉伯游歷家伊本·白圖泰曾經到過須文達那國,他稱這個國為"Sumatra"(阿拉伯文對「Samudra」的音譯)但《伊本·白圖泰游記》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直到19世紀,才被西歐的學術界重新發現。十五世紀初葉,威尼斯旅行家尼可羅·達·康替(Niccolò Da Conti)到蘇門答臘國旅遊達一年之久,他在所著的《游紀》中稱蘇門答臘為Shamuttera,

行政區域

蘇門答臘全島共分成九個省:

亞齊省 (Aceh) 首府:班達亞齊 (Banda Aceh)

邦加-勿里洞 (Bangka-Belitung) 首府:邦加檳港 (Bangkalpinang)

明古魯 (Bengkulu) 首府:明古魯 (Bengkulu)

占碑 (Jambi) 首府:占碑 (Jambi)

楠榜 (Lampung) 首府:班達楠榜 (Bandar Lampung)

廖內 (Riau) 首府:北乾巴魯 (Pekanbaru)

廖內群島 (Kepulauan Riau) 首府:丹戎檳榔 (Tanjungpinang)

西蘇門答臘 - 首府:巴東 (Padang)

南蘇門答臘 - 首府:巨港 (Palembang)

北蘇門答臘 - 首府:棉蘭 (Medan)

人口

蘇門答臘人口密度不高(85 人/平方公里),人口稠密的地區包括北蘇門答臘、以及西蘇門答臘的中央高地,最大的市區集中在巨港和棉蘭。

當地居民使用52種不同語言,均屬於南島語系,文化方面也很接近。在東部,最普遍的語言是馬來語,但在其他地區不同的民族使用其他語言:南部和中部有Lampung語和Minangkabau語,北部的山區有Batak語, 最北部沿海地區有亞齊語。在市區也有華僑使用閩南語。

蘇門答臘大部分人信奉伊斯蘭教,但Batak族信基督教(荷蘭人傳播的宗教),除此之外,也有印度教徒、佛教徒、天主教徒等。

閱讀全文

與toba是印尼的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到印尼寄快遞多少錢 瀏覽:171
印度炸酥球怎麼做 瀏覽:163
福建義大利簽證去哪裡辦理 瀏覽:177
伊朗為什麼組建新政府 瀏覽:640
中國地圖廣東在哪個方位 瀏覽:519
中國哪些地方又有水稻也有小麥 瀏覽:315
英國人健身房多少錢 瀏覽:471
印尼萬人住在哪裡 瀏覽:805
越南鼓是哪裡出的 瀏覽:510
越南護照尺寸多少合適 瀏覽:168
義大利國際生是什麼意思 瀏覽:23
印度人盤子里吃的什麼東西 瀏覽:875
中國最大城中湖是什麼 瀏覽:354
印尼虎頭苗有什麼好 瀏覽:617
英國衛褲怎麼穿正確 瀏覽:715
哪個日本動漫在中國受歡迎 瀏覽:246
奧運會印度首金是什麼項目 瀏覽:75
泰國聽中國哪個明星歌多 瀏覽:767
去伊朗做什麼最賺錢 瀏覽:107
義大利衛浴奢侈品牌有哪些 瀏覽: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