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尼資訊 > 印尼西加省有多少達雅族人

印尼西加省有多少達雅族人

發布時間:2022-06-25 07:38:19

① 西加里曼丹的介紹

西加里曼丹是印尼在婆羅洲島加里曼丹地區的五個省份之一。面積約146,807平方公里。居民中超過一半信仰為伊斯蘭教、24%為天主教、10%為基督教,其餘信佛教,印度教和孔教。首府坤甸 (Pontianak)剛好位於赤道線上。2000年人口約3,740,017 人口每年增長:1.53% 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26人。種族有達雅族、馬都拉族、馬來族、華人等。

② 印尼有多少個民族

根據印尼政府2014年公布的數字,印尼有300多個民族。

大多數印度尼西亞人為南島語族後裔,所使用的語言可追朔至發源於台灣的原始南島語系,另一個較大族群為美拉尼西亞人,居住於印度尼西亞東部。爪哇族為最大族群,佔印度尼西亞42%的人口,在政治及文化上皆居優勢地位,巽他族、馬都拉族及馬來族為最大的非爪哇族群;

印度尼西亞華人則是具有影響力的少數族群,僅占約3-4%的人口,但國家大多數商業及財富都由印度尼西亞華人掌控,但此情況也造成許多負面觀感,並發生排華運動。印度尼西亞人對國家的認同感體現在強烈的地區身分上。社會整體尚屬和諧,惟社會、宗教及族群上的緊張曾引起暴力行為。

(2)印尼西加省有多少達雅族人擴展閱讀

民族分布:

印尼最大的民族是爪哇族(Jawa),佔全國人口總數的42%。其次是巽他族(Sunda),佔14%;馬都拉族(Mara),佔7.5%,這幾個民族主要分布在爪哇島及附近的馬都拉島上。其他較大的民族還有蘇門答臘島上的米南加保族(Minangkabau)、巴達克族(Batak)、亞齊族(Aceh)、巨港族(Palembang)、

尼亞斯族(Nias)、門達威族(Mentawai);加里曼丹島上的達雅族(Dayak)、班查爾族(Banjar)、布吉斯族(Bugis);蘇拉威西島上的望加錫族(Makasar)、托拉查族(toraja)、米納哈沙族(Minahasa),以及巴厘島上的巴厘族(Bali);

龍目島上的薩薩克族(Sasak),馬魯古群島商的馬魯古族(Maluku)。馬來族(melayu)雖然人數不多,但是分布最廣泛,在蘇門答臘東部沿海,加里曼丹島沿海以及兩島之間的海上各島都有馬來族居住。

③ 達雅的民族

達雅族
達雅族,中國大陸稱達雅克族﹐印尼文Dayak﹐是婆羅洲島上的土生民著﹐現有約800萬人左右。達雅族在古代有獵人頭﹐食人的習俗﹐但現代已經淡化。另外一個現代還保留﹐特殊的習俗是達雅族婦女會佩戴約手鐲般大小的大耳環﹐把耳垂拉到肩膀上。
依達雅族口耳相傳的口述歷史及傳說中﹐達雅族原來主要是居住在沿海一帶及婆羅洲最長河流卡普阿斯河(Sungai Kapuas)沿岸,後來因外來移民紛紛遷入婆羅洲,達雅族才漸漸搬到內陸居住,主要居住在各河流的上游,所以有了Orang Dayak的稱呼,即「上游的人」之意。
在中文譯名方面﹐由於Dayak中的「k」在印尼語里是不發音的,是以達雅「克」族的中文譯名並不準確﹐此條目依照「馬來西亞華語規范理事會」的中文譯名達雅族。
宗族﹐是達雅族的重要社會結構﹐宗族內的成員都緊密結合﹐同一宗族的達雅人全住在一座長又大的長屋中﹐這些長屋印尼語叫「balai1」或「batang2」。宗族的來源通常是始自一名受到尊敬的祖宗。達雅族會在長屋中進行宗教儀式及慶典。
傳統上達雅族信奉一種崇拜祖先靈魂﹐印尼語叫「Kaharingan」的宗教。這種宗教認為人死後會到一個叫「Alam Datu Tunjung Punu Gamari」的地方。為了到達那地方﹐必須進行特殊的儀式﹐以保眾靈魂及在生的人死後會到達那裡。達雅族會在長屋中進行這些儀式﹐通常由「Walian」﹐即術士主持儀式。另外還有「Panghulu」、「Pembakal」、「Matin」等人可主持儀式。但到了現代﹐多數達雅人已經加入基督教、天主教。少數住在沿海的達雅人是穆斯林。
達雅人的藝術﹐知識都與「Kaharingan」宗教息息相關﹐連農業技術也是由「Kaharingan」宗教代代相傳﹐他們的藝術主要是為了宗教儀式需要而產生﹐為了尊重祖先﹐或指引靈魂到目的地。農業為主﹐其他有打獵﹐捕魚收集森林資源等。
人口難以統計﹐約2萬人左右﹐主要分布在馬來西亞的砂勞越州﹐在印尼的湯加里曼丹、中加里曼丹、西加里曼丹等都是多數民族﹐只有在南加里曼丹不是多數。在2001年﹐中加里曼丹發生了達雅族與馬都拉族之間的血腥種族沖突。

④ 印尼西加里曼丹島的詳細路線地圖.中英文都可以.

印尼西加里曼丹島的詳細路線地圖網址 http://www.mipang.com/places/9284/map
西加里曼丹是印尼在婆羅洲島加里曼丹地區的四個省份之一。面積約146,807平方公里。省府坤甸 (Pontianak)剛好位於赤道在線。1995年人口約3,651,800。 種族有達雅族、馬都拉族、馬來族、華人等。
周圍地區
北與東馬來西亞的沙勞越州接壤。
東北是東加里曼丹。
東南為中加里曼丹。
南瀕爪哇海。
西濱加里曼丹海峽。
地形
西加里曼丹大部份地區都是沼澤﹐包括西部的沿海地帶。北部、東北部與東南部有山脈。
河流
卡普阿斯河(Kapuas)
帕萬河(Pawan)
肯道阿河(Kendaua)
默拉維河(Melawi)
山脈
馬勒山脈(Muller)﹕位於東南部﹐東北-西南走向﹐此山脈是與中加里曼丹的天然分界。
斯赫瓦納山脈(Schwaner)﹕位於東南部﹐東北-西南走向﹐是馬勒山脈往西南方向的延續﹐也是與中加里曼丹的天然分界。
卡普阿斯胡盧山脈(Kapuas Hulu)﹕位於北部﹐西北-東南走向﹐在東北部與馬勒山脈會合。

生物
天然植物有鐵樹、柚樹、櫟樹、各種菌類、蕨類和蘭花。

經濟
主要為農業﹐糧食作物有水稻、玉蜀黍、木薯﹔經濟作物為橡膠、油棕和椰子。

工業多為家庭式的小型工廠﹐種類有碾米、加工棕油、木雕、織布、編草席和籃子等。
交通
主要靠河運﹐有少數的公路連接省府坤甸和其他地區。

⑤ 東南亞人口是多少

2018年,該區域人口共有6.55億人。

當中有五分之一生活在全球人口最密集的島嶼——爪哇島。印度尼西亞人口多達2.68億,乃全球第四。除此之外,目前有近3000萬華人生活在東南亞,主要分布在聖誕島、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以及越南。

東南亞人口最龐大的民族為爪哇族,主要分布在印度尼西亞的爪哇島,人口過億。其次為京族,越南的主體民族,人口高達8600萬,主要分布在越南,但在鄰國柬埔寨及寮國亦是重要的少數民族。泰族則有超過6000萬人口,是泰國的主體民族。

緬甸是一個民族相當多元的國家,人口最龐大的民族是緬族,人口有3000多萬,占該國人口的三分之二。

印度尼西亞最大的兩支民族為爪哇族和巽他族(4000萬),其他較大的族群還有馬都拉族(800萬)、米南佳部人(800萬)、布吉人(700萬)、巴厘人(400萬)、達雅族(630萬)、巴塔克人(850萬)、印尼馬來人(870萬)等。

馬來西亞人口最大的民族分別是馬來族(55%)、華族(23%)、印度族(7%)。但在東馬,民族構成則與西馬有很大不同,達雅族和達山-杜順人分別是砂撈越州和沙巴州的最大民族。

東南亞的馬來族是跨國民族,除了是西馬和汶萊是主要民族外,在印度尼西亞、泰國南部、新加坡都是重要的少數民族。

占族並沒有自己的國家,但是在越南中部和南部,及柬埔寨中部的重要少數民族。柬埔寨是一個民族較單一的國家,主體民族是高棉族,在越南南部和泰國都有分布。苗族主要分布在越南、寮國和中國的交界處。

菲律賓的民族亦十分多元,當中主要是他加祿人和比薩亞人。

經濟

該地區的商品種類繁多,但尤其重要的是胡椒、生薑、丁香和肉豆蔻等香料。

華僑華人社區在該地區經濟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國影響力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6世紀,當時來自中國南方的華人移民在印度尼西亞、泰國等東南亞國家定居。1949 年共產主義革命後,該地區的華人人口迅速增加,這迫使許多難民移居中國境外。

該地區的經濟很大程度上依賴於農業;大米和橡膠長期以來一直是主要出口產品。製造和服務變得越來越重要。

⑥ 西加里曼丹的華人

華人最多的唯一省份
什麼年代華人開始進入西加里曼丹?沒有完整確切的文字記載,據中國的史書記載,北朝魏宣武帝在位年間,就與婆羅王有接觸。經商往來,而婆羅王對中國的朝貢也未中斷過。若此記載可靠,則在1000多年前華人就來到婆羅洲(加里曼丹)了。
據在馬來西亞的金劍先生(1991年12月14日馬來西亞《新生活報》刊登)寫道:「1407年(永樂4年)在呂宋島的海盜首領林道乾,不敵西班牙的部隊,只好率部下南逃至婆羅洲島北部登岸,土人酋長見林道乾部隊衣甲鮮明,不敢抵抗,帶領族人投降,之後,林道乾部眾在此開荒耕種,改邪歸正,與土著女孩通婚,繁衍至今。」這個地區就是現在的「宋公」(Sungkung),它位於三發河上游,到現在該村還保養著林道乾的墓,墓的上面還插有他的寶劍呢。
這就是有文字記載關於華人來到西加的歷史。隨後就有華人乘搭帆船向南探險,而來到婆羅洲,一般是每年的春季順東北風來到西加,要到6-7月間有了西南風才回航,當時來到西加的華人都是短暫停留,以經商為主,後變成長期定居,進行釆礦,開荒。也許是1740年喃吧哇(Membawah)蘇丹向汶萊蘇丹招得一群華工到百富院開採金礦,從此開採金礦延伸到內地,如民旺、新南(Minwang),新南(Sinnam)和東萬律(Mandor)。
1750年開始有大批華人來到西加,因為那年三發(Sambas)蘇丹批准華人在鹿邑(Mentrado)開採金礦。
當1770年在東萬律發現新金礦後,華人更迅速來西加,幾乎每年約有3000華工來到西加。受金礦的誘惑,大批華人移居西加,從喃吧哇轉移到坤甸,邦戛,三發等地,後由於開採金礦容不下,就轉移生產目標,即向各處開始耕田捕魚,開墾農業和種植園藝,如胡椒、甘密(Gambir)、椰子、橡膠等。
據荷蘭作家Cator的記載,1900年西加華人是41,500人,20年後增加到67,000人,到1930年是108,000人。而此時華人的農園地約120,000公畝。到1954年人口統計時,西加的華人佔全省人口的30%(馬來人30%,達雅人30%,其他各族10%)。
金礦在1812年約有30多個礦區,以東萬律金礦最大。全部采礦工人約3萬。早期到來西加開採金礦的華人,都各自組織公司,主要是梅州市梅縣區、大埔人。早期的公司有東萬律的蘭芳公司、鹿邑的大港公司、三條港公司、和順公司等。
逐漸地越來越多華人前來西加,於是自1850年華人開始轉移生產目標,即向西加的市鎮以外的森林地區墾荒務農,所以西加各偏僻地區都散居了華人,他們開荒墾植椰子園,橡膠園,胡椒園。成立小鄉村,甚至有些小鄉村全是華人,沒有其他族群,在內陸丘林地帶的每個園區都是華人開辟的,即使交通很不方便的地區都有華人的小村莊。在城市華人比較多的是山口洋,華人居民佔全市人口的65%,坤甸市華人佔45%。
西加華人居住區的房屋建築格式與中國大同小異,在他們住家四周圍都種菜,養家畜。在山口洋,鹿邑和東萬律,那兒的市區建築與中國城鎮都很相像。
傳承中華文化教育最普遍的唯一省份
上面己說過,在西加全省的每個森林地帶都有華人居住而成為小村莊。有的村莊只有10多戶人家。他們有的是聚居在一塊成個村莊;有的分散居住在各自的膠園、椰園,相隔數百米。當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華文教育紛紛興起,都以普通話教學,就連十幾戶人家,交通不便的偏僻村莊都開設中華小學;就連散居各園區的村莊也開設中華小學校。多數村莊學校只有數十名學生,所以只用一兩位教師。當時的教師有的須步行幾個小時才到達學校,教師們也一樣願意前去執教,其執教精神高尚可貴。據說當時西加的華校大大小小有100多間。
1957年西加省政府下令全省13個地區(坤甸、松柏港、喃吧哇、山口洋、邦戛、三發、盂嘉影、萬那、上侯、新黨、昔嘉羅、富都、道房)以外的地方不準開設中華學校,這個禁令於1958年開始實施。華校的數量就大大減少,但原來的華校在地方上的熱心人士支持下改為「民族私立學校」,上午教授印尼政府的印尼文課程,下午教授華文,這樣一直維持到1967年蘇哈托宣布禁令後就全部封閉了。
保持中華文化傳統最完整的唯一省份
西加的華人傳統文化從未被破壞過,間斷過。在蘇哈托掌政時曾下令禁止一切含華人傳統的文化節日的活動,如除夕夜到廟堂上香,過春節等。然而在西加對華人傳統節日,如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冬至等,西加華人商業活動照樣停業慶祝。
這里必須特別提及華人佔全市人口65%的山口洋,曾被喻為印尼的唐人坡,小香港,除以客家話通行於市區外,另一特色是「十步一小廟,百步一大廟」的廟宇建築群。
蘇哈托下台後,春節期間更是舞龍舞獅,廟宇鍾鼓齊鳴,男女老少上香拜神通宵達旦,元宵節各地神仙齊出遊,法師坐刀轎,穿口針,踩釘排等巡遊全市,熱鬧非凡。近年來當地的其他族群,軍政人員也多參與這一活動,這是全印尼獨特的喜慶節日。
在西加的華人中,尤以潮州人和福建人都不吃三板跳魚(稱三寶公魚),這種魚背脊上有五個手指紋,傳說是因被海浪打上三寶公的船上後,三寶太監親手抓起放生的,所以魚背上留下了三寶太監的五個手指印。
華人遭受最大迫害的唯一省份
1942年日本佔領西加後,將西加華人精英進行大逮捕,然後載往東萬律,實施集體大屠殺或活埋,幾達萬人。日本軍把一卡車一卡車的華人載往東萬律,其中不乏正值壯年的積極分子,一概被命令自掘填墓穴,然後在屠刀下斷頭或集體活埋。東萬律的集體屠殺,後來建了萬人冢的墓園,至今仍是家屬們難以跨越的死蔭幽谷。
1965年「九卅」事變後,蘇哈托上台,搞反共排華運動,西加的印共及其同情者組織游擊隊反抗蘇哈托政權,游擊隊的成員有華人,活動范圍是三發縣和坤甸縣兩個縣區的森林地帶。蘇哈托政權撲滅無方,誣賴游擊隊能在森林生存是靠山區華人的資助。為達消滅目的,掌權人就散播不利華人的謠言,煽動慫恿勇猛而單純的達雅族人仇視華人,向華人大開殺戒,進行驅趕行動。於是在1967年底,三發縣、坤甸縣軍人偽裝成達雅族人,率領了達雅族人搞「紅頭事件」,用達雅族人的習俗,向每個村莊散發紅碗,要大家宣誓驅趕,燒,殺,搶華人及其房屋,財產,園地。經過大運動後,將這兩縣管轄的山區華人趕到海邊城鎮,造成約20多萬人華人難民。有的村莊華人走得慢些的就被殺害,甚至有的是由武裝人員策劃進行全村莊的大屠殺,例如孟加影坡附近的麻雲,伯蘭蒂,和華莪附近的雙濱港,這3個村莊,各有數十戶華人,男女老少各數百人口,全被集體殺光。當時除這三個村莊的華人及連同走得慢而被殺害的華人約數萬人。
那些被趕走的約數十萬人,他們來到沿海地區成了無業遊民,政府不管,讓其自生自滅,有的還被以「莫須有」罪名逮捕入獄,許多未經審判而凌辱致死獄中;當時逃到山口洋和坤甸的華人難民,其中有的與其餓死,不如冒險到外島找出路,求生存。
西加華人向來循規蹈矩,卻總是難逃宿命,日本來時說華人參與抗日游擊隊,進行大屠殺;自家人當家作主的時候又說華人支援共產黨,又成了代罪羔羊。
所有在山區的華人都有樹膠園,胡椒園等,被搶光了,最後都被破壞了,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逃來沿海的難民,當時已沒華人團體了,只由個別熱心華人接濟,有的流落為乞丐,賣淫,有的帶點錢出來的就到外島打拚。
在那個年代政府在西加也實施白色恐怖,凡是被認為「莫須有」的華人就被捕殺,許多尚有一點積蓄的華人紛紛逃往外島避難。所以從此西加華人人數大大減少,由原來的佔全省人口的30%減至9,151人(2004年統計華人人數是365,232人,全省3,991,612人)。
經濟作物也在這次清剿中全給破壞了,造成西加的經濟一落千丈,幾十年了都恢復不了。
外嫁華人姑娘最多的省份
自「紅頭事件」後,西加出現很多窮困難民,為擺脫貧困,先是出現許多媒人帶難民的女兒,寡婦到香港,台灣找婆家,一些寡婦在台灣更多的是嫁給退伍老兵;後來是台灣的媒婆帶人來物色,就形成更多華人女孩外嫁到香港,台灣等地了。她們有的是幸福了,找到了好歸宿;但也有的遭到更慘的命運,被虐待,被轉賣為娼,再入地獄。
族群和睦相處的省份
自蘇哈托下台後,其所搞的種族挑撥離間,造成土著人殺害華人,土著人殺害馬都拉人等血腥事件。到21世紀初結束了。恢復了三大族群(達雅族,馬來族,華族)融洽相處。華人逐漸參與了政治活動,參選為中央,省級與縣市議員,有華人當選為西加省議會副議長;坤甸市議會議長;山口洋正副議長。還有華人當了地方長官,如張錦坤是第一位華人當上了上侯縣縣長,接著西加省副省長黃漢山;山口洋市長黃少凡;坤甸縣縣長也是華人;山口洋市議會議長還是華人婦女呢。西加華人多盡了民族的公民責任和義務,這是良好榜樣。

⑦ 達雅克人盛產什麼

達雅族

達雅族,又譯作達雅克人﹐[1][2]印尼文Dayak﹐是婆羅洲所有土著的統稱﹐約800萬人左右,大部分居住在內陸地區。內部分為數個支族,每個支族有不同的方言。

經營農業是達雅族的重要生活來源,他們除種植稻米外,還種植玉米、黍、豆類、木薯、番薯等,在稻穀行間種西瓜、南瓜。村寨和住宅周圍栽種果樹,包括芒果、木瓜、香蕉、麵包樹等。限於地理條件,常見的家畜只有豬、羊,多數家庭還飼養家禽。

加里曼丹島的熱帶雨林里有各種野生動物,這里數量最多的大動物是野豬和各類鹿。所有的達雅人都會狩獵,除了一般通用的狩獵方法和工具外,他們還用吹箭筒和毒箭頭。在河流捕魚中,除通常用的方法外,達雅人普遍採用毒魚的辦法。達雅族還有一個重要的副業就是收集可食用的燕窩,然後賣給華人。

達雅族善於造船,他們古代造的戰船可長達50米,能載60-70人。最廣泛的手工業是竹編、藤編,幾乎人人參加,產品有簍、筐、籮等,還有席、帽。最受敬重的手工業者是鐵匠,鐵匠工作被認為是神聖的。煉鐵用的工具有陶制坩堝和帶活塞的風箱。制陶工業較粗糙,製品有普通的陶罐,以及各種容器。


――摘自網路

⑧ 印度尼西亞人屬於什麼人種

這個問題的回答應該根據印度尼西亞的不同的地區來劃分:

1:西部蘇門答臘,爪哇,婆羅門屬於南方黃種人,父系要比北亞民族還要純一點;

2:東部馬魯古群島,小zan他群島屬於黃種人;

3:巴布亞和周邊群島屬於棕色人種。

(8)印尼西加省有多少達雅族人擴展閱讀:

印尼最大的民族是爪哇族(Jawa),佔全國人口總數的42%。其次是巽他族(Sunda),佔14%;馬都拉族(Mara),佔7.5%,這幾個民族主要分布在爪哇島及附近的馬都拉島上。

其他較大的民族還有蘇門答臘島上的米南加保族(Minangkabau)、巴達克族(Batak)、亞齊族(Aceh)、巨港族(Palembang)、尼亞斯族(Nias)、門達威族(Mentawai);加里曼丹島上的達雅族(Dayak)、班查爾族(Banjar)、布吉斯族(Bugis)。

蘇拉威西島上的望加錫族(Makasar)、托拉查族(toraja)、米納哈沙族(Minahasa),以及巴厘島上的巴厘族(Bali),龍目島上的薩薩克族(Sasak),馬魯古群島商的馬魯古族。

馬來族(melayu)雖然人數不多,但是分布最廣泛,在蘇門答臘東部沿海,加里曼丹島沿海以及兩島之間的海上各島都有馬來族居住。

⑨ 印度尼西亞的人口分布及其原因是什麼

印尼最大的民族是爪哇族(Jawa),佔全國人口總數的42%。其次是巽他族(Sunda),佔14%;馬都拉族(Mara),佔7.5%,這幾個民族主要分布在爪哇島及附近的馬都拉島上。

其他較大的民族還有蘇門答臘島上的米南加保族(Minangkabau)、巴達克族(Batak)、亞齊族(Aceh)、巨港族(Palembang)、尼亞斯族(Nias)、門達威族(Mentawai);加里曼丹島上的達雅族(Dayak)、班查爾族(Banjar)、布吉斯族(Bugis);蘇拉威西島上的望加錫族(Makasar)、托拉查族(toraja)、米納哈沙族(Minahasa),以及巴厘島上的巴厘族(Bali),龍目島上的薩薩克族(Sasak),馬魯古群島商的馬魯古族(Maluku)。

馬來族(melayu)雖然人數不多,但是分布最廣泛,在蘇門答臘東部沿海,加里曼丹島沿海以及兩島之間的海上各島都有馬來族居住。

除新幾內亞島上的部分民族外,如今印尼的絕大多數民族都是外來移民的後代。最早來到印尼的移民是維達人,他們大概在第四紀冰河時代遷徙至印尼群島。

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大批亞洲大陸南部的蒙古利亞族群遷徙至印尼群島,這些民族被稱為原始馬來人,他們定居在沿海地帶,並將維達人排擠到深山內地。現代蘇門答臘的巴達克族、加里曼丹的達雅族和蘇拉威西的托拉查族都是原始馬來人的後裔。

公元前300—前200年間,從亞洲大陸南部又來了一批移民。考古學家將他們稱作新馬來人,其身材特徵和原始馬來人相同。他們在印尼群島定居後,同化融合了一部分原始馬來人,並將另一部分排擠至內地。如今爪哇族、巽他族、馬都拉族、巴厘族、馬來族等民族都是新馬來人的後代。

原因:爪哇島被大海環繞,屬熱帶雨林氣候。夏季和冬季沒有變化。年平均氣溫25-27攝氏度,雨量充沛。獨特的自然條件使島上的熱帶植物密布,植被一年四季都是綠色,咖啡,茶,煙草,橡膠,甘蔗,椰子等產品豐富。

(9)印尼西加省有多少達雅族人擴展閱讀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共分為大雅加達首都特區、日惹特區、亞齊特區,和30省,共計33個一級地方行政區。二級行政區有396個縣,93個市(2014年統計)。其他的主要經濟城市包括泗水、萬隆、棉蘭、三寶壟和巨港等。

印尼是世界上生物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據不完全統計,印尼約有40000多種植物,其中葯用植物最為豐富。印尼全國的森林面積為1.2億公頃,其中永久林區1.12億公頃,可轉換林區810萬公頃。印尼的森林覆蓋率為67.8%。

印尼盛產各種熱帶名貴的樹種,如鐵木、檀木、烏木和袖木等均馳名世界。印尼海域廣闊,且有一個適合各種魚類生長的熱帶氣候。印尼的漁資源極為豐富,蘇門答臘島東岸的巴干西亞比亞是世界著名的大漁場。

⑩ 為什麼生活在印度尼西亞加里曼島的達雅克人聚居的高腳屋,長達200米

達雅人多以部落形式生活在加里曼丹島的山區,山地潮濕,多毒蟲,並有野豬、鱷魚等猛獸出沒,所以達雅人群居在高腳屋裡,與地面隔絕,防潮,防毒蟲、猛獸。達雅人工具簡陋,對付猛獸和外來侵犯時,需要更多的人參與,所以他們群居在一起,這就形成了長達200米的高腳屋了。

閱讀全文

與印尼西加省有多少達雅族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伊朗為什麼組建新政府 瀏覽:640
中國地圖廣東在哪個方位 瀏覽:519
中國哪些地方又有水稻也有小麥 瀏覽:315
英國人健身房多少錢 瀏覽:471
印尼萬人住在哪裡 瀏覽:805
越南鼓是哪裡出的 瀏覽:510
越南護照尺寸多少合適 瀏覽:168
義大利國際生是什麼意思 瀏覽:23
印度人盤子里吃的什麼東西 瀏覽:875
中國最大城中湖是什麼 瀏覽:354
印尼虎頭苗有什麼好 瀏覽:617
英國衛褲怎麼穿正確 瀏覽:715
哪個日本動漫在中國受歡迎 瀏覽:246
奧運會印度首金是什麼項目 瀏覽:75
泰國聽中國哪個明星歌多 瀏覽:767
去伊朗做什麼最賺錢 瀏覽:107
義大利衛浴奢侈品牌有哪些 瀏覽:82
英國海盜有多少人 瀏覽:598
世界盃中國贏了越南後如何 瀏覽:507
德國和伊朗關系為什麼這么好 瀏覽: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