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非歐佩克成員國」是什麼意思 包括哪些國家
歐佩克組織條例規定:「在根本利益上與各成員國相一致、確實可實現原油凈出口的任何國家,在為全權成員國的三分之二多數接納,並為所有創始成員國一致接納後,可成為本組織的全權成員國。」 該組織條例進一步區分了3類成員國的范疇:創始成員國——1960年9月出席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舉行的歐佩克第一次會議,並簽署成立歐佩克原始協議的國家;全權成員國——包括創始成員國,以及加入歐佩克的申請已為大會所接受的所有國家;准成員國——雖未獲得全權成員國的資格,但在大會規定的特殊情況下仍為大會所接納的國家。 目前,除去印度尼西亞被暫停opec成員資格以外,歐佩克共有12個成員國,加入歐佩克的時間,它們是:阿爾及利亞(1969年)、伊朗(1960年)、伊拉克(1960 年)、科威特(1960年)、利比亞(1962年)、奈及利亞(1971年)、卡達(1961年)、沙烏地阿拉伯(1960年)、阿拉伯聯合大公國(1967年)、委內瑞拉(1960年)、安哥拉(2007年)和厄瓜多(1973年加入,1992年退出,2007年重新加入)。此外,過往成員包括印度尼西亞(1962年至2008年)和加彭(1975年至1994年)。
非成員產油國石油輸出國組織
以下是一些非OPEC成員的產油國:
* 歐洲:挪威、俄羅斯和英國。
* 北美洲:加拿大、墨西哥和美國。
* 中東:阿曼。
* 非洲:赤道幾內亞。
* 南美洲:巴西。
* 大洋洲:澳大利亞。
* 亞洲:中國、汶萊、哈薩克、亞塞拜然和東帝汶。
㈡ 英國皇家國際問題研究所:歐佩克面臨解體風險,這么說有何依據
歐佩克如果打算明年進行石油減產的話,那麼明年的石油價格很有可能會出現明顯的上漲波動。不過由於全球經濟的不景氣,也使得歐佩克的石油減產計劃並不能夠給石油價格帶來持續性的價格上漲。因為在全球不景氣的階段,世界的主要經濟體對於石油的需求量並不會太大。而且歐佩克進行石油減產也會給自身所佔據的石油份額帶來一定的影響,因為歐佩克一旦進行石油減產的話,那麼其他的石油大國也能用增產的方式來占據石油市場。可以說歐佩克進行石油減產也會造成以下幾點影響。
可以說用減產來促使價格上漲的辦法是歐佩克影響石油價格的重要手段,因為歐佩克的成員國都是世界上的主要石油生產國。如果歐佩克的成員國達成減產協議的話,那麼必然會使得石油價格迅速上漲,這對於增加自身的經濟收入也會帶來一定的利好。
㈢ 印度尼西亞現在還是OPEC成員國么
不是
印度尼西亞退出OPEC
2008-06-09 18:58 文章來源:駐奈及利亞使館經商處
文章類型:編譯 內容分類:新聞
據尼《今日報》報道,日益減少的石油儲量和投資迫使印度尼西亞退出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
印尼能源部長於5月28日在雅加達簽署法令,退出OPEC。印尼於1962年加入OPEC,1977年石油產量達到頂峰。但是現在其石油產量減少了一半,目前日產量不足100萬桶,國內石油消費的三分之一需要進口,從而由一個石油凈出口國轉變成一個石油凈進口國。鑒於此種情況,印尼再呆在OPEC已沒有什麼意義了。
由於國際油價大漲,2008年印尼政府國內石油補貼將達到130億美元。為此,印尼24日起大幅提高全國范圍內燃油價格,以減輕政府財政負擔。同時,退出OPEC將為印尼節省每年200萬歐元的年費。
㈣ 印度尼西亞被暫停歐佩克成員資格了嗎,為什麼
印度尼西亞簡稱"印尼"不是被暫停歐佩克成員資格,而印尼是自己主動退出歐佩克成員資格.主要原因由:
1。印尼現存的石油井已經老化了,產量不斷減少。
2。印尼本國石油需求量不斷增大使得國內的石油產量滿足不了需求。
3。當成歐佩克成員之一的印尼必須按照組織的要出供應國際石油的需求,但是在最近5-6年連國內的石油需求都滿足不了,使得印尼被迫必須退出歐佩克。
4。其實印尼石油資源是很豐富的,但由於97年金融風暴使得印尼政府缺資金無法在在昂貴的石油勘探進行研究和投入資金
㈤ 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是什麼意思啊
石油輸出國組織,即OPEC——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中文音譯為歐佩克。成立於1960年9月14日,1962年11月6日歐佩克在聯合國秘書處備案,成為正式的國際組織。其宗旨是協調和統一成員國的石油政策,維護各自和共同的利益。現有12個成員國是:沙烏地阿拉伯、伊拉克、伊朗、科威特、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卡達、利比亞、奈及利亞、阿爾及利亞、安哥拉、厄瓜多和委內瑞拉。
1960年9月,由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和委內瑞拉的代表在巴格達開會,決定聯合起來共同對付西方石油公司,維護石油收入,14日,五國宣告成立石油輸出國組織(Organis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OPEC),簡稱「歐佩克」。隨著成員的增加,歐佩克發展成為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一些主要石油生產國的國際性石油組織。歐佩克總部設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現在,歐佩克旨在通過消除有害的、不必要的價格波動,確保國際石油市場上石油價格的穩定,保證各成員國在任何情況下都能獲得穩定的石油收入,並為石油消費國提供足夠、經濟、長期的石油供應。其宗旨是協調和統一各成員國的石油政策,並確定以最適宜的手段來維護它們各自和共同的利益。
㈥ 「歐佩克」究竟遭遇了怎樣的危機為何近年來不斷有成員國退群
“歐佩克”即OPEC,官方名稱為“石油輸出國組織”,成立剛剛60年。作為各大石油生產國的聯合組織,“歐佩克”的目的是協調統一石油政策,穩定石油市場,盡可能使成員國的利益最大化。但是“歐佩克”的成員國幾乎都是中東國家,戰亂頻繁,石油生產常常被迫停滯,而且而特為主導也損害了其他國家的利益,成員國之間也是矛盾不斷,並且全球能源結構的變革,也沖擊到“歐佩克”的主導地位,所以不斷有國家退出。
04.能源結構的調整,挑戰了“歐佩克”的國際地位
“歐佩克“的巨大能量,是建立在它擁有全球三成的石油產能,以及現代工業對石油的依賴上。這兩點,任何一點發生變化,”歐佩克“的超然地位也就不復存在。但是頁岩氣、天然氣、核能甚至太陽能的普及,石油的決定性地位雖然一時沒有改變,但也多少受到了沖擊。隨著新能源的不斷開發,對石油的需求量會漸漸減少,所有與石油相伴而生的“歐佩克”的地位自然也會越來越低。
因此,“歐佩克”面臨各種各樣的危機,因為它無法給自己的一些成員國帶來足夠的利益,所有這些國家就退出了組織,去尋找更好的道路。
㈦ 歐佩克的成員國有哪些屬於拉丁美洲的是 屬於東盟的是
中文名稱:石油輸出國組織
英文名稱:Organization of the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OPEC
其他名稱:歐佩克
1960年9月,由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和委內瑞拉的代表在巴格達開會,決定聯合起來共同對付西方石油公司,維護石油收入,14日,五國宣告成立石油輸出國組織 (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OPEC) ,簡稱「歐佩克」。隨著成員的增加,歐佩克發展成為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一些主要石油生產國的國際性石油組織。歐佩克總部設在維也納。現在,歐佩克旨在通過消除有害的、不必要的價格波動,確保國際石油市場上石油價格的穩定,保證各成員國在任何情況下都能獲得穩定的石油收入,並為石油消費國提供足夠、經濟、長期的石油供應。 宗旨:協調和統一各成員國的石油政策,並確定以最適宜的手段來維護它們各自和共同的利益。 出版物《石油輸出國組織公報》(月刊);《石油輸出國組織評論》(季刊);《年度報告》;《統計年報》。 2003年該組織成員石油總儲量為1191.125億噸,約佔世界石油儲量的69%,其中排在前三位的成員分別是沙烏地阿拉伯(355.342億噸)、伊朗(172.329億噸)和伊拉克(157.534億噸)。2003年該組織成員原油產量為13.218億噸,約佔世界原油產量的39%,其中排在前三位的成員分別是沙烏地阿拉伯(4.215億噸)、伊朗(1.865億噸)和奈及利亞(1.060億噸)。
歐佩克組織條例規定:「在根本利益上與各成員國相一致、確實可實現原油凈出口的任何國家,在為全權成員國的三分之二多數接納,並為所有創始成員國一致接納後,可成為本組織的全權成員國。」 該組織條例進一步區分了3類成員國的范疇:創始成員國——1960年9月出席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舉行的歐佩克第一次會議,並簽署成立歐佩克原始協議的國家;全權成員國——包括創始成員國,以及加入歐佩克的申請已為大會所接受的所有國家;准成員國——雖未獲得全權成員國的資格,但在大會規定的特殊情況下仍為大會所接納的國家。 目前,除去印度尼西亞被暫停opec成員資格以外,歐佩克共有12個成員國,加入歐佩克的時間,它們是:阿爾及利亞(1969年)、伊朗(1960年)、伊拉克(1960 年)、科威特(1960年)、利比亞(1962年)、奈及利亞(1971年)、卡達(1961年)、沙烏地阿拉伯(1960年)、阿拉伯聯合大公國(1967年)、委內瑞拉(1960年)、安哥拉(2007年)和厄瓜多(1973年加入,1992年退出,2007年重新加入)。此外,過往成員包括印度尼西亞(1962年至2008年)和加彭(1975年至1994年)。
以下是一些非OPEC成員的產油國:
* 歐洲:挪威、俄羅斯和英國。
* 北美洲:加拿大、墨西哥和美國。
* 中東:阿曼。
* 非洲:赤道幾內亞。
* 南美洲:巴西。
* 大洋洲:澳大利亞。
* 亞洲:中國、汶萊、哈薩克、亞塞拜然和東帝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