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2018年的精甘油是什麼價格
今天最新報價:
國產精煉醫葯級甘油99.5%散水槽車5800元/噸,
印尼杜庫達醫葯級水解甘油99.5%原裝桶6500元/噸,
印尼綠寶醫葯級水解甘油99.5%原裝桶7000元/噸,
印尼優美綠食品級水解甘油99.7%原裝桶7900元/噸,
馬來太平洋食品級水解甘油99.7%原裝桶7700元/噸,
印尼春金食品級水解甘油99.7原裝桶7700元/噸,
馬來椰樹食品級水解甘油99.7原裝8000元/噸。
B. 印尼粗甘油進口報關需要提供國外衛生證嗎
目的國清關客人有要求要提供衛生證書那就要提供給客人清關。
C. 綠寶石甘油好還是春金甘油好
我做了十來年甘油,客戶有喜歡用綠寶的,也有喜歡用春金的。
我覺得只要是原廠原包裝的,區別真的不大,因為含量都是99.7%左右的,生產工藝也已經非常成熟了。
如果剛開始選擇用,只要供應商保證產品原裝,我建議哪個便宜用哪個。
D. 現在農村地皮各方面都便宜,在農村生產製造點什麼產品,銷路和利潤可以
陸費逵 全國書業出版界的巨擘1912年元旦,中華書局在上海宣布成立,陸費逵任經理,自此主持中華書局達30年之久。書局成功,使陸費逵成為全國書業出版界的巨擘。當時《申報月刊》二卷一期上,俞慶棠女士發表的文章中,甚至將陸費逵跟愛迪生、高爾基等人並舉,認為是「自己掙扎的模範」。在《我為什麼獻身書業》一文中,陸費逵說:「我19歲有感於買書難,拿當時的狀況做比例推算,中國書業每年應有三萬萬元之營業。年少氣盛,野心勃勃就決計獻身書業了。」在這種想法的促使下,他與戴克敦、陳寅、沈頤等人暗中集資,編寫新教科書並籌劃創辦了中華書局。書局剛成立時,新教材內容新穎,一時間風行全國,幾乎獨占市場。1949年以前,中華書局出書達5800餘種,作者有梁啟超、馬君武、謝無量、徐志摩、郁達夫、郭沫若、鄭振鐸、巴金、徐悲鴻、劉海粟等。中華書局的卓然大氣由此可見一斑。黃楚九 經營「大世界」的「滑頭商人」許多人知曉黃楚九,源於他的上海「大世界」游樂場,其實,二三十年代的上海商界,黃楚九激起的浪遠遠不止這一層。十卷本的《中國大資本家》中,對黃楚九的評價充滿了揄揚之意:我國民族西葯業、民族娛樂業的先驅,隻身闖盪上海,靠智謀、才幹成為上海著名實業家。對舊上海頗有研究的上海老作家沈寂說:「作為上海大世界創辦人,黃楚九頭上最大一頂帽子就是『滑頭商人』。關於他經歷的民間版本很多,時間一長,黃楚九就成了舊上海不法商人的典型。」黃楚九的曾外孫女曾宏燕女士為還歷史的本來面目,花了5年時間采訪了大量當事人,並查閱大量資料。黃楚九在事業的頂峰時,涉足許多行業,房產、飯店、醫院、戲館甚至包括公墓,人稱「百家經理」。曾宏燕說,這不是歷史的偶然,更多得益於黃本人的眼光和經營理念。在大世界開辦之後,上海灘又相繼出現許多娛樂場所,但最後惟獨大世界屹立至今。郭琳爽 永安百貨公司總經理如今矗立在南京路上的華聯商廈,前身是舊上海南京路上著名的四大百貨公司之一——永安公司。郭琳爽接手前,永安公司已經名噪滬上。除經營環球百貨外,還附設旅館、酒樓、茶室、餐廳、舞廳、游樂場等。以致外人戲言:「只要有足夠的錢,即使不走出永安公司的大門一步,也可以在這個小天地里過上一輩子。」郭琳爽新官上任,立即在永安公司倡導改革,先是銷售名牌產品,擴大國貨經銷的比重。商廈一改國貨產品佔25%的局面,將盛錫福的草帽、龍虎牌仁丹、三星牌蚊香等國產名牌引入店堂。商廈銷售商品最早採取了「明碼實價,包換包退」的辦法,使國貨產品一經銷售,立刻走紅。此外,摺子購貨、發行禮券、代客送貨都是這一時期具有永安特色的銷售方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公司還經常組織女職工在商場內舉辦大型時裝表演,藉以招徠顧客、推銷商品。商品操作表演、美容表演、邀請電影明星演唱、贈送獎學金等一系列促銷手段,更是使永安資本集團在與同行的激烈競爭中領先了一步。陳光甫 舊中國最成功的銀行家在舊中國金融界,陳光甫與張嘉、李銘、錢新之並稱為國內銀錢業四大名旦,被後人譽為「舊中國最成功的銀行家」,被外國人稱為「中國的摩根」。1915年6月,陳光甫在上海創立的上海商業儲蓄銀行,額定資本號稱10萬,實則收足7萬余,且不說無法和資本雄厚的外商銀行以及官辦銀行相比,就是在國內私營銀行同業中也居末流,被人譏為「小小銀行」。但今天的上海銀行、上海商業銀行(香港)、上海商業儲蓄銀行(台灣)這三家銀行,都是由這個當年不起眼的小小銀行發展起來的。陳光甫信奉「本行所恃為命脈者,即為服務二字」,主張「人爭近利,我圖遠功,人嫌細微,我寧繁瑣」。首先推出「1元開戶」,很快便受到城市中下層市民的普遍歡迎。另外在放款和匯兌上也力倡「服務」。如舉辦500元以內的職工低息小額貸款,免收個人小額匯款的匯費等。所有這些,都是當時其他銀行、錢庄不屑一顧的,而恰恰是這些業務,使上海商業儲蓄銀行整個存款額從1915年的57萬元增至1926年的3244萬元。項松茂 中國西葯業設廠自製葯械的先驅1911年,時任中英葯房漢口分店的經理項松茂,與上海五洲葯房終身董事黃楚九過從甚密,在黃的力邀下,項松茂走馬上任五洲葯房經理。上任後,他以「勤儉」二字作為辦企業的方針,將店中華麗陳設變賣移充經營資金,又增聘葯劑人員,加強自製本牌成葯,如治療貧血症的「人造自來血」、健胃補虛的「補天汁」、調經的「月月紅」、化痰止咳的「助肺呼吸香膠」等葯,成為五洲葯房的品牌葯。「五四運動」全國人民抵制日貨的愛國熱情,為國產成葯打開了銷路。這時項松茂已經脫離了黃楚九,獨立經營五洲葯房,但還是以國產葯為主。此時的項松茂,萌發了發展我國民族制葯工業的願望,不久後首創亞林臭葯水、東吳葯棉、甘油、牛痘苗和國產固本肥皂。由於五洲廠肥皂質好價廉,銷量大增,引起英商祥茂洋行的嫉恨,他們提出,願付高於五洲廠總資產的代價,收買全部生產資料和商標,遭到項松茂的嚴正拒絕。英商收買不成,隨即將祥茂肥皂跌價傾銷,妄想迫使五洲廠倒閉。項松茂針鋒相對,毅然削價銷售固本肥皂,並將制葯部的利潤來貼補制皂部,保住企業,並進一步提高產品質量,使五洲固本肥皂成為名牌暢銷產品,挫敗了英商壟斷皂業市場的企圖。劉鴻生 煤炭大王劉鴻生涉足的行業很多,在經營上,他合輕重工業、運輸業、商業、金融業於一起。各企業在經營上實行獨立自主、各負盈虧的制度,「在資金融通上可以收截余補闕、互相挹注之效」。這是劉鴻生特有的「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的實際管理經驗。依靠這個原則,劉鴻生登上了「煤炭大王」的寶座。1912年,他聯合煤商,親自帶著泥水匠到上海附近各地為窯家改制窯爐,並試驗火力,窯家發現燒煤不僅效果好,而且成本低,於是都改燒開灤煤。劉鴻生向窯家推銷煤時,用木船將煤運往窯地,同時收購窯家的產品-——石灰、磚瓦等,運往上海銷售。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開灤自備的運煤船隻被政府徵用,劉鴻生設法自租輪船將煤運往上海,這3年時間的經營,使他獲利100餘萬兩銀子,成為其後來從事其他行業的資本和基礎。1930年,劉鴻生在上海四川路建造了一幢8層的企業大樓,將公館也遷到8層樓上。達到了他一生中的頂峰時期。虞洽卿 官商兩道皆通的人根據歷史研究所的史料記載,西藏路在1936年,曾以寧波人虞洽卿之名,改名為「虞洽卿路」,為此還舉行了一場極為隆重的命名慶典,轟動了整個上海。在舊上海,無論是商界還是政界,虞洽卿都是個響當當的人物。1921年,虞洽卿創辦的三北航運集團已擁有18條輪船,行駛上海—天津、大連—福州、上海—廣州三條航線,成為當時我國規模最大的私人資本航運集團,他本人也因此成為上海航運巨頭。虞洽卿的成功,得益於寧波眾多同鄉的支持。早在1908年,虞洽卿發起組織四明銀行的同時,就鼓動同鄉創辦寧紹輪船公司,自任總經理,租用大達碼頭,設置了堆棧,開辟了滬甬航班。為了與外商輪船公司競爭,公司降低票價,但外商公司也隨之降價,同鄉聞訊後,組織航運維持會對公司進行貼補再度降低票價,終使外商公司退出競爭,寧紹輪船公司就此站穩了腳跟。在商業經營的同時,為了提高自己的社會地位,虞洽卿廣泛參與社會活動。1905年上海發生大鬧會審公堂案,虞洽卿作為知名人士參加了調停活動,事後,虞洽卿成為滬上婦幼皆知的大聞人。1929年4月,當選為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華董。冼冠生 冠生園的創始人冠生園的前身,是由廣東南海人冼冠生開設的一家名叫陶陶居的小店。冼冠生的朋友李修章回憶當時的情景時說,上海南市有個大舞台,就是新舞台,中國人第一家開在南市的戲館,新舞台就是做戲的,看的人特別多。而冼冠生做的陳皮梅,到戲館里去兜生意,生意挺好。後來,永安公司吃掉了這塊地皮,陶陶居只得撤到了老城廂九畝地,另起了一個名字叫冠生園。他從雇著幾十個小販沿街叫賣起家,到三十年代提出「食品救國」的口號,1939年,冼冠生獲得了上海灘「月餅大王」的美稱。他聘請影後胡蝶為形象代言人,打出那句「惟中國有此明星,惟冠生園有此月餅」的廣告語促銷,到現在還被人津津樂道。他很會向同行借鑒經驗,1933年他率各部門負責人到日本參觀訪問,得到啟發,回國後制出了杏華軟糖、魚皮花生等產品,他還僱傭外國技師製作了果醬夾心糖,這些產品在我國都是首創。到1949年,冠生園在全國各地設分店37家,已發展成為當時中國最大的食品企業。湯蒂因 金筆湯的傳奇因為父母的重男輕女,湯蒂因14歲時就輟學了,然後應聘到益新金筆行做了一名女店員。盡管湯蒂因表現出了極高的經營天賦,但是當時國內的金筆製造業,還是十分年輕幼稚的工業,就連近代資本主義發展最早的上海,也只有10多年的生產歷史。她只能把這些有關金筆製造的信息暗暗記在心裡。19歲那年,湯蒂因斷然拒絕了店主納其為妾的要求,並因此下定決心徹底離開了益新,自己開辦了一家「現代物品社」。「益新」的老闆並不死心,向全國各地發出通知試圖擠垮她。湯蒂因根據情況,對那些信用可靠的客戶,給予優惠,即採用放賬或郵購的方式,用戶收到通知,只需寄來一張訂貨單,等收到貨、驗過質量之後再付款。 而對於貨源,湯蒂因更是胸有成竹,她很快將集中起來的訂貨單分類,到上海灘有名的「合記」、「合眾」、「育新」、「鼎新」等文具店去批發進貨。這些文具店果然是有生意就做,對「益新」的通知毫無顧忌。1942年,湯蒂因的現代教育物品社銷售的綠寶金筆,藉助報紙、路牌、電台廣告的宣傳,傳遍上海的大街小巷,1955年,毛澤東主席更是熱情地稱呼她為「金筆湯」。葉鴻英 外貿耆宿葉鴻英7歲時就隨父母遷居上海。14歲在其父經營的大昌雜貨店當學徒。滿師後,隨張尚德赴日本北海道經商,往來於北海道與長崎之間,采購海味雜貨運往上海銷售。1877年,張尚德等集資在長崎開設豐記號,經營海味業,葉鴻英在豐記號任職員,因其經營有方,深為業主器重。豐記號後來在朝鮮的釜山、仁川、元山各埠開設的分店,都是他協助開設的。1881年,葉鴻英離開豐記號,返回上海開設源潤昌行。生意有了進展後,又赴長崎、海參崴組織貨源,擴充外貿業務。1889年,葉鴻英籌集巨資,開設源來號,經營進出口貿易,直接從日本進口海參、鮑魚、魚翅、干貝、蝦米、海帶等商品批發給「行家」(小型批發商),並經營出口木材、棉花、海蜇、金針、木耳等商品。1931年,葉鴻英又在上海開設元興行,並在香港設分號,由其長孫葉元和任經理,負責向南洋群島開展貿易。專營進口印尼海味,繼又進口南洋群島土特產如栲皮、石花菜、胡椒、生粉、大米、食糖、檀香木等,出口布匹、絹絲等,還兼營南洋華僑來貨代銷業務,得到了南洋華僑的信賴。
E. 甘油都有什麼牌子的
一般都在東南亞地區,像馬來,印尼,泰國的,牌子無非就是椰樹,春金,寶潔,大自然,KLK,綠寶,三林,阿克蘇,我說的都是進口的,國產的也不少哦
------------------
那就多了,有馬來西亞的:天然油脂,泰柯,椰樹,寸金,;印度尼西亞的:斯文,艾克蘇,還有國產的:納愛斯等一些品牌
-----------------
馬來斯文,印尼斯文,泰柯,寶潔、還有很多國產的,看你的要求了
-----------------
廣州錢盛化工有限公司出售:
甘油(丙三醇) 產地:江蘇 包裝:250KG桶 含量95% 價格4.7 (工業)
甘油(丙三醇) 產地:江門鴻捷 包裝:250KG桶 含量99.5% 價格5.1(工業)
甘油(丙三醇) 產地:江門鴻捷 包裝:250KG桶 含量99.5% 價格5.7(醫葯)
甘油(丙三醇) 產地:馬來西亞 包裝:250KG桶 含量99% 價格5.7(醫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