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尼資訊 > 印尼房地產市場怎麼樣

印尼房地產市場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2-07-07 04:11:50

1. 未來幾年吉隆坡的房產會如同香港、新加坡那樣嗎

去年馬來西亞經濟成長率6%,房價更1年漲了近2成,首都吉隆坡已經成為「海外淘金、賺房產增值想像」的城市,加上有吉隆坡捷運系統與跨越中國雲南、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的泛亞鐵路建設計劃,以及大馬政府吸引海外投資和第二家園的計劃,讓新興的馬來西亞房產市場熱潮興起。
近幾年,中國海外置業逐年增加,超過五成有意海外置業的人士關注「購買房產是否可以移民」,近四成人士關注「投資回報」。現在不少購房者誤認為在馬來西亞購買了房產就能成功移民。而實際上,馬來西亞目前還沒有推出針對外國人的移民政策,購房投資與移民是兩回事。不過,想在馬來西亞長期居住的人士可申請「馬來西亞第二家園計劃」,從而獲取全家的居留權並享受一系列優惠政策和生活便利。
2010年,馬來西亞全面啟動「大吉隆坡計劃」,預計到2020年,將吉隆坡打造成為全球最適宜人居的20所城市之一。該計劃涵蓋吉隆坡與雪蘭莪,盡管兩地由不同政黨執政,但聯邦政府與雪州政府的同心戮力,僅僅5年過去,已讓吉隆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大馬政府計劃在幾年內把吉隆坡的人口從600萬提升到1,000萬,由於人們對房子的需求提高,房價漲潮人口密度增加,首都吉隆坡的房價上升趨勢尤為凸顯。
歷年來馬來西亞房價一直呈上升趨勢,在14年裡幾乎增長了將近100%。在市中心吉隆坡一代,平均價格為620,758馬幣。馬來西亞近幾年房價不斷上漲,主要原因是土地增值,建築材料和工資的提高,海外投資者的湧入,房地產開發商的湧入,由於將在2015年4月實行的消費稅,和政府想要減少各種商品的補貼,例如油價等,所以房價將持續漲價。
另外一個引起馬來西亞價格走高的直觀因素是本地和外國的投資者在房地產市場上的激勵。與其他國家相比,馬來西亞的房地產價格仍舊相當便宜,但是屬於亞太地區國家最高的其中一個。之所以馬來西亞的房地產價格具有如此的吸引力,引起許多投資者的湧入,馬來西亞的總租金收益率在亞太地區僅次於印尼。
無論哪座城市,推動城市化進程的房地產業永遠扮演著最重要的戲碼,隨著國際資本爭相駐足投資,吉隆坡樓盤品質水漲船高,不少高端精品項目(star星之宿、w麗陽豪庭 、凱賓斯基yoo8等)已可比肩香港、上海、東京等國際化大都市。
從目前來看,在馬來西亞房產資本高增值上,投資者從每年的收益達到5%-8%左右。在大量海外投資者的趨勢下,馬來西亞房產呈上升趨勢。未來很有可能直逼香港、新加坡!

2. 東南亞哪個地方的房產值得投資請詳細說明

目前東南亞房產熱門的是菲律賓,菲律賓的話,首都馬尼拉的升值空間很大,目前均價2-4萬,這以後的升值空間可以媲美北京二環,上海cbd的房價。您可以向邦外集團了解的,他們是專做菲律賓房產的,

3. 現在東南亞哪個國家的最適合投資房地產

新加坡


亞洲4小龍,東南亞最富有的國家,但是在房地產投資方面,新加坡卻不怎麼歡迎外國投資者。


新加坡國內有大量性價比很高的組屋,只允許本國居民購買,而且購買這些房子的居民只需要很低的首付和很低的貸款利息。


而且,新加坡不是移民國家,移民政策特別嚴。


所以無論是炒房還是購房後出租,在新加坡投資商品房寸步難行。


汶萊


雖然人均GDP很高,但是國土面積和人口都很小,而且是個穆斯林國家,房地產市場不開放,外國投資者無從下手。


在說以下排名之前,先說下亞洲四小虎——菲律賓、泰國、馬來西亞和印尼。


這四個國家,當年有與亞洲四小龍齊頭並進的實力如今淪落得此般田地,個中緣由這里不多提。


俗話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這四頭駱駝如今還剩幾斤幾兩才是我們需要關注的。


馬來西亞


瘦之前不算最大,但如今卻是四頭駱駝裡面最肥的一隻。


其實坊間有一種說法,馬來西亞能「旺盛」到現在,最大的功勞是在馬來西亞工商界百折不撓的馬來華人。


雖然這種說法只是戲謔,馬來西亞的經濟最大的功臣還是主要城市的對外開放和馬六甲海峽的地理優勢。


不過馬來華人確實對馬來西亞的經濟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雖然馬來西亞也是個穆斯林國家,但是也是東南亞華人最多的國家之一。馬來西亞最有錢的富豪大多都是華裔:


檳城更是東南亞唯一一個華人自治的城市。在其首都吉隆坡,生活著大量外國人,在這里你基本感覺不出來這是個穆斯林國家的首都。


這一切對於外國投資者,尤其是中國投資者都是很大的誘惑。


不過單單從房產投資的角度來說,馬來西亞一直不溫不火,主要兩點:


① 馬來西亞為了限制外國炒房客,設立了購房最低限額,比如外國人在吉隆坡購房,最少要買100萬馬幣的房產。


②馬來西亞每年房價漲幅並不是特別高,從2012年開始吉隆坡房價漲幅就已經放緩了。


不過這在事實上對投資客也沒有太大的影響,現在投資馬來西亞房產的大部分還是為了養老醫療環境,或者是馬來西亞的教育,還有一部分則是為了馬來西亞的第二家園計劃。


泰國


傳統的東南亞房產投資國,亞洲四小虎里如今發展勢頭最旺的國家。


其實早在10年前,泰國就被香港炒房客瘋搶過一波。當時泰國曼谷的房價幾年翻了好幾番,從最開始的幾千塊錢一路漲到3萬人民幣。


不過泰國的房地產並沒有炒成危險的泡沫,連續5年以來,曼谷的房價一直維持在2~5萬,舊城區的房價也就2萬左右。


泰國的幾個主要城市,尤其是曼谷的高房價並不是沒有實體支撐的:


首先旅遊業,但就對於中國而言,泰國是最容易入境的國家,每年入境的中國遊客為泰國的消費市場(包括短租市場)帶來了大量的收入。


其次是製造業,早在二戰時期,就有大量日本企業在泰國設廠,一直以來都有不少日資企業的白領在泰國生活。再加上近些年的產業轉移,泰國也接收了不少從中國轉移過去的製造業公司。


雖然如今的泰國已經很難像十年前那樣房價瘋漲,但是從房地產上說,泰國依然是東南亞最值得投資的國家。


印度尼西亞


種族問題和排華問題就不細說了,單單看數據,GDP總量雖然在東南亞排名第一,但是人均GDP只有泰國的60%。其實這種情況也很容易理解:


首先,印尼是東南亞最大的國家,人口已經超過2.6億,接近美國的人口數量位居世界第四。


作為「千島之國」的印尼,擁有高達17508個大大小小的島嶼。


海岸線很長,可以建設諸多貿易港口,而且也控制著馬六甲海峽這個世界級的戰略通道。

4. 投資印尼房地產有風險嗎

無論在哪投資房產多是有風險的,當然投資印尼房地產也會有風險的,雖印尼華人較多,但也有社會穩定的風險。

5. 全球最觸目驚心的房地產崩潰輪回,什麼時候降臨到中國頭上

潮起
二十世紀初,美國經濟進入歷史上最繁榮的時期。
首先是工業革命的升級,汽車、電話、電力工業不斷進步,帶來了生產效率的飛躍。其次是歐洲的一戰,帶來對軍工設備、食品、醫葯等的強烈需求。資本家們拚命擴建工廠,招攬從農村涌進城市裡來的孩子,將城市化浪潮推向了高峰。

▲20年代美國汽車工人
到了20年代,一個強大的美國中產階層形成了。到處都是工作機會,獎金豐厚,假期眾多,人們都可以買得起小汽車玩自駕遊了,買房增值保值更加成為了大家的共識。
這種現象在半個世紀之後的日本同樣上演。
1973年的石油危機過後,日本經濟迅速恢復,其節能型小汽車在全球廣受歡迎,尤其是在美國市場上將通用、福特、克萊斯勒打的丟盔棄甲。家電、高鐵、電子游戲等產業也得益於新技術的進步,迅速興起。持續的貨幣貶值,使得出口業的競爭力更加強大。

▲80年代大蕭條前的日本
1980年代中期,日本外匯儲備超過4000億美元,占當時世界外匯儲備的一半。日本也取代了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債權國。豪起來的日本人到全世界去收購、旅遊、爆買,當然最剛需的還是日本的房子。
東南亞也有過這一段似曾相識的榮光。

▲80年代,喬治敦,檳城,馬來西亞
80年代日本富起來之後,大量的資本跑到東南亞去投資,那時候的新馬泰就像一片處女地,工資低廉,民風淳樸。豐田、日立、東芝的工廠紛紛在泰國、馬來西亞建起來,工業化迅速發展。熱帶的陽光海灘,相對完善的基礎設施,也使得這里成為了極具誘惑力的旅遊勝地和養老地產開發地。
中國的黃金十年更是歷歷在目。
每年的春運期間,浩浩盪盪的農民工返鄉潮和奔赴沿海打工的人潮,都讓人感概這人類歷史上最壯觀的遷徙。推動這一切的改革開放、匯率貶值、入世、人多力量大、亞太產業轉移、公路港口機場電廠建設……就像一曲震耳欲聾的宏大交響樂,將城市化和工業化的需求交織在一起,也釋放了新富起來的一代人對買房的強烈熱情。
每一段的浪潮湧起,都是來自真實需求的推動。尤其是技術革命、工業化、產業轉移帶來的快速生產力提升,極大的膨脹了全社會的財富購買力,而其中最大的一項支出通常就是房子。
洪水
1925年,大英帝國恢復戰前的金本位制度,英鎊兌美元由之前的1兌3.4 升值至1兌4.866 。這件事帶來的一個結果就是,美國對英出口的加速上漲,歐洲資本大量流入美國。洪水開始泛濫。
另一方面,1920-1929年期間美國連續出台有利於富人的減稅政策 ,再加上壟斷家族對中小企業的擠壓,使得整個社會的財富越來越集中到了上流階層的手中。這群人的財富大部分都不會花在消費上,而是用於各種可以資產增值的投資,比如股市、房市,哪邊升值得快就往哪邊砸。
在日本,這樣的現象本來是殊途,後來竟奇妙的同歸了。
廣場協議之後,日元開始大幅升值,三年的時間就漲了86%。眼看日元天天漲,依靠出口的日本企業唉聲嘆氣,關懷備至的好家長日本政府連忙出台了一系列「穩增長,擴內需」政策。 這種政策全天下都是一個套路:降利率。
從1986年1月到1987年2月,日本銀行連續5次降低利率,將中央銀行貼現率從5%降低到了2.5%,為當時世界之最。利率降下來,貨幣洪水就開始泛濫了。但實業仍然是不好做啊,於是在此間的數年,日本國內的資金開始大量進入股市和房地產,股價扶搖直上,樓市四處暴漲。
日元升值,最得益的就是新馬泰地區了。
因為這些地區採取的是和美元掛鉤的固定匯率制度,同時從1986年開始陸續放鬆了對金融進出的限制。於是日元長驅直入,有投資工廠的,也有隻為賺快錢而跟著來坐等升值的。1989年,泰國的住房貸款額是459億泰銖,到1996年這個數字超過了7900億泰銖,漲了17倍。
在馬來西亞,領導人制定了雄心勃勃的2020年跑步進入發達國家的計劃,強力開動固定資產投資的大殺器,到1997年時已為這些基建項目欠下了高達452億美元的國家外債,其中30%都是短期債務。
匯率貶值和出口暢旺,會帶來大量國際資本的湧入,比如美國、東南亞,也比如黃金十年前半段的中國。但是,貨幣升值與出口承壓,並不意味著洪水就有可能消失,因為政府為了穩增長的需要,通常會逆周期降低利率,使得洪水的輸出龍頭從國際市場轉向了中央銀行。
日本是如此,金融危機之後的中國同樣是如此。今年以來,我國地王頻出,北上深房價問鼎世界前十,南京、蘇州、合肥、廈門房價四小龍接力,此起彼伏,地產中介在城市小區中三五成群,越開越多,莫不是資金泛濫的表徵。
這就像是股市,本來是由基本面驅動的長牛起舞,隨著行情的深入,平均市盈率一步步攀高,這個時候的驅動力量,就從基本面需求轉向了資本的流動性過剩。
泡沫
資金多了,總是要流入有升值空間的投資渠道的。但是有些時候,政府的放縱和市場的金融創新則讓問題進一步邁向滾燙的沸點。
在美國,一方面是政府的不作為,內幕交易不止,投資銀行和商業銀行混業經營,摩根家族等豪強利用其資源買空賣空,大獲漁利。另一方面,是全新消費信貸制度的實行。1916年的《聯邦儲備法》修正案和1927年的《麥克法登法案》,允許國民銀行可以發放非農業不動產貸款。
這是人類歷史上的一次偉大金融創新,本來買不起房的中低收入階層也可以買得起了,成倍的擴張了市場的規模,而杠桿的放大效應也讓這泡沫變得更大、更虛幻。
在日本,一方面是銀行資本金管理制度的改革,在此制度之下,銀行必須大量補充資本金,但是由於房地產抵押貸款的風險權重設定較低,通常只是公司貸款的一半,這使得銀行對房貸資金的去向更加鼓勵。據統計,1984至1989年,日本銀行對房貸的年均增長率為19.9% ,而同期的總體貸款增速只有9.2% ,增速高出了整體的一倍。
另一方面,則是日本的財閥結構,企業與企業之間互相持股,使得一家企業通過房地產或股市獲利了,其他持股企業的賬面資產也同時增加,在向銀行貸款的時候就可以拿到更高的要價。這其實也是一種杠桿,不斷放大著整個社會的財富泡沫。
1985 年,東京的商業用地價格指數為120.1,到了1988 年暴漲至334.2,在短短三年內增長了近兩倍。1990 年,東京、大阪、名古屋、京都、橫濱和神戶六大城市中心的地價指數比1985 年上漲了約90%。
在東南亞,一種從香港傳入的「炒樓花」游戲就像瘟疫一般盛行起來。
所謂炒樓花,就是在房子開建的時候交了首付,等房子還沒有建成的時候,已經把它轉手賣掉了,在房價漲得猛的時候,快進快出,以小博大,其中的復利效應是非常明顯的。老一輩的中國人都應該有印象,這種炒樓花游戲也曾經廣泛在90年代的沿海地區盛行,只不過在後來被建設部的一紙休書給禁了,明令房子必須封頂才能買賣。
而在東南亞,炒作氣氛越來越濃厚,1994年,房地產貸款在總貸款中的佔比,新加坡33%、馬來西亞30%、泰國50%。同期房價,馬來西亞和泰國都出現了三年漲3倍的幅度,而到1996年的時候,曼谷的商業辦公樓空置率已經高達50%。
只要有錢賺,資本總是在變著戲法創新,放大杠桿,那是一種類似於吸毒的癮,讓整個社會興奮不已,陷入一種集體性的癲癇與迷幻意識里。
在我國的變種,則是首付貸和抵押貸,前者在上半年已被封,但後者正如野火春風般,遍地開花。房地產由於其昂貴的價格,高杠桿已是不可避免,最怕的,則是銀行在業績壓力下的非理性放貸失控,通過房價上漲--抵押物升值--進一步推動放貸的攀升,將泡沫一步步吹向雲端。
暗涌
泡沫的吹大並不必然會立即破裂,事情總是在悄悄的起變化。
1922年,美國參議員斯特姆起草了一個關稅法案,目的是為了保護本國自主品牌抵禦歐洲跨國公司的沖擊。1927年,關稅法案在斯特姆的推動下再次提升。事實上,斯姆特-霍利關稅法直到1930年6月才最終獲得通過,但是早在一年多前,其危害已經被放大。
原因就在於,該法案將2000多種的進口商品關稅提升到了歷史最高水平,引來歐洲國家的強烈抵制,1929年,美國政府收到了34份外國正式抗議,和大量的報復性關稅措施。當年,美國的出口額就大幅下降了50%。
日本的問題,則是在於低利率並沒有讓企業的出口競爭力獲得改善,反而鼓勵了更多的企業將資源投向來錢快的股市和樓市。於是出口更加艱難,形成一種惡性循環,股市平均收益率不斷下滑,可以繼續流入投機市場的水龍頭慢慢就枯竭了。
另一方面,隨著城市化的結束,老齡化的到來,龐大存量二手房的積累,剛需市場悄悄的關上了大門。
和美、日這種大國不同,東南亞小國們則是身不由己。
新馬泰的工業化階段仍然處於青春期,人口紅利和工資價格都很有競爭力,但是禁不住北方巨龍騰飛所引發的強烈海嘯。1994年的人民幣強制貶值,匯率從5.7調整為8.6,一下子貶值了50%,亞太產業轉移的方向很快就從南流改為了北上。
另一方面,和美元掛鉤的固定匯率,也讓東南亞各國的出口業在中國面前失去了價格競爭力,實體企業的收益率開始一步步惡化。
在上個二十年的競爭中,中國大獲全勝,然而時移世易,今天的中國所面臨的問題,同樣嚴峻。
最值得警惕的,就是人口的「90後陷阱」。90世代的人口出生量比80世代大幅下滑了接近一半,帶來的三個後果就是——
1、工人減少,議價能力提升,引發漲薪潮,製造業成本上升,失去出口競爭力。
2、房地產剛需市場減少,連鎖效應則是鋼鐵、水泥等重工業萎靡,大量產能的過剩和虧損。
3、財富效應減少了,能夠投資到房地產市場的水龍頭也在慢慢的擰緊。
人口也好,老齡化也好,很多問題都是一點點積累的,開始的時候人們並不在意,就像溫水煮青蛙一樣,直到有一天,暗涌席捲為巨浪,轉化成毀天滅地的海嘯。
刺破
隨著房價的加速上漲,越來越脫離基本面的真實需求,更多的大眾堅信房價會永遠漲下去,將所有的財富押寶在上面,甚至借債買房,危機就將一步步逼近。
在房地產的泡沫高峰期,通常是全社會都在討論房子,聚會在討論,媒體在討論,即使是最理性的人,原來完全不屑一顧的人也被這洶涌的房價所擊潰,傾其所有獻上首付款。人們都堅信一點,「今天不買,明天就買不到了」!
這和牛市巔峰期的輿論氛圍如出一轍。
摧毀這一切心理基礎的,一定不是某個智者的吶喊,狂熱中的賭徒是聽不進任何理性的聲音的。那根針,通常是赤裸裸的現實:錢不見了。
因為錢突然不夠用了,買方無法推動房價繼續上漲,終至引發整個市場天枰的逆轉,看到不對勁的投機者趕緊撤出,由此導致恐慌性的社會踐踏事件。
1929年一季度,美聯儲收縮銀根,力圖抑制過度的投機氣氛,半年後股市崩潰,大蕭條降臨。
1989年,日本央行連續5次加息,並且在政策上嚴厲限制對房地產的貸款,一年後股市崩潰,房價也同步反轉。
1996年,索羅斯為首的對沖基金大量拋售泰銖,泰國政府為穩定匯率,被迫動用大量外匯儲備吸納,並調高利率嚴防死守。錢迅速被抽空,股市房市雙雙崩潰。
2004年,美國開始加息,經過兩年多,連續17次加息以後,聯邦利率從1%上調至5.25%,低收入階層終於還不起房貸了,次級債違約開始,逐步醞釀成又一輪的金融風暴。
縱觀歷次金融危機,幾乎每一次的泡沫刺破都和「加息」緊密相關。利率的每一次升高,都抽走了一部分錢,當連續多次之後,大家忽然就會發覺,錢不夠用了。
於是泡沫,「啪」一聲炸裂!
深淵
房地產崩潰之所以可怕,就在於其市值規模在整個國家財富佔比中的份量。
一般來說,房地產由於貸款杠桿效應,其市值總規模通常是國家GDP的2-3倍,在社會總財富中佔到一半左右的份額。相對來說,股市總市值通常只有前者的五到十分之一,而債市、期貨、收藏品市場等就更少了。
更重要的是,房地產上下游產業鏈牽涉甚廣,其相關投資會佔到一個國家全社會固投的一半左右,不僅僅是搬磚的,還有挖煤的,造船運鐵礦石的,造傢具窗簾的,甚至國道邊服務於運輸司機的沙縣小吃,無不被一根隱形的鎖鏈緊緊扣住。
而這根鎖鏈盡頭,最重要的一環則是銀行。因為銀行貸款中,房貸的佔比通常是最大的,泡沫一旦破裂,不僅是房地產企業破產,銀行也將因為巨量壞賬而深陷其中。當銀行出現問題,那麼所有的人都將逃不脫這噩夢的纏繞。
1929年的大蕭條中,10萬家企業破產,全國四分之一的人口失去工作,無數的富豪、投機者淪為乞丐。麥當勞創始人雷·克洛克,被迫做了17 年的紙杯推銷員來還債,《股票大作手回憶錄》里的主角傑西·利弗莫爾,吞槍自殺。據《光榮與夢想》記載,胡佛總統打電話給參議員波默林,任命他主持復興金融公司。在接到電話時,波默林的口袋裡只有九角八分錢,而且在他前往宣誓就職的路上,就有十個叫花子跟他要錢。
嚴重的房地產危機、股市危機、銀行業危機,最終演化為社會危機、軍事危機,席捲全球。
1990年代日本失去的十年中,日本全國住宅地價下跌了一半,商業用地價格下跌了七成,而跌幅最巨大的則是泡沫最嚴重的東京都地區。
迅速蔓延的危機,推倒了東京協和信用社、宇宙信用社、北海道拓殖銀行、日本債券信用銀行、山一證券等180多家金融機構。
1990 年 6-12 月,僅證券業就裁減了 14000多人。1992年,失業人口高達80-100萬人,失業率直線飆升。
在東南亞金融危機中,無數家庭淪為負資產階層,而最嚴重的印尼,則陷入了政府倒台,社會騷亂,種族屠殺等的一系列動盪之中。
2009年的美國次貸風暴,甚至席捲到歐洲、阿拉伯世界,引爆了突尼西亞、利比亞、埃及、敘利亞等無數國家的內戰和政治危機。
我們將向何處
回顧歷史,十次危機九次地產,在一開始,通常都來自技術革命、產業轉移等帶來的經濟繁榮,然後在社會財富的增長過程中,喚醒買房的剛性需求。接著,房價開始漲,投資屬性凸顯,越來越多精明的投資者入局。
漲的時間越長,人們越堅信「房價永遠會漲」的真理,其支持論點大致有二:
1,「政府不會允許房地產崩盤」;
2,「房價已經漲了20年,如果還要漲20年才會崩盤,那我管那麼多幹嘛?」
我們的人生經驗中,見過了太多資產價格的暴漲暴跌,商品期貨跌過,股市漲跌都好幾輪了,只有房地產,一直在經歷著慢牛。因此人們越來越願意將所有的資產投入到這看起來唯一安全的避風港中,於是推動了房價的進一步暴漲。
房價漲的越快,人們便越失去理性,生怕再也買不起房子了,於是借錢、抵押也要將首付交上,當一個痛並快樂著的有房者。這個階段中,房價租售比越來越高,就像股市一樣,平均市盈率不斷抬升,全社會都陷入了狂熱之中。
但房價是否一定會崩盤呢?
如果讀完上面的這些現象描述,你一定會覺得今天的中國和他們太像了,幾乎每一個問題和徵象都已出現。崩盤,或許隨時都有可能發生。
如果是這樣的話,你讀的歷史還不夠深。
我們再讀一次歷史, 刪繁就簡。
1997年的東南亞,工業化剛剛進入青春期,因為在與中國的資源競爭中敗北而盈利惡化,危機加深,再加上索羅斯的攻擊,國家儲備枯竭導致流動性短缺,意外崩盤;
1929年的美國和1991年的日本,都已經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城市化完成,工業化結束,需求停滯,再遇上加息、加稅等一系列的政策疊加,最終泡沫刺破。
你得到了什麼啟示呢?
1、對於小國來說,競爭形勢復雜,命運由天不由我。就像小盤股,波動會很劇烈,崩盤說來就來。
比如香港,70年代以來的半個世紀中,房地產周期每十幾年左右輪回一次,1973年石油危機後房價下跌40%,1981年中英談判之後房價暴跌60%,1998年的金融危機中又跌了70%,2016年的這一輪旅遊業寒流中,房價半年時間已經下挫20%。
房地產崩盤就像過家家,什麼樣的世面沒見過。
2、對於大國來說,競爭力掌握在自己手中,結局則完全不同。就像大藍籌,穩定性要好得多。
特別是對於全球第一第二的大國來說,在追趕先進的過程中由於市場規模、潛力等各種資源都是最佳的,競爭力強大,因此通常能夠獲得持續的「轉型優先權」。
比如中國,雖然有著這樣與那樣的諸多問題,但是環顧全球,與同樣經濟發展水平的金磚國家相比,無疑是最強的,而與發達國家相比,人均GDP又仍然較低,因此仍然可以享有技術轉移所帶來的「生產力提升紅利」。
這是非常關鍵的一點。
這使得中國仍然是所有發展中國家裡轉型前景和潛力最好的。這就確保了中國有極大的機會走出轉型陷阱,全產業的平均收益率不會跌到負數。於是房價,高高在上的房價,就得到了支撐,雖泡沫而仍不至於破裂。
事實上,我們今天的社會發展階段,只是1970年代中期的日本。1974年的能源危機過後,日本也經歷了一段時間的轉型低迷,匯率貶值。但是此後,隨著轉型的成功,產業競爭力提升之後,企業利潤大漲,社會財富劇增,房價的泡沫就得到了緩解,繼續維持著又漲了十幾年。
3、在如今這個市道環境下,超過一半的行業都在蕭條,政府不可能加息。在中國3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面前,也不可能有哪個對沖基金敢飛蛾撲火。
這就是中國與美日東南亞崩盤時的重要區別。由此我們可以相信, 這泡泡,大概數年之內還看不到破裂的可能性。
4、對於大國來說, 房價的崩盤通常來自其國家走向世界巔峰之後。
1929年的美國,1990年的日本,都已經是當時世界大國中最發達的一員,產業競爭力強大,看似無堅不摧。但危機往往就此而孕育。
因為這個時候的社會生產力提升將不再能夠依靠「轉移」來獲得,於是增速逐漸停滯,再也無力追上膨脹的泡沫,在慣性作用下將泡沫吹向了無窮大。
1929年的美國,1990年的日本,房價泡沫事實上遠遠比今天的中國更加誇張。對比一下就知道了,1990年的日本,光東京都的地價就相當於全美國的地價,1920年代後期的美國,邁阿密市7.5萬人口中就有2.5萬名地產中介,兩千多家地產公司。
承認吧,今天的中國房價,雖然泡沫,但就整體而言,顯然還達不到美日當年的高度。以美日當年的泡沫程度來說,北上深的房價,對應的或許將是紐約房價的兩倍。
就是這么瘋狂的不可思議,就像6000點的A股,2000年的納斯達克,消滅10元股,市盈率千倍萬倍,雞犬升天。
之所以會達到這樣的瘋狂狀態,因為大國盛世,信心膨脹到了極點,股市、樓市、幾乎所有的資產市場都在漲,更加容易讓所有人都陷入迷失狀態之中。
只有極盛,才會狂妄,才會將危機推向萬劫不復,任何人都無法阻擋。與他們相比,中國目前的這點泡沫,仍然處於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

6. 2017年東南亞地區的房產投資前景如何

為什麼菲律賓房產值得投資:

1、人口結構

與中國即將進入老齡化社會不同,菲律賓的人口紅利剛剛到來。目前菲律賓1億多的人口平均年齡是24歲,屬於典型的增長型人口結構,是未來大量購買房產的主力人群,過億的人口紅利是未來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力量。

2、房產環境

作為首都的馬尼拉,擁有2000多萬人口,大多數菲律賓家庭喜歡租房生活,使得馬尼拉的房屋租賃市場的投資回報率很可觀。此外,除了可觀的租金回報之外,馬尼拉的房產增值穩定,泡沫較小。原因是菲律賓的基礎建設欠賬太多,住房緊缺,目前的房價,尤其是高級公寓的房價,對於普通工薪階層來說,還是比較高。所以,大部分人都選買不起房,租房確實又不劃算,只要經濟能力改善,就會買房。

特別是馬卡蒂及BGC,作為菲律賓的CBD,全球的跨國企業,銀行、保險、大型外包服務中心、零售等行業總部均分布於此。大量的白領催生了這邊繁榮的房產租賃及買賣市場。Ayala集團、SM集團、天凱集團的樓盤在開盤後不久就幾乎銷售一空。

3、英語優勢

菲律賓官方語言為英文,商務英文全球第一,大量的英語人才,學歷及學分為西方認可。大量會講英文的年輕人口產生的人口紅利,近幾年菲律賓商務流程外包業(BPO)發展迅猛,解決了就業需求,提高了白領的薪資,使得全國各地人口湧入馬尼拉尋找工作機會,也讓菲律賓超越印度,成為全球最大的外包呼叫服務中心。

4、社會環境

由於經濟的發展,社會的穩定,菲律賓成為中國投資/退休/留學人士的選擇。同時菲律賓提供寬松的移民政策,投資房產即可辦理當地的全家移民綠卡SRRV,這應該是全世界最低價快捷低價的移民項目了。子女輕松享有華僑省聯考的身份,同樣是考名牌大學,菲律賓學生卻比國內高考名校要低一百多分。

5、旅遊勝地

沙灘,藍天,潛水,暖冬,海鮮,熱帶水果,熱情的菲律賓人都是吸引遊客海投者光顧菲律賓的原因。因為海島眾多,旅遊風光各有不同,而且處於剛開發初期,屬於原生態風景,橫向比較亞洲其他旅遊國家,和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等老東盟國家相比更是獨占鰲頭。2018年,菲律賓已接待近600萬遊客,導致馬尼拉住宅公寓緊缺,地產投資的潛力一覽無遺。

7. 「一帶一路」戰略機遇下的東南亞房地產市場前景如何

隨著各國經濟的持續發展,越來越多的投資者熱衷於亞洲地區的房地產。除之前備受大家追捧的新加坡房地產市場,目前出現了新興房地產投資的「四小虎」,分別是馬來西亞、泰國、印尼和菲律賓。

隨著消費者日益習慣於智能型手機上上網及購物,該地區的電子商務規模在2025年可達到880億美元,比現在增長15倍。

8. 印尼華商王恆心將陸家嘴爛尾樓緊攥手裡,之後怎麼樣呢

眾所周知,房地產無疑是近年來中國發展最快的行業之一。除了經濟發展和政策變化之外,還有一個人們不太了解的因素導致房價如此之高。潘石屹曾經說過,在中國有些房地產商人,在購買土地後,不賣,等待土地的價值,這也導致了價格的不斷上漲和上漲。今天,衛寶講述了一個中國商人王恆信的故事,他用自己的雙手囤積土地長達13年之久。

在上海,夜晚,黃浦江顯然是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在璀璨的星光下,以東方明珠為首,幾幢高層建築拔地而起,顯示出上海的高貴地位。但在霓虹燈的海洋中,有一個黑洞,安靜地紮根於黑暗之中,看起來非常不協調。

但他獨特的眼光,用時間換取土地升值的商業敏銳,不得不令人驚嘆。今天,在新建的高樓大廈中,殘破的建築物顯得突兀。牆裡面除了瓦礫和垃圾什麼都沒有。樓前的花園已經變成了污水的沼澤,一片凄涼凄涼的景象。

利弗林表示,作為一名商人,王健林非常精明,通過拖延時間來尋求利潤最大化。然而,他的行為給國家和人民帶來了一些影響。從這個方面來說,他的行為是不可取的。你覺得怎麼樣?

9. 東南亞房價怎麼樣,東南亞哪些國家適合定居

東南亞確實是適合中國人海外投資的絕佳地段,不僅因為地理位置接近,更是優質的自然環境、輕松的居住氛圍、快速增長的價值空間、與中國的緊密貿易關系等各個方面都決定了東南亞房價和中國經濟在未來將緊密相連、生生不息。

  1. 馬來西亞和泰國的對比就成了在東南亞房價投資置業的必修課!馬來西亞華人佔比達到30%,泰國華裔佔比達到30%,馬來西亞會華語人數較多,華人後裔基本上都會華語,馬六甲一種是中國人自古下南洋的目的地;泰國華裔中只有一部分會華語,泰國是中國古代南遷的主要目的地。

  2. 選擇東南亞房產投資不僅因為生態環境更優秀,物價水平更低,人文氛圍更和諧,簽證更便利,子女留學更高跳板,房價更親民,房源更容易出租,並且受到歐美長租客戶的青睞……不用進行過多的對比,就可以看出東南亞房產投資更具備明顯的優勢。

閱讀全文

與印尼房地產市場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非洲印尼用什麼語言 瀏覽:182
伊朗石油日產多少 瀏覽:830
伊朗新增確診為什麼又升高了 瀏覽:120
英國大一課程結束後多久回國 瀏覽:856
英國的口語怎麼用英文說 瀏覽:288
如何理解社會主義中國的改革 瀏覽:48
哪個中國明星喜歡碧梨 瀏覽:83
伊朗火箭彈能打多少公里 瀏覽:207
德邦快遞寄英國多少錢 瀏覽:853
義大利布魯提英文怎麼寫 瀏覽:757
台灣越南人口多少 瀏覽:603
中國哪個人畫真人相很厲害 瀏覽:311
印度古代用什麼筆寫字 瀏覽:394
為什麼伊朗外長突訪g7 瀏覽:971
印度用的語言有哪些 瀏覽:504
印度人如何看待中國街頭采訪 瀏覽:147
義大利和浙江哪個城市大 瀏覽:20
塞普勒斯灰和義大利灰哪個好 瀏覽:358
去越南如何購買火車票 瀏覽:148
中國哪個核彈最強 瀏覽: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