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印尼在中國什麼方向地圖
印度尼西亞在中國的南部。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印尼語:Republik Indonesia,IPA讀音:[rɛpʊblɪk ɪndɔnɛsɪa]),簡稱印度尼西亞或印尼,為東南亞國家;約由17,508個島嶼組成,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疆域橫跨亞洲及大洋洲,別稱「萬島之國」。
印尼群島分布於北緯6度、南緯11度,東經95度至141度之間,赤道貫穿全境,東西達5,300公里,南北約2,100公里,位居亞洲大陸及澳大利亞間,為太平洋、印度洋間要沖,在全球戰略上居重要地位。
印度尼西亞約由17,508個島嶼組成,其中6,000有人居住,較大的島嶼有爪哇島、蘇門答臘島、婆羅洲(印尼稱加里曼丹島,島上有部分地區屬馬來西亞及汶萊)、新幾內亞島(島上有部分地區屬巴布亞紐幾內亞)及蘇拉威西島;
島群大致上可分為大巽他群島、小巽他群島、馬魯古群島及巴布亞四部分,首都雅加達位於爪哇島上,為印度尼西亞最大城市,其他主要城市有泗水、萬隆、棉蘭及三寶瓏。
印度尼西亞位居太平洋板塊、歐亞大陸板塊、印度-澳大利亞板塊的交界帶,因而印度尼西亞具有眾多火山且地震發生頻繁,全國至少有150座活火山,包括於19世紀毀滅性爆發的喀拉喀托火山及坦博拉火山,而多巴超級火山於7萬年前曾經爆發,為歷史上最大規模的爆發之一,並造成全球性災難。
近期地震災難如2004年印度洋大地震即在北蘇門答臘造成約167,736喪生及2006年5月爪哇地震等。但火山灰肥沃土壤對於農業有相當貢獻,並支持爪哇島及巴厘島高密度的人口。
印度尼西亞地處赤道周邊,屬熱帶性氣候,由於季風而分為干、濕兩季,平地年雨量介於1,780–3,175毫米,山區最多可達6,100毫米,山區以蘇門答臘、西爪哇、加里曼丹、蘇拉威西、巴布亞西部為最高;濕度一般而言相當高,平均約80%;年溫差小,雅加達日均溫介於26至30℃。
根據2010年人口普查,印度尼西亞有2.376億人口,為世界第四人口大國,人口成長率為1.9%,全國有58%的人口居於爪哇島,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島嶼。雖於1960年代起已實施家庭計劃,但2020年及2050年人口分別將達2.65億及3.06億人。
2. 青島在哪裡
青島位於山東半島南端(北緯35°35'-37°09',東經119°30'-121°00')、黃海之濱。是全國70個大中城市之一。青島市地處山東半島東南部,東、南瀕臨黃海,東北與煙台市毗鄰,西與濰坊市相連,西南與日照市接壤。1994年2月,被列為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之一。青島依山傍海,風光秀麗,氣候宜人,是一座獨具特色的海濱城市。全市海岸線(含所屬海島岸線)總長為870公里,其中大陸岸線730公里,佔山東省岸線的1/4。海岸曲折,岬灣相間。青島現轄七區五市,總面積10654平方公里,總人口740.9萬,2007年1-12月,全市戶籍人口當年出生75342人,同比增加9205人,其中市區1159平方公里,人口265.43萬人。
名稱的由來
「青島」這個名稱,原指小青島(也叫琴島),以島上「山岩聳秀,林木蓊鬱」而得名。「青島」之名的出現,就現在已發現的典籍文獻來看,最早有明確記載的是在明代中葉,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
明代萬曆七年(1579年),即墨縣令許鋌曾遍察即墨四方海域及鄉土,主持過《即墨縣志》的編纂。可以說,許鋌是第一個全面了解青島的人。盡管青島在當時,還僅有一個小小的浮山所,但坐落於青島灣畔的一座小島「青島」,亦被許鋌所提及。
在許鋌編撰的《地方事宜議·海防》中,有關青島之名有這樣一段記述:「本縣東南濱海,即中國東界,望之了無津涯,惟島嶼羅峙其間。島之可人居者,曰青、曰福、曰管、曰白馬、曰香花、曰田橫、曰顏武。」這里說的「青」,即是指青島,也就是現在的小青島。在許鋌的眼裡,小小的一個青島,不僅可以設防,抵禦倭寇的侵擾,而且還是可供人居的地方。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小青島最初還是主要用於軍事目的。
需要指出的是,許鋌所此時所提及的「青島」,是浮山千戶所管轄的一個可以駐軍的小島。而在這個島的對面岸坡上,一座小小的天後宮,也已在這里存在了一百多年。如果再往前追溯,還可以追尋到天後宮附近山坡上居住的村民初來闢建青島村的時代。
據編修於1924年的《胡氏族譜》記載:「吾族相傳自明永樂初年由雲南遷居即墨,世居青島之『上庄』」,「聚族而居,五百餘載」。這就是說,在天後宮還沒修建的60多年前,胡氏族人就已經從雲南遷居在現迎賓館一帶建村居住。胡氏族人建的村落,初名就叫「青島村」。只是到了後來,村民繁衍愈眾,原來的村址已不能容納,故又分出一支來,搬遷到了現在的湖南路和廣西路一帶。這樣,原先的「青島村」就被稱之為「上青島村」,俗呼「上庄」;而新建的「青島村」就被稱之為「下青島村」,俗呼「下庄」。胡氏族人的祖居地即是「上庄」。
這就基本上給了我們一個清晰脈絡,即「先有青島,後有青島村,最後才有天後宮」。因為我們已知,青島附近的一些島嶼是在宋代以前就已經有了名稱。估計「青島」之名,最晚也不能晚於明初。後來,胡姓族人從雲南來了,他們除以青島灣里這座小島的名字命名自己的村落外,還將附近東面的一座山嶺,命名為「青島山」。來青島之後,他們「可樵可漁」,在這里建了一座「媽祖廟」,這就是後來的天後宮。到了天後宮建成的1467年,青島灣一帶就成了整個青島地區最大的漁貨碼頭,被稱之為「青島口」。等有了這么多冠以「青島」之名的地名之後,原先的「青島」就被俗呼為「小青島」了。
而另一個被稱做「青島」的小島,位於今即墨市田橫島的東北方,又名「三平島」。這個小島曾在清同治版的《即墨縣志》中有過記載,但因與「青島」重名,故自20世紀初之後,便多稱為「三平島」。而這個「青島」,也就慢慢地沒有人叫了。
那麼,什麼時候才將「青島」作為青島地區的總稱呢?現在有資料記載的,就是天後宮內的一塊刻於清同治年間的《募建戲樓碑記》的石碑。此碑文記載:「竊聞青島開創以來,百有餘年矣。迄今旅客商人,雲集而至。」在這里,碑文中使用的「青島」一詞,已不是一個島、一個村、一座山和一個海口的概念,而是青島地區的總稱。對於碑中之「青島開創」和「百有餘年」的斷語,時間當在清乾隆年間,這應該是青島的「開埠」之始,至今已近300年的歷史。
3. 中國地圖青島在哪
在雞脖子的位置
4. 青島在地圖哪個地方
自己看看吧網路地圖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最新數據為准。
5. 青島在中國地圖的什麼位置
青島在中國地圖東部偏北位置。青島地處山東半島東南部,位於東經119°30′~121°00′、北緯35°35′~37°09′,東、南瀕臨黃海,東北與煙台市毗鄰,西與濰坊市相連,西南與日照市接壤;總面積為11282平方千米。
(5)印尼的青島在地圖哪裡擴展閱讀
青島歷史沿革
明清時期,青島是中國北方重要的海防要塞,屬山東萊州府境內。
清光緒十七年(1891年)6月14日,清政府在膠澳設防,青島由此建置。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11月14日,德國以「巨野教案」為借口侵佔青島,青島淪為殖民地。
民國三年(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日本取代德國佔領青島。民國八年(1919年),中國以收回青島主權為導火索,爆發了「五四運動」,這是中國近、現代歷史的分水嶺。民國十一年(1922年)12月10日,中國北洋政府收回青島,辟為商埠。
民國十八年(1929年)7月,國民政府設青島特別市,1930年改稱青島市。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1月,日本再次侵佔青島。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9月,國民政府接管青島,仍為特別市。
1949年6月2日,青島成為華北地區最後一座解放的城市,改屬山東省轄市。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青島
6. 青島在地圖中的位置是什麼
青島市地處山東半島南部,位於東經119°30′~121°00′、北緯35°35′~37°09′,東、南瀕臨黃海,東北與煙台市毗鄰,西與濰坊市相連,西南與日照市接壤。
在地圖中的位置:
7. 青島地圖的地理位置
青島市地處山東半島南部,位於東經119°30′~121°00′、北緯35°35′~37°09′,東、南瀕臨黃海,東北與煙台市毗鄰,西與濰坊市相連,西南與日照市接壤。
在地圖中的位置:
8. 青島在地圖上的哪裡
青島市地處山東半島南部,位於東經119°30′~121°00′、北緯35°35′~37°09′,東、南瀕臨黃海,東北與煙台市毗鄰,西與濰坊市相連,西南與日照市接壤。全市總面積為10654平方公里,其中市區(市南、市北、李滄、嶗山、城陽、黃島等七區)為1102平方公里,所轄膠州、即墨、平度、萊西等四市為9552平方公里。
9. 青島在中國地圖上哪個方向
青島地處山東半島東南部沿海,膠東半島東部,瀕臨黃海,隔海與朝鮮半島相望,地處中日韓自貿區的前沿地帶 。東北與煙台毗鄰,西與濰坊相連,西南與日照接壤 。青島因地理位置優越繼而1891年清政府駐兵建置,1897年德國租借建設港口和鐵路,青島遂因「一港一路」而興,擁有國際性海港和區域性樞紐航空港,是實施海上絲綢之路、履行國家「一帶一路」戰略重要的樞紐型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