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虎的種類各分布於哪
1.
一:巴厘虎,分布於印尼巴里島,於1937年代滅絕 巴厘虎,貓科豹屬虎的一個亞種,是現代虎中最小的一種,體型不到北方其他虎的1/3。它的體長約1.15米,重100公斤上下,生活在印尼巴厘島北部的熱帶雨林里。已經在人類的大肆...
2.
二:爪哇虎,分布於印尼爪哇島,於1980年代滅絕 爪哇虎,是一種曾生活在印度尼西亞爪哇島上的虎,自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就已滅絕。雖然迄今還不時有目擊的傳聞,但都未獲得證實。爪哇虎是除巴厘虎(也已絕滅)和蘇門答臘虎(保護現狀...
3.
三:裏海虎,分布於土耳其至亞洲中部以及西部,於1980年代滅絕 裏海虎,是一種大型的肉食動物,又名新疆虎(中國稱呼)、波斯虎、高加索虎、圖蘭虎、西亞虎、中亞虎、黑海虎,是虎的一個大型亞種 以上三種虎已經在地球上消失
4.
四:華南虎,特點:耳朵短,四肢粗大有力,尾較長 華南虎,亦稱「中國虎」,華南虎頭圓,耳短,四肢粗大有力,尾較長,胸腹部雜有較多的乳白色,全身橙黃色並布滿黑色橫紋。毛皮上有既短又窄的條紋,條紋的間距較孟加拉虎、
② 泰國虎和印尼虎有什麼區別,泰國虎和印尼虎哪個會更好
泰國老虎跟中國華南虎比較像,印尼虎以蘇門答臘虎為主,最大區別是泰國虎體型大些。
有些和孟加拉虎雜交的,那體型就更大。
印尼虎主要生存在蘇門答臘島,比較瘦長,比較有名的是印尼白虎。
白毛的,也就是白血病基因造成遺傳馴化而來。
公司的林區就有老虎,不過已經快被公司趕盡殺絕了。
③ 老虎分布在哪裡
老虎主要分布於孟加拉國、不丹、柬埔寨、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巴厘島 - 地區性滅絕、爪哇 - 地區性滅絕、蘇門答臘)、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馬來西亞(西馬)、緬甸、尼泊爾、俄羅斯聯邦、泰國、越南。
老虎是典型的山地林棲動物,由南方的熱帶雨林、常綠闊葉林,以至北方的落葉闊葉林和針闊葉混交林,都能很好的生活。在中國東北地區,也常出沒於山脊、矮林灌叢和岩石較多或礫石塘等山地,以利於捕食。
虎常單獨活動,只有在繁殖季節雌雄才在一起生活。無固定巢穴,多在山林間游盪尋食。能游泳,不會爬樹。
由於林區開發、人口激增,過去偏遠地區都已發展為村鎮,虎亦常到林區居民點附近覓食。虎多黃昏活動,白天多潛伏休息,沒有驚動則很少出來。虎的活動范圍較大,在北方日尋食活動范圍可達數十公里;在南方西雙版納因食物較多則活動距離較短。
向左轉|向右轉
(3)印尼老虎島在哪裡擴展閱讀:
虎的體態雄偉,毛色綺麗,頭圓,吻寬,眼大,嘴邊長著白色間有黑色的硬須,長達15厘米左右。頸部粗而短,幾乎與肩部同寬,肩部、胸部、腹部和臀部均較窄,呈側扁狀,四肢強健,犬齒和爪極為鋒利,嘴上長有長而硬的虎須。
全身底色橙黃,腹面及四肢內側為白色,背面有雙行的黑色縱紋,尾上約有10個黑環,眼上方有一個白色區,故有「吊睛白額虎」之稱,前額的黑紋頗似漢字中的「王」字,更顯得異常威武,因此被譽為「山中之王」或「獸中之王」。
虎強壯高大,毛色從北而南呈黃色到紅色漸變,有深色條紋。不同於獅子吻長所以臉廓狹長的特點,老虎吻部較短,顯得頭大而圓。
雌虎開始懷孕,生活仍舊孤獨,只是多了懷孕,不過,單調的獨居生活因為懷孕而有了某種寄託。發情交配期一般在11月至翌年2月份,發情期間,虎的叫聲特別響亮,能達2千米遠。懷孕期105天左右,每產1-5仔,通常2仔,新生虎仔重約1千克,哺乳期5-6個月。
雌虎和幼仔在一起生活2-3年,小老虎跟隨母親生活兩年左右,它的主要課程是學習服從,然後是訓練爬樹、追蹤、撲殺、搏擊,這是它們日後生存下去的必備技能。在此期間雌虎不發情交配,故在自然條件下雌虎要每隔2-3年才能繁殖一次。雌虎3年齡時性成熟,雄虎要更晚些。虎的壽命一般20-25年。
④ 老虎的分布區域
虎是大型貓科動物,目前存活的老虎有5個亞種。分別是印度的孟加拉虎、印尼蘇門答臘島的蘇門答臘虎、東南大陸的印支虎、我國黑龍江省的東北虎和長江中下游的華南虎
⑤ 為什麼印尼老虎分三種
是的,印尼有三種老虎,分別是巴厘虎(現已滅絕)、蘇門達臘虎、爪哇虎(現已滅絕)。
這個要從印尼群島的形成說起。如果看一下印尼地圖,就會發現印尼的西側群島差不多是與馬來半島平行,由西北向東南延伸的島鏈,從北向南,依次是蘇門達臘島、爪哇島和巴厘島。島鏈的東側是爪哇海和加里曼丹島。
在地質學上,這個島鏈恰好是印度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的交界帶,印度板塊在這一帶屬於海洋板塊,在與歐亞大陸板塊碰撞擠壓中,發生了強烈的俯沖運動,印度板塊俯沖到歐亞大陸板塊下方,將歐亞大陸板塊高高頂起,形成了地質學家稱為「巽他古陸」的陸地,是歐亞大陸向南方古澳洲大陸的延伸體,並在直到第四紀冰川期結束前,一直與現在的中南半島和馬來半島連為一體。
第四紀冰川期大約始於距今200-300萬年前,結束於1—2萬年前。在第四紀冰川期中,哺乳動物進化完全,各個科的物種都已出現,其中就包括貓科中的虎,目前發現的最早的虎化石為200萬年。虎是僅存於歐亞大陸東部的物種,在虎的九個亞種(其實本人認為應該只有八個,印支虎、馬來虎應為同一亞種)中既有分布於東亞中緯度的種,也有分布於亞洲東南部的種,其中就包括生活在巽他古陸上的虎。
隨著第四代冰川期的結束,全球氣候變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加之板塊運動產生的斷裂等原因,巽他古陸中一些地勢較低的地區逐漸被海水淹沒,形成了現在馬來半島以南的一串島鏈,原來生活在這一狹窄陸地上的虎被迫在新形成的島嶼上獨自生活,從而在較大的幾個島上形成的虎的新的亞種。
因地域狹窄,又與外界沒有基因交流,三個島上的三個亞種為適應熱帶氣候,也各自進化出了不同的特徵。僅從大小上說,在馬來半島上生活的馬來虎體型與隔一條海峽的蘇門達臘虎基本相同。向南是爪哇島,爪哇虎的體型就小於蘇門達臘虎。再向南,巴厘虎的體型是虎的各個亞種中最小的。
⑥ 請問老虎生活在那裡
虎的故鄉在中國,最早的虎棲息於亞洲東北部,後來逐漸分為兩支,分別向西、向南方擴展,形成目前的8個亞種。它們為: 巴里虎(Balinese Tiger),分布於印尼巴里島,於1940年代滅絕。 爪哇虎(Javan Tiger),分布於印尼爪哇島,於1980年代滅絕。 裏海虎(Caspian Tiger),分布於土耳其至亞洲中部以及西部,於1970年代滅絕。 以上三種虎已經在地球上消失。 蘇門達臘虎(Sumatran Tiger),體型最小,雄性體重100-150kg ,雌性體重75-100kg,臉部周圍的頰毛較長,胡須也長,全身俄黃色,黑色條紋顯著,狹窄且較密。之分布於印度尼西亞的蘇門達臘島。 東北虎(Siberian Tiger),虎中體型最大者。體長約158-225cm ,雄性體重達180-306kg,雌性體重100-167kg。體毛較長而密,體色較淡,身體上黑色斑紋疏。腹部的白色延伸到身體兩肋部。分布於俄羅斯西伯利亞,我國東北小興安嶺和長白山一帶。 華南虎(South China Tiger),體型較東北虎小,體長約145~180cm ,雄性 體重達150~225kg , 雌性體重90 ~120kg 。體毛教東北虎短,約40~50mm 色桔黃略近赤,背部較深,全身具黑色縱紋,色深而寬且較密。主要分布於我國東南、西南、華南各省。據估計其野外數量現不足20 頭,數量極度稀少 。 印支虎(Indo-chinese Tiger),體型較孟加拉虎小,雄性體重145~200kg, 雌性體重80 ~ 120kg , 體毛較華南虎短,身體顏色較華南虎淺,較孟加拉 虎深,黑色條紋狹窄且黑。分布於東南亞大陸東部、越南、寮國、泰國、馬來 西亞、中國和緬甸等。 孟加拉虎(Panthera tigris tigris),雄性孟加拉虎從頭至尾平均身長2.9米大約220公斤;雌性略小,測得大約2.5米長體重接近140公斤。孟加拉虎的獵物主要是野鹿和野牛。它們的領土范圍估計是雌性10-39平方公里,雄性30-105平方公里。孟加拉虎的棲息地范圍很廣,包括很高、很冷的喜瑪拉雅山針葉林、沼澤蘆葦從、印度半島的枯山上、印度北部蒼翠繁茂的雨林和乾燥的樹林。 東北虎 東北(西伯利亞)虎主要生活在西伯利亞的針葉林、灌木叢和白樺林,也有少數生活在中國東北部和朝鮮北部,現在估計野生的還有360-406隻。生活在動物園的東北虎大約有490隻。東北虎是老虎的8個亞種中體型最大的一種,雄虎可長到3.3米長,體重可達300公斤;母虎比較小一些從頭部到尾部長約2.6米,體重大約100到167公斤。 東北虎的桔黃色要比其它種的虎淡一些。它的條紋不是黑色而是棕色,條紋的間隔比較寬。它的胸部與腹部都為白色,其頸部環有一圈非常厚實的白色毛。東北 虎的主要食物是麋鹿和野豬。在俄羅斯這樣的獵物分布非常不均勻而且與季節有關。結果,每隻東北虎的領土范圍也就非常的大了,一般一隻母虎的領土為100-400平方千米,而雄虎的領土達到800-1000平方千米。 野生虎:俄羅斯 在上個世紀,東北虎(一般被稱為西伯利亞虎),經歷了四次戰爭、兩次革命,它現在的情況非常危急,野生東北虎的數量從1940年的24隻上升到了1994年的150到200隻。現在保護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到1997年那而估計已有360-406隻野生的西伯利亞虎了,在俄羅斯現在仍有三個老虎保護區。 野生虎:中國 1990年有新聞報道稱在中國長白山看到東北虎,另一些則仍然在俄羅斯邊境。貓科動物專家小組估計可能中國現在只有不到35隻野生的東北虎。不敢肯定說,中國的東北虎數量要上升已是十分困難了,俄羅斯的東北虎才真正決定了這一虎的亞種的未來,而其它地方又太小不能讓大量的老虎長期生存。 倖存的野生東北虎將會受到保護,擴大它們的棲息地並且防止它們遭到偷獵者捕殺。1992年俄羅斯關於環保的法律給老虎以法律上的保護,不管怎麼說偷獵活動受到了非常大的打擊。官方承認殺老虎是一項新的事業,為大多數人們解除了經濟不穩定的情況,打開了中國和朝鮮的邊境,並且有對傳統將老虎各部分作為中葯的需求。許多機構和組織嘗試阻止俄羅斯人獵殺老虎和老虎的食物,禁止交易虎骨和虎皮和找回丟失的那一部分老虎的棲息地。 華南虎 華南虎是所有種類的老虎中最為瀕臨滅絕的一種。生活在中國中南部,估計世界上僅有20-30隻野生華南虎,現在可能連這個數量也不到了。現在世界上還有47隻華南虎生活在中國18個動物園中。華南虎是老虎最小的幾個亞種中的一種。雄虎從頭至尾身長估計2.5米,體重接近150公斤;母虎更小,身長估計2.3米,體重接近110公斤。它們毛皮上的條紋既短又狹窄,與孟加拉虎和西伯利亞虎比起來條紋之間的間距較大 野生老虎:中國 中國是唯一有華南虎棲息的國家因為殘存下來的老虎中的四種都生活在中國邊境:東北虎在俄羅斯的東北邊境和朝鮮北部;華南虎(被認為是所有老虎的祖先)在中國的中部;印支虎和孟加拉虎在越南的南部邊境和阿薩姆(印度)。老虎在中國畫中是非常得寵的,通過畫來表現它的兇猛和力量。 華南虎現在的狀況不太清楚。僅僅40年以前中國還有4000多隻華南虎,可是政府將它們稱作為害獸,從那以後,華南虎就遭到了殘忍的殺害。在1987年中國科學家考察後還報告在廣東山界、湖南和江西還存有華南虎,在1990年又進行了一次考察證明在中國南部廣東、湖南和福建省等11處原有華南虎的地區已經見不到華南虎的蹤跡了。1995年森林部的一條未經確認的報告說野生華南虎的數量已經不到20隻了。 現在的情況是近20年間有關官員在中國任何地區都未曾看見一隻華南虎。中國森林部列舉出21個可能存有老虎的地區而且相信中國可能仍然有20到30隻野生的華南虎。最後一次發現華南虎是在十年前,這說明華南虎是現存老虎中最稀有的了,也是最為臨近於滅絕的了。 白虎 我們所知所有的白虎都是孟加拉虎的變種,僅是顏色上的改變。只有當雌雄孟加拉虎雙方都帶有白色毛皮這一隱性基因的情況下,它們的幼仔才有可能成為白虎。野生的白虎是極為罕見的,現在我們只能在動物園中見到它們。白虎實際上既不是得了白化病的老虎(白化病會導致眼睛變成粉紅色)也不是單獨的一個老虎的亞種;它們擁有巧克力色的條紋和天藍色的眼睛,雖然也能發現個別變種具有其它顏色的條紋和眼睛。 第一隻白色變種的虎仔被認為只是一個圈套,它被發現於叢林中,似乎已被拋棄,它被起名為莫汗,這只幼虎長大後與另一隻人工飼養的有正常顏色的母虎交配,她產下了三隻同樣具有正常色彩的幼仔。過了幾年,莫汗與其中一位女兒交配,產下了第一胎白虎幼仔----這些就是現在世界上動物園中白虎的祖先。 孟加拉虎 大多數孟加拉虎生活在印度,也有一些穿過了尼泊爾、孟加拉、不丹等。估計野生的孟加拉虎的數量大約3159-4715頭,還有大約333頭被籠養主要是在印度的動物園。白虎只是孟加拉虎的一個變種,顏色與普通老虎不同,是單純的白色,野生白虎極為罕見,幾乎見不到。 孟加拉虎的棲息地范圍很廣,包括很高、很冷的喜瑪拉雅山針葉林、沼澤蘆葦從、印度半島的枯山上、印度北部蒼翠繁茂的雨林和乾燥的樹林。雄性孟加拉虎從頭至尾平均身長2.9米大約220公斤;雌性略小,測得大約2.5米長體重接近140公斤。孟加拉虎的獵物主要是野鹿和野牛。它們的領土范圍估計是雌性10-39平方公里,雄性30-105平方公里。 野生老虎:印度,尼泊爾,不丹,孟加拉國 孟加拉虎主要生活在印度,有一小部分則是在尼泊爾的南部、孟加拉國、不丹等地區。在幾十年間,野生老虎在印度的狀況可以用腳印的數量和區別來估算出來,第一次在1971年估算出大約有1800頭老虎,1989年有報告稱老虎的數量上升到了4334頭,生物學家對這個數字引起了爭論,他們認為這個數字還太小了。 貓科動物專家小組1998年估計印度還有2500到3750隻孟加拉虎。這些老虎分布在66個自然保護區內,其中有20個以上並沒有受到完全的保護保護。另外93-97隻老虎生活在尼泊爾的三個保護區里,還有50-240隻老虎生活在不丹的四個保護區內,大約360老虎生活在孟加拉國的三個保護區。通過野生的孟加拉虎的數量可以說明印度與其它亞洲國家比起來給老虎更多的保護,也可以說明偷獵和中毒是野生數量變化的潛在因素。 印支虎 印支虎分布在泰國的中間,在中國南部、柬埔寨、寮國、越南和馬來西亞半島也一樣能發現印支虎。在這一范圍內,印支虎生活在少有的山地和山區的森林中,這些地區往往在兩個國家的邊境處。進入這些地區是受限制的,只有生物學家才被允許進入考察。結果,對於這一地區野生老虎的狀況知道得就相對少一些了。估計有1227-1785隻野生的印支虎,還有大約60隻生活在亞洲和美洲的動物園中。 印支虎比起孟加拉虎來更小而且毛色更暗一些,條紋既短又狹窄。雄性印支虎平均從頭至尾身長2.7米,體重大約180公斤。雌性印支虎更小,估計大約身長2.4米,體重接近115公斤。印支虎的食物是野豬、野鹿和野牛。這種老虎的地盤大小並不是太清楚,不過在理想的棲息地中一般是每100平方公里可有4到5隻成虎。
⑦ 老虎主要分布在世界哪些地方
老虎主要分布於孟加拉國、不丹、柬埔寨、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巴厘島 - 地區性滅絕、爪哇 - 地區性滅絕、蘇門答臘)、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馬來西亞(西馬)、緬甸、尼泊爾、俄羅斯聯邦、泰國、越南。
老虎是典型的山地林棲動物,由南方的熱帶雨林、常綠闊葉林,以至北方的落葉闊葉林和針闊葉混交林,都能很好的生活。在中國東北地區,也常出沒於山脊、矮林灌叢和岩石較多或礫石塘等山地,以利於捕食。
虎常單獨活動,只有在繁殖季節雌雄才在一起生活。無固定巢穴,多在山林間游盪尋食。能游泳,不會爬樹。
由於林區開發、人口激增,過去偏遠地區都已發展為村鎮,虎亦常到林區居民點附近覓食。虎多黃昏活動,白天多潛伏休息,沒有驚動則很少出來。虎的活動范圍較大,在北方日尋食活動范圍可達數十公里;在南方西雙版納因食物較多則活動距離較短。
(7)印尼老虎島在哪裡擴展閱讀:
虎的體態雄偉,毛色綺麗,頭圓,吻寬,眼大,嘴邊長著白色間有黑色的硬須,長達15厘米左右。頸部粗而短,幾乎與肩部同寬,肩部、胸部、腹部和臀部均較窄,呈側扁狀,四肢強健,犬齒和爪極為鋒利,嘴上長有長而硬的虎須。
全身底色橙黃,腹面及四肢內側為白色,背面有雙行的黑色縱紋,尾上約有10個黑環,眼上方有一個白色區,故有「吊睛白額虎」之稱,前額的黑紋頗似漢字中的「王」字,更顯得異常威武,因此被譽為「山中之王」或「獸中之王」。
虎強壯高大,毛色從北而南呈黃色到紅色漸變,有深色條紋。不同於獅子吻長所以臉廓狹長的特點,老虎吻部較短,顯得頭大而圓。
雌虎開始懷孕,生活仍舊孤獨,只是多了懷孕,不過,單調的獨居生活因為懷孕而有了某種寄託。發情交配期一般在11月至翌年2月份,發情期間,虎的叫聲特別響亮,能達2千米遠。懷孕期105天左右,每產1-5仔,通常2仔,新生虎仔重約1千克,哺乳期5-6個月。
雌虎和幼仔在一起生活2-3年,小老虎跟隨母親生活兩年左右,它的主要課程是學習服從,然後是訓練爬樹、追蹤、撲殺、搏擊,這是它們日後生存下去的必備技能。在此期間雌虎不發情交配,故在自然條件下雌虎要每隔2-3年才能繁殖一次。雌虎3年齡時性成熟,雄虎要更晚些。虎的壽命一般20-25年。
⑧ 熱帶雨林里有老虎嗎老虎都生活在哪裡
熱帶雨林一般在赤道兩側,世界上目前有三個地區分布,一個是亞馬孫河流域,一個非洲剛果盆地,再就是東南亞一帶,像印度尼西亞,中南半島這些地區,其中亞馬孫河所在的南美洲是沒有老虎的,有美洲虎也叫美洲豹,但不是老虎,非洲剛果盆地肯定也沒有老虎,東南亞有老虎,主要是印支虎,馬來虎和蘇門答臘虎,印支虎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島,馬來虎主要在馬來半島,蘇門答臘虎則分布在印尼的蘇門答臘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