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斑帆巨蜥哪種最好
科莫多是好養,但是有毒腺,而且身形龐大,你想死就養吧,而且那一條苗都要八千多,沒事幹了買那個。 你要想養蜥蜴就先了解清楚,一般蜥蜴都需要 UVB UVA這些燈管,或者太陽燈,不然是很難養活的。
② 怎麼區分買的鴨是公還是母
觀察顏色、聲音和性羽
觀察鴨子的羽毛。在交配的季節里,公鴨會用自己鮮艷的羽毛來吸引母鴨。交配季節結束後,公鴨會經歷脫羽期,羽毛的顏色不再鮮艷,看起來會很像母鴨。
綠頭鴨的公母差異很明顯。母鴨的顏色是非常暗的棕色;公鴨的顏色就很鮮艷,翅膀上還有一道很亮眼的紫色。
帆背潛鴨這個品種的公鴨是純白色或者淺灰色的,母鴨是灰棕色的。
在交配的季節里,公鴛鴦的羽毛是灰色的,翅膀上還有藍色的標記;母鴛鴦通常是灰棕色的。
北美斑鴨這個品種的公鴨和母鴨羽毛顏色非常相似。如果單單看它們的羽毛顏色,不太容易區分出公母
③ 怎樣分月光魚的公母
1、成魚化的雌魚、雄魚體色相近,同樣美麗,因此辨別不太容易,只有在雌雄魚性成熟時才易分辨。
2、雌魚身體比雄魚粗壯,腹部膨大,性成熟時有黑斑出現,月光魚屬卵胎生魚類,5~6月齡時性腺開始成熟。
3、從體型方面來說雌性月光魚體型相對而言較大,雄性月光魚體型偏小,顏色更為鮮艷一些。
4、從臀鰭方面來說,雄性月光魚的臀鰭已經演化成為交尾器,是尖的,雌性月光魚的臀鰭是扇形的。
(3)印尼斑帆怎麼區分公母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月光魚性情溫和,易飼養。飼養水溫以22-28℃最佳,極端水溫不能低於16℃,喜弱鹼性水質,水的pH保持7.4左右,更換新水時可加少許鹽。
2、月光魚的飼養難度不大,屬於比較容易飼養的品種,只要給予穩定的水質以及營養均衡的餌料,就能讓月光魚健康的成長。月光魚的餌料主要以活水蚤為主。
3、月光魚不挑食。性情溫順,愛靜,游動覓食都很文雅。月光魚的餌料以活水蚤為主,也可投喂一些切碎的菠菜或萵苣葉。為保持本品種的品質,多個品種不可混養在一個水族箱中。除了餵食活水蚤,也可投喂一些切碎的菠菜或萵苣葉來飼養月光魚。
④ 怎麼分辨魚的雌雄
各種魚的雌雄分辨
各種魚的雌雄分辨都不同.
我舉幾個例子:
花鱂科
花鱂魚是熱帶魚了,最好區別雌雄的魚類,區別方法主要是看臀鰭,成尖形的是雄魚,成扇形的是雌魚。
代表魚種:
⑴孔雀魚⑵劍尾魚⑶瑪麗魚
脂鯉科
脂鯉科的魚類品種繁多,區別雌雄的方法各有不同,但大體來講,主要是雄魚的顏色比雌魚艷麗,體形比雌魚要小,雌魚性成熟時,腹部比較膨脹。
代表魚類:
⑴霓虹燈(紅綠燈):雄魚臀鰭末端呈尖狀,顏色較深,身體較細3,雌魚臀鰭呈扇形,顏色較淺,身體粗壯。
⑵寶蓮燈:雄魚身體細長,雌魚身體粗壯。
⑶九間魚:區別比較困難,主要是雌魚性成熟時,腹部較膨脹。
⑷黑線鉛筆:區別比較困難,主要是雌魚性成熟時,腹部較膨脹。
⑸黑裙魚:雄魚身體細長,背鰭和臀鰭的顏色為黑色,鰭末端尖而長,魚體顏色叫黑。雌魚身體粗壯,背鰭和臀鰭顏色較淺,臀鰭末端短而圓,體色較淡,腹部較膨脹。
⑹食人鯧:區別比較困難,主要是雄魚細長,顏色較深,雌魚顏色較淡,身體粗壯,腹部較膨脹。
鯉科
鯉科的魚類品種繁多,區別雌雄的方法各有不同,但大體來講,主要是雄魚的顏色比雌魚艷麗,體形比雌魚要小,雌魚性成熟時,腹部比較膨脹。
代表魚類:
⑴虎皮魚:區別比較困難,唯一區別方法是,雄魚背鰭邊緣呈深紅色,雌魚顏色較淺,腹部比較膨脹。
⑵斑馬魚:雄魚白蘭色條紋偏黃,間以檸檬色條紋,雌魚白蘭色條紋偏蘭,而且艷麗,間以灰銀色條紋,身體比雄魚粗壯,各鰭比雄魚短小。
⑶銀鯊魚:區別比較困難,主要是性成熟時,雌魚腹部比較膨脹。
⑷金絲魚:區別比較困難,雄魚的顏色比較艷麗,雌魚比較粗壯,最可靠的方法是雄魚追逐雌魚時,可分辨出雌雄。
麗魚科
麗魚科的品種最多,區別方法也是最多的,基本的區別方法是,雄魚的體形都比雌魚大,顏色也比雌魚艷麗,各別雄魚頭額向上鼓起,雌魚頭額較平。雄魚的各鰭比雌魚的長。
代表魚類:
⑴火口魚:認真觀察,可以看到雄魚的背鰭尖而長,雌魚的背鰭圓而短。
⑵寶石魚:認真觀察,可以看到雄魚的背鰭尖而長,雌魚的背鰭圓而短。
⑶鳳凰魚:認真觀察,可以看到雄魚的背鰭尖而長,雌魚的背鰭圓而短。
⑷神仙魚:雄魚體形較大,頭部鼓起,各鰭較長,雌魚頭部叫平,各鰭較短。
⑸地圖魚:雄魚身上的斑塊和條紋較多,雌魚較少,顏色比雄魚淡。
⑹菠蘿魚:雄魚身上有金紅色斑點,雌魚較少,而且顏色比雄魚淡,雄魚體形比雌魚大。
攀鱸科
品種較多,區別方法主要是雄魚的顏色比雌魚艷麗,體形比雌魚大,各鰭較長。
代表魚類:
⑴珍珠魚 ⑵泰國斗魚 ⑶接吻魚 ⑷蘭星魚
鯰魚科
鯰魚科的品種也很多,雌雄的區別非常困難,主要雌魚性成熟時,腹部比較膨脹。
代表魚類
⑴三間鼠 ⑵虎頭鯊 ⑶清道夫
古代魚類:
古代魚類的品種也很多,雌雄的區別非常困難,主要雌魚性成熟時,腹部比較膨脹。
代表魚類:
⑴象鼻魚 ⑵七星刀 ⑶黑鬼魚 ⑷龍魚:龍魚的區別不算困難,主要是雄魚的腹鰭尖長,雌魚較短,雌魚性成熟時,腹部膨脹。
射水魚科
射水魚科的品種也很多,雌雄的區別非常困難,主要雌魚性成熟時,腹部比較膨脹。
代表魚類:
⑴射水魚
⑤ 如何分辨一條魚是公是母
魚類不像有些動物那樣,一眼就能辨出雌雄。但對某些種類,只要仔細觀察,還是可以利用某些外部形態特徵來辨明其性別的。 1.體長大多數種類的同齡魚,雌體一般要比雄體大一些。這種差異,是由於雄魚成熟較早和壽命稍短的緣故,它可保證種群有較高的繁殖力。這種差別在有些種類並不十分明顯,比如鯉魚、鯽魚,雄魚僅比雌魚小若干厘米。而有的種類則相差很大,非常明顯。鳳鱭(俗稱鳳尾魚)是我國人民非常喜歡吃的一種風味獨特的小型魚類,雌魚一般體長約16cm,雄魚僅長10cm。漁民用來張捕的刺網,其網眼的大小是以能捕獲雌魚來確定的。大口魚類中的奇棘魚,雌魚體長可達27cm,雄魚只有4cm。箭魚素有游泳冠軍之稱。在北半球所捕獲的箭魚,60kg以下的幾乎全是雄魚,雌魚則全在100kg以上。康吉鰻兩性間的差異更為明顯。雌魚可達45kg,而雄魚不足1.5kg。體重相差30倍。魚類中兩性間體長差異最大的也許要屬角了。雌體長1.5m左右,而寄生在它身上的雄,體長僅是雌的1/10,甚至1%。以致在很長時間里,人們把它們當成了兩種截然不同的魚類。與此相反,也有些種類,如黃顙魚、棒花魚、鱈魚、羅非魚等,卻是雄魚大於雌魚。這種現象僅出現於雄性有保護後代任務的種類中。2.頭形有些種類,可從頭部的形狀及其頭部器官的形狀和位置,來辨別雌雄。海洋中以飛魚為食的鰍,雌魚頭部的形狀並沒有什麼特別,但雄魚頭部背方卻突起的很高,從側面看最前部直上直下,像個方頭。以泥中的有機物和底棲生物為食的甲鯰.雌雄不僅在吻和口的形狀上不同,而且生在頭部的剛毛的數目和形狀也不同。雄魚的數目多、粗長而且多肉。某些比目魚兩性的差異表現在兩眼的間距上。其中的鮃魚、魚,雄性兩眼間的距離.要比雌性寬得多。3.鰭形銀魚是身體細長而透明的小型魚類,我國太湖銀魚更以肉鮮味美而著稱。銀魚雄魚的臀鰭上方有一列鱗片,雌魚則沒有。魚、馬口魚這兩種雄魚臀鰭前部的鰭條,都顯著地延長。不少的魚可從胸鰭上的差異來區別兩性。鰻鱺、擬鯉的胸鰭,雄性呈鐮狀,末端尖長,雌魚則呈圓形,末端鈍圓。泥鰍恰好相反,雌性胸鰭末端呈圓形,雄性卻呈尖形。鰍科許多種類的雄魚,其胸鰭和腹鰭都有延長的鰭條。劍尾魚為熱帶魚,是水族館中良好的觀賞魚類。雄魚尾鰭下葉引長,像一把伸出的劍,它跟雌魚普通形狀的尾鰭截然不同。與劍尾魚同科的帆鱂魚,兩性的差異則主要表現在背鰭上。雄魚的背鰭不僅像船帆,而且上面還長有像眼睛一樣的美麗花紋。4.體色一般來說,雄魚的體色要比雌魚漂亮得多。雌性虹鱂魚全身為灰綠色,雄性則有各種美麗的色斑。某些種類的隆頭魚,雄性的身體和鰭均為黃色或橙色,其間雜以紅色,眼後有五六條青色的帶紋;雌性則沒有漂亮的帶紋,體色為紅色。生性愛斗的暹羅搏魚,形色俱佳,尤為漂亮。雄魚的鰭特別長大,宛如彩裙,飄飄若仙。體色一般呈棕紅色,遍身布滿了彩色的斑紋,從頭到尾金光閃爍,整個魚體就像一幅絢麗的圖案。雌魚體色灰暗,同雄魚相比,顯得遜色多了。5.性徵許多魚類具有明顯的性徵,區別雌雄比較容易。我國淡水水域有一種常見的鰟魚是種小型魚類。雌魚的肚皮下掛著1個長長的產卵管。板鰓魚類如鯊、鰩等,雄魚的腹鰭上有1對用於輸送精子的器官——鰭腳,鱂類中,不少種類的雄性魚,具有1個由臀鰭演變而來的復雜的交尾器。還有些種類,在生殖季節,雄魚的全身或某一部位會出現「追星」,為白色堅硬的錐狀體,這是表皮細胞特別肥厚及角質化了的結果。種類不同,追星分布的部位也有所不同。香魚、雅羅魚遍布全身;金魚分市在鰓蓋、胸鰭、臀鰭和背鰭上;我國的四大家魚(青魚、草魚、鰱魚、鱅魚)則分布在胸鰭上。漁業科技人員在進行家魚人工繁殖催青時,只要用手一摸胸鰭,便能區分出雌雄。這是因為雌魚的胸鰭十分光滑,而雄魚特別粗糙,甚至有刺手的感覺。性腺特徵</B>對某些魚類,如果從外部形態和性徵上區別不出雌雄,那就只有藉助解剖手段觀察性腺來區分了。絕大多數魚類的性腺是成對的,只有少數魚類,如黃鱔,是成單的。魚的卵巢,有青、黃、橙、紅等多種顏色,平時較細而延長。快到生殖季節時,卵巢便脹得很大,充滿了體腔的大部分,裡面的卵子粒粒可見。生殖季節里,輕壓魚的腹部,如有顆顆卵粒從生殖孔流出,此魚是雌性。雄魚的精巢,為乳白顏色,體積要比卵巢小得多。每邊的精巢後面,有一個短的輸精管通到生殖孔。生殖季節里,輕壓魚的腹部,如有乳白色的精液從生殖孔流出,此魚肯定是雄魚。雌雄同體和性逆轉</B>就現在所知,在軟骨魚類中尚未發現雌雄同體現象。硬骨魚類中,鯡、鱈、黃鯛、鰈等魚類中都有這種現象。鱸形目屬中,有幾種魚是永久性的雌雄同體。能進行自體受精的,目前僅見於海鱸。據說墨西哥灣有一種鱸科雌雄同體的小石斑魚,也是自體受精。脊椎動物中,僅在魚類中才有這種罕見的現象。雌雄同體魚類的性腺分布,隨種類的不同而不同。有的魚類,像鯡魚,一邊是精巢,一邊是卵巢,有的魚類,像黃鯛,每側既有精巢又有卵巢 除了自體受精的海鱸外,雌雄同體魚類的交配方式,就像蚯蚓那樣,受精作用需要兩個個體才能完成。黃鱔的性別常常使人產生疑問。小黃鱔體內都是卵子,而大黃鱔體內都是魚白。幾乎全部黃鱔的性腺,從胚胎期到成熟時都是卵巢,即黃鱔小的時候都是雌性的,產卵後卵巢就發生改變,慢慢地變成了精巢。也就是說,黃鱔由雌變成了雄的,而且至死都為雄性,性別上不再發生變化。生物學上把黃鱔這種由雌變雄的特殊生理現象,稱之為性逆轉。黃鱔的性逆轉,並非某一個體發生的變異,而是整個種族的發育規律。由卵孵化成的幼鱔,第一年產卵後,到第二年即變成雄鱔,跟下一代的雌鱔交配產卵。這樣,每年都有一批變性的雄鱔,每年都有一批新長成的雌鱔,所以黃鱔的婚姻全部為「老夫少妻」。某些雌雄同體的魚類,也常有性逆轉現象發生,這主要是由於雄性和雌性性腺發育的時間及其變化情況不同造成的。雌雄同體的黃鯛,幼年時具有兩性生殖腺,但排卵後,卵巢進入休止期,精巢開始發育。所以,在剛開始成熟的個體中,雌魚占絕大部分,隨著個體的增長,雄魚就逐漸增多。黑綢則是精巢先成熟的實例。黑鯛幼年時只有精巢,待長到5cm時,開始出現卵巢腔,產生卵細胞。持續到四齡後,有的個體精巢退化,有的卵巢退化,從而成了雌雄異體。
⑥ 雷龍魚要怎麼分辨公母呢需要注意哪些細節呢
黃金眼鏡蛇雷龍——橙斑鱧
黃金眼鏡蛇雷龍這個品種的雷龍其實公母差異還是很大的。其實網路上流傳的一種區分公母的方法就是看生殖孔,生殖孔是長的就是公魚,圓的就是母魚。但是這個方法還是比較不適用的。因為剛剛排泄糞便之後公魚的生殖孔看上去也是圓的,很多人就會誤以為它是一條母魚然後把這條眼鏡蛇和另外一隻公蛇放在一起,導致打得不可開交。
⑦ 如何分辨羅漢魚是否為極品
花羅漢的鑒賞標准
2006-4-11 10:29:05 美魚論壇
部位表現度比例 1.整體美感包括了第一印象,以軀體協調勻稱、泳姿順暢俊美、具皇者氣度,活潑好玩,敢於表現自己而不畏旁人視線。佔15%
2.身型以短身高背,軀體厚實,雄壯氣勢;體高與體長(鰓蓋後不含各鰭)的比例應在1:1,方型是最美的體型。佔15%
3.頭部額珠渾圓飽滿,與軀體比例協調的前提下越碩大隆起的額珠越好。佔15%
4.眼睛應直視或遠瞻有靈氣而不下望,黑的黝亮,紅的朱赤,白的雪白,清楚分明。佔5%
5.嘴部不要過長,明顯而短小為佳。佔5%
6.各鰭鰭緣完整無缺刻,鰭條清晰聳直,各鰭挺直延展有如揚帆,鰭面寬敞巨闊,色彩絢麗,而且能完美地搭配魚體;身體顏色珠點能延伸至各鰭。佔15%
7.體色顏色奪目,色調配搭和諧,珍珠點均勻緊密地散布於每一片鱗與每一幅鰭上,發出一致的圓潤光彩。若軀乾的珠點能延續到各鰭,連接成一整體,為上品。佔15%
8.花紋分布以超過軀體一半以上為標准。若從鰓蓋一直延伸至尾部是最好的。排列左右側對稱。墨斑鱗明亮,黝黑鮮明。金銀線圈應完整包裹墨斑鱗,與底色形成鮮明對比。佔15%
羅漢的品系區分
2006-4-11 10:32:09 美魚網 海風
前幾天有朋友打電話問要羅漢,當我問他要什麼品種的羅漢時,他卻說,要 珍珠、紅鑽、還有一條龍的。其實這三種都是一個品系,那就是珍珠系。
其實現在有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羅漢的品系,把品種搞的一團糟。
以本人的經驗,把羅漢分為這么幾個系,金馬騮[金花系馬騮、珍珠系馬騮]、金花[五彩金花、幻彩金花、魔眼金花]、金猴子[猴王]、紅馬騮[馬來系、泰系]、珍珍[黃金、一條龍、紅鑽、鴻運當頭、藍鑽、金水銀、元寶]、花角。
現在市場上流行最火的就是珍珠,因為珍珠至從有羅漢這個品種起就沒有淘汰過,比如花角,雖然顏色珍點漂亮,但沒有水頭的,一般都是肉頭,角頭,因此早早的就被淘汰。
1、這些品種最貴重的屬於金馬騮,因為這一品種比較少見,金線與身型顏色都是屬於最漂亮的。起頭率比較低,大部分都是肉頭,有半水頭的就已經算是極品了,因此這品種一直排在第一位。
2、金猴子、屬於金馬騮和珍珠雜交出來的新品種,看身型和珍珠差不多一樣,但看身上的金線卻帶滿了金馬騮的血統,此魚彌補了金馬騮的一點,便是這類魚有水頭,但數量較少、市面比較少見。
3、金花,金花相對來說起頭率在百分之20以上,也屬於比較珍貴的魚,這種品系的魚起來頭會很大,具統計現在起頭最大的便屬於金花了。但金花要有一定的經驗才可以養出最好的狀態,有時甚至換一次水,哪怕是一點點的小環節便會給金花的頭型造成威脅,從鼓起的大水頭縮的一點也沒有。因此養金花要特別注意。
4、紅馬騮,紅馬騮前段日子炒的很火,從小魚4公分開始這樣的魚就會發色而且還會起小頭,這樣的魚最大的一個缺點就是長大後有一部分會退色,鰭會分開,大約在15公分左右的時候便會發現。一般退掉鮮艷的紅色會慢慢轉變成黑色或者黑色,樣子越來越出現不佳的狀態,不過這只屬於一部分,不針對所有的來講。
5、珍珠,此類魚品系屬於最多的,也是最長見的,起頭率高達百分之40以上。分為很多的子品系,黃金、一條龍、紅鑽、鴻運當頭、藍鑽、金水銀、元寶等等,價錢適中,對於初養羅漢和做生意的商家來說,此類魚比較受到愛戴。
6、花角、花角屬於羅漢起使起出現的品種,此類魚亮片與花紋都屬於最靚的,但最大的一個缺點便是沒有水頭,大部分都是肉頭與角頭,隨著愛魚者對羅漢起頭的追求,花角一步一步的被淘汰掉。
總結,講了這么多,希望給初養羅漢和對品種不清的朋友們帶來幫助,謝謝。
如何選購珍珠羅漢魚?
選購一隻珍珠羅漢魚時須注意的事項:
除了魚只的健康外,第一就是其體型要寬闊,但不可太肥或臃腫;此外,尾部及鰭也同樣要寬大。第二,顏色要配合,身上花點要明顯,不過不可雜亂;當然,頭部腫瘤是越大越受歡迎。因此,該魚的身價也隨著等級來定價,一隻成熟上品的珍珠羅漢魚目前市價逾千元,而極品的珍珠羅漢魚市價也介於二至三千元不等,不過也有炒家將價格炒得更高。
[轉帖]怎樣挑選羅漢 1、成魚篇
美是主觀的,是有偏差的,一個地方的美感對另外的地區可能就是缺陷,所以美是沒有準則的。也因如此,任何事物給予人們的整體印象,就顯得特別重要。如果將某條魚身體的各部位分別的仔細觀察,會覺得這里不美,那裡有缺陷,一旦退後一步觀察它的整體感,剛剛所被挑剔的部位居然不在礙眼,反而會讓人們覺得賞心悅目,也許這就是整體均衡所給予人們產生的印象,而這印象絕對是主觀的。
以上這段文字的意思是告訴魚迷,對於花羅漢的挑選在幾個原則上掌握後,最重要的還是這條魚給你的整體感覺,可千萬不要太過於鑽牛角尖。
選擇一條漂亮的花羅漢,請注意以下幾點:(供參考)
1.頭部:隆起的頭部不是越大越好,須配合體形均衡的成長,須渾圓不能有凹凸不平及過於向下垂,從正面觀看,左右平均,飽滿圓潤。分布於頭部的墨斑鱗片大小須適當,若能左右對稱更好。而紅點或珠點也須平均分布,無大小不均或出現雜斑者更佳。還有就是頭部之下的口吻端,千萬不要過於突出,比例搭配要協調,不影響整體性。
頭型雖大,但有凹陷。 很漂亮的頭型,渾圓與臉搭配和諧。 幾乎沒有隆起的頭型。
頭型稍嫌過高,不夠渾圓 口吻部看起來過大不協調。 色澤很艷麗,但不夠隆起。
2.墨斑鱗片(萬能花,花紋):在馬國有些地區甚至認為沒有墨斑鱗片的魚,就失去花羅漢的真意,現今很多創新的花羅漢品種,便是標榜全身無墨斑鱗片,取而代之為色彩鮮艷全身滿是珠點的新品系。在目前花羅漢的比賽其評分項目中,墨斑鱗片占的分數頗重。因此需不需要墨斑鱗片這點,就由飼養者根據自己的喜好去選擇了。一般對墨斑鱗片的要求要大朵而明顯,有臉頰部位平均分布到尾柄部位。這些墨斑鱗片須被銀色的燮��〈嗣�貿莆�耙�甙��保�氐閌僑綣�廡┮�囈��卟糠盅詬牽��以說男緯晌淖只蟯及剛擼�擻愕納砑鬯布渚頭�思阜��涑善婊蹩刪印D�吡燮�粑��耪擼�硪慌?近背鰭部)要求重點和下排花一樣,有加分效果。因為長得美觀的雙排花紋可是很少見的。
大朵連線的單排花,從頭到尾。但墨斑形狀不夠完美。 雙排花夠明顯,但連在一起破壞整體美感。 從頭到尾墨斑大小不均,*近背部的二小點墨斑反而成敗筆。
墨斑只有小小的分布,還不如沒有。 墨斑明顯,分布重心稍嫌*後。 如上排墨斑能整齊分布更好。
3.珠點(金點,亮點):珠點的分布,是近年新,馬兩地魚迷玩賞的重點。珠點的形成也是和後來與之改良的魚種,遺留的基因有關,爾後被繁殖者強化,成為新一波的風潮。珠點在體側的分布須均勻,最好整身都有,但下腹部位是珠點較難形成的位置。而臉頰周邊及頭部因品種改良之故,有些為整片的紅色或紅斑分布而無珠點,也是另一種欣賞角度,就是把點當成只要全身分布均勻的紅點(紅斑)或珠點,就是一條優質的花羅漢。當然珠點須晶亮耀眼,而紅點(紅斑)須呈清晰分離狀且色澤鮮明。
青色的珠點雖布滿全身,但整體色澤不夠討喜,可以用做改良品種。 體側成整片狀的晶亮鱗片,似乎感覺不出珠點的分布。 珠點分布零零散散,不夠豐富。
珠點分布均勻,晶瑩剔透。 珠點幾乎沒有,但色澤艷麗。 體側為大珠點狀分布,色調分明。
4.各鰭:雖然魚身上的各鰭,都是鑒賞一條魚的重點。但胸鰭與腹鰭變化不多,因此只要不是畸形,大多被魚迷忽略,而把目光集中在另外三鰭,所以這里我們重點介紹後三鰭的挑選。
背鰭,臀鰭:兩鰭的鰭尖會延伸拉長,形成花羅漢觀賞上的另一個重心,這已是所有魚迷的共識。然而形狀,大小和是否對稱,則又與體形的大小均衡有關。因為若不從整體來觀看,太大的鰭形與過度拉長的鰭尖,反而失去美感。尤其是過度拉長的鰭尖,若支撐力不足而下垂或折損,變令此魚失去活力,造成敗筆。因此上,下鰭須有力撐開,以鰭形飄逸優雅為佳。鰭形上的珠點和鰭條也須工整流暢。
背鰭延伸的鰭尖支撐不起。 鰭型不佳沒有飄逸感。 背鰭算的上飄逸的鰭型,但臀鰭 鰭型不佳。
背鰭與臀鰭的網狀珠紋不清晰。 鰭型不佳背鰭延伸一半下垂。 背鰭和臀鰭搭配還不錯。
尾鰭:在珍珠羅漢出世之後,其鮮明的色調與造型,深受馬國魚迷喜愛,但拉長下垂的尾鰭,卻也一直為魚迷們所垢病。因為在早期創作的花羅漢里,讓人們有強壯威武的感覺,因此魚迷們希望花羅漢,除了色彩美麗外,也要有配得上其美感的尾形,所以很多繁殖者紛紛以扇型尾作為改良固定的目標。
2、小魚篇
花羅漢是由數種南美洲中大型慈鯛的混血品種,遺傳基因極不穩定,可能一對
花羅漢種魚,即可產下數種顏色不同的小魚出來,也就是無法固定,所以才會
給予飼養繁殖者無限的期待,這就是它們吸引人們的原因之一。
通常上百條仔魚在魚缸中會讓人眼花繚亂,我們為大家介紹一些基本的挑選方
法供大家參考:
1.一定要確認種魚是否優質品種。
2.了解種魚的年齡及繁殖數量等情況。
3.挑選小魚時先要排除有殘缺,病態的仔魚。
4.仔魚身上閃耀的珠點分布不能太少。
5.仔魚的墨斑鱗片從頭到尾都要明顯的生成(仔魚的墨斑
鱗片的變化很大,就算連貫成線也無妨,最重要的是清 晰,明顯)。
6.仔魚在1寸半時,即可看出長大後身形是否短身,因此 要挑選魚身較寬,較圓的仔魚。
7.各鰭要舒展,直立,尾鰭須寬大(扇形尾)
挑選好自己心愛的小魚,回家後更須細心飼養,活餌每天最少要一餐,以增強魚兒的活力和鬥志。
人工飼料必不可少高營養,高蛋白,天然揚色,能讓你的魚兒色彩鮮艷,身強體壯。還要提供給仔魚足夠的活動空間,每天利用一些時間多親近它們,並訓練與它們玩耍,培養仔魚積極,張揚的個性。
⑧ 斑帆蜥和犀牛鬣蜥哪個成體大
摘要 你好,如果是成體的斑帆的話,是成體斑帆大,印尼帆蜥長1.5米,成熟雄性犀牛鬣蜥體長是1.4米。
⑨ 有人知道這是什麼魚嗎 怎麼分辨公母
如圖 , 應為
脂鯉科 Characidae 魮脂鯉屬 Hyphessobrycon 魚類
下圖為 本氏魮脂鯉Hyphessobrycon bentosi ,俗稱 新大鉤扯旗、玫瑰扯鰭、玫瑰旗燈魚、大帆彩旗
性情較溫和,可與其他魚只同居一處。雜食性,喜食薄片飼料及各種活餌。
⑩ 三湖慈鯛坦鯛分類
坦干伊喀湖慈鯛的分類
2012-03-04 18:45:04 來源:互聯網 評論:0 點擊:2864
作者:fisher(台灣)前言 坦干伊喀湖慈鯛(以下簡稱坦鯛)的 高貴華麗是世上獨一無二的坦湖造成的。說到坦鯛之前,當然不能不談坦干伊喀湖啰。坦干伊喀湖是一個斷層湖,起源於一千一百萬年至三千萬年前地殼的運...
作者:fisher(台灣)
前言
坦干伊喀湖慈鯛(以下簡稱「坦鯛」)的 高貴華麗是世上獨一無二的坦湖造成的。說到坦鯛之前,當然不能不談坦干伊喀湖啰。
坦干伊喀湖是一個斷層湖,起源於一千一百萬年至三千萬年前地殼的運動,由地殼運動所形成的斷層剛好貫穿了剛果河的第一大支流——古馬拉卡拉斯河而成湖。湖面積34000平方公里為非洲第 二大湖,深度1470m,僅次於貝加爾湖,也是世界第二深湖。湖被四個國家劃分,其東北方屬於普隆達、西面屬於薩依、南面則屬於尚比亞、東岸則屬於坦尚尼亞管轄,南北長約650公里、東西最寬達80公里、最深 處1470米。
不論坦干伊喀有多深,因為水溫多在24~29℃間,溫差不大,故坦干 伊喀水生生物全部集中於水深200m以上的水域,而魚只多生活在水深100m內的含氧層。
坦干伊喀湖多砂岩。其岸邊多石砂岸,沿岸混雜。這些富含鹽分的砂岩使得整 個坦干伊喀的水質多為鹼性硬水,其基本水質狀況大約為pH8.8~9.3、dH13、能見度約20m,是世界上最清澈 的湖泊之一。
坦干伊喀湖慈鯛目前計有50餘屬,已知的坦魚超過200種是特有種,已被分類、描述的特有種就達170多種,包含了全世界最大的慈鯛——90天使,還有極小2cm的卷貝魚。坦干伊喀湖慈鯛體型,習性較其它湖的慈鯛差異性極大,這也正是其引人入勝、搜集、飼養之處。
坦干伊喀湖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慈鯛產區之一,是坦干伊喀重要的經濟來源。湖裡出產的慈鯛等各類觀賞魚色彩艷麗,形態怪異,習性可愛,令人驚奇,而且同種之間因為地域上的差異所產生的變化令人咋舌。凡是開始接觸坦干伊喀湖慈鯛的人,沒有人不沉迷於其中的,坦干伊喀湖慈鯛的魅力已深深吸引著世界各大洲觀賞 魚愛好者!!
因地域性質的差異性,坦鯛的分類是相當困難的,目前還有許多尚 未定位的種類,如蝴蝶魚中就有許多品系尚待運用分子生物學進行研究。
經DNA鑒定, 坦鯛達50餘屬,但有些是在市場上少見或無法見到或無適當中文譯名,因此在此僅介紹較常見種屬及其代表 魚只,供坦鯛愛好者參考。依其屬名字母順序簡述如下:
一、Altolamprologus高身亮麗魚屬(珍珠 虎類)
種類:常見有A.calvus(噴點珍珠虎)、A.compressiceps(黃金珍珠虎)。
環境:大塊岩石 堆棧的淺水區,經常在岩石表面30~100cm處游移。
體長:公魚約15cm,母魚約9cm。
食物:小蝦、 小魚或甲殼類動物,人工養殖可用薄片飼料。
水質:27℃以下,硬水,pH8~8.5。
魚缸:至少90公 升、3尺以上的缸較好。
性別:除體型外,公母幾乎無差異。
特徵:鱗片厚實,頭部確吻部比例大, 身體側扁。
習性:除繁殖期外,領域性不強,個體間爭斗不明顯,但體型太小的魚可能會被吞食。
二、Asprotilapia蛇羅非魚屬
種類:僅有一種A.leptura( 雷伯天使)。
環境:大塊岩石堆棧的淺水區,經常在岩石表面覓食游動。
體長:約10cm,公魚稍大 於母魚。
食物:浮游或附著性藻類、人工飼養可用薄片(不宜用浮性顆粒)。
水質:28℃以下,硬 水,pH8~8.5。
魚缸:100公升以上,3尺以上的缸較好。
性別:體型差異不大,體色相同難以分辨 。
特徵:體修長,口器朝下,吻端為肉質。
習性:聚群,習慣用腹部貼近岩石表面游動,但3尺缸內 魚只少時,種內斗爭明顯。
三、Aulonocranus顱盔麗魚屬
種類:有一種 A.dewindti(閃電藍波)。
環境:砂石交錯的過渡區,遍布粗沙與礫石。
體長:約13cm。
食物 :甲殼類、昆蟲幼蟲,人工飼養可用薄片及顆粒飼料。
水質:28℃以下,硬水,pH8~8.5。
魚缸: 150公升以上,4尺以上的缸較好。
性別:體型差異不大,雄魚體色為黃、藍紫交錯,背、臀鰭邊緣呈黃 色,腹鰭末稍有黃點。雌魚顏色多以銀白為主,腹鰭較短,臀鰭通常為圓弧狀。
特徵:下頜比上頜稍突 出,口中齒明顯,腹鰭延長。
習性:公魚常會形成繁殖區,各巢相距數料,母魚通常成群。
四、Benthochromis深麗魚屬
產地:坦湖。
種類:共有2種,較常見有B.tricoti(航 空母艦)。
環境:空曠的水域,底部為砂質,少有大石塊阻礙。
體長:約18cm(不包括尾鰭延長部 分)。
食物:小蝦、浮游藻類,人工飼養可用薄片及顆粒飼料或豐年蝦。
水質:28℃以下,硬水, pH8~8.5。
魚缸:200公升以上,4尺缸以上較好,需有沙子。
性別:體型差異不大,雄魚體色藍紫 底白色縱紋下頜為黃色,腹、臀、尾鰭邊緣延長,腹鰭偏黑雌魚顏色多為銀白為主,各鰭不延長,臀鰭通常 為圓弧狀
特徵:下頜比上頜稍突出而嘴型上翹、吻端較鈍;體型稍近藍劍沙,但臀鰭較大。
習性:幼魚經常在孵化後停留在母魚口中生活一段時間,未成魚常聚集在水深超過50m生活
五、Boulengerochromis金屬色鯛屬
種類:僅有一種B.microlepis(90天使)。
環境:空曠的水域,底部多為砂質,少有大石塊及礫石。
體長:約70~90cm。
食物:魚及無脊 椎動物(幼魚),人工飼養可用顆粒飼料。
水質:28℃以下,硬水,pH8~8.5。
魚缸:500公升以上 ,至少要4尺以上的缸,底鋪細沙及石塊。
性別:體色差異不大,體型則有較明顯差異,雌魚約60cm。
特徵:魚體為金黃底色,體側中央有4個黑點,成魚鰓蓋處有藍色斑紋。
習性:平時在深水處沙地活 動,追捕X屬魚類,繁殖時移至砂石淺水區。
六、Callochromis銜麗魚屬(珍珠類)
種類:共有4種,較常見的有C.macrops(紅金珍珠、紅金天使)和C.pleurospilus(彩虹珍珠)。
環境:靠近河流的淺水區,底部多為砂質,並有生長的水生植物。
體長:C.macrops約16cm、 C.pleurospilus約11cm。
食物:泥沙中的昆蟲幼蟲、小型蝸牛等無脊椎動物,人工飼養可用薄片、豐年 蝦。
水質:28℃,硬水,pH8~8.5。
魚缸:200公升以上,Callochromis:(珍珠類)3尺以上的缸 較好,底鋪細沙。
性別:雄魚顏色多呈暗金屬紅色、臀鰭末稍有一大的橘紅斑,雌魚體色偏銀白。
特徵:頭部、眼睛比例大。
習性:多以泥沙地生活為主,習慣聚群覓食,有鑽泥沙習性,也會堆泥沙築 巢,成熟雄魚則用沙堆成火山口型地盤為巢。
七、Chalinochromis勒紋麗魚屬
種類:有2種,C.brichardi(金衣女王)和C.popelini(三線鳳凰,或稱二線金衣女王),未定 種C.sp「ndobnoi」(噴點金衣女王)。
環境:岩石堆棧的水域。
體長:最大約15cm。
食物:刮 食石塊上的小型無脊椎動物、淡水海綿和藻類,人工飼養可用薄片、小蝦和豐年蝦幼蟲。
水質:28℃, 硬水,pH8~8.5。
魚缸:100公升以上,3尺以上的缸較好,缸底需用岩石堆棧。
性別:成熟雄魚頭 部多呈突起,體色無差異。
特徵:吻小,上唇厚且有疣狀突起,以啄食為主,體色多為明亮的米色。
習性:多以岩石生活為主,生活范圍不大。
八、Ctenochromus單色鯛屬
種類:共有2種,以C.horei(噴火金剛)較為常見。
環境:富含沉積物及水生植物生長茂密 的泥沙地。
體長:雄魚最大體長為18.5cm,雌魚約14cm。
食物:雜食性,水草等水生植物、無脊椎 動物、小魚,人工飼養可用薄片、顆粒飼料和豐年蝦。
水質:27℃以下,硬水,pH8~9。
魚缸:250 公升以上,4尺以上的缸較好,底鋪沙及扁石塊。
性別:成魚體色差異不大,雄魚顏色較鮮艷繁殖時喉部 及胸腹鰭處呈黃色,臀鰭有一卵斑。
特徵:魚體為金屬底色,上有約10道黑色橫紋,體側有橘紅色噴點 。
習性:成熟公魚常在水草床中清出一塊區域做為領域。
九、Cyathopharynx 杯喉魚屬(藍波類)
種類:共有C.furcifer(藍波)和C.foai種。
環境:空曠的水域(常見 於25m深處),底部為砂質,有大石塊及礫石。
體長:約20cm(C.foai為25cm),雌魚約15cm。
食物 :藻類、小蝦,人工飼養可用薄片、豐年蝦無節幼蟲。
水質:27℃以下,硬水,pH8~9。
魚缸:250 公升以上,4尺以上的缸較好,底鋪沙及扁石塊。
性別:成魚體色差異大,雄魚顏色鮮艷多呈金屬藍色或 金屬綠色,腹鰭長而末梢有黃點,背、臀鰭邊緣為黃色;雌魚體色偏銀白或淡黃、腹鰭不延長。
特徵: 魚體為金屬藍或綠底色,腹鰭特長。
習性:多以沙地生活為主,習慣聚群,成熟雄魚則用沙堆成火山口 型地盤。
十、Cyphotilapia彎羅非魚屬(六間類)
種類:僅有C.frontosa(六間 )一種。
環境:岩石堆棧的水域(常見於25米深處),底部為石塊。
體長:超過35cm。
食物: 魚類(特別是Cyprichromis屬的魚)、蛻殼的甲殼類,人工飼養可用緩降型顆粒飼料或魚蝦。
水質:28 ℃以下,硬水,pH8~8.5。
魚缸:300公升以上,至少4尺以上的缸,底鋪沙及石塊並堆成洞穴。
性 別:雄魚顏色較鮮艷,額部突起;雌魚則無突起。
特徵:魚體為藍白底色,上有6~7條黑橫紋。
習 性:多以岩洞生活為主,習慣聚群,但母魚常多於公魚,游動緩慢,很少有急躁舉動。
十一、Cyprichromis鯉形鯛屬(藍劍沙類)
種類:共有C.leptosoma(藍劍鯊)、 C. pavo(孔雀劍莎)和C.microlepidotus(細鱗劍莎)3種, 2種未定種C.sp「zebra」(斑馬劍 莎)和C.sp「leptosoma jumbo」(巨型雷土索馬)。
環境:空曠的水域,底部為石塊。
體長 :C.leptosoma約9cm,其它約在12cm,人工飼養下可達14cm。
食物:浮游生物、小動物,人工飼養可用 薄片、小型魚顆粒飼料或豐年蝦。
水質:23℃,硬水,pH8~8.5。
魚缸:100公升以上,至少3尺缸 ,可以有沙子及扁石塊(但要保留中上層空曠),應加蓋以防跳出。
性別:雄魚顏色較鮮艷,雌魚則多 為灰褐色。
特徵:魚體長型,尖嘴,魚鰭部分多有藍或黃色。
習性:習慣聚群行動及覓食、繁殖, 但母魚常多於公魚,個體數可能超過1萬只,靜止時多以頭朝下貼近石塊表面或魚缸壁。
十二、Ectos外麗鯛屬(一點藍波類、孔雀眼藍波)
產地:坦湖(特有種)。
種類:有 E. Ectos descampsii yellow(孔雀眼藍波) 和未定種 E. sp 「descampsi ndole」。
環境:空曠水域,底部為沙地。
體長:約10cm。
食物:昆蟲幼蟲 、浮游生物、小動物,人工飼養可用薄片、小型魚顆粒或豐年蝦。
水質:25~28℃,硬水,pH7.8~8.5 。
魚缸:150公升以上,3尺以上的缸較好,底部要鋪細沙。
性別:發情的雄魚顏色鮮艷,雌魚則稍 偏灰褐色或銀白色。
特徵:魚體為銀白色,背鰭有一大眼斑。
習性:喜好鑽沙,在沙中覓食及躲避 敵人。
十三、Enantiopus反麗魚屬(七彩龍王類)
種類:有E.melanogenys (七彩龍王天堂鳥)和E.meanogenys(尖嘴深水鯛),還有一未定種E.sp「kilesa」(綺麗沙龍王)。
環 境:空曠的水域,底部沙地。
體長:約16cm。
食物:浮游生物、小動物,人工飼養可用薄片、小型 魚顆粒或豐年蝦。
水質:24~26℃,硬水,pH8~8.5。
魚缸:200公升以上,4尺缸以上較好,底部 要鋪細沙。
性別:發情的雄魚顏色鮮艷,雌魚則稍偏灰褐色或銀白色。
特徵:魚體長型,嘴尖長, 背鰭臀鰭呈長條形。
習性:習慣在較深處的沙地上聚群生活及覓食,繁殖時會移至較淺處沙地,非繁殖 期公魚顏色和母魚類似以增加沙地適應性。
十四、Eretmos槳麗魚屬(狐 狸類)
種類:有E.cyanostictus(藍點狐狸)和未定種E.sp「encyanostictus」(金線狐狸)。
環 境:有大浪沖擊的水域,溶氧量及pH值較高。
體長:公魚約9cm,母魚約7cm。
食物:浮游生物、小 蝦、藻類,人工飼養可用薄片、顆粒或異型錠狀飼料。
水質:27℃,硬水,pH8~8.5。
魚缸:100公 升以上,3尺以上的缸較好,最好要有藻類生長的石塊及砂石。
性別:體態無差異,母魚體型較公魚小。
特徵:魚體短而側扁,魚體深褐色,布有淺色橫紋;背鰭明顯延長呈長條形,口中有大型的鏟狀齒。
習性:多出現在溶氧高的有浪沖擊區,經常以腹鰭臀鰭停棲在石塊上,常成對出現。
十五、Gnathochromis頷麗魚屬
種類:僅有G.permaxillaris(波瑪西珍珠)一種。
環境:岩石間的泥質底部水域。
體長:約18cm。
食物:泥中無脊椎動物,人工飼養可用薄片、顆粒 飼料。
水質:27℃,硬水,pH8~8.5。
魚缸:200公升以上,4尺以上的缸較好,底鋪細沙。
性 別:體態無差異,母魚體型稍小。
特徵:上唇延長呈鏟狀,嘴大,體側有數道縱列黃色點狀斑。
習 性:以嘴吸入泥沙獲取食物,可深入200米以下的缺氧水層覓食。
十六、 Haplotaxodon單列齒鯛屬
種類:僅有H.microlepis(藍鑽珍珠)一種。
環境:開闊的水域, 通常深度在10m以內的水層。
體長:最大可達26cm,一般雄魚約19cm、雌魚約17cm。
食物:小型魚、 浮游動物;半成魚多吃浮游藻類。人工飼養可用薄片、顆粒飼料和活餌。
水質:27℃,硬水,pH8~8.5 。
魚缸:300公升以上,4尺以上的缸較好。
性別:體態無差異,雌魚體型稍小。
特徵:下唇厚 長並往上呈戽斗,嘴裂大、且近垂直張開,體側散布藍點、中央有三個黑斑。
習性:在上層水域游動並 掠食水面小魚。
十七、Julidochromis柳絮鯛屬(鳳凰類)
種類:共有 J.dickfeldi(紫衫鳳凰)、J.marlieli(黑間、花鳳凰)、J.ornatus(黃格、黃金二線鳳凰)、J.regani (雷加尼、黃紋鳳凰)和J.transcriptus(黑皇冠鳳凰)5種。
環境:岩石交錯水域(J.dickfeldi、 J.marlieli、J.transcriptus)或砂石過渡區(J.ornatus、J.regani)。
體長:J.transcriptus約7cm ,J.ornatus、dickfeldi約8~11cm,J.marlieli、J.regani約13~15cm。
食物:雜食性偏肉食,人工飼 養可用薄片、顆粒飼料及活餌。
水質:23~27℃,硬水,pH8.5~9.3。
魚缸:100公升以上,3尺以 上的缸較好,繁殖可用2尺缸進行,有些需要布置洞穴。
性別:體態無差異,雌魚體型小(J.regani、 J.marlieli相反),成熟雄魚額頭稍突出(J.transcriptus除外)。
特徵:體細長通常有數道縱紋,嘴 唇稍厚,口下位,J.ornatus、J.regani為偏黃底色。
習性:J.ornatus幼魚孵出後不久親代會再次繁殖 ,形成不同年齡層的群體。
十八、Lamprologus錦麗魚屬(貝魚類)
種 類:這一屬的分類仍有存疑,目前歸類的有16種,較常見有L.calliurus(月亮貝)、L.speciosus(史配西歐薩斯貝)、L.stappersi(鑽石貝)、L.similis(斑馬貝)、L.leloupi(黃帆天堂鳥)L.ocellatus (眼斑亮麗鯛 ),其中有些已經把他們歸類到Neolamprologus屬。
其中有些已經把他們歸類到 Neolamprologus屬。
L.calliurus(月亮貝)
環境:有貝殼的淺水層。
身長:雄魚 約10cm,雌魚約4cm。
食物:雜食性,人工飼養可用薄片、顆粒飼料、豐年蝦、活餌
水 質:23~27℃,硬水,pH8.5~9.3
魚缸:60公升以上,2尺以上的缸較好,需要多量貝殼或岩洞等 掩蔽處,最好打氣。
性別:體態多無差異,雌魚體型小。
特徵:藍紫色眼下線,演後上方有黃斑, 公成魚尾部延長成七弦琴狀(豎琴)。
習性:多喜歡以蝸牛殼為居住、繁殖地。
十九、Lepidiolamprologus雅麗魚屬(炮彈類、貝魚類)
種類:這一類魚不分體型大小都具有大的口裂及尖利的牙齒,體為長流線型,掠食。共有11種,還有2種未定種,較常見有L.attenuatus(星點炮彈)、L.boulengeri(黃帆一點貝)、L.cunningtoni(黑雲炮彈)、L.elongatus(珍珠炮彈)、 L.kendalli(虎皮炮彈)、L.lemairii(雷瑪莉)、L.meeli(美麗貝)、L.pleuromaculatus(精靈炮彈)L.hecqui(黃帆一點貝)
L.kendalli(虎皮炮彈)
環境:岩石淺灘。
體長:公魚約 22cm,母魚約16cm。
食物:雜食性,人工飼養可用顆粒飼料、豐年蝦及活餌。
水質:23~27℃,硬 水,pH8.5~9.3。
魚缸:300公升以上,4尺以上的缸較好。
性別:體態多無差異,雌魚體型小。
特徵:全身深色底布滿白色斑紋。
習性:獨居性,不易配對,性情粗暴,不適合混養。
二十、Limnochromis湖麗魚屬
種類:共有3種,常見L.auritus(珍珠藍波、流星鑽)。
環境:泥沙堆積的水域。
體長:約17cm。
食物:泥沙中的蝸牛及無脊椎動物,人工飼養可用薄 片、顆粒飼料及活餌。
水質:23~26℃,硬水,pH8.5~9。
魚缸:200公升以上,4尺以上的缸較好 ,可在底部鋪些細砂。
性別:雌雄差異不明顯。
特徵:吻鈍,體偏銀褐色,體側有數道銀白色縱斑 。
習性:於泥沙中挖掘隧道、覓食。雌雄魚共同照顧卵及稚魚。
二十一、 Lobochilotes厚唇鯛屬
種類:僅有L.Lobochilotes labiatus(十二間虎)一種。
環境:砂石 過渡區。
體長:約35cm(最大40cm),人工飼養約28cm。
食物:肉食性,人工飼養可用顆粒飼料、 活餌。
水質:23~26℃,硬水,pH7.5~8.5。
魚缸:200公升以上,4尺以上的缸較好,需要石塊堆 棧成洞穴。
性別:雄魚多具不規則橘色點及綠色斑塊。
特徵:成魚嘴唇特厚,體偏銀綠色或綠褐色 ,全身具數道深色橫紋。
習性:終日以嘴探測底沙,成魚特別喜歡躲在淺水區的岩洞中。
二十二、Neolamprologus新錦麗魚屬(燕尾類、貝魚類、天堂鳥類)
種類:共有34種,常見有N.bifasciatus(比法史亞特斯天堂鳥)、N.brichardi(女王燕尾)、N.brichardi(albino)(白金燕尾)、N.buescheri(藍帆二線天堂鳥)、N.brevis(小丑貝)、N.crassus(克雷速斯燕尾)、N.cylindricus(藍九間)、N.caudopuntatus(紅帆天堂鳥)、N.falciculai(三色天堂鳥)、N.furcifer(金眼天堂鳥)、N.gracilis(葛瑞西利斯燕尾)、N.kungweensis(四眼貝)、N.leleupi(黃天堂鳥)、N.longicaudatus(隆姬考得特斯燕尾)、N. marunguensis(瑪倫袞西斯燕尾)、N.modestus(紫帆炮彈)、N.moorii(茉莉天堂鳥)、N.mustax(皇帝天堂鳥)、N.multifasciatus(九間貝)、N.nigriventris(紫天堂鳥)、N.ocellatus(紫藍叮當)、N. pectoralis(帕克頭拉力斯天堂鳥)、N.pulcher(橘紅燕尾)、N.pulcher(黃金燕尾)、N.savoryi(莎莉天堂鳥)、N.sexfasciatus(金六間)、N.signatus(藍眼貝)、、N.savoryi(虎皮天堂鳥)N.tetracanthus(珍珠雀)、N.toae(大眼貝)、N.tretocephalus(五間半)、N.sexfasciatus(金六間),是坦湖的最大家族,原歸於Lamprologus屬,現區分為新的一屬,故有些舊數據仍把本屬某些魚分為Lamprologus屬。
N. brichardi(女王燕尾)
環境:岩壁淺水 域及岩石區。
體長:6~12cm(隨種類不同,雌魚最大8cm)。
食物:雜食性,人工飼養可用薄片、 顆粒飼料、活餌。
水質:24~27℃,硬水,pH7.2~8.5。
魚缸:60公升以上,2尺以上的缸較好,需 要石塊堆棧。
性別:公母魚無明顯差異,成熟公魚額頭略突起,並微有隆背。
特徵:具有延長的七 弦琴狀尾部,鰓蓋邊多有黑色斑。
習性:群居性,整群至少有數千隻甚至超過10萬只。
二十三、N. leleupi(黃天堂鳥、檸檬天堂鳥)
環境:岩石水域。
身長:公魚約10cm,母魚約 8cm。
食物:主食小蝦及其它甲殼類,人工飼養可用薄片、顆粒飼料、活餌。
水質:23~26℃,硬水 ,pH7.5~9。
魚缸:60公升以上,2尺以上的缸較好,需要石塊堆棧。
性別:公魚在成年後魚鰭較大 ,背部稍隆起。
特徵:體多呈黃色,但亦有深褐、淡黃、肉色及橘紅色個體。
習性:生性孤僻,人 工環境中同種在成熟後攻擊明顯,僅在繁殖期有配對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