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古代鄭和七下西洋期間是如何傳播伊斯蘭教的為什麼印尼人會建立三保廟
鄭和(1405~1433)在七下西洋間每次都在印尼傳播伊斯蘭教,促進華人穆斯林社區發展。印尼各地建立清真寺。印尼中爪哇省會三寶壟有紀念明朝航海家鄭和的三保廟。印尼各地香客都來此地燒香膜拜,並敲鑼打鼓、舞龍舞獅、高擎彩旗、手持各種兵器舉行驤災祛病的活動。三保太監成為印尼人的保護神。至今,在每年4月、8月,人們在月光下廟前舉行歡快的舞會,以此紀念三保太監。
Ⅱ 伊斯蘭文明是何時傳入印尼的
大約在11世紀左右,印尼開始出現伊斯蘭教
由於缺少確實可靠的材料支持,我們對伊斯蘭教在印尼的早期發展只能有一些零散的了解。目前殘存的日期明確的最早的穆斯林墓碑,發現於東爪哇的萊蘭,日期為伊斯蘭教歷475年,公元1082年。1292年,馬可波羅從中國回國途中,在蘇門答臘作短暫停留,在其著作中稱巴爾喇是一個穆斯林城市。蘇門答臘的第一個穆斯林統治者,素丹馬利克阿斯薩利赫的墓碑日期為伊斯蘭教歷696年,公元1297年。這是印尼-馬來地區存在穆斯林王朝的第一個明確的證據。東爪哇的特拉伍蘭和特拉拉耶發現了大量13-16世紀的穆斯林墓碑,這些可能是爪哇本地的穆斯林,由於墓碑雕刻華麗,其主人可能是爪哇貴族,甚至是王室成員。
根據目前所掌握的材料,我們無法准確的描述伊斯蘭教在印尼早期傳播的情況。我們所能確定的是:大約在11世紀左右,印尼開始出現伊斯蘭教;13世紀,在蘇門答臘出現了伊斯蘭王國;同時,在13世紀,伊斯蘭教擴展到爪哇地區,一些貴族和王室成員皈依了伊斯蘭教;16世紀,印尼社會可能發生了大規模的伊斯蘭化。
究竟是什麼人向印尼傳播伊斯蘭教的?關於這一點,同樣有很多種說法。阿拉伯人、印度人、中國人都被認為有可能曾經將伊斯蘭教傳入印尼。
澳大利亞學者李克萊弗士的觀點,即印尼接受伊斯蘭教是一個綜合的過程而並非單一的過程。基於印尼在海上貿易中所處的位置,我們有理由相信印尼可能在同一時期同時接受中國、阿拉伯和印度的影響,甚至孟加拉、埃及和波斯的影響,這種影響是並行不悖的。
Ⅲ 伊斯蘭教是怎樣傳播到印尼這樣的島國的
由於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在一定時間內阻礙了絲綢之路,所以出現了海上絲綢之路。因為這個,傳到了印尼馬來西亞這些國家。
Ⅳ 伊斯蘭教傳到亞洲非洲與哪一歷史事件有關大致在什麼時間
自10世紀後,伊斯蘭教在非洲、亞洲和東南亞的廣泛傳播,以及伊斯蘭化的過程,通常是通過商人的貿易活動、文化交流和傳教師的傳教活動而實現的。在東非,通過阿拉伯移民和商人,伊斯蘭教沿蘇丹和尼羅河漸漸向東傳入內地,迄13世紀,索馬里及東非沿海地區和海上許多島嶼的居民接受了伊斯蘭教。在西非和中非,穆斯林商人、學者和蘇菲傳教師穿越撒哈拉沙漠,把伊斯蘭教傳入內地部族。13世紀末,定居中亞的蒙古人後裔改奉了伊斯蘭教。14世紀後,蘇菲派傳教師將伊斯蘭教傳播到中亞的哈薩克和南亞次大陸的孟加拉等地區。7世紀中期,阿拉伯、波斯和中亞的穆斯林商人及學者,通過海陸的「絲綢之路」將伊斯蘭教傳入中國。13世紀末,西印度古吉拉特的穆斯林商人將伊斯蘭教帶入印度尼西亞群島,17世紀伊斯蘭教在印尼和馬來半島占優勢。14~15世紀,伊斯蘭教通過商人和傳教師傳入菲律賓南部。20世紀以來,通過穆斯林移民、勞工、商人和學者傳入西歐和北美,並取得較大進展。東南亞的穆斯林主要是由阿拉伯商人在當地傳教的結果。
Ⅳ 東南亞國家的伊斯蘭教是什麼時候傳入及廣泛傳播的
東南亞國家的伊斯蘭教是從印度的穆斯林商人傳來的。當時印度被穆斯林佔領
迅速被伊斯蘭教化,古代印度跟南洋經常有商業文化來往
南洋在伊斯蘭教創立前是跟印度的宗教信仰保持一致的!基本上婆羅門教和佛教,後來有印度教(到現在印尼的巴厘島還是印度教)傳入
到13世紀特別上元朝建立後穆斯林商人紛紛從印度出發來南洋經商傳播伊斯蘭教。
到明朝時伊斯蘭教開始迅速傳播,一直到18世紀 伊斯蘭教才徹底在整個南洋群島取得優勢!
Ⅵ 中國元代之後,伊斯蘭教為什麼會在印尼盛行
中國元代是伊斯蘭教在中國傳播的興盛期,當時印尼爪哇的杜板與中國泉州有交往,每月都有定期船舶往返。伊斯蘭教也隨之在印尼盛行。
Ⅶ 伊斯蘭教怎麼傳到東南亞的
伊斯蘭教最早傳入東南亞是在7~8世紀之間。從第三任正統哈里發奧斯曼時代開始,歷經倭馬亞時代和阿拔斯時代,歷代哈里發國家與中國建立了貿易關系,馬六甲海峽是東西商船過往之地,在沿岸蘇門答臘和馬來半島各港口停船靠岸,補充食物和淡水,等待季風的到來,乃是常有的事。後來,為了商業的便利,一些穆斯林在沿海港口定居下來,與當地的婦女通婚,並建造小規模的清真寺,逐步形成早期的穆斯林社團。
到13世紀初,伊斯蘭教已廣泛傳播於蘇門答臘西北部和北部沿海地區。
隨著商業的發展和沿海商業城市的日益繁榮,開始出現幅員更廣闊的伊斯蘭國家。自此以後,通過經商、通婚、移民、傳教等方式,伊斯蘭教逐步深入到中部和南部地區,最終成為該地區的主要宗教。
從14世紀開始,伊斯蘭教在馬來半島大規模傳播開來。不久,海上強國馬六甲興起,控制了馬六甲海峽貿易。15世紀中葉,馬六甲王國征服海峽兩側地區,到1480年,控制了馬來半島南部所有人口稠密區和蘇門答臘沿海地區。原來統治馬六甲的佛教、印度教封建上層眼看伊斯蘭教的發展是大趨勢,便紛紛改宗伊斯蘭教。至此,馬來半島基本上實現了伊斯蘭化。
與此同時,伊斯蘭教也傳到了爪哇島。
如今東南亞國家中菲律賓和東帝汶的居民主要信奉天主教,新加坡由於華人佔多數,因此主要信奉佛教和基督教,越南、寮國、柬埔寨、緬甸和泰國都以佛教為主要宗教,其他都是以穆斯林為主國家。
因此只能說東南亞已經伊斯蘭化並不是十分准確,該地區的穆斯林國家只有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汶萊。但由於它們是東南亞國家的代表,因此容易給人一種錯覺。
Ⅷ 伊斯蘭教從什麼途徑傳入島國印度尼西亞的
從新加坡。當時新加坡的過往拜里米蘇臘是個虔誠的佛教徒。後來接受了伊斯蘭教,從此為弘揚伊斯蘭教而努力。馬來西亞及印度尼西亞的伊斯蘭教,都是傳自新加坡。
Ⅸ 伊斯蘭教死如何進入東亞的;尤其是東南亞
自10世紀後,伊斯蘭教在非洲、亞洲和東南亞的廣泛傳播,以及伊斯蘭化的過程,通常是通過商人的貿易活動、文化交流和傳教師的傳教活動而實現的。在東非,通過阿拉伯移民和商人,伊斯蘭教沿蘇丹和尼羅河漸漸向東傳入內地,迄13世紀,索馬里及東非沿海地區和海上許多島嶼的居民接受了伊斯蘭教。在西非和中非,穆斯林商人、學者和蘇菲傳教師穿越撒哈拉沙漠,把伊斯蘭教傳入內地部族。13世紀末,定居中亞的蒙古人後裔改奉了伊斯蘭教。14世紀後,蘇菲派傳教師將伊斯蘭教傳播到中亞的哈薩克和南亞次大陸的孟加拉等地區。7世紀中期,阿拉伯、波斯和中亞的穆斯林商人及學者,通過海陸的「絲綢之路」將伊斯蘭教傳入中國。13世紀末,西印度古吉拉特的穆斯林商人將伊斯蘭教帶入印度尼西亞群島,17世紀伊斯蘭教在印尼和馬來半島占優勢。14~15世紀,伊斯蘭教通過商人和傳教師傳入菲律賓南部。20世紀以來,通過穆斯林移民、勞工、商人和學者傳入西歐和北美,並取得較大進展。東南亞的穆斯林主要是由阿拉伯商人在當地傳教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