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世界十大首富是哪十個
1 .比爾·蓋茨(465億美元)
世界首富很少有人像他那樣始終居於榜首
數字解讀比爾.蓋茨究竟有多富
世界首富比爾.蓋茨鍾愛斐濟小島
蓋茨想百億美元收購知名游戲公司
世界首富比爾.蓋茨捐出400億資產
領導亞洲比爾蓋茨終結喬布斯神話
2 .沃倫·巴菲特(440億美元)
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將成為寶潔最大的股東。
與億萬富翁沃倫巴菲特「共進午餐」
華爾街股神巴菲特成功投資六大因素
沃倫巴菲特74歲演繹點石成金有術
沃倫·巴菲特94億鯨吞美能源巨頭
蓋茨入巴菲特投資公司富豪攜手淘金
3 .拉克希米·米塔爾(250億美元)
這位鋼鐵業巨頭的凈資產在過去12月中升至188億美元
全球第三大富豪米塔爾為鋼鐵大王
享受奢華的印度鋼鐵大王――米塔爾
米塔爾45億收購美國國際鋼鐵集團
印度鋼鐵巨頭1.2億美元買豪宅
首富米塔爾家族的奢華生活面面觀
4 .卡洛斯·斯利姆·埃盧(238億美元)
得益於在墨西哥開辟的新業務,他的電信公司的資產去年升至100億美元
拉美首富卡洛斯·斯利姆·埃盧
11億搞定拉美首富薩利姆MCI形勢
世界各地《首富》的物種起源
5 .沙特阿蘇德王子(237億美元)
沙特股市上漲抬高了他的資產。他甚至購買了CNN的播出時間
首富沙特王子凈資產達237億美元
阿蘇德王子世界上最富有皇室成員
沙特王儲公子們競相攀比奢華闊氣
沙特王子捐贈盧浮宮巨款建藝術展廳
沙特王子之妻在美涉嫌威逼印尼傭人
6 .英格瓦·坎普拉德(230億美元)
他的宜家連鎖店為世界各地的時髦人士提供卧室用品
瑞典首富――坎普拉德把公司當「家」
宜家營銷戰略:品牌與成本兩相宜
坎普拉德IKEA(宜家)多方位支撐品牌
著名品牌宜家在中國推「低端策略」
宜家公司創始人坎普拉德財富超蓋茨
7 .保羅·艾倫(210億美元)
微軟創始人之一,也是第一架向太空發射的私人太空梭「SpaceShipOne」的主要出資者
微軟之父富翁保羅-艾倫的航空夢
世界富豪――艾倫超豪華遊艇籃球場
微軟創始人保羅艾倫實現童年理想
億萬富翁艾倫投資2.4億建音樂聖殿
唯一成功就是與蓋茨共同創立微軟
8 .卡爾·阿爾布萊希特(185億美元)
他把母親開創的街角雜貨店變成了巨型超市阿爾迪集團。
這位非常喜歡獨處的德國人願意花時間種養蘭花
德國超級市場大王卡爾阿爾布萊希特
德國首富阿爾布萊希特的「窮人店」
德國「窮人店」阿爾迪低風險擴張
世界首富卡爾·阿爾布萊希特兄弟
阿爾迪超市成為沃爾瑪國外強勁對手
9 .拉里·埃利森(184億美元)
甲骨文公司首席執行官與競爭對手仁科公司達成軟體行業有史以來最大的合並
甲骨文首席執行官(CEO)居報酬榜首
好鬥的「武士企業家」拉里.埃利森
埃利森擬捐贈哈佛大學1.15億美元
甲骨文103億美元成功收購仁科
雙雄記之拉里·埃利森篇迷戀奢華
10 .羅布森·沃爾頓
零售業巨頭 沃爾瑪首席執行官
現年61歲 資產:183億美元
走近美國最富有家族――沃爾瑪創始人
羅布森――零售王國沃爾瑪的經營理念
沃爾瑪小店變身有術成連鎖店帝國
富豪後代揮霍無度勵精圖治各行其道
零售巨頭老闆沃爾頓家族歷史解析
Ⅱ LV老闆重返世界首富,他的財富總值有多少
LV老闆阿諾特的身價現在為1873億美元。我們都知道比爾蓋茨是之前的世界首富,但是早在2019年的時候,阿諾特的凈資產就已經超越了比爾蓋茨,但是當時的超越只是短暫的,因為阿諾特在福布斯榜一位置只待了一會兒,就掉到了第三名。這一次阿諾特再次超越,成為福布斯榜首。
雖然購買奢侈品確實可以豐富我們的生活,但是我們還是要理性消費,取購買那些生活上所需要的物品,不要買了很多之後閑置在家裡。
以上是我自己的而觀點,歡迎大家在下方評論區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Ⅲ 亞洲各國的首富
中國李嘉誠
年齡:78歲;凈資產:230億美元李嘉誠1928年出生於廣東潮州,父親是小學校長。1940年為躲避日本侵略者的壓迫,全家逃難到香港。在李嘉誠14歲的時候,其父因病逝世,為了養活母親和三個弟妹,他被迫從高中輟學。
20世紀50年代末期,李嘉誠開始投資地產市常如今,他已經是一名成功的地產商,同時還經營著世界上最大的港口,擁有最大的移動手機運營商的頭銜,當之無愧地成為亞洲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最近,李嘉誠也響應世界首富比爾·蓋茨發起的捐款風,正式宣布將把自己1/3的財產捐贈給慈善事業。
印度安巴尼兄弟
年齡:49歲和47歲;凈資產:201億美元和182億美元在印度,提起這個號稱是「印度的洛克菲勒」的安巴尼家族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2002年,一手創建信實集團的迪魯巴伊·安巴尼辭世,他的兩個兒子繼承了他的財產。一向不甚和睦的兩兄弟於2005年正式拆夥,哥哥穆克什繼續主管集團石化產品、聚酯和精煉油業務,弟弟阿尼爾則退出集團核心權力圈,轉而專攻集團下屬電力、電信和金融服務業。如今,兩兄弟憑借著各自的商業手腕和精明才智在各自的領域里打拚,他們的努力成果也從財富榜的排名上充分顯現了出來。
韓國李健熙
年齡:65歲;凈資產:29億美元管理著韓國著名的三星集團,李健熙憑借著近30億美元的個人資產坐擁韓國首富的寶座。在李健熙20多年的精心經營下,三星集團成為了韓國最大的企業集團。
馬來西亞郭鶴年
年齡:83歲;凈資產:70億美元郭鶴年1923年出生於馬來西亞新山市,是華人的後代。20世紀50年代初,郭鶴年從「糖王」發家,最終成為橫跨酒店、地產、船務、礦產、保險、傳媒和糧油等產業的馬來西亞首富。他旗下的香格里拉酒店已在全球擁有50間酒店。
菲律賓陳永栽
陳永栽1934年出生於福建省晉江市一個普通家庭 陳永栽是一個傳奇。從平凡到輝煌,從貧窮到富有,這樣的經歷聽起來更像神話。對懷抱夢想的年輕人來說,陳永栽又是一個活生生的夢想成真的例子。陳永栽的經歷向他們證明,通過個人奮斗獲得成功不僅是故事,而且是可以實現的現實。
70歲的陳永栽,名列亞洲富豪第12位,菲律賓首富地位無人能夠動搖。
新加坡郭令明
《福布斯》雜志2004年第一次公布了東南亞富豪名單,地產業和酒店業大亨、豐隆集團主席郭令明以28億美元的個人資產成為新加坡首富,並在排行榜上名列第三。
今年62歲的郭令明,祖籍福建同安,是新加坡豐隆集團創始人郭芳楓的長子,10年前接管集團。郭芳楓1911年出生於一個普通的庄戶人家,14歲那年抱著一卷草席到新加坡謀生,白天在五金店當學徒,晚上去夜校補習功課。後來與三個弟兄一起開辦了名為"豐隆"的小店,半個世紀後,豐隆成為亞洲最大的華商財團之一。
越南
在福布斯2007年亞洲富豪排行榜中,包括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和印尼在內的東南亞國家都有富商上榜,獨缺該地區GDP增速最迅猛的國家——越南。
根據美林公司的2004年度《全球財富報告》,上榜富豪有宏安加萊集團(Hoang Anh Gia Lai JS)總裁段阮德(Doan Nguyen Duc)。宏安加萊集團旗下資產包括木製傢具公司、酒店、房產,以及越南足球聯賽排名第一的宏安加萊足球隊。作為宏安加萊足球俱樂部的主席,段阮德擁有該集團60%的股份,市值約為7430萬美元。
越南信息技術公司FPT的首席執行官兼總裁張家平(Truong Gia Binh),河內進出口總公司董事長武文天(Vu Van Tien),以及越南證券業龍頭西貢證券公司(SSI)董事長阮維興(Nguyen Duy Hung)
也有人說越南首富是Khai Silk ,有待考證
印尼林紹良
1916年7月16日,林紹良出生在中國福建省福清縣海口鎮牛宅村裡一個殷實的農民家庭。林紹良是印尼林氏集團董事長,印尼政府經濟顧問,印尼首富,美國《投資家》雜志將其列為世界12大銀行家之一,曾被稱為「世界十大富豪之一」。1995年集團的總資產 高達184億美元,營業總額約200億美元,所屬公司640家 企業類型 銀行業。
新加坡女首富林愛蓮
據馬來西亞媒體9日報道,現年45歲的新加坡「水王國」凱發集團總裁林愛蓮,日前被美國權威財經雜志《福布斯》評選為「東南亞第一女富豪」。作為有史以來第一位殺入《福布斯》東南亞富豪榜前40名的女性,她以2.4億美元的身家成為該排行榜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富豪。
林愛蓮出生在馬來西亞霹靂州金寶甘榜,是一名華裔的孤兒
日本山內溥
任天堂前任董事長山內溥(Hiroshi Yamauchi)以78億美元的身價成為了日本最富有的人,而這得益於任天堂暢銷的游戲機Wii。現年80歲的Yamauchi在過去的一年間,其身價猛增了30億美元,這使其從去年第三的位置躍升到了首富。
在過去的兩年間,任天堂的股價翻了三倍多,公司的市值達到了790億美元,而Yamauchi擁有該公司10%的股份。
去年日本的首富是房地產老闆Akira Mori,目前其身價為77億美元,下滑到了日本第二富人的位置。83歲的Kunio Busujima以54億美元的身價位居第三,他是彈球賭博游戲機製造商Sankyo的創始人。
朝鮮林尚沃
林尚沃,林尚沃從一個小小的雜貨鋪店員成長為朝鮮首富,其友人金正喜總結林尚沃的商業之道:「非逐利而求義也」,悟透商道的林尚沃真正做到了自己所說的「財上平如水,人中直似衡」。
汶萊劉錦國
88歲高齡的劉錦國號山河,祖籍彭城(今江蘇省徐州市)。清代嘉慶年間,高祖父舉家徙居同安縣城內,後又移居同安縣翔風里二十都烈嶼保高厝社(今為金門縣烈嶼鄉)。18歲時,他自大金門搭乘輪船抵達汶萊,踏上人生艱辛的旅途。
到汶萊後,經過幾十年打拚,劉錦國旗下產業總資產達40多億文幣,摺合人民幣200多億元,成為汶萊國傑出的農商企業家、汶萊國華人首富和華人領袖。
泰國蘇旭明
泰籍華人蘇旭明創辦的泰乍侖機構,是以他本人泰文之名作為企業的名稱,所轄工商企業300多家,涉及領域十分廣泛。
在釀酒業方面,擁有盛頌酒業集團、萬字康大酒廠等10多家大酒廠,年產一億多瓶,占其本國市場80%以上;啤酒業方面,擁有泰啤公司、啤貼酒廠及與丹麥嘉仕伯啤酒總公司合營的「亞洲嘉仕伯啤酒公司」,年產啤酒100多萬噸,純凈水、蘇打水數10萬噸,注冊商標100多個,其中「象標」、「嘉仕伯」啤酒行銷國內外,占其國內市場73%,年納稅達四五百億泰銖(約百億人民幣),占泰全國財政收入百分之五。
酒店業方面,擁有國內外10多家星級酒店,在曼谷就有兩家五星級大酒店,其中皇後花園酒店有1400間客房。
保險業方面,擁有六家獨資或持股的人壽、物業等保險公司。
物業方面,擁有帝國大廈、攀蒂大廈、詩麗吉國際會議中心、挽甲必他婉納商場、差庵度假村等休閑、購物、會議和寫字樓。
金融業方面,持有軍人銀行等多家銀行、證券市場的股份。
製造業方面,擁有相當規模的現代化酒精廠、糖廠、玻璃廠、造紙業等。
房地產業方面,轄有TCC房地產公司,購置多片地產,並投巨資與新加坡嘉德房地產公司合作,開發房地產工業村。
農業方面,包括農場、田產。
擁有曼谷、華欣和坤敬等三個高爾夫球場。
泰乍侖企業年經營銷售額1000多億泰銖(200多億人民幣),納稅600多億泰銖(160多億人民幣)。蘇旭明先生今年被列入世界600名億萬富翁行列,以30億美元(1200億泰銖)資產排名第194位,是酒業大王,泰國首富。
柬埔寨陳豐明
金邊——柬埔寨富豪陳豐明,堪稱該國資本主義新浪潮的標志性人物。他有著華人和高棉人的血統,被普遍認為是柬埔寨最富有的企業家。他掌管的的商業帝國以柬埔寨「皇家集團」(Royal Group of Companies)為龍頭企業,在國家的經濟發展中舉足輕重,同時也推動了柬埔寨近年的發展。
陳豐明是首相洪森的私人顧問。憑藉手中的政治關系,現年才38歲的他,拿到政府發放的特許權、許可證和租售土地。有時,他旗下的皇家集團會通過頗具爭議的方式,從這些交易中牟取暴利。
他擁有CTN電視台、國內最大移動通信運營商Mobitel公司、還有Camlot彩票公司的控股權。他也在一間與澳紐銀行(ANZ Bank)合辦的「奧紐皇家銀行」中持股45%,他是這間合資企業的董事會主席,據說負責戰略決策。
去年,他收購了時髦豪華的「金寶殿大酒店」,又創立了「Infinity保險公司」,手中掌握了首都金邊大量土地的開發權。批評人士說,這些都是不透明交易,牽扯到政府各部門
沙烏地阿拉伯阿瓦利德親王
阿瓦利德親王是沙特國王法赫德的侄子,個人資產的10%-15%(大約200億美元)投資於飯店業.他在全球范圍內擁有或經營著274家飯店,其中包括瑞士默溫皮克飯店、倫敦四季酒店、美國費爾蒙特飯店、巴黎迪斯尼飯店等多家國際知名飯店.
阿聯酋扎耶德·蘇爾坦·阿勒納哈揚總統
年齡:86歲凈資產:200億美元
財富來源:家族遺產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總統扎耶德·蘇爾坦·阿勒納哈揚是元首富豪榜上最年長的人。
扎耶德是阿布扎比酋長謝赫蘇爾坦的第四子,生於1918年,年輕時酷愛捕鷹、騎馬和背誦詩歌。1946年,他任阿布扎比酋長國東方省省長,1966年8月6日接任阿布扎比酋長。1971年12月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成立後,扎耶德作為國家締造者當選為阿第一任總統,一直連任至今,是阿聯酋的國父,曾獲1988年「世界偉人」稱號。
和許多阿拉伯人一樣,扎耶德也是多妻多子,膝下有19位王子殿下。這些喜好獵鷹的兄弟個個高官顯爵。像許多阿拉伯國家一樣,阿聯酋名義上是聯邦制共和國,但實際實行的是家族統治。扎耶德家族幾乎控制著阿聯酋全部政治、軍事和經濟大權。長子哈里發,是聯邦軍隊惟一的副總司令;次子蘇爾坦,是阿聯酋惟一的政府副總理;三子扎耶德,是聯邦軍隊參謀長;四子哈姆丹為阿聯酋外交事務國務部長;五子哈扎為阿布扎比情報局長、阿布扎比造船公司董事長;九子塞義夫是阿聯酋內政部長。其餘幾個王子也都在政府主要領導部門或大財團擔任重要職務。
Ⅳ 王健林2021身價多少個億
2021年世界富豪排行榜顯示,王健林身價是146億美元,摺合約933億人民幣,排名中國第二十八位,世界第136位。目前,中國首富是農夫山泉創始人鍾__,身價626億美元,排名全球第十八位。
王健林,男,1954年出生於四川省蒼溪縣,大連萬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共十七大代表,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委,第十一屆全國工商聯副主席,現任中國民間商會副會長,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副會長。
1969年,王健林為森工局下屬的營林處的職工。1970年,王健林回到蒼溪老家然後參軍。1983年,王健林就讀於遼寧大學黨政專修班。1989年,王健林擔任西崗區住宅開發公司總經理。1992年,大連西崗區住宅開發公司改製成立大連萬達房地產集團公司。
2021年,以148億美元財富位居2021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第137位。10月21日,以1050億元財富位居《2021衡昌燒坊·胡潤百富榜》第41位。
2008年12月26日,中華慈善總會在北京舉行儀式,授予全國政協常委、全國工商聯副主席、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中華慈善總會榮譽會長稱號。王健林成為首位榮任中華慈善總會榮譽會長的企業家。
2014年福布斯中國慈善榜發布,王健林以4.38億元的現金捐贈總額名列第1位,成為中國首善。
2016年3月25日,由鳳凰衛視、鳳凰網聯合十餘家海內外知名華文媒體共同主辦的「影響世界華人盛典」在清華大學舉行,王健林董事長榮獲「影響世界華人大獎」。王健林董事長是該獎項成立以來第一位獲獎的企業家。
2016年11月29日,十六屆福布斯全球CEO會議在印尼雅加達舉行,大會頒布馬爾科姆·福布斯終身成就獎,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獲獎,成為歷年唯一獲該獎的中國大陸企業家。
2020年,王健林以總捐贈5200萬元人民幣位列2020年福布斯中國慈善榜58位。
Ⅳ 身價一千萬能在全球排多少名
身價一千萬?人民幣?
這么說吧,2021年中國富豪排行榜第一的是養生堂老闆鍾睒睒,就是賣農夫山泉的那個,身價是3900億人民幣;而第100名的是福萊特玻璃老闆阮洪良,身價是570億人民幣。
而你說身價一千萬,還是在全球排名,肯定是排不上前一千萬名的。
但是話說回來,如果在中國能擁有一千萬,光存銀行吃利息就可以有4%的利率,一年利息就是40萬,而40萬的年收入,在中國,已經幹掉了97%的人,中國14億人,也就是說你的財富值已經在中國幹掉了 十三億五千八百萬人。顯而易見,你已經是個富豪,每天的利息約有1111塊,在中國的三線城市,合法前提下幾乎可以過你想過的生活。
Ⅵ 宋良浩有多少資產
一九四九年,宋良浩的父親帶著全家人飄洋過海來台,並定居台北大稻埕,宋氏家族也在迪化街永樂市場紮根紡織業,建立起成衣、染整王國;發跡後,廠房遍布台北及桃園。
宋家好不容易在台灣打拚出來的事業剛穩定發展,一九七一年,台灣退出聯合國,已經接棒家族事業的宋良浩,為了保護投資事業不受政局波動,他帶領侄子宋培民等人闖盪南洋,是一九七○年代從台灣到南洋的第一代移民。
闖盪南洋 身價逾三百億
宋良浩先到新加坡後轉赴印尼,也曾經歷印尼早年各項投資相關法規不完整的困境,吃盡苦頭,後來慢慢上了軌道,一九七六年終於在印尼成立PT Ever Shine Tex Tbk公司,並邀請到當時的印尼總統蘇哈托剪綵,可見宋氏家族的紡織企業規模相當龐大,從公司企業標志「老鷹抓著一顆地球飛翔」的圖案,看得出來宋家在紡織業界的企圖心。
目前宋良浩家族的紡織集團在印尼是第一大廠,大致分為兩大體系,一是以宋良浩為主的公司,有家和紡織、互益紡織與崑山浩盛紡織;另一則是曾經擔任上屆雅加達台商聯誼會理事長的宋培民,在印尼股票掛牌的PT Ever Shine Tex Tbk公司。據估計,宋良浩的身價約新台幣三○五億元,宋培民身價也有新台幣一一七億元。
四十年來,宋良浩家族事業遍布亞洲各地,他對於市場脈動敏銳,五年前回台灣投資不動產,也與他經營事業一向追求低風險的投資環境有關。
「印尼每隔一段時間都有排華運動,因此,在宋良浩心裡一直希望追求穩定的政經環境,而近年兩岸關系逐漸好轉的台灣,顯然是他長期資產配置的優先選擇地方。」認識宋良浩多年的紡織業者透露。
看好商辦 出手從不眨眼
二○○九年,宋良浩回台成立新聯國際開發,就專門鎖定收益型房地產投資,例如飯店、店面與商辦。雖然新聯登記的負責人、也是唯一一位董事代表,是用宋良浩太太宋張美玉的名字,但據了解,目前新聯國際在台操盤手已由宋良浩的孫子宋大江接手,公司就設立在宋良浩回台投資的第一棟標的物——台北市重慶北路商辦大樓。
事實上,宋良浩會買下重慶北路商辦,純粹是因為距離迪化街近,不過這項投資卻是驚鴻一瞥,並未引起市場太多關注,「宋良浩這個名字開始被打聽,是他在一○年買下統一大飯店後,外界才知道原來他在印尼的事業做這麼大。」一位曾與宋良浩接觸過的商仲業者回憶。
這幾年,宋良浩以新聯國際開發名義投資房地產,已吃下六棟、累計交易金額近三十七億元的規模,但可別小看這家投資公司,近五年資本額一路從二千九百萬元增資,至今已達十五.三億元,看得出來他深耕台灣房地產的企圖心。
房地產人士透露,宋良浩投資屬於穩健保守型,但眼光十分精準,中意的商用型不動產,不是租給公家機關、銀行,就是精華商圈裡有連鎖品牌租戶的店面,「這些產品的租金收益穩定,租客對於租金的承受能力較高,可坐享穩定的租金收益。」曾經幫宋良浩介紹過物件的仲介業者指出。
盡管一○年宋良浩購入的台北市永康街「高記」店面,創下永康商圈的土地價格新高,看似超出市場行情,但宋良浩看好永康商圈的前景,出手不眨眼,砸下現金五.二億元買入,至今行情也已上漲三成以上。
Ⅶ 新加坡首富再易主,「東南亞小騰訊」老闆登頂,他的身家有多少
據外媒報道,新加坡電商平台蝦皮的母公司冬海集團(Sea)聯合創辦人李小冬由於近期公司股價的大漲,李小冬身價隨之也水漲船高,一舉擠掉了新加坡原首富油漆大亨吳清亮,以198億美元的身價成為最新一任的新加坡首富,新加坡游戲和電商公司冬海集團市值高達1785億美元,為東南亞市值最高的公司,約相當於騰訊市值的1/3,此前在美國上市,今年迄今為止市值上漲達到了67%,使得集團聯合創辦人李小冬最新身價達到198億美元,並憑此坐上了新加坡首富的寶座。
李小冬領導的Sea集團一直積極的謀求向外擴張,除了知名電商平台Shopee以外,也各極參與游戲和金融科技業務,致力於獲得游戲和電子商務業務的進一步成長,該集團也持續尋求金融科技業務的發展,包含取得新加坡網銀執照,貸款、財富管理、保險等多項金融業務。
Ⅷ 農夫山泉老闆成亞洲首富,農夫山泉是怎樣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
某泉老總鍾睒睒在富豪榜上的成績再一次前行,變成了亞洲首富。據彭博新聞社億萬富豪指數值,某泉老總鍾睒睒超過印尼信實工業生產集團公司老總穆克什-安巴尼,變成亞洲首富,在全球富豪榜上位居第11位。12月30日,依據全球福布斯即時富豪排行榜,某泉創辦人鍾睒睒身價做到了795億美金(摺合5167.五億元)。
以往十年之中,有很多做別的行業的創業者都忍不住這方面肥肉的誘惑,項目投資到房地產業之中,而唯有鍾睒是極少數沒頭資金投入到房地產業創業者,他自我調侃的說自身不可以喝醉酒,討厭交際,事實上他是有自身總體目標和念頭的,他用這十年的時間靜下心來科學研究自身的商品和知名品牌。鍾睒睒講,商品和產品是兩碼事,商品是認真產品研發和造就的一個結晶體,能夠推動大家生活習慣,表述公司的一種重任和核心理念,而產品便是跟價錢聯絡在一起。更是這類投資方法,促使某泉老總鍾睒睒成亞洲首富。
Ⅸ 誰最有錢啊
拉科什米·米塔爾集團(LNM)董事長拉科什米·N·米塔爾(Lakshim·N·mittal)是印度裔英國人。
1957年,LNM現任董事長拉科什米·米塔爾的父親在印度投資創辦了一家小型軋鋼廠。後來,由於印度政府限制民營企業涉足鋼鐵業,老米塔爾於1976年在印尼投資興建了一家年產量僅6.5萬噸的小型軋鋼廠,並讓年僅19歲的拉科什米·米塔爾監管。1981年,米塔爾家族又在印尼投資興建了一座年產量30萬噸的電爐煉鋼廠。
在1989~2004年,LNM還並購了愛爾蘭唯一一家鋼鐵企業和阿爾及尼亞的Annaba公司。
從全球鋼鐵業的角度分析,跨國並購將使世界鋼鐵業的競爭格局發生驚人的變化。對此,跨國並購重組「跨度」最大、靠並購重組崛起速度最快、並購成功率最高的當今世界第一大鋼鐵企業拉科什米·米塔爾集團(LNM集團)預言:不出10年,阿塞勒、LNM、美鋼聯極有可能發展成3個億噸級鋼鐵企業,屆時,世界上年產鋼 250~300萬噸的鋼鐵企業將失去競爭力。
米塔爾鋼鐵公司還將成為鋼鐵市場佔有份額最大的公司。該公司將在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等14個國家開展鋼鐵經營業務,雇員人數將達到16.5萬人。米塔爾鋼鐵公司2004年鋼鐵出貨量為4210萬噸,收入222億美元。董事長米塔爾一躍成為世界財富最多人士之一。在美國《福布斯》雜志10日公布的全球富豪排行榜上,米塔爾以250億美元的身價名列第三,僅次於微軟公司董事長比爾·蓋茨和美國「股神」沃倫·巴菲特。
[編輯]米塔爾----鋼鐵是資本煉成的
國際鋼鐵行業的發展速度目前在3%~4%的水平,而中國增長速度遠遠高於這一水平。世界鋼鐵巨頭米塔爾,正是看好這一點,在中國鋼鐵市場開始了資本角逐。在鋼鐵市場上以並購著稱的米塔爾在中國也是屢見戰功。早在2005年1月,米塔爾與湖南華菱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華菱鋼鐵)簽署股權轉讓協議,成為其第一大股東。
國際鋼鐵行業的發展速度目前在3%~4%的水平,而中國增長速度遠遠高於這一水平。世界鋼鐵巨頭米塔爾,正是看好這一點,在中國鋼鐵市場開始了資本角逐。
在鋼鐵市場上以並購著稱的米塔爾在中國也是屢見戰功。早在2005年1月,米塔爾與湖南華菱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簽署股權轉讓協議,成為其第一大股東。2005年12 月30日,世界鋼鐵巨頭米塔爾公司(以下簡稱米塔爾)入股包頭鋼鐵集團(下稱包鋼)49%股權一事得到雙方證實。這是米塔爾在中國鋼鐵市場棋局上布下的又一枚棋子。
鋼鐵是資本煉成的
米塔爾鋼鐵公司是世界最大的鋼鐵企業之一,是著名的LNM控股集團和伊斯帕特鋼鐵集團在2004年10月完成合並後重新命名的。2004年末合並美國國際鋼鐵公司後產能達6000~7000萬噸,居世界第一位,實現收入220億美元。
而LNM集團主要採取收購兼並現有鋼鐵企業的方法,使其產鋼能力快速增長。而低價收購兼並、採用最先進技術建設新鋼鐵廠和改造老廠、直接還原鐵生產領域繼續保持領先地位,也是米塔爾迅速崛起的三種方式。
LNM於1957年開始在印度建設一小型軋鋼廠,1976年在印度尼西亞建年產6萬噸的棒、線材軋機。1986~1995年,LNM集團收購了不同國家(包括加拿大、墨西哥、愛爾蘭、特立尼達和多巴哥、英國、德國和印度尼西亞)一系列困境中的鋼廠。
墨西哥Sicartsa聯合企業是一個典型代表。最初墨西哥政府投資22億美元建造了Sicartsa聯合企業,但是它的開工率僅達到25%,而且沒有訂單。1992年,LNM集團只花了2.2億美元收購了這家公司,並將該公司更名為Ispat Mexicana SA (LNM集團墨西哥公司)。整個20世紀90年代,LNM集團投巨資對墨西哥公司進行了現代化改造,到1997年,LNM集團在墨西哥的板坯產量翻了三番,達到280萬噸。它已經成為墨西哥最大鋼出口廠,而且成為墨西哥最大的生產者。1999年LNM集團投資1.75億美元以提高該公司的煉鋼產量,使粗鋼產能達到440萬噸/年。LNM集團墨西哥公司的目的是要成為國內第一家能為汽車和白色商品提供高質量產品的生產廠。
1995年LNM集團先後收購了3家鋼鐵企業。先是僅用了1個愛爾蘭鎊收購了愛爾蘭鋼公司(年產44萬噸電爐小鋼廠,產品為棒材、型材);其後收購了德國漢堡鋼公司(年產70萬噸電爐小鋼廠,產品為棒、線材,另設有直接還原鐵設施1套,年產能力約55萬噸);1995年11月以低價收購了哈薩克卡拉干達鋼公司,這是前蘇聯時期建立的生產扁材的第二大鋼鐵聯合企業。
LNM集團於1997年從德國蒂森公司收購了生產長材產品的Rwhrort公司和Walgdraht Hochfeld公司,粗鋼生產能力為150萬噸/年。
1998年,LNM集團公司花14.3億美元並購了美國內陸鋼鐵公司。擁有9400人的內陸鋼鐵公司是美國第六大鋼鐵公司,1997年其粗鋼產量為530 萬噸。LNM集團公司還收購了內陸鋼鐵公司與新日鐵成立的兩家合資企業,其占股份比例分別為60%和50%。這一收購活動使世界的鋼鐵工業產生了動盪。
LNM集團收購活動的做法有以下幾點:一是投資少,產能大。以LNM集團收購卡拉干達鋼鐵公司為例,耗資9.5億美元,收到增鋼能力400萬噸的效果,相當於噸鋼投資240美元;收購內陸鋼鐵公司為噸鋼315美元;而新建大型鋼鐵聯合企業噸鋼投資約需1200美元左右二是不僅購得鋼鐵廠硬體,而且包括多年生產實踐形成的軟體,即生產訣竅和管理經驗,特別是像收購由內陸鋼鐵公司那樣的老牌鋼鐵企業,具有如生產汽車及大型家用器具用鋼板等多方面的訣竅,也一並歸LNM集團所擁有。
三是除了獲得鋼鐵廠硬體和軟體外,收購現有企業活動也讓LNM集團快速地比較完整地擁有操作和管理鋼鐵企業的人才。
這些豐富的經驗,為後來米塔爾在中國的並購提供了相當有價值的運作技巧和空間。
目光投向中國鋼鐵第二軍團
米塔爾覬覦中國鋼鐵市場由來已久。這是因為中國鋼鐵市場有了歷史性的突破,從凈進口國轉變為輸出大國。2004年中國一舉成為世界鋼鐵生產大國。在這樣的一個前景下,以收購兼並為擴張手段的米塔爾自然不會忽視中國這樣一個有巨大潛力的市場。
在此之前,自2004年始,米塔爾頻繁與國內鋼鐵企業接觸,由於國家對鋼鐵行業國有資產的控制,米塔爾沒有接觸中國鋼鐵第一軍團的幾家鋼廠,而是將目光轉而投向在中國鋼鐵市場上屬於第二軍團的企業。因為第二軍團屬於地方政府控制的企業,進入相對容易。米塔爾先後考察過宣鋼、邢鋼、邯鋼、包鋼、本鋼和八一鋼廠等。最終,位居全國十大鋼鐵企業第八位的華菱集團成了米塔爾公司的最終選擇。
華菱集團是1997年底由湖南三大鋼鐵企業(湘鋼、漣鋼、衡鋼)聯合組建的大型企業集團,是湖南最大的國有企業。2004年產鋼達713萬噸,實現銷售收入262億元;鋼材出口83萬噸,出口創匯4億美元,緊追鞍鋼、寶鋼之後。華菱集團與其控股公司華菱管線年鋼材生產能力達850萬噸,在深交所上市市值達到80億人民幣。同時,華菱管線是中南地區最大的線材、無縫鋼管、螺紋鋼和銅盤管專業化生產企業,小口徑無縫鋼管全國市場佔有率第一。
對於米塔爾來說,華菱管線是一個非常理想的收購目標。
在米塔爾看來,華菱集團具有獨特魅力,其裝備、資產、效益和品種結構、管理水平、人工成本等被米塔爾公司看好,特別是在戰略發展思路上,華菱集團與米塔爾公司極具相似性。
2005年1月14日,米塔爾鋼鐵公司董事長拉克希米與華菱鋼鐵董事長李效偉簽訂了《股權轉讓協議》,華菱集團將持有的華菱管線6.56億余國有法人股轉讓給米塔爾鋼鐵公司。米塔爾鋼鐵與華菱集團並列為華菱管線第一大股東,分別持有公司總股本的37.17%。這宗股權收購案總金額將超過25億元人民幣,成為2005年外資購並A股股權交易額最大的一宗購並案。華菱集團董事長李效偉表示,華菱集團與全球最大的鋼鐵企業實現以實質性股權轉讓為主要內容的戰略合作,在中國鋼鐵行業是第一家。
這一舉動看起來是雙贏。在與米塔爾公司簽署的協議中,除股權轉讓外,戰略合作是其最重要的內容。目前,華菱集團的采購礦石中,進口佔到了60%,價格隨市場行情波動,一般很高。雙方在協議中規定,米塔爾把華菱管線納入其全球采購系統,每年向華菱管線提供300萬噸以上直供礦。經過測算,即使按2005年直供礦大幅度漲價後貿易礦與直供礦每噸價差約19美元測算,華菱管線2005年降低采購成本約5700萬美元,此舉可為華菱管線節省采購成本幾千萬美元。
此外,雙方協議中還規定,雙方將加強技術及研發合作,米塔爾將向華菱逐步轉讓板、管、線等附加值品種生產及深加工等技術。雙方還簽署了互相代銷對方產品的條款,約定只收取對方少量的代理費。顯然,米塔爾公司全球40多個國家的銷售網路,為華菱集團的海外拓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間。
拉克希米表示,收購華菱管線股權,成為進入全球發展最迅速的中國鋼鐵市場的重要一步。米塔爾鋼鐵公司將在很多方面幫助華菱管線提升競爭地位,包括充分利用旗下的全球化銷售網路、采購體系以及兩個研究中心等優勢資源,幫助華菱管線實現擴展目標。
並購包鋼試探政策底線
成功入主華菱管線之後,米塔爾在中國的並購步伐開始加快。很快,包鋼被米塔爾相中。米塔爾看中的是包鋼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包鋼擁有自己的白雲鄂博礦區,受國際市場礦石價格的影響很小。另外,米塔爾對包鋼的生產能力、技術設備和遠期發展都很看好。
包鋼始建於1954年,1998年6月改制組建為包頭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是我國重要的鋼鐵生產基地和全國最大的稀土科研生產基地。
據調查公司World Steel Dynamics統計,包鋼計劃在2009年以前將年產量提高到1000萬噸。包鋼不僅擁有鐵礦石和煉焦煤等原料資源,在生產用於製造汽車和洗衣機的冷軋卷板等高質量鋼材方面也處於國內領先地位。
隨後,和包鋼並購一事進入了實質操作階段。米塔爾邀請德意志銀行和畢馬威參與對包鋼盡職調查的同時,更從米塔爾全球生產基地抽調了10餘位不同領域的技術專家。他們分別來自美國、德國、波蘭、印度、哈薩克、羅馬尼亞等國,是米塔爾集團煉焦、煉鐵煉鋼、無縫鋼管、板材、線材、重軌、特殊鋼、環境保護等領域的技術專家。
不過,根據2005年頒布實施的鋼鐵政策,對外資投資中國鋼鐵行業有三個方面的要求:一是原則上不控股;二是具備一定的資質條件;三是要與現有企業的改造和搬遷結構調整相結合,不布新點。
因此,一直堅守收購原則是「100%股權收購」的米塔爾,在中國也必須要改變這個原則。從雙方傳出的消息來看,米塔爾擁有對包鋼49%的股權,這一比例不僅超過了米塔爾對華菱管線的控股比例,在目前國內外資參股的鋼鐵企業中,控股比例也是非常高的,接近了原則上不允許控股的底線。
[編輯]鋼鐵大王米塔爾:欲吞全世界鋼鐵業
馬不停蹄購並他國鋼鐵公司
2005年3月11日,米塔爾鋼鐵公司斥資45億美元並購國際鋼鐵集團,隨著這項交易塵埃落定,米塔爾鋼鐵公司從老二一舉躍升為全球最大的鋼鐵企業,米塔爾亦由此登上了事業的頂峰。
轟動全球的並購國際鋼鐵集團一案,正集中體現出米塔爾渴望在21世紀成為鋼鐵王國中的「亨利·福特」的野心——不僅控制著整個王國,而且實現整個行業運作模式的轉型。
米塔爾腦海中的「管理-模仿」模式,取決於三個重要信條。首先,具體的管理細節一定要經過米塔爾的嚴格監控,盡管這意味著他要在一年裡乘坐自己的私人飛機飛行35萬公里。其次,米塔爾深信是利潤,而非產量,才是衡量一個傳統企業的唯一標准。他很高興獲知自己的一些競爭對手也開始注意到這一個問題。最後,米塔爾堅信21世紀的鋼鐵產業正如20世紀的汽車產業,將會整合為三到四家效率極高的超級巨頭,而自己的公司正是其中的領頭羊。
米塔爾成就事業的方法,似乎不外乎是馬不停蹄去購買一系列瀕臨破產的鋼鐵公司,然後想方設法地幫助它們恢復活力。米塔爾的確擁有化腐朽為神奇的能力。而這秘訣就在於米塔爾知道如何去獵尋合適的並購目標。米塔爾在哈薩克、羅馬尼亞、捷克共和國以及波蘭等地所收購的鋼鐵公司,大多都是勞動力過剩和技術落後的企業。在這些國家中,由於他不可避免地削減員工,當地工會組織把他列為「殘暴的資本家」,卻鮮有人注意到米塔爾在減低運作成本的同時,還有包括諸如嚴格的安全條例、充滿活力的質量監控以及打通供應商之間的物流溝通等一整套完善的管理機制。
在過去17年時間里,當競爭對手對那些舊鋼鐵工廠嗤之以鼻時,拉克希米·米塔爾卻一步一步地在這些工廠廢墟上,建立了強大的世界鋼鐵王國。
[編輯]米塔爾的中國攻略
在全球版圖上,米塔爾還要填補不少空白,中國已經成為米塔爾的優先戰略要地。不久前,米塔爾以逾26億元的價格收購了中國華菱管線的37%股份,與華菱集團共同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這一交易是目前外資購並A股公司股權交易額最大的一宗股權並購案。
米塔爾在簽字儀式上表示,中國經濟發展迅猛,成為鋼鐵產業發展最重要的國家,米塔爾鋼鐵公司是全球化的跨國企業,收購華菱管線股權,將成為米塔爾進入全球發展最迅速的中國鋼鐵市場的重要一步。他表示,米塔爾鋼鐵公司將在很多方面幫助華菱管線提升競爭地位,包括充分利用旗下的全球銷售網路、采購體系以及兩個研究中心等優勢資源,幫助華菱管線實現擴展目標。而作為米塔爾鋼鐵公司的成員之一,華菱管線將納入其一體化采購體系,同時進入其全球銷售網路。
米塔爾還將目光投向他的祖國印度的一個大型鋼鐵廠。他說:「我不想經營全球最大的鋼鐵企業,而想經營最賺錢的鋼鐵企業。」
即使是競爭對手也承認,與四年前相比,現在的米塔爾擁有了一個復蓋面更為寬廣的集團,並且擁有讓同行們羨慕不已的高利潤。
Ⅹ 一個上市公司的老總,一年大概可以收入多少
達到500萬以上。國金證券、萬科A、平安銀行、中信證券、金風科技排名前五,三位高管的平均年薪酬分別達到795、788、705、677和638萬元。
上市公司的老總薪酬是有A股年報披露的,但是對於他們來說薪酬都不是收入的重點,目前已經披露高管薪酬的上市公司有3115家,其中有537家上市公司董事長年薪過百萬,占總數的17%。而這537位董事長的稅前薪酬總額為10.73億元,平均年薪達到399萬元。當然,對於上榜的絕大多數董事長而言,上市公司的股份才是其最大的財富來源。這里,我們只談年薪。方大化工前董事長閆奎興稅前年薪1056萬元,排在榜首;緊隨其後的是萬科王石,年薪999萬元;其次是中國平安馬明哲、復星醫葯陳啟宇以及伊利股份的潘剛分別位於第三、第四以及第五的位置,年薪分別為968萬元、890萬元以及826萬元。
拓展資料:
根據公司法相關規定,上市公司是指所公開發行的股票經過國務院或者證券管理部門的批准,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上市是指股份有限公司將其公開發行的股票在證券交易所公開的掛牌交易的行為。上市公司是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種,股份有限公司申請其公開發行的股票在交易所上市,需要符合《證券法》和證券交易所規定的股票上市的條件,並獲得證券交易所的批准。
上市公司最大的特點是可以在證券市場融資,廣泛吸收社會閑置資金,如公開上市增發股票,從而迅速擴大企業規模,提高產品競爭力和市場佔有率。而非上市公司則沒有這樣的權利。因此,在公司發展到一定規模後,往往將證券交易所作為企業發展的重要戰略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