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尼資訊 > 印尼農產品出口中國有什麼潛能

印尼農產品出口中國有什麼潛能

發布時間:2022-07-24 03:34:49

㈠ 據說印度出口想打開中國市場,印度主要出口什麼

軟體。全世界的很多軟體都是印度人編寫的。

㈡ 介紹一下印度尼西亞的經濟發展狀況及潛力

1.自然資源

印度尼西亞礦物資源豐富, 石油和錫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 天然氣、鈾、鎳、錳、銅、鉻、鋁土礦、金剛石儲量也較豐富。石油探明儲量總計13億多噸, 是目前東南亞石油儲量最多的國家。另外, 據估計, 印尼沿海海底石油蘊藏量要比陸上石油多3-5 倍,以三馬林達近海的阿塔卡油田為最大。印尼天然氣儲量也很可觀, 約73萬億立方米。印尼的錫礦儲量也很大, 是繼馬亞西亞之後的世界最大錫生產國, 鎳礦儲量562萬噸, 居世界前列。 伊里安查亞還有豐富的鈾礦。廖內群島的賓坦島有鋁土礦。日惹附近產錳。金剛石推測儲量約150萬克拉, 居亞洲之首,主要分布在加里曼丹。

在農林產品方面,印尼的胡椒、金雞納霜、木棉和藤的產量均居世界首位。天然橡膠、椰子產量居世界第二。印尼的熱帶雨林面積僅次於巴西亞馬孫地區。加里曼丹和蘇門答臘的鐵木、努沙登加拉 的檀木、蘇拉威西的烏木、爪哇的柚木都是馳名於世的珍貴木材。印尼海域水產資源豐富, 種類繁多。蘇門答臘東海岸的巴眼亞比等地附近為著名漁場。勿里洞沿海產海 參, 馬魯古群島沿海產珍珠,馬都拉島沿海產海鹽。

2.經濟簡史

自1945年獨立以來, 印尼致力於推行初級產品出口發展戰略和由石油產業支持的進口替代發展戰略, 同時對外國資本進入印尼加以限制,以保護印尼民族經濟的發展。自 1967年蘇哈托政府執政以後的前十五年裡,印尼通過開發豐富的石油和其它資源, 實現 了糧食自給和生產自立。國家收入主要來自石油出口,1982年石油出口收入占國家收入的80%。在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初期, 石油出口景氣, 印尼經濟一度出現了較快的增長, 1973年到1981年, 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率達7-8%。從1982年起,國際市場石油價格和其它初級產品價格開始趨向疲軟, 印尼經濟受到很大沖擊, 經濟增長速度明顯放慢, 進入八十年代中期, 世界石油價格暴跌, 印尼經濟出現了衰退。

1982-83年度, 出口和政府收入下降, 財政赤字和經濟項目逆差擴大。自八十年代初以來, 印尼經常項目赤字連年不斷, 外債償付額高達27.6億美元(1988年外債總額為530 億美元), 支付石油和天然氣服務費用為26億美元。另外印尼在對外貿易的運輸費用上也支付了大量的外匯(印尼用於對外貿易的船隊不足), 同時直接投資收入又用於再投資, 不能為支付平衡起作用。 印尼雖有巨額外債, 但印尼嚴格履行金融契約, 因而能得到國際組織的友好資助。印尼的旅遊業發展比較快, 1990年相當興旺, 遊客達211萬人次,外匯收入為18億美元。

3.經濟概況

自1968年以來特別是80年代調整經濟結構和產品結構後,印尼經濟發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在第一個25年長期建設計劃內國民生產總值年平均增長6%,通貨膨脹控制在10% 以內。1994年4月印尼進入第二個25年長期建設計劃即經濟起飛階段。政府採取了進一步簡化進出口手續、降低關稅、放寬投資政策等措施,把大力扶持中小企業、發展旅遊、增加出口作為經濟建設中的主要任務,使印尼經濟繼續保持了強勁的增長勢頭。 1995年5月起,印尼政府頒布了放寬經濟限制的一攬子計劃,開放投資領域,減少對產 業部門經營和發展的限制,鼓勵私營企業在新興工業和第三產業的發展,促進農業生產。1995年、1996年分別吸引外資399億和299億美元。1996年批准外資項目959個,比 1995年上升23%。但由於外資投入猛增、人口和東西部發展不平衡等因素將制約經濟的發展。

4.行業概況

(1).農業概況

全國擁有可耕地1980萬公頃。1995年,農業總產值616370億盾,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 17.2%。農業人口約占勞動力人數的50.6%。農業以種植業為主, 主要種植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 糧食作物在農業中占重要地位, 主要由小農分散經營。 糧食作物主要是稻穀, 其次是玉米、木薯、甘薯、大豆等, 大米是印尼人民的主要食糧。

印尼是世界上最大的熱帶經濟作物生產國之一, 經濟作物大都在種植園種植, 是外匯 收入的重要來源, 主要有橡膠, 咖啡, 棕櫚油, 椰子, 甘蔗, 胡椒, 奎寧, 木棉, 茶 葉等。橡膠是主要的經濟作物之一, 大部分在民間小膠園內種植, 產量僅次於馬來西亞, 居世界第二位, 主要供出口。咖啡也是主要的經濟作物, 約90%的產量供出口, 椰 子是傳統的出口作物。

農產品產量統計

(2).工業概況

印尼工業發展的方向是加強外向型的製造業。1995年製造業、采礦業產值各為919290 和351450億盾,分別占國民生產總值的24.3%和8.4%。主要部門有製造、采礦、紡織、輕工、裝配業等。1994年、1995年製造業增長率分別為12.5%、11.1%。工業品出口額已超過293億美元,占出口總額的64.5%。1995年工業產值比上年增長10%。煤炭生產約 3830萬噸,其中出口3160萬噸,成為僅次於澳大利亞和南非的世界第三大煤炭出口國。

工業行業產值統計

5.主要經濟指標

國內生產總值(1995年):1903億美元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1995年):1023美元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8.07%

匯率(1998年5月1日):1美元=8025.00盾

通貨膨脹率(1996年):6.47%

經濟增長率(1996年):7.8%

㈢ 中國農產品出口的比較優勢有哪些

糧食產品為土地密集型產品,中國人均佔有土地資源率較低,不具備競爭的自然稟賦優勢。目前中國還有比較優勢的農產品僅有大米、未粗磨玉米和小麥類混合粉及團狀物。
2.肉及其製品與活動物一直具有比較優勢。目前中國的生豬等畜產品多為農戶散養型,勞動力資源是比較優勢;相關產品的加工製品因國內消費偏好影響,也具有一定的比較優勢。
3.油類產品比較優勢變化明顯。其中固態固定植物油和含油籽仁及果實由比較優勢變為比較劣勢。
4.園藝類農產品仍然具有比較優勢。園藝類農產品主要包括各類水果、觀賞類樹木及蔬菜,多為勞動密集型農產品。中國在此類產品上具有勞動力豐富的比較優勢:除乾果、鮮果及堅果失去比較優勢外,其它類別一直保持了比較優勢。
5.紡織纖維失去了比較優勢。主要原因是植物纖維和黃麻纖維由具有顯著比較優勢到失去比較優勢。棉花和蠶絲本來是中國具有比較優勢的農產品,但由於1990年代以來國內需求的激增和生產成本的不斷提高,到1995年左右均失去了比較優勢。
入世對中國農產品貿易的影響入世對中國農產品貿易的影響是兩方面的。一方面,中國農產品的出口將獲得諸多的發展機遇。另一方面,入世會使中國的農產品進口進一步增加,特別是小麥、玉米等糧食的進口數量將大幅度增加,原因包括以下幾點:
1.自1995年以來,中國糧食已經完全失去了價格優勢。其中小麥價格高出國際市場價格28%,玉米高出71.1%,大米高出17.8%。
2.美國對穀物的出口補貼,使中國糧食產品的競爭力進一步下降,加上中國對美國西北部小麥進口禁令的解除,可以預計從美國進口的糧食將急劇增長。
3.進口配額與以往實際進口量相比增加較多。到2005年,小麥、玉米和稻米的配額量將分別達到930萬噸、720萬噸和530萬噸,而1992-1998年小麥、玉米和稻米的實際平均進口量僅為681.8萬噸、85.3萬噸和53.4萬噸。
4.入世後,每年進口配額的一部分必須分配給私營部門。在這種條件下,只要國際市場價格低於國內市場價格,政府就不能再用傳統的辦法通過國有外貿部門的壟斷地位把進口數量控制到配額數量以下。
5.中國入世後,農業平均關稅要從22%降至17.5%(除糧棉油免稅外,中國一般的農產品關稅稅率為50%-70%,高的達100%以上),降幅很大。這樣一來,以前受保護越大的產品,其進口增長的幅度就會越大。

㈣ 為什麼發達國家要對農產品不遺餘力的促進出口

發達國家農產品出口實施補貼補貼,主要原因是農產品在國際市場賣的價格比較低,不這樣作農場主的經濟效益就會大大降低或者虧損,隨之而來得的是減少種植面積、工人失業等等,為了避免出現這種局面,發達國家一般對農產品都實施出口補貼,目的是彌補農場主的虧損,維持農業生產。實際上為了鼓勵出口,在工業品上各個國家也有很多類似的政策,如出口退稅,只是名堂、叫法不同罷了。前天有位英國人寫了篇文章,說中國產品賣著便宜、買著貴;什麼意思呢?他說在英國買中國產品比在中國國內買還要便宜,因為中國產品出口時國家有出口退稅政策,加之同行競爭,所以到英國即便加上關稅、運費以及各個銷售環節的費用,市面上的零售價格也比中國國內便宜。您想想,類似嗎?

㈤ 進口農產品對中國農業的影響

1、經濟全球化,我國又加入了世貿組織,所以進口美國的農產品是很正常的事情。至於美國實行的是農產品補貼制度,或者你所說的向外國傾銷的行為,如果是事實的話,中國可以向世貿組織提起申訴的,因為大家都加入了世貿組織,要利用世貿組織的規則處理貿易摩擦。

2、對我國農業的影響,中國市場這么大,需要大量的農產品,需要進口,所以進口美國的農產品是對這方面需求的補充,如果美國使用了一些出口補貼政策,以低價來擠壓中國的農產品,那會打擊到中國的農產品生產。

㈥ 鎳、鋁土、棕櫚油等,印尼連出禁令,這會對我國造成什麼影響

據印尼當地媒體報道,禁止食用油、煤炭、銅、鋁礬土等相關原材料出口對中國的影響有限,但對部分原材料影響不大。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許多國家相繼發布食品出口禁令,對中國的食品安全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但中國人均糧食份額始終高於全球人均水平,中國的口糧有一定保障。在中國,小麥和大米這兩大糧食配給體系都很充足,可以滿足全國人民一年的供求。

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農產品貿易的制約程度不高,暫時不會影響中國的糧食安全。相信很多人平時看視頻的時候更喜歡看美食和廣播。在美食和廣播界,總會有一些自稱非常能吃很多食物的大胃王來博取人們的眼球。然而,並不是所有這些大吃大喝的人都真的能吃,有的人只是通過剪輯或者嘔吐來達到效果,這也造成了浪費食物的現象越來越嚴重。所以出台了很多禁令禁止這種鋪張浪費的行為,這個禁令也確實如此。

㈦ 中國出口什麼產品有優勢

中國出口什麼產品有優勢?下圖是2017年中國的出口結構(粗糙版),總計27300億美元。

電子佔比27.40%,總計7470億美元。

機械佔比22.22%,總計6060億美元。

紡織品佔比15.21%,總計4150億美元。

化工佔比7.9%,總計2150億美元。

服務業佔比7.56%,總計2060億美元。

金屬佔比6.40%,總計1750億美元。

農業佔比5.41%,總計1480億美元。

交通工具佔比3.64%,總計992億美元。

石頭玻璃陶瓷佔比2.35%,總計641億美元。

礦產資源佔比1.35%,總計369億美元。

其他佔比0.57%,總計155億美元。

再看看2017年中國出口結構(細致版)

第一大產品天線佔比8.52%,總計2320億美元。

第二大產品計算機佔比5.31%,總計1450億美元。

第三大產品ICT佔比4.73%,總計1290億美元。

第四大產品辦公設備零部件佔比3.43%,總計935億美元。

第五大產品集成電路佔比3.01%,總計820億美元,但集成電路的進口遠大於出口。

第六大產品電話與手機佔比2.23%,總計609億美元。

第七大產品運輸業佔比1.36%,總計372億美元。

第八大產品旅遊觀光佔比1.20%,總計326億美元。

閱讀全文

與印尼農產品出口中國有什麼潛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什麼泡麵好吃 瀏覽:564
為什麼伊朗拒絕美國會談 瀏覽:608
義大利面怎麼做才好吃最簡單的 瀏覽:680
在哪裡兌換印尼盾 瀏覽:311
伊朗內陸機票怎麼買 瀏覽:575
伊朗哪個國家最好玩 瀏覽:307
疫情有什麼國家幫助中國 瀏覽:778
印尼小胖子來自哪裡 瀏覽:295
印尼幣1元等於多少人民幣 瀏覽:57
中國第一條超級公路在哪裡 瀏覽:234
中國姓李的演員有哪些 瀏覽:807
中國一流哲學家有哪些 瀏覽:988
怎麼炒黑胡椒義大利面 瀏覽:811
為什麼印尼的快餐有腳臭味 瀏覽:834
義大利古代建築有哪些 瀏覽:255
印度首富對嚴重疫情幫助多少錢 瀏覽:182
騎馬怎麼下中國戰場 瀏覽:94
印度一瓶卵磷脂多少毫升 瀏覽:477
義大利知名女裝品牌有哪些 瀏覽:376
印尼什麼手串最好 瀏覽: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