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印度尼西亞的軍事實力位於世界第幾
2020印尼軍費約支出89億美元,武器裝備基本依賴進口。軍費開支世界排名20~30.
2018中國台灣省 軍費開支約100億美元,武器裝備基本依賴進口。
2019印度軍費支出711億美元,武器裝備基本依賴進口。軍費開支排世界前五。
2020中國軍費支出1782億美元,武器裝備基本自主研發生產。軍費開支排世界第二
2020年美國國防軍費7380億美元。武器完全自產。軍費開支世界第一,是世界軍費前15名國家軍費之和。
『貳』 印尼的國力如何
資源豐富的印尼有「熱帶寶島」之稱,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以及煤、錫、鋁礬土、鎳、銅、金、銀等礦產。其漁業資源也很豐富,官方估計潛在捕撈量為每年620萬噸。印尼政府重視旅遊業,注意開發旅遊景點,旅遊業已成為印尼創匯的重要行業。主要旅遊點有巴厘島 、婆羅浮屠佛塔、印尼縮影公園、日惹皇宮、多巴湖等。爪哇島是印尼經濟、政治和文化最發達的地區,一些重要的城市和名勝古跡都坐落在這個島上。印尼是東盟最大的經濟體,農業、工業和服務業均在國民經濟中有著重要地位,其中農業和油氣產業為傳統支柱產業。1997年,印尼在亞洲金融危機中蒙受重創,經濟嚴重衰退,貨幣大幅貶值。經過10年的經濟改革和結構調整,印尼逐步回到發展軌道,個人消費、投資和出口等逐漸成為印尼經濟增長的引擎。2007年,印尼國內生產總值比上一年增長6.3%,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946美元。貨幣:盧比(盾)。 印尼專家認為該國已深陷經濟危機印尼成為世界最大棕櫚原油出口國
『叄』 印尼軍事實力比起越南如何
與印度尼西亞和越南相比,最大的兩個優勢是海軍和空軍。印度尼西亞的軍事力量比越南強得多,未來成為東南亞第一軍事強國也不是不可能。 印度尼西亞最大的優勢是人口多,超過1億人,所以經濟總量也很大,進入了G20集團。 也就是說印度尼西亞的經濟總量在世界前二十以內。
當然,海軍和空軍是最燒錢的軍種。 像越南這樣經濟量有限的國家,不能自然建設,但說到印度尼西亞和越南的軍事力量,兩國隔海相望,印度尼西亞被稱為千島國。 所以,他們最好比海軍和空軍吧。 印度尼西亞海軍45000多人,分為東部和西部兩個艦隊,還有一個軍事海運司令部,這些編制類似於美國海軍的部署。最後,印度尼西亞空軍裝備了大量的蘇-30MKK和蘇-35戰斗機,還有80架美國製造的F-16戰斗機。 相比之下,越南空軍只有20多架蘇-27SM戰斗機和少量蘇-30MKK戰斗機。 不足以與印度尼西亞空軍對抗。
所以,印尼的軍事力量要比越南強大,主要還是因為有錢,買得起先進裝備,而且買的還不少。至於說單兵素質嘛,那還是越南強,但是在導彈面前,恐怕越南那點單兵素質,也無法完全展現了吧。
『肆』 印度尼西亞國防力量,在國際處於什麼水平
印度尼西亞,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它的國防力量在全球處於中等水平,已經非常不容易了,而且他作為一個島國,受限於狹小的國土面積,能把國防力量發展到如此,已經可以了,當然了,像印度尼西亞這種國家的國防力量,在其他的超級大國面前都是多麼的不堪一擊。
由此可見,無論是什麼樣的國家都在努力的發展屬於自己的國防力量,國防力量這種保護自己國家的力量,只能由自己來發展,不可能被別的國家所左右,也看得出來,強大的國防力量,不僅需要強大的經濟實力,還需要更深的戰略縱深以及人口的支持。
『伍』 世界上,綜合國力前十位的國家是哪些
綜合國力排名
排名國家 1 美國
2 中國 3 俄羅斯 4、 日本
5、 德國 6 法國 7、 英國 8、 印度 9、加拿大 10、 巴西、義大利 12、澳大利亞 13、西班牙
14、韓國 15、墨西哥 16、印尼
『陸』 世界各國綜合國力排名
世界上綜合實力最強的國家還是美國嗎?根據最新增長預測,美國的增長預計將從2013年1.9%上升到2014年的2.8%。繼2013年下半年庫存需求增長超過預期後,2014年的增長回升將由最終國內需求帶動,最近達成的預算協議將使財政方面的拖累得到緩解,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支持作用。中國想超過美國仍然任重道遠。以下是全球綜合國力排名前十的國家(不僅僅是經濟實力GDP排名):
NO.1:美國
美國擁有現今整體實力最強大的軍隊,同時其軍費也名列世界第一,約佔全世界總軍費開支的43%;陸地面積915.9萬,整體上相當富饒,另有諸多海外領地,戰略空間龐大;人口3.15億,大學普及率77%,每萬人中有科學家工程師41人,人口質量相當高;人均GDP49922美元,總量156847.5億美元(2012年)國際匯率,世界第一;在美國工業中,製造業佔了全國生產總額的四分之三,就工業基本金屬鋼鐵來說,美國產量佔世界五分之一,戰爭潛力巨大;至於美國的政治制度的相對優越性是不用解釋的。
NO.2:俄羅斯
俄羅斯繼承了蘇聯的主體部分,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軍事大國,擁有著強大的軍事實力和強大的核武器庫。
俄在普京執政後,俄對聯邦主體的控制力日益加強,憑借世界最大的領土(1707.54萬平方公里,佔地球陸地面積的11.4%)與豐富的資源持續的恢復發展經濟,人均GDP已達14247美元(2012年)國際匯率,GDP總計2.02196萬億美元(2012年)國際匯率。
俄工業、科技基礎雄厚,部門全,航空航天、核工業具有世界先進水平,俄的武器銷售份額佔了全球軍售的24%(美國佔世界的30%)。但俄工業結構不合理,重工業發達,輕工業發展緩慢,民用工業落後狀況尚未根本改變。
俄羅斯是教育大國,自然科學和基礎研究方面,高等教育的水平居世界領先地位,航空航天、軍事工業等工程技術領域亦屬世界一流;每千人(15歲以上)中高等教育以上158人,不完全高等教育31人,中等職業教育271人,普通中等教育302人。但俄是世界上人口減少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1991年蘇聯解體以來,俄人口形勢持續惡化,從1993年的1.486億減少到2012年的1.431億人),有民族193個,其中俄羅斯族佔77%。
從一定程度上講俄國的人口問題是相對容易解決的,雄厚的基礎工業、較高素質的人口與再度執政的強勢領導人足以支撐俄羅斯位列第二!
NO.3:中國
中國乃文明古帝國的唯一倖存者,世界第一人口大國,擁有著有完整的基礎工業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國土面積世界第三(實際控制土地面積不如美國)。
但中國在外族征服後,民族性被扭曲,漢文化被閹割,劣幣淘汰良幣,至今未能匡復好華夏道統。中國是世界上僅存的三個社會主義國家之一,在特定的時期具有一定的辦事能力,主義的僵化從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國家的發展。中國的經濟整體上仍然處於世界產業鏈的中下游,買辦集團阻礙了自主研發與產業升級,人均GDP仍然低於世界平均值,東西部發展失衡。中國整體上人口質量不佳,缺乏優生保護法,計生使得優秀的個體不能很好的為種群的進步作貢獻,老齡化日趨嚴重,人口上後繼乏力。軍事水準有待驗證。中國奠定的工業基礎使得中國還是有相當大的發展與戰爭潛力的。
NO.4:日本
日本有巨大的經濟總量(5.984萬億美元,2012,世界第三),先進的軍事技術(沒有核武器,但軍事科研水平先進),較高素質的人口(學習並傳承了唐朝的部分民風,大學普及率64%,每萬人中有科學家工程師50人),科技發達(以前用機器人逐步代替產業工人,最近又研製出了殺人機器人,等到其成熟量產,缺乏創造性的人口到成累贅了)。
日本最大的問題是生存空間不足,國土縱深小,能源與市場嚴重依賴海外。
N0.5:英國
英國有較強的經濟實力(GDP總計:2.674 萬億美元,第5名),先進的科技(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化國家),強韌的軍事實力(軍事工業健全而發達,有島國的防禦優勢),遠大的國際影響力(在語言、文化、政治上對其前殖民地保留了巨大的影響力)。
不得不承認英格蘭人是近現代最具優勢的民族(源於日耳曼人),英國乃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家之母國,二戰以來與美國保持著特殊關系,協助美國主宰世界並從中獲益!
英國本土狹小,持續發展力受限,有待與歐盟或諸兄弟之國整合。
NO.6:法國
法國政治體制上相對集權,經濟發達(GDP總計:2.86萬億美元,人均:46,016美元),為老牌資本主義國家;農業基礎穩健,工業先進,科技水平高,教育較好;軍事工業全面,軍事科研水平高,有獨立的作戰指揮能力和作戰系統,具有在遠距離地域投擲兵力的力量,擁有核武器。
法國擁有55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中西歐領土第一大國,在超級大國——美國的陰影下,有待與歐盟整合並與之爭奪利益。
N0.7:德國
德國是世界第四大經濟體(GDP總計:3.667萬億美元,人均:44,460 美元)、世界第一大商品出口國和第二大商品進口國;德國同時在科學技術的多個領域中處於世界領先地位,農業基礎好,交通發達,教育極好。奧地利乃德國的純正的兄弟之國,有待合並,縱然近來幾無可能。
德國以建設一支能保證其和平、自由和獨立的軍隊為目標,但其軍事科研水平和軍事裝備先進。國民軍事訓練好。
德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喪師失地,僅保留有35.7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人口為中西歐最多。其地緣政治相對復雜,有待在歐盟進行整合。
N0.8:巴西
巴西有龐大的領土面積(851萬KM2,參網路),豐富的自然資源,經濟增長速度較快(GDP總計:2.493萬億美元,拉美第一,人均:12,788美元,2011),較多的人口(1.92億)。
巴西70年代建成了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主要工業部門有鋼鐵、汽車、造船、石油、水泥、化工、冶金、電力、紡織、建築等。核電、通訊、電子、飛機製造、軍工等已跨入世界先進國家的行列。軍事力量並不是很強大,但發展迅速,這幾年巴西政府加大了軍購。
巴西沿海與內陸開發失衡,工業層次較低,有色種人的比例超過了白種人(混血兒的質量有待驗證)。
N0.9:印度
印度擁有龐大的軍事力量,較大的領土空間(298萬平方公里),巨大的發展潛力(人口12.1億,人均GDP:1485美元,2012)。
印度一直保持著巨額的軍事采購,計劃在未來5年內采購300億美元以上的軍事硬體和軟體,擁有核武器和航空母艦,南亞頭號軍事強國。
印度種姓、宗教矛盾尖銳,社會財富分配極度不平衡,人口的增長難以遏制,工業水準有待提高。
N0.10:義大利
義大利在歐洲具有社會、政治及軍事上的重要影響力,人口6074萬(2011年),GDP總額
計2.198萬億美元(2011年),國土面積301333平方公里.
義大利工業十分發達,生產技術較為先進,且規模龐大,歷來是歐洲乃至世界重要的鋼鐵生產國,四分之三的能源供給和主要工業原料依賴國外進口,而產品的1/3以上供出口。
義大利國土面積狹小,北南經濟發展不平衡,有待在歐盟中整合。
世界各國家和地勿綜合國力分析:
發達國家與地區:北美的美國加拿大;歐洲除東歐外的國家;大洋洲的澳大利亞,紐西蘭;亞洲的日本與四小龍,以色列。一共28個,高的人均年GDP有四萬美元,低也有5000美元。
石油資源富國:沙特,科威特,阿曼為典型代表,包括西亞北非拉美的一些小國。伊拉克與利比亞本來也是富的結果被美國搞了,慘。伊朗,委瑞內拉也算。這些國家人均GDP多的有1萬多美元,少的也有3000多美元。
小康型: 東歐國家(包括俄國)加土耳其,拉美國家中較好的墨西哥巴西阿根廷秘魯等,泰國馬來西亞約旦敘利亞,南非以及一些非洲小國。這些國家人均GDP在約在4000以下1000以上。那幾個非洲小國有些讓人吃驚,加彭博茲瓦納,不知道是如何干到1000多甚至3000多的。
望採納!謝謝!
『柒』 印尼綜合國力是不是東盟最強
印尼綜合國力在東盟是最強的。
依據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東盟商務咨詢委員在2012年通過收集未來3年計劃對東盟投資企業落戶意向,評定東盟國家競爭力強弱。
其中,最具競爭力國家為印度尼西亞,其後依次為越南、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和菲律賓。汶萊最不受投資客青睞,排名東盟10國最末。
印尼是東南亞國家聯盟創立國之一,也是東南亞最大經濟體及20國集團成員國。印尼群島自公元7世紀起即為重要貿易地區。
印度尼西亞共和國簡稱印度尼西亞或印尼,是東南亞國家。由約17508個島嶼組成,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島國家,疆域橫跨亞洲及大洋洲,別稱「千島之國」,也是多火山多地震的國家,首都為雅加達。與巴布亞紐幾內亞、東帝汶和馬來西亞等國家相接。
參考鏈接:http://ke..com/linkurl=_
參考鏈接http://www.mofcom.gov.cn/aarticle/i/jyjl/j/201211/20121108453735.html
『捌』 東南亞綜合實力最強的是哪個國家
東南亞共有11個國家:越南、寮國、柬埔寨、泰國、緬甸、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汶萊、菲律賓、東帝汶。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的經濟,越南和新加坡的軍事,雖然新加坡在軍事和經濟上都有不錯的表現,但由於新加坡國土面積較小,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嚴重阻礙了其軍事實力的發展。
在東南亞,就綜合國力而言最強的應該是被稱為東南亞之鷹印度尼西亞,就國土而言,印尼是東南亞面積最大,也是世界最大的群島國家, 就人口而言,印尼的人口居世界第四位,就經濟而言,印尼有著豐富的石油資源,因石油資源可實現凈出口。
印尼人口超過2.54億(2014年),僅次於中國、印度、美國,居世界第四位。 版圖近二百萬平方公里(1,919,440平方公里,世界排名第15),資源豐富,戰略位置重要,大國要素先天具備。。
如果發展得好,未來有成長為地區強國,甚至全球強國、超級強國的潛力。
東南亞主要國家的弱點分析
泰國:國內政局非常不穩定,軍隊隨意操縱政界
緬甸:長期內戰,經濟一團糟
越南:受西方滲透很嚴重,國內政斗激烈
馬來西亞:國內市場太小,出口能力也很弱
新加坡:同上
菲律賓:國家經濟及其薄弱,國內安全形勢嚴峻
印尼:國家經濟及其薄弱,國內安全形勢不佳
寮國:略
柬埔寨:略
『玖』 世界10大國排名
根據近幾年美國國家智庫機構和瑞士洛桑統計組織兩大世界權威觀察機構對於世界各國綜合國力的排名依據方面進行了較大的革新,在當今世界日益開放化,信息技術日益成熟的條件下,各國對各項資源的升級和獲取能力比以前固定擁有的基本資源規模獲得了更大的重視和考量。
最新的綜合國力考量主要包括以下六個新的方面,按敘述排名順序表示其重要性
第一,經濟的競爭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中心內容。 在世界聯系日益密切,各國發展都廣泛互相依賴合作的前提下,經濟實力成了在整體和平年代最重要的一項指標。
第二,國際政治地位和在國際事務中的影響力是綜合國力競爭的主要目標。國家實力能否轉化為在國際舞台上的影響力自古以來都是體現國力最直接最重要的方式。
第三,科技的創新和率先突破是綜合國力競爭的制高點。 科技水平的高低在當今已經能直接影響到各國經濟的增長,經濟不再以單純規模取勝,只有科技不斷升級提高生產力才能保持國力。
第四,軍事力量仍是綜合國力競爭中具有威懾性的手段。因為由於國際間的交往日益規范,且各國間溝通談判條件更加成熟,發動戰爭不但成本日益高昂,且風險巨大。獲取勝利的收益往往也不能彌補損失並且更容易造成一個國家持續衰落。因此在今後國力較量中軍事影響會繼續下滑
第五,文化的競爭成為綜合國力競爭愈益突出的一個方面。一個國家在世界上的文化知名度是這個國家發展的潤滑劑,一個國家的文化特色如果在國際上能夠獲得認同和熟知,那麼對於這個國家在世界范圍內各項發展都能起到積極作用。
第六,人才和人的素質的競爭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基礎內容。最後一項是一個國家實力的根基,盡管這屬於傳統國力分析的人口基本要素,盡管很難在短時間內對國家造成巨大的影響,但是國民的教育和學習的發展則在根本和長遠的方向上決定一個國家是興旺還是衰落。
據此六大新方面的考察依據,綜合國際各個觀察機構的排名總結如下:(先後順序可視作排名)
超級國家-美國,歐盟
強大國家-英國,法國,日本,德國,俄羅斯,中國
發達中堅國家-義大利,韓國,加拿大,西班牙,澳大利亞,荷蘭
發展中中堅國家-印度,巴西,墨西哥,土耳其,印度尼西亞,南非
我國中科院通過參考國際考察新標准,於2010年整合國際上六大考察領域,並繼續強調基本要素和自然資源的重要性,通過同時考慮新舊兩種國力評定標准,評選出了2010年世界10大強國:
1美國、2日本、3德國、4加拿大、5法國、
6俄羅斯、7中國、8英國、9印度、10義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