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金光集團是世界500強么
截止2019年9月,金光集團不是世界500強。
截止2019年9月,金光集團有數百家法人公司,擁有員工15萬名,資產約200多億美元,曾被世界著名財經雜志《福布斯》評為印尼第一大財團。
金光集團投資范圍遠及亞洲、北美、歐洲、澳洲等地。集團已發展形成六大核心產業:制漿造紙業、金融業、農業及食品加工業、房地產業、煤礦、移動通訊。1992年起,金光集團開始在中國投資。
金光集團在中國擁有17家全資或控股的漿紙企業及20餘家林場,總資產約560億元人民幣,年加工生產能力約500萬噸,2017年在華銷售額近500億元,擁有全職員工約2萬名。
在華產業
1、金融業
金融業的投資涉及商業銀行、保險、證券、投資、信用卡及租賃等領域。印尼國際銀行是金光集團在金融業投資活動的旗艦。BII於1993年在中國寧波投資成立了寧波國際銀行,並於1998年12月在上海成立了寧波國際銀行上海分行。
2、農業及食品加工業
農業及食品加工業的投資主要是通過其在新加坡上市的亞洲食品及不動產有限公司進行的。AFP為印尼棕櫚油生產商之一,擁有世界上最大的私營棕櫚種植園。AFP在中國投資了華豐方便麵和大滿貫食用油。
3、房地產
房地產方面的投資是通過不動產部及其下屬子公司進行的。金光集團的房地產分布在印尼、新加坡、美國和中國。其中國項目包括上海50層高的外灘中心、中山廣場,以及寧波金光中心等。
② 印尼金光集團中國老總是誰
在中國除上海的APP中國營銷總部外,另有北京、上海、武漢、雲南、廣州、浙江、江蘇、山
東、四川、福建、遼寧等11個代表處,下設31個聯絡處。
你可以打114查詢他的電話,然後直接打過去問:你們老總是誰?
③ 黃志源的人物簡介
黃志源,著名愛國華僑、印尼金光集團創建人黃奕聰的的長子,在周恩來總理的關心下,1960年被父親送往中國求學,1963年在北京大學數學力學系就讀。畢業後,返回印尼,加入其父黃奕聰先生創立的印尼金光集團。秉承父親 「勤儉誠信」的精神,他開拓進取,以漿紙業為主打,使金光從上世紀七十年代的一間小工廠巨變為總資產100多億美元的APP紙業集團,並躋身於世界紙業十強之一。1992年開始進軍中國,推行循環經濟的造紙模式,致力於探索造紙與環境的協調發展,創新實踐林漿紙一體化,在大陸擁有約40億美元的資產,投產了13家工廠與5家林場,成為中國最大的造紙企之一。1989年,為表彰黃志源先生的傑出才能和業績,印尼政府管理協會授予他傑出管理獎。在中國,黃志源先生亦獲得寧波、鎮江榮譽市民等稱號,以及鎮江市人民獎章的榮譽。此外,作為具有國際聲譽的企業家,黃志源先生曾受到時任美國總統柯林頓先生及夫人的親切接見。作為華人,黃志源先生非常關心中國的經濟發展,積極參與並不斷擴大在華投資,僅其親自主抓的APP,便在中國擁有約40億美元的資產,投產了13家工廠與5家林場,此外,黃志源先生還熱心於中國的教育等社會公益事業,捐資捐贈了不少資金和物品。
黃志源,1944年出生於印度尼西亞,現任金光集團董事長、總裁。1963至1968年在北京大學數學力學系學習。 金光集團是世界著名的跨國企業集團,尤其是旗下的亞洲漿紙業有限公司(簡稱APP)是亞洲最大的造紙公司,更是唯一一家躋身全球造紙業十強的華人企業,在世界造紙行業具有重要地位和影響。
自2004年起,金光集團連續多年榮登《福布斯》慈善榜前列。2008年,金光集團榮獲民政部「最具愛心外資企業」稱號並獲得「中華慈善獎」。
④ 金光APP在中國多少年了有了解金光APP發展情況的簡要介紹一下嗎
金光集團(Sinar Mas Group)由印尼華人黃奕聰先生於1962年創立,現有數百家法人公司,擁有員工15萬名,資產約200多億美元,曾被世界著名財經雜志《福布斯》評為印尼大財團。
金光集團投資范圍遠及亞洲、北美、歐洲、澳洲等地。目前,集團已發展形成四大核心產業:制漿造紙業、金融業、農業及食品加工業、房地產業。1992年起,金光集團開始在中國投資。
制漿造紙業由亞洲漿紙業有限公司(Asia Pulp & Paper Co., Ltd., 簡稱APP)主導。作為金光集團的主導企業,APP現擁有20多家制漿、造紙公司及100多萬公頃的速生林,分布於印尼、中國等地,總資產達100多億美元,為世界紙業十強之一,亦為亞洲地區(除日本以外)規模大的漿紙業集團公司。目前,APP在華總資產約55億美元,在中國的江蘇、浙江、廣東、海南等地共投資建立了17家全資或控股的漿紙企業及20餘家林場,年加工生產能力約500餘萬噸,2009年在華銷售額接近400億元,擁有全職員工約2萬名。
⑤ 金光集團的介紹
金光集團(Sinar Mas Group)由印尼知名華人黃奕聰先生於1962年創立,現有數百家法人公司,擁有員工15萬名,資產約200多億美元,曾被世界著名財經雜志《福布斯》評為印尼第一大財團。金光集團投資范圍遠及亞洲、北美、歐洲、澳洲等地。集團已發展形成六大核心產業:制漿造紙業、金融業、農業及食品加工業、房地產業、煤礦、移動通訊。1992年起,金光集團開始在中國投資。
⑥ 黃奕聰的介紹
黃奕聰(Oei Ek Tjhong,1923- ),印尼姓名伊卡·芝布塔·威查雅(Eka Tjipta Widjaja),印度尼西亞華人企業家,印尼華人企業集團「金光集團」的創辦人和前董事長。20世紀80年代以來,黃奕聰的「金光集團」一直被印尼或東南亞有關經濟刊物列為印尼全國最大的200家企業集團之一,是僅居於林紹良「三林集團」和謝建隆「阿斯特拉集團」之後的第三大企業集團。1993年,謝建隆將他的「阿斯特拉集團」股票出售並退出該企業後,黃奕聰及其企業集團已躍居第二位。1995年,黃奕聰榮獲印度尼西亞總統蘇哈托頒發的社會奉獻忠誠勛章。1996年,榮獲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年會頒發的1996年新興市場最佳總經理獎。1黃奕聰退居二線後,現由其長子黃志源任金光集團董事長兼總裁。《亞洲全球》雜志公布的2011年印尼十大富豪排名榜,黃奕聰以120億美元家產晉升為印尼首富2。《福布斯》雜志公布的2013年印尼富豪榜,黃奕聰及其家族以70億美元資產排第二位3。
⑦ 86年虎賺億元,1986屬虎人終身的三大坎
文 | 華商韜略 巴圖海
中國自以來,經濟得到了迅猛的發展,尤其從90年始,中國經濟散發著蓬勃的生機。
一位印尼人抓住了這波時代機遇,從中國賺走了幾十億,此人是印尼巨賈之子、印尼金光集團總裁黃奕聰的第二個兒子黃鴻年。
黃鴻年在中國的成功,早在他十幾歲時就已埋下種子。
在家裡排行的黃鴻年,從小就任性,10來歲就「行俠仗義」,惹事生非。被他搞得不勝其煩,一句「我管不住你,讓『偉人』來管你」,就把12歲的他送到中國。
黃鴻年就讀於雲集的一中學,在中國一待就是10年。
這10年中國經歷是他寶貴的財富,黃鴻年在中國熟讀、偉人語錄,接受過貧下中農的再教育。他既有的人脈關系和對的高屋建瓴,同時也對中國的習俗和心理了如指掌。
說自己是「偉人」學生的黃鴻年對像那樣辦工廠、做實業興趣不大,他更喜歡大開大合,也就是:通過資本運作,通過收購兼並擴張自己的事業。
1980年,黃鴻年離開家族企業單飛。
黃鴻年對中國資產的眼光頗為辣。早在1985年,黃鴻年就打過收購中國企業的主意——試圖收購青島啤酒。但當時的環境相當不成熟,計劃失敗了。
黃鴻年真正開始在中國撈金的起點,始於「中策」。
1991年,在,黃鴻年收購了一家處於虧損狀態的「」公司,並改名為「中國策略投資公司」,簡稱「中策」。並且拉來李嘉誠的和黃集團、美國的摩根士丹利、日本伊藤忠商社加入其中。
當時,越來越缺乏競爭力的國有企業日益成為地方的負擔,很多地方都希望盡早甩掉這個包袱,這包袱卻成了黃鴻年縱橫捭闔的戰場。
只幾年間,中策集團在黃鴻年的帶領下,花費4.52億美元收購196家企業,後繼陸續收購了100多家國有企業,總投資額超過百億,這對於90年代的中國無疑是史無前例的大手筆。
在家鄉泉州。黃鴻年一個晚上收購泉州41個企業不久,黃鴻年就在大連創造了一個新記錄:他完成了一個一次性收購大連101家輕工行業國有企業的「一攬子收購計劃」。
黃鴻年將中策收購的國企,一並打包包裝到海外等地上市籌集資金,把資金投入到中國的輪胎製造、醫葯、機械、電子、食品、通信等行業,被稱為「中策現象」。
用黃鴻年自己的話說就是:用的錢來建設。
為什麼這些被視為累贅的公司,到黃鴻年手裡就變了個樣?其實很簡單,黃鴻年只是按市場規律辦事——用現代企業制度和一套激勵約束管理,就將很多企業立地盤活,有些企業真的連班子都沒換,同一撥人機制換了,企業和人都富了。
黃鴻年的這一,對於當時急需通過引進外資來改造自身的國營企業來說,簡直就是「雪中送炭」。
上得山多終遇虎!黃鴻年的資本道路也並不是一帆風順。
2008年的金融海嘯,華為的「萬辭職」案例可謂經典,但黃鴻年卻在此栽了跟頭,在通過花旗銀行進行的外匯和債券交易中,虧掉超過46億,使他「一朝回到前」。但這好像並未帶給他很大的打擊,甚至在第二天就辦起了聚會。
黃鴻年說:「人在,身不由己。遇到大風大浪,多多少少會斷手斷腳,只要不會斷頭就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END——
歡迎 【華商韜略】,識風雲人物,讀韜略。
所有,私自!
部分圖片 於 絡
如涉及 ,請
以上就是與86年虎賺億元相關內容,是關於公司收購的分享。看完1986屬虎人終身的三大坎後,希望這對大家有所幫助!
⑧ 金光集團APP是上市公司嗎
金光集團APP不是上市公司,但旗下擁有多家上市企業。
(8)印尼金光集團董事長哪裡人擴展閱讀:
(一)金光集團(APP)在中國設立的企業主要是金光紙業(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其投資股東是香港富龍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是由印尼籍華人黃奕聰先生在1962年創立了印尼金光集團,30年後,自1992年起,印尼金光集團開始在中國投資。本身不是上市企業,但旗下擁有多家上市企業。其中,2020年通過在二級市場四次舉牌成功收購山東博匯紙業,成功利用資本手段控制了中國紙業市場。
(二)金光集團APP是金光集團的核心產業。創立於1972年,旗下的產品橫跨生活用紙、工業用紙和文化用紙以及紙製品,年生產加工總產能達到2300多萬噸,覆蓋全球六大洲,超過150個國家。有人會不理解APP的含義,以為是移動端的軟體名稱,其實不是啦,它的全稱是「Asia Pulp & Paper Co., Ltd.」,所以簡稱為APP了。
(三)金光集團APP(中國)旗下擁有著林務事業部、紙漿事業部、工業用紙事業部、文化用紙事業部、生活用紙事業部等。截至 2017 年底,APP(中國)擁有 30 多家全資和控股漿紙企業,以及 18 家林業公司,總資產約 1582.19 億元人民幣,年加工生產能力約 1,100 萬噸,2017 年在華銷售額約 552.86 億元人民幣,擁有全職員工逾 3 萬名。APP(中國)致力於從多方面大力發展,提升人們的生活質量。
(四)金光集團APP(中國)有完善的員工培訓制度,從新進員工的迎新訓練,上崗前的崗位職責、規章制度、作業操作流程指導,到入職後的專家訓練(ISO體系、特種作業、QA課程、MBOS訓練、6Sigma訓練)等等。金光集團APP(中國)提倡員工終身學習,在營造學習環境方面給予員工很大支持。如籌建圖書館,鼓勵員工在職進修,每年制定員工年度培訓計劃,組織員工參加相關領域或專業的研討會,以增進員工與外界的交流,全力塑造學習型組織並培養學習型人才等。
⑨ 印尼金光集團
摘要 您好,金光集團(Sinar Mas Group)由印尼知名華人黃奕聰先生於1962年創立,現有數百家法人公司,擁有員工15萬名,資產約200多億美元,曾被世界著名財經雜志《福布斯》評為印尼第一大財團。金光集團投資范圍遠及亞洲、北美、歐洲、澳洲等地。集團已發展形成六大核心產業:制漿造紙業、金融業、農業及食品加工業、房地產業、煤礦、移動通訊。1992年起,金光集團開始在中國投資
⑩ 金光集團的創始人是誰
金光集團APP在中國印尼著名財團——金光集團(Sinar Mas Group)由亞洲知名華人企業家黃亦聰先生所創立,其業務主要集中於四大核心產業:漿紙業、農業及食品業、金融業、房地產業。其中漿紙業集團——亞洲漿紙業有限公司(Asia Pulp & Paper Co,Ltd.,簡稱APP)於1994年10月在新加坡注冊成立。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APP現已發展成為世界紙業十強之一,總資產約200億美元,年生產及加工總產能約1400多萬噸,擁有100多萬公頃速生林。自1992年起,APP以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為投資重點,先後斥巨資建立了以金東、寧波中華、寧波亞洲、金華盛、金紅葉、海南金海等為代表的、具世界領先水平的大型漿紙業企業,以及大規模的現代化速生林區。其中,金東紙業是中國最大的造紙企業,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單一銅版紙生產企業;寧波中華和寧波亞洲是中國最大的工業用紙企業之一;金華盛是中國最大的無碳復寫紙企業;金紅葉是中國、乃至亞洲最大的生活用紙企業;海南金海是中國最大的制漿企業;亞龍是中國最大的紙製品加工企業。 目前,APP在中國擁有20多家全資和控股漿紙企業,並擁有30餘家林場,總資產770億人民幣,年加工生產能力約700萬噸,2008年在華銷售額超過358億元,擁有全職員工3.2萬余名。本著永續經營的理念,金光集團APP一向重視企業與社會和環境的和諧關系。為在21世紀成為世界一流的林、漿、紙一條龍企業,公司致力於實施人工林培育項目,目前在華已造林30萬公頃,逐步形了成林漿紙一體化的循環經濟模式。目前,APP在華興建的漿紙企業全部通過ISO14001國際環境體系認證,其中寧波中華紙業成為中國第一家通過ISO14001國際環保認證的造紙企業;並且,在森林認證方面,APP在華已有12家企業通過PEFC國際森林認證體系認可計劃。2008年6月底,APP在國內公開發布「立足中國、綠色承諾」宣言,2009年3月底,APP旗下的6家制漿造紙工廠和2家林業公司順利完成了覆蓋「林-漿-紙」產業鏈的「碳足跡」評估,也是國內制漿造紙行業中首家全面評估碳排放的企業。此外,APP旗下的金東紙業和寧波中華紙業都先後獲得國家最高環保榮譽——「國家環境友好企業」稱號,2007年1月,金東紙業還通過了國家旅遊局「國家工業旅遊示範點」的驗收審核。截至2008年底,APP在華環保投入已超過50億人民幣,逐步改變了傳統造紙工業的污染形象。同時,APP始終不忘積極推動社會回饋計劃,積極協助政府與社區的各類工作,到2008年底,APP累計在華納稅86億,各類捐助超過5億元人民幣。其中,2004年被《福布斯》雜志慈善榜評為外資集團第二名,2005年4月被胡潤中國企業慈善榜評為第一名。2006年和2007年又被胡潤慈善榜評為跨國企業「2007中國大陸慈善榜」第三名。並入選2007和2008兩個年度的胡潤「企業社會責任50強」榜首。2008年底,APP在中國又被民政部評為「最具愛心外資企業」,並獲得「中華慈善獎」。APP希望,通過引入世界領先水平的設備和技術,以及規模化的生產方式,以期促成中國紙業從傳統向現代化的革新;同時,通過自身的環保實踐,將綠色紙業觀念引入中國,為中國紙業的可持續發展作出應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