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尼資訊 > 蒙牛在印尼怎麼經營

蒙牛在印尼怎麼經營

發布時間:2022-07-28 02:05:44

Ⅰ 蒙牛的注冊地為什麼是開曼群島

開曼群島是英國在西印度群島的一塊海外領土(BritishOverseasTerritories),由大開曼、小開曼和開曼布拉克三個島嶼組成。

開曼與百慕大和英屬維爾京群島並稱為世界三大離岸公司注冊地,這三處是世界上離岸公司注冊數量最多的地方。

為什麼偏偏是開曼,而不是其他地方呢?

這里是避稅天堂

在開曼注冊公司沒!有!稅!收!無論是對個人、公司還是信託行業都不征任何稅,所以開曼群島被稱為一個真正的稅務避風港。

開曼群島在1978年獲得一個皇家法令,法令規定永遠豁免開曼群島的繳稅義務,目前這個法令繼續有效。

免除公司還可申請一個20年有效的免除證書,更是進一步保證其無須繳稅的地位。

沒有利潤稅、財產稅,唯一的稅就是印花稅,注冊開曼公司任何轉讓或按揭房地產均需繳付印花稅,因此近年來吸引了大量內地企業到開曼群島注冊。

不過,據知悉內情的人介紹,開曼群島,BVI,百慕大等避稅天堂國家雖然不對本國公司徵收企業所得稅,但是光在開曼群島注冊公司是無法避稅的。

除非你設立的開曼群島公司只在開曼群島國內經營業務,否則如果你用設立的開曼群島公司從其他大部分國家(如中國)獲得收入,在你享受開曼群島免徵企業所得稅之前,那些收入就已經被中國的稅務機關徵收了企業所得稅了。

而且中國的稅務機關還很有可能就支付給開曼群島公司的款項徵收源泉扣繳的預提稅。

因此,如果僅在中國運營,設立一家開曼群島公司通常情況下做不到合法避免中國稅。

所以在開曼群島注冊公司是可以避稅,但並不是單純地設立一家公司就可以,還需要根據收入的來源地及屬性,以及當地稅法的相關規定來整體進行判斷。

通常情況下,只有進行跨國貿易,才能通過在不同國家/地區設立公司以進行稅務籌劃(如通過使用開曼群島公司),從而合理避稅的空間(不過這也是OECD最近提出的打擊稅基侵蝕及利潤轉移項目(BEPS)重點關注的方面)。

僅在一個國家經營業務,即使使用在另一個國家設立的公司,也沒有太大的籌劃空間。

這里緊跟趨勢

2014年以來,美元指數已經從80左右上升到了90以上,上升幅度超過10%,成為全年漲幅最大的貨幣。

而人民幣即期匯率卻在2014年以年度貶值2.5%收官,這也是自2005年匯改以來,人民幣即期匯率首次出現年度明顯貶值。

美元逐步走強,人民幣卻在經歷弱勢階段;美聯儲加息預期將會進一步升溫,中國卻在呼籲期望降息,在此情況之下,資金外流已成是2015年中國經濟的風險點之一。

實際上現在資金外流已經很嚴重,大量的資本在離開中國,包括我們觀察到的外匯儲備下降、外匯占款下降等,都在說明這個問題。

開曼群島是僅次於紐約、倫敦、東京和香港的第五大金融中心,全世界最大的25家銀行都在開曼設有子公司或分支機構。

注冊開曼公司的金融政策如此吸引人,外匯在開曼進出自由,各部門對投資者的金融信息更是守口如瓶,大量企業離岸注冊也只是早晚的事。

騰訊、網路、阿里巴巴、搜狐、網易、人人、360、盛大、蒙牛、聯想、中國聯通、匯源、銀泰百貨、百麗國際、新世界百貨、SOHO中國、綠城中國、恆大……幾乎掛在嘴邊的知名公司都在開曼群島進行了離岸注冊。

而李嘉誠只不過是逃離大軍中的一員而已,只是順應趨勢。

其實一個李嘉誠撤離也許不是大問題,怕的就是千百個類似李嘉誠的大企業家撤離,還有成千上萬的外資企業撤離。

這里是上市屬地標桿

在開曼群島注冊的公司便利重組、沒有資本金限制,根據公司條例,香港公司只可從其可供分派的利潤中撥款以向股東作出分派,相比之下開曼群島公司法容許開曼群島公司從利潤中作出分派,也容許從股份溢價賬中作出分派。

而且世界上三處離岸公司注冊數量最多的地方,開曼公司法更是具有標桿地位。

再者上市可能是我們對開曼公司熟知的最主要原因之一,開曼公司被我們所熟知,起因於眾多國內企業海外上市結構中,都不乏開曼公司的身影。

蒙牛,國美,再到匯源,我們發現在這些海外上市的企業構架中,不只一個開曼公司被運用,注冊開曼公司成為少數幾個在北美和亞洲的香港與新加坡可以上市的屬地。

李嘉誠此次規模龐大的架構重組,將主要通過「長實重組「、」並購方案」、「分拆上市」三個步驟完成,香港交易所律師對開曼公司的運作也比較有經驗,申請上市批准時比較快。

根據公告,長江實業將先行重組。將於開曼群島設立一家新公司「長和」,成為長江實業的控股公司。

長江實業的重組方案將透過協議安排(「長江實業計劃」)以股份交換的方式實行。

集團相關人士也在記者會上解釋,遷冊至開曼群島涉及技術因素。

他指出,長和系合並後,每一股長實股份將可換取一股長和集團新股,另外獲派一股長地股份,有關交易目標在目前香港的法律架構下無法完成。

香港粵海證券投資銀行董事黃立沖也表示,由於開曼群島的公司法較香港的公司法簡便,有利於公司進行收購合並、股本重組以及融資貸款等財務安排,令公司營運更為靈活。

商人,一切商業的行為本就是為了利益最大化,既然有了開曼這塊寶地,自然是要好好利用的。

Ⅱ 關於蒙牛馳援牧場這件事,你了解多少

大家知道,這段時間受大環境的影響,牧場原材料上漲、運力不足……遇到了許多的困難。蒙牛集團也是為了保證牧場可以順利、穩定的發展運營,所以做了不少努力,比如開通「綠色通道」保障運輸、和供應商洽談協商以維持價格穩定等。

Ⅲ 蒙牛的注冊地為什麼是開曼群島,而不是中國

一,1999年的蒙牛注冊資本100萬元,一無工廠、二無奶源、三無市場,是名副其實的「三無」公司
(1978年,20歲的牛根生進入了養牛場工作,5年後牛根生進入了伊利,從一名洗瓶工干起,隨後逐步升任車間主任,1992年起擔任伊利的經營副總裁,1998年,牛根生被伊利董事會免職。免職並沒有理由,功高蓋主成了唯一的解析。 不甘落寞的牛根生選擇了自主創業。1999年1月,蒙牛正式注冊成立,注冊資本金100萬,基本上都是牛根生和他妻子賣伊利股票的錢。「當時在呼和浩特的一個居民區里租了一間小平房作為辦公室,一共只有53平米,月租金200多元。蒙牛成立的時候,僅僅在內蒙,以伊利為首的乳品企業就有數百家。和蒙牛同在呼和浩特市的伊利集團那個時候已經上市多年,有完整的冰品、液態奶和奶粉生產銷售體系,當年的純利潤達到八千多萬元。而1999年蒙牛剛誕生的時候,沒有奶源,沒有廠房,沒有市場,可以說是一無所有」)
二,2002年6月,摩根士丹利、鼎暉投資、英聯投資三家國際機構入股蒙牛。但是打著「鋤強扶弱」口號的摩根斯坦利等三家投行除了帶給蒙牛總計6000萬美元的風險投資以外,還給牛根生套上枷鎖:未來三年,如果蒙牛每年每股盈利復合增長率低於50%,以牛根生為首的蒙牛管理層要向以摩根士丹利為首的三家外資股東賠上7800萬股蒙牛股票,或者以等值現金代價支付;如果管理層可以完成上述指標,三家外資股東會將7800萬股蒙牛股票贈予以牛根生為首的蒙牛管理團隊。
三,中國蒙牛乳業有限公司注冊地在開曼群島,公司總部在香港灣仔分域街18號捷利中心10樓1001室,實際控制人是大摩。
注冊於加勒比海--開曼群島的蒙牛企業,充分利用中國對外資企業的各方面優惠策,蒙牛2007年年報顯示:「於2007年,21家子公司享受稅務減免。該等獲稅務減免的子公司之應課稅利潤合計約人民幣11.34億元。」
在蒙牛上市之前,金牛乳業和銀牛乳業分別持有蒙牛21.1%和44.8%的股權。金牛乳業、銀牛乳業都是在英屬維爾京群島設立的有限責任公司。 今年8月4日,金牛乳業、銀牛乳業,再次通過摩根士丹利出售了3.65%上市公司股權 摩根大股權為9.78%,花旗為8.8%.,而未來資產環球投資(香港)則持有4.54%。 瑞銀目前持股比例達到12.23%。 香港聯交所最新信息顯示,牛根生等一致行動人的股份已經降至26.27%。 但據2008年蒙牛中報顯示,中國蒙牛乳業有限公司注冊地在開曼群島,公司總部在香港灣仔分域街18號捷利中心10樓1001室,實際控制人是大摩。 金牛乳業、銀牛乳業都是在英屬維爾京群島設立的有限責任公司。

Ⅳ 蒙牛的經營理念是什麼啊

三步經營理念:所謂經營理念,是指管理者追求企業績效的根據,是對顧客、競爭者以及員工價值觀與正確經營行為的確認,然後在此基礎上形成企業基本設想、發展方向、共同信念和企業追求的經營目標;

Ⅳ 蒙牛被整死了,發發牢騷....

●【只好出這招了……】
小秘:剛剛那個賣黃麴黴素牛奶的又打電話來,說他們快撐不住了,微博上快吵翻了。
總經理:放芙蓉姐姐瘦身的照片。
小秘:放了,沒用。
總經理:繼續放金家的消息。
小秘:都放了快一個星期了,熱潮早過了。
總經理(咬咬牙):只好把動車事故報告提前放出來了!

●【下架】
美國一名嬰兒死亡,在沒有證據表明該嬰兒的死亡與其喝的美贊臣奶粉有關的情況下,美贊臣被全美包括3000家沃爾瑪在內的主要零售商全部下架,葯管、疾控、聯邦等部門介入調查;中國蒙牛已被證實有問題,我們的中宣部迅速要求各媒體把蒙牛相關新聞下架。

●【太損了】
甲:辦公室還有兩箱蒙牛,怎麼處理呢?
乙:粉碎掉,不能扔了,那是害了流浪的人。
丙:送領導,領導只看人民日報,不會知道這事的……

●【二胖之死】
三胖:爹爹,喝了這杯蒙牛,我有個好消息告訴你。(……一飲而盡)
二胖:什麼事正恩?
三胖:我要當偉大領袖啦!
二胖:卧槽有毒!你這是坑爹啊!……

●要命的問題——請問蒙牛:
1、如港品牛奶檢驗標准不同,那次品是否轉內銷?
2、如港品牛奶有獨立的生產線?那奶源也就不一樣?
3、如港品奶源不一樣,那你就能控制奶源品質?
4、如能控制奶源品質,那就有飼料品質監控?
5、如有飼料品質控制,那就該知道飼料有問題?

●國防部發表聲明,中國絕不首先對外使用蒙牛。

●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阿根廷總統克里斯蒂娜、巴西總統羅塞夫及前總統盧拉紛紛患上癌症。共同點:每天三杯蒙牛。

●三鹿和蒙牛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畜生是靠不住的!

●蒙牛里沒有牛奶,卷煙里沒有煙絲,那是因為人民大會堂里沒有人民。

●女生走夜路碰到流氓怎麼辦?手持特侖蘇大吼一聲:別過來!再過來老娘潑你一身蒙牛奶,看你想不想死!

●三聚氰胺後,蒙牛不斷懺悔,繼續把錢放在瘋狂促銷,出了不少惡性事故。為什麼大家還買它的東西?如果有一天它通過這些手段,劣幣驅逐良幣,把守法企業都滅了,大家就更沒有選擇了。為什麼類似的企業在歐美一定會被消費者滅掉,中國的消費者記性卻那麼差呢?

●【堅決保護蒙牛】無良媒體圍攻,無數水軍出沒,煽動民間的非理性,三鹿破產了,高鐵下馬了,蒙牛危機了……有問題解決問題,不帶斬草除根、一劍封喉的。三鹿垮掉,多少工人失業,多少奶農破產?誰是最後的贏家?不是消費者,不是中國企業,而是境外資本!從即日起,每天買蒙牛,喝蒙牛。——這人到底喝了多少蒙牛牛奶才會變成這樣啊!

●五毛:蒙牛、匯源之類的都是民族企業……我們要保護我國少有的幾個大牌子……牆倒眾人推可不行……我就繼續喝蒙牛著呢~~

●為什麼蒙牛號稱是中國航天員指定品牌奶呢,因為喝了可以升天!!哈哈,原來每一個廣告都是有寓意的!

●什麼是真正的漢奸?在蒙牛出事的時候討論保護民族企業、在印尼排華的時候不幹涉他國內政、在批評自己國內有些問題得不到解決時說「美國也沒解決好」的人,是這個國家真正的敗類。

●蒙牛再暴如此重大的丑聞,除了找一兩個小爬蟲作替罪羊外,蒙牛根本不會有絲毫的改進,更不會垮掉。外包裝是民族品牌,因為有一幫一見民族兩字就像打了雞血的消費者;內里子是維穩之需和與此尋租之官員的勾結。蒙牛之害人而不會真正遭整肅,其要害在於它與黨國體制及利益的同構及同體綁架。

●我拒買垃圾蒙牛已兩年,今天再次重申:拒買一切蒙牛產品!如果我老婆買蒙牛,我馬上跟她離婚;如果我兒子買蒙牛,我把他送給牛根生;如果我情人買蒙牛,我立刻跟她斷交;如果我朋友買蒙牛,我在心裡二十四小時鄙視他;如果我的粉絲買蒙牛,我毫不猶豫將他拉黑。從我做起,拒買蒙牛,保護自己,懲罰黑惡。

●拒絕蒙牛一切產品,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不為蒙牛打工,不使用蒙牛產品,告訴別人蒙牛是垃圾企業,不接蒙牛訂單,不接蒙牛廣告,不買有蒙牛廣告的報紙,不看蒙牛贊助的節目,微博辯論再不說對方「腦殘」,只說「喝蒙牛長大的吧」。

Ⅵ 誰能給我一篇案例分析,是蒙牛生產部的案例分析謝了,速度啊

1999年成立的內蒙古蒙牛乳業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伊始,採用「先建市場,後建工廠」的策略迅速開創局面,並以舉國矚目的「蒙牛速度」走完「品牌最後一公里」,成為奶業的大哥大。秉承「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兵法原則,蒙牛早早地發力於從原料奶、生產、倉庫到分銷商的供應鏈系統,打造了強大、敏捷的產業鏈。從而在競爭白熱化、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的乳製品市場,開辟出自己的天地。蒙牛背後的供應鏈系統有何獨到之處?我們將進行深層次探究,以期為同處乳品市場的企業提供借鑒。

三種模式擴奶源,巧婦不愁無米糧
依據「得奶源者得天下」競爭法則,在上游資源奶源的爭奪上,蒙牛作為先行者之一,已經奠定令眾多競爭者垂涎的優勢。目前,蒙牛奶源供應模式有三種,「公司+農戶」傳統模式、「公司+規模牧場」探索模式、「公司+OEM供應商」創新模式。
「公司+農戶」傳統模式。技術缺乏是制約奶業產業化發展的關鍵性因素,其表現為以小規模生產、分散農戶飼養為主,生產方式不能適應奶業產業化的要求。蒙牛的「公司+農戶」模式採用「分散飼養+集中擠奶+統一加工」流程,「農戶」的「分散飼養」,使每頭牛都得到精心照料;「奶站」的「集中擠奶」,把過去的「收奶」變成了「收牛」,「公司」通過控制奶站而間接控制了整個奶源。值得一提的是,蒙牛的500多個奶站都是由民間資本投資完成的,蒙牛通過與奶農簽訂奶源訂單合同,結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經濟共同體。
「公司+規模牧場」探索模式。此模式能夠從嚴格意義上實現對奶源的全程監控,確保牛奶的完美品質。蒙牛現有澳亞示範牧場,近兩年,又在馬鞍山、尚志、張家口等全國十幾個主要生產基地投資興建了萬頭規模的現代奶牛養殖牧場。蒙牛澳亞示範牧場由洋人來經營,為蒙牛養牛供奶。以往,中國與國外合作都是從「牛」字上做文章,導致買進來不少低產牛;蒙牛澳亞示範牧場則從「奶」字上做文章,交易的是奶,不是牛,從而改善了合作效益。同時,蒙牛在安徽馬鞍山、黑龍江省尚志等各地建設的現代牧場,將成為蒙牛供應周邊地區的主要奶源基地,從而避免對距內蒙古遠的地方進行「長途奔襲」。
「公司+OEM供應商」創新模式。面對乳業資源分布不均且市場競爭激烈的形勢,神速發展的蒙牛訣竅之一就是大肆購並地方企業,讓當地企業貼牌生產。設在各地的OEM供應商只負責生產不負責銷售,質量監督由蒙牛統管。這種擴張式的「生產車間」衍生模式,使得蒙牛短短8年內就建起幾十個分廠,從1999年營銷額4000萬元人民幣,躍至2006年底的年銷額21億元。OEM方式使蒙牛這個巧婦實現了「無米之炊」。

銷售生產兩相望,立體倉庫做紅娘
目前,蒙牛的主要產品有巴氏消毒奶、酸奶、液態奶、冰淇淋、滅菌奶和各種奶粉。這些產品貨架期差異較大,對庫存的周轉速度要求不一。此外,蒙牛銷售終端包括大型超市、便利店、以及各種送奶公司,這些終端就像一個個山頭,產品庫存時間要受到嚴格的控制,既不能出現在某個銷售終端斷貨,也不能因為大批發貨造成積壓,影響終端的銷售。這就要求,在供應鏈的運作上,要做好周密的生產計劃,嚴格監控不同種類產品的生命周期滿足終端的銷售需求,防止過期產品流入市場。
於是蒙牛打造了自己的自動化立體倉庫,在供應鏈運作中,藉助於立體倉庫,精確控制產品生命周期。早在2002年蒙牛就開始悄悄使用立體庫管理庫存,10多座立體倉庫已經納入了蒙牛的倉儲體系。並且,在太原、廣州等地仍繼續籌建立體倉庫。最先進的一座要數位於集團總部的存儲量達到3000多噸的自動化立體倉庫。在立體倉庫中,產品信息自動採集系統與生產系統聯系起來,將產品信息直接傳入倉儲系統,由倉儲系統控制分析完成相應的指令。基於立體倉庫,能夠從宏觀上,比如總庫存量,以及微觀上,比如每一袋牛奶的生產日期,進行控制,從而保證了每一袋牛奶都不會成為過期出廠的漏網之魚。而且,根據庫存信息,還可以隨時改變工廠的生產計劃和終端的銷售計劃,實現銷售終端和生產環節的配合。

產品配送,因地制宜花樣多
出身於內蒙古的蒙牛,原奶資源十分豐富,但遠離消費市場,為實現「從奶頭到嘴頭,全部管道輸送」,蒙牛必須因地制宜,解決產品的遠距離運輸和市場投放等問題。

Ⅶ 求蒙牛的詳細資料,蒙牛的創業史,蒙牛的發展史,蒙牛都有什麼產品!要詳細!

六年前,蒙牛人在茫茫的內蒙古草原上第一次豎起了蒙牛的旗幟,在一片荒地中建起了蒙牛的基石。六年後,蒙牛集團已經可以和中國奶業首強伊利集團比肩而立,並稱為「草原奶業雙雄」。

蒙牛是如何在短短的六年時間里把蒙牛品牌塑造成中國乳業頂級品牌的呢?蒙牛的董事長兼總裁牛根生講述了蒙牛創牌的秘密。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一個品牌如果想有好的知名度,就要有創意,懂得宣傳。

1999年,當蒙牛初創的時候,實力不濟,勢單力薄,要創名牌談何容易?但事情總有兩面性,伊利既是強大的對手,又是蒙牛學習的榜樣。好,那就佔到巨人的肩膀上吧。於是「創內蒙古乳業第二品牌」的創意誕生了。世人皆知內蒙古乳業第一品牌是伊利,可內蒙古乳業的第二品牌是誰?沒人知道。蒙牛一出世就提出創「第二品牌」,這等於把所有的競爭對手都甩在了腦後,為自己佔領了一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制高點。

好的創意出來了,如何有效地把它傳播出去,牛根生的想法是:「既要轟動,又不能多花錢。」當時呼和浩特的路牌廣告剛剛萌芽,沒什麼人做,牛根生意識到這是一個機會,於是便找到了路牌廣告的負責人,他說:「你的牌子長時間沒人上廣告,那就會無限期的荒下去,小荒會引起大荒;如果蒙牛鋪天蓋地的做上3個月,就會有人認識到它的價值,一人購引起百人購。所以,我們大批量用你的媒體,其實也是在為你做廣告,你只收工本費就會成為大贏家。」該負責人認為這話說得有理,於是便以成本價賣給了蒙牛300多塊路牌廣告3個月的發布權。結果那年,呼和浩特市所有主街道都豎滿了「蒙牛乳業,創內蒙古第二品牌」的大紅廣告牌。就這樣,蒙牛打響了創業的第一槍,這一槍使得整個草原為之震動。憑借「第二品牌」的招牌,在第一年就創下3700萬元的銷售額。

善捕商機者勝

2003年10月16日。「神舟五號」順利返回,這在中華民族發展史上是開天闢地的大事。對於營銷來說,這是一次千載難逢的搭載機會。蒙牛正是看準了這點,以「舉起你的右手,為中國喝彩!」為口號,推出了「航天員專用奶」的廣告,並鋪天蓋地的出現在北京、廣州、上海等大城市的路牌和建築上,全國30多個城市的大街小巷蒙牛廣告也是隨處可見;蒙牛的電視廣告也出現在全國幾十家電視台的節目中,「發射——補給——對接篇」在中央和地方台各頻道同步亮相,氣勢奪人;同時,印有「航天員專用奶」標志的新包裝牛奶和相應的眾多pop、宣傳頁也即時出現在各賣場和銷售終端。一時間蒙牛宣傳攻勢銳不可當。正是因為抓住了這個機會,蒙牛的銷售額也有了較大幅度的增長。

一山可以容多虎

蒙牛人明白,只有營造出和諧的生存環境,才可能獲得順利發展的機會。

在蒙牛誕生和發展的過程中,和伊利的關系曾經十分緊張。但是蒙牛認為,競爭可以雙贏,一山可以容多虎。既然「賓士」和「寶馬」可以在德國並駕齊驅,百事可樂和可口可樂可以共同引領全球飲料市場,蒙牛就可以和伊利等草原乳業品牌一起發展,一起壯大。

於是,蒙牛喊出「草原品牌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口號,進而提出「為內蒙古喝彩」的口號,努力尋求與競爭對手和睦相處之道,實施「共生共贏戰略」。從2000年9月至2001年12月,蒙牛推出了公益廣告——《為內蒙古喝彩,中國乳都》。在所投放的300多幅燈箱廣告中,蒙牛不僅宣傳了內蒙古企業團隊,也借勢提升了自己的形象,蒙牛的最大競爭對手伊利赫然排在首位。此外,在冰淇淋的包裝上,蒙牛直接打出了「為民族工業爭氣,向伊利學習」的字樣。蒙牛如此謙卑,高抬競爭對手,使競爭對手也無話可說。窪,然後積;屈,然後彈;蒙牛用自己的謙遜促進了地區品牌間的相互學習和促進,帶動整個草原乳業進入良性競爭階段,不僅為自己爭取到了良好的發展環境,還為企業樹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小勝靠智,大勝靠德」。蒙牛正是遵循著他的開創者牛根生的座右銘,以高超的創意一次次開拓自己的品牌市場,用高尚的道德一次次維護著自己的品牌形象,不懈的努力中,蒙牛人成就了自己的功業,不懈的努力中,蒙牛人煉就了今天馳名天下的品牌——蒙牛乳業。
蒙牛乳業集團創造了中國民營企業超速發展的神話。從1999年創立到現在,僅僅5年,蒙牛在全國乳製品企業中的排名由第1116位上升至第一位。12月3日,蒙牛又做出一項驚人之舉——花2億元在呼和浩特建起了一個蒙牛澳亞示範牧場。這個牧場將歐洲式、美洲式、澳洲式、亞洲式的種草、養牛、擠奶技術集於一體,簡直就是個「牧場聯合國」。蒙牛此舉意欲何為?日前,記者在呼和浩特,采訪了蒙牛乳業集團董事長兼總裁牛根生。

蒙牛建了個「牧場聯合國」

記者:這個牧場與其說是一個踏踏實實養牛擠奶的牧場,不如說是刻意做出來的全球牧場展示。

牛根生:做「牧場聯合國」的確是為了做示範。這個牧場位於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縣,共佔地8848畝,中心是圓形的參觀大廳,廳外有三個示範區:緊挨展廳的一圈是擠奶示範區;擠奶區連著養牛示範區;外圍是牧草示範區。

在擠奶區可以看到當今世界各地最現代化的擠奶平台,有歐洲小型牧場用的「機器人式」、澳洲中型牧場用的「轉盤式」、美國大型牧場用的「魚骨式」等。擠奶機器人目前在中國還僅此一個。擠奶機器人為奶牛提供全天候服務。牛想什麼時候擠奶就什麼時候擠奶,想擠幾次就擠幾次。機器人每次都會耐心地按「清洗乳房——按摩乳房——擠奶」的程序工作,而且在擠奶的時候,還有音樂伴奏,讓牛在快樂的心境下泌乳。再如澳洲的「轉盤式」平台,一次可給60頭奶牛擠奶。牛上了轉盤後,邊吃草邊擠奶,轉了一圈,奶也擠完了。

記者:建這樣一個大而全的「牧場聯合國」,會不會賠本賺吆喝?

牛根生:除了展示,這個牧場也是一個實實在在的經營實體。牧場是由蒙牛乳業集團、澳大利亞澳亞公司和印度尼西亞三林集團三方共同投資、設計和興建的。飼養規模約為萬頭奶牛,是我國目前最具規模效益的大型牧場。這個牧場由中、美、英、澳、印尼、紐西蘭、新加坡等7個國家的專業人員參與建設和管理,把國外的養牛技術原汁原味地搬進來:洋人牽來洋牛,建起洋牧場,用洋管理、洋技術、洋設備,產出的奶供給蒙牛。

與以往注重引進牛群的做法不同,蒙牛建這個示範牧場,第一次從「奶」上做文章。洋人為賣奶賺錢而到中國來養牛,交易的是奶,而不是牛,因此牽來的應該說是世界上的高產奶牛,每頭牛年均產奶量在8噸—10噸之間。牧場里良種牛生的子牛,每年將以數千頭的數目進入周邊中國百姓的家庭牧場。這樣做,肯定不會賠本賺吆喝。

看看外國人怎麼養牛

記者:蒙牛建這個牧場是為追求轟動效應而作秀,還是有別的考慮?

牛根生:不是作秀,蒙牛的根本目的是促進中國奶牛飼養方式跟上世界腳步。雖然蒙牛讓百萬奶農脫貧致富,但中國養奶牛的方式太原始、太落後了!中國80%的奶牛還散養在奶農家裡,檢疫、擠奶、收奶、運奶等環節都存在問題。我經常到世界各地去考察牧場,國外的一個大型牧場就養了成千上萬頭牛,而我們許多奶農還停留在一家一戶一頭牛的階段,我們一頭奶牛年產奶三四噸,不及別人的一半。差距太大!

國際示範牧場的建成,帶來的是觀念的革命,比引進牛群和技術更重要。試想一下,我們有多少人有條件出國?即使有條件出國,也沒有條件到世界十幾個國家的幾十個牧場去專程參觀。而蒙牛卻讓中國的奶農(尤其是養牛大戶)以及村長、鄉長、縣長、市長甚至省長們,在一個小時之內,在一個小環境中,就能遍覽全世界的種草技術、養牛技術和擠奶技術。大家可以真真切切地看到,「國外的奶牛原來是這樣養的!」這比他聽一萬個故事更具有示範性和沖擊力。

記者:這個牧場能使蒙牛獲益多少?

牛根生:獲益有限。不過,我們的理想是「百年蒙牛、強乳興農」。蒙牛已經是中國乳業的老大,老大就要有老大的樣子。示範牧場建起來,誰都可以來參觀,包括我們的競爭對手。大家都可以來學,用三到五年的時間,使中國的種草、養牛、擠奶技術,快速實現與歐美發達國家百年經驗技術的接軌!這是推動中國乳業發展的大事。業內人士這樣評價我們:國際示範牧場是中國奶業發展史上的一個標志性事件,它預示著中國奶牛養殖業將由分散養殖型向規模化、集約化、科學化、國際化方向發展。

要做世界乳業老大

記者:您提出過,蒙牛的戰略目標是用5年—10年時間,成為中國和世界乳製品專業製造商的領導者。蒙牛現在已經是中國乳業老大,如何才能成為世界乳業的老大?

牛根生:蒙牛乳業一直都以國際競爭的眼光來制定發展戰略,整合全球有效資源。2002年12月19日,摩根斯坦利、鼎暉投資、英聯投資等全球知名的投資機構共同向蒙牛注資2600萬美元。投資商看好的是蒙牛良好的發展態勢,而蒙牛看重的是投資商的國際化背景。這些國際金融資本的注入,使我們的股權結構更合理,管理更加規范。今年蒙牛在香港成功上市,也是花全球股民的錢,來做中國乳業的事。
蒙牛企業文化的特徵:兩高、兩強、三型
兩高--目標高:全球乳業的領先者;境界高:百年蒙牛,強乳興農。
兩強--企業文化創新力強;企業核心競爭能力強。
三型--學習型、尊重型、競爭型。
◆蒙牛的戰略目標:
以國際競爭的眼光來制定發展戰略,強化學習型企業文化建設;用創新的方法,整合全球有效資源,用5-10年時間,成為中國和世界乳製品專業製造商的領導者。
2003年:中國乳業領導品牌
2010年:世界乳業領先品牌
◆蒙牛人的價值觀:
只有變化才是宇宙的真理,所以人要適應變化,並主動地去創造機會,在不斷變化中,創造自己的人生價值。
(1)人的價值大於物的價值
(2)企業價值大於個人價值
(3)社會價值大於企業價值
◆蒙牛人的工作觀:
把生活和工作理解成一個學習、創新、創造意義的過程。
◆蒙牛企業文化的三個氛圍
(1)制度氛圍是保證
(2)物質氛圍是基礎
(3)情感氛圍是核心

蒙牛企業文化的核心內容

◆經營理念
百年蒙牛 強乳興農
◆企業精神
學習溝通 自我超越
(1)學習溝通:每一位蒙牛人都要致力於在團隊中減少相互之間的誤解和被誤解。
(2)自我超越:勇於跟自己較勁兒,把每一件小事情都要做完整、做到位。
◆企業宗旨
對用戶:提供綠色乳品,傳播健康理念
對客戶:合作雙贏 共同成長
對股東:高度負責 長效回報
對員工:學習培訓 成就自我
對社會:注重環保 回饋大眾
管理理念--科學化、市場化、系統化
人才理念--國際化、專業化、品牌化
質量理念--產品人性化、標准全球化
◆蒙牛的使命
為國家創建一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卓越企業;
為民族創建一個具有百年發展力的世界品牌;
為提升消費者的健康品質服務;
為員工搭建人生價值的實現平台。
◆蒙牛的核心競爭力
以成功經營人心為終極目標,以雙贏利益機制和學習創新的方法,整合全球有效資源,實現戰略目標的能力。
◆蒙牛企業文化的具體表現
(1)誠信:百德誠為先,百事信為本,誠信是蒙牛文化的核心。
(2)感恩:滴水之恩,湧泉相報,感恩報恩是蒙牛做人的原則。
(3)尊重:建立相互尊重的蒙牛拇指文化,讓人人都感到偉大和崇高,在工作中感受生命的意義。
(4)合作:二人為仁,三人為眾,人字的結構就是相互支撐,在合作中共贏是蒙牛人做事的原則。
(5)分享:一個人最大的智慧就是與別人分享的智慧,只有分享的思想才有力量,沒有分享,就沒有團隊的成長。
(6)創新:創新是舊的資源新的整合,創新是蒙牛事業發展的靈魂,與時俱進是不斷創新的關鍵。
◆蒙牛的獨特節日
學習節:7月19日
將學習成果與半年工作成果總結相結合的一次團隊分享共贏的節日。
感恩節:11月份的最後一個周五
11月份的最後一個周五是國際通行的感恩節。蒙牛將這一天做為一個特別重要的節日,對我們的合作者、支持者、消費者進行真誠答謝和感恩活動。
◆蒙牛企業文化的綜合表述
以誠信構築蒙牛文化的核心;以強乳興農為蒙牛的使命;用學習溝通和自我超越的企業精神打造百年蒙牛品牌,用5~10年的時間成為中國和世界乳業的領先品牌。
蒙牛企業文化的內涵

◆蒙牛是什麼?
(1)誠信蒙牛 綠色蒙牛 科技蒙牛
(2)蒙牛是草原
◆蒙牛人的特徵
有胸懷、有遠見、有思維、有品格
胸懷:草原一樣遼闊(胸懷多寬 事業多寬)
遠見:雄鷹一樣高遠(登高望遠 舉重若輕)
思維:駿馬一樣馳騁(思維超前 觀念創新)
品格:哈達一樣高尚(潔白無暇 坦盪真誠)
◆蒙牛人的座右銘
(1)小勝憑智,大勝靠德。
(2)以蒙牛事業為己任,不以蒙牛利益為己有。
(3)當今社會,觀念、思維方式的革命,遠比技術、軟體和速度的革命更重要。
(4)做正確的事情,然後把事情做正確。有所為有所不為。
(5)大道行簡。把復雜的事情簡單化,把簡單的事情做完善。
(6)世界上沒有奇跡,只有專注和聚焦的力量。
◆蒙牛企業廣告語
(1)百年蒙牛 強乳興農
(2)蒙牛是草原
(3)蒙牛綠色乳品 傳播健康理念
(4)誠信蒙牛 綠色蒙牛 科技蒙牛

12字基本方針:服務、協調、激勵;管理、監督、控制

◆服務

為蒙牛集團全員實現成功人生提供全方位服務
為事業本部提供促進業務發展的資源整合服務
為事業本部提供保障正常運作的綜合管理服務

◆協調

協調蒙牛集團與外界大環境的關系:各級政府、行業、新聞、金融、公眾等
協調事業本部之間、事業本部與各職能部門之間的資源分配和合作關系

◆激勵

在集團內部培育和推廣以實現雙贏為目的、具有蒙牛特色的激勵文化
在集團內部建立和推廣面向全員、有形和無形價值相結合的激勵體系

◆管理

負責高層人力資本管理;
集團內高層管理人員的引進、任免、考評、培養、發展
負責蒙牛核心品牌管理;
"蒙牛"品牌的CIS開發與執行管理、企業形象宣傳、品牌維護

◆監督

對事業本部的產品質量進行全方位、全過程的監督和檢查
對事業本部的財務管理進行全方位、全過程的監督和審計

◆控制

收入研究集團發展戰略,做好超速成長過程中的戰略控制
建立風險預警防範系統,做好超速成長過程中的風險控制

Ⅷ 蒙牛的經營戰略是什麼

1、攜手老大共創乳都牛根生曾做過這樣的分析:從歷史上看,草原是牛的故鄉、奶的搖籃。千百年來,人們一提起內蒙古,首先想到的是「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這首膾炙人口的歌謠,不僅是寶貴的草原文化遺產,更是古人留給內蒙古的一筆巨大的無形資產。從地域上看,世界畜牧專家認為,北緯45度左右是最佳的天然養牛帶;內蒙古大草原恰位於北緯40—45度。從產業看,全世界年人均消費牛奶約為100公斤,我國僅為10公斤;在我國,牛奶製品有著無比廣闊的市場空間,乳業被公認為朝陽產業。從現實看,呼和浩特人均牛奶擁有量和牛奶增長速度均居全國第一;2000年,呼和浩特還確立了「奶業立市」的發展戰略。以上諸要素,都是內蒙古創乳業品牌得天獨厚的優勢所在。整合歷史、文化、地理、經濟、現實的大背景、大資源,2001年6月,蒙牛公司攜手伊利以「我們共同的品牌——中國乳都」為主題,在呼和浩特市主要街道高密度地投放了公益燈箱廣告,將經營企業品牌與經營地區品牌有機地結合到一起。通過多種媒體的廣泛傳播,「中國乳都·呼和浩特」的概念已在國人心目中漸趨形成,蒙牛在為內蒙古創造了一筆巨大的無形資產的同時,不僅巧妙地擴大了自己的知名度,更打消了伊利的戒心。蒙牛非常聰明的一點,就是非常清楚自己在特定的時間里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對於創業之初的蒙牛,首先需要佔領的是本地市場,那麼就不應該向國際知名品牌如達能、雀巢去借,也不應該向國內巨頭光明、三元去借。最好的選擇就是向伊利這樣的本地霸主借,借伊利的勢長自己的勢。同時借自己的地域優勢――呼和浩特這個全國最優的奶源之地。在這里,「中國乳都」之光除了照亮伊利,就是照亮自己了。而光明、三元等是無法借到這個光的。因此,他可以先在這里養精蓄銳,等到自己力量強大之後再沖殺出來。2、借勢國際資本武裝2002年12月19日,和林縣盛樂經濟園區蒙牛公司總部,一個隆重的簽字儀式正在舉行——3家著名的國際金融投資公司摩根士丹利、鼎輝、英聯共同向蒙牛投資2600萬美元。一般而言,企業是在資金短缺的情況下才會產生對外融資的需求。蒙牛並不缺錢,為何要引進國際資本呢?蒙牛決策層有著自己深遠的考慮。蒙牛的長遠目標是做「世界牛」。三家投資公司注資蒙牛後,均派出董事進入蒙牛董事會,使蒙牛的法人治理結構國際化,從而相應提升蒙牛的經營管理水平,使其向國際水準看齊。三家投資公司皆為實力不菲、知名度很高的國際財團。作為專業化的國際投資公司,在其投資行為發生後,必須在國際資本市場上公布其交易信息。三家投資公司注資蒙牛後,也必須遵循上述程序。這就意味著蒙牛藉助國際資本的跳板縱身躍入了國際視野從而迅速擴大在國際市場上的影響。蒙牛乳業在香港上市,摩根士丹利是兩家保薦人之一。蒙牛的戰略時間表是:2003年,中國乳業領導品牌——已經做到了。2010年,世界乳業領先品牌——蒙牛團隊正以國際化的眼光、理性的思維、飽滿的激情,向著目標闊步前行。3、贊助申奧初顯身手借勢,看似比較容易,人人都可以借。但如何才能借得對,借得准,卻不是像說的那樣簡單。在《紅樓夢》里一心要掌握賈府實權的薛寶釵說過一句話:「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天。」不管企業也罷,個人也罷,如果你找到了自己的「好風」,自然也上了「青天」。那種只靠自己的力量達到成功的觀念早該扔掉了。2001年炎熱的夏季,眾人的目光都聚集在「申奧」事件上,奧運會歷來是商機無限,剛剛起步僅兩年的蒙牛瞄準了這一千載難逢的時機,打算藉助「申奧」的東風為「奧組委」捐助1000萬,打響在全國市場的第一炮。蒙牛當時的想法是:既然要借公益活動提升品牌,就必須搶占最佳資源,做中國「申奧」成功後的第一個捐款品牌,可以最大限度的提升品牌價值。經過慎重推敲,蒙牛將捐款日定在了2001年7月10日,此時「奧組委」即將成立,並且距離「申奧」成功的7月13日僅僅提前3天,正是萬眾矚目,翹首以待的時候,蒙牛此時出招,可將傳播效果最大化。蒙牛當時想了一個恰倒好處的捐款理由:內蒙古和林格爾盛樂經濟園是蒙牛的大本營,在1999年蒙牛成立之初是一片荒地,是北京市西城區對口幫扶捐資100萬元,啟動了盛樂經濟園區,可以說蒙牛與盛樂經濟園區是同步發展起來的,蒙牛正是藉助這個淵源,喊出了「北京援我100萬,我助北京1000萬!」的口號。滴水之恩,湧泉相報!蒙牛在這個時候捐款,讓人們感覺到了中華民族「知恩圖報」的傳統美德。因此,蒙牛打出了「一厘錢精神,千萬元奉獻」的旗幟,意思是蒙牛在每袋牛奶、每根雪糕的銷售收入中各提取一厘錢,累計提取1000萬元,分期分批捐給「奧組委」,這樣,蒙牛的公益行為就天衣無縫的與消費者聯系在了一起,讓每個購買蒙牛產品的消費者感覺到為「申奧」做了貢獻,即體現了消費者的個人價值,又升華了蒙牛品牌形象,可謂一箭雙雕。

Ⅸ 蒙牛的成功之路

牛根生的座右銘:小勝憑智,大勝靠德,認真做事,誠信做人。

l 做企業,思路決定出路,布局決定結局,噸位決定地位,心態決定狀態,腦袋決定口袋,胸懷決定功勛。

l 企業家必須在四個方面要有前瞻性,就是大遠見、大胸懷、大責任感、大產業鏈。

l 別人看似冒險的事情,我感覺是安全的,什麼叫安全?超乎常人的冒險就是安全,常人沒有想到的事,肯定是安全,因為別人還沒有想到那個區域,那個區域就是我的!

l 要想知道,打個顛倒,要明白真理,你就得學會『三換思維』:換位思考、換心思考、換向思考。

l 人的行為導向模式一般有兩種:一是原點式,即從現有資源出發,先點兵後打旗,步步為營正向推演,結果是小打小鬧難成氣候;另一種是目標導向式,即目標倒推法,先樹旗後招兵,反向推演跨越發展,整合天下資源為己所用,正如古人所言『善假於物』,資源、時間、戰術、方法皆可整合而來,最後實現原點和目標之間的最便捷的直線連接,一蹴而就。

蒙牛經營理念

l 蒙牛文化的精髓:與自己較勁。

l 蒙牛的專業精神:聚精會神搞牛奶,一心一意做雪糕

l 蒙牛的「可持續收益」:股東投資求回報,銀行注入圖利息,合作夥伴需賺錢,員工參與為收入,父老鄉親盼稅收。

l 蒙牛人的管理觀:98%法則

品牌的98%是文化,經營的98%是人性,資源的98%是整合,矛盾的98%是誤會。

l 蒙牛的「前管理」理念: 一切機遇,都在來臨前把握;一切隱患,都在爆發前鏟除;一切競爭,都從設計時開始。

l 蒙牛人的財富觀:

財散人聚,財聚人散

人不能把金錢帶入墳墓,但金錢卻可以把人帶入墳墓。

l 蒙牛的用人原則:

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無才,培養使用;有才無德,限制錄用;無德無才,堅決不用。

Ⅹ 蒙牛最近怎麼了聽說蒙牛的業務已經覆蓋到東南亞了

對對對,蒙牛從奶源開始就十分重視產品質量,擁有近40個生產基地,牛奶品質好,味道佳,是中國乳品行業的驕傲,目前業務延伸到到新加坡、馬來西亞、緬甸、印尼等多個地區。

閱讀全文

與蒙牛在印尼怎麼經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從中國寄包裹到印尼運費多少 瀏覽:595
怎麼申請印尼apec簽證 瀏覽:513
如何在中國區使用美區兌換碼 瀏覽:162
越南的錢能掙多少 瀏覽:592
越南魚多少錢一隻 瀏覽:115
有哪些印度的紀錄片 瀏覽:194
為什麼印度沒有形成政教合一 瀏覽:432
印尼人釣魚用什麼 瀏覽:330
中國石油行業哪個不釆油 瀏覽:59
在中國的茶葉里哪些是紅茶 瀏覽:912
英國有些什麼手機 瀏覽:220
上中國際部怎麼樣 瀏覽:476
伊朗跟中俄關系怎麼樣 瀏覽:842
伊朗和中國哪個國家強盛 瀏覽:928
成年英國鬥牛怎麼打理 瀏覽:145
印度人問候午飯怎麼說 瀏覽:265
為什麼印度訂單還在增加 瀏覽:435
義大利tec喇叭哪裡做的 瀏覽:300
英國授課型怎麼讀 瀏覽:441
印度高鐵哪裡造 瀏覽: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