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尼資訊 > 印尼藍頭鸚鵡怎麼樣

印尼藍頭鸚鵡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2-07-28 23:50:44

1. 藍色的鸚鵡是什麼品種

藍色鸚鵡是虎皮鸚鵡的其中一個品種。虎皮鸚鵡是全世界最普遍的寵物鳥,品種繁多,頑皮可愛,受到大眾廣泛地喜愛,有著淡藍色的羽毛,主要是頭部、胸部和腹部會呈現藍色。在喂養鸚鵡時,以滋養丸為主食,搭配帶殼的穀物以及蔬果,補充營養物質。

藍色鸚鵡的喙非常的堅硬,建議選擇鐵籠子飼養。藍色鸚鵡的喙很的堅挺,豢養這種鸚鵡,發起選定鐵籠子,以免咬斷。還能夠給籠子裡面,放一根橫著的棍子,在下面放少許塑料紙,供應伴遊。



生活習性

平時大多聚集20隻甚至數百隻,曾經有聚集過25000隻的記錄;如果受到驚擾,則整群會飛起,在空中轉圈且忽然不定向的飛動,然後降落在安全距離附近的樹上;是合群的鳥種,平時每隻鳥在群體中都有自己的位置,並無階級之分,偶爾會發生爭吵。

在破曉時分會先前往水源處飲水,然後才前往覓食,到了正午炎熱的時候會尋找濃密樹蔭下休憩,到了下午比較涼爽時再繼續覓食,到了黃昏整群就會開始回巢休息過夜;白天喜歡在地面覓食,由於身體的羽色和周圍環境融為一體,因此相當難以被察覺。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虎皮鸚鵡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鸚鵡

2. 藍色鸚鵡是什麼品種

藍頭鸚鵡是Pionus這類鸚鵡中最常見的品種之一,共有3種相近的亞種,主要差異是頭部藍色的深淺與分布面積多寡,這類鸚鵡十分安靜,而手養鳥也很馴服與乖巧,這個屬的鸚鵡在台灣數量不多,幼鳥也少見。

3. 藍胖子是什麼鸚鵡

藍頭鸚鵡是Pionus這類鸚鵡中最常見的品種之一,共有3 種相近的亞種,主要差異是頭部藍色的深淺與分布面積多寡,這類鸚鵡十分安靜,而手養鳥也很馴服與乖巧,這個屬的鸚鵡在台灣數量不多,幼鳥也少見。

4. 鸚鵡有哪幾種

鸚鵡 - 名稱分類
鸚鵡

拉丁名稱:Paittacide
英文名稱:Parrots
科屬分類:動物界、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鳥綱、鸚形目

鸚形目(Psittaciformes)有鸚鵡科(Psittacidae)與鳳頭鸚鵡科(Cacatuidae)兩科,種類非常繁多,有82屬358種,是鳥類最大的科之一。

鸚鵡屬鸚形目,鸚鵡科,是一類色彩艷麗的鳥。全世界有340多種鸚鵡,分屬6個亞科,70---80個屬。包括產於澳洲和東印度群島等地的美冠鸚鵡、短尾鸚鵡、相思鸚鵡、金剛鸚鵡、長尾鸚鵡等等。 鸚鵡種類繁多,形態各異,羽色艷麗。有華貴高雅的粉紅鳳頭鸚鵡和葵花鳳頭鸚鵡、雄武多姿的金剛鸚鵡、塗了胭脂似的玄風雞尾鸚鵡、五彩繽紛的亞馬遜鸚鵡、小巧玲瓏的虎皮鸚鵡、奼紫嫣紅的折衷鸚鵡、形狀如鴿的非洲灰鸚鵡。泰國2001年發行了一套鸚鵡郵票,其中緋胸鸚鵡、花頭鸚鵡、紅領綠鸚鵡在中國境內都有野生種群,尤以緋胸鸚鵡為最,是馳名中外的籠鳥,主要產於我國四川省,也稱四川鸚鵡。
編輯本段 回目錄 鸚鵡 - 主要品種
鸚鵡
鳳頭鸚鵡:是一種頭頂長有冠頂的,它們主要生活在澳大利亞都有一個半月形的喙,蠕蟲狀的舌頭。

非洲灰鸚鵡:發球大型鸚鵡,體長約35CM,尾巴短,頭部圓,面部長毛,體羽灰色,尾鮮紅,喙黑色。原產於非洲西部,現在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及西部。

虎皮鸚鵡:體長16-18厘米,頭圓嘴強大、鉤曲、基部有蠟模,顏色主要有黃綠底棕黑條紋、藍底黑紋、黃綠相間黑紋。原產於澳大利亞,廣泛分布在澳洲的內陸地區。

情侶鸚鵡(紅牡丹鸚鵡):身長16厘米左右,屬小型鸚鵡,其嘴紅色短粗,呈倒鉤狀,鼻和眼皮白色,面頰到胸部橘紅色,爪灰色。野生原始總計有9種,除一種分布於馬達加斯加島外,其餘8種分布於非洲坦尚尼亞、島干達、衣索比亞、蘇凡等地。

太平洋鸚鵡:長約10公分,是鸚鵡種類中最小的鸚鵡,所以又被稱為「口袋鸚鵡」。原產於亞馬遜河流域。

金剛鸚鵡:主要分布在巴西、巴拿馬,是大型中色彩最漂亮、體型最大的一個屬,整個家族大都屬大型攀屬,可分為四個族系共十七個品種。

太陽鸚鵡:身長30厘米,破壞性強,喜歡淋浴。原產於巴西東北部,分布在南美洲的東北方。

藍頭鸚鵡:體長27CM,體形短胖,短方形的尾巴,頭部呈現亮麗的藍色。分布地從中美洲的哥斯大黎加一直到南美洲的玻利維亞與巴西一帶海拔600公尺的熱帶雨林間。

白鳳頭鸚鵡:體長約46CM,通體羽白色,嘴黑色,虹膜暗褐色(雄)或紅褐色(雌)。分布在印尼摩鹿加省的北摩鹿加群島。

紅額鸚鵡:身高約26-32,前額有紅色羽毛,幼鳥頭部的紅色羽區較小,尾羽較短。原產地位於紐西蘭南島及周圍的一些小島。

金絲翅鸚鵡:身長約23厘米,原產於南美。

花頭鸚鵡:全長33-35厘米左右,體羽主要為黃綠色,上體顏色較深,翅綠色。主要分布於東南亞各國。

折衷鸚鵡:約30-40CM,約10種亞種,雄鳥為翠綠色,翼下和兩肩呈猩紅色;雌鳥是深紅色,腹部帶藍紫色。分布於印度尼西亞、新幾內亞及澳大利亞的許多島嶼上。

亞馬遜鸚鵡:體長10寸到16寸不等,身體為綠色,顏色有帶藍的深綠色至偏黃的綠色都有,頭部羽毛顏色各民。分布在中美洲、南美洲、和墨西哥的一些地區。

紅腹鸚鵡:身長25公分,最大的牲是胸前為橘色。原產於非洲坦尚尼亞,現分布在東非。

雞尾鸚鵡:體長約26厘米,尾長,有白、黃、綠、灰、珍珠等多種。原產地在澳大利亞,現廣泛繁殖到各國。

緋胸鸚鵡:體長約33厘米,羽色上綠下紅,有長長的楔狀尾。分布於雲南南部、廣西、廣東及海南島。

青綠鸚鵡:身長約20厘米,雌島翅上無紅斑,羽色較暗淡。成對或小團體一起生活在草原上和空曠的樹林中。

深紅玫瑰鸚鵡:主要分布於澳洲東部及南部,主要有金披風玫瑰鸚鵡、深紅玫瑰鸚鵡、紅草玫瑰鸚鵡、東玫瑰鸚鵡等。

塞內加爾鸚鵡:共有三個亞種,屬最常見的種類,原產地位於西非各國。

虹彩吸蜜鸚鵡:體長25-30厘米,嘴為橘紅色,腳為藍灰色,頭頂、下頜及臉頰部為深藍色。原產地位於印度尼西亞、帝汶和澳大利亞東部、北部等地及其外圍島嶼。

藍冠短尾鸚鵡:有包括春天懸掛鸚鵡九種不同的變種。身高大約12厘米,雄鳥體色綠,下體稍淡,頭頂深藍,喉、腰、尾上覆羽紅;雌鳥羽色較暗,下體發黃,喉緋紅。原產於東南亞和菲律賓及其以北的島嶼上,現在多生活在馬來半島、蘇門答臘、婆羅洲一帶。
編輯本段 回目錄

5. 藍頭鸚鵡的智商有多高

鸚鵡的達到三歲半小孩的智商,美國鳥類學家實驗無數次的結果,黑鳳頭鸚鵡的更高,是動物界少有會明確目的使用工具的動物,壽命達到90歲,具體可以看「鸚鵡天地」

6. 動物知識

鸚鵡介紹差不多了,我補充點分類

談到鸚鵡的分類,其實這是生物學家的專業工作,依據著眼點不同會有不同的分類方式,有些以居住地區做分類,有些以血緣為基礎分類,而且正統之分類應該依據學名作分類,然因為需要使用到拉丁文,對於台灣讀者而言很不容易了解,所以實用上比較傾向以英文名作分類。

剛接觸鸚鵡的人如果一開始就拿起鸚鵡圖鑒猛K,除了看到很多漂亮的照片外,大概只剩下一頭霧水。此篇文章是由最基礎談起,循序漸進了解目前台灣常見的鸚鵡種類,往後看到鸚鵡就不會再霧煞煞。首先要了解主要有哪些鳥屬(genus),所有的鸚鵡都屬於鸚形目,在鸚形目之下會再分出幾個鳥屬,如金剛鸚鵡(Macaw)、亞馬遜鸚鵡(Amazon)、巴丹鸚鵡(Cockatoo)等,這些鳥屬當然都具有鸚鵡的特徵,然因為外型、體態有明顯差異,所以分在不同的鳥屬。

換句話說,同一個鳥屬的鸚鵡具有幾乎一樣的形態、特徵,以金剛鸚鵡為例,他們的屬名都是Macaw,一般人對金剛鸚鵡的印象就是超大型鸚鵡,約有一公尺長,多數的金剛鸚鵡確實如此,然而紅肩金剛鸚鵡的身長卻僅30公分,也就是說金剛鸚鵡與其它鸚鵡最大的差異特徵並不是以大小做區分,而是這一鳥屬的鸚鵡其臉部有一區域沒有長羽毛,我們稱之為裸皮,所以當你看到一隻鸚鵡其臉部有裸皮,那它就是屬於金剛鸚鵡。

鸚鵡的命名與中譯

在同一個鳥屬之下,會因為羽色、細部特徵而再細分而所謂的鳥種(species),簡單的說,鳥種就是在鳥屬之前再加上一個形容詞,用來描述或區分這鳥種的特殊點,在鳥屬之前加上形容用語,如此才算是一個完整的名稱。我們再以金剛鸚鵡為例,同樣具有裸皮特徵的金剛鸚鵡會再細分如:藍黃金剛(Blue and Yellow Macaw),由藍色與黃色組成的羽色,紅肩金剛(Red-shouldered Macaw),肩部具有紅色區域,藍紫金剛(Hyacinth Macaw),藍紫色的羽毛,如此一來,對於鸚鵡之命名就清晰多了。

接著是中文譯名部分,這在每個領域都是個大問題,因為沒有統一名稱,多家翻譯的結果,再加上」俗名」的問題,因此常常有人爭論的面紅耳赤,最後才發現原來彼此說的是同一種鸚鵡,希望也藉此機會能有個正名運動,彼此意見交流,待大家達成共識,就不會再有混淆的情事發生。筆者傾向由英文直接翻譯,盡量不要再使用俗名,如此名稱上會比較單純而且可與國際接軌。

以下列出一些我們日常常見的鸚鵡,以鳥屬區分及其譯名:
1.Macaw:金剛鸚鵡,簡稱金剛。
2.Amazon:亞馬遜鸚鵡,簡稱亞馬遜,也有人稱作帽科。
3.African Grey Parrot:非洲灰鸚鵡,簡稱灰鸚。
4.Cockatoo:巴丹鸚鵡,也有人稱作巴旦鸚鵡。
5.Eclectus Parrot:折衷鸚鵡。
6.Lory,Lorikeet:吸蜜鸚鵡,簡稱吸蜜。
7.Conure:錐尾鸚鵡,如太陽錐尾(Sun Conure),俗稱金太陽。
8.Parakeet:長尾鸚鵡,漂亮的長尾為其特色。
9.Cockatiel:雞尾鸚鵡,俗稱玄鳳、太陽鳥、卡妹。
10.Loveburd:愛情鳥,俗稱小鸚、牡丹。
11.Budgerigar:虎皮鸚鵡,俗稱阿蘇兒

藍冠太陽鸚鵡
Blue-crowned Conure (Sharp-tailed Conure)

學名 Aratinga Acuticaudata

發送圖片到手機

身長 38cm
平均壽命 25年
性別差異 DNA鑒定
雄性包圍眼睛白色部份比較大及毛色比較亮麗
說話能力 ★★
嘈吵聲量 ★★★★
分布 委內瑞拉、巴西、哥倫比亞
繁殖 一窩約產2-3顆蛋,孵化期約24天,羽毛長成45日

幼鳥 幼鳥頭部呈綠色,長大後會漸漸變藍
開始戒奶
11-12星期
最高體重 100gr.
成熟期 2-3年

亞種 6種
1. Aratinga acuticaudata acuticaudata (Sharp-tailed conure)
2. Aratinga acuticaudata haemorrhous
3. Aratinga acuticaudata neumanni (Bolivian Blue-crown conure)
4. Aratinga acuticaudata koenigialso (Venezuelan Blue-crowned conure)
5. Aratinga acuticaudata neoxena (Margarita conure)
6. Aratinga acuticaudata nigrirostris

華盛頓公約 第2級
食物
水果、殼類種子、向日葵、綠色食物等
藍冠太陽鸚鵡身軀主要為綠色,頭頂的部份呈藍色。 需提供新鮮樹枝供啃咬。

藍冠太陽鸚鵡是太陽科來說比較大型的,外型十分討好,亦跟迷你金剛有幾分相似。個性活潑、聰明,適合作寵物鳥及可容易訓練

藍頭亞瑪遜
Blue-fronted Amazon

學名 Amazona aestiva aestiva
發送圖片到手機
身長 35-40cm
平均壽命 40年
性別差異 DNA鑒定
說話能力 ★★★★
嘈吵聲量 ★
分布 巴西
繁殖 繁殖期約10月至3月期間

一窩約產2-3顆蛋,孵化期約28天,羽毛長成8-10星期

幼鳥 眼睛紅膜呈褐色

亞種 九種

亞種之間的差異甚微,大致都有類似的特徵,綠色的身軀和藍色的頭冠

藍頭亞瑪遜頭頂的藍色深淺隨年齡不同而有變化,肩部有紅色的斑點,眼睛的紅膜呈桔黃色為成鳥,而幼鳥則為褐色。
藍頭亞瑪遜的智商頗高及穩定性高,不容易受外界影響而受到驚嚇。公鳥性成熟可能會有攻擊性(約在5-12歲時)。

藍頭鸚鵡
Blue-headed (Pionus) Parrot

學名 Pionus Menstruus

身長 28cm
平均壽命 25年 (據記錄曾長壽致40年)
性別差異 DNA鑒定
雄鳥的眼形較圓 雌鳥則較橢圓形,頭部的藍羽比雄鳥鮮艷
說話能力 ★★
嘈吵聲量 ★★
分布 中美洲、巴西
繁殖 一窩約產3-5顆蛋,孵化期約26天,羽毛長成70天

幼鳥 幼鳥頭羽呈綠色約一歲換毛後才會轉成藍色
開始戒奶
90日
最高體重 252gr.

成熟期 2-3年

亞種 2種
Pionus m. rubrigularis (Paler Blue-headed parrot )
Pionus m. reichenowi ( Reichenow's Blue-headed parrot ) (面臨滅絕危機)

華盛頓公約 第2級
食物
水果、殼類種子、向日葵、綠色食物等。特別需要增加含維他命A之蔬菜
藍頭鸚鵡主要以橄欖綠羽色為主,頭頂至胸部呈鈷藍色,喙呈黑色,兩頰有類似腮紅的黑圓點,頸部可見有少許暗紅色的羽毛(約1歲後開始呈現),短方形尾巴下端為鮮紅色羽毛覆蓋

藍頭鸚鵡十分安靜,個性溫馴、友善、害羞、乖巧,適合作?物鳥。能說幾個單字。

藍頭鸚鵡比較容易感染呼吸方面的疾病,特別是由徽菌和麴黴病所引起的真菌病。飼養這種鳥要加多注意。

藍頸鸚鵡
Blue-naped Parrot (Philippine Blue-naped Parrot)

學名 Tanygnathus lucionensis
發送圖片到手機

身長 31cm
平均壽命 40年
性別差異 DNA鑒定
說話能力 ★★★★
嘈吵聲量 ★
分布 菲律賓
繁殖 一窩約產2顆蛋,孵化期約25-26天,羽毛長成60-65日

幼鳥 幼鳥頭頂的藍羽較少,身軀顏色較沉
開始戒奶
65日
離巢
5-7星期
成熟期
1年

亞種 3種
1. Tanygnathus 1. lucionensis (Blue-naped Parrot)
2. Tanygnathus l. hybris (Salomonsen's Blue-naped Parrot)
3. Tanygnathus l. talautensis (Talautese Blue-naped Parrot)
華盛頓公約 第2級
食物
水果、殼類種子、向日葵、綠色食物等

藍頸鸚鵡跟巨嘴鸚鵡很相似,藍頸鸚鵡身形較小,頭頂及頸部呈藍色,身軀羽毛呈綠色及帶有橙紅色的喙。這種鸚鵡很安靜 (除交配季節會比較嘈外)。

藍頸鸚鵡個性很活躍,懂得自娛,不需給太多注意,卻需要付出愛心。能模仿人語。對事物十分好奇,若提供新玩具給它,它會顯得很開心。及需提供新鮮樹枝供啃咬。

藍黃金剛鸚鵡
Blue & Gold Macaw / Blue & Yellow Macaw

學名 Ara ararauna
發送圖片到手機
身長 82.5cm
平均壽命 50-80年
性別差異 DNA鑒定
說話能力 ★★★
嘈吵聲量 ★★★
分布 中美
繁殖 一窩約產2-3顆蛋,孵化期約28-30天,羽毛長成90日

幼鳥

華盛頓公約
虹膜顏色較深

第2級

藍黃金剛鸚鵡是屬大型鸚鵡,它的臉上沒有羽毛,興奮時臉上會呈現紅色?

很多動物園里都飼養藍黃金剛鸚鵡,主要做觀賞及表演?它擁有華麗的羽毛及容易馴服,適合作為寵物?購買這種鸚鵡必須考慮是否有足夠空間、能力及接受它的聲量?

由於不法之徒大量捕捉,金剛鸚鵡己經被逼到絕種的邊緣。現在,這唯一僅存的野生鳥-長尾金剛鸚鵡?

黑頂吸蜜鸚鵡
Black-capped Lory

學名 Loriculus lorry

發送圖片到手機
身長 11.5" - 13"
平均壽命 20年
性別差異 DNA鑒定
說話能力 ★★
嘈吵聲量 ★★★
分布 原產於印尼. 野外超過10萬只存活
繁殖 一窩約產2-3顆蛋,孵化期約25天,羽毛長成7-8星期

特徵 橙紅色的上下啄, 黑色頭頂, 紅色身軀, 綠色翼. 7個亞種主要分別在於身體上藍色羽毛的分布不同. 此品種與白頂吸蜜鸚鵡非常相似.
開始戒奶
12-14星期
離巢
5-7星期
最高體重
133gr.
成熟期
2年
亞種
共有7個亞種包括:
Black-capped Lory
Red-breasted Lory
Meyer's Black-capped Lory
Beaufort's Black-capped Lory
Jobi Lory
Biak Lory
Somu Lory
華盛頓公約 第2級
食物
以花蜜 花粉 水果為主要食糧, 同時會捕捉小昆蟲食用

叫聲尖銳, 而且相當吵雜. 學話能力可能是吸蜜鸚鵡家族中最好的. 此品種是非常好動的. 需要經常和主人玩耍. 此品種需要溫度較高的飼養環境, 最好不要低於 20度.

吸蜜鸚鵡最令人生厭的是糞便問題. 籠養鳥可以餵食專用的吸蜜飼料.
坊間常常有人指出某某牌子的專用飼料; 可以解決糞便問題. 筆者試用過坊間大部份專用飼料. 發現水份的確些微減少, 但是不可以解決臭味問題. 而且那種噴射的糞便習慣; 跟本上是該品種習性, 是不可能改變的

黑頭凱克鸚鵡
Black-headed Caique

亞種 二種
Pionites melanocephala melanocephala
Pionites melanocephala pallida

華盛頓公約 第2級
食物
水果、殼類種子、向日葵、綠色食物等

黑頭凱克數量比白腹凱克多,黑頭凱克個性十分好奇、愛玩、活潑、友善、好奇、動作非常敏捷的鸚鵡,非常受愛戴,很適合作寵物鳥,能學會幾句簡單的話。飼養者必需提供許多玩具,及需要常常跟他耍樂,並需要新鮮的樹枝咬嚼。

虎皮鸚鵡 (彩鳳鸚鵡/亞蘇兒鸚鵡)
Budgerigars
學名 Melopsittacus unlatus
發送圖片到手機
身長 18cm
平均壽命 7年
性別差異 DNA鑒定
雄性鼻孔周圍呈藍白色或呈黃綠色,雌性則呈淡茶色,在發情時則程現深褐色,且像有點脫皮的樣子 (約7-8個月性別特徵較明顯)
說話能力 ★
嘈吵聲量 ★★★
分布 澳洲
繁殖 一窩約產4-6顆蛋,孵化期約18天,羽毛長成8-9星期
開始戒奶 5-6星期
離巢 4-5星期
最高體重 40gr.
嗉囊容量
8-12cc
成熟期 6個月至1年
亞種 沒有其他亞種
華盛頓公約 第3級
食物 新鮮生果、疏菜、混合種子、綠色植物、浸泡種子等
虎皮鸚鵡體型小,是全世界最普遍的鸚鵡,受大眾喜愛。虎皮鸚鵡現有上千種的變種,由於變種種類多,羽毛及體型都有差異。虎皮鸚鵡是繁殖入門者的好選擇之一。

虎皮鸚鵡能模仿人語的數目較罕見

雞尾鸚鵡 (又名玄鳳/小葵花)
Cockatiel
學名 Nymphicus hollandicus

身長 30cm
平均壽命 18年 (據記錄最長籌可到38年)
性別差異 DNA鑒定
雄鳥面部羽色比雄鳥暗淡,尾羽下側具橫紋
說話能力 ★★
嘈吵聲量 ★★★★
分布 澳洲
繁殖 一窩約產4-5顆蛋,最多可達8顆蛋,孵化期約18-19天,羽毛長成33天
幼鳥 喙呈肉色,羽色與母鳥相近
開始戒奶 5-6星期
離巢 5星期
最高體重 90gr.
嗉囊容量
10-15cc
成熟期 6-9個月
華盛頓公約 第3級
食物 種子、燕麥、草籽、蔬果混合
雞尾鸚鵡是一種相當受飼養者歡迎的寵物鳥,個性溫和,懂模仿人語及聲音,特別愛模仿口哨聲。

雞尾有很多變種,最常見的有黃化、珍珠、白化等。市面上黃化種的數量較多,亦是鳥友多選擇的變種之一。

雙黃頭亞瑪遜
Double Yellow-headed Amazon

學名 Amazona ochrocephala oratrix
Amazona och oratrix tresmariae
發送圖片到手機
身長 42-47cm
平均壽命 40年
性別差異 DNA鑒定
說話能力 ★★★★★
嘈吵聲量 ★★
分布 中美
繁殖 一窩約產2-3顆蛋,孵化期約28-30天,羽毛長成810星期

幼鳥

亞種

華盛頓公約
頭部的黃羽會隨年齡增多

Tres Maria Double Yellow-headed Amazon
Magna Double Yellow-headed Amazon

第1級

雙黃頭亞瑪遜頭頂的黃色羽毛會隨年齡不同而增加,純正的雙黃頭亞瑪遜約6歲左右頭頂黃色的羽毛會長至整個頭部或伸展至頸部‧

雙黃頭亞瑪遜的語言能力十分之高。繁殖期可能會有攻擊性(約在5-12歲時)。

杜柯波氏葵花鸚鵡 (又名所羅門鸚鵡)
Ducorps' Cockatoo (Solomon Islands cockatoo/Solomon's corella)

學名 Cacatua corpsii
發送圖片到手機

身長 33cm
平均壽命 50年
性別差異 DNA鑒定
雄性朣孔呈黑色/深啡色
雌性朣孔卻帶有些紅色
(約2至3年會呈現)
說話能力 ★★★
嘈吵聲量 ★★
分布 南太平洋索羅門群島

繁殖 一窩約產2-3顆蛋,孵化期約28天,羽毛長成8-10星期

幼鳥 幼鳥有灰色的羽毛

離巢
10-12星期
最高體重
360gr.
嗉囊容量
50-75cc
成熟期
2-3年
華盛頓公約 第2級
食物
種子、殼類、漿果、水果、嫩芽、花朵及昆蟲

杜柯波氏葵花鸚鵡全身雪白,頭及冠羽底部均是淺粉紅色。體形比大白葵花鸚鵡的小,卻比戈芬氏葵花鸚鵡的大一點。這種鸚鵡比其他葵花鸚鵡較為安靜。

杜柯波氏葵花鸚鵡個性安靜,聰明,喜歡咀嚼,應該常提供新鮮樹枝給它們咀嚼。

折 衷 鸚 鵡
Eclectus

學名 Eclectus
發送圖片到手機

發送圖片到手機
身長 35-40cm
平均壽命 30年
性別差異 雄鳥是翠綠色的身軀及翼下和兩肩呈猩紅色
雌鳥是深紅色的身軀及腹部帶藍紫色

說話能力 ★★★★
嘈吵聲量 ★★
分布 澳洲北部
繁殖 一窩約產2顆蛋,孵化期約26天,羽毛長成70-80日

開始戒奶
40-50日
離巢
5-7星期
最高體重
430gr.
嗉囊容量
35-50cc
亞種 十種
Vosmaeri Eclectus Parrot (最大體型的折衷鸚鵡,尾部明顯呈金黃色)
Solomon Island Eclectus Parrot (最小體型的折衷鸚鵡)
Australian or Macgillivray Eclectus Parrot Westerman Eclectus Parrot
Grand Eclectus Parrot
Res-sided or Ne
Aru Eclectus Parrot
Biaki Eclectus Parrot
Cornelia Eclectus Parrot
Tanimber or Riedeli Eclectus Parrot
華盛頓公約 第2級
食物
水果、蔬菜、種子、維他命A等

折衷鸚鵡雌性比雄性柔弱,所以野外中雄性比雌性多。這種鸚鵡的消化管道很長,需要大量的纖維。

玫瑰葵花鸚鵡 (又名紛紅鳳頭鸚鵡)
Galah Cockatoo

學名 Eolophus roseicapillus
發送圖片到手機
身長 35cm
平均壽命 40年
性別差異 DNA鑒定
雌鳥虹膜呈紅褐色,公鳥及幼鳥則為暗黑色
說話能力 ★★★
嘈吵聲量 ★★★
分布 澳洲
繁殖 一窩約產2-5顆蛋,孵化期約24天,羽毛長成8星期

幼鳥

開始戒奶

離巢

最高體重

嗉囊容量
幼鳥覆蓋著一層淺粉色的絨毛

40-50日

5-7星期

320gr.

35-50cc

亞種 約2種,差異在於羽毛顏色之深淺及體型的大小等
澳洲東部和北部的亞種比較亮的粉紅色,多數人工飼養的是淺色系的。
深色系的有白的冠羽,與淺色亞種的灰白色眼圈不同,它們的眼圈是紅色,而且雄鳥的眼圈顏色 更深於雌鳥,當然,也有少部分的雌鳥具有深色的眼圈。

食物
水果、殼類種子、向日葵、綠色食物等
華盛頓公約
第2級

玫瑰葵花鸚鵡很容易患上脂肪過多症繼而長出脂瘤,所以它們須餵食低脂肪的食物。
玫瑰葵花鸚鵡性格獨立、友善、聰明、外向及會說話。

玫瑰葵花鸚鵡遍布澳洲各地,擁有漂亮白色的冠羽及粉紅色的身軀‧由於迅速成長繁殖數量增加,對農作物造成很大的損壞。所以對澳洲本地的農業人員來說,它們被視為害鳥。現時有很多地方都可合法地獵殺以控制過多數量的玫瑰葵花鸚鵡。

金太陽鸚鵡 (又名金色錐尾鸚鵡)
Golden Conure (Queen of Bavaria's Conure)

學名 Guarouba guarouba
(Formerly: Aratinga guarouba)
發送圖片到手機

身長 36cm
平均壽命 40年
性別差異 DNA鑒定
說話能力 ★★
嘈吵聲量 ★★★
分布 巴西
繁殖 一窩約產3-5顆蛋,孵化期約23天,羽毛長成7星期

幼鳥 幼鳥羽色未及成鳥般金黃
開始戒奶
40-50日
成熟期
3年
離巢
12-14星期
最高體重
400gr.
嗉囊容量
35-60cc
華盛頓公約 第1級
食物
水果、殼類種子、向日葵、綠色食物等

金太陽鸚鵡全身金黃色,飛行羽翼呈綠色。個性非常聰明、依賴、愛玩,他們會自得其樂,什麼東西也可當玩具,十分好動的性格令人憐愛。
金太陽擁有華麗的羽色,在太陽鸚鵡科中,這種鸚鵡的格價很高

綠頰太陽鸚鵡
Green Cheek Conure

學名 Pyrrhura Molinae
發送圖片到手機

身長 26cm
平均壽命 15年
性別差異 DNA鑒定
說話能力 ★★
嘈吵聲量 ★★★
分布 南美、巴西
繁殖 一窩約產5-6顆蛋,孵化期約23天,羽毛長成7星期

幼鳥 幼鳥體色較淺
開始戒奶
8-10星期
最高體重
90gr.
成熟期
1-2年
亞種 5種
Pyrrhura Molinae Restricta (Santa Cruz Conure) (身長24cm)
Pyrrhura Molinae Anstralis (Argentina Conure) (身長26cm, 胸毛呈橄欖色)
Pyrrhura Molinae Sordida (Green-cheeked Conure) (身長26cm)
Pyrrhura Molinae Phoenicura (Crimson-tailed Conure) (身長24cm)
Pyrrhura Molinae hypoxantha (Yellow-sided Conure) (身長26cm)
華盛頓公約 第2級
食物
水果、殼類種子、向日葵、綠色食物等

綠頰太陽鸚鵡是太陽科中最細小的,體型跟雞尾小葵花差不多。嘈吵聲音比起太陽科來說,是比較安靜的一種。
綠頰太陽鸚鵡的外型跟紅腹太陽鸚鵡很相似,常被人混淆。最明顯分辨兩者可靠它們的尾部,綠頰太陽鸚鵡的尾部是紅褐色的,而紅腹太陽鸚鵡的尾部一面綠的,而另一面是紅褐色的。綠頰太陽鸚鵡胸毛顏色較灰。

紅綠金剛鸚鵡 (又名紅金剛鸚鵡)
Green-winged Macaw

學名 Ara chloroptera
發送圖片到手機

發送圖片到手機
身長 90cm
平均壽命 50年
性別差異 DNA鑒定
雌鳥頭部比雄鳥小
說話能力 ★★★★
嘈吵聲量 ★★★
分布 巴拿馬東部至巴拉圭
繁殖 一窩約產1-3顆蛋,孵化期約26天,羽毛長成90日

幼鳥 臉部羽毛呈栗色,虹膜顏色呈褐色,尾羽較短,下額顏色較淺
開始戒奶
60-65日
離巢
90-100日
最高體重
1285gr.
嗉囊容量
90-120cc
華盛頓公約 第2級
食物
水果、殼類種子、向日葵、綠色食物等
紅金剛鸚鵡是一種比較常見的金剛鸚鵡,它的身軀呈深紅色,肩部及翅膀的覆羽是黃色,翅膀、尾部及尾羽的末梢是藍色的。臉頰上有幾條紅色的線條,灰白色的上喙,上喙下邊的基部為灰黑色,下喙為黑色。黃眼,深灰色的腳。

紅金;剛從幼鳥開始飼養,很容易馴服、乖巧。這種鸚鵡很容易跟緋紅金剛混淆,區別在於緋紅金剛的背部有黃色的羽毛,而紅金剛則為綠色。

必需持續定期地提供他們樹干或者是粗的樹木啃咬。

迷你小金剛鸚鵡
Hahn's Macaw

學名 Ara n. nobilis
發送圖片到手機
身長 32.5cm
平均壽命 20-25年
性別差異 DNA鑒定
說話能力 ★★★
嘈吵聲量 ★★★
分布 巴西
繁殖 一窩4-6隻蛋,23-25天孵化,2個月羽毛長齊

幼鳥 翅膀內及肩膀的紅色部份不明顯,咀呈米色

迷你小金剛鸚鵡生性較敏感、害羞,對陌生人會有警戒心。適應能力強而且友善‧叫聲響量,不是一般家庭可以接受‧
迷你小金剛咀喙強勁有力,平日必需要提供可供啃咬的玩具及樹木‧

7. 藍頂亞馬遜鸚鵡壽命

藍頂亞馬遜鸚鵡是較常見的亞馬遜鸚鵡之一,它們羽色非常鮮艷,缺點是叫聲太大,家養的話最好飼養在獨門獨院的環境下,不影響其他居民。該鳥的食性比較雜,飼養過程中無需太復雜。
藍頂亞馬遜鸚鵡分布於巴西的許多地區,黃翼亞馬遜鸚鵡則分布於玻利維亞北部、巴拉圭、阿根廷北部及巴西部分地區。
藍頂亞馬遜鸚鵡成年後的體長約為38cm左右,卓越的說話能力以及美麗的外表深受人們親睞,是很適合作為家庭寵物鳥的亞馬遜鸚鵡。
藍頂亞馬遜鸚鵡有二個亞種。指名亞種體重375-450g;黃翼亞種體重400-500g 。外表靚麗,鸚鵡身體主要呈綠色,綠色的羽毛邊緣為深綠色。頭部前額呈明亮的藍色,頭冠處藍白兩色羽毛交錯出現。耳部、面頰和頭頂隨意地分布著黃色。翅膀彎曲的前端部分有著紅、黃色的羽毛分布;主要飛行羽和覆羽為綠色,尖端為藍紫色;次要覆羽中間會有紅色的羽毛;尾巴為綠色,尖端黃綠色。鳥喙為灰黑色,虹膜為桔色。

本條內容來源於:中國農業出版社《動植物網路》

8. 藍頭金剛鸚鵡的形態特徵有哪些


藍頭金剛鸚鵡

藍頭金剛鸚鵡與一般鸚鵡不同之處是其臉頰裸面部位呈灰黑色,幼鳥時期呈現的是白色裸面,此一特徵將會隨年紀增長而改變。屬於小型金剛鸚鵡。
藍頭金剛鸚鵡身長41厘米,體重205- 295克,平均壽命約25年。 藍頭鸚鵡本類鸚鵡中最常見的品種之一,體形短胖,短方形的尾巴,頭部呈現亮麗的藍色。成鳥的頭至胸部是亮麗的藍色羽毛,耳旁有一圈黑色的羽毛,黑色為底的鳥喙,兩側有一抹紅色。身體和翅膀為深淺不一的黃綠色,尾羽帶有一些藍色的光澤。腳為灰色。 幼鳥的頭頸仍保留較多的綠色羽毛,隨著年齡增加,才漸漸換成藍色羽毛。公母外表無明顯差異,公鳥的較圓,母鳥則較呈橢圓狀。

閱讀全文

與印尼藍頭鸚鵡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美國為什麼拉黑伊朗 瀏覽:776
哪裡有去印尼火山的旅行社 瀏覽:991
印尼最近情況怎麼樣 瀏覽:550
印度炸的球叫什麼 瀏覽:12
伊朗防疫措施是什麼 瀏覽:550
越南海邊有什麼魚 瀏覽:355
印尼海嘯推了多少米 瀏覽:99
中國女性哪個地方多 瀏覽:337
伊朗高鐵怎麼樣 瀏覽:946
去越南買流量怎麼買 瀏覽:763
印尼號碼加什麼 瀏覽:266
中國維族人口有多少 瀏覽:951
印尼巴士怎麼弄上面的字 瀏覽:464
英國的熊貓怎麼畫 瀏覽:508
英國音箱怎麼使用 瀏覽:737
經過好望角到達印度是哪個人 瀏覽:862
伊朗周圍有什麼海峽 瀏覽:211
印度種族多少個 瀏覽:422
印尼MSP公司怎麼樣 瀏覽:598
中國四大愛情故事是指哪些 瀏覽: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