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尼資訊 > 印尼裝甲車怎麼生產

印尼裝甲車怎麼生產

發布時間:2022-07-29 12:29:11

㈠ m113a3裝甲車是在什麼時候改進的

1980年年中,由陸軍器材局、訓練與條令局和後勤鑒定局組成的發展研究觀察組向陸軍部建議,把坦克機動車輛局自1971年以來研製的改進型m113ae1列入陸軍裝備,定型為m113a3裝甲車。

美國陸軍決定從1984年開始改造庫存的m113a2裝甲車,並生產新的m113a3裝甲車。1984財政年度撥款生產100輛,1985、1986財政年度再生產1000輛,生產合同總值1.5億美元。

第一輛生產型樣車於1986年9月交付陸軍,同年10月交付首輛生產試驗車。第一輛生產型車於1987年1月提交陸軍,1987年6月陸軍開始裝備該車。

該車除採用m113a2的新型冷卻系統、改進型懸掛裝置及外置裝甲油箱外,主要改進項目還有:1、採用202kw(275馬力)6v-53t渦輪增壓柴油機。該機代替了158kw(215馬力)6v-53型柴油機。

2、採用阿里遜x-200-4傳動裝置。該傳動裝置有4個前進檔,採用液壓轉向機構,轉向平穩、省力、並減少了懸掛系統的沖擊負荷,提高了動力傳遞效率,節省了功率和燃料。

3、將操縱桿改為方向盤和制動踏板。

4、安裝附加裝甲。需要時用螺栓把p-900披掛裝甲固定在車體上,可大大提高車輛防護力。此外,還備有螺栓固定的鋼/鋁裝甲,用以增強車首、車側及車尾部位的防護力。在車長指揮塔上安裝了機槍防盾。車內安裝有凱鞭拉復合材料製成的抗崩落襯層。改進防護後,整車重量增加1820kg。

經過改進,該車的戰斗性能、可靠性和機動性大為提高。試驗表明從0到32km/h的加速時間由11.7s減至8.1s32km/h制動距離由10m減至7.3m,越野速度由26km/h提高到33.7km/h。在48270km試驗中,故障間平均里程為3047km,而m113a1為1298km。當該車以35.4km/h速度行駛時,其燃料消耗比m113a1降低22%。英國MLV裝甲車

MLV比英軍現役其它車輛更適合作為機械化部隊營、團級裝甲指揮車。該車有一個寬2米、長近3米的後部載員艙,可安排6名載員座位,以及相關的指揮、通信設備。車內自帶電源可保證車載電台及電子設備的正常運轉。

MLV軸距3.2米。為保證在泥濘地帶的通過性,它採用了大直徑寬輪胎,車底距地高可調。MLV戰斗全重達6.5噸,安裝一台185馬力柴油機。

它可越過0.5米高的垂直牆,涉水深達1.5米,最高公路時速130千米/小時。MLV裝有全自動變速箱和4×4液氣懸掛裝置,配合先進的全驅獨立差速鎖定裝置,使MLV的越野性能不次於「悍馬」等高機動越野車輛,在高速行駛時仍非常平穩、安全。

此外,MLV還裝有ABS(防抱死系統)和防撞報警裝置,為每個乘員配備有安全氣囊和快速逃離通道。考慮到戰時指揮部人員的所處環境,這些從民用車輛上移植過來的安全措施還是非常必要的。

㈡ 兵工廠里的坦克、裝甲車、大炮、各種槍支、戰斗機等武器是如何生產出來的

所有裝備,都需按照批準的圖紙,逐項加工製造,最後總裝。然後實驗,合格交給部隊使用。

㈢ VN2型6×6輪式裝甲車的布局是怎樣的

VN2裝甲車為15~18噸級裝甲車,整車長6.78米,寬2.8米,到頂甲板高2.06米,能夠實現公路、鐵路和船舶運輸,還能採用C-130空中運輸。VN2裝甲車可以在低強度作戰條件下進行作戰。也可部署於維和行動和反恐行動中。

VN2延續了92式步兵戰車的總體布置,即動力艙中置,駕駛室位於車首,戰斗艙和載員艙位於車體後部,動力艙右側有一通道連接駕駛室和戰斗艙。戰斗艙後面是乘員室,內部設有2個長座椅,可載8名全副武裝的戰士。

在通道右下側甲板和車體尾甲板上開有出入艙門。駕駛室的頂甲板上開有頂艙門,供駕駛員和副駕駛員出入。在載員艙的頂甲板上開有足夠大的頂艙門,供人員在水上航行時進出。VN2車體內部空間寬敞,整車有效空間達12立方米。

VN2裝甲車的發動機、變速器等,都採用了已大批量生產的成熟部件或技術。底盤系統包括車體及附件、動力及輔助系統、傳行操系統、電氣系統、制動系統、轉向系統、水上推進系統等分系統,在各系統和分系統的設計過程中貫徹了模塊化的設計思想,使得車輛具有良好的維修性和互換性。此外,該車還可搭載多種武器系統。

VN2裝甲車延續了92式的整車外形。車體採用封閉式裝甲鋼承載結構,抗彈性能優良。駕駛室前設有兩個大駕駛窗。戰斗狀態下擋彈板關閉,駕駛員通過擋彈板上的防彈玻璃觀察外界狀況。

VN2的車體由特種鋼板沖壓、焊接而成.車體車首、左右兩側和車尾均採用大傾角設計,具有良好的裝甲防護能力。在距車體正面100米、側面200米的距離上能防7.62毫米穿甲彈,後甲板、頂甲板能防7.62毫米普通彈和彈片,另外還具有一定的防地雷能力。

車體裝備三防裝置、煙幕彈發射裝置,內部均採用了隔熱、隔振、阻燃的絕緣材料。在增加吸波塗料後,使該車具有一定的隱身能力,提高了車輛的戰場生存能力。相對於92式步兵戰車,VN2在人機環工程方面有重大改進。

該車採用了新型材料的動力艙隔音和隔熱板,增加了具有保溫效果的內裝飾,在駕駛室和載員室增加了大功率軍用空調,增加了裝甲車輛的持續作戰能力和快速戰斗能力。

VN2輪式裝甲車取消了駕駛室前的潛望鏡(在擋彈板上增加防彈玻璃觀察窗口),加大了側面防彈觀察窗的尺寸,採用了前後、高低位置可調的駕駛員座椅。這些措施改善了駕駛員的工作狀況,提高了車輛行駛安全性。

㈣ 游騎兵裝甲車和克拉潘裝甲車分別是哪個國家製造的

由奧地利斯太爾一戴姆勒一普赫公司生產的「游騎兵」裝甲車現在已經在歐洲各國深深地站穩了腳跟。但隨著對戰術、技術性能要求的不斷提高,「游騎兵」6×6型已經越來越難以適應市場發展的需要,現在「游騎兵」系列裝甲車的最新產品——「游騎兵」Ⅱ8×8型輪式裝甲車又已面世,而且一面世就走出國門。「游騎兵」Ⅱ8×8輪式裝甲車的斯洛維尼亞生產型被命名為「克拉潘」(Krpan)輪式裝甲車,由斯洛維尼亞西斯坦斯卡(sistemska)技術公司在本國組裝生產。

㈤ 印尼的軍事實力和越南相比較哪個更強一些

越南更強一些。

印尼是東南亞地區的大國,國土面積190萬平方公里,人口2.64億。但是印尼由於是千島之國,國家分布在廣闊的海洋上,國家的綜合實力並不強,目前印尼總兵力36.6萬人。

海軍方面,海軍兵力約有5萬人,裝備有俄制「獵豹級」輕型導彈護衛艦、「毒蜘蛛級」大型導彈艇、「基洛級」潛艇和「別佳級」輕型火炮護衛艦等各類型艦艇120餘艘。

其中90%以上購自俄羅斯、瑞典、澳大利亞、波蘭和朝鮮,剩下的也多是越南在俄方技術援助下自主建造。不過越南許多艦艇嚴重老化,武器裝備水平落後,難以高效保障海上巡邏、偵察、護航等任務。



㈥ 裝甲車是由誰發明的在什麼時候發明的

盡管歷史上有許多人曾萌發過製造一種類似於現代坦克的裝甲車的想法,但人們最終還是將發明坦克的功勞歸於英國人厄內斯特·斯溫頓。 1914年10月,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歐洲戰場陷入了僵局。正在英國遠征部隊服役的斯溫頓中校提出,需要製造一種能夠在遍布鐵絲網的戰場上開辟道路、翻越壕溝並能摧毀和壓制機槍火力的裝甲車來打破西部前線的這種沉悶僵局。 據報道,斯溫頓的靈感源自一位朋友的來信。這位朋友在信中把美國的「霍爾特」農用拖拉機描述為「能夠像魔鬼一樣爬行的美國機器」,斯溫頓由此建議製造一種裝有大炮和機槍的重型履帶式拖拉機,他的這一建議於10月20日被提交到英國陸軍部。實際上,斯溫頓當時只是想把現有的機器零部件拼在一起,從而組裝成一輛類似拖拉機的新式裝甲車。 但是,對坦克的發明還有另一種說法:一名來自美國明尼蘇達州一個小鎮的拖拉機製造商在斯溫頓之前就已提出了製造類似坦克裝置的設想,據說是他向英國人提供了詳細的構想甚至藍圖,英國人是在其構想的基礎上製造出了第一輛坦克。這位美國製造商就是埃德溫·惠洛克,當時是明尼蘇達州威諾納城先鋒拖拉機公司的總經理。他聲稱自已一直在致力於這種裝甲車的發明研究,並早在斯溫頓提議的兩個月前就已將構想形成了文字。他還聲稱,因為希望向英國人出售這種裝甲車,所以他向英國人提供了他的計劃,但卻被英國人偷偷地利用了。 據惠洛克的說法,1914年8月他正在加拿大城鎮卡爾加里為他的拖拉機公司爭取一份商業合同。這份合同能否簽訂取決於英國是否向德國宣戰,如果宣戰,他的商業談判即告終止。在返回威諾納城的途中,他極力尋求可以替代拖拉機銷往歐洲的產品,這時他萌發了製造裝甲戰車的念頭。兩天後回到威諾納城時,他對這種裝甲戰車的構想已是成竹在胸。當他試圖在加拿大為其設計的裝甲戰車尋找客戶而遭到失敗後,惠洛克派出銷售代表弗朗西斯·洛威到英國推銷他們的拖拉機,同時希望能引起英國陸軍對其履帶式裝甲車設計的興趣。 1925年,洛威詳細描述了他那次行程的經歷:1915年4月,他到歐洲銷售履帶式裝甲車時,隨身帶去了由惠洛克先生繪制的造價約60000英鎊的裝甲車的一些藍圖。他在倫敦陸軍部見到了機械運輸處處長洛弗特·霍爾登上校,當霍爾登上校得知根據這些設計可以生產出重量只有25噸多一點的裝甲車時,急不可待說,「快說!快說!這又是一種可以贏得戰爭的美國發明。它可以摧毀比利時的任何橋梁。另外,你們美國人不知道我們是在左側行駛而不是右側,這樣它還可以很好地阻斷交通。」最後,霍爾登上校把他介紹給了威爾遜少校。威爾遜拿走了計劃,並留下話,有沒有定單會通知他的。可是直到索姆河之戰,他們再也沒得到任何消息。據報道,就在索姆河戰役中,一種外觀滑稽可笑的「乳酪盒子」出現在戰場上,追趕並不斷碾過德國兵的軀體。 至於惠洛克的這些說法是否真實已無從考證,因為美國歷史上對此事的記載只能說明當時的一些報紙傾向於支持惠洛克的說法。但是,惠洛克後來為美國陸軍製造了獨一無二的骨骼坦克,至少使他的說法贏得了一定的可信度。 惠洛克成全了英國人? 事實上,在洛威去英國之前,英國人一直在努力,試圖使斯溫頓的建議變成現實。但是他們一直未能解決裝甲戰車越野和翻越壕溝的問題。而在洛威英國之行以後,形勢發生了徹底的變化。有關人士回憶說,當時英國戰車的設計工作還在「登陸艦委員會」的指導下進行著,而沒過多久,就聽說從美國搞到了實驗用的履帶式裝甲車。同時,關於在設計上存在的問題,他們與福斯特有限公司(該公司製造了英國首批坦克)的威廉·特里頓先生進行了研究,而當時經驗豐富的工程師威爾遜少校也作為特邀顧問參與了這項工作。設計最終完成,第一批坦克就這樣面世了。難道真的是惠洛克的計劃成就了威爾遜和威廉·特里頓嗎? 洛威對事情過程的生動描述是否屬實,不得而知。但是如果是真實的,那麼洛威就有可能真的向威爾遜少校提供過計劃和藍圖,而又是這些計劃和藍圖後來幫助英國人解決了裝甲車的靈活性問題,從而使英國造出了第一輛坦克。由於當時的拖拉機都是體型龐大的鐵制裝置,還不具備越野能力,那麼作為一名拖拉機的設計者,系統地闡述將坦克設想變成現實的設計確實是可信的。而後來威爾遜少校和特里頓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些最初的設計說明才獲得了殊榮。當然了,在索姆河之戰的新聞報道出現在美國之前,惠洛克並不知道斯溫頓的提議和英國發展坦克的秘密,因為此舉受到英國政府的嚴格保密。 為了自身的商業利益,並且想得到英國政府對坦克發明者的獎金,惠洛克再次派出了他的銷售代表——洛威前往英國。他想搞清楚為什麼在英國坦克與他所設計的機械裝置毫無二致的情況下,他的公司卻沒有得到任何定單。結果,此行無功而返。在他的努力下,洛威最終見到了特里頓。洛威回憶說,「一開始,特里頓以為我是一名記者,所以談話很隨便。但當我問及他是否知道霍爾登和威爾遜時,他直接了當地問我的真正目的是什麼,我告訴他我想為美國爭得那筆10000英鎊的獎金。而他回答說,根據英國的法律,只有英國發明者才能得到這筆發明獎。」在經過兩次不同的聽證會後,英國處理

㈦ 裝甲車是怎麼發展起來的

歷史沿革

俄羅斯的警用虎式裝甲車,中國也購進了不少。提到裝甲車,人們最容易聯想到的或許是坦克和履帶式步兵戰車,以及履帶式裝甲運兵車。其實,裝甲汽車,早在1903年就出現了,比坦克問世大約早了12年,是世界上最早的機械化裝備。

顧名思義,裝甲汽車就是普通汽車(大多為卡車)加裝防彈鋼板,上面還裝有一定數量的機槍或小口徑火炮。看過蘇聯「十月革命」題材影片的人應該記得,無論是紅軍還是白軍,都將裝有兩個機槍塔的裝甲汽車奉為戰場上的「王牌」。

在一戰結束後的俄國和德國內戰中,裝甲汽車都是具有決定性作用的「高技術兵器」;在二戰前期,各種經過改進的裝甲汽車也是各國裝甲部隊的輔助力量。

二戰中強大的納粹德國和蘇聯的裝甲部隊,也是從裝甲汽車部隊開始,逐漸成長為稱雄歐陸的鋼鐵勁旅的。直到20世紀50年代,蘇軍還大量裝備以「吉斯」-151和「嘎斯」-63卡車改制的BTR-152和BTR-40裝甲汽車,並大量出口。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舊中國,帝國主義在「租界」內部署了各種裝甲汽車,號稱「飛行堡壘」,在街道上橫沖直撞,經常將躲閃不及的行人軋得血肉模糊。在「九一八」事變、「一二八」事變和後來的侵華戰爭中,裝甲汽車也一直是日軍作惡的急先鋒。

與坦克相比,裝甲汽車生產簡單、成本低、易於維護、舒適性好且駕駛方便,受到日軍的器重。由於當時中國抗戰官兵大多沒有見過也不知如何對付裝甲汽車,甚至沒有如何對付裝甲戰車的概念,結果讓日軍的薄皮「豆」坦克和並不十分強大的裝甲汽車在中國的土地上猖獗一時。

抗戰初期,國民黨政府的軍工部門也設計和試制過一些型號的裝甲汽車,但由於數量少且沒有得到合理運用(就像諸如88毫米高炮、150毫米榴彈炮、150毫米要塞炮、37毫米反坦克炮以及I號、II號坦克等當時比較先進的武器在國民黨軍中的遭遇一樣)。它們並未發揮多少作用,甚至很難找到中國軍隊在抗戰中使用裝甲汽車取得戰果的記錄……

當時的裝甲汽車幾乎沒有越野能力,使其後來的發展受到嚴重限制。從20世紀60年代起,裝甲汽車逐漸為履帶式裝甲運兵車、履帶式步兵戰車以及新型的輪式裝甲運兵車/步兵戰車所取代。70年代以後,裝甲汽車就從世界各國的軍隊序列里銷聲匿跡了。

㈧ 皮蘭哈輪式裝甲車的樣車是在什麼時候完成的

70年代初,瑞士莫瓦格公司投資研製皮蘭哈輪式裝甲車系列,包括(4×4)、(6×6)和(8×8)的3種基本車型。1972年,公司完成第一輛樣車,1976年完成第一批生產型車。

1977年2月,加拿大通用汽車公司柴油機分部同莫瓦格公司簽訂合同,特許生產皮蘭哈(6×6)車型491輛。為滿足美國海軍陸戰隊關於輕型裝甲車輛的要求,加拿大還發展了皮蘭哈(8×8)車型。

1981年底,有7個國家訂購了瑞士皮蘭哈車約900輛,其中多數為(4×4)和(6×6)車型。

皮蘭哈輪式裝甲車系列的許多部件,如車輪、懸掛裝置、轉向機構、水上推進器、車體前部和後部裝甲板、艙蓋、車門等均可互換,這樣既可降低造價、又使後勤供應簡化。

該系列車可安裝多種武器,可作各種用途,如裝甲人員輸送車、指揮通信車、迫擊炮車、反坦克導彈發射車、火力支援車、物資運輸車、人員救護車和國內安全車等。

㈨ TH-495裝甲車是什麼樣的裝甲車

TH-495裝甲車生產於20世紀90年代初。

TH-495穿上了厚厚的附加裝甲。這些附加裝甲都是用復合材料製造的,裝甲武器打在附加裝甲上,僅僅會傷點「皮毛」,而不會傷到「筋骨」,TH-495裝甲車是世界上第一種安裝了附加裝甲的裝甲車。

TH-495的基本乘員有3人,他們是:車長、駕駛員、炮手。步兵艙可以搭乘7名士兵,每個士兵的坐椅都可以升降、前後調整,其中有4個坐椅在必要時可以放平,供乘員休息或運送傷員。這種設計在裝甲車中可謂「豪華之極」。車後的兩扇門是專供步兵上下車使用的。這兩扇門上各配一套有射擊孔的球形觀察裝置,供車內的士兵使用。

TH-495還創下了裝甲車的另外兩個第一,一是它的重量在世界裝甲車家族中是最重的,它的重量達26噸;二是它的速度也是最快的,每小時達到75千米。

TH-495的重量很大,但是它仍舊可以裝進C-130運輸機中直接運往前線。TH-495的後艙門上有兩個圓形的物體,這可不是射擊孔,它是專門設計的空氣濾清器,可別小看這個濾清器,在空氣污染的環境中行駛,它可以很有效地過濾空氣中的有毒物質。

閱讀全文

與印尼裝甲車怎麼生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開普敦到中國飛機多久 瀏覽:156
印度伊馬替尼和瑞士的有什麼區別 瀏覽:457
英國紅磚名校是什麼 瀏覽:995
聯通英國流量如何收費 瀏覽:254
伊朗西邊是什麼國家 瀏覽:277
美國為什麼拉黑伊朗 瀏覽:776
哪裡有去印尼火山的旅行社 瀏覽:991
印尼最近情況怎麼樣 瀏覽:550
印度炸的球叫什麼 瀏覽:12
伊朗防疫措施是什麼 瀏覽:550
越南海邊有什麼魚 瀏覽:355
印尼海嘯推了多少米 瀏覽:99
中國女性哪個地方多 瀏覽:337
伊朗高鐵怎麼樣 瀏覽:946
去越南買流量怎麼買 瀏覽:763
印尼號碼加什麼 瀏覽:266
中國維族人口有多少 瀏覽:951
印尼巴士怎麼弄上面的字 瀏覽:464
英國的熊貓怎麼畫 瀏覽:508
英國音箱怎麼使用 瀏覽: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