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尼資訊 > 印尼木本泥炭哪裡賣

印尼木本泥炭哪裡賣

發布時間:2022-08-01 12:05:22

A. 泥炭土和草炭土的區別是什麼

草炭土和泥炭土沒有區別。

草炭土是一種天然的物質,需要時間的積累和環境的變化,經過多年才能形成。所以草炭土廠家在開采完草炭土之後,還需要把原來的地方回填上植物,保障資源的一個循環。哈爾濱草炭土基地是我國的草炭土基地,其礦區的草炭土屬於蘆葦苔草型草炭土,採用深層採挖的方式,不斷的開采草炭土。

草炭土種花注意事項

草炭土並不適用於所有花卉,比如蘭花類和月季類,因為這類植株都非常怕潮濕和積水,所以土壤保水性太好的話,反而不利於植株的生長。

鬱金香、風信子等球根類植物,因為球根積水易腐爛,所以也不適用草炭土種植。

木本草炭含大量的有機質和腐植酸,供給養分、促進植物生產的作用。用在溫棚內果樹、蔬菜、水稻等育苗床土配製。育苗時施用草炭比例為50%,移植時施用草炭比例為30%。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泥炭土、網路-草炭土

B. 泥炭土和草炭土,有區別嗎

有一定區別。先解釋一下泥炭的命名:泥炭分為蘚類泥炭(是苔蘚類低等植物形成的)、木本泥炭(是高等木本植物形成的)、草本泥炭(是草本高等植物形成的)。草本泥炭又稱為草炭。因此,草炭是泥炭的種類之一,那麼,草炭土也就是泥炭土的品種之一。

C. 泥炭的主要組成及性質

泥炭是泥炭化作用的最終產物,在從植物殘體轉化成煤的總進程中,它又構成成煤作用的中間產物。在泥炭的組成中,除含有大量水分外,還含有復雜的固態有機組分和無機組分。

一、泥炭的化學組成

泥炭的化學組成,除含有大量水分外,還包括有機質和礦物質。

1.泥炭的有機質

泥炭的有機質主要包括未完全分解的植物殘體和腐植質。有機質的含量是指有機質占泥炭干物質總量的百分比。在我國的泥炭資源中,多以富營養草本泥炭為主,有機質含量一般為50%~70%,也有少數低於50%。其他類型泥炭,如草本蘚類和木本草本蘚類泥炭,其有機質含量一般為70%~30%;泥炭蘚泥炭的有機質含量為80%以上,有的高達90%以上。

植物殘體的類型、泥炭的積累時間和泥炭的分解程度的不同致使泥炭有機質中碳、氫、氧、氮、硫等元素含量高低不同。

碳是泥炭有機質中主要的組成元素,其含量多在50%~60%,最高可達65%以上。一般木本泥炭的碳含量較高,草本泥炭次之,蘚類泥炭較低,這主要與形成泥炭的植物含碳量變化有關。碳的聚集是在沼澤環境下,由於微生物作用,使植物殘體進行緩慢的縮合、脫水和脫羥基的生物化學作用的結果。

氫在泥炭有機質中的含量主要和泥炭的類型有關,一般變化於4.7%~7.5%之間,由貧營養泥炭至富營養泥炭,氫的含量減少。

氧在泥炭有機質中的含量為30%~40%,含量的高低主要受形成泥炭的植物及其分解程度的影響。

氮含量的高低及其存在的形態,主要與泥炭類型有關。富營養泥炭氮含量較高,一般為1.5%~3.5%,且以蛋白氮和雜環氮為主,佔全氮的91.9%,富營養泥炭中草本泥炭氮含量高於木本泥炭;貧營養泥炭氮含量較低,一般為0.8%~1.2%。

硫在泥炭有機質中的含量比其他各種固體可燃礦產都低,平均含量為0.3%,最高0.66%,最低0.08%。一般硫含量在貧營養泥炭中較低,在富營養泥炭中較高。

泥炭有機質的有機組分組成較為復雜,主要包括有機溶劑(如苯、苯醇(1∶1)、氯仿等),從泥炭中萃取出的物質,統稱為類脂或瀝青;用熱水從泥炭中提取的物質為水溶物,在無機酸中存在的經水解後溶解的物質為易水解物。泥炭中有機質內的水溶物主要包括單糖類和有機酸等溶於水的有機化合物,一般含量較低。易水解物主要包括半纖維素,它是由低聚糖和糖醛類物質組成的。難水解物主要為纖維素,是由大量葡萄糖基構成的鏈狀高分子化合物。泥炭有機質中不水解的殘余物,即不水解物主要包括木質素、角質和木栓類物質。

在泥炭有機質中,以稀鹼溶液從泥炭中提取的物質,稱為腐植酸,它是泥炭的特徵組分。腐植酸不是單一的有機化合物,而是一組由相似且分子大小各異、結構不同的羥基芳香羧酸所組成的復雜混合物。腐植酸在泥炭有機質中含量較高,一般在泥炭干物質中佔20%~40%,有的高達50%以上。木本植物形成的泥炭腐植酸含量為40%左右,草本泥炭含量為30%~40%,蘚類泥炭含腐植酸最低,一般少於20%。根據在不同溶劑中的溶解度和顏色,通常又將用鹼液直接提取出的腐植酸分成溶於酸的部分,稱為黃腐酸(或稱富里酸);溶於丙酮或乙醇等溶劑的部分,稱為棕腐酸;最後沉澱的部分,稱為黑腐酸。由於泥炭類型的不同,因而使這些不同組分的腐植酸含量不同。

2.泥炭的礦物質

泥炭礦物質也是泥炭物質組成的重要部分。礦物質的來源,一方面是在水、風和其他動力的作用下,使礦物質運移到泥炭中並聚集起來,另一方面則是來源於形成泥炭的植物體本身。

地下水、河流及湖泊水、地表徑流、冰雪融水及大氣降水等是促使礦物質在泥炭中聚集的最活躍因素,流水所攜帶的各種礦物質通過機械沉積作用、化學沉澱作用、交換吸收及物理吸附等作用,可轉化成泥炭的組分。風可以將大量細小的礦物顆粒帶入泥炭中。一些有火山活動的地帶,火山灰也是泥炭礦物質的來源,由於泥炭沼澤受發育部位、火噴出物的數量和次數等因素的影響,因此礦物質存在的狀態均不相同。有的可聚集成層狀,與泥炭層相間互層;有的則呈分散狀,這種賦存狀態多出現於距火山活動較遠和火山物質噴出量較少的泥炭沼澤中。火山灰的混入,不僅增加了泥炭礦物質的含量,而且可以改變泥炭沼澤形成營養豐度少的狀況。

水、風及其他動力來源的泥炭礦物質,不僅在數量上構成泥炭中無機質的主要部分,而且它們的形成和特徵受許多沉積環境因素的控制。常見的有氧化物、氫氧化物、碳酸鹽類等;在無機礦物中,最常見的有石英、次生黏土礦物。

貧營養泥炭的礦物質,除少量來自大氣降水和風力作用外,主要來源於植物本身,因而泥炭灰分含量較低。富營養泥炭灰分含量較高,一般為10%~40%,最高可達70%。

在泥炭的灰分組成中,元素種類眾多,主要有硅、鈣、鎂、鐵、鋁、鉀、鈉等。一般硅含量占優勢,其次是鐵、鋁或鈣、鎂的含量,鉀、鈉元素更少。由於泥炭的類型、水源補給特徵、周圍岩性及氧化還原條件等的差異,泥炭灰分組成在結構、含量上均不相同。

泥炭礦物質除含有以上元素外,還含有很少的微量元素。由於泥炭的特性及其形成環境的影響,使得泥炭中的微量元素含量很低,一般為(1~500)×10-6。在自然狀態下,泥炭中的微量元素多呈低價態,因此活性強,易被強烈淋失。微量元素含量往往與泥炭灰分含量呈正相關關系。泥炭形成發育的類型不同,其微量元素含量也不相同。

二、泥炭的主要物理、化學特性

泥炭的性質反映出泥炭形成和演化的環境,它直接或間接地反映了泥炭的化學組成,這對評價泥炭的加工利用有重要的意義。

1.分解度

泥炭的分解度是指植物殘體內由於腐解作用而失去細胞結構物質的相對含量,即泥炭中無定形腐植質佔有機質的百分含量。分解度是表示泥炭分解的強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泥炭化作用的程度,因此,它是評價泥炭質量及加工利用方向的重要依據之一。

2.泥炭的含水性質

泥炭由於富含有機質,具分散、疏鬆多孔的結構,因此泥炭有吸收和保持大量水分的性能。它有濕度、持水量兩種表示方法。泥炭濕度是指泥炭中含有的水分質量占泥炭總質量(干物質+水分)的百分比(%)。泥炭的持水量是指泥炭中含有的水分質量占泥炭干物質質量的百分比(%)。泥炭的含水性質與泥炭類型、泥炭形成時的水文條件有關外,還與泥炭的分解度、灰分含量、植物殘體種屬等有關。

3.泥炭的密度和容重

泥炭乾燥時質量輕,密度、容重都較小,這是區別於其他固體可燃礦產的典型物理性質。泥炭密度一般為1.20~1.60g/cm3,蘚類泥炭密度一般為1.10~1.30g/cm3,木本泥炭、草本泥炭密度稍大,為1.40~1.70g/cm3。泥炭密度大小受到礦物質含量和分解度的影響。

泥炭在自然狀態下的容重稱濕容重,一般為1.00~1.30g/cm3;烘乾或風干後的容重稱干容重,一般為0.2~0.58g/cm3

4.泥炭的結構和顏色

泥炭結構疏鬆、多孔,力學穩定性差,它與形成泥炭的植物種屬、分解度及礦物質含量有關。例如,泥炭蘚泥炭呈疏鬆的海綿狀結構,草本泥炭一般呈纖維狀結構,木本泥炭呈小塊狀結構等。

泥炭的顏色主要決定於形成泥炭植物種屬的顏色,如泥炭蘚泥炭往往保持原植物的淺黃色。泥炭的顏色隨分解度的增強而變深、變暗,最終轉變為腐殖質所具有的黑色。自然狀態的泥炭顏色,隨含水量增大而變淺。泥炭顏色亦與泥炭自生礦物的影響有關。例如,含藍鐵礦時,增加藍色;含菱鐵礦時,則增加淺綠色。

5.泥炭的可燃性

泥炭中由於含有較多的有機物質,因此具有可燃性,通常以發熱量來表示。泥炭有機質的元素組成、組分組成、分解度、水分及灰分等因素,都影響到泥炭發熱量的高低。我國泥炭的發熱量多在10~12MJ/kg,最高可超過16.5MJ/kg。

三、泥炭的類型

根據泥炭的原有植物組成,泥炭可劃分為草本泥炭、木本泥炭和蘚類泥炭。

草本泥炭主要是由各種草本植物殘體組成的,通常以莎草科植物為主,苔草、蘆葦等最為普遍,有時夾有雜草類和灰蘚,一般草本植物殘體的含量占泥炭全部有機殘體總量的一半以上。這種泥炭的灰分含量較高,分解較強,酸鹼度(pH值)為微酸到微鹼性,含水量較其他泥炭少,色暗且彈性較差,我國的泥炭多屬此類型。

木本泥炭主要由喬木和灌木植物的枝幹、根系、果、葉等經過泥炭化作用而形成。木本植物物質殘體含量占泥炭全部有機殘體總量的一半以上。木本植物殘體中木質素含量較多,它的分解較為緩慢,因而在泥炭化過程中,分解弱的殘體往往較好地保存成碎塊狀,分解強的則形成碎屑狀。這類泥炭的灰分含量一般比草本泥炭低,含水量少,顯示紅褐色,彈性差,我國有少量泥炭屬於此類。

蘚類泥炭主要由泥炭蘚等貧營養植物殘體組成,含量佔全部有機殘體總量的一半以上,多混夾有少量苔蘚和木本植物殘體。一般生成於酸性和強酸性環境,常稱為酸沼。這類泥炭的灰分含量最低,含水量最高,由於分解緩慢使纖維保存較好,色淡,彈性強。我國這類泥炭極少,僅在大、小興安嶺和其他高山地帶有少量分布。

D. 煤地質學的成煤環境

1、沼澤的概念
沼澤是地表土壤充分濕潤、季節性或長期積水,叢生著喜濕性植物的低窪地段。形成泥炭層堆積的沼澤稱泥炭沼澤。它既不是真正的陸地,也不是水體,而是介於二者之間的過渡狀態。
2、泥炭的形成與積累
植物死亡後,經生物化學作用分解、合成和聚積,當有機物堆積量超過分解量時,才會形成泥炭層。泥炭沼澤垂直剖面分三層:表層(氧化環境)、中間層(過渡海景)、底層(還原環境)。
3、植物殘骸的堆積方式
以原地堆積為主,少數是異地堆積。具有工業可采意義的煤層大都是原地堆積。
泥炭沼澤
1、泥炭沼澤的類型
根據泥炭沼澤的表面形態、水源補給、營養和植被特徵,可以分為三種類型:
①低位泥炭沼澤
低位泥炭沼澤潛水位較高,水源補給充足、營養豐富、植被茂盛。易堆積泥炭層。
②高位泥炭沼澤
高位泥炭沼澤潛水位較低,水源補給主要依靠降水,營養差,多為草本和苔蘚,不利於泥炭層形成。
③中位泥炭沼澤
中位泥炭沼澤的狀態介於上述二者之間。
2、泥炭沼澤的發育地段
①濱海平原。具有低位泥炭沼澤發育環境。
②內陸的河流、湖泊。
③山地和高原地段。
3、泥炭沼澤形成的方式
①水域轉化為泥炭沼澤,又包括三種模式:
淺水緩岸湖轉化為泥炭沼澤,植物生長類型具有分帶現象,在泥炭形成過程中,湖水不斷淤淺,植物類型也相應推移。
深水陡岸湖轉化為泥炭沼澤,浮游植物死亡後,沉入湖底,轉化為泥炭。
河流轉化為泥炭沼澤,類似淺水緩岸湖轉化模式。
②陸地沼澤化
地面上封閉的窪地可能形成沼澤。
第四節 泥炭的主要組成及性質
1、泥炭的化學組成
泥炭中除了含有大量的水分外,還包括有機質和礦物質。
①有機質。包括植物殘體和腐植質。
泥炭有機質含量是指有機質占泥炭干物質總量的百分比。我國泥炭以草本泥炭為主,有機質含量佔60%左右。
有機質中,C:55%,O:35%,H:6%,N:2%,S:0.3%
在泥炭有機質中,以稀鹼溶液提取的物質稱為腐植酸,是泥炭的特徵組分,腐植酸不是單一化合物,而是由分子大小不同、結構也不同的羥基芳香羧酸組成的混合物。
②礦物質
泥炭中的礦物質主要來源於風、水流挾帶的礦物質通過沉積作用,轉化為泥炭的組分。常見的礦物質有石英、次生粘土礦物。元素以硅為主,其次是鐵、鋁、鈣、鎂,礦物質的另一來源是植物本身。
2、泥炭的物理化學性質
①分解度:是指植物殘體由於腐解作用失去細胞結構物質的相對含量,或者是泥炭中無定形腐植質佔有機質的百分含量。
②含水性
有濕度和持水量兩種表示方法。泥炭濕度是指泥炭中水分佔泥炭總重的百分比。持水量是指泥炭中水分佔泥炭干物質重量的百分比。
③泥炭的比重和容重
泥炭的比重一般為1.4左右,蘚類泥炭較輕,木本泥炭和草本泥炭偏重。無量綱。
泥炭在自然狀態下的容重稱濕容重,乾燥後的容重稱干容重。單位是g/cm
④結構和顏色
泥炭結構疏鬆多孔,力學穩定性差。苔蘚泥炭呈海綿狀,草本泥炭呈纖維狀,木本泥炭為碎塊狀。
泥炭的顏色與植物、分解度和礦物質有關。例如,苔蘚泥炭呈黃色,分解轉變為腐植質呈黑色,含藍鐵礦呈藍色,含菱鐵礦呈淺綠色。
⑤泥炭的可燃性
泥炭具有可燃性,用發熱量表示。我國泥炭發熱量多在10-12MJ/Kg。
3、泥炭的類型
根據植物的組成,泥炭分為草本泥炭、木本泥炭和蘚類泥炭。 泥炭類型 灰分含量 分解能力 酸鹼度 含水量 顏色 彈性 草本泥炭 較高 較強 微酸鹼性 較少 暗 較差 木本泥炭 較低 較弱 少 紅褐色 差 蘚類泥炭 低 弱 酸性 高 淡 強 第二章 第一節 泥炭化作用
1、泥炭化的生物化學變化可分為兩個階段:生物化學分解和生物化學合成。
①植物殘骸中的有機化合物經氧化分解、水解,轉化為簡單的化學性質活潑的化合物。
②分解產物之間合成較穩定的有機化合物,如腐植酸、瀝青質。形成腐植酸的過程或作用稱為腐植化作用,腐植化作用不是生物作用,而是在氧化環境中的化學作用。
2、凝膠化作用
植物在泥炭化過程中經歷了腐植化作用後,繼而將經歷凝膠化作用;凝膠化作用是指植物的主要組成部分在泥炭化過程中經過生物化學變化和物理化學變化,形成以腐植酸和瀝青質為主要成分的膠體物質的過程。由於植物的木質素和纖維素在物理化學性質上都屬於凝膠體,吸水能力強,在還原環境中逐漸分解,細胞壁先吸水膨脹,胞腔縮小,最後完全喪失細胞結構,形成無結構膠體,或進一步轉化為溶膠;當電性、酸鹼性、溫度變化時,產生膠體化學變化,上述物質形成凝膠狀態。因為這一過程既有厭氧生物作用,又有膠體化學作用,所以又稱「生物化學凝膠化作用」。
3、絲炭化作用
當沼澤表面比較乾燥,氧供應充足的情況下,植物細胞壁中的木質素和纖維素在微生物參與下脫氫、脫水,碳含量增加,氧化到一定階段後植物遺體迅速轉入弱氧化或還原環境中,或被泥沙覆蓋後中斷氧化作用,這個過程稱為絲炭化作用。
如果絲炭化過程持續進行,將可能導致植物遺體全部分解。
當植物遺體存在氧化和還原環境交替變化時,絲炭化和凝膠化作用可能交替進行。需說明的是,當絲炭化作用充分形成絲炭物質後,凝膠化作用也就終止了。
第二節 殘植化作用
殘植化作用是泥炭化作用中的一種特殊情況。當泥炭沼澤水流暢通時,在長期供氧充足情況下,不穩定組分被充分分解,被流水帶走,穩定組分富集的過程。還有一種情況是,當沼澤潛水面下降,植物遺體沒有被水覆蓋而強烈氧化,造成穩定組分富集。
殘植化作用的產物經煤化作用形成殘植煤。
第三節 腐泥化作用
在湖泊、沼澤水深地帶、海灣、淺海等水體中,低等植物藻類和浮游生物遺體在還原環境中厭氧微生物的參與下,經過復雜的生物化學變化形成富含水分的有機軟泥。這個過程稱腐泥化作用。
低等植物經分解、縮合和聚合,形成富水棉絮狀的膠體物質,經脫水和壓實,形成腐泥。腐泥的顏色一般為黃色、暗褐色和黑灰色。
第四節 泥炭成分、性質不同的影響因素
1、植物群落
木本植物富含纖維素和木質素,易形成凝膠化物質,形成的煤以光亮煤為特徵;草本植物含有較多的纖維素和蛋白質,不穩定成分分解,穩定組分富集,形成富含穩定組分(殼質組)的煤,氫含量和焦油產出率高;苔蘚植物能分泌防腐劑,因此苔蘚類泥炭常保留較多的不穩定組分。
2、營養供應
根據植物生長的營養供應,可分為三種類型:富營養型、中營養型和貧營養型。
低位泥炭沼澤常形成富營養型泥炭,高位泥炭沼澤常形成貧營養型泥炭,中位泥炭沼澤常形成中營養型泥炭。
3、介質的酸度
酸度高不利於細菌生存,中性或弱鹼性有利於細菌繁殖。
富鈣的沼澤中,多以石灰岩為基底,喜氧細菌活躍,水生植物為主,形成的煤中S、N含量高,可能與硫細菌的強烈活動有關。
高位泥炭沼澤中,酸度高,加上蘚類可分泌防腐劑(酚類),不利於細菌生存,所以植物的細胞結構能保存下來。
4、氧化還原條件
泥炭的表層處於氧化環境中,容易被氧化形成絲炭;泥炭的底層處於還原環境中,容易形成鏡質組煤。
根據成煤的原始物質和堆積環境,煤分為三類:
①腐植類:腐植煤、殘植煤。高等植物在沼澤環境中形成。
②腐植腐泥類:腐植腐泥煤。高低等植物混合,在湖泊和沼澤環境中形成。
③腐泥類:腐泥煤。低等植物和少量動物在湖泊、沼澤深水部位形成。
第三章 煤化作用及煤的變質作用類型
第一節 煤化作用的階段和特徵
1、煤化作用的兩個階段
①煤的成岩作用
泥炭形成後,由於盆地沉降,在上覆沉積物的覆蓋下埋藏於地下,經壓實、脫水、增碳作用,逐漸固結,經過物理化學作用轉變成年輕的褐煤,稱為煤的成岩作用。在成岩過程中,木質素和纖維素繼續參與形成腐植酸,已形成的腐植質形成凝膠化組分。
②煤的變質作用
年輕的褐煤在較高的溫度、壓力和較長的時間作用下,進一步發生物理化學變化,變成老褐煤、煙煤、無煙煤和變無煙煤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腐植質不斷發生聚合反應,稠環芳香系統的側鏈減少,芳構化程度提高,分子排列更加規則。
2、煤化作用特點
①增碳化趨勢。揮發分減少,碳相對含量增加。
②結構單一化趨勢。泥炭階段含多種官能團,到無煙煤階段只含縮合芳核,最後演化為石墨。
③顯微組分均一化趨勢。
④具有不可逆性。
⑤發展的非線性。
⑥結構緻密化,定向排列化。
第二節 煤化作用的因素
1、溫度:受地熱梯度的影響。
2、時間:也是重要因素。
3、壓力:壓力不產生化學反應,但可以使煤的物理結構發生變化。例如孔隙率、水分含量降低,密度增加,有機大分子定向排列,光的反射率增加。
第三節 煤化程度指標
煤化程度指標,也稱煤化指標,煤級指標。常用的煤化程度指標如下:
①水分。一般情況下,從低煤級到中高煤級,水分減小。
②揮發分。在煙煤階段,隨煤化程度提高,揮發分降低。
③鏡質組反射率。隨煤化程度提高,鏡質組反射率增加。
④碳含量。隨煤化程度提高,C在有機質中的相對含量增加。
⑤氫含量。從無煙煤到變無煙煤階段,氫含量降低明顯。
⑥發熱量。發熱量與含水量有關,是低煤化階段煤化程度指標。
⑦殼質組熒光性。殼質組熒光性與反射率互為消長,是低煤化程度指標。
⑧X射線衍射。隨煤化程度提高,衍射曲線變陡,強度增加。
第四節 煤的變質作用類型
1、根據熱源的類型,煤的變質作用可分為三種類型:
①深成變質作用。主要是地熱引起,又稱區域變質作用。
②岩漿變質作用。由岩漿侵入產生的熱變質作用。
③動力變質作用。由構造運動產生的變質作用。構造運動產生的動壓力不直接產生化學反應,而摩擦生熱可以加速煤的變質作用。
2、希爾特定律
德國學者希爾特根據西歐煤田地質規律提出,在地層大致水平的情況下,深度每增加100米,煤的揮發分降低2.3%,即煤的變質程度隨埋藏深度的增加而提高。

E. 泥炭岩跟泥炭土區別

根據原始物質不同,泥炭分為木本泥炭、草本泥炭、苔蘚泥炭、苔草泥炭等。草炭主要是指的草本泥炭或苔草泥炭。我國95%以上的泥炭都屬於草本泥炭,所以一般可認為泥炭土與草炭土是同一種物質。

F. 什麼是草炭

草炭也叫泥炭,它的形成也和煤炭一樣。由於地殼的變遷將地面上森林埋在地下,經過千百萬年的變化形成煤炭。而草炭是由沼澤地苔蘚和其他水生植物分解成的殘留體。我國東北和西南地區儲量很大,北京地區也有草炭,但質量較差,草炭含量大部分是泥,所以也叫泥炭。作為無土栽培的優質草炭大部分是東北的。

G. 泥炭h1和h2的區別

泥炭h1和h2的區別如下:H1是白泥炭,H2是波羅的海國家泥炭。
根據瑞典科學家Von Post的分級方法,按照泥炭的分解程度和泥炭的組成成份,分為H1-H10十個等級,Von Post還提示了不同等級的泥炭,其腐殖酸和糖份的百分比變化關系泥炭的分解度越低,其糖份的含量越高;反之,當泥炭的分解度越高,腐殖酸含量就越高,因而泥炭的PH值就越低。
採用泥炭的三個主要指標進行分類,即①植物組成:苔蘚泥炭、苔草泥炭、木本泥炭(至少有1/3為喬木和灌木的殘體構成);②分解程度:弱分解、中分解、強分解;③營養狀況:貧營養、中營養、富營養。大多數國家的泥炭分類,尚未完全依據上述建議進行。

H. 種花需要哪些肥料才能種得更好

在外面商店買的肥料都差不都,建議自己製作花肥。

花肥的製作
一、米潲水、剩茶水、奶瓶水都可用作追肥澆花,其所含的氮、磷、鉀,有促進花卉根系發達、枝芽分化、植株健壯的功能。如果能搜集到中葯葯渣拌入盆土表面,並保持盆土濕潤,可逐漸改良盆土;若將中葯葯渣浸泡漚製成腐熟的肥水,則是花卉的一種上等追肥。
二、將人的頭發、指甲,牲畜的蹄角,以及豬毛、雞鴨毛等埋入盆邊土內,是一種極好的磷肥,且肥效能持續兩年左右。蛋殼、雜骨以及魚骨鱗片,既可作盆花的基肥,也可同上述毛發或混合、或分別泡製發酵成含磷豐富的追肥,這種追肥可促進鮮花嬌艷、果肥籽壯。
三、果皮、瓜皮,以及葉類菜中的老葉、爛葉,聚積後拌入三分之二的沙土,裝入盆、桶、罐等容器,封口嚴實,漚成腐殖土,是最好的盆花土壤。

自製花肥
花木同其它植物一樣,需要大量的氮、磷、鉀。一些花卉愛好者常常為養花的肥料發愁。其實,日常生活中許多廢棄物都是花卉生長的好肥料,可利用廚房下腳料來制漚肥或堆肥。氮肥是促進花卉根、莖、葉生長的主要肥料。那些已霉蛀而不能食用的豆類、花生米、瓜子等都是很好的氮肥原料。若將這些東西敲碎煮爛,放在小壇子里加滿水,再密封起來發酵腐熟,就是理想的氮肥,能促進花卉茁壯成長。在夏季,十天後即可取出上層肥水施用,用後隨即加滿水再漚。
磷肥在生活中也很常見,如魚肚腸、肉骨頭、魚骨頭,剪掉的頭發、指甲,雞鴨毛、蟹殼等等。這些雜物都含有非常豐富的磷質,發酵腐爛後用來澆花,就會使花卉色艷、光亮、果實豐滿。
使用鉀肥可以提高花卉抗倒伏和抵抗病蟲害的能力。養花的鉀肥可來源於淘米泔水,剩茶葉水,洗牛奶瓶子水等。
要搞好家庭綠化,種植盆花,在動手製作肥料時,不要怕麻煩,要把這些肥料加以漚制,一定要等到裡面浸出來的肥水變成了黑顏色,才可倒出來摻上水(大約九份水加一份肥水),再澆到花盆裡,不可用生肥。

家庭廢料自製花肥
將豬排骨、羊排骨、牛排骨吃完剩下的骨頭裝入高壓鍋,上火蒸30分鍾後,搗碎成粉末,按一份骨頭屑3份河沙的比例拌勻,做花卉基肥,墊在花盆底部3厘米,上墊一層土,然後栽植花卉,這種骨頭屑是氮磷鉀含量充分的完全復合肥,有利花卉生長開花。
將雞蛋殼內的蛋清洗凈,在太陽下曬干,搗碎,再放入碾缽中碾成粉末,即可按1份雞蛋殼粉3份盆土的比例混合拌勻,上盆栽培花卉,它也是一種長效的磷肥,一般在栽植後的澆水過程中,有效成分就會析出,被花卉生長吸收利用。雞蛋殼粉在栽植花卉後,開出的花大色艷,結出的果大飽滿,是一種完全的有機磷肥。
將摘下來的菜葉、吃剩下的水果皮、以及魚頭和雞毛之類的廢料,可在園地中挖一個坑一層廢料一層土的填埋好後,澆一次透水,再蓋上土,蒙上塑料膜,經過半年的腐熟發酵後,各類菌群相繼繁殖完後,將其挖出後裝塑料袋中密封保存留用。使用時,將腐熟的有機肥一份,和三份園田土摻勻後栽植花木,效果很好。
以上三種方法最好在春季換盆換土時使用。

家庭自製花肥小妙招
好的花肥能使花兒更加艷麗多姿。用生活廢棄物來製作上好的花肥,既節省,又環保。這些自製的肥料都是有機肥料,含有花卉所需的多種營養元素和豐富的有機質,肥效溫和持久,還可改良土壤,使土壤形成團粒結構,協調土壤中的空氣和水,對花卉的生長發育極其有利。
一、氮肥的製作。氮肥是促進花卉根、莖、葉生長的主要肥料。將霉蛀而不能食用的豆類、花生米、瓜子、蓖麻,揀剩下來的菜葉,豆殼、瓜果皮或鴿糞及過期變質的奶粉等敲碎煮爛,放在小壇子里加滿水,再密封起來發酵腐熟(有條件可灑些殺蟲劑)。為讓其盡快腐熟,可放置在太陽照射處,增加溫度。當壇內的這些物質全部下沉,水發黑、無臭味時(約需3-6個月),說明已發酵腐熟。在夏季,10天後即可取出上層肥水對水使用,可作追肥或直接用作基肥,用後隨即加滿水再漚。原料渣滓可混入花土中。
二、磷肥的製作。魚肚腸、肉骨頭、魚骨刺、魚鱗、蟹殼、蝦殼、毛發、指甲、牲畜蹄角等是富含磷質的雜物,將這些雜物弄碎後均勻地攪拌在花土裡,或將其放在容器內發酵後便成了理想的磷肥。用來對水澆花,就會使花卉色艷、光亮、果實豐滿。肥效可持續2年以上。
蛋殼花肥,將雞蛋殼內的蛋清洗凈,在太陽下曬干,搗碎,再放入碾缽中碾成粉末。可按1份雞蛋殼粉3份盆土的比例混合拌勻,上盆栽培花卉。它也是一種長效的磷肥,一般在栽植後的澆水過程中,有效成分就會析出,被花卉生長吸收利用。雞蛋殼粉在栽植花卉後,開出的花大色艷,結出的果大飽滿,是一種完全有機磷肥。
三、鉀肥的製作。淘米泔水(最好發酵後施用)、殘茶水、洗牛奶瓶子水等是上好的鉀肥,可直接用來澆花。草木灰也含有鉀肥,可做基肥。鉀肥對提高花卉抗倒伏和抵抗病蟲害的能力有顯著效果。

I. 低位泥炭有哪些優點

低位泥炭:在地勢低窪處,水條件好,多生長著苔蘚、蘆葦、小葉樟、木賊、灰蘚等草本植物和樺樹、雲杉松、赤楊等木本植物,這些植物死亡後,經長期掩埋後形成低位泥炭。

由於分解程度高,含有機質較低,氮、磷、鉀的含量高,呈微酸性或中性,稍加風干後,可直接用作肥料。低位泥炭又稱富營養泥炭,在我國分布面廣,數量最大,尤其是東北的泥炭質量上乘。

閱讀全文

與印尼木本泥炭哪裡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越南買一隻豬要多少錢 瀏覽:444
去義大利能學到什麼 瀏覽:264
為什麼義大利足球沒落 瀏覽:644
古中國分多少個國 瀏覽:43
有哪些膠水廠商在越南有工廠 瀏覽:952
美國為什麼不救義大利 瀏覽:179
中國近代如何重建文化自信 瀏覽:373
印尼大米多少一斤 瀏覽:413
一般去義大利都代購什麼 瀏覽:861
義大利剎車片品牌有哪些 瀏覽:164
義大利ac怎麼發音 瀏覽:868
越南咖啡怎麼沖水 瀏覽:754
小印度是哪個城市 瀏覽:113
印度為什麼停止購買戰斗機 瀏覽:280
如何辦理中國移動英國卡 瀏覽:236
英國斯諾克純手工桿多少錢 瀏覽:307
中國有多少個衛隊 瀏覽:156
英國征服印度了多少人 瀏覽:446
1元換印尼盾多少人民幣 瀏覽:183
伊朗人伊拉克什麼關系 瀏覽: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