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尼資訊 > 印尼檳榔主要產於哪裡

印尼檳榔主要產於哪裡

發布時間:2022-08-03 09:04:37

① 關於檳榔

檳榔分為:2大種類

一、干檳榔——如:七妹、胖哥、小糊塗等牌子,主要產地:湖南

二:新鮮檳榔——如:阿輝、高雄等牌子,主要產地:海南、台灣

② 檳榔是什麼

檳榔,別名賓門、仁頻、仁榔、洗瘴丹、仙瘴丹、螺果,與椰子同屬棕櫚科常綠喬木,主幹可長至20米。「檳榔」一詞源於馬來語「pinang」。檳榔原產於馬來西亞,分布區域涵蓋亞洲斯里蘭卡、泰國、印度等熱帶地區、東非及大洋洲。檳榔樹干不分枝,高達12~15米。莖直徑約15厘米,6-9枚葉簇生於莖的頂端。果實外皮堅硬,內含一粒檳榔子。採收期約每年的8-11月,去皮煮沸處理曬干後呈深色。咀嚼時可以蒟葉包覆。檳榔中主要的生物鹼為檳榔鹼。

③ 檳榔生長在什麼地方

檳榔樹是棕櫚科植物,其特性是忌霜畏冷,五度以下就不能生長,因此檳榔樹主要生存在熱帶、亞熱帶地區。我國的海南、廣東、雲南等地都有檳榔樹種植,檳榔果實的形狀為圓錐形,大小跟雞蛋差不多,味道澀,又略帶點苦。不僅具有極佳的葯用價值,日常嚼服也會起到提神的效果。

④ 檳榔出產於哪裡

簡介 學名∶檳榔(Areca catecthu L.) 別名∶檳榔玉、檳門、檳楠、尖檳 科屬∶棕櫚科Palmae,檳榔屬Areca L. 亦作Areca Nut、Pinang或Penang。 兩種不同植物種子的總稱,在南亞和東印度人們取之咀嚼。估計世界上有1/10的人有嚼檳榔的習慣。檳榔子是棕櫚科(Palmae)檳榔樹(Areca catechu)的種子。而檳榔葉是胡椒科(Piperaceae)蒟(Piper betle)的葉。檳榔樹在印度、斯里蘭卡、泰國、馬來西亞和菲律賓都有栽培。樹干不分枝,高達1215公尺(4050遲),直徑約45公分(18吋)。葉大,69枚簇生於莖頂。果略小於雞蛋,果皮纖維質,內含一粒種子,即檳榔子。胚乳堅硬,具灰褐色斑點。於811月果實完全成熟之前即予採收,去皮,煮沸,切成薄片曬乾,干後呈深褐色或黑色。咀嚼時,卷少許於蒟葉內,加少量酸橙共嚼,以促使唾液分泌和放出刺激性的生物鹼。有時還加入少許小豆蔻、姜黃或其他芳香劑。結果產生大量磚紅色的唾液,把嘴、嘴唇和牙齦都染成橘紅色。但愛嚼檳榔者的牙齒並不是被檳榔汁液染黑,而是人為染黑的。檳榔子是劣等兒茶(catechu)的原料,其主要生物鹼是檳榔鹼,獸醫用作驅蟲葯。 特徵與特性 (一)植物特徵 樹干筆直,圓柱形不分枝,胸徑10~15厘米,高10~13米以上。莖干有明顯的環狀葉痕,幼齡樹干呈綠色,隨樹齡的增長逐漸變為灰白色。葉叢生莖頂,羽狀復葉,長1.3~2米,葉柄三棱形,環包莖干。小葉長披針形,表面平滑無毛。肉穗花序,佛焰苞黃綠色;花單性,雌雄同株,花被6;雄花2列,互生於花序小穗頂端,花小而多,約2000餘朵;雌花著生於花序小穗基部,花大而少,約250~550朵。雄檳榔樹(Areca catechu)的種子花有退化雄蕊6枚,花桂3枚,子房上位,一室。堅果,卵圓形;種子1粒,圓錐形。 (二)生物學特性 檳榔生長在熱帶季風雨林中,形成了一種喜溫、好肥的習性。最適宜生長溫度為25~20℃。16℃時落葉;5~6℃時落果;3℃時葉色變黃,果實發黑脫落;-10℃以下植株嚴重死亡。一般在海拔低的地區生長較好。其喜濕而忌積水,雨量充沛且分布均勻則對生長有利。一般年降雨量在1200毫米以上的地區都能生長。空氣相對濕度高(80%左右)又長期穩定對生長有利。一般幼苗期蔭蔽度宜50%~60%,至成齡樹應全光照。檳榔經濟生命長短,土壤是關鍵。喜歡生長於土層厚、表土黑色、有機質豐富的砂質壤土,底土為紅壤或黃壤最為理想。其一般定植後7~8年開花結果,20~30年為盛果期,壽命最高可達100年以上。果實採收後種子有果內後熟的特性。黃色成熟果實發芽率64.3%。果實失水即降低發芽率。在室內催芽,日均溫26.41℃,日溫變化平均差1.8℃,發芽率98%。 中葯規格等級 現行檳榔規格標准如下: 一等 干貨。呈扁圓形或圓錐形。表面淡黃色或棕色。質堅實。斷面有灰白色與紅棕色交錯的大理石花紋。味澀微苦。每1000g 160個以內。無枯心、破碎、雜質、蟲蛀、霉變。 二等 干貨。呈扁圓形或圓錐形。表面淡黃色或棕黃色。質堅實。斷面有灰白色與紅棕色交錯的大理石樣花紋。味澀微苦。每1000g 160個以上,間有破碎、枯心不超過5%;輕度蟲蛀水超過3%。無雜質、霉變。

⑤ 檳榔出產地哪兒

檳榔的產地在馬來西亞。

檳榔原產於馬來西亞。檳榔主要分布在東南亞,熱帶亞洲,東非和歐洲部分地區。太平洋地區主要分布在巴布亞紐幾內亞,索羅門群島,斐濟,萬那杜和密克羅尼西亞,散布在皮納佩島。美國馬里亞納群島和馬紹爾群島,夏威夷群島的競技場種植園僅供觀賞。

主要分布在南北緯28°之間,最適溫度為10-36°C,最低溫度不低於10°C,最高溫度不高於40°C,海拔高度為0-1000米,年降雨量1700-2000mm。該地區可以很好地生長。

(5)印尼檳榔主要產於哪裡擴展閱讀

檳榔的危害

1、對牙齒本身不好:長期嚼檳榔,對牙齒磨耗嚴重,導致牙齒變紅變黑,甚至提前掉牙。

2、對牙周不好:檳榔汁跟石灰混在一起,容易形成牙結石,不僅影響美觀,而且影響牙周健康。檳榔纖維粗硬,還可能會刺傷牙齦或堵塞牙縫,造成牙齦的壓迫而發炎。

3、對口腔黏膜不好:輕則可能引起粘膜病變,重則演變為口腔癌。

4、對顳下頜關節不好:長期咀嚼會加大顳下頜關節負重,引起關節彈響,疼痛等症狀。嚴重時還可導致關節盤穿孔。

5、對消化系統的影響:檳榔部分成分會損害味覺神經與唾液分泌,影響消化功能。此外,檳榔渣也刺激胃壁,嚴重可導致胃粘膜發炎甚至穿孔。

⑥ 檳榔裡面的是什麼東西

檳榔(Areca catechu),與椰子同屬棕櫚科常綠喬木,主幹可長至廿米。「檳榔」一詞源於印尼語「pinang」。檳榔原產於馬來西亞,分布區域涵蓋亞洲斯里蘭卡、泰國、印度等熱帶地區、東非及大洋洲。

檳榔樹高約12-15米,無分支,莖直徑約15厘米,6-9枚葉簇生於莖的頂端。果實外皮堅硬,內含一粒檳榔子。採收期約每年的8-11月,去皮煮沸處理曬干後呈深色。咀嚼時可以蒟葉包覆。檳榔中主要的生物鹼為檳榔鹼。

檳榔原是重要葯用植物之一。剖開煮水喝可驅蛔蟲。明朝李時珍所著《本草綱目》有記載如下:「嶺南人以檳榔代茶御瘴,其功有四。一曰:醒能使之醉,蓋食之久,則薰然頰赤,若飲酒然,蘇東坡所謂紅潮登頰醉檳榔也。二曰:醉能使之醒。蓋酒後嚼之,則寬氣下痰,餘酲頓解,朱晦庵所謂檳榔收得為去痰也。三曰:飢能使之飽。蓋空腹食之,則充然氣盛如飽,飽後食之,則飲食快然易消。」

在台灣,檳榔的添加物有明顯而且嚴重的致癌性。但檳榔本身也有致癌性,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已於2003年8月發表專論公布「檳榔果實本身即是第一類致癌物」,亦即檳榔果實即使不加添加物,也有致癌風險。

除了入葯外,亞洲有許多地區,例如:台灣、湖南、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及印度,均有嚼食檳榔的風俗。

⑦ 檳榔是什麼東西最早出現在什麼時候出現在哪裡

檳榔即檳榔樹的果實,與椰子同屬棕櫚科植物。主要生於亞洲及東非一帶,原產於馬來西亞。

檳榔是重要葯用植物之一。在亞洲的許多地區,例如台灣及印度,均有嚼食檳榔的習慣。檳榔是棕櫚科植物,英文名為Areca, Betelnut, Pinang。在我國主要生長在海南、台灣等熱帶近海的地方。檳榔的種子,有仁頻、賓門等多種稱謂。自古以來檳榔就是我國東南沿海各省居民迎賓敬客、款待親朋的佳果,因古時敬稱貴客為「賓」、為「郎」,「檳榔」的美譽由此得來。海南待客有 「茶,煙,酒,檳」等四種等級,檳榔只有在迎貴賓,婚慶等重大節日才擺上筵席,可見其地位。目前隨著檳榔種植面積的擴大和越來越多朋友的喜愛,檳榔已經普及到人們的日常消費中了。

檳榔是我國四大南葯之一。檳榔果實中含有多種人體所需的營養元素和有益物質,如脂肪、檳榔油、生物鹼、兒茶素、膽鹼等成分。檳榔具有獨特的御瘴功能,是歷代醫家治病的葯果,又有「洗瘴丹」的別名。因為瘴癘之症,一般都同飲食不規律、氣滯積結有關,而檳榔卻能下氣、消食、祛痰,所以在葯用性能上被人們廣泛關注。即使墨客騷人對檳榔也情有獨鍾,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東坡就曾寫過「紅潮登頰醉檳榔」的佳句。鮮食檳榔有一種「飢能使人飽,飽可使人飢」的奇妙效果,空腹吃時則氣盛如飽,飯後食之則易於消化,可謂人間仙果。醫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檳榔有「下水腫、通關節、健脾調中、治心痛積聚」等諸多病症。不僅如此,檳榔還有治青光眼、 血壓增高、驅蟲等症的效果。

嚼檳榔是西雙版納傣族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嗜好,大凡上了年紀的傣族老人,閑暇時常以嚼食檳榔果為樂。傣族為什麼如此喜愛檳榔呢?相傳很久以前,一對傣族老兩口被不孝的兒子和媳婦氣出了胃病。有一天,老兩口在檳榔樹下編竹籮,風吹樹搖,一大串成熟的檳榔果掉了下來,口乾舌燥的老兩口順手摘了一顆放在嘴裡嚼,覺得甘甜清涼,生津可口,略帶一點澀味。到了晚上,老兩口都感到胃裡異常舒服,接著吃了幾天檳榔果,老兩口的胃病居然痊癒了。據說,從此以後,傣族有了嚼食檳榔的習慣。

檳榔為棕櫚科喬木,原產於馬來西亞、印度、緬甸、越南、菲律賓等,而以印度栽培最多。在植物分類學上,檳榔和油棕、貝葉棕等同屬一科,但它們卻形態迥異,風格不同,油棕、貝葉棕高大魁偉,枝葉修長,堪稱高大英俊、瀟灑雄健的偉男子;檳榔則窈窕秀氣,亭亭玉立,可謂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的美少女。檳榔樹高而細,在民間還有其傳說:不知是在什麼年代,一位傣族男青年因自己心愛的姑娘不見了而爬山涉水到處尋找,艱難的路途中他碰到了檳榔樹,可當他滿懷希望請問檳榔樹可曾看到自己心愛的人兒時,誰知檳榔樹卻傲慢地高抬著頭,冷冷地回答了一句令他傷心失望的話。焦急萬分的傣族青年又氣又惱,對著檳榔樹大聲詛咒:我要讓你高高地站著,永遠也不會粗壯。歲月一年年地過去了,至今,檳榔樹還是細細高高,始終也長不粗壯。

在西雙版納,檳榔果是財富和吉祥的象徵,古時候曾被人們當作貨幣使用,同時又是傣族青年男女的愛情信物。據說,傣族青年戀愛結婚後,小夥子一般要先到姑娘家上門,義務地服三年勞役,但如果在戀愛期間小夥子能夠爬上高高的檳榔樹採到檳榔果送給心愛的人,那就可以免去這三年勞役,並把姑娘領回家。

據科學研究表明,檳榔果還是一種常用的南葯。除了象傣族民間傳說中有健胃的功用外,檳榔果是保護人體牙齒的良葯。西雙版納的許多傣族老人牙齒很好,就是常食檳榔果的緣故。此外,檳榔果還能驅蟲、治腹脹、驅風、消水腫等。

⑧ 檳榔是什麼東西做的

檳榔是用檳榔這種水果製作而成的。檳榔,其實是一味重要的中葯材。檳榔原產馬來西亞,在中國的雲南、海南、台灣地區都有種植。傳統醫學認為,檳榔具有殺蟲、破積,降氣行滯,行水化濕的功效,曾被用來治療多種寄生蟲感染疾病。

在中醫的處方中,有一個著名的方子叫做「四磨湯」,是由檳榔、烏葯、人參、沉香組成,對於治療七情氣逆、上氣喘急,妨悶不食有一定的功效作用。

(8)印尼檳榔主要產於哪裡擴展閱讀

不過檳榔除了葯用,在日常生活中,更多的是被人拿來用零食食用。檳榔果實也具有一定的營養價值,它含有人體所需的多種營養素和有益物質,還含有20多種微量元素,其中11種為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

在嚼服檳榔後,可以起到化痰止咳、有效緩解疲勞的作用,這也是許多人在開車、加班等需要提神的時候會嚼服檳榔的原因。檳榔在製作的時候,會加入石灰和許多的香料,這樣會增加檳榔的口感,嚼服後會感覺到口腔內清爽、冰涼,可以起到有效提神的作用。

⑨ 檳榔是什麼東西

檳榔
【學名】Areca catectu L.
【別名】檳榔玉、檳門、檳楠、尖檳。
【科屬】棕櫚科Palmae,檳榔屬Areca L.

【特徵與特性】常綠喬木,樹干高10~20m,莖細長通直,具明顯的環狀葉痕。葉聚生於莖頂,羽狀分裂。花春末秋初開放,單性,雌雄同株,圓錐狀肉穗花序。核果長圓形或卵形,長4~8cm,成熟時橙黃色至淡紅色,外果皮薄而光滑,中果皮厚。種子卵形,基部平坦。無主根,須根發達。檳榔由於長期生長在季雨林中,形成了一種喜溫、喜濕、好肥的生態活性。蔭蔽度以40%~50%為宜,最適宜的生長溫度是25~28℃之間。適生於土層深厚(約60cm)、富有機質、保水力強、排水良好的磚紅壤性土或砂壤土。

【分布狀況】主要分布在中非和東南亞,如印度、巴基斯坦、斯里蘭卡、馬來半島、新幾內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緬甸、泰國、越南、柬埔寨等國。我國引種栽培已有1500年的歷史,廣東、台灣兩省栽培較多,廣西、雲南、福建等省(區)也有栽培。

【繁殖】花序著生於最下一葉的葉基部,有佛焰苞狀大苞片,長倒卵形,長達40厘米,光滑,花序多分枝;花單性,雌雄同株;雄花小,多數,無柄,緊貼分枝上部,通常單生,很少對生,花萼3,厚而細小,花瓣3,卵狀長圓形,長5~6毫米,雄蕊6,花絲短小,花葯基著,退化雌蕊3,絲狀;雌花較大而少,無柄,著生於花序軸或分枝基部,花萼3,長圓狀卵形,長12~15毫米。堅果卵圓形或長圓形,長5~6厘米,花萼和花瓣宿存,熟時紅色。每年二次開花,花期3~8月,冬花不結果。果期12月至翌年2月。

【作用】種子可入葯,有殺蟲、破積、下氣、行水的功效,是我國名貴的「四大南葯」之一。主治蟲積,食積、氣滯、痢疾、驅蛔、外治青光眼,嚼吃起興奮作用。
檳榔果實中含有多種人體所需的營養元素和有益物質,如脂肪、檳榔油、生物鹼、兒茶素、膽鹼等成分。檳榔具有獨特的御瘴功能,是歷代醫家治病的葯果,又有「洗瘴丹」的別名。因為瘴癘之症,一般都同飲食不規律、氣滯積結有關,而檳榔卻能下氣、消食、祛痰,所以在葯用性能上被人們廣泛關注。

【草葯名】: 檳榔(betel nut)

常用的驅蟲葯。為棕櫚科植物檳榔的乾燥成熟種子。主產於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及中國的廣東、海南、廣西、雲南等地。檳榔味苦、辛,性溫 。歸胃、大腸經。功效殺蟲,消積,下氣,行水。主治蟲積,如蛔蟲、絛蟲、蟯蟲、薑片蟲等,食積氣滯,脘腹脹痛,水腫,腳氣,瘧疾等病證。現代葯理實驗證明,檳榔有驅蟲、抗病毒和真菌等作用。

【來源】為棕櫚科植物檳榔的種子。

【採集】冬、春果實成熟時採收。

摘下果實,將果皮剝下,取其種子,曬干。

【葯材】乾燥種子呈圓錐形或扁圓球形,高1.5~3厘米,基部直徑2~3厘米,表面淡黃棕色或黃棕色,粗糙,有顏色較淺的網形凹紋,並偶有銀色斑片狀的內果皮附著。

【毒性】過量檳榔鹼引起流涎、嘔吐、利尿、昏睡及驚厥。如系內服引起者可用過錳酸鉀溶液洗胃,並注射阿托品。

【炮製】檳榔:揀去雜質,以清水浸泡,按氣溫情況換水,至泡透為止,撈起,切片,晾乾。
炒檳榔:取檳榔片置鍋中,文火炒至微微變色,取出,放涼。
焦檳榔:用武火把檳榔片炒至焦黃色時,噴灑清水,取出,放涼。

【性味】苦辛,溫。

【歸經】入脾、胃、大腸經。

【功用主治】殺蟲,破積,下氣,行水。治蟲積、食滯,脘腹脹痛,瀉痢後重,瘧疾,水腫,腳氣,痰癖,症結。

閱讀全文

與印尼檳榔主要產於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尼購買什麼區別 瀏覽:12
印度一斤雞肉多少錢 瀏覽:25
伊朗經歷了多少個王朝 瀏覽:90
去印尼做生意需要什麼手續 瀏覽:498
中國什麼造不出來 瀏覽:866
中國美國土地哪個大 瀏覽:543
伊朗靠近伊拉克城市叫什麼 瀏覽:451
中國最火的河是什麼河 瀏覽:558
英國有多少人打新冠疫苗 瀏覽:857
為什麼印度人叫印度三哥 瀏覽:94
人民幣五千可以換多少越南幣 瀏覽:873
中國有哪些疾病和災難 瀏覽:453
中國代工的耐克如何 瀏覽:854
義大利的餐館在哪裡用英語怎麼說 瀏覽:240
肯塔里在印尼什麼省 瀏覽:118
印尼買房子需要多少錢 瀏覽:519
在越南出國工作如何 瀏覽:801
越南網站看延喜攻略網址是什麼 瀏覽:307
越南紅雞一斤多少錢 瀏覽:429
義大利進口電腦裁床有什麼牌子 瀏覽: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