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現在金磚六國的字母順序,國家名稱
金磚五國按順序BRICS 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和南非 (後面加入)
你所說的金磚六國並不存在這個說法,印尼只是潛在的加入對象國,或者最有可能加入國,目前並沒有正式加入!
現在有個流行的說法是「靈貓六國」,你可以參考一下
「靈貓六國」(CIVITS),按順序,「靈貓六國」指的是中國、印度、越南、印尼、土耳其和南非
「金磚四國」(BRICs)指的是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該詞是高盛首席經濟學家吉姆?奧尼爾在2001年時提出的,它被普遍用於描述全球經濟實力從發家國家向新興市場轉移的情形。不外跟著2008年金融危機的影響,加上俄羅斯通貨膨脹和乾旱,巴西逐漸被覺得是相對的發家的國家了,是以呈現了新的概念「靈貓六國」(CIVITS),「靈貓六國」指的是中國、印度、越南、印尼、土耳其和南非。據體味,「靈貓六國」這個詞剛起頭呈現時,C代表的是哥倫比亞,E代表了埃及,但此刻被中國和印度替代了。
⑵ 為什麼印尼、墨西哥、土耳其不是金磚國家
在討論那些國家是金磚國家之前,先來看看什麼是金磚國家:在最早提出此提議的是美國高盛公司首席經濟師吉姆·奧尼爾。而「金磚國家」這一概念的由來是引用了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的英文首字母。該詞與英語單詞的磚(Brick)類似,因此被稱為「金磚國家」。
當然在曾經也有過傳言,墨西哥有可能會加入金磚圈。不過後來也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謠言都沒有了。當然,對於金磚而言,是需要新鮮血脈加入的。
金磚國家的意義就在是由多個國家組成,而每個國家都有著不同,所以在發展中也有了多種形式的夥伴關系。
⑶ 金磚國家的影響
「金磚」在後危機時代發展出現分化。數據顯示,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2010年三季度的GDP同比增速分別達6.7%、2.7%、8.9%和9.6%。除俄羅斯外,其他三國經濟增速均遠高於同期的美、歐、日等發達經濟體。據最新預測,「金磚」2011年的經濟增長率分別為5%、4.2%、9%和10%。
金磚四國股市2010年以來表現各異。截至2010年12月20日,巴西聖保羅BOVESPA指數累計下跌1.93%,俄羅斯RTSI指數上漲20.42%,印度孟買敏感指數上漲13.88%,中國上證指數下跌12.94%。2013年,而摩根士丹利國際資本(MSCI)金磚四國指數累計漲幅為3.46%,低於同期標普500指數11.84%的漲幅。
這次會上「金磚國家」合作機制初步形成,經四國討論,決定吸收南非加入,形成「金磚五國」。事也湊巧,南非的英文首字母是S,恰好是金磚的復數,似乎冥冥中有天意。
而今,五國領導人首度聚首,要談的、要說的自然很多。最重要的議題毫無疑問是經濟。金融危機後世界經濟二次探底的風險警告一直沒有解除,各國央行又面臨加息的壓力,此刻五國領導人聚首,可以協調經濟政策,深化經貿合作,不僅有利於各國自身的經濟發展,也有利於世界經濟。
作為主要新興市場國家,金磚五國擁有世界領土面積的26%、世界人口的42%、世界GDP的20%、世界貿易額的15%、對世界經濟增長約50%的貢獻率。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統計,2006年至2008年,四國經濟平價增產率為10.7%。隨著四國經濟快速增長,其國際影響力與日俱增。
「金磚四國」概念的熱銷令奧尼爾喜出望外,於是趁熱打鐵推出了所謂的「金鑽十一國」,涵括墨西哥、印尼、奈及利亞、韓國、越南、土耳其、菲律賓、埃及、巴基斯坦、伊朗和孟加拉國11個新興經濟體。
隨後,匯豐銀行也加入「新興合唱團」,提出未來全球經濟將屬於「靈貓六國」(CIVETS),即哥倫比亞、印尼、越南、埃及、土耳其和南非,六國擁有令人稱羨的人口結構,增長潛力巨大。
西班牙對外銀行首席經濟學家艾西亞向中國證券報記者介紹「新興領軍經濟體」(Emerging and Growth-Leading Economies,EAGLEs)概念,以對全球經濟增長貢獻為衡量標准,逐年篩選「入圍名單」。如今榜上有名的除了金磚四國,還包括韓國、印尼、墨西哥、土耳其、埃及和中國台灣。相對於「金鑽11國」和「靈貓6國」,領軍新興經濟體以經濟增量的絕對值為基礎,強調動態概念,並有明確的標准。
熱鬧非凡的「新興合唱團」在說明一個趨勢;即網路化推進全球化進程,降低全球投資者的交易成本,也改造了經濟發展的學習曲線。而後危機時代又給了新興經濟體更加廣闊的表現舞台,使得上個世紀後半葉日本引導亞太地區產業轉移的「單雁群」模式,逐漸轉變為多點開花的「多雁群」。
這也推高了衡量新興經濟體股市的MSCI新興市場指數,截至2012年12月20日,其累計漲幅已達12.28%,遠高於衡量發達經濟體股市表現的MSCI世界指數7.82%的漲幅。
中、俄、印、巴一致商定,吸收南非作為正式成員加入「金磚國家」合作機制。今後或許會有更多新興經濟體加入該合作機制。
2010年對於南非來說無疑是幸運的。年中,「嗚嗚祖啦」聲中的世界盃,讓全球球迷記住了這個活力四射的非洲國家;而在年末,又一份大禮為南非貼上「金磚第五國」的重要標志。
該概念提出8年後,2009年6月,四國領導人首次在俄羅斯葉卡捷琳堡舉行會晤,「金磚四國」由此演化成為一種經濟合作機制。2010年4月,第二次「金磚四國」峰會在巴西召開,四國之間的合作更進一步。
由中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3月26日出版的《新興經濟體藍皮書金磚國家發展報告2013》顯示,「2012年,金磚國家的經濟總量約佔世界經濟總量的25%,貿易總量約佔世界的17%。2012年,中國與巴西、俄羅斯、印度、南非的貿易總額達到3000億美元
伴隨「金磚國家」合作機制的逐漸形成,作為全球新興經濟體代表的「金磚四國」國際影響力也日益增強。
南非《商業日報》認為,南非作為全球影響力最大的非洲國家加入「金磚國家」合作機制,可以更好地代表非洲國家的利益,為非洲經濟發展謀取更大的國際合作空間。
有專家對南非是否符合「金磚國家」標准提出質疑。「金磚四國」是建立在這些國家經濟增速較快和人口相對較多的基礎上,而據世界銀行2009年的數據顯示,南非的經濟規模排在世界第31位,不到「金磚四國」中最小的經濟體俄羅斯的四分之一。
但也有分析人士表示,鑒於南非在非洲扮演的重要角色,邀請南非「入盟」對南非以及「金磚國家」合作機制來說都將是雙贏之舉。
最早提出「金磚四國」概念的奧尼爾在英國《金融時報》撰文稱,非洲大陸當前有四十多個國家,其中任何單一國家都無法與「金磚四國」相提並論。但是如果將這四十多個國家看作一個整體,則非洲大陸經濟規模的增長潛力可以與「金磚四國」相媲美。
而南非是非洲最大經濟體和最具影響力的國家之一,其國內生產總值約占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經濟總量的三分之一,對地區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的引領作用。
資料顯示,南非是非洲最大的能源生產國和消費國,也是最大的黃金、鉑和鈀生產國,在世界市場的地位不容忽視。並且,南非相關企業在非洲金融、電力、電信、建築、農業等行業都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它還是許多重要國際組織中的非洲代表,曾經是八國集團與發展中國家領導人對話會(G8+5)唯一的非洲成員,當前則是G20唯一非洲成員。
正因為南非在多方面都是非洲大陸的代表,它的加入,將進一步擴大「金磚國家」合作機制的國際影響力,並將成為「金磚國家」進入非洲的門戶。
此外,經濟合作也將帶動「金磚四國」與非洲國家間的政治合作,從而提升新興市場國家在處理國際問題上的話語權。
「金磚四國」即將成為歷史,一個更具有廣泛代表性的「金磚五國」將登上國際舞台。隨著「金磚國家」合作機制的日趨成熟,今後或許會有更多的新興經濟體加入進來,「分量」大增的「金磚國家」將在國際政治經濟事務中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
盡管這一舉動是由俄羅斯首先提出、並且經過四國充分磋商而作出的決定,但邀請南非加入「金磚四國」,更多的是著眼於地緣政治的考量,而不是出於經濟關系的需要。
南非雖是非洲大陸最大的經濟體(同時,中國也是南非最大的貿易夥伴國),但是,南非的經濟規模依然較小。2009年,南非總人口為4932萬人,國內生產總值為2888.48億美元,比2008年的2762.74億美元增長4.6%;南非政府預測,2010年南非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將達3%,其中,包括南非世界盃對經濟增長貢獻的0.5%。南非財長普拉溫·戈爾丹不久前預測,南非國內生產總值2011年至2013年的增長率將分別為3.5%、4.1%和4.4%。
南非的經濟規模遠不及「金磚四國」中規模最小的俄羅斯的三成,南非的經濟增長速度也不及東盟的平均水平。另一方面,從人均GDP來看,南非2009年已經達到了5857美元,遠遠超出了新興經濟體的平均水平,進入了比較發達國家的行列。所以說,邀請南非加入「金磚國家」,應該並非從經濟發展水平的角度來考慮的。
如果按照首先發明「金磚四國」一詞的吉姆·奧尼爾的本意,從人口規模和經濟發展速度的角度來看的話,印度尼西亞比南非更有資格成為下一個被邀請加入「金磚國家」集團的國家。
印尼是東盟最大的經濟體,無論是人口規模、經濟規模還是經濟增長速度;印尼都遠遠超過了南非。更為重要的是,「金磚四國」之所以受到全球重視和關注,是由於他們屬於新興經濟體的「領頭羊」,而從國家的經濟發展階段來看,印尼屬於新興經濟體,而南非則已經是經濟比較發達的國家。
⑷ 「金磚五國」到底指哪五個國家
============================
越南、印尼、南非、土耳其、阿根廷
============================
金磚五國(VISTA)是:越南(Viet Nam)、印尼(Indonesia)、南非(South Africa)、土耳其(Turkey)、阿根廷(Argentina),五國英文名稱首字母的組合。「金磚五國」是該五國「新興市場」經濟研討會議的稱呼。
⑸ 為何 2億6060萬人口的印尼沒有東南亞強國頭銜,而 印度有南亞強國,巴西有南美強國等頭像
所謂地區強國頭銜,不能僅僅看人口的多少,應該看這個國家在當地區域的綜合實力。在國際上衡量一個國家是否強大主要看人口數量,國土面積,經濟水平,軍事實力,科學技術,文化歷史,國際影響力等指標。
在東南亞諸多國家中,印度尼西亞人口眾多,國土面積也不小,但經濟體量與其他國家相比沒有什麼突出的優勢,另外它的軍事實力,科技水平,國際影響力在東南亞都擔不起帶頭大哥的作用。此外東南亞長期都處於美國和中國兩個大國的影響范圍之內。這兩個國家足夠強大,相互競爭,施加影響,使得整個東南亞失去了產生帶頭大哥的土壤,另外即使印度尼西亞強出頭去當大哥,東南亞其它國家也不支持,不同意,因為印尼沒有讓他們佩服的實力。
反觀印度位居南亞次大陸,在南亞的幾個國家中,人口,國土,科技,軍事,國際影響力的各項實力都遙遙領先。其它國家都不具備挑戰印度的實力,另外南亞受喜馬拉雅山的阻擋,比較封閉,外部勢力影響較小。因此在南亞印度是頭號強國,毋庸置疑。
同理巴西是整個拉丁美洲人口最多,國土最大,國際影響力最強的國家,即使在整個世界上巴西的農業,工業,也居於前列。理所當然是南美的頭號強國。
由於印度,巴西在區域中和國際上的影響力,所以成為金磚國家。而印尼就沒那實力,怎麼能稱強國呢?
⑹ 金磚十國是哪十國啊
並沒有金磚十國的說法。最開始的時候是金磚四國。2011年巴西的加入使金磚四國變成了金磚五國。
傳統「金磚四國」(BRIC)引用了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的英文首字母。由於該詞與英語單詞的磚(Brick)類似,因此被稱為「金磚四國」。南非加入後,其英文單詞將變為「BRICS」,並改稱為「金磚國家」。2011年4月,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三次會晤在中國三亞舉行,五國領導人商討了如何協調應對重大國際問題,如何深化和擴大彼此間合作,如何加強金磚國家合作機制等問題。2012年3月,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四次會晤在新德里舉行,提出IMF亟需實施配額改革。
「金磚四國」概念的熱銷令奧尼爾喜出望外,於是趁熱打鐵推出了所謂的「金鑽十一國」,涵括墨西哥、印尼、奈及利亞、韓國、越南、土耳其、菲律賓、埃及、巴基斯坦、伊朗和孟加拉國11個新興經濟體。
隨後,匯豐銀行也加入「新興合唱團」,提出未來全球經濟將屬於「靈貓六國」(CIVETS),即哥倫比亞、印尼、越南、埃及、土耳其和南非,六國擁有令人稱羨的人口結構,增長潛力巨大。
西班牙對外銀行首席經濟學家艾西亞向中國證券報記者介紹「新興領軍經濟體」(Emerging and Growth-Leading Economies,EAGLEs)概念,以對全球經濟增長貢獻為衡量標准,逐年篩選「入圍名單」。如今榜上有名的除了金磚四國,還包括韓國、印尼、墨西哥、土耳其、埃及和中國台灣。相對於「金鑽11國」和「靈貓6國」,領軍新興經濟體以經濟增量的絕對值為基礎,強調動態概念,並有明確的標准。
⑺ 為什麼吸收南非為金磚國家
在南非成功舉辦世界盃足球賽後,世界上越來越多的目光轉向非洲,其也在非洲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據有關資料介紹,南非人口4900萬,難以成為金磚國家,其GDP占整個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三分之一,但其經濟總量不過在2860億美元左右,僅為金磚四國中經濟總量最小的俄羅斯的四分之一;從人均GDP來看,南非2009年已經達到了5857美元,遠遠超出了新興經濟體的平均水平,進入了比較發達國家的行列。從人口總量而言,南非也無法同印度的12億、巴西的1.91億以及俄羅斯的1.42億人口相比。但作為非洲的代表,南非仍然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南非作為新興經濟體的非洲代表加入金磚國家也是理所當然的,比發達國家韓國更佔有優勢,比其他發展中國家更佔有地緣優勢。當然,金磚國家在人口規模,經濟增長速度以及國際影響力都是要一定水平的。另外,有人提出印尼比南非更具有加入金磚國家的理由,其實只是講到了中國與印尼的合作關系,而沒有考慮其他金磚成員國。
近來,南非也與金磚國家展開全面合作,為加入金磚國家做了不少努力。
今年,南非總統祖馬帶著13名內閣成員和由370名南非工商界人士組成的龐大經貿代表團對中國進行訪問。2009年中國超越美國成為南非第一大出口目的地國家。與此同時,中國也是南非進口貨物的最主要供應國。中國與南非的經貿,政治關系迅速發展,成為中國在非洲最重要的合作夥伴。
近年來,俄羅斯企業廣泛參與對南非的投資,俄羅斯在南非的直接投資總額已超過了12億美元。與此同時,南非對俄羅斯的投資也在不斷增加,目前已突破了3億美元。此外,俄羅斯也是南非快速增長的遊客來源國,去年有1萬多俄羅斯人到南非旅遊。雖然兩國貿易額到2008年只有51億蘭特。但是南非去年從俄羅斯的進口額卻增加了一倍,達到了36億蘭特。此外,兩國在能源、航天、文化、教育等領域的合作將使雙邊關系更為重要。
今年,南非總統祖馬帶著包括數名內閣部長在內的一個200人代表團,成員大部分為南非經濟界人士。兩國在能源、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旅遊開發等方面有著良好的合作。目前有150萬印度裔居民生活在南非,約佔南非人口的2.5%。
巴西總統盧拉和南非總統祖馬表示,新興經濟體正在帶動國際秩序發生改變,理應獲得更大的國際空間。祖馬說,新興經濟體正在引領世界經濟的恢復,這表明國際社會應該更加重視南半球國家的重要性,給予南半球國家更大的話語權。隨後,兩國有關部門簽署了涉及貿易、旅遊等領域的合作協議。
因此,南非成為金磚國家至少有這些理由:第一,地緣優勢。第二,作為非洲代表起著重要的國際作用。第三,與金磚四國的經貿,政治合作緊密。第四,名副其實的新興經濟體。
⑻ 金磚國家與金鑽國家的區別
沒有金鑽國家。
2001年,美國高盛公司首席經濟師吉姆·奧尼爾(Jim O'Neill)首次提出「金磚四國」這一概念,特指新興市場投資代表。「金磚四國」(BRIC)引用了俄羅斯(Russia)、中國(China)、巴西(Brazil)和印度(India)的英文首字母。由於該詞與英語單詞的磚(Brick)類似,因此被稱為「金磚四國」。2008年-2009年,相關國家舉行系列會談和建立峰會機制,拓展為國際政治實體。2010年南非(South Africa)加入後,其英文單詞變為「BRICS」,並改稱為「金磚國家」。金磚國家的標志是五國國旗的代表顏色做條狀圍成的圓形,象徵著「金磚國家」的合作,團結。
2015年1月1日,俄羅斯開始擔任金磚國家機制輪值主席國。俄總統普京表示,將利用主席國身份進一步提高金磚國家在世界范圍的影響力。
⑼ 金磚四國,VISTA五國是指哪些國家
金磚四國: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
VISTA五國:越南、印尼、南非、土耳其、阿根廷。
⑽ 「金磚五國」是哪五個國家
金磚五國的是在金磚四國的概念的基礎上演化而來的.金磚四國英文原版是「BRICs」,是由巴西(Brazil)、俄羅斯(Russia)、印度(India)和中國(China)四國的英文名稱首字母縮寫而成,由於「BRICs」發音與磚塊(bricks)相似,故稱為「金磚四國」。這個頗具有想像力的詞彙由高盛全球首席經濟學家吉姆·奧尼爾於2001年12月20日首次提出.後來由於南非的經濟發展強勁,因而金磚四國「BRICs」變為金磚五國「BRICS」,加南非(South Afr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