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印尼將再造10個巴厘島是真的嗎
據報道,日前有媒體表示,中國今年很可能取代新加坡,首次成為印度尼西亞最大的旅遊市場,印尼總統佐科·維多多表示,想打造除巴厘島之外的旅遊目的地,再造10個巴厘島來吸引中國遊客。
據悉阿里耶夫表示,佐科的計劃將使旅遊業對國家經濟的貢獻由去年的4.5%增加到2019年的7.5%。同期的旅遊收入預計將增長60%以上,達到200億美元,就業崗位將從1180萬個增加到1300萬個。
B. 印尼是東南亞第一大國,風景十分美麗,為何它的存在感很低
印尼雖然是東南亞的第一大國,但是它的存在感卻並不高,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印尼的文化輸出程度一般,旅遊業並沒有能在全印尼境內發展起來;二是印尼的國土大都是由島嶼組成的,有個別島嶼甚至比印尼本身還要出名;三是由於印尼眾多島嶼之間聯系主要是靠海上運輸,但隨著海上貿易日益弱勢,而本土的基礎建設又很落後。這些原因綜合起來導致印尼的存在感是比較低的。
另外,印尼作為擁有眾多港口的國家在海上交通方面是十分擁有優勢的,但是在現如今發達的交通前提下,海上運輸已經逐漸弱勢,而印尼也並沒有很好的利用起他們海上的優勢,而且印尼的基礎設施是比較落後的,這種情況下對於經濟的發展也是十分不利的。
C. 為什麼許多西方人很喜歡到印尼的巴厘島旅遊而相對而言比較少西方人願意到印尼其他地方旅遊
相對而言巴厘島在印尼來說是比較特的,因為當地信奉印度教的人佔多數,宗教信仰和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使得當地的民風相當朴實,加上當地的植被和南部海灘以及中部的熱帶雨林村莊,中北部的山地和散落的村莊,非常符合西方人對東南亞的幻想。並且巴厘島藝術氛圍濃厚,美術館博物館遍地,加上經年累月的旅遊業發展,集中了全世界幾乎所有的奢華品牌酒店,設計和服務都是全球的標桿之一。在西方人的影像中,巴厘島無比浪漫是艷遇的代表。eat pray love中代表這三個詞語的分別是義大利 印度 和巴厘島,由此可見一斑。再加上巴厘島也是spa的發祥地,島上景點確實也不少,成為整個印尼旅遊業的中心很正常。
有其他疑問追加好了:)我會補充的
D. 巴厘島那麼多安全隱患,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去
印尼的巴厘島一直是中國遊客出境游的熱門目的地,除了便捷的交通,方便的簽證(可以落地簽),最重要的是巴厘島的藍天白雲以及漂亮的海灘,可以說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巴厘島被中國遊客佔領了,同時,很多明星選擇在巴厘島辦婚禮,更是把巴厘島旅遊推上了雲端。然而,巴厘島的安全隱患一直都是存在的,首先是前段時間的火山會爆發的新聞,同時印尼這個國家曾經有過排華歷史,網上還有很多人爆出在巴厘島旅遊上當受騙,比如計程車亂收費,換錢時以假亂真等。這幾天一名中國女遊客在巴厘島遇刺的新聞讓巴厘島又上了熱搜,那麼,既然巴厘島那麼多安全隱患,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去呢?
首先是中國的海島游還不是很成熟,中國的海島游名氣最大的就是海南了,海南三亞、海口等城市超長的海岸線,風景秀麗,吸引著大批的遊客,尤其是冬季,很多的東北人在海南過冬。但是隨著遊客的增多,海南旅遊的口碑也受到了挑戰,天價海鮮宰客等新聞讓人望而卻步,同時海南旅遊旺季時,好的房間幾千塊一晚,機票也是非常的貴,去一趟海南費用,都可以去國外了。所有很多人把度假目標轉向國外,巴厘島就成為了替代品,巴厘島風光秀麗,沙細灘長,在國內確實不太找得到能比肩的地方。
同時,巴厘島雖然離中國不遠,但好歹是國外,去一趟巴厘島,也算是出國了。走出國門,看看外面的世界,感受當地的風土人情,也是旅遊的一個重要意義。在巴厘島1塊錢約等於2000盧比,也算是可以感受一下當「百萬富翁」的感覺。雖然說火山在活動有爆發的可能和危險,但是大家都抱著僥幸心理,對安全管理有極大的信任。說到宰客現象,哪裡都有,在中國各個旅遊景點鍛煉出來的遊客,可以說是經過千錘百煉了,走到哪裡都不怕。不過出門在外,尤其是在國外,安全是第一位的,一定要熟記當地中國使館應急電話,出了問題,國家能及時保護你。
E. 印尼為何再造10個「新巴厘島」
印尼巴厘島是中國遊客的熱門旅遊目的地。為完成於2019年旅遊業佔GDP7.5%的計劃,印尼總統佐科提出一項雄心勃勃的計劃——再建10個「新巴厘島」。
今年1至8月,中國遊客的數量已超過100萬人次,年底有望達到150萬。去年,印尼的中國遊客同比增長43%。
F. 印尼欲再造10個巴厘島嗎
外媒稱,中國今年很可能取代新加坡,首次成為印度尼西亞最大的旅遊市場。今年頭8個月,來自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遊客數量增長46%,達到140萬人次。
據10月20日報道稱,印尼總統佐科·維多多希望通過這種需求將旅遊業轉變為未來幾年的發展引擎。為此,他想打造除巴厘島之外的旅遊目的地。巴厘島被稱作「諸神之島」,那裡的熱帶沙灘、火山和著名的寺廟一直是印尼旅遊的主要賣點。
報道介紹說,印尼政府宣稱要在2019年使外國遊客人數增加一倍,達到每年2000萬人次,同時在巴厘島之外增加旅遊目的地。巴厘島在今年頭8個月吸引了近400萬人次的遊客,占同期赴印尼的900萬人次遊客的近一半。為此,佐科打算建設10個新巴厘島——這一戰略包括開發從該國西部蘇門答臘島到東部馬魯古群島的基礎設施。
報道認為,對於一個仍嚴重依賴棕櫚油和煤炭等大宗商品的經濟體而言,旅遊業是一個擴大政府外匯收入的方法。
報道稱,阿里耶夫表示,佐科的計劃將使旅遊業對國家經濟的貢獻由去年的4.5%增加到2019年的7.5%。同期的旅遊收
G. 為什麼大家去印尼玩基本都是去巴厘島,別的地方不好玩嗎
針對盛夏的記憶力,海洋是一個無法抹去的畫面。看那抹沒有邊際的碧藍,看一層層的波浪紋捲起而成,看足印被流砂絕情埋藏,看她潮漲潮落...唯有如此,被酷熱折騰的那顆煩躁的心情好像才能夠漸漸地安定下來。
提到龍目島(Lombok),對於許多中國人而言,確實是一個陌生的終點。誰讓巴厘島的美名過度奪目,讓僅有一海之隔的龍目島一直像處於閨閣的溫文爾雅一樣,不是很廣為人知。可事實上,這兒的景色相較於巴厘島不遑多讓。生活中有近在咫尺的蔚藍海面,雄壯的超級火山,美麗可愛的熱帶魚種,巧奪天工的建築與藝術品,峰巒雄偉的椰樹...
H. 巴厘島怎樣形成
巴厘島」特色的形成
20世紀60年代開始,西方遊客以前所未有的規模來到巴厘島,大量的鋼筋混凝土建築開始出現。1977年,政府當局規定:巴厘島上所有新的城市建築必須具有「巴厘島特徵」。此後又規定觀光休閑區只能在島的南端發展,新建的樓房不得高於4層,因為巴厘島上的居民忌諱房子蓋得比椰子樹高,他們認為椰樹也有椰樹的神靈,不得輕易冒犯。巴厘島對不相融於他們保守的生活元素的拒絕,使其幸運地拯救了自己燦爛的文化,使島上所有的名勝,都仍然保留了自己應有的樣子,而沒有被所謂的「現代文明」吞食。
20世紀80年代~20世紀90年代初國際大財團在巴厘島南端投資了數以百計的旅館、酒店和別墅,形成了占迪達薩、金巴蘭等10個度假區。這里除了是島上的商業、文化中心和政府機構樞紐外,還有優美的海濱和琳琅滿目的水上運動、豪華的度假酒店和喧鬧的旅遊購物區。旅遊業的迅速膨脹使建築環境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在本島建築師和重視地域特徵的西方建築師的共同努力下,一種現代的「巴厘島」風格的建築出現了:他們巧妙地運用傳統的和現代的材料,如茅草、原木、竹子、陶瓷、石頭、玻璃和鋼等,使傳統建築被一種更具想像力的空間代替。
2、「巴厘島」風格的建築設計
建築師們對建造具有巴厘島特色的建築進行了多方位的嘗試,重新詮釋了熱帶生活藝術的建築特徵,主要表現為:
(1)傳統材料與現代技術的「對話」。印度尼西亞群島大量獨特的天然材料是巴厘島建築師和藝術家取之不盡的創作源泉。各種形式、紋理和色彩的材料都有無數的使用方法,建築師們則致力於嘗試以各種手法來使用這些天然的傳統材料,如大理石碎片鋪地、鵝卵石鋪地、水磨石地面和傢具、椰子殼天花和傢具飾面、海貝殼天花、珍珠母嵌飾等。義大利建築師彼帕·瓦達奇是其中的佼佼者。在他私宅的室內設計中,地面鋪的陶瓷面磚,是用當地石材與水泥混合並經拋光製成的;牆體和柱子的抹面層是用本地的沙岩石碾碎成粉末後與白水泥混合而成的;室外步行道上鋪的是一種用當地的細沙與水泥混合燒制的沙鑄陶地磚。這種材料後來還被製成裝飾陶器,如花瓶、容器、傢具等,使用非常廣泛。
(2)傳統建築形式與現代觀念的空間組織。在外部空間組織上,建築師也進行了各種探討,集中表現為桿欄式建築和院落式建築的組織方式。這個被稱為「森林中的小屋」的別墅建在一片樹林中,是一個新加坡籍建築師設計的。建築以柚木為結構,9m高的木柱結構將建築升高,與茂密樹林的枝葉產生親密接觸,大量的硬木地面也加強了在樹林中的感覺,整個建築彷彿漂浮在空中。20世紀90年代一位澳大利亞建築師在卡羅伯堪附近設計了一座別墅,被認為是將巴厘島的傳統技術與現代空間概念相結合的重要嘗試。在這個建築中,建築師利用水院來組織建築,各個功能房間以百合花池、蓮花池隔開,鋪著木地板的連廊如橋一般將它們連接起來。設計營造的景觀是奇妙的,在內穿行的感受異常獨特。
(3)獨特、浪漫的建築元素—巴厘亭。簡單的茅草屋頂遮蓋著一個方形的木平台,這種形如帳篷的亭是巴厘島古老的傳統建築。最初的亭是建在廟宇附近以輔助宗教儀式用的,後來只有社會高層人士才允許在家裡建這種亭。在村落中,這種亭還是商議大事的「議事亭」。它是全開敞的,非常適合炎熱的熱帶氣候,人們聚集在這里聊天、納涼甚至睡覺。
直到今天,這種亭仍然是廟宇和住宅的組成部分,並且發揮著議事的作用,但是它的功能和形式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得更加多樣化了。這些亭以各種功能和形象出現在巴厘島的各個地方:酒店游泳池邊的按摩室、露天酒吧或餐廳、別墅里的電視娛樂室或書房,甚至五星級酒店中也利用這種浪漫的形式作為演奏廳或舞廳。受西方藝術的影響,亭的造型變得更加休閑了。金巴蘭海灣的四季酒店的花園里有一個這樣的亭子:一開始你可能會注意到那些不規則的結構支撐部分—天然圓木,然後發現這些木柱一直穿越屋頂並在上空開枝散葉,原來,這個亭是在幾棵樹之間加蓋了茅草頂而形成的。
開敞的巴厘亭適合熱帶地區的炎熱氣候,四周開闊的視野更加強了親近自然的感覺。
(4)現代形式的創新造型。巴厘島的建築在追求地方與傳統特色的同時,也在追隨國際建築浪潮進行著現代新形式的創新,主要特點是追求幾何空間的有機化、自然化。最新的代表作是義大利GM建築師事務所設計的一個大膽而現代的建築。屋頂造型是這個建築的突出特點:木結構支撐著三個三角形截面的鋼架木屋頂,從而界定了建築的主要空間;屋頂斜面一直延伸到地面上,圍合成建築的外部與內部的過渡空間並向周圍的環境完全敞開;三角形鋼架結構上隨屋頂的走向均勻鋪設的木檁條,在室內形成極富韻律感的視覺效果;屋頂面層掛著六角形的陶瓷瓦片。而最美妙的是位於角落的卻又能將室外景觀一覽無遺的隱蔽空間部分。這個傑作被稱為「熱帶叢林中的蝴蝶」。
I. 印度尼西亞的巴厘島的地理成因
巴厘島是大陸島,是地質結構上與鄰近大陸相似或相聯系的島。原先是大陸的一部分,後來被海水將它與大陸分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