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尼資訊 > 印尼地圖面積多少

印尼地圖面積多少

發布時間:2022-08-16 14:11:17

Ⅰ 全世界有多少個島嶼

全球島嶼總數達5萬個以上,總面積為約為997萬平方千米,大小幾乎和我國面積相當,約佔全球陸地總面積的1/15。從地理分布情況看,世界七大洲都有島嶼。其中北美洲島嶼面積最大,達410萬平方千米,占該洲面積的20.37%;南極洲島嶼面積最小,才7萬平方千米,只佔該洲面積的0.5%。南美洲最大的島是位於南美大陸最南端的火地島,為阿根延和智利兩國所有,面積48400平方千米;南極洲最大的島嶼是位於別林斯高晉海域的亞歷山大島,面積43200平方千米。

Ⅱ 擁有17000個島嶼的印尼,國土十分分散,為何沒出現分裂

坐落在亞洲東南部的印度尼西亞,是整個東南亞國家中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同時,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島國。印尼地跨赤道、海域面積達到了580萬平方公里,他所擁有的島嶼更多達17,000多個。從地圖上看印尼會發現,除了西南部島嶼之間距離較近以外,印尼北部,東部各島嶼之間大多遙遙相望,距離甚遠。

印尼這個國家支離破碎的地緣結構,其實有著很嚴重的發展弊端,由於陸地面積狹小,島嶼之間又被海洋阻隔,猶如一盤散沙的印尼,國家內部很容易出現分裂問題。但是,雖然印尼國土十分分散,印尼群島的地理輪廓也不利於國家的統一與穩定,但是,印尼卻很少出現分裂問題,為何會這樣呢?

爪哇族

最後,印尼在民主改革下政治體系的構建,緩解了印尼國家內部的分離主義運動,維護了國家的統一穩定。印尼政府自1995年來,為了團結中央與地方關系,多次修改了《地方自治法令》;為了平衡中央與地方的財政收支,也制定了更加合理的分配政策法案;還有2002年所修訂的總統選舉制度,更是進一步提升了印尼民眾對於國家的認同感。這些政治措施的改善,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國家內部的分裂。

Ⅲ 印度尼西亞的棉蘭、坤店、巨港在地圖上哪個位置呀

棉蘭:北蘇門答臘省首府,位於北緯 3°42『、東經97°48』。

坤店:西加里曼丹省首府,位於赤道南側、東經104°10』。

巨港:南蘇門答臘省首府,位於南緯 3°2『、東經104°33』。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印度尼西亞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棉蘭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巨港

Ⅳ 5800地圖問題

[地圖查詢-中國地圖,省市地圖,各國地圖]

世界地圖

中國地圖
中國地形圖

北京地圖
北京市區地圖
故宮地圖

天津地圖
天津市區地圖

上海地圖
上海市區地圖

重慶地圖
重慶市區地圖

香港地圖
香港市區地圖

澳門地圖
澳門市區地圖

台灣地圖
台北地圖 高雄地圖
台中地圖 台南地圖
基隆地圖 新竹地圖
桃園地圖 宜蘭地圖
台東地圖 苗栗地圖
彰化地圖 雲林地圖
南投地圖 屏東地圖
嘉義地圖 花蓮地圖
澎湖地圖 亞洲地圖
蒙古地圖
朝鮮,韓國地圖
平壤地圖
漢城地圖(首爾地圖)
日本地圖
東京地圖
越南地圖
泰國地圖
柬埔寨地圖
寮國地圖
緬甸地圖
尼泊爾地圖
錫金,不丹地圖
新加坡地圖
馬來西亞地圖,汶萊地圖
印尼地圖,東帝汶地圖
菲律賓地圖
以色列,巴勒斯坦,,黎巴嫩地圖
沙特地圖
約旦地圖
敘利亞地圖
葉門地圖
卡達,巴林,阿聯酋地圖
伊朗地圖
伊拉克,科威特地圖
土耳其地圖
阿富汗地圖
印度地圖
巴基斯坦地圖
孟加拉地圖
馬爾地夫地圖
斯里蘭卡地圖
哈薩克地圖
烏茲別克,土庫曼地圖
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地圖
喬治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地圖 歐洲地圖
英國地圖,愛爾蘭地圖
倫敦地圖
法國地圖,摩納哥地圖
巴黎地圖
德國地圖
柏林地圖
義大利地圖
羅馬地圖
俄羅斯地圖
莫斯科地圖
聖彼得堡地圖
奧地利地圖
維也納地圖
瑞士,列支敦斯登地圖
日內瓦地圖
比利時地圖,盧森堡地圖
布魯塞爾地圖
丹麥地圖
哥本哈根地圖
荷蘭地圖
阿姆斯特丹地圖
波蘭地圖
捷克地圖,斯洛伐克地圖
匈牙利地圖
保加利亞地圖
羅馬尼亞地圖
阿爾巴尼亞地圖
克羅埃西亞,波黑,斯洛維尼亞地圖
塞爾維亞,黑山,馬其頓地圖
瑞典地圖
挪威地圖
芬蘭地圖
赫爾辛基地圖
西班牙地圖
葡萄牙地圖
希臘地圖
冰島地圖
烏克蘭地圖
白俄羅斯,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地圖
北美洲地圖
美國地圖
華盛頓地圖
紐約地圖
加拿大地圖
渥太華地圖
墨西哥地圖
古巴地圖,巴哈馬地圖
巴拿馬,哥斯大黎加地圖
瓜地馬拉,貝里斯地圖
宏都拉斯,薩爾瓦多,尼加拉瓜地圖
牙買加地圖
海地,多米尼加,波多黎各,維爾京群島地圖

非洲地圖
埃及地圖
開羅地圖
肯亞,索馬里地圖
奈及利亞地圖,尼日地圖
剛果地圖,加彭地圖
突尼西亞地圖
利比亞地圖
尚比亞地圖
摩洛哥地圖
安哥拉地圖
阿爾及利亞地圖
衣索比亞,厄利垂亞,吉布地地圖
坦尚尼亞,烏干達,蒲隆地,盧安達地圖
南非地圖,史瓦濟蘭地圖,賴索托地圖
約翰內斯堡地圖
蘇丹地圖
查德地圖,中非地圖
喀麥隆地圖,赤道幾內亞地圖
馬里,茅利塔尼亞,西撒哈拉,甘比亞,塞內加爾地圖
幾內亞,賴比瑞亞,獅子山,迦納,多哥,象牙海岸,布吉納法索,貝南地圖
莫三比克地圖,馬拉維地圖
辛巴威,波札那,納米比亞地圖
馬達加斯加地圖,葛摩地圖
南美洲地圖
巴西地圖
阿根廷地圖,烏拉圭地圖,巴拉圭地圖
智利地圖
秘魯地圖
哥倫比亞地圖
委內瑞拉,蓋亞那,蘇利南,法屬蓋亞那地圖
厄瓜多地圖
玻利維亞地圖

大洋洲地圖
澳大利亞地圖
悉尼地圖
墨爾本地圖
紐西蘭地圖
惠靈頓地圖
巴布亞紐幾內亞,索羅門群島,萬那杜地圖

南極洲地圖

北極圈,北冰洋

萬家燈火

http://www.9654.com/m/world.htm

Ⅳ 印尼地圖

印尼地圖如下:

Ⅵ 世界上有幾大洋

世界上有五大洋即: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和南冰洋。

大洋是地理學名詞,大洋是海洋的主體部分,一般遠離大陸,面積廣闊。大洋約占海洋總面積的90.3%。大洋的深度大,一般>2000m。

大洋具有獨立的潮汐系統和強大的洋流系統。大洋的海洋要素如鹽度、溫度等不受大陸影響,鹽度平均為35‰, 且年變化小。

(6)印尼地圖面積多少擴展閱讀:

1、太平洋

太平洋是世界最大的海洋。包括屬海的面積為18134.4萬平方公里,不包括屬海的面積為16624.1萬平方公里,約佔地球總面積的1/3。從南冰洋北邊界延伸至白令海峽,跨越緯度135°,南北最寬15500公里。在太平洋水系中,最主要的是中國及東南亞的河流。

2、大西洋

大西洋是世界第二大洋,原面積8,221萬7千平方公里,在南冰洋成立後,面積調整為7,676萬2千平方公里,平均深度3627米,最深處波多黎各海溝深達8605米。從赤道南北分為北大西洋和南大西洋。北面連接北冰洋,南面則以南緯66度與南冰洋接連。

3、南冰洋

南冰洋也叫「南極海」、「南大洋」,是世界第五個被確定的大洋,是世界上唯一完全環繞地球卻沒有被大陸分割的大洋。南冰洋是圍繞南極洲的海洋,是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南部的海域。

4、北冰洋

北冰洋是世界最小最淺和最冷的大洋。北冰洋大致以北極圈為中心,位於地球的最北端,被歐洲大陸和北美大陸環抱著,有狹窄的白令海峽與太平洋相通;通過格陵蘭海和許多海峽與大西洋相連,是世界大洋中最小的一個,面積僅為1500萬平方公里。

5、印度洋

世界的第三大洋。位於亞洲、大洋洲、非洲和南極洲之間。包括屬海的面積為7411.8萬平方公里,不包括屬海的面積為7342.7萬平方公里,約佔世界海洋總面積的20%。

Ⅶ 印度尼西亞在中國那面

印度尼西亞近臨南海,與中國隔海相望。它位於南中國海南面,澳大利亞北面,巴布亞紐幾內亞西部,菲律賓西南部,東鄰太平洋,西鄰印度洋。印度尼西亞的經緯度為:東經96°到東經140°,南緯12°到北緯7°。

印度尼西亞是群島國家,主要分布在加里曼丹島、蘇門答臘島、伊里安島、蘇拉威西島和爪哇島。

(7)印尼地圖面積多少擴展閱讀:

印度尼西亞區域位置:

印度尼西亞位於亞洲東南部,地跨赤道,與巴布亞紐幾內亞、東帝汶、馬來西亞接壤,與泰國、新加坡、菲律賓、澳大利亞等國隔海相望。

印度尼西亞地跨赤道(12°S-7°N),其70%以上領地位於南半球,因此是亞洲南半球最大的國家(東帝汶也是南半球國家)。經度跨越96°E到140°E,東西長度在5500千米以上,是除中國之外領土最廣泛的亞洲國家。

印尼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由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約17508個大小島嶼組成。陸地面積約190.4萬平方千米,海洋面積約316.6萬平方千米(不包括專屬經濟區)。

北部的加里曼丹島與馬來西亞隔海相望,新幾內亞島與巴布亞紐幾內亞相連。東北部面臨菲律賓,東南部是印度洋,西南與澳大利亞相望。海岸線總長54716千米。

參考資料

網路-印度尼西亞

Ⅷ 地球人口多少面積多少美國人口多少面積多少中國人口多少面積多少

1、中國能養活多少人?
近兩百年來,世界人口數量的增長呈愈近愈速的態勢。世界人口在1830年突破10億大關,世界人口從第一個10億增加到第二個10億,用了100年的時間(1830年~1930年)。之後,只用了30年時間(1930年~1960年),世界人口就躍到30億。接著經過15年時間(1960年~1975年),世界人口達到40億。又經過12年時間(1975年~1987年),世界人口突破50億。1999年,世界人口達到60億。

人越來越多,但地球只有一個,很多人憂慮重重地研究地球對人口承載的能力。

美國人口學家科恩(Joel E.Cohen)於1996年出版了專著《地球能養活多少人》,書中對人類在近400年來對地球承載力的研究進行了總結。迄今,估計數已問世65個之多。這些估計數的差別大得驚人,從最低的不足10億到最高的超過1萬億。

相比之下,我們學者對中國的人口容量的估算相對比較保守,早在解放前,中國有的學者提出中國人口總數4億為最佳;1948年甚至有人提出2億最宜。第一次明確提出並論證"中國究竟應該有多少人"這個人口數量發展目標的是孫本文先生。他在1957年發表的《8億人口是我國最適宜的人口數量》,成為中國適度人口研究的開山之作。其後很多學者都研究過這個熱門問題,田雪原、陳玉光、宋健、宋子成、孫以萍、王浣塵、中國科學院自然資源綜合考察委員會、胡鞍鋼、曹明奎、毛志鋒等都提出了各自的推測數據。除了胡鞍鋼真正嚴肅考慮過人口結構本身問題外,其他學者基本都是從地球資源(如糧食和淡水)角度進行推測的。最為荒謬的應該要算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研究所李小平的觀點了,他認為中國人口應該以200年時間回落到3億左右,我在新華社《國際先驅導報》118期(2004年10月15日發行)已經駁斥了這種謬論。對中國的人口發展影響最大的要算宋健了,因為他的人口控制論是中國八十年代開始實行的嚴厲計劃生育的理論依據。1981年宋健等得出中國適度人口應不超過7億的結論,並把7億作為中國人口發展的最終目標和最佳方案。

現在所謂的16億人口上限是計生委綜合多位學者的觀點得出的結論:中國的最大人口容量約為15億人或16億人左右,而超過18億人到20億人,可能使中國的社會經濟發展遭到災難性的打擊(陳衛/孟向京《中國人口容量與適度人口問題研究》http://www.usc.cuhk.e.hk/wk_wzdetails.asp?id=1853)。最近新華社《瞭望》周刊重申了中國政府的這一觀點,很多媒體轉載這一報道時用了「中國只能養活18億人」這一駭人聽聞的標題。

事實上最早擔憂人口過多的既不是馬爾薩斯,也不是馬寅初,更不是李小平,而是兩千多年前的韓非子(當時中國人口兩千萬左右)。他曾指出:人有五子,子又有五子;則大父(即爺輩)未死,而有二十五孫。結果是「人民眾而貨財寡,事力勞而供養薄」。要是當時也實行計劃生育的話,中華民族早就滅絕了(當時世界上很多民族都滅絕了)。

其實大多數人口學家只看局部歷史,根據幾十年或者上百年的的人口數據總結出一個規律,然後再無限地預測未來。1968年當全球人口達到35億時,美國人口生態學家Paul.R.Ehrlich出版了其轟動一時的《人口爆炸》,認為世界人口當時已經超過了地球生態環境的承載能力,正威脅著整個人類的生存。然而幾十年過去了,世界人口卻已經跨過60億大關,人類生活水平反而提高了。

事實上只要仔細回顧歷史,就可以發現人口呈長S形變化,數千年的低水平平穩期,兩百多年的急劇上升期,然後是適當下降後的高水平平穩期,現在不少發達國家已經到達人口頂峰(有些國家開始下降),非洲和阿拉伯國家還處於增長階段,中國本來應該與印度一樣還在緊近頂峰的增長期,但中國的計劃生育使中國人口過早地到達了由增長向減少的過渡階段。人口一直是問題,以前和將來是人口不夠的問題,只有這中間兩百多年是人口過多的問題(我專題討論了這個問題)。

2、中國的人口過多不過是一個流傳很廣的謊言
我國人口今年達到13億,平均人口密度已達135人/平方公里,為世界人口密度的3.7倍。但事實上除了澳大利亞、加拿大、俄羅斯、美國人等國家外,人口密度比中國高的國家比比皆是,如日本:336,德國:232,英國:245,荷蘭:477,比利時:336,義大利:196,印度:319,韓國:491,越南:264人/平方公里,並且這些國家經濟比中國好的還佔多數。蒙古國(1.73)與內蒙古(20)、海南(216)與台灣(592)、朝鮮(182)與韓國(491)就是幾個很好的比較,人口密度高的後者反而比人口密度低的前者更加發達。德國、英國、日本都與中國一樣人口分布不均勻。

我們總是說中國以佔世界7%的耕地,養活了佔世界20%的人口,我國人均耕地面積只有0.101公頃,不足世界人均耕地面積的一半,只是印度一半。但事實是:地球上的耕地分布很不均勻,大量耕地集中在南北美和澳洲等人口相對少的地區。日本(0.03公頃)、越南(0.068公頃)和韓國(0.04公頃)都比中國要少,歐洲很多國家也不過與中國相當。孟加拉的人均耕地面積是台灣的兩倍,台灣沒有發生過飢荒,而孟加拉是世界上飢荒最頻繁的地區。

中國財政性教育經費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例只有2-3%,遠低於聯合國所要求的6%。導致勞動者素質低下,中國每個農業勞動者與每公頃農業用地所創造的農業附加值分別為193美元與184美元,韓國則為5302美元與6961美元,日本分別為16712美元與12445美元,連泰國都分別達到了554美元與488美元;中國每消耗1千克能源所生產的國內生產總值為0.7美元,韓國為1.8美元,日本為6.1美元,泰國為2.1美元。中國投入40美元掙7美元,而印度投入24美元掙6美元。可見中國主要的問題不是耕地和資源的短缺,而是教育不夠。

可見經濟水平並不完全由人均資源決定的,人口數量多少並不決定一個國家地區社會經濟發展速度和人民生活水平。因此有人說中國的人口過多不過是一個流傳很廣的謊言。改革開放的經驗也說明中國在現有的資源下還有巨大的經濟潛力。

3、中國真的只能承載16億人口嗎?中國真的只能養活18億人嗎?
兩百年前,要是沒有印第安人的玉米、土豆、紅薯,全球人口不可能增加到現在的60億,中國人口仍然還象以前四千多年一樣只有幾千萬。新中國成立之際,美國艾奇遜艾奇遜暗示,中國政府解決不了自己的糧食問題,中國將永遠是天下大亂,只有靠美國的麵粉才有出路。1949年之後中國的經歷沒有實現悲觀主義者的預言。是什麼使中國人民避免陷入所謂的「馬爾薩斯陷阱」呢?人口爆炸導致知識爆炸和傳播的加速。過去兩個世紀在世界范圍發生的「知識爆炸」,科學技術以史無前例的速度發展,新科學、新技術傳播到世界每一個角落,為1949年以後的中國農業進步提供了很好的知識基礎。

食物來自植物的光合作用,氮、磷、鉀等元素是循環使用(地球有過量的這些元素),並沒有溢出地球,太陽提供取之不盡的能源。要是土地上光長草,當然不能養活這么多人口。但人類從游牧社會到原始農業,再到現代農業(肥料、種子的更新),不就是使太陽的光合作用更加有效嗎?並且成就顯著。游牧社會時期,需要數百里才能承載上萬人口;農業社會只要數十里就行;工業社會需要土地更少。建國初期,廣州市番禺區成功地實行了單造改雙造,掙稿改翻耕的耕作制度改革,使單產從原來的240多斤(明清時期產量更低)提高到400斤左右水平,實現了第一次飛躍(ttp://www.pyagri.gov.cn/Agriculture/dynysdy.htm)。現在袁隆平超級雜交稻畝產1600斤,近年將到達2000斤。春玉米畝產2000斤,黃瓜嫁南瓜畝產兩萬斤(可以作飼料轉化為肉類)。看看當時需要多少勞力和土地才能養活同樣的人,現在及今後將有許多人能從土地上解脫出來從事工業生產。要沒有三十年前袁隆平的雜交水稻、塑料地膜和塑料大棚的推廣,現在大量農民還得束縛在土地上而不能進城工作。

《瞭望東方周刊》「到底誰能斷言中國耕地的警戒極限?」一文已經指出:僅僅因為塑料地膜和大棚的推廣,就已經給中國農業帶來了革命性的影響。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塑料地膜、塑料大棚迅速普及,目前中國塑料大棚及地膜覆蓋面積超過2億畝。嚴冬季節,冰封雪飄,但在南北大地的塑料大棚內,綠油油的農作物顯出一派生機。
在中國西部,大量的高寒陰濕地區,每年能生長農作物的時間是非常有限的。在漫長的冬季里,西北及西藏、內蒙古等許多地方的土地上,連草都不能生存。但大棚推廣開來之後,一切都變了。塑料大棚使海拔5000米左右的青海、西藏等地,有史以來沒有生長過農作物的許多地方,不但長出了農作物,還高產穩產。如黃瓜畝產4000公斤,辣椒畝產1800公斤。所有的土地上,只要建上大棚,一年四季可以不停地產出農產品。青海、寧夏、甘肅等省(自治區),依靠塑料大棚,如今不但不用調入蔬菜,反而成為蔬菜調出地,成為蔬菜出口的重要基地。

美國《遠東經濟評論》稱中國農民撼動世界市場。在中國的大片沿海地區,傳統的糧食種植地正在逐漸讓位給果園和蔬菜大棚。飛機降落上海機場之前從舷窗眺望,乘客往往誤認為腳下就是遼闊的大海,實際上那是綿延數里的塑料蔬菜大棚。新鮮水靈的中國椰菜正在取代美國加州的產品,出現在東京人的午餐飯盒裡。上世紀80年代,全球最大的蘋果生產國是美國,而目前中國的蘋果產量已經是美國當年的4倍。中國只佔全球7%的耕地,但中國的瓜菜產量現在已經佔到全球的一半,是印度的6倍,美國的12倍。1995年中國的產量還只有全球市場的1/3。

所謂戰爭就是資料之爭,以前人口少,搶人口為奴隸;後面搶土地。今後所謂資源之爭,主要是能源和水資源之爭。只要這兩種資源不缺乏,就意味著科技還有巨大的潛力。從理論上看,太陽每天提供地球大量能源,地球怎麼可能缺能源?地球上水面積比陸地面積還多,怎麼會缺水?要是能源解決了,其他問題也好辦,比如說將高山變為平地,西藏水入新疆將變為可能(以前考慮大西線調水還有地質上的顧忌,要是能源便宜的話,可供選擇的方案可多了),西藏水調去塔里木沙漠後就不會很快流到大海中,只會在塔里木就地蒸發,形成水氣。這些水氣會在塔里林盆地邊緣的天山山脈和昆侖山脈形成降雨,降雨再次流入盆地,再次蒸發,如此周而復始,由於持續有西藏水的引入,總水量就會一直增加,直到當地總水量極大非富,水價變會得非常低。西北將成為中國重要的經濟中心,中華文明傳統寶地陝西、河南、山西等將重現昔日輝煌。

太陽能幾乎是取之不盡,可惜是不可儲存,氫剛好是載體,將不可儲存的能源轉化為安全的可儲存的能源。現在各主要大國科學家(包括幾乎所有的汽車和飛機製造廠)都在研究將氫用於能源,能源將非常便宜,直接從水中獲取。氫的科技突破被認為將是可以消除戰爭的科技突破。今年在北京召開了國際氫能源學術會議,人民日報還專門介紹了一些科普知識(氫能是確保我國長期發展的最可依賴能源http://www1.people.com.cn/GB/guandian/1035/2294772.html,再論氫能的可依賴性http://www1.people.com.cn/GB/guandian/1036/2519064.html)。現在美國有能力降低氫電池的成本,但汽車製造廠都是以石油為燃料的生產線,要是石油價格不漲得太多,沒有必要改造生產線為利用氫電池。這也是石油輸出國組織不敢過度提高石油價格的原因。這種氫能源的重大突破可望在近三十年內(並且隨時都有可能)實現,到時能源將變為相當便宜。美國科學家預計用西部多餘的水電就可以廉價地從水中提出幾乎用之不盡的氫能源。就象我們現在笑古代不會用煤碳、石油一樣,後人也笑我們現在是端著金飯碗討米。

現在沿海發展比較快的原因之一就是海運相對便宜,但要是能源非常便宜,高速公路的重要性將會增加,並且空運就會成為主要運輸工具,內地與沿海的差距就會縮小。
看來已經窮盡的資源,實際還具有無限的潛能。若大的一個地球,我們也還只是在皮毛上循環地用了一點陸地資源,更加廣闊的海洋幾乎還是處女地。就可預計的技術條件,地球養活數百億人口沒有問題,但關鍵是人類可能永遠達不到100億人口了。
氦3是氦的同位素,可以和氘發生核聚變反應,聚變過程放射性小,而且反應過程易於控制,既環保又安全。但是地球上氦3的儲量總共不超過幾百公斤。月球卻有大約5億噸氦3,如果供人類作為替代能源使用,足以使用上千年。每年人類只需發射2到3艘載重10噸的宇宙飛船,即可從月球上運回大量氦3,供全人類作為替代能源使用1年,而它的運輸費用只相當於目前核能發電的幾十分之一。如果人類目前就開始著手實施從月球開采氦3的計劃,大約30年到40年後,人類將實現月球氦3的實地開采並將其運回地面。不過照目前氫能源的發展勢頭看,人類今後沒有必要從月球開采氦3。

人類與野獸斗爭了數百萬年,我們擺脫了猛獸的威脅不過幾十年。猛獸一樣不能光合作用,我們為什麼一定要騰出空間給它們呢?我並不反對適當保護野生動物,但首先還得以人為中心。野生動物的滅絕,喪失了人類可利用的基因庫,但只生一個孩子僅讓父親與母親各自一半23條染色體找到了表達機會,而另一半卻喪失了表達機會,對人類自身豐富多彩的基因資源來說不亞於珍稀物種的滅絕。

就算一直停留在目前科技水平,中國真的只能養活18億人口,那也不用擔心,因為中國放開計劃生育,以中國的人口結構、經濟結構和生育願望,連15億人口都勉強,然後就減少,怎麼也達不到18億。僅僅因為玉米、土豆、紅薯,全球人口容量就增加了幾十倍。科技是在近兩百年才加速發展的,難道科技水平已經到了極限?隨著種子、肥料、農業機械和其他科技的進步,人口容量將不斷增加。靜止地看,某一段時期可能真的有人口上限,但關鍵是以目前的生育願望和人口增長速度,人口增長永遠也達不到那個承載力極限。從全球來看,1960年代人口30億時,平均生活水平比1930年人口20億時要高;1975年人口40億時,平均生活水平比1960年要高;1987年人口50億時生活水平又比1975年要高;1999年世界人口達到60億,平均生活水平又比1987年要高。從中國看,1980年人口總數10億時候,生活水平比1970年人口8.3億時候要高;1989年人口達11億時,生活水平比1980年要高;現在人口13億,生活水平(包括住房條件)又比1989年要高。 既然生活質量在不斷提高,說明科技的進步、經濟的成長比人口增長快。由於科技的進步,人口問題往往是「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誰有資格斷言中國人口上限?誰敢斷言中國人口上限?

「人類的恐懼通常是一場虛驚」,對人口過多的恐懼是「心本無聲聲自流」,庸人自擾。過份樂觀會付出昂貴的代價,但過於悲觀,其代價會更高。

Ⅸ 納土納群島的歷史沿革

廣東省潮州人張傑緒,在荷蘭入侵前在安波那島(納土納島)曾建立王國。
納土納群島(Natuna)又稱安波那群島。現在較多使用的是納土納這個稱呼,因為安波納與另外兩島重名。一是印尼馬魯古群島的安汶島,西人多譯為安波那島;一是中國南海的安波暗礁,中國古代漁民稱為鍋蓋嶼,1935年中國政府定名為安波那暗礁,1947年後定名安波沙洲,現屬於印尼管轄。
此前,我國歷朝歷代對該海域及其島嶼名稱就曾有過不同時期的不同稱呼:
漢代前,我國稱「納土納群島」海域為「漲海」,稱「納土納群島」為「漲海崎頭」,稱「納土納島」為「極大崎頭」。由於其正處太平洋和印度洋交匯的馬六甲口,受兩洋水位落差活動影響,致使該水域水位時有升高和回落現象,故此,我國先民稱此海為「漲海」,稱此海中的各大小島嶼為「漲海崎頭」。見東漢楊孚《異物志》:「漲海崎頭,水淺而多磁石」,意思是說,在漲海中的崎頭嶼群島這片水域,水淺,而且多有暗礁。這里記載的就正是南沙群島萬安灘以西這片水域。「崎頭」,即島嶼。《中華大字典》對「崎」的解釋是,「崎:山險峻之貌」。
實際上,這片水域的許多島嶼海拔都在100米以上,其中最大的納土納主島,最高峰近960米,這在南海中,除了台灣島和海南島外,再沒有這樣險峻的海上島嶼。而且這片水域也正是淺海區,最深處100餘米,其餘約30米,不象南沙、中沙、西沙那樣深達數千米。
又見,三國吳時,萬震《南州異物志》也記載:「東北行,極大崎頭,出漲海,中漲而多磁石」,這里是指從馬來半島(原意如此)往東北方向航行,這說明此時還沒有到達南沙深水部分。意思是:(從馬來半島)往東北方向航行的這段水域,有極大島嶼高高矗立於漲海,漲海中正在漲水(或經常漲水)而且多有暗礁。此文字記載與「納土納群島」海域情況也是極為吻合的,這「極大崎頭」就是納土納主島。
自宋代以來,越南中部的交趾洋以及婆羅洲西北的納土納群島已被作為中國與外國的海域分界,凡從外國來的船隻,過了納土納群島或交趾洋,即進入中國之境。
15世紀初,明船下西洋 時稱「漲海」為「石塘」,稱「漲海崎頭」為「石塘嶼」,稱「極大崎頭」為「萬生石塘嶼」。據鄭和船工在湖南的後裔們流傳,南海石塘有個最大的島嶼(極大崎頭),就曾被鄭和船隊作為海上第一驛站而建有大量營房,配有大量生活設施,也有大量人員值守。由於優良的自然資源條件,船隊每次都要在此捕魚、加工、換洗、檢修,等等。他們中,不僅有木工、篾工,還有雕工、畫工、漆工,各式各樣的工具都有,人人都有特長。由於正是數萬後生(民間稱青壯男人為後生)經常往返歇息於該島,所以,人們又將「極大崎頭」稱為「萬生石塘嶼」。而且,這個「萬生石塘嶼」作為我國南強重要標志,已不可否認地被記載於世界著名史圖《鄭和航海圖》上。該圖上不僅光有「萬生石塘嶼」這么一個名稱,更重要的,是其對應的位置正是現在印尼所稱「納土納群島」位置,這與鄭和船工後裔們的傳說也是完全一致的,之所以稱其為「萬生石塘嶼」,意思即指,該島嶼是鄭和萬眾將士在此生活生產過的島嶼。《鄭和航海圖》中的「萬州」在海南島境內。「石塘」其實是石塘嶼,具體位置就是現在印尼所稱的「亞南巴斯群島」,是我國海上西南邊境。「萬生石塘嶼」即印尼所稱的納土納島,與「亞南巴斯」群島一樣,都是石塘中的島嶼。而「石星石塘」則是我國南沙、中沙、西沙、東沙的總稱,因為其水面沒有露出多少,礁石大部都在水下,又因其水下五顏六色的珊瑚礁就象密布的星星一樣閃亮,所以,人們稱此海域為「石星石塘」。古人繪圖除了無比例大小,但方位還是大致准確的。
此圖上,我們只要將「萬生石塘嶼」與「萬州」間的距離上下拉開兩倍,就會發現,「萬生石塘嶼」正好處在當代地圖的印尼「納土納群島」位置上。不過,特別讓人不解的是,《鄭和航海圖》上「石塘」、「萬生石塘嶼」明明畫的是山的形狀,明明是象徵較高、較大的海上島嶼,可有人硬要歪曲它的本意和位置,硬要說它是西沙群島,或中沙群島。甚至還要篡改其中的文字,硬要說「萬生石塘嶼」是「萬里石塘嶼」。
1433年後,人們稱「萬生石塘嶼」為「安不納島」。據鄭和船工曾氏後裔講述,宣宗癸丑年,明船最後一次回國後,考慮到「萬生石塘嶼」是我南海重要門戶,自鄭和下西洋始,就代表朝廷直接管理,加之島上還留存有不少營房等生活設施,故此,便由船隊官員上奏朝廷,請示是否放棄駐守「萬生石塘嶼」?宣宗皇帝得悉,當即賜字「萬生嶼,安不納」。此後,以曾沅芳為代表的一干船工,帶著皇帝手諭及各自家眷上島住了下來,在相當長時間里,島上住民互幫互助,親如一家,一直享受著世外桃園般的生活。為紀念和感謝皇恩,住島人員又管「萬生石塘嶼」叫「安不納島」,即凡住留該島的,都永遠不納賦稅。又因是受皇帝諭旨住守該島,就意味著此島是中華歷史上第一個直轄地。這也是後來曾沅芳妻子到90多歲後,一直享有極高榮譽和被尊為「曾母」的原故。並且,人們還以她的名譽,將「安不納群島」西部的那組島嶼,稱為「曾母西群島(印尼稱『亞南巴斯群島』)」,將「安不納群島」南部的那組島嶼,稱為「曾母南群島(印尼稱『淡美蘭群島』)」,等等。
從鄭和算起,在我國民對該島實際管理近200年後,荷蘭人便侵佔了該島,據查,荷蘭人佔領「安不納群島」後,就接著搞了一系列去漢文化動作,他們首先是曲意「安不納島」為「安波納島」,將「不」字改作「波」字,一字之差,雖讀音十分接近,但意義卻變了。因為島民不納賦稅,這對荷蘭侵略者來說,那是絕不允許的。其次就是開設學校,教授非漢文,試圖截斷華人與漢文化的聯系。再就是血汗盤剝,強化殖民統治。經長期奴役控制,「安不納島」名稱就這樣慢慢消退了。後來又認為「安波納」與另一地的「安波納」同名,遂又將其改為「納土納」,這就是今天印尼所謂的「納土納群島」漢文名。
1601年,隨著荷蘭殖民者對爪哇、雅加達的佔領,建立東印度總部,我國南海「安不納群島」被其控制。至1942年1月,「安不納群島」被荷實際統治340年。之後,日本海軍進入望加錫海峽,大敗美、澳、荷海空聯軍,實現對印尼的統治夢,「安不納群島」隨之落入日本魔爪。三年多時間後的1945年8月14日,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無條件投降。緊接著,荷蘭又派駐軍,企圖繼續殖民統治印尼,印尼英勇反抗,通過三次戰爭,最終戰勝了荷,並於同年12月19日,印尼聯邦正式成立,27日舉行移交主權儀式,這次儀式上,荷蘭將侵佔的「安不納群島」主權移交給了印尼。
自此,島上就再沒有了往日的安寧,加之印尼大地震的波及影響,一些人便回到了大陸。直到解放後,住島船工在湖南的曾氏後裔,仍保留著一塊撲克牌大小、雕刻得非常精緻的象牙胸牌。據說,它是隨船下西洋的專職人員幫助雕刻而成的。在這個胸牌上就有「萬生嶼 安不納」、「宣宗癸丑年」等字樣,中間是一立體島嶼,中下部是水紋。另一面則刻著從沅芳公沅字輩開始的20個家譜老派字。由此物可證明,不僅「萬生石塘嶼」這個名稱實實在在地存在著,而且「安不納島」名稱更是來自於皇帝所賜。
此外,廣東省潮州人張傑緒,荷蘭入侵印尼前在納土納島曾建立王國。
(此條錯誤,按李長傅先生的記述,張傑緒或張傑諸建國的安班瀾並非島名,而是地名,在龍目島的西岸。現為西努沙登加拉省會馬塔蘭的三個區之一,英文為ampenan,今天仍是華人聚居的地方。龍目島的東面即著名的巴厘島。)
納土納群島距曾母暗沙約400公里,與曾母暗沙緯度略同。距中國大陸陸地約1900公里,相當於廣州到北京的距離。距加里曼丹島最近之處225公里(台灣距大陸最近130公里)。
1993年中國出版的一份地圖把納土納列入版圖,引起印尼強烈反彈,一度要求北京作出澄清。(或說1992年,中國將納土納群島納入中國的專屬經濟區。)
1993年第四次中國-東盟南中國海非正式工作會議在印度尼西亞Surabaya舉行,中國代表拿出了一幅地圖展示歷史海疆線。印度尼西亞注意到這條海疆線位於納土納島和其東北25公里處的含天然氣區域之間。此後印尼數次要求得到中方的口頭或者書面的解釋。此次工作會議後不久印尼政府向北京發出了外交通告,但是並未公開。直到1995年4月10日,印尼外長阿拉塔斯要求北京澄清歷史性水域。1995年6月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陳健證實中國在納土納島的主權問題上並無爭議,但是中國願意和印尼為雙方的海上共同邊界線的劃分舉行會談。阿拉塔斯請示蘇哈托後回復,印尼並不認為與中國有海上邊界問題,中國在遙遠的北方。關於納土納,中國沒有主權主張,無需談論。
印尼國家石油公司正與美國艾克森石油公司合作,在納土納島上開採石油與天然氣,該工程投資數百億美元。
納土納群島八十年代末人口約1.5萬,當時華人佔八成以上,據新加坡媒體過去的報導,這一群島上的華人一直希望獨立建國,但被印尼憚壓。納士納群島一些比較早的華人家譜記載:清兵入關後消滅了南方的南明政權,在廣東沿海島嶼上堅持抗清的幾百殘兵和幾百家不服滿清統治的漁民逃到了南洋的納士納群島上,華人來到這片土地上劈荊斬棘,將它開拓建設成一方樂土,納吐納群島成為華人的一個獨立的土邦。近代很多華人在海外建立了自己的國家,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蘭芳共和國。此外廣東省潮州人張傑緒,在安波那島(納土納島)建立王國,自任國王。可到了一百多年前,在納土納島首領(也算是國王)張傑緒去逝後,內部發生紛爭,荷蘭人乘機滅了張氏王國。這個本來屬於華人的地方,現在卻成了印尼的領土。相傳該島華人代表過去曾請求過台灣干涉,新加坡媒體報導蔣經國去世後,李登輝上台,島上華人轉而寄希望於中國大陸,並受到鄧小平的接見,秘談過該群島獨立出去並入中國一事,鄧表示在97香港回歸後中國會考慮納土納島群島問題。由於當時實力不夠,過早談及這件事,使本來就排華、反華的印尼,火上澆油,1998年爆發了反華大屠殺。
據《西洋朝貢典錄》卷上《爪哇國》:由占城而往,針位:取靈山,靈山之水可六十托。又五十更,曰蜈蜞嶼(今大納土納島)。由嶼尾礁而西,五更,平冒山。又十更,望東蛇龍之山(今淡美蘭島),貫圓嶼、雙嶼之中。經羅幃之山(今巴達斯島),山之水十有托。又五更,取竹峪。又四更,取雞籠之嶼(今卡里馬塔島)。又十更,至勾攔之山,可以治薪水。又三十更,平吉利門之山,又五更,平胡椒之山。又三更,平那參之山,由是而至杜板。又五更,而至爪哇之新村。而蜈蜞嶼,既是今大納土納島。
埃克森美孚公司開發印尼納土納-D Alpha海上區塊的合同早在2005年就已經期滿。
2008年,北海漁民被扣於納土納島上四個月,慘受非人對待。
這安波那島(納土納島)是中國淘金工人到南洋淘金的必經之路,到了這里就基本上已經到達「金山」——現在的加里曼丹島。挖到金子的人離開「金山」也要到這里補給一下,再到西貢,才過西沙或者沿海岸回到廣州,正因為是這樣,這里的生意非常的好做,張氏王國才能靠著這個水陸碼頭離開海盜業然後開宗立派建立國家的。
瓦希德時期,印尼與新加坡有起自大納土納島的天然氣管道工程。
印尼大產油地的納土納群島200海里經濟海域的東北部,與南沙群島的200海里經濟海域有重疊之處琉球。
印尼和馬來西亞在納土納群島似有領土領海爭議。
2006年,印度尼西亞廖內群島省政府秘書沙益查法指出中國和越南仍對納土納群島提出主權要求。
2008年,印尼與八國聯合開發納土納群島的天然氣。納土納D-阿爾法區塊(東南亞最大的氣田)估計擁有大約222萬億立方英尺的天然氣儲量,其中46萬億立方英尺天然氣為商業上可采儲量,這個數字佔到印尼全國商業可采天然氣儲量的四分之一。據估計,開發納土納大氣田大約需要400億美元的投資。但納土納天然氣的價格太高,開發這個氣田格外昂貴,銷售納土納天然氣也很困難。
印尼最重要的納土納(Natuna)氣田位於南海海域,在雅加達以北683英里,納土納島東北部140英里處。該氣田於1970年由義大利Agip公司發現,可采儲量預計為46萬億立方英尺。但Agip公司最終放棄了該氣田的特許開發權,氣田在近期才得以開發。1999年1月,新加坡SembGas公司與西納土納天然氣集團簽署了一個天然氣購銷合同,合同量為3.25億立方英尺/天。西納土納天然氣集團是Pertamina、Conoco和Gulf Indonesia Resources公司組建的合資企業。McDermott公司獲得了該項目的管線合同,管線將於2001年中期開始向新加坡供應天然氣。1999年11月,Conoco公司宣布在西納土納發現新的天然氣資源,新發現使該地區的天然氣儲量增加了約1萬億立方英尺。
Matak Island是最重要的離岸采氣基地。
納土納海位於南海西南部,馬來半島、加里曼丹島和蘇門答臘島之間,是南海的支海。長650千米,寬450千米,面積38萬平方千米。北面與南海以納土納群島和阿南巴斯群島為界;南面經卡里馬塔海峽和加斯帕海峽通爪哇海;西面通過賓坦島和馬來半島之間的海域連接新加坡海峽和馬六甲海峽。
納土納海是一個淺海域,南部30米等深線離各島約15~80千米,但20米等深線多數地段貼近島岸。中部一般水深50米左右,北部大納土納島南側水域最深也只有109米。
海域內島嶼眾多,東北側為納土納群島,北有阿南巴斯群島,西側有廖內群島、林加群島。中部有淡美蘭群島、巴達斯群島等。南部也有島嶼並且較大,有邦加島、勿里洞島、馬亞島、特盧凱爾島和卡里馬塔群島等。加里曼丹島和蘇門答臘島為平原泥質海岸,海岸低平多沼澤,岸邊斷續分布有紅樹林,其它海島周圍多珊瑚礁。
納土納海地處熱帶,赤道橫貫海域中部,氣候高溫多雨,為熱帶雨林氣候。蘇門答臘島沿岸年均氣溫達26℃,年均降水量2000~3000毫米。
東納土納盆地被證實是世界上最大的油氣田。
歐利岡斗魚分布在印尼的納土納群島(Natuna islands),此島位於馬來半島和婆羅洲島之間,比較偏向婆羅洲島。2002年,由來自中國,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台灣,泰國和越南的研究者對這個群島和Anambas群島 (比較偏向馬來半島) 進行了兩次調查。這篇調查報告今年才被發表。aurigans 在拉丁文裡面意思著「金色的閃光」,指的是這種魚在身體和腹部的金色鱗片。
至2003年止,印尼已經通過天然氣管道從西納土納群島向新加坡輸送天然氣。從南蘇門答臘島到新加坡,從西納土納群島到馬來西亞的天然氣管道也將很快建成。在伊里安查亞省和納土納群島新建的液化天然氣輸送項目將促進印尼液化天然氣的出口。
1955年,克什米爾公主號,即墜落於納土納群島的海面。
2008年3月,印尼三軍動員三萬兵員,上周開始在廖島省的巴譚島和納土納島附近,以及西加里曼丹省山口洋附近及東加里曼丹省桑卡塔附近海域,舉行近十二年來的首次海陸空軍聯合大演習。主要針對馬來西亞。
2001年以後,美國希望在(或已在)納土納群島建立海上浮動軍事基地和後勤補給維修基地。
納土納群島和阿南巴斯群島附近都是近年(2006)年海盜多發之地。
有人說納土納群島的天然氣佔世界總儲量的一半。
東納土納盆地被證實是世界上最大的油氣田。
中國傳統海疆線似乎正是沿著這一條線,在萬安灘西部,東納土納盆地和曾母暗沙盆地,這幾處明顯重疊。
勞特島(勞島?)海拔273米。
1970年代,新加坡所作的漁業調查發現納土納群島至沙撈越北部的海區是漁獲量較高的漁場海區,高於巽他陸架中央海區,越南南部沿海海區。

Ⅹ 世界上一共有多少個島嶼啊

全球島嶼總數達5萬個以上,總面積為約為997萬平方千米,大小幾乎和我國面積相當,約佔全球陸地總面積的1/15。

海洋中的島嶼面積大小不一,小的不足1平方公里,稱「嶼」;大的達幾百萬平方公里,稱為「島」。按成因可分為大陸島、海洋島或火山島、珊瑚島和沖積島。按島嶼的數量及分布特點分為孤立的島嶼和彼此相距很近、成群的島嶼(群島)。

從地理分布情況看,世界七大洲都有島嶼。其中北美洲島嶼面積最大,達410萬平方千米,占該洲面積的20.37%;南極洲島嶼面積最小,才7萬平方千米,只佔該洲面積的0.5%。

南美洲最大的島是位於南美大陸最南端的火地島,為阿根廷和智利兩國所有,面積48400平方千米;南極洲最大的島嶼是位於別林斯高晉海域的亞歷山大島,面積43200平方千米。

(10)印尼地圖面積多少擴展閱讀:

世界二十大島嶼:

島名 海洋 洲面積(km2) 最高海拔(m) 國家 備注

1、格陵蘭島,北大西洋北美洲 2,166,0863,702 丹麥自治領 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島嶼

2、新幾內亞島 太平洋西南部大洋洲 785,7535,030 印尼/巴布亞紐幾內亞 地勢最高的島嶼

3、婆羅洲(加里曼丹島)西太平洋亞洲 748,1684,095 汶萊/印尼/馬來西亞

4、馬達加斯加島 印度洋非洲 587,7132,876 馬達加斯加

5、巴芬島 北大西洋北美洲 507,4512,156 加拿大

6、蘇門達臘島 印度洋亞洲 443,0663,805 印尼

7、本州島 日本海/太平洋亞洲 225,8003,776 日本

8、大不列顛島 北大西洋歐洲 218,5951,343 英國

9、維多利亞島 北冰洋北美洲217,291655 加拿大

10、埃爾斯米爾島 北冰洋北美洲 196,2362,616 加拿大

11、蘇拉威西島 西太平洋亞洲 180,6813,455 印尼

12、紐西蘭南島 南太平洋大洋洲 145,8363,764 紐西蘭

13、爪哇島 印度洋亞洲138,7943,676 印尼 人口最多的島嶼,人口密度最大的島嶼

14、紐西蘭北島 南太平洋大洋洲 111,5832,797 紐西蘭

15、呂宋島 西太平洋亞洲 109,9652,930 菲律賓

16、紐芬蘭島 北大西洋北美洲 108,860814 加拿大

17、古巴島 加勒比海/大西洋北美洲 105,8062,005 古巴

18、冰島 北大西洋歐洲 101,8262,119 冰島

19、民答那峨島(棉老蘭島)西太平洋亞洲 97,5302,954 菲律賓

20、愛爾蘭島 北大西洋歐洲81,6381,041 愛爾蘭/英國

閱讀全文

與印尼地圖面積多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人們怎麼看待中印戰爭 瀏覽:794
中國男裝大品牌有哪些品牌有哪些 瀏覽:744
義大利名牌產品有哪些 瀏覽:636
義大利保健品怎麼吃法 瀏覽:344
峰會中國舉行有多少國家參與 瀏覽:947
義大利的部首是什麼 瀏覽:427
印度居家隔離是怎麼樣的 瀏覽:114
為什麼辦了越南護照 瀏覽:430
怎麼下印尼巴士 瀏覽:271
印尼怎麼辦寬頻 瀏覽:557
中國最大牛仔布在哪裡 瀏覽:140
印度陣風有什麼好處 瀏覽:529
印度北部有多少人 瀏覽:515
伊朗為什麼病例這么多 瀏覽:346
義大利頂級大衣品牌有哪些 瀏覽:258
印度女官員發生了什麼 瀏覽:919
中國的流浪狗怎麼被領養的國外 瀏覽:987
英國火車延遲了下一班怎麼辦 瀏覽:747
印度是怎麼種植果樹的 瀏覽:310
去印尼工程預算一月多少錢 瀏覽: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