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尼資訊 > 印尼華人過新年喜歡吃什麼

印尼華人過新年喜歡吃什麼

發布時間:2022-08-18 21:02:21

❶ 印尼老百姓平時吃什麼

印尼人吃的食物與大多數東南亞國家相似,如巴東菜等,多為較辛辣的食物。

在首都雅加達,世界各國的風味菜餚,如中國菜、歐式菜、泰國菜、越南菜、日本菜、朝鮮菜、印度菜,應有盡有。尤其是中國菜,印尼較大一點的城鎮都開設有中國餐館。

中國餐館中,粵菜、川菜、湖南菜、上海菜、山東菜餐館都有,但粵菜餐館最多。印尼菜與大多數東南亞國家的菜餚相似,口味較重,菜餚中常加入椰漿及胡椒、丁香、豆蔻、咖喱等各種香料調味,餐桌上常備有辣椒醬。

印尼各地菜餚中,最典型的是巴東菜,以油炸及辣味重而聞名。印尼最常見的菜餚有雜拌什錦菜(gado一gado)、烤羊肉串(sate,即沙嗲)、烤魚(ikan panggang)、烤牛肉(sapipang-gang)、烤羊肉(kambing panggang)等。

湯則常用牛肉湯(soto sapi)、羊肉湯(sotokambing)和雞肉湯(soto ayam)。因天氣熱,印尼人一般不喜歡吃熱飯、熱菜,不喝很燙的湯。飯後有喝咖啡或茶的習慣,喝時一般都加糖。

印尼人都習慣喝紅茶,不少人也開始喜歡喝茉莉花茶和綠茶。印尼人喜歡吃甜食,餐後點心品種較多,東部地區的糕點則常用沙莪粉製作。此外,印尼人也常用香蕉干招待客人。

(1)印尼華人過新年喜歡吃什麼擴展閱讀:

印尼菜與其他東南亞菜系最大的不同,就是會用到兩款獨有香料:石栗和黑栗。

這兩款香料幾乎會出現在任何一款傳統菜上,比如著名的巴東牛肉,就必須以石栗打成茸再爆炒出獨特的油脂香味,方算正宗。

混合有丁香、肉桂、薄荷等味道的黑栗,則是烹制「黑美人」的必備材料。「黑美人」是一種傳統牛肉湯,由於放了黑栗湯色帶黑,且被認為有美容、養顏的作用,故得其名。

印尼菜但並不都是一個味道,不同地區的食材和調味料都不同。蘇門答臘島人喜歡在濃濃的椰子醬里加上辣椒調味,而且喜歡選用牛肉和牛的內臟做食材。

西爪哇島人多用酸辣調味料,酸辣湯是一大特色。中爪哇省人習慣以蝦醬佐餐,而北蘇拉威西省人則喜歡將各式魚類做成燴飯。

❷ 中國年貨在印尼暢銷,其中哪幾類物品最受當地人民寵愛

每逢新年大家都會備年貨,中國年貨品種豐富,口味獨特,在全球都是備受歡迎的,這不,在印尼,中國年貨每年都是非常的暢銷的,而其中掛面、醬油、臘肉、腐竹、干木耳這些傳統年貨,在這里更是深受當地人民的沖寵愛,的確只有這些東西的年才叫年,這樣年才有年味,不過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東西已經變得很平淡,慢慢的過年也沒有那麼期待了,但是有一些東西已然卻是過年時候僅有的,一看到這些東西,就會讓大家自然的聯想到年,那麼在你的家鄉有沒有這些東西呢?下面小編跟大家一起分享下,在我的家鄉,那些代表年的東西有哪些?下面大家一起來看看。

這些東西,在我的家鄉只有過年的時候才有,是不是和你的一樣,期待你們也能分享你們家鄉的年味,讓我感受更多的年、更多的新意。

❸ 印尼人一般吃什麼

大米是主食,肉除了豬肉以外基本都吃,比較多的是雞和魚。
他們做菜比較辣,還喜歡放各種香料,烹飪方法較多時烤、炸、燴

❹ 印尼2022新年是什麼時候

當地時間2022年1月24日,印度尼西亞民眾慶祝即將到來的虎年新春佳節。
當地時間2022年1月,農歷虎年將至,印度尼西亞各地區民眾開始糊燈籠、製作獅子服裝,為迎接新年做准備。印尼政府於2002年正式將農歷新年規定為官方節日,放假一天。隨著年節將近,印尼華人聚集的城鎮和街道上過節的氣氛日漸濃厚。
飲食方面,印尼的華人過年主要吃年糕。具體做法是把糯米做成年糕,加入焦糖,放在蒸籠中蒸上一整天,直至年糕顏色由白色變成棕色,出籠後再用香蕉葉包裹。年夜飯中,雞鴨魚肉也少不了,魚要用又大又肥的鰱魚。

❺ 有哪些國家和民族的新年習俗

美國的新年

新年是全美各州一致慶祝的主要節日。美國人過新年,最熱鬧的是除夕晚上。是夜,人們聚集在教堂、街頭或廣場,唱詩、祈禱、祝福、懺悔,並一同迎候那除舊更新的一瞬。午夜12點,全國教堂鍾聲齊鳴,樂隊高奏著名的懷舊歌曲《一路平安》。在音樂聲中,激動的人們擁抱在一起,懷著惜別的感傷和對新生活的嚮往共同迎來新的一年。

新年在美國並不是最熱鬧的節日,但仍有不少盛大的慶祝活動,加利福尼亞州的玫瑰花會是美國規模最大的新年盛典,屆時用鮮花特別是玫瑰花紮成的彩車綿延數英里,車上擺滿鮮花做的各種模型,不僅吸引加州的男女老少簇擁街頭,而且還吸引著上百萬電視觀眾。在費城,有舉行化裝遊行的傳統,參加遊行的人們,有的裝扮成小丑,有的裝扮成婦女(按照古老的習俗,這個遊行不允許女人參加),隨著彩車載歌載舞,熱鬧非凡。

美國人還有一個有意思的習慣,就是在新年許願立志,他們稱之為「新年決心」。這決心通常不是什麼宏圖大志,而是一些朴實而實際的打算,例如「我一定戒煙」、「我要好好對待鄰居」等等。他們總是坦率地講給大家聽,以期得到監督和鼓勵。

據說美國的印第安人也有獨特的新年習俗。每到除夕之夜,他們就舉行富有特色的篝火晚會,一家人圍在篝火旁邊,載歌載舞。待至晨曦微露,他們就把破舊衣物付之一炬,作為除舊迎新的象徵。

德國新年:錢包放魚鱗 鍾響跳椅子

德國的新年,慶祝時間前後有一周。這期間,家家戶戶都要擺上一棵樅樹和可樹,樹葉間系滿絹花,表示繁花如錦,春滿人間。德國人在除夕午夜新年光臨前一刻,爬到椅子上,鍾聲一響,他們就跳下椅子,並將一重物拋向椅背後,以示甩去禍患,跳入新年。

孩子們組成樂隊,穿上新衣服,拿著口琴和手風琴,列隊在街上吹奏。成年人則手持彩旗,跟在後面吶喊唱歌,歡慶新年,德國的婦女在新年裡要即興表演家庭題材的喜劇小品。在德國的農村流傳著一種過新年的風俗----「爬樹比賽」,小夥子們順著光禿禿的樹比賽爬高,第一名被譽為「新年英雄」,以示步步高升。

巴西新年:登山尋幸福 見面揪耳朵

新年鍾聲敲響後,巴西人高舉火把,蜂擁登山,他們爭先恐後地尋找象徵著幸福的金樺果,這個活動被稱為「尋幸福」。據說,只有不畏艱險的人,才能找到這種罕見的果子。在鄉村地區,新年期間還有一個獨特的風俗習慣———互相揪耳朵,人們在元旦見面時,會使勁揪住對方的耳朵,表示祝福。

法國新年:喝光家藏酒 風向卜年景

新年夜,法國人合家團聚,圍桌痛飲香檳酒,按照傳統,這一夜每個家庭都要喝掉所有的藏酒,以避免來年有厄運;所有的人都應該喝得酩酊大醉,這樣新一年才會有新開始。1月1日一大早,父母會給孩子發「壓歲錢」,以表示對子女的關愛。 法國人以酒來慶祝新年,人們從除夕起開始狂歡痛飲,直到1月3日才終止。

法國人過年時還有一種習慣,家中的酒瓶里不能剩酒,否則被認為來年就要交厄運。因此,他們在除夕之夜一定要把家中的酒喝光,以致許多人喝得酩酊大醉。

法國人認為元旦這一天的天氣預示著這一年的年景。元旦清晨他們就上街看風向來占卜:刮南風,預兆風調雨順,這一年會是平安而炎熱;刮西風,有一個捕魚的豐收年;刮東風,水果將高產;刮北風,則是歉收年。

比利時新年:給牲畜拜年

比利時的新年動物最受寵。元旦這天,比利時人清早起床後做的第一件事是給動物們拜年。他們會走到牛、羊以及自己的寵物貓寵物狗身邊,煞有介事地向它們問候:「新年快樂!」

義大利新年:年夜摔東西

義大利傳統認為,元旦前夜弄得響聲連天可以驅邪,這樣就可以新年如意。所以當地人在元旦前會不停地放煙花爆竹,還打碎一切可以打碎的東西製造聲響。到了元旦這一天,義大利人家家戶戶都要燃一爐旺火,而且要使其一整天不滅,因為義大利人認為,火來自太陽,元旦斷了火,來年就會不見天日。

墨西哥新年:新年前禁笑

墨西哥人比較奇怪,他們的傳統規定,元旦到來的時候不許笑,以便於獲得好運氣。

西班牙新年:爭著吃葡萄

在西班牙,當除夕夜12點的鍾聲剛開始敲第一聲,人們便爭著吃葡萄,如果能按鍾聲的節奏吃下12顆,便象徵著新年的每個月都平安如意。新年葡萄的每顆還有不同的含意,分別代表「平安」、「和睦」、「避難」、「祛病」等。

按照當地風俗,孩子們在元旦這天罵人、打架和哭啼都是不祥之兆。因此元旦這天,西班牙家長會滿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同時,大多數西班牙人身上會攜一枚金幣或銅幣迎接吉祥。

日本

日本新年按照公歷,在聖誕節之後,由頭年12月27日至翌年1月3日。過年必吃糯米糕。除夕晚上全家團聚吃過年面。元旦早晨,歡聚一堂,先幼後長,依次飲屠蘇酒。據傳,這種酒是用中國三國時代的名醫華陀的配方釀制的。新年飲之,能辟邪氣,去災保健康。飲完屠蘇酒後,吃一種叫「御雜煮」的年糕湯。各家製法不同,風味也不一樣。日本人在「正日」(即元旦當天)這一天,早餐是很豐盛的,吃砂糖芋艿、蕎麥面等,喝屠蘇酒。此後一連三天,則吃素的,以示虔誠,祈求來年大吉大利。

英國

英國的新年慶祝活動大都在除夕之夜舉行,「迎新宴會」,便是其中之一,這種宴會分「家庭宴會」和「團體宴會」兩種,宴會通常從除夕晚上8時開始直至元旦凌晨結束。宴會上備有各種美酒佳餚和點心,供人們通宵達旦地開懷暢飲

西班牙

西班牙人喜愛美食,一年12個月,月月有大飽口福的節日,西班牙有「飽口福,到節日」這樣的口頭語。在新年來臨之際,他們喜吃雞、魚、蝦及水果、蔬菜,並盡量做到品種多樣、豐富多彩,佐餐飲酒以啤酒、葡萄酒為主,講究開懷暢飲、一醉方休,以此迎接一個豐衣足食的新年。午夜來臨,十二點的鍾聲剛開始敲第一響,每個人就開始吃十二顆葡萄,必須在第十響之前把葡萄吃完,這樣,新年就會快樂。

俄羅斯

大多數俄國人喜歡在家過年,一家人難得聚在一起,享用平時難得品嘗的烹調講究、菜餚豐富多彩的「俄國大菜」,男人們這時會痛飲伏特加,女人們也會湊一湊熱鬧,濃烈的伏特加不僅可以溫暖他們的身體,而且還會驅走他們身上、心裡的寒氣,並給他們帶來一個熱辣辣的新年

新加坡

過年時,人們愛吃油炸糯米和紅糖做成的甜年糕。

❻ 關於年夜飯的風俗習慣請最多說5個

1.年夜飯吃什麼?2.有什麼講究?3.為什麼要吃年夜飯?

除夕的之夜,無論相隔多遠,工作有多忙,人們總希望回到自己家中,吃一頓團團圓圓的年夜飯。有時實在不能回家時,家人們也總是為他留一個位子,留一副碗筷,表示與他團聚。這年夜飯也叫「合家歡」,是人們極為重視的家庭宴會。俗話說得好,打一千,罵一萬,三十晚上吃頓飯。

按照我國民間的傳統習慣,年夜飯的吃食很有講究,通常有餛飩、餃子、長面、元宵等等。

新年吃餛飩取其開初之意。傳說盤古氏開天劈地,使「氣之輕清上浮者為天,氣之重濁下凝者為地」,結束了混沌狀態,才有了宇宙四方。再則取「餛飩」與「渾囤」的諧音,意思是糧食滿囤。餃子是我國的傳統食品之一。也稱作扁食或煮餑餑。古來只有餛飩而無餃子。後來將餛飩做成新月形就成餃子了。在唐代吃餃子的習慣已經傳到我國的邊遠地區了。

除夕夜,十二點鍾聲一敲響,就開始吃餃子,因此時正是子時,取其新舊交替,子時來臨之意。

我們對年夜飯的重視,也就是對傳統的重視,對自己身份的認知,《爾雅·釋天》中說:「年者,禾熟之名,每歲一熟,故以歲為名」,把「年」當作收獲的象徵,於是大家聚在一起燒些好東西吃一頓,這種慶祝的活動也就成了年夜飯。

這頓飯更重要的在於一個形式,吃年夜飯時,家家都要有一道菜即全魚,取年年有餘之意。在我國南方,魚是整個宴席的最後一道菜,大家並不是真正的去吃,只是端上來擺擺樣子,留到明年表示日子有富餘。

還有些地區,第一個熱菜就上全魚,直到宴會結束時,大家才象徵性地吃上幾口。除夕魚寄託著人們希望家業發達、年年有餘的美好願望。廣州人的年夜飯桌上通常會有「發財就手」、「發財好市」這樣的意頭菜,不過是件討口彩的事情,但大家還是認真虔誠地做了。

中國之大,各地風俗不盡相同,南方和北方有著明顯的差別:北方除夕夜多包餃子吃,以諧音取「更歲交子」的意思,有的在餃子中放糖,祈求來年生活更甜美;有的則在個別餃子中包一枚錢幣,誰吃到了誰就會在新的一年裡發財。

南方除夕一般是吃元宵和年糕,元宵又叫「湯圓」、「團子」、「圓子」,中間包糖為多,取全家團圓美滿甜蜜之意;年糕由糯米做成,以諧音取「年年高」之意。但這一天,普天下的中國人都不約而同地奔赴了這場盛宴,怎能不教人感動?

年夜飯代表著至高無上,古時的賢明聖祖在年三十這天也會特赦犯人們回家去吃頓年夜飯,因為這頓飯代表著一個人真實活在世上至高無上的權力,對於中國人而言這是無可替代的,前幾年導演張元拍了一部《過年回家》,通過女犯人回家吃年夜飯講述了一個人性寬容的故事,最後電影為張元捧回了一個「人道主義精神獎」。年飯早已超出了「吃」的范圍,年飯桌上的東西,早就不一定非得到過年才有得吃。年飯之意不在飯,而在於那份人與人之間的溫馨。

年夜飯象徵著幸福憧憬,再慘,慘不過楊白勞,但在年三十這天,楊白勞也要給喜兒買條紅頭繩,想辦法張羅著吃頓年夜飯,喜兒那段「爹爹帶回白面來,歡歡喜喜過個年」的唱詞讓我的父輩在憶苦思甜的過程中知道了什麼叫「悲劇的鋪墊」。

年夜飯意味著根本的權力,海外的華人感觸應是最深,印尼曾經禁止華人們慶祝新春,直到印尼前總統瓦希德就任後,取消了華人公開舉行宗教信仰及民俗活動的禁令後,讓印尼華人在隔了30多年後獲准在不受限制下歡度春節,重新體現春節的喜洋洋氣氛,讓這頓年夜飯吃得輕松愜意。

年夜飯就是中國人最內核的向心力,年夜飯的溫情正是這樣一種銘刻在民族的骨頭里,溫暖在一家人的問候中,沸騰在每一個人血脈中的溫情。這種溫情是大年三十母親嘮叨在燈下的叮囑,也是無數的遊子頂著寒風,踏著大雪往家裡趕的執著與真誠。中國人最講至親至情,受「禮儀之邦」的影響至深。但現代社會中很多家庭成員為生計、為發展,各奔東西,平時難得一聚。一起吃頓年飯,一家人酒餚相對,輕言細語,訴說別後離情,生活感悟,該是何等愜意之事!

關東年夜飯:保留古風俗漢滿互影響

我國知名民俗專家曹保明介紹說,年夜飯在除夕的夜晚又稱「團年」或「合家歡」,因為這頓飯以後就要告別舊歲迎來新歲了,所以又稱「分歲」。在古代,人們認為年夜飯還有逐疫、驅邪、健身的作用。因此,年夜飯的特點是全家大團圓的宴會,無論男女老幼都要參加,為了這個團圓,外出的家人或子女都要趕在除夕前返回家來,如果沒能及時趕回來,餐桌上要給未歸人留一個空位,擺一雙筷,表示全家團聚。

年夜飯通常是舊時關東農家中一年內最豐盛的一頓飯,必須要在年三十當天掌廚做出來。滿桌的酒菜中必須要有魚,表示新的一年有餘錢、余糧,一切都很寬裕。還必須有一碗紅燒丸子,表示闔家團圓。根據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

關東老百姓始終有「窮過年,富過年,不吃餃子沒過年」的說法。餃子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出現了,圍繞餃子的起源,民間產生過不同的傳說和故事,但關東人一直崇尚春節的第一頓餃子在除夕夜子時(零點)吃,此風俗遍布關東城鄉,並世代相傳至今。

如今在東北的許多農家,年夜飯依然保持著古時的許多風俗,如吃飯前祭祖,放鞭炮,吃餃子等。但由於近年來年夜飯的吃喝已不重要了,年夜飯早已超出了『吃』的范圍,而在於那份人與人之間的溫馨,它溫暖在一家人的問候和溫情中。既有對即將逝去的舊歲有留戀之情,也有對即將到來的新年懷有希望之意。

重慶土家年夜飯:「扣肉」「灌海椒」不可少

剛進臘月,重慶市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板溪鄉紅杏村農民許文旭家就忙開了。為了准備好這頓年夜飯,一些必不可少的傳統主菜不提前十天半月准備是不行的。其中最主要的當數「扣肉」和「灌海椒」。許文旭說,「扣肉」看似簡單,但要做到真正肥而不膩、嫩滑爽口,是要下一番工夫的。「灌海椒」則是把糯米面拌上作料後填入一個個掏空的海椒中,然後放入鹹菜罐子里封存半個月,到了除夕,拿出來用油一炸就可以上桌了。

土家人之所以重視這兩道菜,是因為以前一年到頭難得吃上幾回肉,糯米也是稀罕東西,因此家家都把這兩道菜當作年夜飯展示手藝的機會,同時也是為了犒勞辛勞了一年的家人。

令人意外的是,海帶還曾一度成為土家年夜飯的主菜。因為以前土家族聚集地區吃鹽巴都困難,醫療條件也差,經常有人因缺碘患上大脖子病。為了給家人補碘,土家人就在年夜飯上一道海帶,以補充人體所需的碘。在當時的條件下,海帶對土家人來說,真可謂「山珍海味」,經常吃根本不可能,因此成了年夜飯上的一道好菜。如今,海帶早已退出年夜飯的「舞台」。

土家人吃過年夜飯後,各家都會燃起一根木柴,大家圍坐聆聽老人講故事,守歲到天亮,名叫「守田埂」,以表達對田地的熱愛。

朝鮮族:「歲酒」和「德固」占據特殊位置

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是我國朝鮮族主要聚居地區,春節也是朝鮮族的傳統的和最重要的節日。朝鮮族的年夜飯有著自己傳統的食品和特色。

朝鮮族的年夜飯豐常豐富,大大小小的盤子七八十個,有的人家甚至達上百個。其中占特殊位置的是『歲酒』和『德固』二種。

春節前夕,記者在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的各鄉村看到,很多朝鮮族村民都在釀造「歲酒」。朝鮮族在年夜飯有喝「歲酒」的習俗。這種酒多在過「歲首節」前釀造。歲首節相當於漢族的春節,「歲酒」以大米為主料,配以多味中葯材,是一種葯酒。用於春節期間自飲和待客,他們認為飲用此酒可以避邪、長壽。

「德固」是一種湯餅,就是將大米面和好蒸熟後,搗成大粘團,再搓成橢圓形圓條,切成薄片,倒入雞、野雞、牛肉湯鍋中,吃時再放些麻油或香油以及紫菜,味美可口。

在年三十那天,朝鮮族婦女都要穿上漂亮的民族盛裝。大多數家庭從一大早就開始做打糕。盡管現在有賣做打糕的機器,但他們還是喜歡用打糕槌自己動手做,因為感覺味道還是不一樣。

除夕夜一家都圍在一起吃年夜飯,是非常幸福的時刻,全家都會守歲通宵達旦。與漢族不同的是,朝鮮族大年夜這頓飯會載歌載舞,伴著朝鮮族古老的伽耶琴和筒簫樂曲迎接新年的到來。

http://www.nianyefan.cn/nyf/12.shtml

http://njbbs.soufun.com/muco~-1~1212/68311498_68311498.htm

❼ 一些國家的春節習俗是什麼(15個就行)

1、越南過春節
新春亮點:越南是世界上少數幾個使用農歷的國家之一,也是少數幾個全國過春節的國家之一,春節是越南民間最大也最熱鬧的傳統節日。和廣州人非常相像的是,花市也是越南春節的重要活動之一。越南人最愛的年花有劍蘭、大麗菊、金橘和桃花。除夕夜零時,電台會播出國家領導人春節講話,節日氣氛達到高潮。隨後人們采一根樹枝回家,這風俗叫「采綠」。在越南語中,「綠」和「祿」同音,「采綠」就是「采祿」,意味著把吉祥如意帶回家。
越南人過春節也有貼春聯習慣。以前春聯用漢字書寫,文字拼音化以後,現在大部分春聯改用拼音文字,每個拼音字是一個方塊,自成風格。另外,越南人也愛在家裡貼上「福」、「雙喜」等字樣和福、祿、壽星的形象,還有各種傳統年畫,表達對新年的美好祝願與嚮往。
新春期間到越南,可以暢游湄公河,欣賞胡志明、美拖市內獨具特色的新年裝飾,感受異國濃厚的新春氣氛。也可以在各地觀賞到別具特色的文娛活動,如越南傳統戲劇、歌舞、雜技、武術、摔跤、舞獅等,還有盪鞦韆、斗雞、斗鳥等民間活動。節日期間,穿上越南旗袍的年輕女子特別美麗。

2、韓國過春節
在韓國,傳統節日很多,四大傳統節日是春節、元宵節、端午節和中秋節,其中春節和中秋節是最重要最盛大的節日之一,法定假日都是三天。
朝鮮半島過春節的文化習俗,據說可以追溯到古新羅時代。韓國春節也在正月初一,韓國人稱為「舊正」,傳統上又稱「元旦」、「元日」、「歲首」, 與我國春節相似。每到除夕,韓國人也是千方百計與家人團聚、共享天倫。春節一大早,舉行「茶禮」,即在宗祠或住宅的廳里擺設年禮、歲酒、年糕片湯等,進行家庭祭祀,這個過程也叫做「祭禮」。然後全家一起吃「歲餐」,歲餐相當於我國大年三十的年夜飯。年飯後,收拾好飯桌,互相拜年,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年糕湯,韓國人認為吃了它就算長了一歲。接著還要「省墓」,即到先人的墓地,擺上祭品,進行祭奠。
初一下午,人們互相走親串友,給親朋好友拜年。如今,更多的人用賀年卡和禮物來互賀春節。春節期間有很多民俗活動,如擲骰子、放風箏、抽陀螺、踏蹺蹺板等。 懸掛「福笊籬」的習俗,至今在一些地方特別是農村,仍很流行。

3、朝鮮過春節
朝鮮也有過春節的習俗,朝鮮管春節叫年節。每年陰歷初一,朝鮮人帶著新的憧憬和期望熱熱鬧鬧地過年,這是一年中最大的民俗節日。為了過年,人們把屋裡屋外收拾得乾乾凈凈,縫制新裝,做特種飯菜。
節日飲食主要有年糕湯、煎餅、江米條、食糖、柿干、松子、柿餅汁、蜜糯湯、米花果兒等。這些節日飲食中不可缺的是年糕湯,人們說每年吃一大碗就長一歲。
每到過年這一天,無論是誰都要互相拜年。凌晨時開始祭祖。祭祖儀式結束後,全家人按輩分依次拜年,然後,到村裡的長輩和老師家拜年。拜年的時候,互相說些萬事如意等吉利的話,表示祝福。這一天,家家愉快地吃應時飯菜。人們把過年的飯菜叫做歲餐,過年喝的酒,叫做歲酒。
過年的飯菜很豐盛,有糕片湯、糯米糕、蒸糕、煎餅類、糖果類、柿餅汁、蜜糯湯、烤肉等。其中,糕片湯是不可缺少的和最有代表性的。過年這天早晨喝的酒叫「屠蘇酒」,是用多種葯材泡製的。喝「屠蘇酒」已成為朝鮮民族過年的一種習慣。
過年,更令人快樂的是男女老少都要參加的各種游戲,有壓跳板、盪鞦韆、滑冰車、踢毽子、和抽陀螺等。抽陀螺在中國玩得也很普遍。目前朝鮮過春節是光有假日沒有什麼供應。每個人根據自家的情況過節。而金正日的生日的2.16和金日成的生日4.15的時候,不但放假,還家家戶戶免費供應酒、肉、糧食等。

4、新加坡過春節
新加坡是個多民族、多元文化的國家,一年中各種民族節日很多。重要的有華人的春節、西方的聖誕節、馬來人的開齋節、印度人的大寶森節、新加坡國慶節。新加坡華人占總人口的75%以上,所以中華傳統的春節是最隆重、最具影響力的節日。
每逢春節,新加坡華人家家戶戶寫春聯、貼福字,屋裡屋外紅紅火火;買年貨、做年菜、除夕吃團圓飯喜氣洋洋;民間也興拜年、祝福、送紅包和壓歲錢,圖個吉利。南洋華人還用獨特的方式來歡慶華人年,那就是一家人歡聚一堂「撈魚生」。「撈魚生」是一種菜式,以生魚條為主食,加以有色蔬菜和水果絲、白芝麻、花生碎,調和五香粉、胡椒粉、醬汁等,裝成一個大盤。「撈魚生」儀式開始時,便由一人發令,其他人一起把大盤中的菜物高高撈起,並齊聲高喊:「撈起,撈起(撈喜),撈到風生水起,一年好過一年」 。「撈魚生」帶有吉祥的意味,祈求來年好運,能發大財。一份考究的魚生,價值新幣千元以上。我多次品嘗過這種既當菜又當飯的魚生,確有其特色,但並無當地人那份興致和著迷。
春節的市場上張燈結綵,人山人海,一派繁忙景象。特別是牛車水(唐人街)更是大量出售華人風味食品,中國民族服飾和林林總總的吉祥物。那裡鑼鼓喧天,舞龍隊、舞獅隊盡情表演。一年中唯有春節這一天,這里可以燃放煙花炮竹,節日的氣氛非常濃郁。
「春到河畔迎新年」 是每年春節活動的重頭戲,舉行的地點是濱海灣。在那裡春節期間有各種文藝演出,有各式雜貨市場,有中華各地特色小吃,還有迎新燈展,並在新加坡河兩岸燃放大型煙花。2012年春節還展出70多手工扎制的巨龍形彩燈,四川成都的燈彩,廣西民俗文化表演,還有LED舞龍隊,都是新的亮點。一年一度的妝藝大遊行,往年都在烏節路等鬧市區舉行,今年移至新加坡河進行水上大遊行,載歌載舞如同揚州古運河花船表演,不知哪個更加出色。
聞名遐邇的新加坡風景區聖淘沙,新春花會已經開幕,100萬株花卉竟相綻放,奼紫嫣紅,爭奇斗艷,美不勝收,這可算是熱帶雨林的南洋島國春節展示的一大特色。

5、馬來西亞過春節
馬來西亞過春節習俗與中國大致相同,由於當地華人多來自福建,受閩南文化影響,人們過春節一定要買鳳梨(菠蘿),閩南語「鳳梨」與「旺來」諧音,鳳梨就成了春節的吉祥水果。節日期間人們相互拜年時,喜歡帶一些橘子,進門送給主人,橘與「吉」諧音,象徵大吉大利。
放鞭炮是過春節的標志。這兩年馬來西亞政府宣布解禁燃放鞭炮,給每年歡慶農歷新年的華人一個大喜訊。於是,從歲末除夕到大年初一,即使到了元宵節,大街小巷到處爆竹連聲,此起彼伏。孩子們歡樂地爭執著,誰放的爆竹最響亮,誰放的煙花最美麗;而這嘰喳爭論的童稚聲,總被連綿不絕的鞭炮聲所淹沒。

6、印度尼西亞過春節
臨近傳統節日春節,印度尼西亞彌漫著濃郁的節日氣氛。首都雅加達的商場超市掛滿了大紅燈籠和中國結,有些商場還搭起了販賣中國傳統臘肉乾、應子梅等的臨時攤位,紅蠟燭、紅年糕、各式各樣的紅色佩飾以及大紅喜字令人目不暇接。
在班芝蘭一帶的唐人街,造型各異的各類鞭炮品種齊全,年糕專賣店的貨架上擺滿了各類年糕,糖果店裡的巧克力、蜜餞、開心果、瓜子、花生、山楂、梅子等一應俱全,紅梅、金橘等印尼華人春節必備的裝飾品銷路也格外地好。
除夕當天,人們要到廟堂進香祈禱,希望一年健康平安、萬事如意。除夕夜,大多華人都會聚集在老人家裡吃團圓飯,家中年長者接受兒孫們的拜年,老人則向晚輩發放紅包,然後兒孫們與老人合影,之後是全家聚餐。直到深夜,晚輩們才告別老人,各自回家。
印尼華人過春節的另一特色是公益色彩濃。各華社團體、宗親會、互助會和廟堂組織獻血、分發食品等社會公益活動,希望所有人都能過一個美滿幸福的春節。

❽ 每個國家過春節的習俗

1.韓國

韓國雖然在春節期間也貼春聯,但是韓國的春聯不同於我國的紅底黑字而是白底黑字的,而且中國一般在臘月二十八,二十九那天貼春聯,而韓國在立春那天貼春聯;

除夕夜裡守歲,有別於中國用鞭炮震懾年獸的故事,韓國則是為防一種名為夜光鬼的怪獸,傳說這種怪獸喜歡偷走住戶的鞋子,一旦他的鞋子被偷走,那麼新的一年他的好運也被偷走了。但夜光鬼喜歡數數,所以他們會在自家院子里放上竹簍等眼多的物品來保護 「鞋子」;

韓國春節也會祭祀祖先,包壓歲錢等,但是不同中國統一紅色的紅包,韓國的紅包五顏六色,其中最常見的是白色;

韓國春節會穿上傳統的韓服,喝年糕湯和辣白菜象徵新的一年團團圓圓。

❾ 請問印尼的新年有什麼習俗

印尼的新年習俗:每年伊斯蘭教歷9月,全國伊斯蘭教徒都要實行白天齋戒禁食,齋月後第一天便是開齋節(日期在公歷二三月間)。開齋節前夕,伊斯蘭教徒要進行慈善捐贈活動。節日法定只放假一天,但實際上一般都要放假三天以上,有的單位甚至放假一周以上。開齋節前夕的晚上是個不眠之夜,各清真寺整夜念長經,誦經聲通過高音喇叭傳到四面八方。
印度尼西亞是一個多民族、多宗教的國家。世界三大宗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和佛教在這里都有較多的信奉者,民間還盛行拜物教。由於其歷史上曾受到印度、中國、阿拉伯等多種文化的影響,加之大小島嶼分布范圍較廣,居民交流不便,印尼各地文化、習俗差異較大,種類繁多。

❿ 各國過年風俗 中英文版

1、越南

越南人有一個習俗叫「采綠」,在新年時將一根樹枝帶回家,因為「綠」和「祿」同音,「采綠」就是代表「采祿」,有把吉祥帶回家的意思。

"Pickinggreen",whenthenew yearwill beabranchhomebecause"green"and"Lu"sound,"Pickinggreen"means"PickingLu",meaningauspicioushome.

2、馬來西亞

很多馬來西亞的華人來自福建,受閩南文化影響,他們過年時會買鳳梨,因為閩南語「鳳梨」與「旺來」同音,寓意有興旺的新一年。

AlotofMalaysia'sethnicChinesefromFujian,,,becauseTaiwanese"pineapple"and"mong"homonyms,which impliesaprosperousnewyear.

3、印尼

印尼華人有一個「七菜風俗」,會烹炒蔥、大蒜、韭菜、芹菜、春菜等七種蔬菜,寓意來年順風順水,如意吉祥。

IndonesianChinesehavea"seven-vegetablecustoms",will becookingFriedonions,garlic,leeks,celery,Springvegetables,such assevenkinds ofvegetables,which impliesthatrunSmoothfor thecoming year,allauspicious.

4、新加坡

新加坡人在農歷新年會吃「撈魚生」。這道菜會把魚和蔬菜分別盛在碟子里,然後各人用筷子把魚片、配菜高高地撈起來拌勻,這樣新一年就會風生水起、步步高升。

SingaporeansringtheChineseNew Yeareating"fishSashimi".,respectively,andeachfish,,thisnewyearwillbeto blossom,rise higher.

5、韓國

韓國人喜歡在新年時到親朋好友家中玩游戲,如擲骰子、抽陀螺等。另外,韓國人在新年大多會送實用的家居用品而不是送紅包。

Koreansloveinthenew yeartofriends and relativeshousetoplaythegame,such asdice,spinning, andso on.In addition,mostof theKoreansintheNew ared envelope.

閱讀全文

與印尼華人過新年喜歡吃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塔是從哪裡傳入中國的 瀏覽:47
伊朗死的是什麼級別 瀏覽:150
印尼巴士什麼時候更新 瀏覽:580
英國外國人什麼工作多 瀏覽:633
中國最早村莊是哪個 瀏覽:361
印度多少個少數民族服裝 瀏覽:266
脫歐如何投資英國 瀏覽:862
義大利阿利卡灶具怎麼樣 瀏覽:242
葡萄牙跟伊朗怎麼買 瀏覽:377
在印度為什麼不能玩手機 瀏覽:102
為什麼海灣國家和伊朗不和 瀏覽:982
如何理解中國道路1000字 瀏覽:702
越南生蚝一般多少錢 瀏覽:424
印度口罩庫存多少 瀏覽:38
去越南辦健康證需要多少錢 瀏覽:498
伊朗怎麼惹美國了 瀏覽:384
越南首都是哪個人的名字命名的 瀏覽:749
越南掏耳朵服務多少錢 瀏覽:40
看中國如何超越世界 瀏覽:884
為什麼罵印尼 瀏覽: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