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印尼人什麼時候過春節
印尼華人過春節的日期跟中國的一樣,不一樣的是法定假日就年初一那一天,而且通常如果碰到周末就沒有補假,部分華人企業會給員工放假,一直到年初三或者初四才上班!
㈡ 印尼人的生活情況怎麼過
印尼也有原始部落,
生活在森林裡的人,
多是在樹冠上搭房子住下。
㈢ 印尼的習俗與禁忌,詳細些
印尼是一個多民族、多宗教的國家,歷史上受中國、印度、中東、西方國家等多種文化的影響,加之島嶼分散,居民交流不便,使各地文化習俗差異較大,種類繁多。中國企業和人員要充分尊重當地居民的宗教信仰和各種民風民俗,做到入鄉隨俗,按照當地的禮儀標准開展社會交往活動。
民族、語言和宗教
民族:根據印尼政府公布的數字,印尼有300多個民族,其中爪哇族占人口總數的45%,巽他族佔14%,馬都拉族佔7.5%,馬來族佔7.5%,華人約占人口總數的5%,超過1000萬人。華人在印尼商貿和工業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
語言:印尼有200多種民族語言,官方語言為印尼語(Bahasa Indonesia)。
宗教:印尼約87%的人信奉伊斯蘭教,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國家,其中大多數是遜尼派。6.1%的人信奉基督教新教,3.6%的人信奉天主教,其餘的人信奉印度教、佛教和原始拜物教等。
習俗禮儀
【服飾禮儀】印尼人在衣著上總體比較保守,在公開場合人們服裝普遍十分得體。男性在辦公時通常穿著統一工裝或穿長褲、白襯衫並打領帶。長袖蠟染衫(當地稱「巴迪衫」)為印尼國服,在多數正式場合都可以穿著。婦女在辦公室穿裙子和有袖的短外套,並避免色彩過於鮮艷。如果參觀廟宇或清真寺,不能穿短褲、無袖服、背心或比較裸露的衣服。進入任何神聖的地方,一定要脫鞋。在巴厘島,進入寺廟要在腰間束腰帶。
【儀態禮儀】在印尼,當人們坐下來時,兩腿不能交叉,如果非要這樣做,要把一條腿的膝蓋放在另一條腿的膝蓋上面。在巴厘島,坐下時兩腿要平放在地板上。在印尼,打呵欠要用右手將嘴遮住,否則是不禮貌;不要嘲笑別人的錯誤,也不能模仿任何人的動作,否則會傷害他們的感情;不要在街上或走路時吃東西,也不要用左手與人握手、觸摸別人;與人談話或進入別人家,都要摘下太陽鏡。
【相見禮儀】印尼人友善且容易接近。在社交場合與客人見面時,一般習慣以握手為禮;在作正式介紹時,對稱謂要多加註意,多數中間階層的印尼人有兩個名字,而許多下層人民只有一個。富有者通常都有很長的姓和名,通常只選用一個短名和首字母縮寫名。在稱呼人時,只能使用他們的第一個姓,不能使用第二個。
【餐飲禮儀】印尼人飲食習慣上以大米為主食,副食品主要有魚、蝦、牛肉等,伊斯蘭教徒忌食豬肉。印尼人習慣吃西餐。由於受當地華人的影響,他們普遍喜歡中餐。除在官方場合有時使用刀叉外,一般都習慣用右手抓飯。他們在用餐時,有邊吃邊喝涼開水的習慣,也愛喝葡萄酒、礦泉水等,一般不喝烈性酒。
【商務禮儀】印尼人特別注重送名片。初次相識,客人應把自己的名片送給主人,名片文字用英文。印尼人喜歡平和的聲調、不擺架子的姿態和尋求一致的良好願望,與他們談判應態度謙遜些並放低聲音。拜訪印尼商人時最好帶上禮物,收下禮物即意味著承擔了某種責任;對別人送的禮品要欣然接受,但不要當面打開包裝。印尼商人喜歡宴請,作為客人,在回國前應以相同標准回報他人一次。
【主要禁忌】印尼人忌諱用左手傳遞東西或食物;忌諱有人摸他們孩子的頭部,那會被認為是缺乏教養的行為;忌諱老鼠和烏龜;與印尼人交談應避開政治、宗教等話題。
㈣ 印尼人最忌諱什麼有什麼需要注意的風俗習慣中國人去了印尼需注意什麼
印尼人的忌諱和需要注意的風俗習慣有:
1、切忌摸小孩的頭,如果你撫摸他的頭,對方一定反臉相向。
2、在印尼,進行裸體太陽浴是非法的。
2、交談應避開政治、宗教等話題。
3、和別人談話或進別人家裡都要摘下太陽鏡。
4、拜訪印尼商人時要帶上禮物,收下禮物即意味著承擔了某種責任。
5、進入聖地特別是進入清真寺,一定要脫鞋。參觀廟宇或清真寺,不能穿短褲、無袖服、背心或裸露的衣服。進入任何神聖的地方,一定要脫鞋。在巴厘,進入寺廟必須在腰間束腰帶。
6、印尼人忌諱夜間吹口哨,認為它會招來游盪的幽靈和挨打。
7、印尼人大多數信奉伊斯蘭教,所以不可以用左手拿東西給他們。
8、忌諱吃豬肉食品,忌飲烈性酒,不愛吃海參,也不吃帶骨帶汁的菜和魚肚等。
㈤ 印尼的風俗習慣有哪些,
一、飲食
印尼禁食豬肉、禁酒。印尼人喜食辛辣和油炸食品,調味時喜加多種香料。民眾吃飯用右手抓食,宴會上則使用刀、叉。
二、服飾
印尼民族服裝「巴迪」(Batik)衫是由傳統的蠟染布製成,被稱為「國服」。正式場合中男士可上身著長袖巴迪襯衫,下著深色褲子。女士通常著巴迪或其他布料的套裝。
三、禮儀
在公共場合,提倡女士優先。男士遇到女士通常不主動握手,若對方伸出手,可以輕握。認為左手不潔,不用左手接受禮物或遞交物品。印尼人視陌生人觸摸自己的頭部為粗魯無禮的行為。
(5)印尼農村人怎麼過冬擴展閱讀
入境印尼須知:
外國遊客入境時須填寫海關申報表申報攜帶的物品,除外交人員外,遊客的隨身及托運行李必須通過海關的X光機檢查。根據印尼海關和檢疫的規定,外國遊客隨身攜帶的免稅個人用品,總價值不超過500美元/人,每位成人享受200支香煙或25支雪茄或100克煙葉、1升含酒精飲料的免稅待遇。
入境攜帶超過1億印尼盾現金、動植物及其製品、影片、錄像帶、唱片等需申報。如被查獲未申報將被視為違反規定,當事人將被依法處以罰款或物品沒收。毒品、槍械、利器、子彈、炸葯、色情書刊等禁止攜帶入境。
㈥ 印尼人冬至吃什麼
印尼沒有冬至,但印尼華人也會過冬至,也會吃湯圓。
12月22日是印尼的母親節,所以印尼本地人應該不知道冬至,有的話可能是在中國有留學過或者是了解中國的吧
㈦ 原始人怎麼過嚴寒冬天的
穴居洞穴,或者茅草屋,樹洞等為原始人提供了主要避寒地點,身體保暖當然可以用獸皮毛,草葦等披蓋遮擋。後期原始人懂得用火也起到了很關鍵作用。還有很重點的,現在發現的原始人生活遺跡一般都出現在較溫暖地區,沒有在現在東北和嚴寒地區發現過。
(7)印尼農村人怎麼過冬擴展閱讀:
原始人種類:
1、早期猿人
早期猿人是最早的完全形成的人。現在所知的最早的早期猿人的化石是於1974-1975年在坦尚尼亞北部伽魯西河流域的拉托利地層發現的。
發現物主要是上下頜骨和牙齒,經測定,其年代在380-360萬年前之間。但在同地層中未發現石器。1972年,在東非肯亞特納湖東岸的庫彼弗拉發現了一個人類的化石頭骨。編號為「KNM-ER1470號人」(肯亞國家博物館古人類化石登記號)經測定約在300-270萬年前之間。
2、晚期猿人
晚期猿人的學名叫直立人。我國學者習慣上把他們叫做猿人,他們生存在距今約200萬年前。目前已發現的晚期猿人化石主要有我國的元謀人、藍田人、北京猿人,印度尼西亞的莫佐克託人、直立猿人、阿爾及利亞和摩洛哥的阿特拉人(毛里坦人),坦尚尼亞的舍利人,德國的海德堡人等。
3、早期智人
早期智人也稱古人,生存於30-20萬年前,最早的早期智人化石是1856年在德國杜塞爾多夫城附近尼安德特河谷的一個洞穴里發現的,被定名為尼安德特人(簡稱尼人)。
尼人生存於30-20萬年前,人類學家把他作為早期智人的代表,早期智人在亞、歐、非三洲都有發現,如在亞洲有印尼的昂棟人、中國的丁村人、長陽人、馬壩人等。在歐洲有南斯拉夫的克拉皮納人、法國的聖沙拜爾人等。在非洲有布羅肯人、薩爾達納人等。
4、晚期智人
晚期智人又稱新人,約生存於9.2萬-1萬年前,其化石最早於1868年在法國的克羅馬農洞穴發現,被定名克羅馬農人,此後,除南極外,晚期智人的化石在其他各洲均有發現。
如在亞洲有中國的山頂洞人、資陽人、河套人等,印尼的瓦賈克人、馬里的阿塞拉人等,在歐洲有義大利的格里馬狄人、德國的阿爾法盧人、馬里阿塞拉人等,在美洲有墨西哥的特佩克斯潘人、美國的明尼蘇人等。在澳洲有凱洛人和芒戈人等。
美洲的居民大約是在5萬年前從亞洲北部經白令海峽來到美洲的。澳洲居民大約是在4-3萬年前從東南亞進入澳洲的。晚期智人的眉脊幾乎消失,前額升高,臉和下頜向後退縮,頦部明顯,腦容量平均達到1400毫升,他們的體質形態已經和現代人沒有多大差別。
㈧ 村裡人過冬的時候,大多會通過哪幾種方式取暖
煤球爐,不管南方還是北方沒有人不知道,過去每個家庭做飯燒水全靠這個東西,有些地方燒蜂窩煤,有些地方直接燒炭塊或者煤塊,圍著爐子坐下,上面放上兩個紅薯,再烤個饅頭,感覺好得不得了。暖氣片,其實就是在自己家中布置一個小型的暖氣管道,使用一個小型鍋爐就可以享受到和城市一樣的取暖效果了,在很多北方丘陵地區是近些年新建民房中,比較常見的取暖方式,不過它同樣需要使用煤炭,而且量還比較大。 而農村是非常自由,取暖方便、簡單、快捷、靈活,一般因地制宜,因家而宜,雅俗皆宜。
㈨ 印尼氣候容易被中國人適應嗎
印尼主要是熱帶雨林之類的氣候,高熱高濕。中國氣候分布很廣,來自相同氣候地區或相近氣候地區的人比較容易適應,比如提到的中國人如果是來自中國熱帶氣候地區(廣西、廣東、海南、台灣等)應該還是比較容易適應的,反之如果來自中國低溫、乾旱半乾旱內陸地區的人適應比較困難。
㈩ 冬季農村人怎麼取暖
生活好了,取暖設施也高大上起來,空調用著挺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