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印度,荷蘭,西班牙的牛和中國的牛有什麼不一樣
印度,荷蘭都是無事可做的牛,西班牙的牛是全身精力盡付狂暴的戰爭。而中國牛是默默地工作,平心靜氣。
⑵ 印度尼西亞有什麼特產
印度尼西亞的特產有:
1、燕窩
按採摘地點分為屋燕、洞燕。洞燕在山洞中採摘,現因產量稀少和環保呼聲日益高漲而逐漸被屋燕所取代。屋燕在燕屋中採摘,金絲燕仍是野生,清晨外出覓食,傍晚歸來。
2、向天果
向天果是屬於楝科植物,盛產於南太平洋最潔凈,受污染最少的索羅門群島與斐濟島。因其果實向天生長而得名。樹高約30公尺至40公尺,須經15年生長才能結果收成;屬堅木類,葉對生,由開花到果實成熟過程漫長,約為9至12個月,但果實產量少,果實外形奇特,成直立圓錐形,底寬頭尖向上,故有此名。向天果果仁味苦,澀,果實灰褐色,外殼有五縱裂條紋,果長約15公分,成熟時即乾裂並將種子拋離,種子有薄膜,能隨氣流分散各處。
3、貓屎咖啡
它是由麝香貓在吃完咖啡果後把咖啡豆原封不動的排出,人們把它的糞便中的咖啡豆提取出來後進行加工而成。該咖啡產於印度尼西亞,是目前世界上最貴的咖啡之一,每磅的價格高達幾百美元。麝香貓吃下成熟的咖啡果實,經過消化系統排出體外後,由於經過胃的發酵,產出的咖啡別有一番滋味,成為國際市場上的搶手貨。
(2)印尼什麼樣的牛擴展閱讀
印度尼西亞的美食
印尼地處熱帶、不產小麥,所以居民的主食是大米、玉米或薯類,尤其是大米更為普遍。大米除煮熟外,印尼人喜歡用香蕉葉或棕櫚葉把大米或糯米,包成菱形蒸熟而吃,稱為「克杜巴」。印尼人也喜歡吃麵食、如吃各種面條、麵包等。
印尼是一個盛產香料的國家,印尼製作菜餚喜歡放各種香料,以及辣椒、蔥、姜、蒜等。因此印尼的特點,一般是辛辣味香。印尼人喜歡吃「沙爹」、「登登」、「咖喱」等。「沙爹」是牛羊肉串。
印尼盛產魚蝦,吃魚蝦也很講究。除了煎、炸之外,有的魚開膛後,在魚肚裡塗上香料和辣醬,然後烤熟吃。吃蝦時,把活蝦放在玻璃鍋內,倒上酒精、點上火,蓋鍋蓋,片刻便把活蝦煮熟,然後蘸辣醬吃。
⑶ 犀牛是牛嗎
一、犀牛 是陸生動物中最強壯的動物之一。約6千萬年前犀牛就已出現,現在世界上共有黑犀牛、白犀牛、印度犀牛、蘇門答臘犀牛和爪哇犀牛等5種。而這五種犀牛都屬於《華盛頓公約》附錄:一類保護動物。
外形特徵
[編輯本段]
它們體長2-4米,重1000-3600公斤,是第二大陸生動物。犀牛腳短身肥,皮厚毛少,眼睛小,角長在鼻子上,白犀的角最長可達158厘米,一般為60-100厘米。它們膽小,愛睡覺,喜群居,小牛犢十分依戀母親。犀牛的皮膚雖很堅硬,但其褶縫里的皮膚十分嬌嫩,常有寄生蟲在其中,為了趕走這些蟲子,它們要常在泥水中打滾抹泥。有趣的是有一種犀牛鳥經常停在犀牛背上為它清除寄生蟲。因為人類的大肆捕殺,犀牛的數量已經非常稀少,目前被列為國際保護動物。
犀牛有異常粗笨的軀體,短柱般的四肢,龐大的頭部,全身披著鎧甲似的厚皮,吻部上方長有單角或雙角,頭兩側生有一對小眼睛。它們雖然軀體大,相貌醜陋,卻是些膽小無害、不傷人的動物。一般來說,他們寧願躲避而不願戰斗。不過他們受傷或陷入困境時卻異常兇猛,往往盲目的沖向敵人。
犀牛由於皮膚鬆弛,皮下脂肪發達,故有許多褶皺,褶皺里鑽進不少寄生蟲,全靠一種小小的犀牛鳥為它"醫治"。若是發現什麼特殊情況,犀牛鳥會驟然起飛,大聲啼叫,似乎在向犀牛報警:"朋友,注意!朋友,注意!"。
犀牛四歲成熟,每胎產一仔,一生也只能生5--6胎,故而繁育稀少,其壽命可長達50年以上。
犀角是名貴的中葯
氣味 :苦、酸、咸、寒、無毒。
主治 犀角:1、吐血不止。用鵝肝或鴨肝、犀角、生桔梗一兩為末。每服二錢,酒送下。
2、小兒驚 (嚼舌,翻眼,不知人事)。用犀角磨水取濃汁服下,立效。服犀角末亦可。
3、消毒解熱。用生犀角尖,磨水取濃汁,頻頻飲服。
4、下痢鮮血。用犀角、地榆、生地黃各一兩,共研為末,加蜜煉丸,如彈子大。每取一丸,加水一升,煎至五保,去渣,溫服。
附方 犀牛是世界上稀有的動物,所以犀牛角貨源很少。現在臨床上用水牛角作為犀牛角的代用品,據說兩葯的療效很相近,請參閱中國醫學科學院葯物研究所編的《中葯志》。
種群現狀
[編輯本段]
有17500隻犀牛生活在非洲及亞洲的野外,1200隻在動物園養殖。現存的5種犀牛中,其中3種處於絕種的邊緣,其餘2種也將絕種。
非洲犀牛
黑犀牛:3100隻在野外(1800年有100萬只),250隻在動物園
白犀牛:11670隻在野外,780隻在動物園
亞洲犀牛
印度/尼泊爾犀牛:2400隻在野外,140隻在動物園
爪哇犀牛:60隻在野外,動物園目前沒有
蘇門答拉犀牛:300隻在野外,13隻在動物園
犀牛是最原始的哺乳動物之一。犀牛的身體就像一個大盔甲,最長達超過4米,重達6噸。犀牛是有蹄動物,前腳和後腳都有3個趾頭。一般來說犀牛都是灰色或棕色,而且大部分犀牛都沒有毛發。
犀牛最大的特點是它們的角。種類的不同,長角的數量也不同。非洲的白犀牛和黑犀牛都有兩只角,而亞洲只有蘇門答拉犀牛有兩只角,其餘的兩個品種都只有一隻角。犀牛角從皮膚中長出來,質地很硬,每年可以長7.6厘米。
非洲犀牛中體型最大的是白犀牛。白犀牛並不是白色,而是跟黑犀牛的顏色一樣,這個名字是從南非白人語言中的「weit」一詞錯譯過來,本來是寬的意思。雄性白犀牛可以長達超過4米,重達6噸。相比較而言,黑犀牛的體型要小很多。在亞洲犀牛中,印度犀牛最大,而唯一有毛的蘇門答拉犀牛最小。
有時候,我們可以看到10來只白犀牛在一起,但是其他種類的犀牛都是單獨活動的。除了交配季節或母犀牛伴幼犀牛。犀牛對幼仔保護至極。母犀牛通常都比較溫順,但當它們跟幼仔在一起時會因為一點點刺激而發起攻擊。犀牛近距離奔跑的速度可以達到45公里每小時,更能在很小的空間急速轉彎。
[font size=2]
生長繁殖
[編輯本段]
[/font]
母犀牛每3到4年生一隻小犀牛,孕期為18個月。小犀牛重達100磅。
犀牛利用聲音來交流。它們用鼻子哼、咆哮、怒號,打架時還會發出呼嚕聲和尖叫聲。公犀牛和母犀牛在求偶時都會吹口哨。犀牛眼睛很小而且近視,但卻有犀利的聽覺和嗅覺。
分布范圍
[編輯本段]
所有這5種犀牛都生存在非洲和亞洲溫暖區。
白犀牛和黑犀牛都生活在非洲的大草原。黑犀牛過去生活在撒哈拉沙漠南部的非洲地區。如今它們卻分散在非洲中部,南部和東南部。白犀牛主要生存在南部非洲,只有一小部分在非洲中部和東部。
而爪哇犀牛則以茂密的東南亞熱帶雨林為家。它們過去生活在從由中國西南到孟加拉再到印尼的大片地區,如今只能在越南和印尼的爪哇島發現它們的蹤跡。而蘇門答拉犀牛也只剩下小部分生活在馬來西亞半島和印尼的蘇門答拉。印度犀牛則生活在印度和尼泊爾的保護區,而獨角犀牛生存在沼澤叢林。
生活習性
[編輯本段]
犀牛都是草食動物。盡管白犀牛和黑犀牛都以非洲大草原的牧草為食,但它們的飲食方法卻大相徑庭。白犀牛的上唇很寬,可以吃矮小的草;而黑犀牛的唇比較突出,能採集嫩枝再用前臼齒咬斷。正是由於這兩種犀牛的飲食方法有區別,它們才可以共同生活在非洲大草原上。
印度犀牛除了以草為主食,還吃一些水果、樹葉、樹枝和稻米。爪哇犀牛吃小樹苗,矮灌木和水果。蘇門答拉犀牛主要在晚間進食,它們吃藤條、嫩枝和水果。
生存威脅
造成犀牛日益減少的原因有盜獵,棲息地的消失和種群的分離。
盜獵
犀牛的最大威脅是人類。由於國際市場還是對犀牛角有所需求,盜獵者因此可獲得非常高的經濟利益。在中國大陸、台灣、韓國和一些東亞國家,犀牛角被製成傳統葯材。阿拉伯國家把犀牛角看作社會級別的象徵;在葉門和阿曼,犀牛角被用來製作儀式上使用的匕首手柄。
在整個80年代,許多盜獵者為了利益不惜任何手段,黑犀牛的數量因此而銳減。從1981到1987年,95%的坦尚尼亞黑犀牛倒在了盜獵者的槍下,數量從3000減到100隻。由於市場日漸興旺,犀牛總是會處於盜獵的威脅之下。
棲息地的消失
由於人口的增長,犀牛的棲息地日益縮小。在亞洲,因農業和人類定居而對雨林的破壞也正在大幅度地摧毀犀牛的棲息地。
種群的分離
人類占據了越來越多的林地,犀牛群特別是亞洲犀牛,被村莊和農場分離。這導致很小部分的犀牛群獨自生活和近親繁殖,基因弱化和出生缺陷。
相關法律
為了挽救面臨絕種的犀牛,1973年白犀牛和亞洲犀牛都被列入《國際野生物貿易公約(CITES)》附錄一中。黑犀牛直到1977年才被列入。這些行動雖然終結了對犀牛的合法交易,但是黑市交易卻變得興旺起來。
[font size=2]
保護級別
[編輯本段]
[/font]
1993年,中國國務院頒布禁令,禁止使用犀牛角。中國境內並沒有犀牛,因此沒有犀牛種類被列為國家級保護動物。但是作為《國際野生貿易公約》的成員國之一,中國始終支持禁止任何犀牛製品交易的禁令。
*決不購買任何由犀牛製成的產品,包括犀牛角製作的葯材和雕刻品。
*使用替代品:
水牛角的化學成分與犀牛角一樣,有同樣的療效。
阿司匹林等人工合成物質也已經被廣泛地使用。
*告訴朋友和家人犀牛生存的威脅
*減少,再利用,循環利用
*適當處理化學製品和其他垃圾,不要造成污染
*在我們的「全球野生動物保護誓言」上簽名,並轉告朋友和家人
*加入我們的志願者隊伍
二、3d 軟體——Rhino
Rhino是是美國Robert McNeel & Assoc.開發的PC上強大的專業3D造型軟體,它可以廣泛地應用於三維動畫製作、工業製造、科學研究以及機械設計等領域。其設計團隊是原ALIAS Design Studio設計程序師,其Beta測試版即推出以來,歷經一年半的測試,是有歷以來態度最嚴謹的網上測試。它能輕易整合3DS MAX 與Softimage的模型功能部分,對要求精細、彈性與復雜的3D NURBS模型,有點石成金的效能。能輸出obj、DXF、IGES、STL、3dm等不同格式,並適用於幾乎所有3D軟體,尤其對增加整個3D工作團隊的模型生產力有明顯效果,故使用3D MAX、AutoCAD、MAYA、Softimage、Houdini、Lightwave等3D設計人員不可不學習使用。
Rhino,又叫犀牛,是一款超強的三維建模工具,大小才幾十兆,硬體要求也很低。不過不要小瞧它,它包含了所有的NURBS建模功能,用它建模感覺非常流暢,所以大家經常用它來建模,然後導出高精度模型給其他三維軟體使用。
Rhino3D NURBS(Non-Uniform Rational B-Spline) 非均勻有理B樣條曲線。是一個功能強大的高級建模軟體;也是三維專家們所說的——犀牛軟體。Rhino是由美國Robert McNeel公司於1998年推出的一款基於NURBS為主三維建模軟體。其開發人員 基本上是原Alias(開發MAYA的A/W公司)的核心代碼編製成員。當今,由於三維圖形軟體的異常豐富, 想要在激烈的競爭中取得一席之地,必定要在某一方面有特殊的價值。因此Rhino就在建模方面向三維 軟體的巨頭們(Maya,SoftImage XSI,Houdini,3DSMAX,LightWave等)發出了強有力的挑戰。 自從Rhino推出以來,無數的3D專業製作人員及愛好者都被其強大的建模功能深深迷住並折服。 首先,它是一個「平民化」的高端軟體:不象Maya,SoftImage XSI等「貴族」軟體,必須在Windows NT或Windows 2000,Windows XP,甚至SGI圖形工作站的Irix上運行,並且還要搭配價格昂貴的高檔顯卡; 而Rhino所需配置只要是Windows 95,一塊ISA顯卡,甚至一台老掉牙的486主機即可運行起來。 其次,它不象其它三維軟體那樣有著龐大的身軀,動輒幾百兆;而Rhino全部安裝完畢才區區20幾 兆。因此,著實的詮釋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這一精神.並且由於引入了Flamingo及BMRT等渲染器,其圖像 的真實品質已非常接近高端的渲染器.再次,Rhino不但用於CAD,CAM等工業設計,更可為各種卡通設計,場景製作及廣告片頭打造出優良 的模型。並以其人性化的操作流程讓設計人員愛不釋手,而最終為學習SolidThinking及Alias打下一個 良好的基礎。總之;Rhino3D NURBS犀牛軟體是三維建模高手必須掌握的、具有特殊實用價值的高級建模軟體。
從設計稿、手繪到實際產品,或是只是一個簡單的構思,Rhino所提供的曲面工具可以精確地製作所有用來作為渲染表現、動畫、工程圖、分析評估以及生產用的模型。
Rhino可以在Windows系統中建立、編輯、分析和轉換NURBS曲線、曲面和實體。不受復雜度、階數以及尺寸的限制。Rhino也支援多邊形網格和點雲。
不受約束的自由造形3D建模工具 以往您只能在二十至五十倍價格的同類型軟體中找到這些工具。讓您可以建立任何可以想像的造形,同時也完全符合設計、快速成形、工程、分析和製造從飛機到珠寶所需的精確度。
與目前非常流行的3D自由體建模工具「MOI3D自由設計大師」無縫結合,更可與建築界的主流概念設計軟體——SketchUp建築草圖大師兼容,給建築業界人士提供了一種自由體建模的優秀工具。
參考資料:http://www.xuexiniu.com
http://www.rhino3d.com.cn
http://www.moi3d.com.cn
荒誕派戲劇:
《犀牛》是尤奈斯庫的代表作。作品圍繞小公務員貝蘭吉的一場荒誕奇遇展開。貝蘭吉是一個社會下層人物。他對生活不滿,對未來感到茫然,時常有一種莫名其妙的恐懼感、孤獨感,但能保持獨立人格。犀牛剛剛在生活中出現,人們深為驚訝,或高談闊論,或漠然置之。一旦演變犀牛成風,追隨者又絡繹不絕。這種異常的突變反而使貝蘭吉頭腦清醒起來,他一邊掙扎,一邊反抗,決不隨波逐流。然而,貝蘭吉對「犀牛化」現象的反抗畢竟是悲觀 的、無能為力的,他的孤單的悲鳴和無力的掙 扎也並非人類的真正出路。劇本通過人蛻變為犀牛,揭示了西方社會現實中的異化現實,以及人格喪失、精神墮落帶來的社會災難。
《犀牛》在藝術上不同於一般的荒誕戲劇, 它有完整故事情節,有矛盾沖突,也有高潮與結局,但題材是超現實的,內容是荒誕的。作者採用以假亂真的寫真手法,通過藝術虛構,使劇中的故事顯得真實可信,收到了極好的藝術效果。
⑷ 東南亞哪些國家有溪牛
東南亞馬來西亞,尼泊爾,印度尼西亞,越南等國都有犀牛
⑸ 印度的牛象徵著什麼樣的人
印度並存著各種教派。印度教的信徒約占總人口的82%,他們把牛奉為「神」,稱為「神牛」。
⑹ 世界各國動物形象美國白是頭雕,英國是牛,巴基斯坦是羊,蘇聯是熊,還有呢
世界各地的國鳥:
1,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百富勤;
2,巴基斯坦:鷓鴣;
3,巴林:白頰鵯;
4,不丹:烏鴉;
5,韓國:喜鵲;
6,菲律賓:新鮮猿雕;
7,哈薩克:金鷹;
8,韓國:喜鵲;
9,科威特:大朱雀;
10,馬來西亞:馬來犀鳥;
11,孟加拉國:鵲鴝;
12,緬甸:孔雀雉;
13尼泊爾:棕尾虹雉;
14,日本:綠雉;
15,斯里蘭卡:黑尾原雞;
16,泰國:戴野雞;
17,土耳其:白眉歌鶇;
18,新加坡:黃腰太陽鳥;
19日,伊拉克:鷓鴣;
20,伊朗:南丁格爾,藍孔雀(非官方);
21,以色列:戴勝;
22,印度:藍孔雀;
23,印尼爪哇鷹鷹;
24,喬丹:沙色朱雀;
25,中國:丹頂鶴,紅腹錦雞(未定);
26,阿爾巴尼亞:金鷹;
27,愛爾蘭:蠣鷸;
28,愛沙尼亞:吞;
29,奧地利吞下;
30,白俄羅斯:黑鸛;
31,比利時:紅隼;
32,冰島:矛隼;
33,波蘭:白尾海雕;
34,丹麥:疣鼻天鵝;
35,德國:白鸛;
36,法國:公雞;
37,法羅群島:蠣鷸;
38,芬蘭:大天鵝;
39,喬治亞:山雞;
40,荷蘭:白琵鷺;
41,拉脫維亞:白鶺鴒;
42,立陶宛:白鸛; 43,盧森堡:戴菊;
44,羅馬尼亞:白鵜鶘(未定);
45,馬爾他:藍磯鶇;
46,挪威:河烏克蘭;
47,瑞典:黑鳥;
48,匈牙利:大鴇;
49,英國:紅胸知更鳥;
50,埃及:褐色的鷹;
51,安哥拉:百富勤;
52,波札那:牛背鷺,紫胸和尚;
53,甘比亞:從鵝翅,藍腹和尚(未定);
54,辛巴威:非洲海雕;
55,肯亞:原雞;
56,賴索托:禿䴉;
57,賴比瑞亞:黑眼鵯;
58,盧安達:灰冠鶴(非官方);
59,馬拉維:非洲發現的尾巴咬鵑;
60,模里西斯:渡渡鳥;
61,納米比亞:紅胸黑菊;
62,南非:藍鶴;
63,南蘇丹:吼海雕;
64,奈及利亞:黑冠鶴;
65,塞席爾:非洲黑鸚鵡;
66,聖多美和普林西比:黑鳶,非洲灰鸚鵡;
67,史瓦濟蘭:紫冠蕉鵑;
68,蘇丹:蛇鷹;
69,坦尚尼亞:灰冠鶴(非官方);
70,烏干達:灰冠鶴;
71,尚比亞:非洲海雕;
72,蒙特塞拉特:蒙特塞拉特黃雀意;
73,阿根廷:棕灶鳥;
74,安圭拉:鳴哀鴿;
75,安地卡及巴布達:韓國顏色軍艦鳥;
76巴貝多:美國白鵜鶘;
77,巴哈馬:加勒比火烈鳥;
78,巴拉圭:裸喉鍾傘鳥;
79,巴拿馬角落雕刻;
80,巴西:棕腹鶇;
81,百慕大:白尾鸏;
83,波多黎各:瞿應森口;
82,玻利維亞:安第斯神鷲;
84貝里斯:彩虹巨嘴鳥;
85,多巴哥:棕冠臀少年山雞;
86,多米尼克:掌鳥類;
87,多米尼克:帝王亞馬遜鸚鵡;
88,厄瓜多安第斯神鷲;
89,哥倫比亞:安第斯神鷲;
90,哥斯大黎加:王禿鷲;
91,格拉納達:格瑞那達棕翅的鴿子;
92,古巴:古巴咬鵑;
93,蓋亞那:麝雉;
94,海地:毛伊島咬鵑;
95,宏都拉斯:黃頸亞馬遜鸚鵡;
96,加拿大:普通龍;
97,開曼群島開曼鸚鵡;
98,美國:白頭鷹;
99,秘魯安第斯冠傘鳥;
100,墨西哥:鳳頭卡拉鷹;
101,尼加拉瓜:翠綠色眉力;
102,薩爾瓦多:翡翠綠眉力;
103,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棕色的鵜鶘;
104,聖露西亞:聖露西亞亞馬遜鸚鵡;
105,聖文森及格瑞那丁:聖文森特亞馬遜鸚鵡;
106,千里:美洲紅䴉;
107,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特立尼達和多巴哥蜂鳥;
108,瓜地馬拉:鳳尾綠咬鵑;
109,委內瑞拉:委內瑞拉擬黃鸝;
110,烏拉圭:從雞翅鳳頭麥;
111,牙買加:紅嘴蜂鳥長長的尾巴;
112,智利的安第斯神鷲;
113,澳大利亞:鴯鶓,琴鳥(非官方);
114,巴布亞紐幾內亞:天堂新幾內亞鳥;
115,斐濟:綠領鸚鵡;
116,吉里巴斯:韓國顏色軍艦鳥;
117,怕老霸洲:水果鴿子;
118,薩摩亞:牙齒鴿子;
119,湯加:太平洋黃鴿;
120,紐西蘭:褐幾維鳥。
⑺ 牛在印度人的眼裡是怎麼樣的地位
牛被印度教教徒視為「聖獸」,印度教徒認為,牛既是繁殖後代的象徵,又是人類維持生存的基本保證。就是在科學技術十分發達的今天,印度人對牛仍然是敬之如神。印度教不準吃牛肉,印度雖有養牛業,但只能提供牛奶、黃油及牛糞作燃料,印度人特別喜歡是水牛奶。
牛雖然不能宰殺吃肉,少數地方有用作役牛(民間運輸、耕地)。因此,在印度的一些城市、鄉村裡,老牛、病牛、殘牛比比皆是——牛可以到處自由游盪,神聖不可侵犯。
印度僧侶每年還要舉行一次儀式,叫「波高」,表示對牛的尊敬。他們還和商人舉辦了許多「聖牛養老院」,將那些年邁體弱,不能自己覓食的老牛收養起來,一直到老死。
⑻ 在印度,老鼠.牛各是什麼樣的象徵為什麼都受他們的尊敬
在印度,老鼠也是神,印度教崇拜很多動物形象的神,你看到的人們給老鼠牛奶和食物的地方是一個專門為老鼠神建的寺廟,叫KarniMata,但是也只有在這個老鼠神廟里才會給老鼠牛奶和食物,在印度其他地方的老鼠和在中國沒什麼區別。再說,窮不窮和殺老鼠沒有關系,因為印度人多半是吃素的
在印度,牛是主神濕婆的坐騎,超過80%的印度人都是印度教徒,敬牛如敬神,每頭牛背上似乎都乘坐著濕婆神,巡視著印度大地,那種神聖的宗教感情確實很難用世俗的眼光來理解。印度雖然早已是政教分離的現代國家,但宗教在政治生活中仍然有著莫大的影響力,以往的一些暴力沖突與宗教紛爭不無關系。聖雄甘地曾說過:「牛是印度千百萬人的母親。古代的聖賢,不論是誰,都來自牛。」而當神牛與世俗生活發生沖突的時候,在根深蒂固的宗教感情和文化氛圍下,很難用一種簡單粗暴的方式來解決。據官方統計,新德里流盪的神牛大約有4萬頭。因為憲法禁止屠殺神牛,作為重要的農耕工具,在其年老之後,主人因為世俗的經濟因素往往並不願意為他們贍養天年,而是放之於野,任其自生自滅,這是流浪牛最大的源頭。從這個角度來看,神牛崇拜並沒有超越世俗的價值取向,但由於流浪牛能夠得到市民很好的照顧,同時不會受到傷害,因此也可以說是農民轉嫁經濟負擔的一種傳統方式,並不會導致良心遭譴。當然,也有一些家養奶牛被放到街頭,只是在擠奶的時候才領回家創造經濟價值,利用神牛崇拜佔便宜的小人也為數不少。兩大因素的驅使下,造成了印度大都市這種獨特的景觀。印度牛口約有2億頭,佔世界總量的1/4,只要有極少數人採取前述兩種方式,流浪牛的數量便會不斷增長。所以,德里高等法院的這個措施只能是權宜之計。實際上,正如一位市政官員指出的那樣,從2003年9月到2005年3月,他們共捕獲3萬頭流浪牛,但最終這些牛又重新走上了街頭。
相傳十四世紀時,濕婆派遣女神多迦(Durga)到人間救助貧疾。女神化身為法力強大的女祭司。某天,一個說書人抱著死去的兒子找到女祭司,說:「我深愛我的兒子,求求你,把他救活吧!」善良的女祭司找到死神雅瑪(Yama)並請求他幫忙。冷漠的死神只用一個白眼就拒絕了女祭司的請求。女祭司為了抗議死神雅瑪對亡靈的控制,把所有說書人死後的靈魂都寄存於老鼠體內,老鼠死後,那些附體的靈魂就可以轉世做人。這樣,那些死者的靈魂就不用在世界上孤獨漂泊,或是到陰間承受無盡的折磨。 為了不讓親人們的靈魂東躲西藏,四處游盪。說書人的後代就為老鼠專門修建了這座神廟。他們相信寺院內奔跑的老鼠即是他們逝去的親人。他們也相信自己死後會化身老鼠到這座神廟安定地寄宿。
⑼ 印度尼西亞是個怎樣的國家
印度尼西亞是東南亞國家,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島國家,疆域橫跨亞洲及大洋洲,別稱「千島之國」,也是多火山多地震的國家,河流眾多,水量豐沛,但都比較小。它的石油、天然氣和錫的儲量在世界上佔有重要地位。
印尼人口近2.62億(2019年) ,僅次於中國、印度、美國,居世界第四位。印尼是東南亞國家聯盟創立國之一,也是東南亞最大經濟體及20國集團成員國,航空航天技術較強。
(9)印尼什麼樣的牛擴展閱讀:
印度尼西亞特點:
1、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伊斯蘭教國家
印尼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伊斯蘭教國家,主要是遜尼派。不過,印尼的許多島嶼和村莊都信仰基督教,這要歸功於傳教士們的功勞。有趣的是,島上一直就有的萬物有靈論就並沒有被拋棄,在有的島嶼上,它們也會混雜在一起。有時你會看到有人戴著十字架,也拿著護身符之類的東西。
2,有700多種方言
印尼的官方語言是印度尼西亞語,不過,印尼人使用的語言有700多種,單是巴布亞一個省,就有270多種方言。爪哇語是印尼的第二大語言,有超過8400萬人使用。
3、仍然生活著叢林部落
在現代化的印尼大都市裡,我們很難想像,在蘇門答臘的叢林中,依舊存在著遺世獨立的部落。有些部落曾有過獵人頭的事情,雖然這種做法幾十年前就被廢止了,但有些家庭還在屋裡懸掛著他們祖輩的「戰利品」。
⑽ 印尼這個國家有什麼特產
印尼地處熱帶、不產小麥,所以居民的主食是大米、玉米或薯類,尤其是大米更為普遍。大米除煮熟外,印尼人喜歡用香蕉葉或棕櫚葉把大米或糯米,包成菱形蒸熟而吃,稱為「克杜巴」。不過,印尼人也喜歡吃麵食、如吃各種面條、麵包等。
由於印尼人絕大部分信仰伊斯蘭教,所以絕大部分居民不吃豬肉,而是吃牛羊肉和魚蝦之類。印尼是一個盛產香料的國家,印尼製作菜餚喜歡放各種香料,以及辣椒、蔥、姜、蒜等。因此印尼的特點,一般是辛辣味香。印尼人喜歡吃「沙爹」、「登登」、「咖喱」等。「沙爹」是牛羊肉串,製作方式講究,先把鮮嫩的牛羊肉切成小塊,然後浸泡在香料等的調料里,再用細竹條串起來,用碳火烤,邊烤邊用調料汁在串肉上撒滴,使串肉散發出陣陣的香味,烤熟後蘸辣椒花生醬一起吃,味道鮮美可口。「登登」是牛肉乾,製作方式也很考究,先把鮮嫩的牛肉切成薄片,再塗上伴有香料的醬油、略放些糖,然後曬干。吃的時候,用油炸,味道也很美。
印尼盛產魚蝦,吃魚蝦也很講究。除了煎、炸之外,有的魚開膛後,在魚肚裡塗上香料和辣醬,然後烤熟吃。吃蝦時,把活蝦放在玻璃鍋內,倒上酒精、點上火,蓋鍋蓋,片刻便把活蝦煮熟,然後蘸辣醬吃。 印尼風味小吃種類很多,主要有煎香蕉、糯米團、魚肉丸、炒米飯及各種烤制糕點。印尼人還喜歡吃涼拌什錦菜和什錦黃飯。什錦菜的做法是:先將喜歡吃的蔬菜洗凈,切好後用各種佐料拌在一起,佐料以花生醬為主,這是印尼的大眾菜。什錦黃飯的做法是:把姜黃洗凈,然後在礤床上搓成末,對水榨出濃汁,加上椰汁、香茅草和小桔葉。將大米洗凈,然後放入上述汁葉煮熟,出鍋後即成黃米飯。吃時,飯上蓋以肉絲、雞蛋絲、炸黃豆和炸紅蔥等。印尼人視黃色為吉祥的象徵,故黃米飯成為禮飯,在婚禮和祭祀上必不可少。
印尼人吃飯不用筷子,而是用勺和叉子,有時也喜歡用手抓飯。抓飯時,先把米飯盛在盤上,然後用右手指將飯捏成小團,送到嘴裡一口一口地吃。飯桌邊上要放一碗清水,邊抓飯,邊不時用手沾沾清水,以免使米飯沾粘在手指上。喜歡手抓飯的人,覺得這樣吃很開胃。
由於印尼盛產咖啡,各種熱帶水果,尤其是香蕉品種多達幾十種。根據香蕉的品種,吃法也不同。有生吃的、有煮吃的、有用油炸的、有用碳火烤的。用油炸的,一般是先將香蕉去皮、切成兩半,用稀面裹上,再用油炸。用火烤的,一般是先把帶皮的香蕉壓偏,然後在碳火上烤熟、吃的時蘸糖醬一起吃。
資料來源:http://ke..com/view/2680.htm?from_id=11192216&type=syn&fromtitle=%E5%8D%B0%E5%B0%BC&fr=aladdin#11_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