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山東女記者辭職賣地瓜年售過億,該名記者為何選擇辭職帶貨
如果你是一個工作六年的女記者,面對著不同的發展方向,你會進行如何選擇呢?大部分的年輕人更加傾向於光鮮亮麗的記者工作,卻很難放棄原有的工作環境,選擇回家賣地瓜。
山東的一名女記者劉女士卻選擇了一條截然不同的道路,因為劉女士非常想念家鄉的烤地瓜,並且,劉女士家鄉的烤地瓜非常甘甜,這才使得劉女士開始辭職帶貨,最終年銷售額突破上億元。
總的來說,劉女士是一個比較具有闖勁的女人,她能夠明白自己內心的追求,更容易將行動力與想法相互結合,最終實現盈利空間節節高升。這其實也屬於一種不同的發展道路,它也能幫助劉女士獲得更高的財富。
㈡ 印尼殘害華人婦女圖
太多了,有一個是被穿起來在鐵架子上火烤
㈢ 1998年的印尼屠華事件是怎麼回事
1998年5月13日至15日,一場原本是為推翻蘇哈托政權而起的政治運動,在印尼首都雅加達等地卻演變為嚴重的"排華騷亂」。
當時,僅雅加達就有5000多家華人工廠、店鋪、房屋、住宅被燒毀,約150名華人婦女被強暴,近1200名華人被屠殺在12日題為《十年之際,印尼否認強奸暴行,但不曾將它忘卻》的報道中,法新社稱,即使大多數居民都寧願遺忘暴行曾經發生,但受害者對當年搶掠強奸的場景卻仍然歷歷在目。
一名華人女士講述道:「當時,我舅媽打電話告訴我們將房間的燈全部關上讓暴徒們感覺房子里沒人。我們聽到許多華人婦女成為受害者。
法新社在報道中描經道,數干華人的房屋和店面在印尼安全軍隊的眼皮下,公然被掠奪和焚毀。華人婦女於韻(音)說:「當時真是太恐怖了,人們被困在燒著的商店裡,滿街是燃燒的建築和汽車,到處濃煙滾滾。"
法新社說,如果印尼軍方當時是為了在亞洲金雕風暴的恐慣中重新建立起成信的話,那麼他們失敗了。
(3)印尼烤華人女記者是怎麼回事擴展閱讀
1998年印度尼西亞排華事件的影響:
印度尼西亞排華事件遭到世界普遍關注和譴責。同時在華人世界裡成為對印度尼西亞感觀惡化的一個主要因素。在中國大陸,絕大多數因為此事,印度尼西亞一般被列入最讓民眾反感的國家之一。
1998年5月21日,蘇哈托下台,哈比比領導過渡時期政府,之後瓦希德政府繼續前任政策,廢止了一些針對華人的歧視性的法律法規以及對華人歧視性的稱呼。印尼政府還計劃檢討對華裔的歧視性法規。
廈門大學南洋研究院院長庄國土12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介紹說,盡管印尼社會仍存在否認聲音,但暴力事件10年後,印尼對華人的種族歧視問題已得到顯著改善。「印尼官方已取消『族群標識』政策。華人可以過春節,可以享受基本三、四百年未曾享有的政治權利。」庄國土說,「在印華人已經迎來最好的時期。」
於韻(音)也對法新社記者說,她沒有感到過本土印尼人對她的「憎惡之情」。她說:「在印尼唐人街,華人與印尼當地人已相互融合。在這里,任何種族都不分彼此,沒有差異。」
㈣ 朋友從印尼帶回來的禮物沉香手串一枚,2.0直徑,11枚珠子。入水即沉,帶微微清香,本人用打火機烤了
沉香看品質不可能憑你的圖片和訴說就斷定值多少錢!
㈤ 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駐印尼雅加達女記者姓名
竇筠韻,你可以看看她的微博了解一下
㈥ 山東女記者辭職回鄉創業,賣紅薯年銷售過億,這位女記者為何這么做
這名女記者因為非常想念小時候吃的烤地瓜的味道,所以毅然決然的辭掉了自己的記者工作,而回家轉行賣起了紅薯。很多人都對這名女記者的行為表示不理解,對於很多人來說記者這份工作已經非常的好的,很多人都覺得這份工作都是可遇不可求的,雖然烤地瓜好吃,但是也沒有必要辭去那麼好的工作回家賣紅薯,而且記者的工作要比賣紅薯光鮮亮麗多了。
不得不說這名女記者的確是非常值得敬佩的,因為對於山東人來說,記者是一個非常光鮮亮麗的工作,但是這名女記者可以毅然決然的放棄這么好的工作,而選擇回家賣紅薯,這是非常大膽的決定,而且也證明她是非常有前瞻性和事業心的,對自己的職業規劃也是非常的清晰的,所以證明女記者一定是一個非常理智而且非常聰明的人。這樣非常有想法而且非常具有眼光的人,無論是做什麼事業都會取得成功的,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㈦ 印尼路邊的烤魚怎麼樣,有食慾嗎
印尼路邊的烤魚,通常是用柴火烤生魚(不是先炸一會再烤),調料多是辣椒,咖喱。海邊城市路邊多烤的是新鮮的海魚,內陸城市多是烤羅非魚。柴火烤的海魚,味道天然,很多人很喜歡。只是外觀上有些糊糊,感覺不衛生,有講究的人可能會沒有食慾。但是人在印尼需要入鄉隨俗,大膽試一試,味道還是很特別的。
㈧ 錢嗣傑的萬隆會議
1955年新華社攝影記者錢嗣傑參加首屆亞非會議即萬隆會議。錢嗣傑當時正擔負著旁人無法想像的工作壓力。國際反動勢力和台灣當局為了阻止亞非會議的召開,製造出震驚世界的「克什米爾公主號」墜機事件,致使中國代表團部分工作人員和中外記者11人遇難。
1955年4月18日至24日,首屆亞非會議即萬隆會議在印度尼西亞萬隆舉行。4月11日中午12時15分,參加亞非會議的中國代表團成員和隨同采訪的中外記者共11人乘坐印度國際航空公司的包機「克什米爾公主號」從香港起飛途經雅加達轉赴萬隆。當飛機飛越北婆羅洲沙撈越附近海面上空時爆炸起火,機身墮入海中,機上11名乘客全部罹難,其中包括3名新華社記者李平、黃作梅和沈建圖。新華社攝影記者錢嗣傑和譯電員劉茂儉原本也要搭乘「克什米爾公主號」前往萬隆,後來由於工作需要,在香港選購報道設備後,陪同外交部信使提前乘荷蘭的「芝萬誼」郵輪前往萬隆,結果倖免於難。
錢嗣傑和劉茂儉乘坐的郵輪在海上航行了7天7夜後,於1955年4月8日先期到達雅加達,4月11日到達萬隆。當天下午,錢嗣傑和新華社雅加達分社首席記者彭迪、錢行前往雅加達瑪腰蘭機場迎接中國代表團,但飛機一直不見蹤影。不久,從中國大使館傳來消息:中國代表團乘坐的「克什米爾公主號」飛機發生空難。
作為采訪報道的中國記者和其他工作人員,由於「克什米爾公主號」飛機的失事,人手不夠,每個人的工作壓力都很大。大家都鉚足了勁拚命工作,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念頭就是干好工作,對得起犧牲的戰友!作為唯一的攝影記者,錢嗣傑擔負著旁人無法想像的工作壓力,5天5夜沒合眼,也記不清吃了幾頓飯。
錢嗣傑回憶起那時的工作情形:「我上午參加會議、報道會議;中午周總理會見各國代表團,我去拍照,匆忙吃點飯後,又去會場;散會後,晚上周總理又會見各國代表團,我還去拍照,每天我都要熬到夜裡12點以後才能回到住處。印尼那個地方特別潮濕,我拍攝的膠卷先要拿電風扇來回吹,吹完後還要到衛生間放大、漂洗,然後烤乾,再寫照片說明,當趕到郵局寄照片時,天已經亮了。然後,再回會場繼續采訪。那時,我們沒有恐懼心理,沒有個人的考慮,就是希望把工作做好。只有出色地完成攝影報道任務,才是對死者最好的紀念。」
㈨ 印尼烤粽的包法
我來簡要回答下:
材料:
糯米300g 中筋麵粉200g 低筋麵粉200g 馬鈴薯300g 酥油170g 碎蘿卜乾200g 素火腿50g 香菇50g
調味料:
黑胡椒5g
作法:
1.將香菇、素火腿切成碎丁備用。
2.起鍋熱油,分別將碎蘿卜乾、香菇、素火腿分別爆炒後盛出,再一起倒回鍋中,用鹽、糖、醬油、胡椒粉調味,拌炒均勻後盛出放涼成為餡料備用。
3.馬鈴薯去皮切塊狀,蒸熟後搗成薯泥,長糯米洗凈後先浸泡一晚,濾乾後入鍋乾蒸15分鍾備用。
4.將薯泥與熟糯米飯與事先以油、水拌過的餡料、黑胡椒一起攪拌均勻。
5.將中筋麵粉與適量的水、20g酥油揉合成油皮,低筋麵粉與50g酥油揉勻成為油心。
6.將油心包入油皮中壓平,用三折法折桿2次,切成小塊並桿平成麵皮放入竹葉中,依序放入一層薯泥糯米飯、一層香菇餡料,再蓋上薯泥糯米飯。
7.再將竹葉包成粽子的形狀,放入烤箱中以上下火180度烤20分鍾即可。
以上僅供參考,謝謝!
㈩ 這個女記者叫什麼名字
陳辰,1979年5月15日出生於浙江省杭州市,中國內地女主持人、影視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