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金剛菩提,印尼的,和尼泊爾的到底有什麼區別,懂得人來,謝謝
印尼金剛,俗名叫落地紅,個大,瓣多是他的特點,但是常說的金剛菩提子是尼泊爾金剛,從價格上這兩種是有很大差距的,如果有條件還是玩尼泊爾產的金剛吧,金剛大小多在16-22mm,所以越大越貴,但落地紅大小多在23-28mm,所以大的多,金剛多是五瓣六瓣,瓣越多的越貴,落地紅多為7瓣8瓣,所以很多奸商拿這個冒充尼泊爾金剛賣。金剛瓣越多越呈橢圓,落地紅多為正圓,金剛紋路多為一個個小疙瘩,落地紅紋路多為細紋行程的蜂窩狀,給你個圖你參考
㈡ 金剛菩提子為什麼會玉化
這個應該是個化學反應,不過不能叫「玉化」,應該叫「包漿」,是反復的把玩過程中,自己手上的油性甚至汗液與菩提子的表面融合,形成一層光滑的覆蓋層,使得菩提子如同玉做的一樣,這也是鑒賞其價值的重要依據。
㈢ 印尼金剛菩提子可以盤玩嗎
你好,印尼金剛菩提子,是沒什麼用的.
印尼金剛,也就是落地紅,本身價值不高,很少人會盤玩的...
不過,印尼也有產一些大金剛,這些金剛的口比較尖,與尼泊爾大金剛有明顯的區別,這種大金剛也是可以盤玩的,畢竟比落地紅是好很多的!
㈣ 金剛菩提為什麼會玉化
你好
金剛菩提子經過長時間盤玩,表面出現厚實光滑的包漿。看起來有玉石的質感。就叫玉化、所謂的玉化,是指比較通透,並不是真的「玉化」了.
長時間的盤玩,或者念佛計數,手上的油脂慢慢浸入星月表面,加上手的摩挲拋光,看上去通透圓潤,這是一種玉化.
希望回答可以幫助你
㈤ 印尼金剛菩提怎麼樣
印尼金剛,俗名叫落地紅,個大,瓣多是他的特點,但是常說的金剛菩提子是尼泊爾金剛,從價格上這兩種是有很大差距的,如果有條件還是玩尼泊爾產的金剛吧,金剛大小多在16-22mm,所以越大越貴,但落地紅大小多在23-28mm,所以大的多,金剛多是五瓣六瓣,瓣越多的越貴,落地紅多為7瓣8瓣,所以很多奸商拿這個冒充尼泊爾金剛賣。金剛瓣越多越呈橢圓,落地紅多為正圓,金剛紋路多為一個個小疙瘩,落地紅紋路多為細紋行程的蜂窩狀,給你個圖你參考
㈥ 印尼和尼泊爾的大金剛菩提子有什麼區別
印尼大金剛和尼泊爾大金剛的區別
一、概述
金剛的原產地應該是發源於印尼,今天我們所見的金剛,75%都來源於印尼,20%來源於尼泊爾,5%來源於印度和其他國家。在金剛逐漸受到關注和追捧的同時,引種到世界各地。但基本都在南北緯23度26分之間的地帶。在長期的發展演變過程中,各具特色但又互相交融。他們究竟有什麼不同呢?
二、印尼大金剛和尼泊爾大金剛的主要區別。
(一)看瓣線。印尼金剛瓣線較淺,辨與變之間的間隔不明顯。尼泊爾瓣線清晰明朗,溝壑深。此點不要死搬公式,也有一些印尼籽瓣線非常清晰!
(二)看紋路。兩個極端多為印尼金剛。一個極端超級爆肉,連肉,另外一個極端為超級瘦柴,紋路薄如刀片。
(三)看蟲眼。蟲眼繁多者多為印尼金剛。
以上三點瓣別區分經驗只能意會,難以言傳。當您過手1000件印尼金剛和1000件尼泊爾金剛的時候,您自然會明白其中之奧妙,絕非以上三點所能概括清楚的。
三、價格背後的文化因素。
為什麼尼泊爾價格常常要高於其它產地的價格,甚至多的高達5-10倍呢?事實上除了品相的原因外,最大的原因是宗教原因。印度教甚至一些佛教徒,都認為尼泊爾是神的所在,那裡的種子具備的「能量」要高過其它地方很多,所以受到藏家的推崇。與國內不同的是,國外藏家很多熱衷於單子收藏,而不是清一色地做成手串持珠。
四、印尼大金剛圖片
㈦ 印尼小金剛值得玩嗎能不能玩紅我有一條龍鱗紋小金剛,盤刷快一年了都沒紅
真的,你只要訂貨在幾萬顆以上,一萬顆龍紋小金剛大概價格在五千到七千左右,再精挑細選做成手串,就是三五毛錢一顆,但是有壞籽,有的地方是按噸賣的,你滴明白?但是要把籽運到國內,這些路費人工費幾乎是龍紋的好幾倍不止,所以手串在國內賣的貴龍鱗小金剛價格在當地便宜的很
㈧ 印尼金剛菩提子有盤玩價值嗎
當然有,玩菩提,特別是金剛,盤玩的就是過程,3年,30年,甚至一生,盤的是過程,你真正玩了30年,給你100倍的價錢你也不願意出手。金剛玩到最後是玉化瑪瑙紅色。非常漂亮。望採納。
㈨ 印尼大金鋼菩提子是落地紅嗎,有避邪的功效嗎
印尼大金鋼菩提子不是落地紅,落地紅也是一種種子,從樹上落下來表皮就是紅色了,因為形似金剛,常用來冒充作假金剛出售;後來又有了印尼金剛、尼泊爾金剛、落地紅之說,再到後來,基本把尼泊爾金剛以外的金剛都稱為了落地紅;其實,印尼金剛、尼泊爾金剛,落地紅,是三種不同的種子;只是落地紅不算金剛,印尼大金剛品質非常差,被認同的只有尼泊爾金剛,只是隨著市場變化,假貨充斥市場,利用印尼金剛、尼泊爾金剛、落地紅,混淆概念,新手容易被葯;但是看得多了,一眼就分辨出來了,差異還是很明顯的。記住一點就好:買金剛,只認 尼泊爾金剛,中國人用"金剛菩提子"這一名詞來翻譯我們所玩的金剛菩提子。並刻意安上金剛和菩提的雙重意思。事實上金剛菩提子,真實的內涵是印度教(尼泊爾等國家的國教)中「濕婆神的眼淚(或者眼球)」。「 濕婆」這個名字是在印度教時代出現的,他的原型一般被認為是吠陀時代的風暴之神魯陀羅。濕婆,又譯作「希瓦」,是仁慈的意思,象徵著「昌盛」和「吉祥」,同時又象徵著「毀滅」。佛教文獻稱他為大自在天,住**之頂,為三千界之主。有地、水、火、風、空、日、月、祭祀八種化身,擁有毀滅和再生的力量。
而他長在前額上的第三隻眼更是一件比核彈還可怕的武器。這隻眼平時總是緊閉著,一旦睜開就會噴出毀天滅地的憤怒之火,摧毀所看到的一切,就連神也不能倖免。曾經引誘濕婆的愛神,就是被這隻眼燒成了灰燼。
而金剛菩提子的傳說就是來源於此,因此常常有人認為金剛菩提子有著無窮無盡的能量,辟邪效果非凡。部份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