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印尼資訊 > 大陸的印尼村都在哪裡

大陸的印尼村都在哪裡

發布時間:2022-08-25 01:10:20

㈠ 海南印尼村怎麼形成的

上世紀60年代初,由於印尼當地排,華勢力的影響,一批華僑投奔回到祖國的懷抱,被安排到彬村山華僑農場定居,所有才有了現在的印尼村

㈡ 這圖上是真的還是

印尼趕屍回鄉 古老傳統不思議。阿彌陀佛!

恐怖電影里僵屍行走的場景在印尼鄉村上演。印尼托拉雅地區特殊的「趕屍」儀式,時至今日仍廣受討論,而網路上的趕屍照片及相關儀式影片更是令人吃驚。

有圖有真相。印尼趕屍儀式的照片最早從2009年開始流傳在網路上。

關於印尼僵屍,有幾種不同的說法,但來源都是印尼南蘇拉威西省(South Sulawesi)托拉雅地區(Toraja)。

新聞網站mamasa-online曾在2009年引述托拉雅當地民眾史拉薩(Selasa)的親身見聞指出,當地有1種特殊的「屍體走路」現象,從何時開始已不可考。

史拉薩指出,據說數百年前,塔納托拉雅(TanaToraja)地區發生內戰,西托拉雅敗給東托拉雅,雙方都把死去的親友遺體帶回家,並用1種特殊的方式,讓屍體自己「走」回墓地。

史拉薩說,他自己在3歲時曾目睹「屍體走路」,當時村裡1名叫做旁巴拉克(Pongbarrak)的男子,他的母親過世後先是放在家裡1間特殊的房間內,尚未裝入棺木,經過特殊儀式後,這名老婦人在死後第3天,自己「站起來走出房間」。

他說,雖然許多托拉雅人都知道如何「趕屍」,但目前已經很少人實際操作趕屍,不過,當地民眾還是經常把這項傳統用在雞、水牛等因獻祭斬首的動物身上。

對於這種獨特的趕屍文化,新聞網站Abovetopsecret指出,特別是在托拉雅馬馬薩地區(Mamasa),這種趕屍傳統人盡皆知。

根據馬馬薩的信仰系統,死者的靈魂必須回到自身原來的村落,會見親友,如此一來,家屬才能透過儀式引導死者邁向來世。

在過去,托拉雅對外交通相當不便,民眾很害怕出遠門,理由就是擔心萬一在遙遠異鄉死亡後會回不了故鄉。因此,只要有當地民眾在外地死亡,就必須向趕屍專家求救,指引死者回到故鄉。

㈢ 青山在印尼的鎳鐵廠在哪裡

青山集團在印尼60萬噸鎳鐵項目或於今年年底投產,該項目為二期,位於東南蘇拉威西省摩羅瓦里(Morowali)的中國印尼經貿合作區青山園區。

具體位置

Fatufia
Bahodopi
Morowali Regency, Central Sulawesi

Indonesia

㈣ 爪哇國在哪裡

爪哇島(印尼語:Jawa、英語:Java),位於印度尼西亞,南臨印度洋,北面爪哇海,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則位於爪哇西北。古代稱呼「耶婆提」(Yavadvipa)。

爪哇島是世界上人口最多,也是密度最高的島嶼之一,全島面積126,700平方公里,人口1億2400萬 (2005年),密度高達每平方公里981人。
爪哇文化、語言,在很大程上受到了南亞次大陸語言文化的影響,很多歷史遺跡都證明了這一觀點,例如佛教聖殿遺址婆羅浮屠,和布蘭班南印度教神廟(Prambanan)。

二世紀東漢孝順皇帝永建六年(131年) 葉調國派遣使東漢。 「葉調」就是古代爪哇島梵文名 Yavadvipa 的對音。
五世紀東晉義熙八年(412年)高僧法顯登陸耶婆提。耶婆提就是Yavadvipa, 就是古代爪哇。
後漢到隋朝稱為呵羅單
唐朝稱為訶陵、闍婆
宋朝爪哇島上有三個國家:塔魯納國在西部,訶陵國在中部,東爪哇在西部。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年)東爪哇國王穆羅茶(Dharmvamca)遣使朝貢。當時穆羅茶王已統一爪哇島,勢力擴展到巴哩島、渤林邦、並和蘇門答臘島上的三佛齊國交戰。但東爪哇-三佛齊戰爭結果,東爪哇國兵敗,國王穆羅茶(Dharmvamca)被殺。三佛齊勢力擴展入爪哇島。
十三世紀爪哇島上信訶沙里國崛起。
1290年信訶沙里國王克塔納伽拉(Kertanagara)將三佛齊逐出爪哇。信訶沙里國王克塔納伽拉的女婿克塔拉亞薩(Kertarajasa)創立強大的滿者伯夷王朝,
以滿者伯夷城為首都(在今泗水西南)。

隨後信訶沙里國王克塔納伽拉被叛將賈亞卡特望(Jayakatwang,)殺害。
1292年元至元二十九年,元世祖忽必烈派遣一千艘戰艦組成的海軍,從福建泉州渡海,登陸爪哇,聯合滿者伯夷王克塔拉亞薩攻打信訶沙里國叛將賈亞卡特望,滅信訶沙里國。滿者伯夷國王克塔拉亞薩隨後反戈,打退元軍,統一爪哇。元史稱滿者伯夷為「麻偌巴歇」,是爪哇國的國都。
滿者伯夷被稱之為最顯赫的印度教王國,滿者伯夷曾一度統治了今天印度尼西亞西部的大部分地區。滿者伯夷這個名字來源於印度教奉為神的Majapahit桔樹。到了16世紀,當穆斯林王國取代滿者伯夷在西部島嶼的地位時,滿者伯夷王國轉移到了東面的巴厘島。

明朝稱為爪哇。
永樂年間三寶太監鄭和下西洋,到過爪哇杜板(Turban)、新村(Geiresik)、蘇魯馬益(Surabaya)、滿者伯夷(Madjapahit)和漳沽(Changkir)。

在第六、七世紀,很多海洋勢力王國在蘇門答臘和爪哇崛起,控制了馬六甲海峽水域。同時,伴隨著與中國和印度興盛的海上貿易往來,這些王國繁榮一時。在此期間,不少來自中國和印度的學者翻譯了很多文學和宗教典籍。

㈤ 葉氏一族在哪裡分布

葉姓主要發源地為河南。據《葉氏族譜》(沈諸梁一支)載,沈諸梁之子葉重戰國時任楚邑令,葉重之子葉凝任楚大夫。秦漢時,葉姓後裔分居於今河南、湖南、山西、山東等地。如葉重四世孫任潁川(今河南禹縣)太守,六世孫任長沙(今屬湖南)太守,八世孫任雁門(今屬山西)太守,九世孫任青州(今屬山東)刺史。至葉望由青州遷至丹陽句容(今屬江蘇),成為南遷始祖,後在南北朝時發展光大了江蘇下邳郡。魏晉南北朝時的南遷是繼葉望南遷後的葉姓歷史上又一次南遷。據載,葉琚任錢塘(今屬浙江杭州)令,其子遷往福建建寧府建安縣、河南新安、浙江縉雲等地。隋唐時,葉姓有入居安徽壽縣和安徽休寧的。這一時期的葉姓有了大的發展,人口大量增長。宋元時,葉姓因避金人之亂和蒙軍南下,又出現了較大規模的遷徙。江西、福建、廣東又有葉姓入居者。《台北氏族略》中載有:「大別為二,一派為仙游古賴葉氏,世居雍州(今屬陝西),五季之亂,舉族流徙莫定(今屬河北),至宋,卜居河南光州固始。後有葉炎會,隨宋南渡,遂居仙游(今屬福建)之古賴(今賴店)。其後分居地點,遍及漳、泉二州。另一派為漳州蓮溪葉氏,世居河間府(今屬河北),有子三人:顏、顗、顒。避金人之亂南渡,居漳州之蓮溪。」明清時期,葉姓居福建、廣東者有入居台灣的,後又遷徙到海外。葉姓經歷了數千年的繁衍,此時已是足跡遍天下了。目前葉姓人口列全國第四十九位。

㈥ 全球十大「黑色旅遊」目的地在哪裡

1、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位於烏克蘭北部,距首都基輔只有140公里,它是原蘇聯時期在烏克蘭境內修建的第一座核電站。切爾諾貝利曾經被認為是最安全、最可靠的核電站。1986年一聲巨響徹底打破了這一神話。核電站的第4號核反應堆在進行半烘烤實驗中突然失火,引起爆炸,其輻射量相當於500顆美國投在日本的原子彈。爆炸使機組被完全損壞,8噸多強輻射物質泄露,塵埃隨風飄散,致使俄羅斯、白俄羅斯和烏克蘭許多地區遭到核輻射的污染,320萬人受到核輻射侵害……據專家估計,完全消除這場浩劫的影響最少需要800年!【國立切爾諾貝利博物館】從基輔地標獨立廣場出發,先往東沿克列沙蒂克街走5分鍾,然後折向北邊的弗拉基米爾斯基街繼續走10分鍾,拐入一條小巷就能找到切爾諾貝利博物館,它是座很小的博物館,不起眼,卻很好辨識:門口停著幾輛老掉牙的「嘎斯」吉普,曾參加過切爾諾貝利事故現場的救援。它們後面停著一輛輪式裝甲車,也是輛功勛車。1987年,基輔市在核事故之後的周年紀念日組織了一個名為「勇氣和榮譽」的圖片展,引起公眾的極大關注,博物館也由此誕生。物館內收集了近7000份文件和地圖,圖片以及部分實物展品,從各個側面向參觀者講述這場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核事故。數據表明,當年爆炸產生的沖擊波將反應堆上千噸重的鋼頂拋開,8噸高濃度放射性燃料碎屑噴湧上天,撒向了正在熟睡中的大地。事故發生後,前蘇聯政府動用了50多萬軍民進入隔離區進行清理,輪班上陣的搶險隊工作時間按秒計算,因為一旦超過時間,人便會受到足以致命的核輻射。幾十萬清理大軍中,有7000多人在事故發生5年後相繼離開人世,幾乎所有倖存者都飽受輻射病的折磨。2、印尼火山噴發距印尼日惹市中心不遠處,不時能夠見到乾枯的菜園、破敗的村莊、填滿火山灰和石頭的小河,這些都是默拉皮火山噴發留下的痕跡。2010年10月26日起,默拉皮火山多次噴發,造成350多人死亡,40萬人無家可歸。如今,這里已經成為當地旅遊公司為遊客設計的新目的地。在新火山遊行程中,遊客可以探索距離(火山)峰頂最近的村莊,看看那次噴發究竟帶來多嚴重的後果。【印尼海嘯博物館】2006年7月17日,印度尼西亞爪哇島南部的印度洋海域發生強烈地震並引發沿岸部分地區海嘯,造成至少668人死亡,1438人受傷,287人失蹤,74100人無家可歸。2010年當地時間10月25日,印尼西蘇門答臘省明打威群島附近海域晚發生里氏7.2級地震並引發海嘯,已經造成至少40人死亡、380人失蹤。為了緬懷悼念在海嘯中的遇難者,印尼政府耗資620萬美元,在受災最嚴重的亞齊省首府班達亞齊建造了一座海嘯博物館,這座4層的博物館面展出了地震和海嘯的科學解釋,向觀眾演示其發展步驟,還展示了犧牲者的照片、倖存者講述的故事,以及一個電子模擬海底地震裝置,可以掀起30英尺高的波浪。此外,博物館還介紹了來自各國政府、企業和個人對海嘯災民的支持情況。3、美國9.11事件美國東部時間2001年9月11日上午(北京時間9月11日晚上)恐怖分子劫持的4架民航客機撞擊美國紐約世界貿易中心和華盛頓五角大樓的歷史事件。包括美國紐約地標性建築世界貿易中心雙塔在內的6座建築被完全摧毀,其它23座高層建築遭到破壞,美國國防部總部所在地五角大樓也遭到襲擊。為了紀念此次事件和悼念在此事件中逝去的生命,美國修建了「9·11國家紀念館」。紀念館所在廣場綠樹環繞,以世貿中心雙子塔樓基座為主體的兩個佔地4000多平方米的人工瀑布池位列兩側,瀑布池邊的青銅銘牌上刻著2983名「9.11」恐怖襲擊遇難者的名字,紀念館的主體建是位於在地下的博物館,博物館陳列了大量一手資料和死難者遺物,其中包括之前未公布有關911的錄像、雙子北塔樓的天線、一輛紐約消防局的救火車殘骸,該車在2001年的「9·11」恐怖襲擊災難中計劃用來疏散困在世貿中心的人們,抵達現場時大樓倒塌,車上的11位消防員也不幸遇難。此外,博物館走廊的牆壁上貼滿了遇難者的照片。4、卡特琳娜颶風掃過新奧爾良被卡特琳娜颶風掃過的地方無一不遭受毀滅行的打擊,新奧爾良也不例外。新奧爾良市的形狀像個碗,被周圍的河流湖泊包圍,地勢低於海平面2.1米,所水災時有發生。法區(French Quarter) 是新奧爾良地勢最高的地方,因此受到的水災相對輕很多,它由交錯的單行街道切割成近80個街區,這里是黃金地段,店鋪林立,但同時也是卡特琳娜颶風的重災區,如今,它早已經恢復過來,除了一些遭到嚴重破壞的街道外,遊客已經很難在這里尋覓到災害的蹤跡。「超級穹頂」體育場是世界上最大的室內體育場,它在卡特琳娜颶風肆虐的時候收容了近2萬災民。體育場佔地13英田,高83.2米,於1975年5月建成,耗資17,300萬美元。該體育場用於集會有97,365人的座位,觀看足球賽可容納76,791人。場內吊裝有6台312英寸的電視機來重播比賽的精彩鏡頭。5、波蘭奧斯維辛集中營奧斯維辛是波蘭南部的一個小鎮,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在這里建立了最大的集中營,這個小鎮因此聞名於世。有「死亡工廠」之稱的奧斯維辛集中營內共有3個主要營地和39個小型的營地,分布在整個波蘭南部西里西亞地區。集中營內部壁壘森嚴,四周電網密布,設有哨所看台、絞刑架、毒氣殺人浴室和焚屍爐,由奧斯維辛一號、奧斯維辛二號(比克瑙,英文:Birkenau)、奧斯維辛三號(莫諾維茨,英文:Monowitz)組成,是希特勒種族滅絕政策的執行地。在戰後的紐倫堡審判中,奧斯維辛集中營的指揮官魯道夫·胡斯供認,多達300萬人死於該集中營。奧斯維辛集中營國家博物館已經將該數字修訂為110萬。1947年7月2日,波蘭政府把奧斯維辛集中營改為殉難者紀念館,展出納粹在集中營犯下種種罪行的物證和圖片。包括從囚徒身上掠奪的財物,以及囚徒們在集中營進行地下斗爭的各種實物和資料。只有奧斯維辛一號和奧斯維辛二號(比克瑙)的部分保留了下來供遊人免費參觀,其中許多殺人證據被納粹銷毀,人們根據當年的原貌又重建起來。197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奧斯維辛集中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以警示世界「要和平,不要戰爭」。為了見證這段歷史,每年有數十萬來自世界各國的各界人士前往奧斯威辛集中營遺址參觀,憑吊那些被德國納粹分子迫害致死的無辜者。6、阿富汗巴米揚佛像巴米揚佛像群位於阿富汗首都喀布爾西北的巴米揚鎮東北郊不遠的山崖處。這里遍布大小石窟6000餘座,石窟群中有6尊傍山而鑿的佛像。其中兩尊巨佛,一尊造於公元五世紀,高55米,著紅色袈裟,名叫塞爾薩爾;一尊鑿於公元一世紀,高38米,身披藍色袈裟,名叫沙瑪瑪。公元四世紀和七世紀,中國晉代高僧法顯和唐代高僧玄奘都曾先後到過這里,並在其各自的著作《佛國記》和《大唐西域記》中對巴米揚大佛作了生動的描述。在多年的戰亂中,塞爾薩爾和沙瑪瑪到90年代後期已是千瘡百孔,佛像的頭部也不復存在。2001年3月,阿富汗武裝派別塔利班更是不顧聯合國和世界各國的強烈反對,動用大炮、炸葯以及火箭筒等各種戰爭武器,摧毀了巴米揚包括塞爾薩爾和沙瑪瑪在內的所有佛像。巴米揚佛像群如今一片凄涼。記者在山崖下看到的只是佛像形狀的石窟和佛像的殘骸,石窟外到處是碎石和黃土塊。塞爾薩爾只剩下一個佛像的形狀,佛像巨大的胳膊留下的凹痕清晰可見。佛像不見了,但仰頭而望,仍不難想像當年的壯觀景象。石窟下,幾張巨大的灰色塑料布覆蓋著塞爾薩爾的殘骸,上面寫著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的字樣。不遠處,沙瑪瑪的境遇更慘,連一塊大一點的殘骸也沒有了。順著沙瑪瑪一側的台階拾級而上,進入底部為八角、頂部為圓形的佛龕殿堂,只見殿堂內一個個空凹的佛龕。佛龕殿堂內據記載刻著的數以萬計的佛像和畫有藝術精湛的彩色壁畫現在已無蹤跡。所有殿堂內只有在一些不起眼的角落裡隱約可見零星蘭色和紅色。7、英國黑奴貿易小鎮從白金漢宮附近的地鐵站只要乘車8分鍾就可以抵達紀念黑奴貿易的小鎮布里克斯敦。地鐵站出來步行兩分鍾就可以看到路邊的一塊路牌:風吹廣場———奴隸貿易制度紀念地。這也是倫敦乃至英國第一塊明確標示有關奴隸貿易歷史的「黑色旅遊」景點路牌。如今在布里克斯敦生活的黑人後代多是來自非洲和加勒比海地區。布里克斯敦並沒有修建什麼大型歷史博物館來講述當年的歷史,而是採用了一種更加生活化的方式,把街區各個角落都布置成紀念場所。在布里克斯敦街角的一些蔬菜水果鋪門前都嵌有一塊銅牌,上面寫著過去幾個世紀里哪些黑人曾在這里生活。其中街角的一塊銅牌上寫著:1981年,布里克斯敦當地黑人再次因為不滿政府不願為當年歷史道歉,加上對現實生活中遭遇的歧視不滿而發起大規模騷亂,當時這個商店被完全焚毀。8、德國柏林牆在歐洲這塊神奇的土地上,曾經有過一道修築最為堅固但又最為短命的長城——這便是德國境內的「柏林牆」。柏林牆與朝鮮半島上的「三八線」一樣,均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產物,又都為水泥所築,可稱得上是歐亞大陸上的兩條「姊妹牆」。柏林牆是東德政府根據人民議院1961年8月12日通過的法令,於8月12~13日夜間修築。目的是制止東德居民包括熟練技工大量流入西德。原為鐵蒺藜圍成的路障,後改築成兩米高、頂上拉著帶刺鐵絲網的混凝土牆。在正式的交叉路口和沿線的觀察塔樓上設置警衛。1970年,雖然東西德之間關系有所改善,東德政府還是把柏林牆加高到3米以阻止居民逃向西方。到1980年,圍牆、電網和堡壘總長達1369千米。除築牆外還嚴格限制西柏林與東德之間的人口流動。後根據東、西德政府1971年12月20日簽署的協議,限制略有放寬。1989年下半年,東歐各國政局劇變。民主德國在向德國西部移民浪潮的沖擊下,於同年11月9日,將存在28年零3個月的柏林牆推倒,促進了德國的統一。9、德國魯爾區魯爾區位於德國的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處於萊茵河、魯爾河、利伯河之間。魯爾區擁有德國3/4的煤炭資源,19世紀下半葉開始,從採煤業為開端,逐漸發展起了煤炭、鋼鐵、機械製造等產業鏈,將區內50多個城市緊密連接起來,成為「德國工業引擎」。馬路上車輛稀少;廠區煙囪、鐵塔林立,地面長滿雜草……這就是昔日魯爾區重鎮埃森,但如今,魯爾區早就不僅僅是一座「煤窯(Kohlenpott)」了,它已經更多地成為了擁有公園、花園、運河和湖泊等的風景區。這里有歐洲最長的購物街、獨特的展覽館和博物館、休閑公園以及音樂劇、話劇和音樂會這些五光十色的世界。當然還有運動,如被稱為「運動之王」的足球、現代時尚運動甚至室內冬季運動。現在人們可以騎自行車循著煤與鐵的蹤跡去發現工業文化的歷史和現實狀況。重建的礦山居住區如位於埃森的馬爾格利特霍厄以及它對面屬於克虜伯家族宮殿似的別墅,這座別墅展示了那個時代工業巨頭的生活環境。皇帝、國王、許多國家的政府首腦和政治家都曾在許格爾別墅作過客。人們可能從未想到過,那裡面竟然有一大片綠洲。遊客還可以乘坐豪華遊船在此地區旅行。大約二百公里充滿驚喜的水道縱橫交織,正等待著人們駕駛運動摩托艇或愜意地乘著遊船去體驗它。在一些城市,人們可以乘坐古老的有軌列車穿行於城市和田野之間。在這些地方,可以獲得關於城市歷史、建築和當地采礦史中那些值得了解的知識。10、韓國崇禮門崇禮門位於韓國首都首爾市中區南大門路4街9號,它是韓國第1號國寶,一般叫作南大門。南大門在諸多城門中規模最大,以平滑的巨石堆砌而成的石階中央有一個拱形的入口,石階上有柱子和屋頂,分上下兩層。東西兩邊也有可以互通的門。台上兩邊有綠草坪,標志著已不復存在的城牆的痕跡。同時它鄰近平民化的南大門市場,為首爾以至韓國的一個主要地標。崇禮門是早年漢城四座城門之中規模最大的城門,亦是首爾留存歷史最悠久的木造建築物。2008年2月10日晚8點50分左右,一場大火突如其來,持續燃燒5個小時,2崇禮門一層和二層的樓閣倒塌,化為灰燼。至今仍未修復完成。

㈦ 南澳島在哪裡

南澳島在廣東省的汕頭市,位於廣東省東南部汕頭特區以南海面。

南澳島是中國廣東省唯一的海島縣的主體,南澳縣是汕頭市的唯一轄縣,她是由37個大小島嶼所組成,陸地面積130.90 平方公里(其中主島——南澳島面積128.35平方公里),海域面積4600平方公里,現有7萬多常住人口,現轄3鎮2管委。

南澳島本為閩越地,後秦漢為了削弱閩越,將其劃給南越, 南朝梁朝時劃入福建,南澳島全屬福建,隋代再次劃入,那時潮州叫義安郡 ,隸屬東揚州。

南澳島是廣東全省距離台灣省最近點,距高雄162海里,處於高雄、廈門、香港三大港口的中心點,地理位置獨特,處於粵、閩、台三省交界海面,距西太平洋國際主航線7海里,素有「粵東屏障 粵閩咽喉」之稱。

(7)大陸的印尼村都在哪裡擴展閱讀:

南澳島主要景點

1、宋井

風景區位於雲澳鎮澳前村東南海灘,由蜚聲中外的宋井、景亭、太子樓遺址等主體景觀組成。

宋井之奇,在於700多年來,古井時隱時現,出現時古井雖離波浪滔滔的大海僅10來米,但清泉不絕,水質清純甘甜,久藏而不變質,故被稱為「神奇宋井「,目前出現的是「馬井「,其餘兩個還未曾發現。

2、青澳灣旅遊區

青澳灣是南澳島的龍頭景區,位於南澳最東端,星彎月的海灣長2.4公里。它的地質構造十分獨特,海灣兩邊的岬角呈半封閉狀環抱海面,使海灣似新月,海面如平潮,沙灘孩坡平緩,素有「東方夏威夷」之稱。

3、金銀島

該景點是央視《南澳島尋寶》專題片拍攝地之一,可能是傳說中吳平藏寶地。

4、總兵府

又稱總鎮府是一處著名的歷史文化遺址,它始建於明朝萬曆四年(公元1576年),後因大地震破壞,原貌大部分消失。縣委縣政府委託古建專家按明清風格重新設計復建,現成為南澳島一處知名景點。

5、南山寺

位於廣東汕頭南澳島古城之南,地處「獨鯉朝陽」,後枕金山,面向梅花村,古樹參天,坑泉潺潺,井水甘甜,幽深清雅。

6、雲蓋寺

南澳島上,寺廟可不少。最早佛門就是創自宋朝的雲蓋寺(原稱三寶寺,明重修時易名)。自1985年起歷經16載,由住持釋通教尼師艱苦備嘗,募資重建擴大,於2001年10月5日落成開光。

7、屏山岩

屏山岩,不僅是一座古老莊嚴的沙門,而且是一處山水妖嬈的勝景,更是一座詩墨薈萃的寶庫。坐落於古城深澳後面的「西天嶺」,亦稱金針峰的地方。

8、風力發電場

風力發電場,南澳風力發電場游覽區南澳風力發電場游覽區位於東半島果老山脈。南澳島山巔有風車陣,與藍天大海,組合成一幅壯麗的南粵山水新風景線。

這里是亞洲第一大海島風電場。這里有風力發電展示廊,是一處集觀光、游覽、科教於一體的高科技環保生態型旅遊景點。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南澳島

㈧ 巴厘島 在哪裡啊

巴厘島
巴厘(BaLi)是印度尼西亞著名的旅遊區,是爪哇以東小巽他群島中的一個島嶼,面積約5560多平方公里,人口約280萬。巴厘西距首都雅加達約1千多公里,與首都雅加達所在的爪哇島隔海相望,相距僅1.6公里。 該島由於地處熱帶,且受海洋的影響,氣候溫和多雨,土壤十分肥沃,四季綠水青山,萬花爛漫,林木參天。巴厘人生性愛花,處處用花來裝飾,因此,該島有「花之島」之稱,並享有「南海樂園」、「神仙島」的美譽。島上大部分為山地,全島山脈縱橫,地勢東高西低,有四、五座錐形完整的火山峰,其中阿貢火山(巴厘峰)海拔3142米,是島上的最高點,附近有曾於963年噴發過的巴都爾活火山。島上沙努爾、努沙·杜爾和庫達等處的海灘,是該島景色最美的海濱浴場,這里沙細灘闊、海水湛藍清澈。每年來此游覽的各國遊客絡繹不絕。 巴厘島印度教神廟中的木刻雕像 巴厘島因歷史上受印度文化宗教的影響,居民大都信奉印度教,是印尼唯一信仰印度教的地方。但這里的印度教同印度本土上的印度教不大相同,是印度教的教義和巴厘島風俗習慣的結合,稱為巴厘印度教。居民主要供奉三大天神(梵天、毗濕奴、濕婆神)和佛教的釋迦牟尼,還祭拜太陽神、水神、火神、風神等。教徒家裡都設有家廟,家族組成的社區有神廟,村有村廟,全島有廟宇125000多座,因此,該島又有「千寺之島」之美稱。神廟中最為著名的當屬擁有千年歷史的百沙基陵廟,陵廟建在稱為「世界的肚臍」的阿貢火山山坡上,以專祀這座間歇噴發的火山之神。陵廟的層級石雕建築,與柬埔寨吳哥窟相似。 巴厘島不但天然景色優美迷人,其文化和社會風俗習慣的豐富多彩也馳名於世。巴厘人的古典舞蹈典雅多姿,在世界舞蹈藝術中具有獨特的地位,亦是印尼民族舞蹈中一枝鮮艷的奇葩。其中,獅子與劍舞最具代表性。 巴厘的雕刻(木雕、石雕)、繪畫和手工業品也以其精湛的技藝,獨特的風格遐邇聞名。在島上處處可見木石的精美雕像和浮雕,因此,該島又有「藝術之島」之譽。瑪斯是該島著名的木雕中心。巴厘的繪畫別具一格,大都是用膠和礦物顏料畫在粗麻布或白帆布上,主題取材於田園風光和人民生活習俗,具有濃郁的地方色彩。因此,巴厘島素有「詩之島」、「東方的希臘」的美稱。位於島中部的鳥穆是繪畫中心,博物館內保存著許多歷史文物和巨幅繪畫。 在鳥穆附近,有一座呈方形的千年古洞——象洞,洞深只有二、三米,洞內雕有栩栩如生的神像。在加威山上有著名的四大石刻像,另有5座神龕分立於大石像之前;在半山腰建有淡巴西冷的總統行宮。 巴厘島象洞廟的一個佛像 在島中部的生宜有著名的猴子廟,猴子成群結隊。其北有風景優美的比都庫湖。著名的京打馬尼,氣侯涼爽,由此可遠望頂峰終年煙霧迷朦的巴都火山。巴都山下的巴都湖也以風光優美著稱。島東南部的格龍宮是著名的古代巴厘王朝法庭所在地,宮殿氣派雄偉,四面有護城河,屋頂繪滿犯人受刑時的畫像。島西南海濱的丹那樂,岸邊高地建有廟宇,因長年海浪沖蝕,使此地與本島相離25米,形成孤島,每當海潮上漲,宙宇在波濤中似沉似浮,宛如水中宮殿。 巴厘島居民每年舉行的宗教節日近200個,每逢節日,歌舞雜陳。由於巴厘島萬種風情,景物甚為綺麗。因此,它還享有多種別稱,如「神明之島」、「惡魔之島」、「羅曼斯島」、「綺麗之島」、「天堂之島」、「魔幻之島」等。在自然科學上,1869年生物學家華萊斯還發現巴厘島是亞洲大陸的「末稍」,典型的亞洲動物分布至此為止,而在它東方僅隔寬度不到40公里的海峽的龍目島,動物即屬大洋洲種。 巴厘島的經濟以農業為主,盛產稻米、玉米、椰子和咖啡。農業生產多以集體合作形式進行。

㈨ 巴厘島在哪裡是哪個國家的

【地理位置】 [編輯本段] 巴厘島是印度尼西亞(簡稱印尼)13600多個島嶼中最耀眼的一個島,位於印度洋赤道南方8度,爪哇島東部,島上東西寬140公里,南北相距80公里, 全島總面積為5,620平方公里。 【島嶼概況】 [編輯本段] 巴厘島(Bali)是印度尼西亞島嶼,位於小巽他群島西端,大致呈菱形,主軸為東西走向。面積約5623平方千米,人口約247 萬。地勢東高西低,山脈橫貫,有10餘座火山錐,東部的阿貢火山海拔3140米,是全島最高峰。日照充足,大部分地區年降水量約1500毫米,乾季約6 個月。經濟發達,人口密度僅次於爪哇,居全國第二位。居民主要是巴厘人,信奉印度教,以廟宇建築、雕刻、繪畫、音樂、紡織、歌舞和風景聞名於世。為世界旅遊勝地之一。土地墾殖率65%以上,出產稻米、玉米、木薯、椰子、咖啡、煙葉、花生、甘藍、洋蔥、水果與棕油等。牛、咖啡與椰干為主要出口產品。巴厘島東側的龍目海峽是亞澳兩大陸一部分典型動物的分界線,在生物學上有特殊意義。 巴厘島還是印度尼西亞著名的旅遊區,是爪哇以東小巽他群島中的一個島嶼,面積約5560多平方公里,人口約280萬。巴厘西距首都雅加達約1千多公里,與首都雅加達所在的爪哇島隔海相望,相距僅1.6公里。 該島由於地處熱帶,且受海洋的影響,氣候溫和多雨,土壤十分肥沃,四季綠水青山,萬花爛漫,林木參天。巴厘人生性愛花,處處用花來裝飾,因此,該島有「花之島」之稱,並享有「南海樂園」、「神仙島」的美譽。島上大部分為山地,全島山脈縱橫,地勢東高西低,有四、五座錐形完整的火山峰,其中阿貢火山(巴厘峰)海拔3142米,是島上的最高點,附近有曾於963年噴發過的巴都爾活火山。島上沙努爾、努沙·杜爾和庫達等處的海灘,是該島景色最美的海濱浴場,這里沙細灘闊、海水湛藍清澈。每年來此游覽的各國遊客絡繹不絕。 巴厘島印度教神廟中的木刻雕像 巴厘島因歷史上受印度文化宗教的影響,居民大都信奉印度教,是印尼唯一信仰印度教的地方。但這里的印度教同印度本土上的印度教不大相同,是印度教的教義和巴厘島風俗習慣的結合,稱為巴厘印度教。居民主要供奉三大天神(梵天、毗濕奴、濕婆神)和佛教的釋迦牟尼,還祭拜太陽神、水神、火神、風神等。教徒家裡都設有家廟,家族組成的社區有神廟,村有村廟,全島有廟宇125000多座,因此,該島又有「千寺之島」之美稱。神廟中最為著名的當屬擁有千年歷史的百沙基陵廟,陵廟建在稱為「世界的肚臍」的阿貢火山山坡上,以專祀這座間歇噴發的火山之神。陵廟的層級石雕建築,與柬埔寨吳哥窟相似。 【自然地理】 [編輯本段]巴厘島北部有一火山帶貫穿東西,其中最高為阿公火山(Gunung Agung) 3,142 米。火山帶往南及北延伸,為島上主要生產農作物的肥沃稻田。 巴厘島西部人口稀少,是島上唯一的非耕種區域,也是巴厘島國家公園所在地,這里為茂密的樹木叢生區域,內有豐富罕見的植物和鳥類,以及壯觀的海底世界。 最高山:東北部的阿貢山(Gunung Agung),海拔3,142公尺,被稱為「世界的肚臍」。 最大湖泊:巴杜爾湖(Danau Batur) 最主要的兩條河流:帕克里桑河(Pakrisan)和貝塔努河(Petanu),這兩條被視為聖河的兩岸,曾經發現許多古代帝國的遺跡。 國家森林保護區:西部的珍巴拉納(Jembrana),是仍居住著熊、野豬,和鹿等生物的熱帶叢林。 巴厘島地處赤道,氣候炎熱而潮濕,是典型的熱帶雨林氣候。在低處,平均溫度在攝氏21和33度之間,但山區溫度可以低至攝氏5度。濕度根據地區及季節不同而異,總體而言很高,平均濕度約在60%-100%之間。一般而言,印度尼西亞可分為兩個季節:東南季風帶來乾燥天氣(乾季),西北季風帶來豐沛的雨水(雨季)。 雨季從11月持續到3月,1月至2月是雨季的最高峰,每天下雨好幾個小時,特別是在巴厘島中心的小山上。這時期下雨是可以預期的,然而總會間以陽光出現雨水稍停的時候。下雨之前,空氣中充滿濕黏的悶熱感;雨後則立刻讓人感覺清涼舒暢。4月到10月是乾季,是攀登山峰或參觀自然保護區的最佳時節。

㈩ 印尼的塔娜托那村為什麼樹上掛滿嬰兒死屍

印尼的塔娜托那村位於印尼蘇拉威西島的西南半島,我們去過東南亞的朋友都知道東南亞地區很多樹木都長的很高大粗壯,雖然粗壯但是由於是速生樹種,所以樹干密度不大砍伐容易。在這個小村落周邊有很多高的樹木,但是走近看這些樹木卻有些奇怪,有些樹上有一些方形的編制的蓋子被釘在樹上?這是什麼呢?這就是這個村落的樹葬習俗。

其實我國古代也有樹葬的習俗,不過不是挖空樹木,而是將死屍掛在樹上,讓其在自然界中隨風風干。在我國的文獻中有這樣的記載,《魏書·失韋傳》說:父母死,男女聚哭三年,屍則置於林樹上。《周書·異域上》上也記錄過樹葬習俗是死者則以葦薄裹屍,懸之樹上。

閱讀全文

與大陸的印尼村都在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什麼是中國簡體數字 瀏覽:90
中國金州古鎮有哪些 瀏覽:962
短義大利面怎麼弄好吃 瀏覽:626
南寧到越南廣安怎麼坐車 瀏覽:981
中國移民外國有多少 瀏覽:72
越南轉口貿易生產需要什麼材料 瀏覽:63
上海到英國的商務艙機票多少錢 瀏覽:64
越南考研需要什麼手續 瀏覽:365
義大利和瑞士邊境哪個車站好 瀏覽:62
印度停止送親多少 瀏覽:455
伊朗什麼時候用人民幣結算石油的 瀏覽:803
中國哪個鐵路學校好 瀏覽:835
印度怎麼賠償 瀏覽:622
印尼珍多冰用什麼做石榴米 瀏覽:175
印度人游泳池在哪裡 瀏覽:267
印尼哪裡的燕窩最便宜 瀏覽:884
義大利面怎麼做又軟又香 瀏覽:774
天津義大利風情街泰國餐廳在哪裡 瀏覽:291
印度t恤品牌有哪些 瀏覽:135
印尼為什麼不允許婚前性行為 瀏覽: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