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印尼最大的三個島中除爪哇島外經濟最好的是哪個三個大島中哪個風景最美巴淡島消費高嗎
印尼共有五個大島:
jawa, sumatra, kalimantan ,sulawesi, irian jaya 島。
其中經濟最發展的島是 jawa, sumatra, kalimantan. 就是你所說的
(都雅加達所在的爪哇島,二是與新加坡隔海相望的島,還有一個是與馬來西亞的東馬毗鄰的島。)排第一是 爪哇島,其次蘇門答臘島,最後加里曼丹島。
不能說那一個地方最美。各有特點,因為每個島嶼的主流民族都不同他們的文化特色都不同哦。地區風景都不一樣。3個島都一樣美麗。
關於美色問題也很難回答,印尼總共有100多個民族,它們各有自己的特產,但總體爪哇島的美食是比較符合中國人的口味。如果你去印尼你要常常 sate mara 這個美食菜餚。
英文問題;不是每個印尼都會說英文,大城市和旅遊去還好一點,去比較農村的地方英文就不管用了,其次中文在印尼也行不通,除了年紀比較大的華人會說,年輕一代的基本不會說中文。印尼人其實很好,沒有傳說的那麼野蠻,你對他好,她也對你好。
大都是印尼人是信仰伊斯蘭教,由於宗教原因導致他們不能吃豬肉。
印尼3大旅遊區:1.巴厘島,2.日諾(jogjakarta),3.jakarta-雅加達
其實印尼可旅遊的地方太多,也沒有那一個有名,上面三個早期開發的旅遊區域。還有很多地方也很漂亮,值得旅遊的地方。
2. 有沒有印尼地圖,印尼本國最好地圖是哪個公司做的在印尼有沒有像百度地圖這樣的應用
用google maps吧。。挺好的
3. 印尼地圖
印尼地圖如下:
4. 印尼在是地圖的什麼地方
中國南邊,臨近新加坡、菲律賓、澳大利亞、馬來西亞、巴布亞紐幾內亞、汶萊達魯薩蘭國、東帝汶。
5. 印度尼西亞在中國那面
印度尼西亞近臨南海,與中國隔海相望。它位於南中國海南面,澳大利亞北面,巴布亞紐幾內亞西部,菲律賓西南部,東鄰太平洋,西鄰印度洋。印度尼西亞的經緯度為:東經96°到東經140°,南緯12°到北緯7°。
印度尼西亞是群島國家,主要分布在加里曼丹島、蘇門答臘島、伊里安島、蘇拉威西島和爪哇島。
(5)印尼地圖像什麼區別擴展閱讀:
印度尼西亞區域位置:
印度尼西亞位於亞洲東南部,地跨赤道,與巴布亞紐幾內亞、東帝汶、馬來西亞接壤,與泰國、新加坡、菲律賓、澳大利亞等國隔海相望。
印度尼西亞地跨赤道(12°S-7°N),其70%以上領地位於南半球,因此是亞洲南半球最大的國家(東帝汶也是南半球國家)。經度跨越96°E到140°E,東西長度在5500千米以上,是除中國之外領土最廣泛的亞洲國家。
印尼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由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約17508個大小島嶼組成。陸地面積約190.4萬平方千米,海洋面積約316.6萬平方千米(不包括專屬經濟區)。
北部的加里曼丹島與馬來西亞隔海相望,新幾內亞島與巴布亞紐幾內亞相連。東北部面臨菲律賓,東南部是印度洋,西南與澳大利亞相望。海岸線總長54716千米。
參考資料
網路-印度尼西亞
6. 中蘇拉威西省莫若瓦力縣位於印尼什麼位置
7. 擁有17000個島嶼的印尼,國土十分分散,為何沒出現分裂
坐落在亞洲東南部的印度尼西亞,是整個東南亞國家中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同時,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島國。印尼地跨赤道、海域面積達到了580萬平方公里,他所擁有的島嶼更多達17,000多個。從地圖上看印尼會發現,除了西南部島嶼之間距離較近以外,印尼北部,東部各島嶼之間大多遙遙相望,距離甚遠。
印尼這個國家支離破碎的地緣結構,其實有著很嚴重的發展弊端,由於陸地面積狹小,島嶼之間又被海洋阻隔,猶如一盤散沙的印尼,國家內部很容易出現分裂問題。但是,雖然印尼國土十分分散,印尼群島的地理輪廓也不利於國家的統一與穩定,但是,印尼卻很少出現分裂問題,為何會這樣呢?
爪哇族
最後,印尼在民主改革下政治體系的構建,緩解了印尼國家內部的分離主義運動,維護了國家的統一穩定。印尼政府自1995年來,為了團結中央與地方關系,多次修改了《地方自治法令》;為了平衡中央與地方的財政收支,也制定了更加合理的分配政策法案;還有2002年所修訂的總統選舉制度,更是進一步提升了印尼民眾對於國家的認同感。這些政治措施的改善,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國家內部的分裂。
8. 為什麼印尼海嘯死那麼多而日本卻死那麼少
地震之後,日本的海嘯預警機制在幾分鍾之內作出了預警,立即開始疏散沿海岸居民,大大減少了傷亡
日本的地震監測網和海嘯預警網,是世界上最先進最准確的。
參考資料:上視新聞頻道
9. 東南亞為什麼沒有像西域一樣成為中國的一部分
關於西域,從地圖上一覽無余,四面環山,且都是高原,唯獨向著內地開了條狹長的口子——河西走廊,而從今天的水平來看,北疆被漢化的程度要遠高於南疆,因為南疆雖然也是盆地,但卻隔著一個天山,由此可見地理因素是多麼重要。東南亞
而且歷史上交趾、暹羅等國作為附屬國存在,向中央政府納貢表示臣服即可受到認同,只要其自身不搗亂那就達到目的了。一般來說,從西周開始,中央政府就用「屯田」的方式來達到穩定邊疆的目的,在北方河套、雲中、五原,南方桂林、象郡、南海一帶都有屯田制。左宗裳曾說:「歷代之論邊防,莫不以開屯為首務。或辦之於用兵之時,以省轉饋;或辦之事定之後,以規劃長遠。「
西域和東南亞相比畢竟異族戰鬥力強、邊患大。游牧民族生存環境惡化便會不斷騎馬南下肆意掠殺,中原王朝從和親忍讓等政策開始探索,到張騫鑿空、班超定遠,一直到清朝左宗棠出兵新疆,近代王震將軍揮師西進等等,都在挖空心思解決西域邊患。這就是戰略地位的不同。
古代中國,東、南為大海,北為礫漠,西向拓展相對坦途,且面對著諸多異質經濟文化實體,可激發交往之需。因此中國古代西向交流是開拓極早的。10. 為什麼印尼老虎分三種
是的,印尼有三種老虎,分別是巴厘虎(現已滅絕)、蘇門達臘虎、爪哇虎(現已滅絕)。
這個要從印尼群島的形成說起。如果看一下印尼地圖,就會發現印尼的西側群島差不多是與馬來半島平行,由西北向東南延伸的島鏈,從北向南,依次是蘇門達臘島、爪哇島和巴厘島。島鏈的東側是爪哇海和加里曼丹島。
在地質學上,這個島鏈恰好是印度板塊與歐亞大陸板塊的交界帶,印度板塊在這一帶屬於海洋板塊,在與歐亞大陸板塊碰撞擠壓中,發生了強烈的俯沖運動,印度板塊俯沖到歐亞大陸板塊下方,將歐亞大陸板塊高高頂起,形成了地質學家稱為「巽他古陸」的陸地,是歐亞大陸向南方古澳洲大陸的延伸體,並在直到第四紀冰川期結束前,一直與現在的中南半島和馬來半島連為一體。
第四紀冰川期大約始於距今200-300萬年前,結束於1—2萬年前。在第四紀冰川期中,哺乳動物進化完全,各個科的物種都已出現,其中就包括貓科中的虎,目前發現的最早的虎化石為200萬年。虎是僅存於歐亞大陸東部的物種,在虎的九個亞種(其實本人認為應該只有八個,印支虎、馬來虎應為同一亞種)中既有分布於東亞中緯度的種,也有分布於亞洲東南部的種,其中就包括生活在巽他古陸上的虎。
隨著第四代冰川期的結束,全球氣候變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加之板塊運動產生的斷裂等原因,巽他古陸中一些地勢較低的地區逐漸被海水淹沒,形成了現在馬來半島以南的一串島鏈,原來生活在這一狹窄陸地上的虎被迫在新形成的島嶼上獨自生活,從而在較大的幾個島上形成的虎的新的亞種。
因地域狹窄,又與外界沒有基因交流,三個島上的三個亞種為適應熱帶氣候,也各自進化出了不同的特徵。僅從大小上說,在馬來半島上生活的馬來虎體型與隔一條海峽的蘇門達臘虎基本相同。向南是爪哇島,爪哇虎的體型就小於蘇門達臘虎。再向南,巴厘虎的體型是虎的各個亞種中最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