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關於黃金海岸的來歷
澳大利亞黃金海岸(Gold Coast, Australia)位於澳大利亞的東部沿海,由一處綿延42公里、由數十個美麗沙灘組成的度假勝地,它就是著名的昆士蘭黃金海岸。黃金海岸屬亞熱帶季風氣候,終年陽光普照,空氣濕潤,一年四季都適宜旅遊,但最好的時間就在每年的十二月到次年的二月,那時正是澳洲的夏季,非常適合潛水。在十幾年前這還是一個很少人知道的地方。直到有一天有一位很精明的商人到這個地方開了一家旅館,並命名為沖浪者天堂,漸漸地吸引了世界各地慕名而來的遊客。
在美國以黃金海岸為地名的有芝加哥黃金海岸(Gold Coast, Chicago)、康涅狄格州黃金海岸(Gold Coast, Connecticut)、佛羅里達州黃金海岸(Gold Coast, Florida)、紐約長島黃金海岸(Gold Coast, Long Island, New York)、新澤西州黃金海岸(Gold Coast, New Jersey)以及加利福尼亞州黃金海岸(Gold Coast, Orange County, California)、內布拉斯加州黃金海岸(Gold Coast, Omaha, Nebraska)、俄亥俄州黃金海岸(Lakewood Gold Coast, Ohio) 等.
黃金海岸是英國在西非幾內亞灣沿岸的一個殖民地。成立於1821年。因當地盛產黃金而得名。1957年,英屬黃金海岸宣告獨立,成立迦納共和國,是非洲最早實現獨立的國家之一。新航路開辟後,葡萄牙人聽說非洲盛產黃金,但不知道確切地點。他們一到達非洲,就到處搜羅黃金。不久,他們發現迦納沿海盛產金砂,就把它命名為「米那」,意思是「礦藏」。後來,這里被稱為「黃金海岸」,無數的財富就從這里被劫掠到了歐洲本土。
在昌黎縣境內,東距北戴河海濱17公里,西南到灤河入海口,在長達52.1公里的海岸邊,沙質松軟,色黃如金,故稱黃金海岸。黃金海岸總面積376萬平方米,可設近百個浴場。由於這里沙細、灘緩、水清、潮平,無論從何處下水游泳,也無被礁石劃傷或被海水吞沒的後顧之憂,即使入海遠達50多米處,水深也不過腰部,是最佳的天然浴場。
黃金海岸的西側有5千多公頃連綿40多公里的沙丘,蜿蜒起伏,最這40多米。1985年昌黎人在這里建立了滑沙場,2008年建立了漁島景區使黃金海岸更名揚中外。
2005年中國最美的地方排行版中,昌黎黃金海岸被評為中國最美八大海岸之一。[2]
滑沙場現有兩處,一處由沙山滑向谷底,一處滑向大海。
目前世界上除南非納米比亞設有此項目處,黃金海岸的滑沙場可算世界第二家了。
黃金海岸度假村位於台灣海峽西岸石獅市永寧鎮海濱,佔地6000畝,海岸線12公里,與台灣隔海相望。一條10公里長的38米寬的水泥大道將她與石獅鬧區聯系起來。這里西北依寶蓋山峰高控海,東南臨台灣海峽水天一色。景區內有"觀潮點帆宮嶼灣,粼粼碧波白沙灘,莽莽林原新沙堤,怪石嶙峋觀音山"。景區以西鄰永寧鎮為依託。永寧又稱鰲城,為福建海防古鎮。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築永寧衛城。永寧衛下轄崇武、福全、金門、高浦、中左(廈門)等五所,為泉南屏障。永寧勝跡遍布,姑嫂塔宋建海嶠,虎岫寺唐遺古跡,明建城隍廟宏偉壯觀甲泉南,「鎮海石」巍然聳立懷英雄,還有「浸月池」、「觀日台」、「半月沉江」、「石鼓通潮」等10景。 閩南黃金海岸度假區分為海面、岸線和陸上三大區域,包括海島世界、民俗文化村、東南亞縮景公園、大觀園度假酒店(三星級)、游樂園(佔地240畝)、高爾夫俱樂部、遊艇俱樂部、海濱浴場、實彈射擊場、商業街、別墅區和直升機場等等。黃金海岸風光旖旎,四季如春,已成為集行、游、吃、住、購、娛於一體、旅遊內涵十分豐富的濱海旅遊度假區,是福建省十大重點旅遊景區之一。
北戴河黃金海岸 北戴河海灘背靠聯峰山。聯峰山分東西兩峰,相距約3華里,山上山下松柏成林,鬱郁蔥蔥,東聯峰山海拔130米,從山間小路可行至山項望海亭。在這里俯瞰海濱,翠綠欲滴的叢林,鵝黃色絨毯般的沙灘,碧藍的大海,使人心曠神怡。北戴河是神州九大觀日處之一。北戴河觀日處位於北戴河海濱,東北端的鷹角亭為最佳地點。
黃金海岸位於阿勒泰地區南部福河縣境內。1998年,新辟海濱浴場景區,旅遊項目及景區服務設施加強。如今景區每日平均接納遊人3000人左右,游泳、劃船、沖浪、沙浴等游樂項目深受遊客喜愛,「福海黃金海岸」已聞名天山南北。
⑵ 端午出遊,你最想去哪裡
重慶
三天的端午小長假來重慶完全夠了,而且現在的重慶還沒有開啟火爐模式,氣候比較涼爽,是絕佳的旅遊好時機,磁器口、解放碑、洪崖洞等等這些都是必打卡的景點,當然重慶的火鍋、小吃更是不容錯過的,三天的時間在重慶市區深度游完全夠了。
端午節出門旅遊選在一些小景點旅遊就行了,如果選擇哪種大景點的話可能時間上不夠。
⑶ 民丹島有什麼好玩的地方哪些景點必去
1、紅樹林還有173條相關問答,更多民丹島新奇玩法,點擊查看
⑷ 找老游戲
《神魔決之千年之約》
以公元一千年的地中海為背景,玩家在《神魔決》中將要扮演名為唐納德的耍槍小夥子,在他半為試煉半為開眼界的旅途中透過許多不同的選項與事件找到許多個性不同的夥伴,並遭遇到驚險萬分的數場戰斗及駭人聽聞的社會新聞,讓他們深入探討在這個世界上許多充滿不確定的真理,當然,數名青年男女也會在這趟旅程中展開多角戀情。
截然不同的世界觀
《神魔決》乃是由亞博克所開發的回合制戰爭游戲,不論人物、野外市鎮場景、戰斗版圖以至游戲所有的圖像皆經由3D處理完成。玩家在游戲中將可選擇加盟不同的組織,以不同組織成員的身份去探討該陣營所背負的使命及價值觀、善惡觀,並創造出不一樣的旅行目標,至於最後主角究竟會遁入魔道或是成為拯救世界於混亂的大英雄,這決定權都操控在玩家手中。
以公元一千年的地中海為背景,玩家在《神魔決》中將要扮演名為唐納德的耍槍小夥子,在他半為試煉半為開眼界的旅途中透過許多不同的選項與事件找到許多個性不同的夥伴,並遭遇到驚險萬分的數場戰斗及駭人聽聞的社會新聞,讓他們深入探討在這個世界上許多充滿不確定的真理,當然,數名青年男女也會在這趟旅程中展開多角戀情。
多重結局
《神魔決》的游戲以章回來分割劇情,每章回將會出現對話劇情穿插在各個重要戰役間,而決定劇情走向的要素則是存在於許多對話選項中,隨著與NPC間不同的對話將會開啟新的劇情,也因此選擇不一樣的選項或與不一樣的NPC交談,將可開創出截然不同的游戲故事來,多重路線與多重結局將讓游戲更添增耐玩度。
走格子進行游戲
由於背景設計在一千年前的地中海,因此《神魔決》中玩家將遊走在各個中世紀歐式場景里,不管是城堡或鄉村小鎮都各有其獨特的風貌;戰斗部分則以走戰棋的方式進行,各個角色將以敏捷參數來決定移動的先後順序。
而在戰斗中將有各種不同的招式可供選擇,包括魔法、普通攻擊、必殺技、合體技等,若搭配得宜將可輕松獲得勝利,另外玩家還可召喚風、火、水、聖四種屬性的精靈來幫助戰斗,不過想要控制這些精靈來幫忙,自己的等級可不能太低,萬一召喚出來卻無法掌控可就慘了。
⑸ 這個季節適合去哪旅遊
夏日炎炎,然而酷暑總旺不過火熱的愛情,很多新人都選擇在感情濃烈的季節進行旅拍,那麼夏天旅拍去哪裡呢?唯一視覺這就告訴你!
唯一視覺相信每個季節的婚紗照都有其獨特的風格,每個季節的景點亦有不同的風情,而夏天,正是愛情的濃情蜜意如火如荼之時,若趕上此時,不妨讓溫暖的陽光映入幸福的禮堂,定格一季乃至一生的幸福時光。
⑹ 秦皇島黃金海岸是免費的嗎
秦皇島黃金海岸不是免費的,門票價格是135元。是國家AAAA級景點,開放時間是08:00—16:00,適合遊玩季節是5月-10月。
秦皇島黃金海岸位於渤海岸邊,海岸線全長52.1公里,具有沙細,灘軟,水清,潮平的特點,是進行海水浴、陽光浴、沙浴、森林浴、空氣浴的理想地點。
(6)印尼民丹島黃金沙丘游多少錢擴展閱讀:
秦皇島黃金海岸遊玩攻略
國際滑沙活動中心:黃金海岸際滑沙場於1990年被國務院命名為國家級海洋自然風景保護區。這裏海水潔凈、沙粒勻細,由於海潮和季風的作用,在海岸沿線形成了世界罕見的大沙丘,高度達30-40米。
翡翠島生態游樂園:在這里可以享受到從沙丘之巔急速俯沖入海的快感,也可以乘滑翔傘自由遨遊在萬里碧波、千頃金沙之上;還可以赤足裸臂在細軟的沙灘上來一場沙灘足球或沙灘排球賽;乘船出海,撒網打魚,嘗嘗做漁民的生活味道。
漁島:漁島海洋溫泉景區,位於中國最美的八大海岸之一,海灘具有沙細、灘緩、水清、潮平的的特色。以「欣賞沙雕乘遊船,滑沙滑草沖水浪,泡著溫泉看大海,住著別墅吃海鮮」為主題;
經典項目:跑馬場,射擊場,滑沙、滑草沖浪場,沙灘摩托,飛車走壁、水上飛人、海洋動物觀賞,摩天輪,旋轉木馬,雙人飛天,海盜船,夢幻水寨、環流河等。
⑺ 世界上最大的沙漠
世界十大沙漠
名稱 沙漠面積(萬平方公里) 所在國家或位置
撒哈拉沙漠 860 非洲北部
阿拉伯沙漠 233 阿拉伯半島
比亞沙漠 169 非洲東北部
澳大利亞沙漠 155 澳大利亞
戈壁沙漠 104 中國、蒙古
巴塔哥尼亞沙漠 67 阿根廷
魯卜哈利沙漠 65 阿拉伯半島
卡拉哈里沙漠 52 波札那
大沙沙漠 41 澳大利亞
塔克拉瑪干沙漠 32 中國新疆
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除南極洲之外最大的荒漠,位於非洲北部,氣候條件極其惡劣,是地球上最不適合生物生長的地方之一。阿拉伯語撒哈拉意即「大荒漠」。位於阿特拉斯山脈和地中海以南(約北緯35°線),約北緯14°線(250毫米等雨量線)以北,西起大西洋海岸,東到紅海之濱。橫貫非洲大陸北部,東西長達5600公里,南北寬約1600公里,總面積約9,065,000平方公里,約占非洲總面積32%。可以將整個美國本土裝進去,「撒哈拉」這個名稱來源於阿拉伯語صحراء,是從當地游牧民族圖阿雷格人的語言引入的,在其語言中就是「沙漠」的意思。這塊沙漠大約形成於二百五十萬年以前。
撒哈拉沙漠西從大西洋沿岸開始,北部以阿特拉斯山脈和地中海為界,東部直抵紅海,南部到達蘇丹和尼日河河谷。撒哈拉沙漠分為幾部分:西撒哈拉;中部高原山地(包括位於阿爾及利亞的阿哈加爾高原,位於尼日的艾爾高原和位於查德的提貝斯提高原;東部是最為荒涼的區域,為特內雷沙漠和利比亞沙漠。撒哈拉沙漠的最高點為位於提貝斯提高原中的庫西山,海拔為3415米。
撒哈拉沙漠將非洲大陸分割成兩部分,北非和南部黑非洲,這兩部分的氣候和文化截然不同,撒哈拉沙漠南部邊界是半乾旱的熱帶稀樹草原,阿拉伯語稱為「薩赫勒」,再往南就是雨水充沛,植物繁茂的南部非洲,阿拉伯語稱為「蘇丹」,意思是黑非洲。
形成原因
(1)北非位於北回歸線兩側,常年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盛行乾熱的下沉氣流,且非洲大陸南窄北寬,受副熱帶高壓帶控制的范圍大,乾熱面積廣。
(2)北非與亞洲大陸緊鄰,東北信風從東部陸地吹來,不易形成降水,使北非更加乾燥。
(3)北非海岸線平直,東側有衣索比亞高原,對濕潤氣流起阻擋作用,使廣大內陸地區受不到海洋的影響。
(4)北非西岸有加那利寒流經過,對西部沿海地區起到降溫減濕作用,使沙漠逼近西海岸。
(5)北非地形單一,地勢平坦,起伏不大,氣候單一,形成大面積的沙漠地區。
歷史發展
從公元前2500年開始,撒哈拉已經變成和目前狀態一樣的大沙漠,成為當時人類無法逾越的障礙,僅僅在綠洲有一些居民,商業往來很少能穿越沙漠。只有尼羅河谷是一個例外,由於有充分的水源,這里成為植物生長繁茂的區域,也成為人類文明的發源地之一。但是尼羅河有幾個無法通航的大瀑布,也為商業貿易造成很大的障礙。不過埃及還是能夠通過這里將鐵器技術,也許還有帝王的觀念傳播到南方的努比亞以及更靠南的地方。
到了公元前500年時,古希臘和腓尼基人開始對這一地區產生影響,希臘商人順著沙漠東部的邊緣地帶開發商機,在紅海沿岸建立了許多商業殖民地。迦太基則沿著大西洋沿岸在沙漠西部開發,但是由於大西洋風波險惡,也沒有充分的市場,所以他們的探索從沒有超過現在摩洛哥所在的范圍。中央集權的國家只分布在沙漠的北部和東部邊緣,他們的權力達不到沙漠腹地,所以這些生活在沙漠邊緣的人經常受到在沙漠中游牧的柏柏爾人的襲擊。
撒哈拉沙漠歷史上最大的變化來源於入侵的阿拉伯人帶來的駱駝,它們使貿易往來可以穿越沙漠,北方地中海沿岸的酋長們將馬匹和工藝品運到南方,南方的薩赫爾王國由於出口黃金和鹽而變得富裕強大。沙漠中的綠洲成為商業中心,逐漸被北方的酋長們控制起來了。
這種狀態持續了幾個世紀,直到歐洲人發明了大帆船,首先是葡萄牙人繞過撒哈拉去掠取幾內亞的資源,然後其他歐洲國家也緊跟其後,撒哈拉很快就失去商業價值。
雖然殖民者們忽視了撒哈拉沙漠的價值,但現代卻發現很多有價值的礦藏,包括阿爾及利亞和利比亞的油氣資源,摩洛哥和西撒哈拉的磷礦。
從50萬年前開始,就有人類在撒哈拉沙漠邊緣生活。在上一個冰河時期,撒哈拉還不是一個沙漠,氣候類似於現在的東非,在沙漠地帶發現了大約有3萬幅古代的岩畫,其中有一半左右在阿爾及利亞南部的恩阿傑爾高原,描繪的都是河流中的動物,如鱷魚等。同時也發現過恐龍的化石。但現在的撒哈拉自從公元前3000年起,除了尼羅河谷和分散在沙漠中的綠洲附近,已經幾乎沒有大面積的植被存在了。
現在還有大約250萬人生活在撒哈拉范圍內,主要分布在茅利塔尼亞、摩洛哥和阿爾及利亞,有屬於阿拉伯語系的柏柏爾人,圖阿雷格人,撒哈威人和摩爾人;以及一些黑人種族,如圖布人,努比亞人,薩哈威人和卡努里人。在撒哈拉范圍內最大的城市是茅利塔尼亞的首都努瓦克肖特,此外比較重要的還有阿爾及利亞的塔曼臘塞特,馬里的廷巴克圖,尼日的阿加德茲,利比亞的加特和查德的法雅。
地貌類型
撒哈拉沙漠乾旱地貌類型多種多樣。由石漠(岩漠)、礫漠和沙漠組成。石漠多分布在撒哈拉中部和東部地勢較高的地區,尼羅河以東的努比亞沙漠主要也是石漠。礫漠多見於石漠與沙漠之間,主要分布在利比亞沙漠的石質地區、阿特拉斯山、庫西山等山前沖積扇地帶。沙漠的面積最為廣闊,除少數較高的山地、高原外,到處都有大面積分布。
組成部分
著名的有利比亞沙漠、賴卜亞奈沙漠、奧巴里沙漠、阿爾及利亞的東部大沙漠和西部大沙漠、舍什沙漠、朱夫沙漠、阿瓦納沙漠、比爾馬沙漠等。面積較大的稱為「沙海」,沙海由復雜而有規則的大小沙丘排列而成,形態復雜多樣,有高大的固定沙丘,有較低的流動沙丘,還有大面積的固定、半固定沙丘。固定沙丘主要分布在偏南靠近草原地帶和大西洋沿岸地帶。從利比亞往西直到阿爾及利亞的西部是流沙區。流動沙丘順風向不斷移動。在撒哈拉沙漠曾觀測到流動沙丘一年移動9米的記錄。
環境氣候
撒哈拉地區地廣人稀,平均每平方公里不足1人。以阿拉伯人為主,其次是柏柏爾人等。居民和農業生產主要分布在尼羅河谷地和綠洲,部分以游牧為主。20世紀50年代以來,沙漠中陸續發現豐富的石油、天然氣、鈾、鐵、錳、磷酸鹽等礦。隨著礦產資源的大規模開采,改變了該地區一些國家的經濟面貌,如利比亞、阿爾及利亞已成為世界主要石油生產國,尼日成為著名產鈾國。沙漠中也出現了公路網、航空線和新的居民點。
撒哈拉沙漠氣候炎熱乾燥。然而,令人迷惑不懈的是:在這極端乾旱缺水、土地龜裂、植物稀少的礦地,竟然曾經有過繁榮昌盛的遠古文明。沙漠上許多綺麗多姿的大型壁畫,就是這遠古文明的結晶。
撒哈拉沙漠岩畫
岩畫的發現
1850年,德國探險家巴爾斯來到撒哈拉沙漠進行考察,無意中發現岩壁上刻有鴕鳥、水牛及各式各樣的人物像。1933年,法國騎兵隊來到撒哈拉沙漠,偶然在沙漠中部塔西利台、恩阿哲爾高原上發現了長達數公里的壁畫群,全繪在受水侵蝕而形成的岩陰上,五顏六色,色彩雅緻、調和,刻畫出了遠古人們生活的情景。
壁畫群中動物形象頗多,千姿百態,各具特色。動物受驚後四蹄騰空、勢若飛行、到處狂奔的緊張場面,形象栩栩如生,創作技藝非常卓越,可以與同時代的任何國家傑出的壁畫藝術作品相媲美。從這些動物圖像可以相當可靠地推想出古代撒哈拉地區的自然面貌。如一些壁畫上有有劃著獨木舟捕獵河馬,這說明撒哈拉曾有過水流不絕的江河。
人們不僅對這些壁畫的繪制年代難以稽考,而且對壁畫中那些奇怪形狀的形象也茫然無知,成為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個謎。
岩畫的幾個階段
根據在撒哈拉沙漠發現的岩畫,可以將這些不同的岩畫分為幾個階段:
1.水牛時期,大約從3萬5千年以前至公元前8000年左右,這時期的岩畫大約產生於公元前10000年至公元前8000年時期,是用一些目前已經在當地絕跡的動物奶汁混合顏料畫在岩石上的,這些動物包括有水牛、象、河馬和犀牛,畫中的人物使用棍棒、斧頭、弓箭和用棍棒甩出去擊打獵物,但沒有見到標槍,他們經常戴有圓型的盔帽。這些岩畫主要分布在阿爾及利亞的東南部,以及查德和利比亞境內。
2.黃牛時期,大約從公元前7500年至公元前4000年左右。這一時期當地居民開始從事游牧生活,放牧牛羊,曾經發現有陶器和新石器時代經過打磨加工的石斧、石磨和箭頭,也有一些打獵用的弓箭。放牧的動物是從亞洲引進的。後期也發現一些可以聚集較多的人和牲畜的村落遺跡。
3.馬時期,大約為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700年左右。這一時期已經有跡象表明當地引進了馬、駱駝和奶牛,並從事大規模的農業。可能在公元前1220年前後從腓尼基人那裡學會了使用和鍛造鐵器。當地建立了橫跨整個撒哈拉直到埃及的大帝國聯盟。
穿越撒哈拉沙漠
長久以來,撒哈拉沙漠猶如天險阻礙著旅行者的深入探險。時至今日,幾條穿越大漠的路線相繼開通,使冒險家們的夢想成真。沙漠中的旅行是對人的體力與智力的挑戰,但卻奇異而刺激:遊走漫漫大漠,遠離城市的喧囂。是世界10大奇異之旅之一。
起點始於突尼西亞或摩洛哥。在深入大漠之前,可先游覽古老的城市,隨後乘坐專門的車輛,融入旅行隊,浩浩盪盪地啟程。穿越起伏的沙丘,走訪原始的非洲部落,在綠洲集市上尋寶。行程日期可作調整,但基本在三周以上,有的可延續兩個月。花費:2500至4000美元。
中國人首次參加穿越撒哈拉沙漠行動
中英撒哈拉沙漠環境科學考察隊於2001年10月14日從中國新疆自治區烏魯木齊市出發,考察隊中有一名中方成員,這是中國人首次參加穿越撒哈拉沙漠行動。
這次探險性的科學考察是為了紀念第一個穿越撒哈拉沙漠的英國探險家漢斯·威斯切穿越該沙漠一百年,同時要喚起全球對世界珍稀動物野雙峰駝的關注。
考察隊由中方一人、英方兩人及美國地理雜志社五人組成。成員包括英國野駱駝保護基金會創始人簡·海爾博士,中國生態學會理事、新疆環境保護科學研究所研究員袁國映代表中方參加這次考察。
考察隊於十月下旬從中非奈及利亞大西洋海濱向北穿越二千四百公里的撒哈拉沙漠,沿古駝道到北非利比亞的黎波里地中海邊,全程三千公里,計劃用三個月時間完成。考察隊還將把撒哈拉沙漠與世界第二大流動性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進行對比,研究兩者的沙漠類型、特點、動植物種類及分布區別等。